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

西方政治思想史
奥古斯丁
2. 思想论述
教父学的信条: 教父学的信条: A.创世说 创世说 B.三位一体说 三位一体说 C.原罪说 原罪说 D.救赎说 救赎说 E.末日审判说 末日审判说 F.天启说 天启说
西方政治思想史
奥古斯丁
2. 思想论述
奥古斯丁重要的贡献为提出将世界分成两个对立的世 界 , 即两种对立的生活方式、集团,一种是上帝恩典下生 即两种对立的生活方式、 集团, 活的人,另一种是不在上帝恩典下生活的人, 活的人,另一种是不在上帝恩典下生活的人, 上帝恩典对 于人类的拯救是必要的, 上帝之城》的基本思想, 于人类的拯救是必要的,是《上帝之城》 的基本思想, 提 出两国论,一个是上帝之国,一个是人间之国, 出两国论, 一个是上帝之国,一个是人间之国,两国中人 们遵循的原则是完全不同的,有不同的秩序和基础, 们遵循的原则是完全不同的,有不同的秩序和基础,在上 帝之国人们表现出轻视自我,一片善心,代表善,人们依 帝之国人们表现出轻视自我, 一片善心, 代表善, 靠上帝的至高至善来统治,追求永生和光明; 靠上帝的至高至善来统治,追求永生和光明; 在人间之国 人们表现出自爱和对权力金钱的欲望,代表恶, 人们表现出自爱和对权力金钱的欲望,代表恶,人们依靠 强权来统治,追求享乐。强权、法律、 强权来统治 , 追求享乐。强权、法律、政治都是外在的约 束机制,而早期的神学家都在强调人内心的内在约束机制, 束机制 , 而早期的神学家都在强调人内心的内在约束机制, 晓飞、许建、曾猛
西方政治思想史
奥古斯丁
1. 个人生平
奥古斯丁( ),罗马帝国时期 奥古斯丁(354—430),罗马帝国时期,思想的影 ),罗马帝国时期, 响主要在西欧封建社会,是教父学的典型人物 是教父学的典型人物, 响主要在西欧封建社会 是教父学的典型人物,“基督教神 学体系的奠基人” 创立了基督教最早的教义手册, 学体系的奠基人”,创立了基督教最早的教义手册,出生 在北非,一生都从事天主教的传播,著作:《教义手册》 在北非,一生都从事天主教的传播,著作:《教义手册》 :《教义手册 论三位一体》 上帝之城》 忏悔录》, 》,提出理性要 《论三位一体》 《上帝之城》 《忏悔录》,提出理性要 服从信仰,哲学要服从神学, 服从信仰,哲学要服从神学,教父学指的是基督教神学的 早期意识形态,是一种最早的理论形态, 早期意识形态,是一种最早的理论形态,把基督教的信条 理论化,制定了最早的教义。 理论化,制定了最早的教义。
奥古斯丁

7
“神法”与“人法”
奥古斯丁把斯多
奥古斯丁所说的神法就是永恒法,就是最
葛派,西塞罗的 自然法理论加以 神学主义的发挥, 认为法有神法与
高的理性,永久的真理,神的理性,神的 意志,就是一种次序。————————
—————————————— 人法也就是现世法,是神法的派生物,它
必须服从神法的要求,他在《论自由意志》
4
对“原罪中对“原罪
说”大加发挥,认为人生来就有社会性,
上帝造人的时候本来是要使他们彼此平
等和自由的,但由于人类的始祖亚当和
夏娃违背神意犯下了罪孽(偷吃“智慧
果”)之后,本性遭到破坏。人类从其
先祖那里继承了一种堕落的本性,人生
来就是有罪的。
然而,基督教会是上帝在世间的唯
❖ (一)“神国”
❖ (二)“俗国”
❖ “神国”也就是“上帝之国”, “上帝之城”。按照奥古斯丁的
❖ ”俗国’也就是”世俗国家”, ‘地上之城’。奥古斯丁认为,’
说法,生活在神国的人,除神和
俗国”是建立在认得低级本质的,
天使外,还有上帝的选民,凡是
世俗的,饮食的和占有的冲动上
死后经过末日审判升到神国的灵 魂便可以得到永生,达到至善。
▪ ———————————————————————————————————
▪ 他还指出,战争的性质取决于进行这场战争的目的,认为为了某种损害复仇的战 争是正义的战争,从而为罗马反击蛮族入侵进行辩解。
▪ ———————————————————————————————————
▪ 战争与和平的关系,奥古斯丁认为:“和平是战争的目的,是所有军事学的目的, 是一切公正斗争目的的极限。所有的人用战争去求得和平而没有人用和平去求战 争,那些生活在和平之中而扰乱和平的人,他们这样做不是由于憎恨和平,而是 显示他们由能够增加和平的力量。
奥古斯丁

从自然秩序的角度看,人对幸福的渴望是其自然本性 的一种特征,这种渴望本然地内在于人。也就是说,寻求 幸福的渴望属于人的本体结构,这不是一个意志选择的问 题。上帝把这样一种渴望放在了人的本性中。‚你造我们 是为了你自己,我们的心若不安息在你的怀中,便不得安 宁。‛但是,在实际的生存中,人选择什么对象来满足自 己的幸福却是一个问题。‚我们每个人当然都渴望生活得 幸福;……但是在我看来,幸福既不属于那些不能拥有他 们所爱(无论是什么)的,也不属于那些拥有他们的所爱, 但所爱的东西却是有害的,也不属于那些拥有完美的东西, 但却不爱他们说拥有的。‛只有当人既爱最值得爱的东西, 即‚首要的善‛(chief good)或‚至善‛,又拥有它时, 人才能真正获得幸福。
(二)‚原罪‛与‚救赎‛
在早期基督教神学中,人性论构成了上帝论和基督论 之外的第三个重要领域,而基督教人性论的核心问题就是 ‚原罪‛与‚救赎‛。奥古斯丁认为只有善才是本质和实 体,它的根源就是上帝,而罪恶只不过是‚善的缺乏‛或 ‚本体的缺乏‛。上帝作为至善,是一切善的根源,上帝 并没有在世间和人身上创造罪恶。罪恶的原因在于人滥用 了上帝赋予人的自由意志,自愿地背离了善之本体(上 帝)。 这种决定论的‚原罪‛和‚救赎‛理论使得基督教的 人性论像上帝论和基督论一样充满了神秘主义色彩。‚原 罪‛是先验的和形而上学的罪,而‚救赎‛同样也是先验 地被预定的。人的自由意志遭到了贬抑,人的邪恶本性使 他不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而向善,只有上帝的恩典才能使 人重新获得善良意志,并最终得到拯救。
二、个人生平
母亲是罗马贵族,是个虔诚的基督 教徒,父亲是个脾气暴躁的异教徒。19岁 时在学习《圣经》之后,奥古斯丁认为基 督教以上帝为善,无法解释邪恶和苦难从 何而来。因此,他加入了当时在北非势 力大、影响广且比较自由的摩尼教,接 受摩尼教的善恶二元论学说,认为善和 恶是两个对立的永恒法则,世界由彼此 冲突的善恶构成。恶起源于某种实体,人 的灵魂来自善,肉体则来自恶。犯罪是由于恶的缘故,因此 人不负道德责任,这些学说似乎给奥古斯丁放荡的行为提 供了解释。所以,奥古斯丁信奉摩尼教达9年之久。
奥古斯丁PPT课件

伦理学
总结词
奥古斯丁的伦理学思想强调道德行为的动机和目的,认为道德行为应该是出于对 上帝的爱和敬畏。
详细描述
奥古斯丁认为,道德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应该是对上帝的爱和敬畏。他认为,只有 出于对上帝的爱和敬畏,人们才会做出真正道德的行为。同时,他也强调了自由 意志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承担其行为的后果。
奥古斯丁ppt课件
• 奥古斯丁简介 • 奥古斯丁的哲学思想 • 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 • 奥古斯丁与现代思想 • 奥古斯丁的遗产与影响
目录
01
奥古斯丁简介
奥古斯丁生平
01
02
03
04
出生背景
公元354年,奥古斯丁出生于 罗马帝国北非努米底亚省的塔
加斯特村。
教育经历
奥古斯丁在迦太基学习修辞学 ,后赴罗马学习哲学,最终在 米兰成为一名修辞学教师。
05
奥古斯丁的遗产与影响
对后世哲学家的影响
奥古斯丁的思想对后世哲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的知识论和形而上学 观点。他的思想为后来的经院哲学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 持,对现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奥古斯丁强调个体经验和理性思考的重要性,对后世哲学家如笛卡尔、康德等产 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西方哲学的发展。
03
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
上帝存在的证明
证明方法
奥古斯丁提出了多种证明上帝存 在的方法,包括本体论证明和宇
宙论证明。
本体论证明
根据上帝的无限完美性,奥古斯丁 认为上帝作为一切存在和真理的源 泉,必然存在于现实之中。
宇宙论证明
奥古斯丁认为宇宙中的一切存在和 秩序都证明了上帝的存在,因为只 有上帝才能创造和维持整个宇宙。
奥古斯丁的名词解释

奥古斯丁的名词解释奥古斯丁(Augustine)是5世纪早期的一个著名基督教哲学家和神学家,他对宗教、道德和存在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解释。
本文将从奥古斯丁的名词解释入手,探讨他的一些核心概念和思想。
首先,我们来探索奥古斯丁对“上帝”这一概念的诠释。
在奥古斯丁看来,“上帝”是绝对存在的至高无上的存在。
他认为,上帝是唯一的、无所不能的,是万物的创造者和掌控者。
与此同时,奥古斯丁还强调上帝是一位全爱、全善和全真的存在。
他将上帝比作“光”,因为光可以使事物变得清晰明亮,同时也是一种引导和指引,引领人们走向真理和正义。
奥古斯丁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原罪”。
他认为,人类自从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的旨意而吃下禁果,就陷入了原罪的境地。
原罪使人类的本性已经腐败堕落,人们无法单靠自己的力量摆脱罪恶。
奥古斯丁坚信,只有通过信仰上帝和接受他的恩典,人类才能得到救赎和重生。
在奥古斯丁的哲学体系中,他还对“意志”和“时间”进行了重要的辨析和解释。
他认为,意志是人类独有的能力,是自由选择和决定的力量。
奥古斯丁将意志分为“好”的意志和“坏”的意志,并主张人们应该追求“好”的意志,即遵循上帝的旨意和道德原则。
此外,他还强调个体的意志和真理之间的契合,认为只有在接受真理的指引下,个体的意志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关于时间,奥古斯丁提出了他的著名理论——“一较长时间”(confessiones)和“一较短时间”(tempus)。
他认为,上帝是超越时间的存在,他的存在和永恒不受时间的限制。
而人类则生活在有限的时间之中,我们感知和经历的时间只是“一较长时间”的一部分,相对于上帝的永恒而言,是微不足道的。
奥古斯丁以此引导人们反思人生的有限性,在有限的时间内追求意义和目标。
除了以上几个核心概念,奥古斯丁还对其他一些哲学和神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例如,他对“善恶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恶并非一种实体,而是对于善的欠缺或缺失。
他还对灵魂、信仰、恩典、自由意志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解释。
奥古斯丁的历史故事

奥古斯丁的历史故事奥古斯丁(Augustine)是古罗马帝国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转折和挑战。
本文将以传记的形式,描述奥古斯丁的成长历程、他对宗教和哲学的贡献以及他在古罗马帝国的影响等方面,生动展示这位伟大人物的历史故事。
一、成长历程奥古斯丁出生于公元354年的北非城市提奎(Thagaste),他的父母守着信仰上的差异,父亲是异教徒,母亲则是虔诚的基督教徒。
在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后,奥古斯丁前往卡塔尔斯城市米兰,继续深造。
在米兰,他接触到了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家亚历山大(Alypius)的教导,并开始对基督教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宗教与哲学奥古斯丁以其对宗教与哲学的探索而闻名。
他在前往米兰的途中,曾深陷于迷信和庸俗的生活中。
然而,他在亚历山大的指导下,逐渐认识到基督教对他的吸引力,并最终决定皈依基督教。
这一决定改变了他的一生,他开始致力于传播和解释基督教的教义,为这个新的信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奥古斯丁对基督教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其传播上,还体现在他对神学和哲学思考的贡献上。
他以其多产的著作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忏悔录》和《上帝的城市》等。
他的作品涵盖了对上帝的存在和人类自由意志的辩论,对邪恶和罪恶的思考,以及对教会与政府关系的思考等方面。
三、受人尊敬的圣徒奥古斯丁不仅在学术界享有盛誉,他在古罗马帝国及后来的历史上也被视为一位备受尊敬的圣徒。
他的智慧和他对基督教信仰的忠诚赢得了广泛的崇拜和追随者。
他的教导对中世纪和现代基督教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奥古斯丁的思想和贡献也被视为基督教历史上的重要契机。
他的作品扩展了宗教思想的边界,使得信仰与理性的关系更加紧密。
他对教会和政府之间平衡关系的思考,对后来的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语通过对奥古斯丁的历史故事的描述,我们能够看到这位伟大人物在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引领地位。
他的成长历程、宗教与哲学的探索以及对基督教信仰的贡献,使得他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人物。
圣奥古斯丁的历史故事

圣奥古斯丁的历史故事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是早期基督教教父之一,也是中世纪天主教神学的主要思想家之一。
他的生平与贡献深刻地影响了基督教的发展,被誉为西方文明的开创者之一。
一、生平背景圣奥古斯丁于公元354年出生在今天的阿尔及利亚(当时是属于罗马帝国的北非地区)的一个小城市泰阿古拉。
他的母亲是基督教徒,而他的父亲则是信奉罗马神话的异教徒。
在年轻时,奥古斯丁曾是一名思想开放的青年,尝试过多种哲学和宗教信仰。
二、信仰之旅2.1 对哲学的追求在奥古斯丁的青年时期,他深深受到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思想影响。
他对真理、宇宙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他渐渐发现哲学无法回答一些基本的宗教问题,例如人类的罪与赎等。
2.2 转向基督教在追求真理的旅程中,奥古斯丁遇到了基督教的主要教父之一亚历山大的阿米利安,他的言辞和知识使奥古斯丁开始思考基督教的价值。
最终,在揭示的道路上,圣奥古斯丁决定皈依基督教。
三、神学思想贡献3.1 《上帝的城》圣奥古斯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上帝的城》。
这部作品探讨了罗马帝国衰败的原因,并提出了基督教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他认为,真正的城市应当建立在上帝的力量和道德基础上,而非现实世界的物质利益。
3.2 对恩典的理解圣奥古斯丁强调人类的无能为力和上帝的恩典。
他认为,人类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救赎,而是需要上帝的恩典。
这个观点对中世纪神学和基督教教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3 对原罪论的贡献奥古斯丁的原罪论也是他重要的贡献之一。
他认为,人类在亚当和夏娃堕落后继承了原罪,并因此受到上帝的惩罚。
这一概念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基督教教义,并对中世纪的宗教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圣奥古斯丁的影响圣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贡献对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义和信仰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著作被后来的神学家广泛引用和解释,对天主教教育和福音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结语圣奥古斯丁是基督教历史中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信仰之旅和思想贡献为后世的信徒提供了启示和指引。
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概述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亦作希坡的奥古斯丁Augustinus Hipponensis,天主教译“圣思定”、“圣奥斯定”、“圣奥古斯丁”,公元354年11月13日-430年8月28日),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人和圣师,并且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
对于新教教会,特别是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
目录[隐藏]人物简介人物生平思想体系神学、哲学思想美学思想著作概述传世名言作品一览[编辑本段]人物简介奥古斯丁是圣孟尼迦的幼子,出生于北非,在罗马受教育,在米兰接受洗礼。
著有《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论自由意志》、《论美与适合》等。
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神学著作和《忏悔录》中。
奥古斯丁在皈依基督教以前,爱好世俗文艺,对古希腊罗马文学有深刻的研究,曾担任文学、修辞学教师。
在这之后,他痛侮为世俗文艺引入歧途,极力攻击世俗文艺(如荷马史诗)。
他把哲学和神学调和起来,以新柏拉图主义论证基督教教义。
奥里留·奥古斯丁生于罗马帝国北非努米底亚省的塔加斯特镇(现位于阿尔及利亚)。
幼年时曾从母亲加入基督教,但19岁在修辞学校读书时成为摩尼教追随者。
从修辞学校毕业后,先在迦太基城,后到罗马和米兰教授修辞和演讲术。
其时受米兰主教安布罗斯影响,脱离摩尼教,一度醉心于柏拉图主义和怀疑派的著作。
他最后皈依基督教的契机是“花园里的奇迹”。
据他的自传《忏悔录》记述,某日正当他在住所花园里为信仰而彷徨之际,耳边响起清脆的童声:“拿起,读吧!拿起,读吧!”他急忙翻开手边的《圣经》,恰是圣保罗的教诲赫然在目:“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
”奥古斯丁年轻时生活放荡,他感到这段话击中要害,“顿觉有一道恬静的光射到中心,驱散了阴霾笼罩的疑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奥格斯丁时代,基督教会是国家的一 部分,皇帝是最高首脑,可以干预和控 制教会内部事务。他力图使教会从国家 的控制下获得独立,免受世俗权威的支 配。同时,他还要求世俗政府为教会的 神圣使命服务,如维持秩序、镇压异端 等。
国家的定义
• 奥古斯丁否认国家是正义的组织。“一个由所 爱的事物一致而联合起来的理性动物的共同体 。” • 通过以成员的“爱”来定义国家,奥古斯丁将 国家纳入他双城论的体系。他认为,两个城的 区分是以两种爱为基础的,这是指最高(或最 终)的爱。两个城的成员在最高的爱上相互对 立,但对于许多较低等级和中介的善,他们的 爱是共同的。
3、原罪说
• 亚当受蛇诱惑,滥用了自己的自由意志 而偷吃智慧之果,这种自甘堕落的行为 使其子孙通过遗传获得了原罪。
4、恩典说和预定论
• 人类罪孽深重,但上帝是仁慈的,人类 有希望通过上帝的恩典而得救,只要一 心向善,向往上帝,这些人必然得到上 帝的拯救。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施加给一 切人类的,它仅仅赐给上帝的选民,而 选民是预定的。
原罪救赎说的背景
• 奥古斯丁生活于罗马帝国灭亡前夜,这 正是罗马帝国灾难深重的时期。当时北 方日耳曼人大规模入侵,所到之处洗劫 、杀戮、玉石俱焚,许多虔诚的基督教 徒也遭到杀害。人们不免要问,罗马帝 国已经信奉基督教为国教,为什么上帝 不保佑他的信徒?这就需要解释,异教 徒攻击基督教,认为罗马帝国的灾难是 罗马人背弃传统宗教而受到的惩罚。
双城论
上帝之城(天上之城) 世人之城(地上之城) 由信上帝的注定得救的 由除了得救的基督徒之 基督徒组成 外的世俗世界组成 具有虔诚、敬畏、忏悔 自私、肉欲、不信上帝 、勤劳和禁欲的美德 、异教思想、虚伪、懒 惰等 国家是非正义和邪恶的 国家是世人之城必须、 化身 必要的组织
• 两个城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两种不同的 爱为基础,实质上,两个城的区分是依 据基督教伦理对人进行的区分。他不认 为“上帝之城”和“世人之城”可以等 同于人间任何一种社会组织。现实生活 中,两个城是混合在一起的。
• 奥古斯丁所说的“城”(civitate),即 社会的意思。社会即人的群体,是一群 有理性的存在者就他们所爱的事物达成 的共同协议而结合在一起。
理论前提:教父学
• • • • • 1、上帝创世说 2、三位一体说 3、原罪说 4、恩典说和预定论 5、神学自由观
1、上帝创世说
• 神包容万物也生产万物,从神那里首先 “流溢”出来的是万物的“理念”,在 时间的流逝中,“理念”便具体化为实 体,上帝创造了万物,同时也创造了时 间,时间与被创造的万物是同在的。因 此,既然时间有开端,那么万物也有开 端,由于时间和万物有开端,那么必然 是有限的,优先之外的上帝必然是无限 的、永恒的、
教会与国家
• 国家的职能在于负责人们物质需要的满 足,免受攻击的安全和有秩序的社会交 往等,世俗国家是上帝实现自己拯救计 划的工具 • 奥古斯丁赋予教会很高的地位,认为上 帝的恩典要通过教会才能实现,人们只 有皈依教会才可能得救。
5、神学自由观
• 人是自由的,但人的自由具有两重性,即可向 善也可向恶。人类之初本来可以选择神圣、至 善的自由。但他们却选择了犯罪的自由。这不 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乃是与上帝同在, 与至真、至善同在,只有这样才是快乐的。因 此,今生现世,人类只有用追求上帝的善良愿 望,全身心地向往上帝,有最崇敬的上帝来制 约、克服人类邪恶的意志,才能达到神的境界 ,才能真正步入永恒的神圣的自由殿堂。
奥古斯丁政治思想
《上帝之城》 上帝之城》
• 奥古斯丁首先是一个神学家,他关心神学问题 ,以《圣经》为最高权威极力推崇信仰,贬低 理性,著有《上帝之城》,书中以《圣经》为 基本依据,从神学的角度研究国家,从人和上 帝的关系中来考察人、国家和政治问题。 • 他将政治哲学有机的融合于神学体系中,从他 开始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政治哲学都是作 为基督教神学的一部分,由父而生的 子,和从父出来的圣灵,这圣灵就是父 与子之灵。上帝的实体存在于圣父、圣 子、圣灵三个“位”中,但在每一个“ 位”中,上帝都是完整的存在,一“位 ”等于三“位”,而且它们本身是无限 的。因此,各“位”在各“位”里面, 大家在各“位”里面,大家在大家里面 ,并且大家合而为一。
“恩典理论”
• 由于人的原罪,注定应该受到上帝的“永罚” ,但仁慈的上帝从中“挑拣”一部分人,使其 信仰基督,从而得救。其余人则无法逃脱受到 惩罚的命运。上帝挑拣谁,完全是任意的,并 不以被挑拣者身上任何东西作为前提条件。所 以,人的主观努力是没用的,只有指望神的“ 恩典”。这就是奥古斯丁的“恩典”理论,并 以此获得了“恩典博士”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