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 第八章 统计指数分析 补充作业

合集下载

统计学概论课后答案第8章统计指数习题解答.

统计学概论课后答案第8章统计指数习题解答.

167第八章 对比分析与统计指数思考与练习4. 指出下列哪一个数量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恒等于综合指数形式的拉 氏数量指标指数(C )。

C. d.6. 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 a ) a .质量指标b .数量指标C •综合指标d •相对指标7. 空间价格指数一般可以采用( C )指数形式来编制。

a .拉氏指数 b.帕氏指数 C.马埃公式d.平均指数二、问答题:1.报告期与基期相比,某城一、选择题:1.某企业计划要求本月每万元产值能源消耗率指标比去年同期下降 实际降低了2.5%,则该项计划的计划完成百分比为( d )。

d. 102.6%5%a. 50.0%b. 97.4%c. 97.6% 2. 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a..产值利润率 C.恩格尔系数3. 编制综合指数时, a .指数化指标 b. b. d.应固定的因素是( b基尼系数 人均消费支出C )。

个体指数c.同度量因素 d.被测定的因素S k q q 。

P 1 」2k q q 1 p 1S k q q o P 0 」 S k q q t p o;b. --------- ; c. -------- ; d. -------- a .S q 。

P 1送 q i P i S q o P o Z q i P o 5.之所以称为同度量因素,是因为:它可使得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 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 ;是我们所要测定的那个因素; 它必须固定在相同的时期。

(a )。

a .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10%,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了20 %,试问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了多少?解:(1+20% /110%-100%=109.10%-100%=9.10%2.某公司报告期能源消耗总额为28.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所耗能源的价格平均上升了20%那么按去年同期的能源价格计算,该公司报告期能源消耗总额应为多少?解:28.8 -(1+20%)=24 万元3.编制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的选择与指数化指标有什么关系?同度量因素为什么又称为权数?它与平均指数中的权数是否一致?解:(略)4.结构影响指数的数值越小,是否说明总体结构的变动程度越小?一般说来,当总体结构发生什么样的变动时,结构影响指数就会大于1。

统计学第八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统计学第八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八章一、单项选择题1.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是()A.变量和次数 B.时间和指标数值C.时间和次数 D.主词和时间2.编制时间数列的基本原则是保证数列中各个指标值具有()A.可加性 B.连续性C.一致性 D.可比性3.相邻两个累积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A.累积增长量 B.平均增长量C.逐期增长量 D.年距增长量4.统计工作中,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可以计算()A.逐期增长量 B.累积增长量C.平均增长量 D.年距增长量5.基期均为前一期水平的发展速度是()A.定基发展速度 B.环比发展速度C.年距发展速度 D.平均发展速度6.某企业2003年产值比1996年增长了1倍,比2001年增长了50%,则2001年比1996年增长了()A.33% B.50%C.75% D.100%7.关于增长速度以下表述正确的有()A.增长速度是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 B.增长速度是发展速度减1C.增长速度有环比和定基之分 D.增长速度只能取正值8.如果时间数列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同,可配合()A.直线趋势方程 B.抛物线趋势方程C.指数曲线方程 D.二次曲线方程二、多项选择题1.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有()A.时期长短应一致 B.总体范围应该统一C.计算方法应该统一 D.计算价格应该统一E.经济内容应该统一2.发展水平有()A.最初水平 B.最末水平C.中间水平 D.报告期水平E.基期水平3.时间数列水平分析指标有()A.发展速度 B.发展水平C.增长量 D.平均发展水平E.平均增长量4.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有()A.时距扩大法 B.移动平均法C.序时平均法 D.分割平均法E.最小平方法三、填空题1.保证数列中各个指标值的_______是编制时间数列的最主要规则。

2.根据采用的基期不同,增长量可以分为逐期增长量和_______增长量两种。

3.累积增长量等于相应的_______之和。

两个相邻的_______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

《统计学基础》8.4.2 利用Excel进行综合指数分析

《统计学基础》8.4.2 利用Excel进行综合指数分析

8.4.2利用Excel进行综合指数分析产品名称计量单位产品销售量单位价格(元)基期q0报告期q1基期p0报告期p1A 套1000 1400 10 8B 件3000 2800 16 16C 个4000 4500 15 20要求:利用Excel计算综合指数。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打开Excel表格,将3种产品的销售情况录入到新建的sheet1中。

如图8.1所示:图8.1 A、B、C3种产品销售情况表(2)计算每种产品销售额基期“p0q0”。

a.在单元格H3内先输入“=”,然后用鼠标选中单元格C3,紧接着输入“*”,再用鼠标选中单元格E3,之后单击“enter”键即得到A产品基期销售额结果。

如图8.2、图8.3所示:图8.2 A产品基期销售额计算过程表图8.3 A产品基期销售额计算结果表b.选中H3使用自动填充功能按住鼠标左键向下拖至单元格H5,松开鼠标,即可得到单元格H4和H5的数据。

如图8.4所示:图8.4 B产品和C产品基期销售额计算结果表c.单击单元格H6,菜单栏上选择“公式”选项,找到自动求和里的第一个选项“求和”并单击,再单击“enter”键即可得出所有产品基期的销售额合计数。

如图8.5、图8.6所示:图8.5 3种产品基期销售额求和计算过程表图8.6 3种产品基期销售额求和计算结果表(3)计算每种产品销售额报告期“p1q1”。

a.在单元格I3内先输入“=”,然后用鼠标选中单元格D3,紧接着输入“*”,再用鼠标选中单元格F3,之后单击“enter”键即得到A产品报告期销售额结果。

如图8.7、图8.8所示:图8.7 A产品报告期销售额计算过程表图8.8 A产品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结果表b.选中I3使用自动填充功能按住鼠标左键向下拖至单元格I5,松开鼠标,即可得到单元格I4和I5的数据。

如图8.9所示:图8.9 B产品和C产品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结果表c.单击单元格I6,菜单栏上选择“公式”选项,找到自动求和里的第一个选项“求和”并单击,再单击“enter”键即可得出所有产品报告期的销售额合计数。

统计学判断补充题目

统计学判断补充题目

第一章.总论1.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学科。

(×)2.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学科。

(√)3.某企业职工人数为1200人,这里的“职工人数1200人”是标志值。

(√)4.标志是指总体单位的特征和属性的名称。

(√)5.产品质量等级是数量标志。

(×)6.平均工资是质量指标。

(√)7.职工人数和职工工资都是连续型变量。

(×)8.变异是指标和标志各不相同。

(×)9.变量按其计数特点不同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

(√)10.指标按其数值变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1.统计调查中的填报单位与报告单位是一致的。

(×)2.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是调查标志的承担者。

(√)3.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都是全面调查,所以两者的功能是相同的。

(×)4.对于有限总体进行调查时只能采取全面调查。

(×)5.调查时间就是调查人员进行调查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6.抽样调查和普查的目的相同,两者在调查中可以相互取代。

(×)7.当调查任务只要求掌握总体的基本情况,而该总体中又有部分单位能比较集中地反映研究项目的数量特征时,运用重点调查是比较合适的。

√8.统计调查所搜集的资料有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两种。

(√)9.确定调查对象是为了解决向谁调查的问题。

(√)10.确定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明确调查目的。

(√)11.统计整理仅仅是对统计调查所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12.在组距数列中,组数等于数量标志所包含的变量值的个数。

(×)13.统计分组中的“分”是针对总体单位而言的,而“合”则是针对总体而言的。

(×)14.对一个既定的统计总体而言,合理的分组标志只有一个。

(×)15.凡是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的层叠分组都叫复合分组。

(√)16.在异距分组数列中,计算频数密度主要是为了消除组距因素对次数分布的影响。

人大版统计学习题加答案 第八章 指数

人大版统计学习题加答案 第八章 指数

统计指数分析练习题一、填空题1. 是表明社会现象复杂经济总体的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数。

2. 指数按其指标的作用不同,可分为 和 。

3.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 ,二是 。

4. 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一般是以 为同度量因素,并将其固定在 。

5. 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一般是以 为同度量因素,并将其固定在 。

二、选择1.设p 表示商品的价格,q 表示商品的销售量,1011q p q p ∑∑说明了( )。

A 在基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B 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C 在基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D 在报告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2.某市居民以相同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

A 17.6% B 85% C 115% D 117.6%3. 某商店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销售额增长6.5%,商品销售量增长6.5%,则商品价格( )。

A 增长13%B 增长6.5%C 增长1%D 不增不减4.某种产品报告期与基期比较产量增长26%,单位成本下降32%,则生产费用支出总额为基期的( )。

A 166.32%B 85.68%C 185%D 54%5.某商店本年同上年比较,商品销售额没有变化,而各种商品价格上涨了7%,则商品销售量增的百分比为( )。

A -6.54%B –3%C 6.00%D 14.29% 三、判断题1.指数的实质是相对数,它能反映现象的变动和差异程度。

( ) 2.在实际应用中,计算价格指数通常以基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 ) 3.某企业职工人数比去年减少2%,而全员劳动生产率比去年提高5%,则企业总产值增长了7%。

( )4.拉氏价格指数和派氏价格指数计算结果不同,是因为拉氏价格指数主要受报告期商品结构的影响,而派氏价格指数主要受基期商品结构的影响。

( )5.如果各种商品的销售量平均上涨5%,销售价格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不变。

统计学补充练习题

统计学补充练习题

统计学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A】1、下列数据属于定类数据的是A.专业:工商管理、工程管理 B.出生年:1986年、1987年C.统计学成绩:优、良 D.年龄:20岁、21岁【B】2、下列数据属于定序数据的是A.专业:工商管理、工程管理 B.出生年:甲子年、乙丑年C.学生人数:20人、30人 D.年龄:20岁、21岁【B】3、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康令B、威廉·配第C、凯特勒D、恩格尔【D】4、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A、调查单位B、标志值C、样本D、总体单位【B】5、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B】6、总体的变异性是指A.总体之间有差异B、总体单位之间在某一标志表现上有差异C.总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D、总体总是变化的【D】7、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B】16、离散变量可以A、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B、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通常取整数C、连续取值,取非整数D、用间断取值,无法一一列举【B】8、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A、各工业企业B、各工业企业的全体职工C、一个工业企业D、每一位职工【D】9、要了解上海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A、普查B、重点调查C、统计报表制度D、抽样调查【A】10、统计分组后,应使A、组内具有同质性,组间具有差异性B、组内具有差异性,组间具有同质性C、组内具有差异性,组间具有差异性D、组内具有同质性,组间具有同质性【D】11、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A、随机抽取样本单位B、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C 、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D 、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或估计总体指标 【B 】12、某企业职工的工资分为四组:(1)500元以下;(2)500–1000元;(3)1000–2000元;(4)2000元以上,则2000元以上的这组组中值应近似为A 、2000元B 、2500元C 、3000元D 、无穷大 【A 】13、下列调查中,哪个一定属于全面调查A 、普查B 、重点调查C 、典型调查D 、抽样调查 【A 】14、下例调查中,最适合采用重点调查的是A 、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总量情况B 、了解全国经济增长速度C 、了解上海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D 、了解某校学生的学习情况【A 】15、普查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A 、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B 、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C 、非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D 、非专门组织的经常性的全面调查 【B 】16、全国所有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用组距式分组D.无法分组 【A 】17、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应该A.重叠B.相近C.不等D.差值为1 【D 】18、次数分配数列是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A 】19、对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A.标准差系数B.平均差C.全距D.均方差 【C 】20、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A.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B.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C.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D.正方形面积和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B 】21、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A.不相关B.负相关C.正相关D.复相关【A 】22、关于相关与回归分析是否需要区分自变量、因变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回归分析必须区分B .两者都不需要区分C .相关分析必须区分D .两者都必须区分 【C 】23、在回归直线方程bx a y +=中,b 表示A.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增加a 的数量B.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增加b 的数量C.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增加量D.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的平均增加量【C 】24、铸铁单位成本y(元)与铸件废品率x(%)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56+8x,这意味着A.成本每增加1元,废品率增加1%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D.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A 】25、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A.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B.指标性质不同C.采用的基期不同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B 】26、在销售量综合指数01pq p q ∑∑中,∑11p q—∑01p q 表示A.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C.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D 】27、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C 】28、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A.环比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D.定基增长速度【A 】29、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A.(102%×105%×108%×107%)-100%B. 102%×105%×108%×107%C. 2%×5%×8%×7%D.(2%×5%×8%×7%)-100% 【C 】30、平均发展速度是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D.增长速度加上100%【A 】31、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每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A. 每年下降B. 每年增长C. 每年保持不变D.无法做结论 【A 】32、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A.逐年增加B.逐年减少C.保持不变D.无法做结论 【D 】33、在各种类型的数据中,有绝对零点的数据是A .定类数据B .定序数据C .定距数据D .定比数据【B 】34、设X~N (μ,σ2),将X 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转化公式Z=A .(X -μ)/σ2B .(X -μ)/σC .(X+μ)/σD .(X -σ)/μ 【B 】35、 若其它条件不变,在进行区间估计时A .置信概率越小,相应的置信区间也越宽B .置信概率越小,相应的置信区间越窄C .置信概率越大,相应的置信区间越窄D .置信概率的大小不影响置信区间的宽窄 【C 】36、变量x 与y 之间的负相关是指A .x 数值增大时y 值也随之增大B .x 数值减少时y 值也随之减少C.x数值增大(或减少)时y值也随之减少(或增大)D.y的取值几乎不受x取值的影响D.消除了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和不规则波动的影响【B】37、统计量是根据()计算出来的。

统计学第八章统计指数分析讲解

统计学第八章统计指数分析讲解

按对比场合 划分


















单权






间域




指数的分类
(数量指数与质量指数)
数量指数
反映物量变动水平 如产品产量指数、商品销售量指数等
质量指数
反映事物内含数量的变动水平 如价格指数、产品成本指数等
指数的分类
(个体指数与综合指数)
个体指数
权数通常是两个变量的乘积
可以是价值总量,如商品销售额(销售价格与销 售量的乘积)、工业总产值(出厂价格与生产量的 乘积)
可以是其他总量,如农产品总产量(单位面积产 量与收获面积的乘积)
综合指数的一种变形
基期总量加权的平均指数
以基期总量为权数对个体指数加权平均
计算形式上采用算术平均形式
报告期 (p1q1)

200
220
个体成本 指数 (p1/p0)
1.14
个体产量 指数 (q1/q0)
1.03


50
50
1.05
0.98


120
150
1.20
1.10
基期总量加权的平均指数
单位成本指数为
p1 0
p1 p0
p0q0
1.14 200 1.05 50 1.20 120
商品价格(元)
基期 报告期
p0
p1
300 18 100 2500

统计学概论课后答案第章统计指数习题解答

统计学概论课后答案第章统计指数习题解答

统计学概论课后答案第章统计指数习题解答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第八章 对比分析与统计指数思考与练习一、选择题:1.某企业计划要求本月每万元产值能源消耗率指标比去年同期下降5%,实际降低了%,则该项计划的计划完成百分比为( d )。

a. %b. %c. %d. %2.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 b )。

a..产值利润率b.基尼系数c. 恩格尔系数d.人均消费支出3.编制综合指数时,应固定的因素是(c )。

a .指数化指标 b.个体指数 c.同度量因素 d.被测定的因素4.指出下列哪一个数量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恒等于综合指数形式的拉氏数量指标指数(c )。

a .1010p q p q k q ∑∑;b.1111p q p q k q ∑∑;c.000p q p q k q ∑∑; d.101p q p q k q ∑∑5.之所以称为同度量因素,是因为:(a )。

a. 它可使得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b. 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c. 是我们所要测定的那个因素;d. 它必须固定在相同的时期。

6.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a ) a . 质量指标 b .数量指标 c .综合指标 d .相对指标7.空间价格指数一般可以采用( c )指数形式来编制。

a .拉氏指数 b.帕氏指数 c.马埃公式 d.平均指数二、问答题:1.报告期与基期相比,某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10%,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了20%,试问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了多少?解:(1+20%)/110%-100%=%-100%=%2.某公司报告期能源消耗总额为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所耗能源的价格平均上升了20%,那么按去年同期的能源价格计算,该公司报告期能源消耗总额应为多少?解:÷(1+20%)=24万元3.编制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的选择与指数化指标有什么关系同度量因素为什么又称为权数它与平均指数中的权数是否一致解:(略)4.结构影响指数的数值越小,是否说明总体结构的变动程度越小?一般说来,当总体结构发生什么样的变动时,结构影响指数就会大于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统计指数分析 补充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不同,分为( )。

①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②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③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④平均指数和总指数
2、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一般应以( )作同度量因素。

①报告期的质量指标 ②基期的质量指标 ③报告期的数量指标 ④基期的数量指标
3、若同样多的人民币多购买商品3%,则价格( )。

①下降3% ②上升3% ③下降2.91% ④不变 4、编制单位成本指数时,同度量因素一般应采用( )。

①报告期产量 ②基期产量 ③基期单位成本 ④报告期单位成本 5、指数按对象范围不同,可分为( )。

①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②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③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④平均指数和总指数 6、最常用的加权调和平均指数是( )。


∑∑0
00
0q
p q p k q ②
∑∑0
0001q
p k q p q

∑∑0
0001q
p k q p p

∑∑1
111q
p k q p p
7、以某一固定时期作分母而计算出来的指数是( )。

①环比指数 ②定基指数 ③数量指标指数 ④质量指标指数 8、
1p q p q ∑∑-表示( )。

①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②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产量增减数
③由于产量变动引起的价格增减数 ④由于产量变动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9、某企业销售额增长了5%,销售价格下降了3%,则销售量( )。

①增长8% ②增长1.94% ③增长8.25% ④增长1.85% 10、下列各项中属于指数的是( )。

①人均粮食产量 ②平均价格 ③发展速度 ④人口数 二、计算题:
要求:
(1)用拉氏公式编制四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 (2)用帕氏公式编制四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
(3)比较两种公式编制出来的产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的差异。

根据该表中的资料,计算该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根据该农贸市场三种商品有关资料计算成交额指数,并从相对数和绝对数分析成交额的变动受成交量和成交价格的影响情况。

4、推算下列指数:
(1)价格上涨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只能购买基期商品的80%,计算价格指数;
(2)假设某造纸厂2007
年比2006年的产量增长了13.6%,生产费用增长了12.9%,则该厂2007年比2006年的单位产品成本降低了多少?
(3)报告期粮食总产量增长了12%,粮食播种面积增加9%,则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将增加多少? (4)某厂2007年职工的工资水平提高了3.2%,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厂工资总额如何变动?
5、某商场商品销售资料如下表: 试根据上表资料计算:
(1)零售商品销售价格指数和销售量指数;
(2)由于价格变化消费者应支出的货币如何变化。

6、某企业三种产品的产量和产值资料如下表:
试根据上表资料计算:
(1)三种产品的总产值指数;
(2)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加的产值;
(3)三种产品的价格总指数。

7、某厂2008年生产的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分析该厂三种产品的产量及单位成本变动对总成本的影响情况。

要求:利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