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P2C19基因多态性影响药物代谢其个体化用药论文
基因多态性对个体药物反应影响

基因多态性对个体药物反应影响基因多态性是指存在于人类基因组中的个体差异。
这些差异可以导致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性,从而影响个体的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基因多态性对个体药物反应的影响,以及相关的临床应用。
基因多态性是遗传学的基础。
每个人的基因组都包含大约30,000个基因,其中一些基因存在多个变种,称为等位基因。
这些等位基因可以导致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差异,从而影响身体对药物的代谢、转运和作用机制。
药物代谢是指身体将药物转化为能够被排泄的代谢产物的过程。
药物代谢酶是参与药物代谢的重要蛋白质。
最常见的药物代谢酶家族是细胞色素P450 (CYP450) 和尿苷一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
在这两个家族中,存在着不同的基因多态性。
CYP450家族中最常见的基因多态性是CYP2D6和CYP2C19。
这两个基因的变异会导致药物代谢能力的差异。
例如,CYP2D6基因的多态性可以导致个体对于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的代谢能力不同。
对于这些药物,一部分人表现出快速代谢能力,因此需要较高剂量才能达到期望的疗效。
而另一部分人则表现出较慢的代谢能力,这可能导致药物积累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CYP2C19基因多态性可以影响个体对于贝前列素、氯吡格雷等药物的代谢能力。
例如,一些药物对于缺乏CYP2C19酶的患者可能无效,因为药物无法被代谢为活性化合物。
另一方面,对于CYP2C19活性增强型的个体,他们可能需要较低剂量来避免药物过量引起的不良反应。
除了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外,还存在其他与药物反应相关的基因多态性。
例如,ABCB1基因编码一种转运蛋白P-glycoprotein (P-gp)。
P-gp可参与多种药物的转运和排泄,并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浓度。
一些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ABCB1基因中被发现可以影响P-gp的功能,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和分布。
此外,还有一些与药物靶点相关的基因多态性。
这些基因多态性可以影响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和有效性。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药物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药物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彭净;刘卫【摘要】Drug metabolism and drug-drug interactions were associatedwith th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of CY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YP2C19 polymorphisms and metabolism as well as interactionsof proton pump inhibitors , voriconazole and clopidogrel were reviewe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personalized medication .%药物代谢和相互作用的差异与CYP的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有关。
综述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质子泵抑制剂、抗真菌药伏立康唑、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的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以期为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药学实践杂志》【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5页(P508-512)【关键词】CYP2C19;基因多态性;质子泵抑制剂;伏立康唑;氯吡格雷【作者】彭净;刘卫【作者单位】解放军88医院,山东泰安271000;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济宁272000;解放军88医院,山东泰安2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3.6随着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人们对药物代谢酶的研究逐渐深入。
CYP2C19作为细胞色素P450(CYP450)超家族中的一员,参与了多种药物的代谢。
因表达CYP2C19的基因具有单核苷酸多态性,导致了相关药物体内代谢和相互作用的差异。
本文综述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药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为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CYP2C19作为S-美芬妥英的羟化酶于1993年由W righton等从肝脏中分离获取。
CYP2C9、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抗凝药物华法林代谢及个体化用药影响研究

CYP2C9、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抗凝药物华法林代谢及个体化用药影响研究摘要】目的:探讨CYP2C9、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代谢及个体化用药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120例,均用PCR-荧光探针法对患者CYP2C9*3(A1075C)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从而辅助临床指导患者个体化华法林的使用;检测CYP2C19*2(G681A)和CYP2C19*3(G636A)基因多态性,通过对患者基因分型检测,判定患者的华法林代谢速率类型,从而合理调整药物剂量,提高药物的有效性。
结果:CYP2C9、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血药浓度具有影响;PM、M与EM标准血药浓度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CYP2C9、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个体华法林代谢存在一定影响,为提高患者个体用药效果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CYP2C9;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药浓度【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4-0015-02当前,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基因学不断发展,个体化治疗在临床治疗上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研究认为,在患者个体化用药中,基因指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降低甚至避免治疗失败或不良反应[1]。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华法林[2],但华法林安全治疗窗窄,用药剂量上个体差异较大[3],其中遗传因素是造成个体剂量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4]。
术后抗凝不足出现血栓栓塞导致卡瓣和抗凝过多导致脏器内出血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重要因素[5]。
尽管采用国际化标准比值(INR)对华法林药物用量进行调整,但国内有关术后初期阶段药物剂量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研究收集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CYP2C9、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药物代谢及个体化用药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抗抑郁剂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抗抑郁剂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靳庆敏;葛茂宏
【期刊名称】《精神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7(30)4
【摘要】CYP2C19酶是细胞色素P450系统中重要的药物代谢酶,参与体内多种抗抑郁药物的代谢.CYP2C19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这种由多态性引起的酶蛋白活性的变化正是导致药物在体内代谢水平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本文就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抗抑郁剂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297-299)
【作者】靳庆敏;葛茂宏
【作者单位】262100 山东潍坊,潍坊医学院;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053
【相关文献】
1.基因多态性对地高辛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J], 王磊;沈纪中;葛卫红;陈丁丁
2.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药物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J], 彭净;刘卫
3.CYP2C9和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及个体化用药研究进展 [J], 陈珲;蔡泓敏;冯端浩;赵冠人
4.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聚集率对氯吡格雷药物代谢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王铎;马依彤
5.CYP2D6基因多态性对他莫昔芬及托瑞米芬代谢和疗效影响的研究进展 [J], 崔耀文; 庞慧; 蔡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YP2C9和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个体化治疗

CYP2C9和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个体化治疗CYP2C19 和CYP2C9 作为CYP450 家族中的重要药物代谢酶,可影响到许多重要临床应用药物的代谢,本文对CYP2C9 和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对药物代谢的影响进行概述。
赵冠人等丨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CYP2C9的基因多态性CYP2C9 基因位于人染色体10q24.2,全长约50.71 kb,有9 个外显子和8 个内含子。
迄今已发现CYP2C9存在CYP2C9*2 ~ CYP2C9*35 多种突变等位基因,以野生型CYP2C9*1和突变型CYP2C9*2和CYP2C9*3最为常见,其他突变型除CYP2C9*13外,其他均只在单一民族中发现,相关研究较少,目前研究最多的是CYP2C9*2和CYP2C9*3。
CYP2C9*2突变是3 号外显子上发生C430 > T的突变,造成Arg144 >Cys144 氨基酸置换,CYP2C9*3是在7 号外显子上发生A1075 > C 突变,造成Ile359 > Leu359 氨基酸置换。
不同人群CYP2C9*2 和CYP2C9*3 基因突变频率不同,且差异明显,如白种人突变发生率高于黄种人和黑种人,其在不同人种和不同民族间的频率见表1。
CYP2C19基因多态性CYP2C19 酶又称S- 美芬妥英羟化酶,存在于肝微粒体中,位于染色体10q24,由490 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55.933 kd,包含9 个外显子和5 个内含子。
CYP2C19除了野生型等位基因CYP2C19*1 外,存在CYP2C19*2 ~ CYP2C19*28等多种突变等位基因,其中CYP2C19*2 和CYP2C19*3 为CYP2C19基因的主要突变体。
CYP2C19*2是由于外显子5 第681 位碱基发生G > A突变,形成一个异常剪切位点,使得在转录时外显子5 起始端丢失40 个碱基对,从而在核糖体翻译时丢失了第215 ~ 227位氨基酸,导致第215位氨基酸起始阅读框架发生移动,由此在第215 位氨基酸下游第20 个氨基酸处提前产生1 个终止密码子,使得蛋白质合成过早被终止,导致这一段的蛋白质丧失了催化活性;CYP2C19*3是由于外显子4 第636 位碱基发生G > A突变,提前产生的终止密码子使得蛋白合成也提前终止,最终导致酶催化活性降低。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个体化⽤药前⾔:随着⼈⼝⽼龄化不断加剧,冠⼼病及缺⾎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有较⾼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因此对其预防及治疗得极为重要。
⽽根据⾃⾝条件合理⽤药,获得最⼤化药物疗效的同时将副作⽤最⼩化,也显得尤为重要。
氯吡格雷药物简介氯吡格雷是最常⽤的抗⾎⼩板药之⼀,通常被推荐为缺⾎性卒中的主要治疗和⼆级预防指南。
同时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联抗⾎⼩板治疗以及经⽪冠状动脉介⼊(PCI)⼿术是治疗冠⼼病的标准⽅法。
艾美仕公司(IMS Health)调研数据显⽰:氯吡格雷在2017年医院⽤药⼗⼤主要产品中占据第⼆位。
随着氯吡格雷的⼴泛使⽤,其毒副作⽤报道也越来越多。
主要是由于个体对氯吡格雷的吸收及活化代谢产物的排泄存在较⼤的差异,部分患者(4%~30%)在治疗期间可出现氯吡格雷疗效下降,甚⾄出现氯吡格雷抵抗,⽬前公认为氯吡格雷的抵抗性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
CYP2C19基因多态性CYP2C19基因位于⼈第10号染⾊体上,包含9个外显⼦和5个内含⼦。
CYP2C19基因突变位点有很多,⾄少发现了CYP2C19 25个突变,并且CYP2C19等位基因在不同种族的⼈群中分布差异很⼤,例如CYP2C19*2在⾮洲裔美国⼈群中的频率为17%,在中国⼈群中为30%,在⽩种⼈群中则为15%。
亚洲⼈群中较常见的等位基因型是CYP2C19*2型和CYP2C19*3 型。
其中*1、*2、*3 和*17 在中国⼈群中所占的⽐例⽐较稳定并且较⾼。
CYP2C19基因型不⼀样,对药物的代谢能⼒也不⼀样。
根据患者携带的基因型的不同,将药物代谢分为正常代谢型、中代谢型和慢代谢型。
CYP2C19等位基因分布有⼀定地域差异,总体上,快代谢约35-45%,中代谢约40-50%,慢代谢约10-15%。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量Jessica L等在JAMA上发表了据CYP2C19基因型确定氯吡格雷使⽤剂量的⾥程碑式研究,在病情稳定的⼼⾎管病患者中将CYP2C19*2杂合⼦的氯吡格雷维持剂量增加⾄225 mg/d,能使⾎⼩板活性降⾄与CYP2C19*2⾮携带者氯吡格雷75mg维持治疗时的⽔平,⽽ CYP2C19*2纯合⼦即使每天⼝服300mg氯吡格雷,其⾎⼩板抑制作⽤⽆法达到最佳⽔平。
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个体化用药

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个体化用药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个体差异在药物代谢和疗效方面的影响越来越重视。
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个体化用药相关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对个体化用药的影响,并介绍一些相关的研究进展。
1. 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概述药物代谢酶是参与药物在体内转化和清除的重要蛋白质。
这些酶通过催化反应使药物分子转化为更容易被排出体外的代谢产物。
然而,由于每个人身体内这些酶的活性和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导致了我们对同一剂量的药物有不同的反应。
这种差异主要源于调控这些酶活性和表达水平的遗传因素。
2. 基因多态性对个体化用药的影响2.1 基因多态性与药效药物经过代谢酶的作用转化成药物代谢产物,而这些代谢产物才是对疾病起治疗作用的主要形式。
然而,由于基因多态性的存在,个体体内可能存在对药物代谢产物敏感或相对不敏感的情况。
具体来说,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更快或更慢地被代谢,进而影响到药效的表现。
2.2 基因多态性与药物副作用药物副作用是使用药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然而,在个体差异方面,一些人可能对特定药物副作用反应过度敏感,甚至在正常剂量下也会出现严重反应。
实际上,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差异可能源自于基因多态性所带来的调节差异。
3. 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3.1 CYP450基因和个体化用药细胞色素P450(CYP450)是广泛参与药物代谢的酶家族之一。
其中CYP2C9、CYP2C19和CYP2D6等亚型在药物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多个研究表明,针对这些基因的多态性变异可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率、药物作用强度和副作用发生风险。
3.2 TPMT基因在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噻嗪硫尿嘧啶甲基转移酶(TPMT)是一种参与硫酸盐类药物代谢的酶。
TPMT基因存在多个常见变异位点,其中rs1142345 (Arg240His) 和rs1800460 (Ala154Thr) 最为常见。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相关药物的代谢

CYP2C19 基因多态性与相关药物的代谢沈婧,魏文树,宋洪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药学科,福建福州,350025)摘要:目的:研究CYP2C19 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相关文献,从CYP2C19 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分布、检测CYP2C19 的技术及代表药物的临床检测意义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结果与结论:随着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的不断发展,广大医药工作者对基因检测的大力推广,基因检测技术会在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方面发挥更大的效益。
关键词:CYP2C19;基因检测;临床意义20 世纪90 年代,在遗传学、基因组学、遗传药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药物基因组学将人类基因组信息与药物反应联系起来,利用基因组学信息来解答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反应存在差异的原因。
基因决定药物的作用,检测药物相关基因可准确分析药物的个体差异,能最大限度地推进临床合理用药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细胞色素P450 酶系是一组结构和功能相关的超家族基因编码同工酶,主要参与药物I 相代谢,80%药物代谢与之有关。
细胞色素P450 酶系中最大的家族是CYP2,有15 个亚家族,大约20%的临床药物经其代谢,其中CYP2A、CYP2C、CYP2D、CYP2E 均具有遗传多态性和种族差异。
本文将重点分析CYP2C19 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
1 CYP2C19 的基因多态性和分布特征CYP2C19 是细胞色素P450 超家族中一种十分重要的药物代谢酶,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表现为遗传多态性。
这种多态性是因酶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而导致酶的活性异常,引起不同人群、不同个体对药物代谢能力下降或增强,影响相关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及疗效。
研究发现,编码正常酶活性的等位基因是野生型基因CYP2C19*1,突变成降低酶活性的等位基因有CYP2C19*2、*3、*4、*5、*6、*7、*8 等,其中CYP2C19*2、*3 可解释99%的东方人弱代谢者;突变成增强酶活性的等位基因,目前仅发现有CYP2C19*17[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YP2C19基因多态性影响药物代谢及其个体化用药探讨[摘要]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药物如奥美拉唑代谢和个体化用药的影响。
方法对cyp2c19基因分型分别为野生型cyp2c19、突变杂合子型及纯合子型不存在试验禁忌的男性健康人士各9名进行奥美拉唑试验胶囊和参比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随机分组交叉试验。
结果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奥美拉唑血药浓度产生了一定影响,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血药平均浓度分别从2h和1.66h开始产生显著性的组间差异,血液浓度由高到低分别为
cyp2c19基因突变纯合子型、突变杂合子型及野生型。
结论 cyp2c19基因多态性会对个体药物代谢产生影响,并为个体用药的实施提高有效参考,提高疗效。
[关键词] 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药浓度
[中图分类号] r596.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随着基因学的不断发展,基因导向的个体化治疗也逐渐拉开帷幕,多项研究证明在临床用药中基因指导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常规剂量的临床用药中由于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差异使部分患者治疗失败甚至产生不良反应或死亡[1],利用基因基因导向进行个体化治疗可以将上述状况减少和杜绝,并还可使临床治疗中以最小的合适剂量获得最佳的疗效,实现个体化用药。
cyp2c19基因多态性表现为其酶活性具有多样性、存在个体差异,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也因其等位基因的组合不同而表现出基因剂量效应性规律,正常基因
越多药物代谢能力越强,因而常会引发血药浓度相关的不良药物反应,可经cyp2c19代谢的几种药物同时服用可能会相互发生作用,使临床治疗的效果得到影响。
为了解cyp2c19对药物代谢和个体用药的具体影响,我院对不同基因分型的男性健康人士实施了奥美拉唑药物实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为实施此项研究我院征集了自愿参加的男性健
康人士200多名,在对其实施体格检查以及尿常规、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后,排除出嗜烟嗜酒、半个月内服用过药物、3个月内献过血或因其它因素采血的人士后,对以上各项检查均正常的人群的cyp2c19基因分型并从中筛选出野生型cyp2c19、突变杂合子型及纯合子型各9名参与此项试验,27名受试者在年龄、体重、身体质量指标等人口基本情况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所有受试者均在受试前签署了相关知情同意书。
1.2 试验方法将27名受试者进行随机分组实施双交叉试验,所有受试者均在受试前禁食过夜并在次日上午8点空腹温开水
200ml送服奥美拉唑试验胶囊2粒(40mg)或参比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粒(mg),并在10点之前禁水,于12点和18点共进低脂标准餐,在受试期间禁止剧烈运动、吸烟、服用茶、咖啡以及其它含有醇类和咖啡的饮料。
在服药前及服药后1h、1.66h、2h、2.5h、3h、3.5h、4h、5h、6h、8h、10h、12h分别抽取3ml静脉血。
清洗1wk后交叉用药。
用肝素实施血样抗凝后实施10min的3000r/min的血浆分离,
将血浆置于-20℃下备用待查。
1.3 血浆处理分析精密吸取0.5ml血浆并将其置于10ml的具塞离心管内,加入1mg/l的内标草酸依地普仑溶液50ul、
100ul0.1mg/lnaoh及5ml乙酸乙酯后,进行3分钟的涡旋混匀后再行10分钟的3000r/min的离心,将其上清液取出,并用氮气将其于40℃水浴中吹干。
其残留物采用30s的流动相涡旋溶解。
采用3p97软件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lsd进行组间参数比较,所用数值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由于受试者数量有限,本实验的统计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
2 结果奥美拉唑参比制剂40mg口服后1.66h开始cyp2c19基因突变纯合子型组血药平均浓度高于cyp2c19基因野生型和突变杂合子型(p<0.05),突变杂合子型血药浓度又高于野生型,但其显著差异在服药3小时后出现(p<0.05),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血药平均浓度在服药2小时后出现组间差异。
奥美拉唑试验制剂40mg 口服后2h开始cyp2c19基因突变纯合子型组血药平均浓度高于cyp2c19基因野生型和突变杂合子型(p<0.05),突变杂合子型血药浓度又高于野生型,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血药平均浓度在服药2小时后出现组间差异。
3 讨论当cyp2c19酶实施某种药物的主要性代谢时,不同基因型人的药物代谢或有不同的影响,目前虽然对其研究不多,但也已发现几十种药物代谢及临床应用受到cyp2c19的影响。
经其酶代谢
的药物血液浓度同其基因多态性存在比较密切的关系[1],cyp2c19基因多态性往往会对药物临床应用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
影响,一般cyp2c19基因突变纯合子型人群药物代谢较慢且容易发生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中应将剂量适当减少,而cyp2c19基因野生型人群药物代谢较快且较少发生不良反应,有时由于血药浓度较低还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对此类人群可适当增加药物剂量。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奥美拉唑血药浓度产生了一定影响,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血药平均浓度分别从2h和1.66h
开始产生显著性的组间差异,血液浓度由高到低分别为cyp2c19基因突变纯合子型、突变杂合子型及野生型,也证明了此点。
个体化用药是基于药物个体遗传学以及基因组学信息,并依据特定人群或个图的病因、病情以及遗传基因信息来实施针对性治疗、提供最佳用药方案的新型疗法[2],而基因多态性使个体药物代谢能力也不尽相同,cyp2c19基因野生型的血药浓度明显比其它表型cyp2c19的基因人群高,这表示此类人群的联创用药药效较高,但也显示在安全治疗范围较窄药物应用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也
比较高,对于个体化用药是一个较好的参考[3]。
参考文献
[1] 郑露,邵建国.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与临床[j].第二军医
大学学报,2007,28(11):1262-1265.
[2] 张平平,王明波,张鉴等.细胞色素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药物相互作用[j].齐鲁药事,2009,28(6):352-355.
[3] 周健,吕虹,康熙雄.药物代谢酶cyp2d6和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与个性化治疗[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9,4(4):29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