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歌舞片
印度歌舞片与美国歌舞片的比较

印度歌舞片与美国歌舞片的比较简·福伊尔曾说:“歌舞片的仪式性功能就是重申并阐明娱乐在其观众生活中所占的地位。
”歌舞片以其最擅长表现技巧反映浪漫主义情感, 表达喜悦、忧伤、欢乐、悲哀等情绪, 已经成为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宣泄人类愿望和梦想的影片类型。
印度歌舞电影, 以宏大华丽的布景, 缤纷灿烂的色彩, 悦耳动听的乐曲, 轻快活泼的舞蹈, 以及歌舞片独有的梦幻机制,为我们营造了一道道丰富的视觉盛宴。
是歌舞升平、如梦似幻好莱坞40 年代布景华丽、歌舞纷呈的“梦幻王国”美国片向往自然,印度片向往繁华和唯美作为最具美国特色的两大类型片之一,歌舞片和西部片一样,具有悠长的历史。
从上世纪30年代的剧场歌舞片到50年代的经典歌舞片,再到70年代的摇滚电影,好莱坞歌舞片历经革命,几度沉浮,在一阵阵欢畅舞声中,与美国文化及社会的变迁紧密相连。
“我的声音被记录下来了,是在有声电影中录下的,谢谢大家,再见。
”1927年,随着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的诞生。
观众终于从冗长乏味的解说字幕中解放出来。
而演员也得以在摄影机前放声高歌。
于是在音与画的结合中,歌与舞这对永恒的恋人,从此在银幕上留下了永恒的倩影。
40年代,站长的阴云笼罩全球,在那个经济萧条、民生凋敝的年代好莱坞歌舞片在硝烟弊日的年代里,为人们搭建了一个个浪漫、美好的乌托邦。
此时,也正是好莱坞歌舞片的繁荣期。
随着电影技术的日渐成熟,银幕上的歌舞场面也愈加复杂和华丽,场面调度也愈加成熟,涌现了一批经典的歌舞片。
其中最著名的,当数中国观众熟悉的《出水芙蓉》、《红舞鞋》等影片。
这个时期的好莱坞歌舞片异彩纷呈,百老汇群舞、芭蕾舞、爵士舞、社交舞等各种舞蹈形式,都被融会到银幕之上,令歌舞片的观赏性、娱乐性和感染力焕然一新。
进入50年代,好莱坞歌舞片继续发展。
在这10年当中,就有两届的奥斯卡奖颁给了歌舞片。
好莱坞歌舞片到达了黄金时期。
不同于30年代的歌舞片,对幽雅风尚的追求,自由盎然才是50年代的趣味。
海南国际电影节春季影展印度电影推介

42环球首映 Global Premiere 印度电影推介《大篷车》《巴里亚》《学魔》海南国际电影节春季影展简介:苏妮塔(吉滕德拉 Jeetendra)是印度孟买一家大工厂主莫汉达斯的独生女儿,莫汉达斯死后,她听从他的遗愿与其心术不正的养子拉詹结婚,并答应拉詹会与他在坎达拉的一所小别墅欢度新婚之夜。
驱车到达别墅时,苏妮塔遇到夜总会舞女莫妮卡,得知拉詹正是杀害父亲的凶手。
凭借机智逃离别墅后,苏尼塔结识一个来自吉普赛的大篷车队,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莫汉(阿莎•帕雷克 Asha Parekh)第一次走进她的视线,然而两人的爱情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如阴魂般的拉詹,是其中最大障碍。
简介:一个来自低种姓的法律系学生和他的同学,一个来自高种姓的女孩开始了一段友谊,她家里的男人开始给他制造麻烦。
简介:《Dhh》是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讲述了三个朋友(Gungun, Bajrang 和Vakil)的故事,以及他们实现自己真正潜能的旅程。
一个下午的闲逛让他们去看魔术表演,让他们惊叹不已。
神奇的是,这似乎是他们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数学。
孩子们写信给魔术师,请他表演一个魔术,让他们考试得高分。
日子一天天过去,学校的惩罚和家里的警告越来越严厉。
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但是有一天魔术师回答说。
他的信带来了一个包裹,声称里面装着打开他们考试的钥匙。
这是真的吗?在追求向魔法学习的过程中,他的朋友们很快意识到,生活本身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片名:《大篷车》 (Caravan)导演: 纳西尔·侯赛因编剧: 纳西尔·侯赛因 / Sachin Bhowmick主演: 吉滕德拉 / 阿莎·帕雷克 / 阿鲁娜·伊拉尼类型: 喜剧 / 爱情 / 歌舞 片长: 161 分钟片名:《巴里亚》 (Pariyerum Perumal)导演:Mari Selvaraj / Prabunath 主演:Kathir / Anandhi / Yogi Babu / Lijeesh / Hari 制片公司:Neelam Productions 片名:《学魔》 (Dhh)导演:Manish Saini 主演:Karan Patel | / Naseeruddin Shah / Kahaan 类型:剧情 / 家庭制片公司:Amdavad Films,Viacom18 Motion Pictures India Film Recommend 专题 SPECIAL43Global Premiere 环球首映 《五卢比医生》《科拉尔金矿》《乡村摇滚女》《一个母亲的复仇》简介: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一名救护车司机,一名外科医生,一名私立医院的管理人和心脏专家,还有附近药店的代理商,四名受害者被神秘人绑架。
初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及特色

初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及特色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有的宝藏,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通过对不同国家的文化进行初步了解,可以增进我们对世界的了解,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本文将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为例,初步介绍他们的文化差异及特色。
一、法国文化法国以其浓郁的文化氛围而闻名于世。
法国的文化核心是艺术、时尚和美食。
法国人非常重视艺术和文学,他们对文学作品、艺术品的投入和欣赏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著名的卢浮宫、巴黎歌剧院、巴黎时装周等都表达了法国对艺术的独特热爱和推崇。
法国人崇尚时尚,巴黎被誉为时尚之都。
法国人注重个人形象,他们注重穿着的品味和搭配,注重对服装、鞋子、配饰的品质追求。
法国的高级定制品牌如香奈儿、迪奥、路易威登等享誉全球。
法国美食也是法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国人对食物非常讲究,擅长烹饪,法国菜以其丰富口味、讲究烹调工艺而闻名。
著名的法国面包、奶酪、红酒、鹅肝等都是法国美食的代表。
二、日本文化日本文化深受传统和宗教影响,有着独特的特色。
日本人注重礼仪、纪律和团队合作。
他们尊重长辈,重视家庭价值观和社会责任,讲究团结与和谐。
传统的茶道、花艺、日式园林等是日本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茶道注重仪式感和细节,体现了人们对纯净、平和、宁静心境的追求。
日本的花艺也非常有特色,插花艺术讲究色彩搭配和自然之美。
丰盛的日本料理也是日本文化的代表。
日本料理以新鲜、精美的食材为基础,海鲜、寿司、生鱼片等是其经典之选。
日本料理注重饮食平衡、色彩搭配和味觉刺激。
三、印度文化印度是多元文化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宗教、语言和艺术。
印度人民对宗教的信仰非常虔诚,宗教活动和庆典是印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印度的古典舞蹈和音乐是世界闻名的,它们充满了印度特有的神秘和魅力。
印度歌舞片也是印度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们融合了音乐、舞蹈和戏剧元素。
印度饮食以其多样性和辛辣口味而著称。
印度菜以香料的独特搭配和烹调方法而受到世界的喜爱。
十大印度电影介绍,印度电影,最新最好看的十大印度电影介绍(组图),美轮美奂的女主角

最新最好看的十大印度电影介绍(组图),美轮美奂的女主角发布时间:2009-12-26 12:17精美的画面,神秘的异域风情,灵动的舞蹈,凄美的爱情故事,这就是印度电影的魅力所在。
第一部《宝莱坞生死恋》。
宝若和戴夫德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两人感情益深,彼此缘定终身。
但青年的戴夫德斯被父亲送到英国求学,宝若一直痴心地等他回来。
十年以后,戴夫德斯学成归来,满以为可以娶宝若为妻,但是自己的母亲卡萨亚却拒绝接受宝若做儿媳。
理由是门不当户不对。
由于卡萨亚在公开场合辱骂了宝若的母亲,她一气之下把女儿嫁给意味富有的鳏夫。
戴夫德斯与宝若决定私奔,但是被戴夫德斯的父亲发现,宝若再次受辱。
戴夫德斯离家出走,并且给宝若留下一封信,劝她忘掉他,伤心欲绝的宝若听从母亲的安排远嫁他乡。
与此同时,戴夫德斯走向了自我放逐和自我毁灭。
他沉浸在酒精的麻醉当中。
但是始终无法消除失去宝若的痛苦。
名妓山德拉姆对戴夫德斯一往情深,但是始终无法取代宝若的位置,获取戴夫德斯的心,甚至不允许触摸对方。
就这样,戴夫德斯怀着对昔日恋人的爱情走向了生命的终结。
最后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死在了宝若的家门口。
第二部《时尚》,宝莱坞名导揭露印度时尚界鲜为人知的潜规则。
这是一部超现代好看的印度片,与以往我们看到的载歌载舞的印度片不同,没有什么歌曲和舞蹈,但故事情节可以和大片相媲美。
高级时装挺进印度中产家庭,宝莱坞新作将镜头对准了印度时尚业,将其幕后的药物滥用、精神抑郁和***等内情悉数搬至台前。
前世界小姐、宝莱坞女星朴雅卡·乔普拉在该片中饰演一个小镇女孩,她梦想着有一天成为超级名模,但要想在孟买这个鱼龙混杂的大都市取得成功,她必须要克服一道道难关。
电影讲述了一个小城市普通家庭的漂亮女Meghna Mathur 梦想成为超模,不顾父母的反对只身一人来到孟买,开始她的模特求职路,最终凭着自己的天生丽质和男人的关系成为顶级模特,但是她却逐渐迷失了自己。
在看到曾经的超模的下场和现实中的种种残酷,她回到了家里,沉寂一年后,在父亲和朋友的鼓励下再次登台,当原来的超模最终因吸毒过量死亡的时候,她决心要靠自己成功,并最终在T型台上绽放耀眼的光芒。
推荐大家看的印度电影

《芭萨提的颜色》《地球上的星星》都是三傻级别,一个都没提到,《我的名字叫罕》印度版阿甘,也没有1:宝莱坞生死恋宝莱坞生死恋是2002年印度根据一部小说改编出品的歌舞爱情片,获得2003年MTV亚洲电影大奖。
本片藉由一对年轻貌美的男女的爱情故事控诉种姓制度,汇集华丽、激情、悲剧于一身。
中文名:宝莱坞生死恋外文名: Devdas其它译名:德夫达斯/ 美丽情人制片地区:印度导演: Sanjay Leela Bhansali编剧: Prakash Kapadia等主演:沙鲁克·罕、玛德胡瑞·迪克西特、艾西瓦娅·雷类型:爱情剧情音乐片长: 182 分钟上映时间: 2002-07-11imdb编码: tt0238936语言:北印度语孟加拉人语2:阿育王中文名:阿育王外文名: Ashoka the Great 出品时间: 2001年制片地区:印度导演:桑托什·斯万编剧:桑托什·斯万主演:沙鲁克·罕,卡琳娜·卡普类型:爱情,动作,历史,剧情片长: 2001年9月13日上映时间: 2001年9月13日主要奖项: 200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那颤颤的笛声,如饮泣般的泪轻轻滑落,古琴一弦弦撩拨在心上,密密绵绵,轻轻一触便感知着那份叫人落泪的潮意。
它以瑟瑟琴声绘出一个灵魂无形的伤口,并且永远呼痛。
音乐,流过心间,总会有痕迹,却说不出哪里有一个伤口,在轻轻轻轻地痛。
手有一支烛,未点;心中一管箫,不吹;而等着的一个人,今世不再来……看完这部电影,人已经是泪流满面。
一个在错以为爱人已经死去的无限悲恸里折磨着自己,另一个在茫茫人海里跋山涉水寻找亲亲爱爱的人,彼此苦苦的思念痛断心肠。
谁又曾想最终竟然在战场上兵戎相见。
当帕瓦奇公主哭倒在阿育王怀里,大声地责问你为什么不来,我到处在找你,我一旁观望的心简直要碎了,当阿育王跪倒在公主面前恳求其原谅之时,泪水倾泻而出,难以遏止……后,心灰意冷的阿育王看透红尘,出家为僧,结束了自己对孔雀王朝的统治。
印度电影《大篷车》插曲完整版,经典歌舞难以超越

印度电影《大篷车》插曲完整版,经典歌舞难以超越上世纪70年代,印度影片《大篷车》在我国热映,引来强烈轰动,印度著名舞女阿鲁娜.伊拉尼精湛的舞蹈表演,著名歌唱家拉塔优美动听的歌喉,使影片增添了耀眼的艺术光华,给观众留下了永恒不灭的印象。
印度影片《大篷车》情节曲折,构思巧妙,引人入胜。
它讲述的是孟买一家大工厂主的独生女儿苏妮塔,新婚之夜忽然发现新郎拉詹正是杀害她父亲的凶手。
于是,她逃出洞房,去向知情人莫妮卡求助。
苏妮塔逃脱后,拉詹为了斩草除根,侵吞她父亲的遗产,四处追寻她的下落。
谁知莫妮卡是拉詹的同谋。
苏妮塔又去找父亲的生前好友卡拉马长德求助。
在躲避拉詹追杀的逃亡之路上,苏妮塔巧遇莫汉,隐匿在吉普赛人的大蓬车队里。
共同的生活逐渐使她和莫汉产生了感情,可是也引起了吉普赛女郎、舞星妮莎的嫉妒和怀恨。
有一次,妮莎企图逼走苏妮塔,不肯登台表演,迫使苏妮塔不得不冒名顶替。
她身着滑稽的服装,唱着不伦不类的词曲,虽然出尽了洋相,但却获得了演出成功。
然而妮莎并非是一个自私、偏狭的姑娘,吉普赛人豪放、粗犷、乐于助人的天性,终于使她为了莫汉的幸福,牺牲了自己的爱情。
卡拉马长德也遭拉詹暗算,求助无门的苏妮塔在这紧要关头却被拉詹抓住……最后,莫汉为了救苏妮塔,与拉詹展开了殊死搏斗,勇敢的吉普赛舞女妮莎为了挡住射向莫汉的子弹,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及时赶到的吉普赛人终于将拉詹送进了他自掘的坟墓里。
苏妮塔报了父仇,怀着对吉普赛人的眷念,毅然舍弃优裕的家庭,继续随着大蓬车队过着欢快的流浪生活。
影片以大蓬车队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吉普赛人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猜你喜欢•印度歌曲《吉米来吧》原版音视频•《罐舞》东方歌舞团经典回忆•一首老歌|印度电影《奴里》插曲•印度歌舞|让你偷走我的心•激情火辣迷人的一段印度歌舞•丽达之歌(肚皮舞版)|人|文|之|窗|第797期。
《真爱永存》《情字路上》印度舞蹈电影 赏析

“在遥远的天上,将会做出决定,谁知道,在何时,何处, 你将遇到你灵魂的伴侣,你的心已经做出了承诺……” ——《情字路上》
谢谢观映
【 BY 左。 】
2013-5-12
角色
这是他们的出席见面,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这次 火车站的相识,使他们结下一生的友谊。
2013-5-12
《新娘结婚了,新郎不是我》
也译作《燃烧的爱火》。 歌舞在印且对影片塑造人物形象, 抒发人物内心情感,烘托 气氛等起着重要作用,让 观众在关注剧情的同时享 受到视听盛宴。
2013-5-12
歌舞在印度电影中的作用
甜蜜的爱情配上三四段 歌舞,宝莱坞“无歌无舞不 成片”的传统由来已久。虔 诚的宗教,超一流的舞蹈表 现和音乐不仅为影片添加了 亮丽的风景,而且对塑造人 物形象,抒发人物内心情感, 烘托气氛等起着重要作用, 让观众在关注剧情的同时享 受视听盛宴,感受到这个古 老文明古国的魅力。
印度舞蹈电影欣赏
真爱永存
Made By 左。
影片内容简介
电影中一位传统保守的 校长,为了维护自己的传统 校训牺牲了女儿的爱情,开 除了她的恋人,也导致了女 儿自杀的悲剧。多年后被开 除的小伙子成为一名音乐教 授回到这所学校,他立志要 改变这所学校,三个新的大 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追求到 幸福和真爱。
歌舞片比较

• 《阿育王》
• 阿育王在想象里与公主的共舞,精致的剪辑配以烟雾、 火焰和水幕,营造了一个极富视觉冲击力的情欲世界, 但又纯洁、美丽。时至今日,印度歌舞片仍以它独有 的魅力,占据着这个世界大量的心灵份额
• 近几年,新的印度电影在场景的选择处理方面有 了长足的进展,美工对于歌舞环境设计的参与使 得场景对于歌舞的艺术效果产生了巨大作用
• 对大场面的处理,在技术与意识的层面上都有了 新的认识,歌舞的节奏和激情的迸发不再受限于 场面的调度;剪辑观念的改善和新剪辑元素的添 加空前调动了观众对歌舞的情绪;民族歌舞节奏 与流行元素的结合提升了音乐的感染空间及力度。
印度歌舞片兴盛的原因
• 印度电影之所以能够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亚洲的 一个电影王国,出现可以与美国的好莱坞相抗衡 的宝莱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印度的导演们抓住 了印度本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歌舞,通过 电影中对歌舞的表现来向世界观众展现自己的文 化。也正是因为这样,印度影片才能作为一种特 有的能够表现民族性的电影立足于世界影坛。
•
歌舞片的伦理
• 新教伦理:工作与娱乐 男性——工作的价值 女性——娱乐的快感 “娱乐的边缘性及其在构成完整的个人气质中的重 要性” • 有利于疏导阻碍社会发展的情绪和反社会因素, 为社会生产出更积极、更轻松、更有活力的个体 • “快感原则”——查· 阿尔特曼
• 1927年
• 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标志着歌舞片的 诞生,
《三傻大闹宝莱坞》
• 它继承了印度电影特 有的歌舞片类型元素, 却与电影中流畅轻松 的校园青春故事配合 无间;它展示了印度 青年学生的宗教信仰、 人生观念以及爱情愿 景,却为其他民族和 地区的观众所认同和 喜爱
• 场景造型的精致与梦 幻感的加强,在直观 的印象上给人以耳目 一新的感觉;对伴舞 处理有度、编排适当, 既突出了主要人物又 具有更鲜明的感情倾 向;写意画面的插入 使得歌舞的内涵更加 丰富,意象的表达更 为深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50年代拍摄的《流浪者》在中国风靡一时,中国人第一次领略了印度电影的民族风情进入,90年代,印度歌舞电影又以其拍摄技巧的提升,画面的革新,舞蹈的精彩编排,再一次走入我们的视线。
2000年以后,随着世界影坛的全球化,印度电影业也意识到了坚持民族性的问题,做了一系列的改革。
这其中,印度电影中舞蹈的改革是尤为明显的。
印度电影中的歌舞经过几十年的演变,过去那种小规模的独舞和双人舞已经被大规模的群舞和伴舞的舞蹈场面所取代,同时在镜头语言上也越来越倾向于复杂多变的MTV风格。
在21世纪之前的印度电影,诸如《大篷车》、《流浪者》等为中国观众所熟知的影片中,歌舞片段大多是以开阔的自然地域作背景。
2001年的《季风婚宴》,借助“婚礼”这一事件,表现了在各种文化冲突下,印度人在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融撞击中如何寻找身份认同的问题,影片最后的“雨中群舞”段落,充满仪式性的欢愉气氛,体现了一个民族独特的情感。
印度宝莱坞生产的影片中,大部分都是歌舞片,一部非常“宝莱坞化”的3小时长的影片,平均每隔30分钟就会有一段歌舞场面。
这似乎已经是电影创作者与观众之间达成的一种默契了。
以至于有人总结说,印度电影可以用“一二三”来归纳——一个动人的故事,两个美丽的主角,三段绚丽的歌舞。
歌舞片以其最擅长表现技巧反映浪漫主义情感,表达喜悦、忧伤、欢乐、悲哀等情绪,已经成为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宣泄人类愿望和梦想的影片类型。
而印度歌舞电影,以宏大华丽的布景,缤纷灿烂的色彩,悦耳动听的乐曲,轻快活泼的舞蹈,以及歌舞片独有的梦幻机制,为我们营造了一道道丰富的视觉盛宴。
舞蹈在印度,常常与情感的表达、宗教的崇拜和欲望的外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印度文化中的多样性和宗教性,沉淀为民族心理之后,就形成了印度人民喜爱热闹,能歌善舞,生性幽默,懒散自在的特点。
这些反映在电影中,尤为突出的是用舞蹈这一最直接简洁的方式来表情达意,或欢乐,或悲伤,或沉郁,或高昂,因此不管是在叙事的必要中,还是游离于叙事之外,印度电影都能照样增加大段的歌舞,实行全民娱乐。
电影是承载印度舞蹈的一个最佳媒介,而也正是大量穿插的舞蹈印度电影吸引观众的眼球,并作为一种特具特色的电影类型立足于世界影坛。
在印度,电影
是最流行、最重要的娱乐与交流手段。
一直以来,印度电影都在坚持自己的民族个性,植根印度文化的电影以迷人的歌舞、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传统,在世界电影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电影中,印度人极其聪明地选择利用舞蹈,来表达他们在电影中不能言说的艳情:暧昧游离的秋波,欲说还休的语言,若隐若现的肢体,似迎还拒的接触,以及类似聚会和仪式的群众歌舞,这一切都十分独特巧妙地宣泄了印度人在电影中对艳情的期待。
如《阿育王》中,阿育王在想象里与公主的共舞,精致的剪辑配以烟雾、火焰和水幕,营造了一个极富视觉冲击力的情欲世界,但又纯洁、美丽。
时至今日,印度歌舞片仍以它独有的魅力,占据着这个世界大量的心灵份额。
阿拉伯人、非洲人和东南亚人,或者从拉贾斯坦的乡村,到墨尔本、西雅图,再到中国影迷的网站,到处都流淌着印度电影的歌舞升平。
我们爱他们千变万化的手语,明眸善睐的大眼睛,奔腾跳跃的脚部技巧以及那柔媚多情的身体造型,并因其单纯的愉悦,而更加热爱生活。
印度电影歌舞以色彩华丽的民族服装、动人的音乐、浪漫的故事情节、婀娜多姿激情浪漫的歌舞、节奏明快的旋律,气势恢宏的场景,演泽出色彩浓烈的艺术画面。
它往往以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印度流行舞蹈元素为主,并加入婆罗多舞,奥迪西舞等古典舞蹈,使整台演出充分体现出印度舞蹈的传统特色与现代风格。
电影作品中的角色经过一定的情感积累后通过载歌载舞的形式向观众或其他角色抒发自己的情感、诉说内心感受的荧幕表演方式。
歌与舞在电影歌舞中的位置应该是相当的,并且它们都应对电影的叙事和艺术表现负责。
近几年,新的印度电影在场景的选择处理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美工对于歌舞环境设计的参与使得场景对于歌舞的艺术效果产生了巨大作用。
从立体的观感效果到色彩的搭配再到自然光线的合理运用都使得歌舞场景趋于精致,给观众创造出了一种梦幻般的视觉体验,在艺术效果上准确地配合了歌舞的表情达意。
《三傻大闹宝莱坞》它继承了印度电影特有的歌舞片类型元素,却与电影中流畅轻松的校园青春故事配合无间;它展示了印度青年学生的宗教信仰、人生
观念以及爱情愿景,却为其他民族和地区的观众所认同和喜爱。
可以说,它打动了一大批中国年青学生,尤其是感动了已经步入社会的80后和正在象牙塔煎熬的90后。
追求故事的真实感是导演的制胜法宝。
对于绝大部分渡过大学时代的人而言,上大学报专业只是为了考虑四年之后的就业,究竟到底喜欢与否就看个人性格取向,最终四年之后能否得到一份好的工作。
《三傻大闹宝莱坞》展示了三位普通印度学生的成长故事。
男主角Rancho 是电影的核心角色,他出身贫贱,但天赋过人,在机械学上有极高的天赋,但Rancho的人格魅力才是这个角色成功的关键。
他就好像新时代的雷锋,乐于助人,为朋友两肋插刀。
不过,Rancho不是学生领袖,他无意反抗和摧毁不合理的填鸭式和等级式的教育制度。
他的人生信条是“一切皆好”,遇到事情,总能乐观积极,永远不被恐惧所控制,追随自己的心灵。
可以说Rancho一个“圣人”,片中一次又一次地展示了他的事迹。
电影并非一味地让学生们顺风顺水,大多数时候,他们遭遇着我们读书时也会遇到的挫败感:考试垫底、挂科;老师鄙视成绩差的学生;父母唯成绩论成败。
场景造型的精致与梦幻感的加强,在直观的印象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对伴舞处理有度、编排适当,既突出了主要人物又具有更鲜明的感情倾向;写意画面的插入使得歌舞的内涵更加丰富,意象的表达更为深远;对大场面的处理,在技术与意识的层面上都有了新的认识,歌舞的节奏和激情的迸发不再受限于场面的调度;剪辑观念的改善和新剪辑元素的添加空前调动了观众对歌舞的情绪;民族歌舞节奏与流行元素的结合提升了音乐的感染空间及力度。
在竞争日渐激烈的世界影坛,印度电影之所以能够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亚洲的一个电影王国,出现可以与美国的好莱坞相抗衡的宝莱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印度的导演们抓住了印度本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歌舞,通过电影中对歌舞的表现来向世界观众展现自己的文化。
也正是因为这样,印度影片才能作为一种特有的能够表现民族性的电影立足于世界影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