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体静力学课程设计

浮体静力学课程设计
浮体静力学课程设计

浮体静力学课程设计

院校:鲁东大学

学院:交通学院

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

班级:船舶本1102班

姓名:杜兆阳

学号:20112814551

指导老师:胡丽芬

目录

Ⅰ.邦戎曲线计算

Ⅱ.静力水曲线计算

Ⅲ.装载稳性计算

浮态及初稳性

静稳性曲线及动稳性曲线

稳性校核

原始数据:

主要尺度:船长L(m) 89.000

型宽B(m) 14.600

型深D(m) 7.000

吃水d(m) 5.500 附件1-半宽水线型值表

Ⅰ 邦戎曲线计算

(1)计算原理

图2-19表示某一横剖面曲线及不同吃水的半宽值,根据基本公式

??==d d

zydz Moy ydz As 0

2;采用梯形法计算,在吃水d 时,横剖面面积

'

0''01'00);(2

1.....y 2y y y y y y y d ydz As n n

i i d +-+++=≈=∑∑?’式中:’δ为经过断点修正后的半宽值;d δ为各水线等间距值。

横剖面面积As 对基线y O 轴的静距

n n

i i i i i d ny y ny y y y d zydz M +?-++?+?=≈=∑∑?'

00'020(2

1...1y 0z z )(22oy ’‘式中:δ(2)计算过程(以0站为例)

梯形法计算

用同样的方法分别计算1站,2站,3站,4站,5站,6站,7站,8站,9站,10站的横剖面面积以及对基线

O轴的静距。

y

(3)绘制图表

把计算的结果用AutoCAD绘制成邦戎曲线。为了缩短图纸的长度和使用方便,在绘制时,对船长和型深采用不同的比例,因此图上的船型显得短而长。

Ⅱ静力水曲线计算

1.计算原理

(1)水线面面积Aw

如图所示,?-=2

/2/ydx w L L A 式中:y 是离Oy 轴x 处的半宽;L 是水线长。

(2)漂心纵向坐标F x

?

?

--==

22

22L L L L F

ydx

xydx

Aw

Moy

x

式中:Moy 为Aw 对Oy 的静距。 (3)每厘米吃水吨数TPC

100

wAw

TPC =

;式中w 为水的重量密度,3/m t . (4)水线面系数

BL

Aw

Cwp =

(5)排水体积▽

()()[]

?++++++≈=?-?i

d o Wi Wi W W w w A A A A A A d Awdz i 12110)(2/1 δ

(6)排水量W (附体系数取1.006)

?=?=wk w W k ;式中k ?为总排水体积,?型排水体积。

(7)浮心纵向坐标

?

?

=

?

=d d

F B Awdz

Awdz

x Myoz x 0

式中:Myoz 为对中站面yOz 的体积静距。 (8)浮心垂向坐标

??=

?

=d d

B Awdz zAwdz Mxoy z 0

式中:Mxoy 为对基平面xOy 的体积静距。 (9)横稳心垂向坐标

?

=?

=

?-dx y I BM L

L T

22

3

32

式中:T I 为水线面WL 的面积对于纵向中心轴O-O 的横向惯性矩。 (10)纵稳心垂向坐标

ydx

x I Awx I I BM L L L F

L

LF L ?-=?-=?=22

22

2

式中:LF I 为水线面面积Aw 对于通过该水线面漂心F 的横轴的纵向惯性矩;L I 为水线面面积Aw 对于通过该水线面中站处Oy 横轴的纵向惯性矩。

(11)每厘米纵倾力矩

L

BM L GM MTC L

L 100100?≈?=

(12)方形系数

LBD

C B ?=

二、计算数据

将计算的静水力曲线各曲线的数据整理在表

三、绘制图形

将计算的数据用AtuoCAD 绘制成静力水曲线图,如图所示。

Ⅲ装载稳性计算

一、浮态及初稳性

根据给出的载况,在静力水曲线图中查出平均吃水、浮心纵向坐标、浮心垂向坐标等数据并计算首尾吃水、横倾角、纵倾角以及初稳性高、纵稳心高。计算公式及数据如表

二、静稳性曲线及动稳性曲线

根据给定的稳性横截曲线、排水量和重心高度G z 按式

()Φ--=s i n S G s z z l l ,计算各倾角下的复原力臂,并绘制静稳性曲线

()

Φ=f l 。如图所示。

由Φ=?Φ

0ld l d 计算各倾角下的复原力臂d l ,并绘制d l 随Φ变化的动稳性曲线图。

三、稳性校核 横准系数:f

q f

q l l M M K ==

①横摇角的计算

为系数。

、、、式中43213

24

1028.15C C C C C C C C =φ

经计算查表。取,取,取,取101138.068.0248.04321C C C C 则 3.290=φ ②最小倾覆力臂q l 的计算

根据横摇角和动稳性曲线的对称性绘制出在风浪联合作用下的稳性曲线,如图所示.

船舶课程设计

鲁东大学交通学院 浮体静力学课程设计 实验报告 姓名翟敏 学号 20102814137 班级船舶1001 指导教师胡丽芬 日期 2012-12-25 成绩

一 邦容曲线计算及绘制 1.要求 计算以下各站处的横剖面面积及面积矩曲线,并绘出邦戎曲线图。 0站,1站,2站,3站,4站,5站,6站,7站,8站,9站,10站 注:假设甲板为平甲板 已知 船 型:油船 主尺度:船长89.00m, 型宽14.60m, 型深7.00m, 设计吃水 5.50m 型值表见附录1(提供电子版资料) 2.计算(采用梯形法计算) 横剖面面积 '220d A ydz d y s i δ=≈∑? 式中: ()'''012012i n n y y y y y y y =++++-+∑ … 横剖面面积As 对基线Oy 轴的静矩 ()()111022n i i i i oy i i i y y z z M z z z ++++??-??=-+?? ?????∑ 式中 )ny y'(ny ...y y'y Σ'k n n i i i +?-++?+?=0002110

3.列表.画图 横剖面面积As 横剖面面积As对基线Oy轴的静矩Moy

1 2 3 4 5 6 7 8 9 1 邦戎曲线

二 静水力曲线计算与绘制 1.要求 计算各吃水处的以下各要素,并绘出静水力曲线图。 (1)线面面积Aw ⑵漂心纵向坐标Xf ⑶每厘米吃水吨数TPC ⑷水线面系数 ⑸排水体积V ⑹排水量W(附体系数取1.006) ⑺浮心纵向坐标 ⑻浮心垂向坐标 ⑼横稳心垂向坐标 ⑽纵稳心垂向坐标 ⑾每厘米纵倾力矩曲线 ⑿方形系数 计算以下各吃水:1m, 2m , 3m, 4m, 5m, 6m 2.计算 (1)水线面面积 计算原理 20222l n l i l Aw ydx yi n ε-=??==-????∑? 其中 ()012n y y ε=+

浮体静力学课程设计

浮体静力学(一) 课程设计

目录 1 静水力曲线计算部分 (1) 1.1 设计要求: (1) 1.2 计算原理: (1) 1.3 原始数据: (3) 1.4 计算过程和图表: (3) 2 稳性横截曲线 (5) 2.1 设计要求: (5) 2.2 计算原理: (5) 2.3 原始数据 (5) 2.4 计算过程和图表: (5) 3 装载稳性计算部分(载况一) (7) 3.1 设计要求 (7) 3.2 计算过程和图表 (7) 3.2.1 稳性横截曲线 (7) 3.2.2浮态及初稳性计算 (7) 3.2.3静稳性曲线及动稳性曲线 (8) 3.2.4稳性校核 (9) 4课程设计的收获 (12)

1 静水力曲线计算部分 1.1 设计要求: 计算吃水:0.5m, 1.5m , 2m, 2.5m, 3.0m 处的以下各要素,并绘出静水力曲线图。 (1) 水线面面积A W (2) 漂心纵向坐标X f (3) 每厘米吃水吨数TPC (4) 型排水体积V (5) 总排水体积(附体系数取1.006) (6) 总排水量W (7) 浮心纵向坐标X b (8) 浮心垂向坐标Z b (9) 横稳心垂向坐标BM (10) 纵稳心垂向坐标BM L (11) 每厘米纵倾力矩曲线MTC (12) 水线面系数C W (13) 方形系数C B (14) 棱形系数C P (15) 中横剖面系数C m 1.2 计算原理: (1)水线面面积Aw 的计算:根据计算公式?-=2 2 2L L w ydx A ≈2δL Σ′yi ,利用梯形法计 算各个水线面面积. (2)水线面漂心纵向坐标Xf 的计算 水线面漂心纵向坐标Xf 的计算公式为dx xy M L L oy ?-=22 2,?- =22 2L L w ydx A ,W Oy F A M x = , 用梯形法计算Moy ≈2*(δL )2Σ′kjyi 式中:Σkjyi=0*y10+1*(y11-y9)+2*(y12-y8)+…+9*(y19-y1)+10*(y20-y0)-0.5*10*(y20-y0) 水线面面积为利用梯形法所求得面积. (3)每厘米吃水吨数TPC 由TPC= 100 wAw (Aw 为利用梯形法所求得面积)得

浮体静力学课程设计

浮体静力学(一) 课程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 师: 完成日 期: 同组学 生:

目录 1 静水力曲线计算部分 0 1.1 设计要求: 0 1.2 计算原理: 0 1.3 原始数据: (2) 1.4 计算过程和图表: (2) 2 稳性横截曲线 (4) 2.1 设计要求: (4) 2.2 计算原理: (4) 2.3 原始数据 (4) 2.4 计算过程和图表: (4) 3 装载稳性计算部分(载况一) (6) 3.1 设计要求 (6) 3.2 计算过程和图表 (6) 3.2.1 稳性横截曲线 (6) 3.2.2浮态及初稳性计算 (6) 3.2.3静稳性曲线及动稳性曲线 (7) 3.2.4稳性校核 (8) 4课程设计的收获 (11)

1 静水力曲线计算部分 1.1 设计要求: 计算吃水:0.5m, 1.5m , 2m, 2.5m, 3.0m 处的以下各要素,并绘出静水力曲线图。 (1) 水线面面积A W (2) 漂心纵向坐标X f (3) 每厘米吃水吨数TPC (4) 型排水体积V (5) 总排水体积(附体系数取1.006) (6) 总排水量W (7) 浮心纵向坐标X b (8) 浮心垂向坐标Z b (9) 横稳心垂向坐标BM (10) 纵稳心垂向坐标BM L (11) 每厘米纵倾力矩曲线MTC (12) 水线面系数C W (13) 方形系数C B (14) 棱形系数C P (15) 中横剖面系数C m 1.2 计算原理: (1)水线面面积Aw 的计算:根据计算公式?-=2 2 2L L w ydx A ≈2δL Σ′yi ,利用梯形法 计算各个水线面面积. (2)水线面漂心纵向坐标Xf 的计算 水线面漂心纵向坐标Xf 的计算公式为dx xy M L L oy ?-=22 2,?- =22 2L L w ydx A ,W Oy F A M x = , 用梯形法计算Moy ≈2*(δL )2Σ′kjyi 式中:Σkjyi=0*y10+1*(y11-y9)+2*(y12-y8)+…+9*(y19-y1)+10*(y20-y0)-0.5*10*(y20-y0) 水线面面积为利用梯形法所求得面积. (3)每厘米吃水吨数TPC

尾座体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尾座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设计者:林埛 指导老师:马里奥 设计日期:评定成绩: 目录 设计任务书 (2)

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 (3) 序言 (3) 一、零件的分析 (3) 二、工艺规程设计 (5)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 (二)基面的选择 (5) (三)制定工艺路线 (6)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坏尺寸的确定 (9)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0) 三、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9) 四、参考文献 (21)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

设计内容:1、产品零件图 1张 2、产品毛坯图 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张 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张 5、课程设计说明书 1张 专业:数控技术“3+2” 班级学号:0124 学生:陆杰 指导老师:王斌武 序言

本次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链接,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 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各种主要的课程学习完成之后,来一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课程设计,不仅检验了我们的学习质量,还让我们重新翻起了这些久未阅读的课本。为了这次设计,来回图书馆与教室便成了必然。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尺。那么,这次的设计能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与缺陷,这对我们以后有很大的益处。我希望我能在这次的设计中提升自己,加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予指教。 一、零件的分析 1.尾座体的用途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机床尾座体,将Φ80H7的孔与顶尖研配,主要作用是固定顶尖。将尾座安装在机床的尾体部分,圆柱体形的部分有一个Φ80H7孔,顶尖穿过Φ80H7孔,将螺钉拧紧,这样就将顶尖固定,再利用顶尖完成对加工零件的固定。 2.零件的工艺分析 “尾座体”共有三组加工表面,其中两组有位置度要求。 (1)以Φ80H7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振动力学课程设计报告

振动力学课程设计报告 课设题目: 单位: 专业/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11年12月22日

一、前言 1、课题目的或意义 振动力学课程设计是以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通过实践,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带着理论知识真正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理论并发现不足,从而更好的提高专业素养。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对GZ电磁振动给料机的振动分析与减振设计,了解机械振动的原理,巩固所学振动力学基本知识,通过分析问题,建立振动模型,在通过软件计算,培养了我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题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电磁振动给料机已经成为当今工程应用中空前活跃的领域,在生活中可以说是使用的广泛,因此掌握电磁振动给料机技术是很有必要的和重要的。 GZ系列电磁振动给料机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煤炭、建材、轻工、化工、电力、机械、粮食等各行各业中,用于把块状、颗粒状及粉状物料从贮料仓或漏斗中均匀连续或定量地给到受料装置中去。特别适用于自动配料、定量包装、给料精度要求高的场合。例如,向带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筛分设备等给料;向破碎机、粉碎机等喂料,以及用于自动配料,定量包装等,并可用于自动控制的流程中,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 GZ电磁振动给料机的工作原理: GZ电磁振动给料机的给料过程是利用电磁振动器驱动给料槽沿倾斜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来实现的,当给料机振动的速度垂直分量大于策略加速度时,槽中的物料将被抛起,并按照抛物线的轨迹向前进行跳跃运动,抛起和下落在1/50秒完成,料槽每振动一次槽中的物料被抛起向前跳跃一次,这样槽体以每分钟3000次的频率往复振动,物料相应地被连续抛起向前移动以达到给料目的。 GZ系列电磁振动给料机主要用途:

浮体静力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 . .. .. 浮体静力学课程设计

目录 Ⅰ.邦戎曲线计算 (4) Ⅱ.静力水曲线计算 (7) 水线面面积Aw (7) 漂心纵向坐标Xf (7) 每厘米吃水吨数TPC (8) 水线面系数 (8) 排水体积V (8) 排水量W(附体系数取1.006) (8) 浮心纵向坐标 (8) 浮心垂向坐标 (8) 横稳心垂向坐标 (9) 纵稳心垂向坐标 (9) 每厘米纵倾力矩曲线 (9) 方形系数 (9)

Ⅲ.装载稳性计算 (16) 浮态及初稳性 (16) 静稳性曲线及动稳性曲线 (17) 稳性校核 (20)

课程设计中均采用如1-1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Ⅰ邦戎曲线计算 (1)邦戎曲线概念: 船体某一站号处横剖面(如下图所示),该横剖面自查船底到最高一层连续甲板在不同吃水下的横剖面面积。 (2)计算原理

图Ⅰ-1表示某一横剖面曲线及不同吃水的半宽值,根据基本公式 ?? == d o d zydz Moy ydz As ; 2;0 采用梯形法计算,在吃水d 时,横剖面 面积 为经过端点修正后的式中:0n 010 y');y (y'2 1 - y '''2++++=∑≈= ∑? n o i i d y y y y d ydz As δ 半宽值(本次计算暂不考虑端点修正);d δ为各水线等间距值。 横剖面面积As 对基线y O 轴的静距: )ny y (021-10'') (22n '00' 2 0+?++?+?=≈=∑∑?n i i i i i d ny y y y k y k d zydz Moy 式中:δ 用同样的方法分别计算1站,2站,3站,4站,5站,6站,7站,8站,9站,10站的横剖面面积以及对基线y O 轴的静距。其数值总结如表Ⅰ-2所示:

机床尾座体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专业(本科) 机 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年 5 月 15 日 教学班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 ****** ? ** ? ****

目录 目录....................................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零件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工艺规程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面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制定工艺路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夹具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问题的提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夹具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致谢....................................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浮体静力学课程设计报告书

理工大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 浮体静力学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

年月日 目录 一静水力曲线--------------------------------------------------- --------2 1 设计要求---------------------------------------------------------------------------- ----------2 2 计算原理---------------------------------------------------------------------------- --------- 2 3 原始数据---------------------------------------------------------------------------- --------- 5 4 计算过程和图表--------------------------------------------------------------------- --------5 二稳性横截曲线---------------------------------------------------------------------- ----------6 1 设计要求---------------------------------------------------------------------------- ----------6 2 计算原理---------------------------------------------------------------------------- --------- 6 3 原始数据----------------------------------------------------------------------------

静力学的发展

静力学的发展 古代自然科学经过古希腊的辉煌时代,随着罗马帝国的崛起并且于公元前2世纪征服希腊而逐渐失去了光芒。而紧接着却是西方长达一千年的黑暗的中世纪。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每一代都是优者亡劣者存,国民素质代代下降,愚昧变成了大家恭维的德性,人类已经远离古希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禁欲主义变成了人类精神枷锁。 处在埃及北边,地中海沿岸的亚力山大城,在古希腊时期,由于与希腊毗连,希腊人、埃及人、阿拉伯人混居,就一直受希腊文化的影响而成为古希腊文化的一部分。在希腊被征服后,起到了延续与保存希腊文化的作用。 在欧洲处于黑暗时代,阿拉伯吸收了古希腊文化并将它保存了下来。文艺复兴后,许多古希腊失传的书籍如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从阿拉伯文翻译回去。阿拉伯这个地区,在人类文明史上起了东西交流的作用,中国的发明如火药、印刷术也是经过阿拉伯传入欧洲的。 从14世纪末开始了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精神又逐渐复活。在力学中出现了空前的景象,它以致于成为整个自然科学最活跃的中心。 这一时期在力学上的主要进展乃是:静力学体系的建立与完成;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与胜利;第谷、开普勒对天体运行的精密观测;伽利略、牛顿关于动力学基本原理的建立等等。本章我们先就静力学的成就作一介绍。内容基本上是17世纪的成果。 1 埃及与阿拉伯的古代的科学技术与力学 1.1 亚力山大的希罗与帕普斯 亚力山大的希罗(Hero of Alexandria,约公元62年前后)是一位埃及人,关于他的生活事迹除了他留下的著作外什么也不知道。连他的名字也不确实,一说是Heron。 希罗留下的重要著作有两本,一本是《气体力学》(Pneumatics),另一本是《力学》(Mechanics)。这两本书的名字说明他是一位著名的力学家,书的内容说明他可能在亚力山大一带的大学里教授过数学、物理、气体力学与力学。 《气体力学》这本书很像是一本教学随笔,其中涉及有真空、水与空气的压力、虹吸管、一种火泵、水乐器、大量玩具、室内魔术用具等内容,其中有些玩具是用热空气或水蒸汽来驱动的。气体力学的理论部分有对有错,不过还是当时理论的最高水平。

精镗C6150机床尾座体Φ75+0.030 0孔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制造工艺学》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精镗C6150机床尾座体Φ75+0.030 0孔 姓名: 学号:0811114011 专业:机械电子 届别:2008级 2011 年12 月23日—2012年01月13日

前言 尾座体的用途 尾座体有以下作用:1.对工件进行正确定位;2.增强加工时工件的强度;3.可以利用尾座进行钻铰内孔以及攻丝套牙。 尾座的组成主要有尾座体、尾座套筒、丝杆、压块等。 机床配件尾座的作用是用于钻孔、铰孔加工中的辅助支撑。为了保证尾座顶尖套伸缩精度,应保证尾座顶尖套与尾座体之间的配合间隙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顶尖套在尾座体孔内伸缩灵活且不松动。此外,还要保证顶尖套在伸缩行程范围内其中心线对于床身导轨的平行度要求。为了保证整个部件的精度,主要零件的性能要求较高。 零件为中批量生产,设计的夹具应适应批量生产。

目录 摘要 (1) 一、夹具设计任务及要求 1.1 机床尾座体的重要技术要求 (1) 1.2 精度及批量分析 (1) 二、夹具设计方案的确定 (2) 2.1 基准面的选择 (2) 2.2 定位原理及定位方案的选择及实现 (2) 2.3 夹紧方式及元器件的选择 (3) 2.4 夹具总装结构 (4) 三、定位误差及夹紧分析与计算 (4) 3.1 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 (4) 3.2 保证加工精度 (7) 3.3 夹紧方式 (8) 3.4 夹紧力的数值计算 (8) 3.5 确定夹紧力时应考虑的计算系数 (8) 3.6 确定夹紧力 (10) 3.7 夹紧点的数目及位置 (12) 四、夹具的主要零件结构设计 (13) 4.1 立柱的螺纹设计 (13) 4.2 定位板定位销校核 (14) 五、结束语 (14) 参考文献 (15)

机床尾座体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专业(本科)《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教学班∶******(本)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年5月15 日

目录 目录 (2) 1 绪论 (3) 2 零件分析 (2) 3 工艺规程设计 (3) 3.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成 (3) 3.2 基面的选择 (3) 3.3制定工艺路线 (3) 3.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的确定 (7) 3.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0) 4 夹具设计 (25) 4.1 问题的提出 (25) 4.2夹具设计 (25) 5 总结 (30) 参考文献 (31) 致谢 (32)

1 绪论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对我们完成本课程学习内容后进行的总体的系统的复习,融会贯通本科所学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毕业前进行的一次模拟训练,为我们即将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重要的技术性文件,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生产率及其加工产品的经济效益,因此工艺规程的编制的好坏是生产该产品的质量的重要保证的重要依据。在编制工艺时须保证其合理性、科学性、完善性。 夹具设计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的效率、改善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在大批量生产中,常采用专用夹具。 这次课程设计,难免会有许多的问题,恳请指导教师给予帮助,希望通过这次设计能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零件分析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机床尾座体,尾座安装在机床的右端导轨上,尾座上的套筒可以安装顶尖,以支承较长的工件的右端(即顶持工件的中心孔)、安装钻头、绞刀,进行孔加工,也可以安装丝锥攻螺纹工具、圆析牙套螺纹工具加工内、外螺纹。尾座可以沿尾座导轨作纵向调整移动,然后压下尾座紧固手轮将尾座夹紧在所需位置,摇动尾座手轮可以实现对工件的顶紧、松开或对工件进行切削的纵向进给。 2.1 零件的特点 由图可知,该零件为不太规则的部件,其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1.铸件需要消除毛刺和砂粒、并作退火处理 2. φ 17H6要求圆度为0.003 3. φ17H6要求圆柱度0.004 4. φ17H6与导轨面的平行度为0.005 5. φ 17H6与燕尾面的平行度为0.005 6. φ 17H6的孔轴心线与导轨面的位置度误差为0~0.1 7. φ 17H6的孔与燕尾面的位置度误差不超过0.15 8.各面的粗糙度达到需要的要求 9. φ 17H6的孔需精加工、研配 10.导轨面配刮10~13点/25?25 2.2 零件工艺分析 根据零件图可知、主要进行导轨面的加工、孔加工和表面加工、钻孔、攻丝,孔的精度要求高。该零件年生产5000件属大批量生产,在加工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设计加工零件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CA6140尾座体夹具说明书

湖南大学 课程设计 题目:尾座体零件“镗φ80孔”专用夹具设计 班级:车辆三班 姓名:梅玉辉 学号:20110402311 指导教师:刘迪辉 完成日期:2014.7.28

目录 1夹具加工要求 1.1尾座体的工艺分析 (1) 1.2夹具加工分析 (1) 2工艺方案设计 (1) 2.1毛坯制造方案 (1) 2.2基准的选择 (1) 2.3制定工艺路线 (2)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2) 2.5切削用量以及机床的确定 (3) 3夹具分析及结构介绍 (3) 3.1设计方案的确定 (3) 3.2夹紧力的分析 (3) 3.3 精度的分析 (3) 3.4误差的分析 (4) 3.5结构介绍 (4) 参考文献 (4) 感悟 (5)

1夹具加工要求 1.1尾座体的工艺分析 尾座体的加工过程中,首先要给尾座体定位,将尾座体底部及端面固定在定位销上,左侧面用侧板定位,右端用螺钉夹紧,在上方用压板夹紧。加工时要保证尾座体尺寸要求,要先将尾座体两端320±0.5mm的表面加工完成,其表面粗糙度是6.3μm。再将预先铸出的孔进行精度加工,以达到技术要求。最后在将240mm的底面进行加工,其表面粗糙度是1.6μm。 1.2 夹具加工分析 夹具上的定位及夹紧装置要能保证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同时也要使零件的受力合适。故对夹具的加工要求是:其能保证零件加工的可靠性和尺寸的精确性,与零件相接触的部位要保证其粗糙度,对加工的影响要小。 2工艺方案设计 2.1毛坯制造方案 零件的材料为HT150,零件承受的冲击载荷不是很大,且零件的轮廓尺寸较大,又是中,大批量生产,而且表面粗糙度质量要求也不是很高,故可采用铸件,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2.2基准的选择 基准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他对零件的生产是非常重要的。 先选取240mm底面为定位基准,利用定位销为定位元件,底面一端加一销定位,左侧面用侧板定位。零件顶部加一压板上下两面夹紧定位,镗φ80孔。

浮体静力学课程设计资料

浮体静力学课程设计 院校:鲁东大学 学院:交通学院 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 班级:船舶本1102班 姓名:杜兆阳 学号:20112814551 指导老师:胡丽芬

目录 Ⅰ.邦戎曲线计算 Ⅱ.静力水曲线计算 Ⅲ.装载稳性计算 浮态及初稳性 静稳性曲线及动稳性曲线 稳性校核

原始数据: 主要尺度:船长L(m) 89.000 型宽B(m) 14.600 型深D(m) 7.000 吃水d(m) 5.500 附件1-半宽水线型值表

Ⅰ 邦戎曲线计算 (1)计算原理 图2-19表示某一横剖面曲线及不同吃水的半宽值,根据基本公式 ??==d d zydz Moy ydz As 0 2;采用梯形法计算,在吃水d 时,横剖面面积 ' 0''01'00);(2 1.....y 2y y y y y y y d ydz As n n i i d +-+++=≈=∑∑?’式中:’δ为经过断点修正后的半宽值;d δ为各水线等间距值。 横剖面面积As 对基线y O 轴的静距 n n i i i i i d ny y ny y y y d zydz M +?-++?+?=≈=∑∑?' 00'020(2 1...1y 0z z )(22oy ’‘式中:δ(2)计算过程(以0站为例) 梯形法计算

用同样的方法分别计算1站,2站,3站,4站,5站,6站,7站,8站,9站,10站的横剖面面积以及对基线 O轴的静距。 y (3)绘制图表 把计算的结果用AutoCAD绘制成邦戎曲线。为了缩短图纸的长度和使用方便,在绘制时,对船长和型深采用不同的比例,因此图上的船型显得短而长。 Ⅱ静力水曲线计算 1.计算原理 (1)水线面面积Aw

课程设计--设计尾座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φ17孔工序的专用夹具

课程设计--设计尾座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φ17孔工序的专用夹具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尾座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φ17孔工序的专用夹具 姓名:郭小玉 学号: 090114141 班级:机制091 指导教师:程雪利

目录 第1章零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零件的特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工艺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工艺规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确定毛胚的制造形成 (4) 2.2 基面的选择 (4) 2.3 制定工艺路线 (4) 2.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的确定 (8) 2.5 确定机械用量及基本工时 (12) 第3章夹具设计 (28) 3.1 问题的提出 (28) 3.2夹具设计 (28) 总结 (33) 参考书目 (34) 感谢 (35)

第1章零件分析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机床尾座体,尾座安装在机床的右端导轨上,尾座上的套筒可以安装顶尖,以支承较长的工件的右端(即顶持工件的中心孔)、安装钻头、绞刀,进行孔加工,也可以安装丝锥攻螺纹工具、圆析牙套螺纹工具加工内、外螺纹。尾座可以沿尾座导轨作纵向调整移动,然后压下尾座紧固手轮将尾座夹紧在所需位置,摇动尾座手轮可以实现对工件的顶紧、松开或对工件进行切削的纵向进给 1.1 零件的特点 由图可知,该零件为不太规则的部件,其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1.铸件需要消除毛刺和砂粒、并作退火处理 2. φ17H6要求圆度为0.003 3. φ17H6要求圆柱度0.004 4. φ17H6与导轨面的平行度为0.005 5. φ17H6与燕尾面的平行度为0.005 6. φ17H6的孔轴心线与导轨面的位置度误差为0~0.1 7. φ17H6的孔与燕尾面的位置度误差不超过0.15 8.各面的粗糙度达到需要的要求 9. φ17H6的孔需精加工、研配 10.导轨面配刮10~13点/25?25 1.2 零件工艺分析

机床尾座体夹具设计【钻17孔】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尾座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年产量为5000件)

序言 本次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各种主要的课程学习完成之后,来一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课程设计,不仅检验了我们的学习质量,还让我们重新翻起了这些久未阅读的课本。为了这次设计,来回图书馆与教室便成了必然。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尺。那么,这次的设计能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与缺陷,这对我们以后有很大的益处。我希望我能在这次的设计中提升自己,加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予指教。

一、零件的分析 1.尾座体的用途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机床尾座体,Φ17H6的孔与顶尖研配,底面和75°斜面与磨床工作台相连,通过Φ14mm孔用螺栓将“尾座体”紧固在工作台上。主要作用是固定顶尖。圆柱体形的部分有一个Φ17H6孔,并且有一个M6的螺纹孔,顶尖穿过Φ17H6孔,将螺钉拧紧,这样就将顶尖固定。 2.零件的工艺分析 “尾座体”共有三组加工表面,其中两组有位置度要求。 (1)以Φ14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表面包括Φ14mm孔以及Φ26×1的沉头孔和粗糙度Ra=12.5μm的凸台面。 (2)以基准面A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表面包括Ra=1.6μm的基准面A和基准面B,Ra=12.5μm的凹槽底面和Ra=6.3μm的右端面和Ra=12.5μm的下端面。(3)以Φ17H6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表面包括Φ17H6孔以及1×45°的倒角,左右端面和M6的螺纹孔。其中主要加工面为Φ17H6孔内壁。 第二组和第三组加工表面有位置度要求,如下: Φ17H6孔圆度公差为0.003mm; Φ17H6孔圆柱度公差为0.004mm; Φ17H6孔中心线与基准面A平行度公差的要求为0.005mm; Φ17H6孔中心线与基准面B平行度公差的要求为0.005mm; Φ17H6的孔轴心线与导轨面的位置度误差为0~0.1; Φ17H6的孔与燕尾面的位置度误差不超过0.15; Φ各面的粗糙度达到需要的要求; Φ17H6的孔需精加工、研配; 导轨面配刮10~13点/25 25。 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HT200,硬度为170-241HB。考虑到零件的形状,由于零件年产量为5000件,已达到大批大量生产水平,故可以采用砂型铸造。这对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有帮助。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还应安排人工时效。 2.基准的选择

尾座体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A》课程设计说明书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13机电4 姓名:刘欢庆 学号:135303316 指导老师:易飚

目录 第一章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内容 (3) 1.1课程设计目的 (3) 1.2课程设计课题 (4) 1.3课程设计要求 (4) 1.4课程设计工作量 (4) 第二章零件图工艺性分析、毛坯图 (4) 2.1零件图分析 (4) 2.2毛坯选择 (5) 2.3定位基准选择 (6) 第三章械加工工艺路线确定 (6) 3.1加工方法分析确定 (7) 3.2工顺序的安排 (8) 第四章零件加工工序设计 (11) 工序10:钻Φ15MM孔 (11) 工序20:粗铣基准面A与底部R A=12.5ΜM的凹槽面 (12) 工序30:粗铣基准面B (12) 工序40:粗铣圆柱体左右端面 (12) 工序50:粗铣右端面 (12) 工序60:粗铣凸台面 (12) 工序70:铣2×2的槽 (12)

工序80:钻孔和攻M6的螺纹 (12) 工序90:钻Φ14MM孔,锪Φ26×1的沉头孔 (13) 工序100:扩孔粗精铰至Φ16H7孔 (13) 工序110:精铣基准面A (13) 工序120:精铣基准面B (13) 工序130:精铣右端面 (13) 工序140:精铣圆柱体左右端面 (14) 工序150:精磨孔至Φ17H7 (14) 工序160:配刮底面A和斜面B (14) 第五章总结 (14) 参考文献工序:.................................................................... 1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内容 1.1课程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群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应熟悉有关标准和设计资料,学会使用相关手册和数据库。 1.2 课程设计课题 已知:零件材料为HT200,年产量Q=15000台/年,m=1件/台,属于大批量生产;试编制该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浮体静力学课程设计报告-精品

船舶与海洋工程 浮体静力学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浮体静力学课程设计 院(系):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年月日

目录 一静水力曲线-----------------------------------------------------------3 1 设计要求---------------------------------------------------------------------------------------3 2 计算原理------------------------------------------------------------------------------------- 3 3 原始数据------------------------------------------------------------------------------------- 6 4 计算过程和图表-----------------------------------------------------------------------------7 二稳性横截曲线-----------------------------------------------------------------------------10 1 设计要求--------------------------------------------------------------------------------------10 2 计算原理------------------------------------------------------------------------------------ 10 3 原始数据--------------------------------------------------------------------------------------10 4 计算过程和图表----------------------------------------------------------------------------11 三装载稳性计算------------------------------------------------------------------------------13 1 设计要求----------------------------------------------------------------------------------- 13 2 计算过程和图表------------------------------------------------------------------------- 15 (1)浮态及初稳性-----------------------------------------------------------------15 (2)静稳性曲线及动稳性曲线计算------------------------------------------16 (3)稳性校核------------------------------------------------------------------------17 (4)该载况下的浮态及稳性总结---------------------------------------------19 四总结体会-------------------------------------------------------------------------------------------20

尾座体设计说明书

绪论 本次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各种主要的课程学习完成之后,来一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课程设计,不仅检验了我们的学习质量,还让我们重新翻起了这些久未阅读的课本。为了这次设计,来回图书馆与教室便成了必然。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尺。那么,这次的设计能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与缺陷,这对我们以后有很大的益处。我希望我能在这次的设计中提升自己,加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予指教。 一、零件的分析 1.尾座体的用途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机床尾座体,Φ17H6的孔与顶尖研配,底面和75°斜面与磨床工作台相连,通过Φ14mm孔用螺栓将“尾座体”紧固在工作台上。主要作用是固定顶尖。圆柱体形的部分有一个Φ17H6孔,并且有一个M6的螺纹孔,顶尖穿过Φ17H6孔,将螺钉拧紧,这样就将顶尖固定。

2.零件的工艺分析 “尾座体”共有三组加工表面,其中两组有位置度要求。 (1)以Φ14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表面包括Φ14mm孔以及Φ26×1的沉头孔和粗糙度Ra=12.5μm的凸台面。 (2)以基准面A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表面包括Ra=1.6μm的基准面A 和基准面B,Ra=12.5μm的凹槽底面和Ra=6.3μm的右端面和Ra=12.5μm的下端面。 (3)以Φ17H6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表面包括Φ17H6孔以及1×45°的倒角,左右端面和M6的螺纹孔。其中主要加工面为Φ17H6孔内壁。 第二组和第三组加工表面有位置度要求,如下: Φ17H6孔圆度公差为0.003mm; Φ17H6孔圆柱度公差为0.004mm; Φ17H6孔中心线与基准面A平行度公差的要求为0.005mm; Φ17H6孔中心线与基准面B平行度公差的要求为0.005mm; Φ17H6的孔轴心线与导轨面的位置度误差为0~0.1; Φ17H6的孔与燕尾面的位置度误差不超过0.15; Φ各面的粗糙度达到需要的要求;

尾座体 -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设计“尾座体”零件的机械加工 工艺规程及相关工序的专用夹具课程名称机制工艺课程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16机电二班 学生姓名??? 学号34116?? 设计地点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指导教师??? 设计起止时间:2019 年2 月18 日至2019 年3 月8 日

目录 1 基本要求及内容 (1) 1.1 课程设计目的 (1) 1.2 课程设计课题 (1) 1.3 课程设计要求 (2) 1.4 课程设计工作量 (2) 2 零件分析 (3) 2.1 零件的特点 (3) 2.2 毛坯尺寸计算 (4) 2.3 零件的工艺分析 (5) 3 工艺规程设计 (6) 3.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6) 3.2 基准的选择 (6) 3.3 制订工艺路线 (7) 3.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的确定 (8) 3.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9) 4 夹具设计 (12) 4.1 问题的提出 (12) 4.2 夹具设计 (12) 5 参考文献 (14) 6 课设总结 (15)

1 基本要求及内容 1.1 课程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群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应熟悉有关标准和设计资料,学会使用相关手册和数据库。 1.2 课程设计课题 设计“尾座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相关工序的专用夹具。 尾座体零件图(课本P316)如图所示: 图1-2-1 尾座体零件图

1.3 课程设计要求 1)能熟练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定位夹紧问题,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合理安排。合理的选择毛坯的制造方法、工艺设备及装备,正确选用切削用量,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学会使用各种资料,掌握各种工艺数据的查找方法及定位误差的计算方法,合理的确定工件的加工公差。 3)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对零件加工工艺的编制及专用夹具设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毕业设计和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4 课程设计工作量 1)绘制零件三维图形及零件图 2)计算并绘制毛坯图 3)编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流程 4)填写零件工艺卡片 5)分析设计所需夹具 6)绘制夹具装配图 7)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