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灰分测定仪

合集下载

无烟煤工业分析方法

无烟煤工业分析方法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无烟煤)GB/T212-2001(摘要)一、水分的测定:1、方法A(通氮干燥法):在预先干燥和已称量过的称量瓶内称取0.2毫米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称准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打开瓶盖,放入预先通入氮气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中,干燥2h(注:在称量瓶放入干燥箱前10min开始通氮气,流量以每小时换气15次为准);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质量的减少不超过0.0010克或质量增加时为止,水分在2.00%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2、方法B(空气干燥法):前面同方法A;放入预先鼓风并已加热的干燥箱中,干燥1.5h;后面同方法A。

水分按下式计算:Mad=m1/m×100%m1:煤样干燥后失去的质量(g)二、灰分的测定:(缓慢和快速两种,前者为仲裁法)1、缓慢灰化法:(马沸炉:能保持815+-10℃,炉后壁上部带直径25--30毫米的烟囱,下部距底20--30毫米处有一插热电偶的小孔,炉门有一20毫米的通气孔)在预先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灰皿中称取小于0.2毫米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均匀摊在灰皿中,送入炉温不超过100℃的马沸炉恒温区中,并关炉门使炉门留有15毫米的缝隙,在不少于30分钟的时间内将炉温缓慢升至500℃,保持30分钟,继续升温至815+-10℃,灼烧1小时;取出灰皿,置于耐热瓷板或石棉板上,在空气中冷却5分钟,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分钟)后称量。

进行检查性灼烧,每次20分钟,直至两次灼烧后质量变化不超过0.0010克为止,以最后一次灼烧后质量为计算依据,灰分低于15.00%时不必进行检查性灼烧。

2、快速灰化法;方法A(快速灰分测定仪)方法B:将装有煤样的灰皿送入预先加热至815+-10℃的马沸炉中,先使第一排灰皿中的煤样灰化,待5--10分钟后煤样不再冒烟时,以每分钟不大于2厘米的速度把其余各排灰皿顺序推入炉内炽热部分(若煤样着火,发生爆炸,实验作废);关上炉门,在815+-10℃下灼烧40分钟;取出灰皿,在空气中冷却5分钟,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分钟)后称量。

快速灰分测定仪操作规程

快速灰分测定仪操作规程

快速灰分测定仪操作规程快速灰分测定仪是一种重要的实验设备,通常用于测量样品中的灰分含量。

为了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需要遵守以下操作规程。

一、设备准备1. 快速灰分测定仪的工作环境应保持干燥稳定,温度应在10℃-30℃之间。

2. 让灰分测定仪暖机1小时,确保灰分测定仪热平衡稳定。

3. 将标准样品称量好,并记录其质量。

4. 校准样品的吸附棒。

5. 切割测试样品。

二、样品处理1. 将测试样品称量好,并记录其质量。

2. 按照灰分测定仪的操作说明书添加试剂(例如98%无水乙醇和醋酸)到样品中。

安全起见,应避免在加试剂时倒入样品中。

3. 将样品在快速灰分测定仪中进行加热和燃烧步骤。

4. 从灰分测定仪中取出测试样品,并进行数字分析。

三、数据分析1. 将样品和标准样品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2. 将样品的灰分含量与标准样品进行比较,以确认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3. 根据需要重新检查样品。

四、清洗和维护设备1. 确保设备在测试完成后足够冷却。

2. 清除所有残留物,以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

3. 定期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并最大程度地延长使用寿命。

以上就是快速灰分测定仪操作规程,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操作前需先熟悉仪器性能和工作原理,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损坏设备和误差出现。

2. 冷却后要彻底清理干净,不要有残留物纳入到下一实验中。

3. 操作人员需注意实验室安全,化学试剂和设备应放置整齐明显标识,防止操作带来的伤害和危险。

4. 仪器的维修,需要找到合适的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煤质化验国标常用部分

煤质化验国标常用部分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GB/T 211-2007代替GB/T 211-1996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煤中全水分的试剂、仪器设备、操作步骤、结果计算及精密度。

在氮气流中干燥的方式(方法A1和方法B1)适用于所有煤种;在空气流中干燥的方式(方法A2和方法B2)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微波干燥法(方法C)适用于烟煤和褐煤。

以方法A1作为仲裁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74 煤样的制备方法GB/T 19494.2 煤碳机械化采样第2部分:煤样的制备(GB/T 19494.2-2004,ISO 13909-4:2001,NEQ)GB/T 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 212-2001,eqv ISO 11722:1999,eqv ISO 1171:1997,eqv ISO 562:1998)3 方法提要3.1 方法A(两步法)3.1.1 方法A1:在氮气流中干燥一定量的粒度<13mm的煤样,在温度不高于40℃的环境下干燥到质量恒定,再将煤样破碎到粒度<3mm,于(105~110)℃下,在氮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

根据煤样两步干燥后的质量损失计算出全水分。

3.1.2 方法A2:在空气流中干燥一定量的粒度<13mm的煤样,在温度不高于40℃的环境下干燥到质量恒定,再将煤样破碎到粒度<3mm,于(105~110)℃下,在空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

根据煤样两步干燥后的质量损失计算出全水分。

3.2 方法B(一步法)3.2.1 方法B1:在氮气流中干燥称取一定量的粒度<6mm的煤样,于(105~110)℃下,在氮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

根据煤样干燥后的质量损失计算出全水分。

灰分测定仪的使用方法和测量准确度控制技巧

灰分测定仪的使用方法和测量准确度控制技巧

灰分测定仪的使用方法和测量准确度控制技巧灰分测定仪是一种常用于煤炭质量检测的仪器,通过测定煤样中的灰分含量来评估煤的燃烧效果和质量特性。

本文将介绍灰分测定仪的使用方法和测量准确度控制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仪器。

一、灰分测定仪的使用方法在使用灰分测定仪之前,首先要了解其基本原理和构造。

灰分测定仪主要由加热炉、称量装置、废气净化装置和读数装置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高温将煤样中的有机物燃尽,从而得到灰分含量。

在进行测定之前,需要准备好煤样,将其研磨成适当的粉末状。

然后,将一定量的煤样称量在特定的试样容器中,并记录下煤样的质量。

接下来,将试样容器放入加热炉中,调节加热炉的温度和加热时间。

煤样在高温下燃烧,有机物挥发并燃尽,只留下灰分。

同时,废气净化装置可以去除燃烧产生的废气和烟尘,保证实验室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待加热时间结束后,将试样容器从加热炉中取出,并放置在冷却器中进行冷却。

冷却后,再次称量试样容器和残留物的质量,并计算出灰分的含量。

二、测量准确度控制技巧为了保证灰分测定的准确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

1. 选择适当的煤样在进行测定之前,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煤样进行测试。

煤样的选择应该考虑到煤炭的种类、来源地、储存条件等因素,并尽量避免混杂其他杂质。

2. 确保试样容器的干净试样容器的干净程度会影响到灰分测定的准确度。

在使用之前,应将试样容器进行清洗,并确保无任何杂质残留。

此外,还应定期检查试样容器是否有损坏或变形,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3. 注意加热温度和时间加热温度和时间的选择对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过高的温度或时间可能导致煤样过烧,从而使测量结果偏高。

相反,过低的温度或时间则可能导致煤样未完全燃烧,从而使测量结果偏低。

因此,在进行测定之前,应根据煤样的特性和实验要求,合理地调节加热温度和时间。

4. 注意样品数量和重复性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应尽量增加样品数量,并进行多次重复测量。

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测定方法和固定碳的计算方法

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测定方法和固定碳的计算方法

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测定方法和固定碳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2水分的测定本标准规定了煤的两种水分测定方法。

其中方法A 适用于所有煤种,方法B仅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

在仲裁分析中遇到有用空气干燥煤样水分进行校正以及基的换算时,应用方法A测定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

2.1 方法A(通氮干燥法)2.1.1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中,在干燥氮气六中干燥到质量恒定。

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质量分数。

2.1.2试剂2.1.2.1氮气:纯度99.9%,含氧量小于0.01%。

2.1.2.2无水氯化钙(HGB 3208):化学纯,粒状。

2.1.2.3变色硅胶:工业用品。

2.1.3仪器、设备2.1.3.1 小空间干燥箱:箱体严密,具有较小的自由空间,有气体进、出口,并带有自动控温装置,能保持温度在105~110℃范围内。

2.1.3.2 玻璃称量瓶:直径40mm,高25mm,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

2.1.3.3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或粒状无水氯化钙。

2.1.3.4干燥塔:容量250mL,内装干燥剂。

2.1.3.5流量计:量程为100~1000 mL/min。

2.1.3.6分析天平:感量为0.1mg。

2.1.4分析步骤2.1.4.1在预先干燥和已称量过的称量瓶内称取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称准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

2.1.4.2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通入干燥氮气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3.1.3.1)中。

烟煤干燥1.5h,褐煤和无烟煤干燥2h。

注:在称量瓶放入干燥箱前10min开始通氮气,氮气流量以每小时换气15次为准。

2.1.4.3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2.1.4.4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质量的减少不超过0.0010g或质量增加时为止。

煤灰分的测定

煤灰分的测定

煤灰分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煤灰分产率的测定方法及原理(2)了解煤的灰分与煤中矿物质的关系。

二、实验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快速灰分测定仪的使用难点:掌握快速灰分测定仪的使用三、实验原理将装有煤样的灰皿放在预先加热至(815±15℃)的灰分快速测定仪的±℃传送带上,煤样自动送入仪器内完全灰化,然后送出。

以残留物占煤样的质量分数作为煤样的灰分四、仪器和设备马蹄形管式电炉、灰皿、干燥器、电子天平、耐热瓷板或石棉板五、实验步骤(1)将快速灰分测定仪预先加热至(815±10)℃;(2)在预先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灰皿中,称取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0.5±0.01)g(称准至0.0002g),均匀摊平在灰皿中,使其每平方厘米的质量不超过0.08g;3、将盛有煤样的灰皿放在干燥器中干燥10min后取出放入马弗炉中,在放的过程中要慢、柔,应当以每分钟2—3厘米的速度推入马弗炉中;4、当灰皿在炉内加热半小时后取出,放在耐热瓷板或石棉网上,在空气中冷却5min 左右,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六.实验记录和结果计算煤中灰分的测定七.注意事项(1)煤样在灰皿中要铺平,使其每平方厘米的质量不超过0.08g,以避免局部过厚,燃烧不完全;(2)煤样在灰化前最好先做干燥处理,以免灰化时水分剧烈蒸发产生煤烟使实验作废,也可以使用测定过水分的煤样来测灰分;(3)灰化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使硫氧化物一经生成就及时排除。

八、思考题(1)中采用马蹄形管式炉快速灰化法为什么能有效避免煤中硫固定在煤灰?答:管式炉快速灰化法中使用轴向倾斜度为5℃的马蹄形管式炉,炉中央段温度为815℃±10℃。

两端有500℃温度区,煤样从高的一端至500℃温度区时,煤中的硫氧化后生成的硫氧化物由高端溢出,而不会与已到达815℃±10℃区的煤样中的碳酸钙分解生成CaO接触,从而可有效避免煤中硫被固定在煤灰中。

煤灰分的测定

煤灰分的测定

煤灰分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煤灰分产率的测定方法及原理(2)了解煤的灰分与煤中矿物质的关系。

二、实验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快速灰分测定仪的使用难点:掌握快速灰分测定仪的使用三、实验原理将装有煤样的灰皿放在预先加热至(815±15℃)的灰分快速测定仪的±℃传送带上,煤样自动送入仪器内完全灰化,然后送出。

以残留物占煤样的质量分数作为煤样的灰分四、仪器和设备马蹄形管式电炉、灰皿、干燥器、电子天平、耐热瓷板或石棉板五、实验步骤(1)将快速灰分测定仪预先加热至(815±10)℃;(2)在预先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灰皿中,称取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0.5±0.01)g(称准至0.0002g),均匀摊平在灰皿中,使其每平方厘米的质量不超过0.08g;3、将盛有煤样的灰皿放在干燥器中干燥10min后取出放入马弗炉中,在放的过程中要慢、柔,应当以每分钟2—3厘米的速度推入马弗炉中;4、当灰皿在炉内加热半小时后取出,放在耐热瓷板或石棉网上,在空气中冷却5min 左右,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六.实验记录和结果计算煤中灰分的测定七.注意事项(1)煤样在灰皿中要铺平,使其每平方厘米的质量不超过0.08g,以避免局部过厚,燃烧不完全;(2)煤样在灰化前最好先做干燥处理,以免灰化时水分剧烈蒸发产生煤烟使实验作废,也可以使用测定过水分的煤样来测灰分;(3)灰化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使硫氧化物一经生成就及时排除。

八、思考题(1)中采用马蹄形管式炉快速灰化法为什么能有效避免煤中硫固定在煤灰?答:管式炉快速灰化法中使用轴向倾斜度为5℃的马蹄形管式炉,炉中央段温度为815℃±10℃。

两端有500℃温度区,煤样从高的一端至500℃温度区时,煤中的硫氧化后生成的硫氧化物由高端溢出,而不会与已到达815℃±10℃区的煤样中的碳酸钙分解生成CaO接触,从而可有效避免煤中硫被固定在煤灰中。

GB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212-2008代替GB/T 212-2001,GB/T 15334-1994,GB/T 18856.7-2002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和水煤浆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测定方法和固定碳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无烟煤和水煤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18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GB/T 218-1996,eqv ISO 925:1980)GB/T 7560 煤中矿物质的测定方法(GB/T 7560-2001,eqv ISO 602:1983)GB/T 18510 煤和焦炭试验可替代方法确认准则GB/T 18856.1 水煤浆试验方法第1部分:采样3 水分的测定本章规定了煤的三种水分测定方法。

其中方法A适用于所有煤种,方法B仅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微波干燥法(见附录A)适用于褐煤和烟煤水分的快速测定。

在仲裁分析中遇到有用一般分析试验煤样水分进行校正以及基的换算时,应用方法A测定一般分析试验煤样的水分。

3.1 方法A(通氮干燥法)3.1.1 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中,在干燥氮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

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质量分数。

3.1.2 试剂3.1.2.1 氮气:纯度99.9%,含氧量小于0.01%.3.1.2.2 无水氯化钙(HGB 3208):化学纯,粒状。

3.1.2.3 变色硅胶:工业用品。

3.1.3 仪器设备3.1.3.1 小空间干燥箱:箱体严密,具有较小的自由空间,有气体进、出口,并带有自动控温装置,能保持温度在(105~110)℃范围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速灰分测定仪
鹤壁市天鑫煤质化验设备厂HF-2快速灰分测定仪是根据国家标准GB/T21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设计制造,对煤样进行快速灰化并测定其灰分产率的设备。

仪器测定原理为将带样灰皿置于一链式输送带上,以一定速度从有一定倾斜度的马蹄形管式高温炉的高端输入炉体;随着灰皿慢进入炉内,煤样逐渐灰化,灰化产生的气体产物沿炉膛从高端排出;煤样通过815温区灰化完全后,从炉子低端输出;取下灰皿、称量,根据残留物质量计算煤的灰分产率。

仪器特点:沿炉膛轴向形成不同的温度带,有足够长的815℃高温带和500℃中温带,可使煤样按GB/1212规定的缓慢灰化模式进行灰化。

1传送带速度可调,可根据煤的特性设定传送速度,保证煤样灰化完全。

2炉膛有一定的倾斜度,有足够的空气自然流人炉内供煤燃烧。

3煤样运行方向和空气及燃烧气体产物流向相反,煤中硫于低温区氧化生成的硫氧化物一经生成即从炉膛高端排除,不会与煤中碳酸盐于高温区分解产生的氧化钙接触,从而避免了硫的固定。

基本结构:仪器分上、下两部分:炉体上部为管式电热炉,传送链条贯穿炉膛;体下部为传动装置、显示、控制装置。

快灰测定仪外形图 l-煤样入口;2-管式高温炉;3-煤样出口;4—传送链条;5-控制箱仪器采用数字处理技术进行炉温测控,自动调节,自动补偿;送链条采用耐高温材料冲压成型,在高温下运行平稳,使用寿命长。

驱动采用柔性方式,速度均匀磨损小,噪音低。

在高效率伺服控制单元控制下,链条运行可靠平稳。

二、主要技术指标
炉膛尺寸700mm×75mm×45mm(长×宽×高)
控温范围100~ lOOO°
高温恒温区温度(815±3)℃,长度>20
升温时间由室温升至815℃约60min
传送速度空气
助燃气
测定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国标GB/T212要求
电源 220
功率 1500w
质量 40kg
整机尺寸 1000mm x 290mm x 42mm
三、安装、使用、日常维护及注意事项
1.仪器的使用
1)开机
插上电源插头,面板“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已接通。

2)传送链条速度调节
打开“煤样传送”开关,传送链条缓慢移动。

旋动“速度调整”旋钮速度加快;逆时针转,速度减慢),将传送速度调至需要值,通常使用链速为17mm/min,(煤样穿行炉体约40min),调速电压约为6-6.5V。

使用者可参考以下电压值,将传送速度调至其他值:电压7. 5V,链速约21mm/min;电压15V,链速约35 mm/min。

电压—链速关系各台略有差异,用户可自行校准得到准确的对应值。

3)控制温度设定
(1)选择“温度控制”按键上方的“设定”挡,将“温度设定”旋钮l至815°此时数码显示值为设定温度值。

(2)再选择“温度控制”按键上方的“控制”挡,打开“温度控制”开关,仪器进入自动控制状态,此时数码显示值为炉膛温度值。

4)关机
先关闭“温度控制”开关(即“设定”挡位),再关闭“煤样传送”开!最后关闭“电源开关”。

2.日常维护及注意事项
(1)如遇熔断管熔断,应查明原因后换上容值相同的新熔断管,不可随意改变
(2)传送链条要松紧适度,不可太紧,也不可过松。

链条松紧应在常温下调整一打开左面板观察链条,调节炉体右端的链条松紧螺钉,调整链条到其略有下垂即可,切不可高温下调整,以免冷却后链条收缩而断裂。

如遇链条及传动部件有异常响声或卡链现象,应及时关闭传动开关,进行检查,以免损坏电机及传动装置,排除故障后才可继续运转。

链条长期运转,偶有位置偏移现象,使用者应在操作中注意校正。

机箱内电路及元器件不可随意拆卸、更换,如有电路故障应与制造厂联系。

电源电压过低或过高导致仪器工作异常,应设调压器保持正常电压,调压器容量在2kw 以上。

高温时请勿搬运或振动仪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