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慢性荨麻疹体会
荨麻疹调理方法(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荨麻疹调理方法(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有一种“汤”,好喝不说还很神奇!特别是能对付受寒后皮肤发黄或者皮肤发痒、发黏的问题;还能对付扁平疣多的问题;这是一款什么样的汤呢?1700年前《伤寒论》就记载了这一神奇的“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组成:麻黄6克,连翘9克,杏仁9克,赤小豆30克,大枣12枚,桑白皮10克,生姜10克,炙甘草6克,以潦水先煮麻黄令其沸腾。
如果有沫用勺舀出。
然后放入其他中药继续熬。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注:潦水,即雨后的积水,一般取其最上面一层进行熬药。
考虑到季节、地区等自然条件限制,所以现在一般用矿泉水代替,但需要将矿泉水来回多舀几遍,目的是将水分解成小分子水,因为这样的水不助肾邪,同时有利于人体对药物的吸收。
也可以用千扬水,只是千扬水水量比较少,这个大家可以根据方便自行选取。
功能:解表散邪,清热除湿退黄,主治兼有表邪的湿热黄疸病证,急慢性荨麻疹、小儿鱼鳞病、疮疡湿毒引起的浮肿、小便不利、皮肤瘙痒症等。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基本特征:发热、怕冷、没有汗(有人会头部出汗)、皮肤发黄或者肿满。
禁忌:脾寒,腹泻的人不适合用。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能解决哪些问题:1、荨麻疹类型。
脱衣时,遇风则起疙瘩,瘙痒难忍,皮肤黏而无汗。
麻黄6克,连翘9克,杏仁9克,赤小豆30克,大枣12枚,桑白皮10克,生姜10克,炙甘草6克,蝉衣10克,赤芍15克,丹皮10克,防风6克,荆芥10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
(两付基本解决,不解决则不对症)。
2、荨麻疹类型。
全身起皮疹,红色,奇痒难忍,挠痕高出皮肤,起伏错落。
怕风怕冷。
小便短赤不利,舌苔白而略腻。
麻黄9克,连翘9克,杏仁9克,桑白皮9克,赤小豆30克(建议打碎),生姜12克,炙甘草5克,大枣10枚,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
(一付见效,如果不见效则不对症)。
3、脚癣湿疹:脚趾头水气重、尿少、无汗。
麻黄4克,连翘9克,杏仁9克,桑白皮15克,赤小豆30克,生姜12克,炙甘草5克,大枣10枚,茯苓15克,白术12 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
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体会

畏 寒 , 干 四肢 见 散 在 的淡 红 色风 团 , 肤 划 痕 症 ()舌 淡 、 躯 皮 +,
日用洽皮肤病 , 因郁热发 黄而兼 有表证者 , 以风团 、 喘咳 、 水
肿 为辨证要点 。治宜一方面宣肺气 , 通腠理 , 使邪达表; 另一
响患 者 的 生活 质量 。 为此 , 们通 过 中 医 的方 法 , 慢性 荨 麻 我 对 疹进 行辨 证 施 治 , 大 大 缩 短 慢 性 荨 麻 疹 的 病 程 , 高 患 者 可 提 的生 活 质 量 。 中 医的 辨证 方 法 并 不 是所 有 临 床医 生均 能 熟 但 知 的 , 者 在数 年 的 临 床 实践 中 慢 慢 摸 索 出 种 方 剂 , 过 笔 通 j种 方 剂 的加 减 可治 愈 7 %左 右 的 慢性 荨 麻 疹 , 通 过 几个 0 兹 典型 病 例 , 谈 在 这 方 面 的心 得 体 会 , 谈 以期 抛 砖 引玉 j 介 绍 现
方面清郁热 , 利水湿 , 使水从下去[ 2 1 例患者水肿性鲜红色 。本
风 团 , 面灼 热 , 喜 冷 饮 , 质 红 , 表 酷 舌 脉细 滑 , 属郁 热 已 久 , 证 化 毒 , 失 宣 降 , 宜 疏 风解 毒 、 透 邪 。方 中麻 黄 、 仁 、 肺 治 宣肺 杏
如下 。 1 病 案举 例
主诉: 周身风 团伴瘙痒 3 多月 。诊见: 个 头部 、 胸部 、 四肢见泛
发 的 豌 豆大 小 的 鲜 红 色 水肿 性 风 团 , 面 灼 热 , 部 不适 , 表 咽 扁
桃体 Ⅱ度肿大 , 咳嗽重 , 舌质红 , 苔薄黄 , 脉细滑。诊断: 慢性 荨麻疹。辨证属风热 内郁 , 营卫不和 。治宜疏风解毒 , 清热泻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医方剂名,岀自《伤寒论》,具有解表散邪,清热除湿的功效。
临床上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外,可广泛用于消化、泌尿、神经、循环、呼吸等各系统疾病传染病。
各种疥廯、荨麻疹、银屑病等均可应用。
原文: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组成】麻黄二两(去节) 连轺二两(连翘根)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擘) 生梓白皮一升(切) 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潦(lao)水:即小雨后地面上汇聚的雨水。
)【功效】解表散邪,清热除湿。
【方义】本方由麻黄汤去桂枝,加连轺、赤小豆、生梓白皮、大枣、生姜组成。
方中麻黄、生姜辛温发汗,宣散太阳表邪;杏仁苦温以开宣肺气,助麻黄、生姜解表疏散,并能通行水道以利湿;连轺清解郁蒸之热,赤小豆利三焦湿热以通利小便,生梓白皮苦寒泻皮肤湿热以通利膀胱,此三味皆能利湿退黄;炙甘草、大枣甘平和中。
用潦水煮药,取其味薄,则不助湿气。
此方外能发散风寒,内能清利湿热,解表清利是其组方的特色。
(生梓白皮、连轺一般药房不备,生梓白皮可代之以桑白皮,或再加茵陈,连轺即连翘根,可用连翘代之。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黄疸,湿热发黄兼表寒证。
症见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
伤寒太阳表邪不解,腠理闭塞,营卫郁滞,汗不得出,邪热不得外泄,湿浊不得下行,湿热遏郁蕴蒸肝胆,胆汁外溢肌肤,血脉阻滞,瘀热在里,波及血分则发黄,即所谓瘀热在里,身必黄。
此外有风寒,内有湿热瘀阻,是阳黄兼表,表里同病,其证可伴发热恶寒、无汗、小便不利等症。
治法单纯清热或解表,均非所宜,故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既能解散在表之风寒,又能清热利湿以退黄。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
用量
导语:养生的方法很多,实践证明中药中的方剂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疗效非常好的方剂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别名】麻黄连翘汤(
养生的方法很多,实践证明中药中的方剂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疗效非常好的方剂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别名】麻黄连翘汤(《医学纲目》卷三十一)。
【处方】麻黄6克(去节)连轺6克(即连翘根)杏仁6克赤小豆10克大枣12枚(擘)生梓白皮(切)10克生姜6克甘草6克(炙)【功能主治】解表发汗,清热利湿。
治阳黄兼表证。
发热恶寒,无汗身痒,周身黄染如橘色,脉浮滑。
【用法用量】上八味,以水1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备注】方中麻黄、杏仁、生姜辛散表邪,宣发郁热;连轺、生梓白皮、赤小豆清泄湿热;大枣、甘草调和脾胃。
诸药合用,使表里宣通,湿热得以清泄,表解里和而黄疽可愈。
【摘录】《伤寒论》
【处方】麻黄1两,连轺1两,赤小豆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身热不去,瘀热在里发黄,小便微利。
【用法用量】每服1两,以水3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临床应用】荨麻疹:陆某,男,27岁。
患荨麻疹状若地图形,全身瘙痒甚剧,时愈时作,缠绵6年。
近年来复发次数增多,影响工作
生活常识分享。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荨麻疹37例疗效观察

了探 讨 认 为 该 方 通 过 其 祛 风 解 毒 利 湿 止 弃 及 杭 过 敏 干 药 理 作 用 直 接 消 除 致 病 因 素 改 善 局 那 症 状 对 茸麻 疹 具 有 良好 的 治 疗 效 果
, 。
,
关键词
年麻疹
;
麻 黄连 翘 赤小 豆 汤
尊麻 疹 为 临床常 见 的变 态 反应 性 皮肤
疾病
。
形 气 急 胸 闷 等 症 可伴 发 热 恶 寒 烦 躁 呕 恶 胸 闷 苔腻 脉濡 或 滑 数
2
、 、 、 。
,
,
、
、
、
几 年 来笔 者 用 麻 黄 连 翘 赤 小 豆 汤 加
,
,
7 例 收 到 较好 疗 效 现 报 减治 疗算麻疹 3
治 疗 方法.Βιβλιοθήκη 药 物 组成 麻 黄,
,
:
9
,
克 连翘
6
,
,
~ 1 0
蝉蜕
克
3
, , 。
克 浮萍
9
2 克 地肤 子 克 僵蚕 1
、
、
月 为多
( 33
例
5 克 ; 便 秘 加重 连 翘 用 至 2 0 克 当归 1 2 0
: :
l临床 症 状 及 治 疗 方 法
l
疗效观察
, ,
疗 效 标 准 痊愈 风 团 块 消
。
临 床 症状
,
尊 麻 疹 以 急性 发病 多 见
, , 。 ,
发 黄症 ( 黄 疽
。
) 此 方 具 有解表 清 热 利 湿解
,
。
、
,
,
毒 之 效 笔 者根 据 此 组方 寓 意 认 为 尊 麻疹 与 痪 热发黄 的病 理机 制 有相 同 的 地方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1 2 69
麻 黄 连 翘 赤 小 豆 汤 治 疗 慢 性 荨 麻 疹 疗 效 观 察
王 会 丽 吴 积 华 河 南 省 驻 马 店 市 中 医 医 院 ( 马 店 4 3 0 ) 驻 6 0 0
摘
要 目的 : 察 清 热利 湿 、 风解 表 治疗慢 性 荨麻疹 的疗效 。 方法 : 观 疏 采用麻 黄 连翘 赤 小豆汤 ( 麻 黄、 连翘 、 杏仁 、 白皮 、 桑 生姜 、 小豆 、 赤 炙甘 草 、 枣等 ) 疗慢 性 荨麻 疹 6 大 治 O例 , 并设 对 照组 观 察 。结果 : 疗组 总有 效率优 于对 照组 ( 治 P< 0 0 ) . 5 。结论 : 方法 对本病 有 清热利 湿 , 本 疏 风 解表 , 结 消疹 的功效 。 散
主题 词 荨麻 疹 / 医药疗 法 慢性 疏风 解表 剂/ 疗应 用 @ 麻 黄连翘 赤 小豆 汤 中 治
【 图 分 类 号 】 R5 1 4 【 献 标 识 码 】 A 中 4. 文 【 章 编号 】 10—39 2 1)212—1 文 0 0 7 6 ( o o 1 — 6 9 0
大 枣健 脾 胃而 调 中焦 。 仲师组 方严 谨药 虽八 味 , 紧扣 内
临床 资料 本 组 9 O例 病 例 符 合 《 医 常见 病 证 中 诊 疗 常规 》1 随机分 为 两组 。治 疗 组 6 例 , 3 _, ] O 男 4例 , 女 2 6例 ; 龄最 小 1 岁 , 大 6 年 6 最 2岁 , 平均 3 6岁 ; 程 病
最 短 3个 月 , 长 9年 , 均 3 1年 。 对 照 组 3 最 平 . O例 , 男
6 。3剂 ,d g l l剂 , 煎 服 。3月 9日复诊 : 后便 通 溲 水 药
经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皮肤病经验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99投稿邮箱:sjzxyx88@294作者简介:胡二为(1984-),男,江苏睢宁人,硕士研究生,新沂市人民医院主治中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防治工作。
·中医中药·经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皮肤病经验胡二为,王晓红(新沂市人民医院,江苏 新沂)摘要:笔者通过对张仲景所著《伤寒论》262条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功效特点和相应皮肤病病因病机特点学习,总结了近年来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皮肤病,审证取意,异病同治,获得佳效,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皮肤病;临床经验中图分类号:R75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99.173本文引用格式:胡二为,王晓红.经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皮肤病经验[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9):294.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Skin Diseases with the Decoction of Mahuang Lianqiao ChixiaodouHU Er-wei, WANG Xiao-hong(Xinyi people's Hospital, Xinyi Jiangsu)ABSTRACT: The author studies the efficacy characteristics of 262 pieces of Mahuang Lianqiao Chixiaodou decoction from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CAUSED BY COLD written by Zhang Zhongjing,and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skin diseas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Mahuang Lianqiao Chixiaodou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kin diseases such as Henoch-Schonlein purpura, urticaria ,skin pruritus and so on in recent years.it always had good effects,and fully embodied the simultaneous treatment of different diseases.KEY WORDS: Mahuang Lianqiao Chixiaodou decoction; Skin diseases; Clinical esperience0 引言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第262条,原文谓,“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药效很靠谱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药效很靠谱
导语:麻黄连翘赤小豆对于身体的健康起到很大的帮助,外有邪气束表,内有湿热蕴结等等的功效,在很多的经典的着作中,曾有记载,麻黄连翘赤小豆有
麻黄连翘赤小豆对于身体的健康起到很大的帮助,外有邪气束表,内有湿热蕴结等等的功效,在很多的经典的着作中,曾有记载,麻黄连翘赤小豆有很多的功效。
1.出处:
《伤寒论》第262条曰:“伤寒,热瘀在里,身必黄。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2.【药物】麻黄6克,连翘9克,杏仁9克,赤小豆30克,大枣12枚,生梓白皮(现多用桑白皮代替)10克,生姜6克,甘草6克【用法1】
水煎分三次温服 (成人常用剂量: 5剂)
【用法2】
除大枣、赤小豆外,其余药入布袋,扎紧口,煮取药汁。
用药汁煮赤小豆及枣,直至赤小豆熟烂为止。
每天早、晚各服食1次,连服3天。
食豆、枣,喝汤汁。
【方解1】
麻黄、杏仁、生姜意在辛温宣发,解表散邪;连翘、梓白皮、赤小豆旨在苦寒清热解毒;甘草、大枣甘平和中,其药物组合成为共奏辛温解表散邪,解热祛湿之效。
阳黄为湿热侵袭机体,兼有外感证时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既可散外邪又可内清湿热。
【方解2】
本汤原为湿热黄疸偏表而设,七分清利湿热,三分表散外寒。
现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慢性荨麻疹体会
病案举例
笔者运用本方也有一定的心得体会,兹举本方治疗小儿荨麻疹验案一则如下。
徐某某,男,10岁。
2010年2月10日就诊。
患者5年前开始出现全身瘙痒,伴见片状红斑,持续半小时左右自行消失,当时未予重视,后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每当洗脸、洗澡后,所接触刺激的皮肤随即出现苍白的水肿样风疹块,边缘红晕清晰可见,入夜瘙痒尤甚,难以入眠,必须反复抓挠,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荨麻疹”,予西药及养血祛风止痒中药口服(具体不详),疗效不明显。
刻诊:头面、四肢及后背抓挠后立刻出现风疹块,剧烈瘙痒,夜间加重,出汗较少,运动后身痒加重,但汗后痒减;晨起干呕,口气重,从2岁起即严重口干,欲饮冷食凉,吃饭、喝粥时亦需大量饮水,胃口极好,挑食,只吃荤食,不爱吃水果蔬菜,睡眠差,夜间痒醒;大便干燥,气味重,2~3日一行,小便黄;舌淡红,苔薄白,脉沉。
西医诊断:慢性荨麻疹;中医诊断:瘾疹。
辨证:阳明热盛。
治法:清热生津止痒。
拟白虎汤加减,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炒山药30克,蝉蜕10克,生甘草6克,3剂,水煎服,日1剂。
2月13日二诊:药后身痒轻微减轻,口干渴饮依旧,拟用《外
科正宗》消风散疏风养血,清热除湿,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苦参10克,苍术10克,知母10克,生石膏45克,牛蒡子6克,通草10克,当归10克,生地25克,生甘草6克,5剂,水煎服,日1剂。
2月20日三诊:患儿服第一剂药后2小时即面红、出汗、呕吐,后每天如此,患者坚持服完,电话复诊:胃纳大减,不欲食荤,饮水减少,身痒依旧,舌苔白厚腻微黄。
拟六君子汤合保和丸加减,处方: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生甘草6克,陈皮15克,制半夏10克,神曲15克,山楂10克,炒谷芽10克,炒麦芽10克。
5剂,水煎服,日1剂。
3月1日四诊:药后胃口好转,饮食增加,舌苔转薄白。
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处方:生麻黄4克,连翘10克,赤小豆10克,杏仁10克,生甘草6克,生姜3厚片,红枣5枚(切开)。
5剂,水煎服,日1剂。
鼓励患者运动出汗。
3剂药后患者皮肤瘙痒及抓痕均有明显改善,后一直以本方为基本方进行调理,痒甚则加蝉蜕10克,胃纳少兼见舌苔厚腻则加半夏10克,苏叶10克。
患者坚持服本方4月(后两月为一剂药分两天喝),皮肤瘙痒及风疹块消失,抓痕只遗留轻微痕迹,口干渴欲饮冷好转七成,睡眠正常,大便通畅,每日一行。
鼓励患者改变饮食结构,多食蔬菜水果,备数剂中药家中,瘙痒加重时临时服用,目前仍在进一步随访
中。
按:该患者病情极其顽固,可能与其长期荤食致使胃热炽盛有关。
初诊时予白虎汤山药代粳米加蝉蜕清热祛风以试探,药后初见成效;鉴于初诊用大剂量石膏有效,遂于二诊时放胆改用白虎汤的变通方消风散以疏风养血,清热除湿,不料病轻药重,粗疏偾事,药后患者呕吐格拒不纳,可能与方中药物剂量过大,且苦寒败胃,中焦阳气受损,导致腐熟水谷功能下降有关;三诊时用六君子汤益气健脾补气,合保和丸健胃消食,消补兼施,胃气得复;四诊时吸取二诊教训,重新辨别方证,考虑到发作时风疹块的形态特征及皮肤划痕症阳性,且该患者出汗较少,汗后瘙痒减轻,认为中医辨证属表闭不开,兼有湿热不除,表里同病,胃热炽盛。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治疗湿邪在表的方剂有麻杏薏甘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加术汤等,至于具体选择哪一张方子则是辨方证的基本功。
麻杏薏甘汤原文主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风湿袭表是其病机关键;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原文主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表有湿热是其病机关键;麻黄加术汤原文主治“湿家身烦疼”,表有风寒湿邪是其病机关键。
综合比较分析,可能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更适合该患者的病情,且方中麻黄开表闭,合杏仁、甘草成三拗汤开宣肺表,连翘清上焦表热,赤小豆利湿。
药后病情缓解明显,嘱咐患者合理
饮食食养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