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介入联合免疫治疗在肝癌中的应用与探索

合集下载

介入治疗联合仑伐替尼及信迪利单抗治疗中晚期肝癌效果观察

介入治疗联合仑伐替尼及信迪利单抗治疗中晚期肝癌效果观察

·103JOURNAL OF RARE AND UNCOMMON DISEASES, FEB. 2024,Vol.31, No.2, Total No.175【第一作者】孙正路,男,住院医师,主要研究方向:消化内科方面。

E-mail:**************【通讯作者】孙正路·论著·介入治疗联合仑伐替尼及信迪利单抗治疗中晚期肝癌效果观察*孙正路1,* 王航宇1 张艳停21.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河南 开封 475000)2.开封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开封 475000)【摘要】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联合仑伐替尼及信迪利单抗治疗中晚期肝癌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在本院确诊的中晚期肝癌患者66例。

依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先行TACE介入治疗后,再进行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联合组36例先行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后再行TACE介入治疗。

统计两组疗效、不良反应、AFP水平。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P >0.05;两组白细胞减少、甲状腺功能减低、血小板减少、甲状腺功能减低比较,P >0.05,联合组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随访0周,两组AFP水平比较,P >0.05,随访4~24周,联合组AF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介入治疗联合仑伐替尼及信迪利单抗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具有潜在的治疗优势,可促使AFP水平下降,减少低蛋白血症的发生。

【关键词】中晚期;肝癌;TACE;仑伐替尼;信迪利单抗【中图分类号】R575【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联合共建项目(LHGJ20210564) DOI:Efficacy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Combined with Lenvatinib and Sindilizumab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Liver Cancer*SUN Zheng-lu 1,*, WANG Hang-yu 1, ZHANG Yan-ting 2.1.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0, Henan Province, China2.Department of Neurology, Kaifeng Central Hospital, Kaifeng 475000, Henan Province,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combined with Renvatinib and sindilizumab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liver cancer .Methods 66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iver cancer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April 2023 were selected.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3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AC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irst and then targeted therapy combined with immunotherapy,and 36 cases in the combined group received TAC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irst and then targeted therapy combined with immunotherapy.The efficacy,adverse reactions and AFP level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P >0.05;Leukopenia,hypothyroidism,thrombocytopenia and hypothyroidism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0.05.The incidence of hypoproteinemia in the combined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0.05). After 0 weeks of follow-up,AFP level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0.05).After 4 to 24 weeks of follow-up,AFP levels in the combined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0.05). Conclusion Interventional therapy combined with Renvatinib and sindilizumab has potential therapeutic advantage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iver cancer,which can decrease AFP level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hypoproteinemia.Keywords: Middle and Late Stage; Liver Cancer; TACE; Renvastinib; Sindillimab 肝癌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

肝癌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肝癌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肝癌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管理的实践与探索IMbrave150研究中T+A(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方案带来的疗效优势,引领免疫联合治疗在肝癌治疗中的未来趋势。

T+A方案不仅在疗效上被证明优于索拉非尼,在安全性上也超乎了大部分人的预期,优于单药的索拉非尼。

肝癌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管理1.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并不相同,联合方案并未导致毒性1+1>2①免疫治疗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解除对免疫系统的抑制,恢复免疫效应细胞的活性,从而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杀伤肿瘤,但免疫功能增强也会引起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

不同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抗PD-1、抗PD-L1及抗CTLA-4作用机制不尽相同。

请从作用机制角度结合临床实践谈谈不同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差别?答:就作用机制而言,CTLA-4单抗作用于外周淋巴结的初始T细胞,通过阻断CTLA-4与B7分子的结合,解除T细胞的抑制信号,从而恢复T细胞杀伤肿瘤的能力,而后T细胞再从淋巴结迁出,浸润至外周肿瘤部位去杀伤肿瘤细胞。

因而其作用于肿瘤免疫循环中的早期阶段。

PD-1单抗和PD-L1单抗主要作用于肿瘤组织内,处于肿瘤免疫循环偏晚期阶段。

PD-1单抗通过阻断PD-1与肿瘤细胞表面高度表达的PD-L1结合,从而恢复T细胞的活性以杀伤肿瘤细胞,同时也阻断了PD-1与PD-L2的结合通路。

PD-L1单抗阻断肿瘤细胞及其周围浸润的免疫细胞上的PD-L1,对PD-1与PD-L2通路没有阻断作用,可避免正常组织免疫反应的加重。

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不良反应(AE)存在一定差异。

就发生时间而言,CTLA-4单抗发生时间相对较早。

就发生率而言,双免疫治疗最高,单免疫药物次之;而单药中,CTLA-4单抗发生率最高。

从理论上说,PD-1单抗的AE发生率略高于PD-L1单抗,但JAMA Oncology 上的几项荟萃分析研究显示PD-1单抗与PD-L1单抗AE发生率基本相当。

免疫治疗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

免疫治疗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

免疫治疗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概述:肝癌是全球范围内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有限。

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型肿瘤治疗方法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近年来,随着对免疫系统及其与肿瘤微环境相互作用机制的深入理解,免疫治疗在肝癌中取得了显著的突破和进展。

一、肝癌的免疫逃逸机制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受到免疫系统调节失衡的影响。

肿瘤细胞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和攻击,抑制活化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等重要成分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这些机制包括:1) 免亲和配体-特定受体(例如:PD-1/PD-L1)通路抑制T细胞功能;2) 肝内浸润性免疫抑制性细胞(例如:调节性T细胞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增多;3) 密度较高的淋巴细胞浸润(高免疫滴定值)和内皮细胞介导的肝脏内阻滞。

二、单克隆抗体药物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近年来,单克隆抗体药物在肝癌治疗中广泛应用。

其中,针对PD-1/PD-L1通路抑制剂已经获得FDA批准用于晚期肝癌患者。

这些抑制剂显著提高了患者预后,并呈现出较好的安全性。

另一方面,单克隆抗体针对其它分子也正在积极研究之中,比如CTLA-4 和TIM-3等。

三、载体疫苗和杀伤性重编程T细胞治疗通过利用载体(如:质粒DNA或者Viralis基因载体)输送特异性肿瘤新生抗原或其携带抗原切片进入宿主细胞,以促进对整个肿瘤Ag谱系的极化反应。

此外,经由基因工程技术改造的T细胞可用于治疗肝癌。

四、双诱导性免疫治疗双击药物策略通过一个或多个辅助代理的应用及两个不同分子靶标的同时/ 依次抑制来提高治疗效果。

结合PD-1/PD-L1及CTLA-4等靶向治疗,可以产生更高效安全性待期而成为临床试验的重点。

五、肿瘤免疫微环境调节剂近年来,越来越多指向肿瘤相关免疫逃逸机制的新型化合物被发现并在肝癌中尝试使用。

这些化合物包括:IDO 抑制剂、CD40 壳聚糖梭菌和TLR 拮抗剂β(如Resiquimod)、PI3K/mTOR 酶阻断剂以及各种抑制肿瘤侵略和转移的化合物等。

浅谈肝癌综合介入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浅谈肝癌综合介入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浅谈肝癌综合介入治疗的现状与展望一、肝癌综合介入治疗的现状1. 介入化疗介入化疗是一种通过导管将抗肿瘤药物直接输送至肿瘤灶部位的治疗方式。

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和药物疗效的不断提高,介入化疗在肝癌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优势在于能够减轻全身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目前,介入化疗已成为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一种主要手段。

2. 介入栓塞介入栓塞是利用介入手术技术,通过导管将栓塞剂注入肝动脉内,从而达到阻断肿瘤灶的血液供应,促使肿瘤坏死的治疗方式。

栓塞疗法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的可行性,是治疗初期肝癌和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癌的重要方法之一。

3. 介入消融介入消融是通过导管将高频电流、微波或其他能量源传至肿瘤灶部位,破坏肿瘤细胞,从而达到肿瘤治疗的目的。

与传统手术相比,介入消融能够更精准地创伤肿瘤组织,避免了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是一种微创治疗方式。

4. 介入放疗介入放疗是将放射性粒子或放射性药物通过介入手术技术直接注射到肿瘤灶内,从而达到局部治疗的效果。

该方法可以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同时提高肿瘤细胞的灭活率,是治疗局部晚期肝癌和术后复发的有效手段之一。

1. 多模式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肝癌综合介入治疗也朝着多模式治疗的方向发展。

多模式治疗是指同时或依次应用多种治疗手段,如介入化疗联合介入栓塞、介入消融联合介入栓塞等,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多模式治疗能够充分发挥各种治疗手段的优势,减少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2. 个性化治疗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肝癌的个体化治疗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个性化治疗是指根据患者的遗传背景、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个性化治疗,可以更精准地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成功率。

3. 创新技术应用肝癌综合介入治疗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

目前,随着微创手术和影像引导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肝癌治疗中,如微波消融、射频消融等。

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李其明;李振强;董忠谊;刘倩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24(30)10
【摘要】免疫疗法从根本上改变了肿瘤的临床治疗模式,免疫疗法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极大地改善了癌症治疗的效果。

放疗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增加肿瘤相关抗原、促炎物质分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以促进抗肿瘤免疫。

免疫疗法可通过一系列的免疫活动消除肿瘤细胞,而免疫系统的应答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免疫疗法的效果。

放疗和免疫疗法联合可作用于机体免疫系统,在某些情况下,放疗的协同作用能增强抗肿瘤杀伤反应,从而改善临床疗效。

因此,阐明放疗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优化放疗与免疫治疗的协同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5页(P1184-1188)
【作者】李其明;李振强;董忠谊;刘倩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放疗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
【相关文献】
1.调节性T细胞在肿瘤放疗联合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低剂量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3.抗PD-1免疫治疗联合放疗在鼻咽癌患者中的
应用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4.肿瘤立体定向消融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癌的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治疗

肝癌的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治疗

肝癌的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治疗肝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癌症,常常被称为“寡症早期、多症晚期”的癌症之王。

虽然传统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放化疗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肝癌的治疗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逐渐成为肝癌治疗的热点领域。

本文将探讨肝癌的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和前景。

一、靶向治疗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靶向治疗是一种基于肿瘤细胞内的靶点,通过干扰肿瘤生长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生存的治疗方法。

与传统的非特异性治疗相比,靶向治疗更为精准,可以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靶向治疗在肝癌治疗中的主要靶点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人皮生长因子受体(IGFR)、表皮增殖因子受体(PDGFR)等。

其中,VEGFR抑制剂索拉非尼(sorafenib)是目前唯一被FDA批准用于晚期肝癌治疗的靶向药物。

该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此外,还有一些处于研究阶段的靶向药物,如PD-L1抑制剂、MTOR抑制剂等,有望为肝癌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二、免疫治疗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或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其主动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也为肝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免疫治疗在肝癌中的主要策略包括抗CTLA-4抑制剂和抗PD-1/PD-L1抑制剂。

抗CTLA-4抑制剂通过阻断T细胞的CTLA-4抑制信号,增强T细胞的活化和攻击能力。

抗PD-1/PD-L1抑制剂则通过阻断肿瘤细胞与T细胞的抑制性配体结合,恢复T细胞对肿瘤的免疫攻击能力。

这些免疫治疗药物已经在肝癌的一线和二线治疗中显示出了明确的疗效和生存优势。

三、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肝癌治疗中的单药治疗已经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由于肝癌的异质性和复杂性,单药治疗仍然存在局限性。

肝癌的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

肝癌的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

肝癌的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肝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被广泛运用于肝癌的治疗中,并且联合应用这两种治疗方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将深入探讨肝癌的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的具体方法和优势,以及联合应用的潜在效果。

首先,放射治疗作为一种经典的肿瘤治疗方式,已经在临床实践中证明了其治疗肝癌的效果。

放射治疗通过利用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使其失去分裂和生存的能力,从而达到治疗肝癌的目的。

放射治疗有多种形式,包括外部放疗和内部放疗。

外部放疗是指通过机器从体外照射高能射线到肝癌部位,实现肿瘤细胞的杀伤。

内部放疗则是将放射性物质通过手术或介入手段植入到肿瘤附近,直接杀灭肿瘤细胞。

然而,放射治疗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放射治疗对于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是无法避免的,尤其是对于肝脏这样一个重要的器官。

其次,放射治疗可能导致肿瘤细胞的放射性耐药性,从而减弱治疗的效果。

这些问题促使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其他治疗方式,例如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

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免疫治疗可以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抗击能力。

免疫治疗常用的方法包括癌症疫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

癌症疫苗通过注射病毒、细菌或其他物质,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对肿瘤特异性的免疫应答。

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则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攻击的能力,从而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效果。

与放射治疗相比,免疫治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免疫治疗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可以减少对患者身体的损害。

其次,免疫治疗可以避免肿瘤细胞的放射性耐药性产生,提高治疗效果的稳定性。

此外,免疫治疗还具有较长的持续作用时间,可以在治疗结束后继续对肿瘤细胞进行攻击。

既然放射治疗和免疫治疗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那么联合应用这两种治疗方式是否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

放射治疗可以通过杀灭肿瘤细胞释放出的抗原,激活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

肝癌靶向联合免疫治疗耐药后的二线治疗方案研究进展

肝癌靶向联合免疫治疗耐药后的二线治疗方案研究进展

·综述·DOI:10.12449/JCH240227肝癌靶向联合免疫治疗耐药后的二线治疗方案研究进展张天奇1,2,曹钰哲1,2,左孟轩1,2,顾仰葵1,21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微创介入治疗科,广州 5100602 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60通信作者:顾仰葵,***************.cn(ORCID:0000-0002-6689-7338)摘要:近年来,靶向和免疫单药及联合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为一线用药方案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疗效与安全性证据。

然而,对于肝癌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目前各项临床指南尚无统一意见,原因在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局限于索拉非尼失败后的选择,而对于新的一线方案,如靶向免疫联合治疗肝癌耐药后的二线治疗方案,依然缺乏高证据等级的临床试验结论。

本文回顾了目前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根据药物作用的不同机制,对靶向免疫一线治疗耐药后肝癌二线治疗方案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并系统总结近年研究进展。

对于一线靶免联合治疗耐药的肝癌患者,靶向联合治疗、免疫双抗治疗均有望提高疗效、改善生存,未来还需更多前瞻性临床研究数据,为靶免联合治疗耐药的肝癌患者提供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癌,肝细胞;药物疗法;抗药性,肿瘤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4A04J4245);广东省自然科学面上项目(2020A1515011539)Research advances in second-line therapies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fter resistance to targeted therapy combined with immunotherapyZHANG Tianqi1,2,CAO Yuzhe1,2,ZUO Mengxuan1,2,GU Yangkui1,2.(1. Department of Minimally Invasiv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Guangzhou 510060,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ncology in South China,Guangzhou 51006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GU Yangkui,***************.cn(ORCID: 0000-0002-6689-7338)Abstract:In recent years,clinical studies on targeted therapy and immunotherapy for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sed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have provided abundant evidence on efficacy and safety for the selection of first-line therapies. However, no consensus has been reached on the selection of second-line therapies in various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which is caused by the fact that existing evidence is limited to the options after failure of sorafenib and that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high-level evidence for new first-line therapies such as second-line therapies after resistance to targeted therapy and immunotherapy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ults of current clinical trials and summarizes the studies on second-line therapies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fter resistance to first-line targeted therapy and immunotherapy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ased on the different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drugs,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advances in recent years.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 with resistance to first-line targeted therapy and immunotherapy, targeted combination therapy and dual-immune therapy are expected to improve treatment outcome and survival, and more prospective clinical studies are needed in the future to provide effective and safe treatment regimens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 with resistance to targeted therapy and immunotherapy. Key words:Carcinoma, Hepatocellular; Drug Therapy; Drug Resistance, NeoplasmResearch funding:Gu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 Civic Technology Research Plan (2024A04J4245);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2020A1515011539)原发性肝癌是全球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每年约有90.6万新发病例,约83.0万死亡病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