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学】原发性肝癌等综合介入治疗

合集下载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介入治疗研究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介入治疗研究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介入治疗研究作者:刘金明赵震宇李涛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第21期[摘要] 目的研究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经皮肝穿刺无水酒精注射术(PEI)及TACE联合PEI 3种介入治疗手段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08年3月本院接诊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研究。

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TACE组、PEI组以及TACE+PEI组,每组各40例。

分别采用相应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 TACE+PEI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TACE组(70%)和PEI组(3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7(c)-0017-02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们群众的生命及健康[1]。

有研究显示,采用介入治疗的手段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2-3]。

本院分别对单独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单独经皮肝穿刺无水酒精注射术(PEI)以及TACE+PEI 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3月~2008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患者均符合原发性肝癌的相关诊断标准。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TACE组、PEI组以及TACE+PEI组,每组各40例。

TACE组40例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4~68岁,平均(53.1±10.1)岁;PEI组40例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3~69岁,平均(54.3±8.1)岁;TACE+PEI组40例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0~67岁,平均(53.2±10.5)岁。

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状况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原发性肝癌肝外血供的血管造影分析及介入治疗

原发性肝癌肝外血供的血管造影分析及介入治疗

Ev a l u a t i o n o f t h e a n g i o g r a p h i c i f nd i n g s f o r e x t r a h e p a ic t a r t e r i a l s u p p l y t o p r i ma r y h e p a i t c∞n c e r a n d
a r t e i r e s ( S M A) ,9 i r ht g i n f e i r o r p h r e n i c a r t e r i e s ( R I P A) ,1 l e f t i fe n i r o r p h r e n i c a r t e i r e s ( UP A) ,2 p nc a r e a t i c a r t e i r a l a r c h ,1 i r ht g i n t e r n l a t h o r a c i c a r t e r y ( R I T A) ,1 i r g h t i n t e r c o s t a l a r t e y( r R I C A) ,6 l e f t g st a r i c a r t e i r e s
具 有重 要 的 意义 。
【 关键 词 】 原 发 性肝 癌 ; 肝 外 动 脉 血供 ; 介 入 治疗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3 5 . 7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号 : 1 0 0 8 ・ 7 9 4 X( 2 0 0 7 ) 一 0 8 _ 0 5 3 8 ・ o 3
i n t e r v e n i t o n a l he t r a p y WA N G We i - y u ,

V / e i - f u , HO U C  ̄, , g - o l n g , Z H AN G X i n g - m i n g , Z H A N G Z h e n g -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TACE)临床路径说明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TACE)临床路径说明

C22.900肝恶性肿瘤行38.86007肝动脉栓塞术临床路径一、C22.900肝恶性肿瘤行38.86007肝动脉栓塞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C22.900肝恶性肿瘤,行38.86007肝动脉栓塞术。

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可以手术切除,但由于其他原因(如高龄、严重肝硬化等)不能或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1.临床症状:肝区疼痛、食欲减退、上腹饱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消瘦、乏力、发热。

晚期常出现黄疸、出血倾向。

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及肝外非特异性表现等。

患者常有慢性肝病病史。

2.体征:肝脏肿大、血管杂音、黄疸、门静脉高压征象,浸润、远处转移和合并症引起的体征。

3.辅助检查:血清AFP等肿瘤标志物;肝脏影像学(腹部超声检查、CT),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4.病理学诊断明确:术后病理、经皮肝穿刺活检或淋巴结穿刺活检。

5.HCC的临床诊断:建议尽可能取得病理诊断。

对于无法获得病理学诊断的肝细胞癌,2011年中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建议如下,1.+2a两项或者1.+2b+3三项时,可确定HeC的临床诊断。

(1)具有肝硬化以及HBV和(或)HCV感染的证据。

(2)典型的HCC影像学特征:同期多排CT扫描和(或)动态对比增强MR1.检查显示肝脏占位在动脉期快速不均质血管强化,而静脉期或延迟期快速洗脱。

(2a)如果肝脏占位直径≥2cm,CT和MR1两项影像学检查中有一项显示肝脏占位具有上述肝癌的特征,即可诊断HCC o(2b)如果肝脏占位直径在1.-2cm,则需要CT和MR1.两项影像学检查都显示肝脏占位具有上述肝癌的特征,方可诊断HCC,以加强诊断的特异性。

(3)血清AFP2400μg/1.持续1个月或2200μg/1.持续2个月,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AFP升高,包括妊娠、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活动性肝病及继发性肝癌等。

6、临床分期:建议用巴赛罗那(BC1.e)分期标准,也可参照中国分期标准。

什么是肝癌介入治疗?

什么是肝癌介入治疗?

什么是肝癌介入治疗 ?我国曾经是肝病大国。

以前,在农村,由于医学知识缺乏、卫生条件不好、疫苗未全面普及等,常常是一个家庭里有几个都患有肝病。

随着国家的强大,科技的发展,医疗条件越来越好,医学知识的普及,卫生条件好了,肝病的患病率直线下降。

但肝癌在现在,仍旧是非常常见的疾病。

我国很早就开始致力于肝病治疗的研究,现在有了许多的治疗方法。

放射介入治疗就是治疗肝癌一种的方法。

1.肝癌介入治疗肝癌分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

顾名思义,原发性肝癌就是肝脏自身发生癌变,长了肿瘤;继发性肝癌是指其他地方的癌细胞扩散到了肝脏上,引发肝细胞发生癌变。

肝癌介入治疗主要针对原发性肝癌。

肝癌在早期,一般没有什么明显症状,故很难被患者发觉,一旦患者感觉不适,到医院就诊,可能就已经是肝癌中晚期了。

肝癌介入治疗一般是针对手术切除肿瘤效果已经不好的肝癌晚期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法。

肝癌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

一般是在患者大腿血管处开个口子,插入导管,导管顺着血管到达肝脏病灶处,找到给肿瘤提供血液的血管,通过三种方式来达到治疗目的:由导管给肿瘤注入放射药物杀死癌细胞,“毒死肿瘤”;堵塞给肿瘤供血的血管,“饿死肿瘤”;堵住供血血管,然后给肿瘤注入药物,让肿瘤死得更彻底。

一般注入肿瘤的药物都是放射性药物。

医学研究发现正常的肝细胞只有20%左右的血液是由肝动脉供应,而其他部分是由门静脉供应,而肝癌细胞的血液80%~90%是来自肝动脉。

这给肝癌介入治疗法提供了解剖学方面的理论基础,也是肝癌介入治疗法的最基础的原理。

2.肝癌介入治疗的实际使用情况药能治病,但是是药也有三分毒。

对于肝癌介入治疗法,要看到它的效果,也要知道能使这种治疗法达到最佳效果的条件。

肝癌介入治疗需要住院进行手术,但相对肝脏切除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没有很大的创口,患者很快就可以出院。

但同时,介入治疗不能彻底切除肿瘤,只是切断营养让其自己萎缩,不如切除来得彻底,因此也一般用于晚期患者延长生命,或是缩小肿瘤,给手术切除肿瘤创造条件。

肿瘤介入和综合治疗讲解

肿瘤介入和综合治疗讲解

2. 生物治疗:应用生物学措施改善宿主 个体对肿瘤应答或直接旳生物学效应治疗, 主要涉及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其中免疫 治疗涉及肿瘤疫苗、细胞因子诱导旳杀伤 细胞(CIK)、免疫核糖核酸、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等,基因治疗涉及仰癌基因治疗、 自杀基因治疗、免疫基因治疗等。
3. 放射免疫治疗:目前,是利用单克隆抗体 (mAb)为载体,耦联放射性核素特异性杀伤肿 瘤细胞旳导向治疗。利卡汀(碘〔131I〕-美妥昔
肿瘤介入和综合治疗 讲解
第一节 肿瘤旳综合介入治疗
定义 : 肿瘤介入诊疗技术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
引导下,经血管或非血管途径对肿瘤进行 诊疗和治疗旳技术,
肿瘤介入分类
1.血管内介入涉及:经导管动脉灌注术和经导 管动脉栓塞术。 2.非血管内介入涉及:无水乙醇消融术、射频 消融术、微波消融术、氩氦刀、高能聚焦超 声和粒子植入术等。
基本原理 1.正常肝脏血供70%~75%旳起源于门静脉, 25%~30%起源于肝动脉;而肝癌血供旳 95%~99%来自于肝动脉,是经肝动脉栓 塞术旳解剖学基础。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基本原理 2.肝癌血管具有虹吸作用,肿瘤血管缺乏平 滑肌,肿瘤组织无库普弗细胞,缺乏吞噬 能力,有利于碘化油较长时间并特殊集聚 在肿瘤血管及组织内,使其缺血缺氧坏死, 而对正常肝组织影响较小,此为经肝动脉 栓塞旳肿瘤生物学基础。
3.弥漫型:长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此型少见。 4.小肝癌型:单结节直径不大于3㎝或癌结节 数
目不超出两个且直径总和不大于3㎝下列。
试验室检验
甲胎蛋白(AFP)对诊疗肝细胞癌有相对特异 性。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AFP ≥ 400ug/L,但临床 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其他综合治疗
1. 分子靶向治疗:分子靶向药物(molecular targeted drug)是近年来,能够特异性作用于肿瘤 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旳靶分子及其调控旳信号 传导通路,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 生长因子受体(EGFR)、肿瘤坏死因子a(TNF-a) 等,从而到达靶向治疗肿瘤目旳。

介入科目前开展的介入诊疗项目

介入科目前开展的介入诊疗项目

介入诊疗科目前开展的介入诊疗项目介入科目前开展的介入诊断和治疗技术项目有:一、介入血管造影术:1、全脑血管造影。

2、大动脉造影(胸主动脉、腹主动脉)。

3、上肢、下肢动、静脉造影。

4、髂内、外动静脉造影。

5、肝、脾、肾、支气管动脉造影。

6、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

二、部分良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介入治疗:1、肝血管瘤:经腹腔干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行栓塞治疗。

2、肝、肾囊肿或脓肿:穿刺抽吸治疗如CT引导下穿刺脓腔抽吸、囊肿抽吸囊液等。

注射硬化剂腐蚀破坏囊壁、注射抗菌素冲洗脓腔。

3、脾功能亢进:经脾动脉行脾脏部分栓塞治疗。

4、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栓塞术:超选择性插管至瘤腔或靶血管进行栓塞治疗。

5、外周血管、脑血管(动脉或静脉内)溶栓治疗、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6、消化道出血:经相应供血动脉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

7、肾出血:经相应供血动脉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

三、恶性肿瘤介入治疗:1、肺部肿块穿刺抽吸术(活检)。

2、食道癌所致食道狭窄:行食道内支架置入术。

3、原发性肝癌:可采用超选择性肝动脉药物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

4、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在合并大咯血时可作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

5、晚期肾癌:选择性肾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

6、晚期盆腔肿瘤:子宫颈癌、卵巢癌、子宫体癌、膀胱癌均可采用双侧髂内动脉相应分支途径行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

7、胰腺癌:行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和胰十二指肠下动脉灌注化疗。

8、晚期胃癌:经腹腔动脉、胃左动脉或肝动脉灌注化疗。

9、晚期结肠癌:经肠系膜上或下动脉的分支行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治疗。

10、直肠癌:经肠系膜下或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治疗。

11、恶性淋巴瘤、食道癌:经相应供血动脉灌注化疗。

12、骨胳系统恶性肿瘤:经供血动脉灌注化疗。

13、肺部转移性肿瘤:应分别对原发病灶动脉和转移灶的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14、肝转移性肿瘤: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的同时,还要对原发瘤的区域进行灌注化疗。

医学影像学的放射介入治疗

医学影像学的放射介入治疗

医学影像学的放射介入治疗医学影像学的放射介入治疗是一种介入性治疗方法,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技术引导下,通过导管等途径将药物或治疗器械直接送达病变部位,起到诊断和治疗作用。

放射介入治疗多用于肿瘤、血管疾病、疼痛治疗等领域,具有微创、准确、安全的特点,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一、概述医学影像学的放射介入治疗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技术,涉及放射学、介入学、外科学、内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通过准确定位、实时监测和精确治疗,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肿瘤治疗中,放射介入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二、适应症放射介入治疗适用于多种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肝癌、肾癌、脑血管畸形、肺癌、骨肿瘤、血管瘤等。

在这些疾病中,放射介入治疗可以取代传统手术切除,减少患者的创伤和康复时间。

三、治疗原理放射介入治疗的原理是通过X线透视、CT引导等影像学技术,将导管等介入器械送达病变部位,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

在肿瘤治疗中,可以通过放射介入治疗刺灭肿瘤血供,达到肿瘤缩小或消失的效果。

在血管疾病中,可以通过血管成形术、栓塞术等方式,改善血管的通畅性,减少症状发作。

四、操作步骤放射介入治疗的操作步骤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术前评估: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病变部位和病变类型;2.准备:对患者进行麻醉、皮肤消毒等准备工作;3.导管置入:通过穿刺或血管通路将导管送达病变部位;4.治疗:根据病变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5.术后监测: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和影像学结果,评估治疗效果。

五、优势和注意事项放射介入治疗相比传统手术具有许多优势,如微创、准确、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等。

但是,在使用放射介入治疗时也需要注意术中保护患者的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医学影像学的放射介入治疗在现代医学领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为传统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放射介入治疗可以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成为医学领域中的瑰宝。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及治疗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及治疗

Pr v nto nd r am e c t e a f iur a tr ta a tra c mo m b lz to e e i n a te t ntof a ue r n l a l e fe r ns re il he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 o ia in f p o el a c r i m a or he a£c luIr a cno
【 要】 目的 : 讨 原 发性 肝 癌 介 入 治 疗 后 急性 肾功 能 衰竭 的 风 险 因素 、 防 及 治 疗 措 施 。方 法 : 顾 性 分 析 4例 原 摘 探 预 回 发 性 肝 癌 介入 治 疗后 发 生急 性 肾功 能 衰 竭 的 临床 表 现 及 治 疗 情 况 。结 果 : 4例 患 者 均 为 巨块 型 肝癌 , 次 行 介 入 治 疗 , 首 术 前肝 功 能 C i h d A级 , l 肾功 能 正 常 , 介入 后 7 内发 生 急性 肾功 能 衰 竭 , 例 经血 液 透 析 后 恢 复 , 例 经补 液 利 尿 治 疗 后 恢 2 h 2 1
40 3
放射学实践 2 l o 0年 4月第 2 5卷第 4期 R do P at eAp 00 Vo25 N . a il rci , r2 1 , 1 . 旦 4 c

介入放射学 ・
原发 性 肝癌 介 入 治疗 后 急 性 肾功 能衰 竭 的预 防及 治 疗
潘春 华 ,朱俊 军 , 爱 民,宋卫 华 ,龚 少娟 徐
pia , c n iia y U n v r iy, t l Se a d M lt r i e st Sha gh i2 04 8, R.Chi n a 0 3 P. na
[ src] Obetv : n e t aet ers a tr n t o so rv nina d te t n np te t fa uer— Ab ta t j cie Toiv si t h ik fco sa dmeh d fp e e t n rame ti ainso c t e g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碘化油CT
功能性检查
诊断标准
确诊:病理学检查(肝组织切片、肝组织或肝外
组织活检)
临床诊断:AFP>200μg、影像学检查有明确肝
内占位、排除妊娠、活动肝病、转移、生殖胚胎 源性肿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肝癌的介入治疗方法
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术(TAI)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 经左锁骨下动脉肝动脉PCS留置术 经门静脉化疗栓塞术 经皮肝穿刺消融术(PEI)
Part one 经血管途径的介入治疗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门静脉化疗栓塞术
超选择性插管,肿瘤完全栓塞
导 管 内 端 放 置 于 肝 固 有 动 脉 内 。
导 管 外 端 连 接 药 盒 , 埋 于 皮 下 组 织 。
介入治疗的机理
TAI的机理
局部药物浓度明显提高 全身不良反应明显降低 化疗剂量大大提高 疗效明显提高
原发性肝癌
的综合介入治疗
肝癌的临床表现
起病隐匿是其特点 包括症状、体征和伴癌综合征
临床表现
腹痛 进行性消瘦 消化道症状 腹块 黄疸 发热 牵涉痛 其他
体征
肝大 杂音 腹水 脾大 静脉曲张 慢性肝病体征
伴癌综合征
异位激素
红细胞增多、高钙血症、性改变等
类癌
肥大性骨关节病、甲亢
代谢改变
低血糖、高胆道固醇血症
实验室检查
甲胎蛋白(AFP) 1/3患者可阴性 慢活肝病人可阳性 标志物检查 ALP、γ-GT、 GSTS、CEA 活检 肝功能及肝炎抗原抗体检查
影像学检查
BUS 作为普查、观察肝内大血管 CT 高清晰度、高分辨率,快速扫描可观
察肿瘤动脉。
MRI 分辨率高,
块状型:单一肿瘤血管和染色区、抱球 征、边界清楚、可有动—静脉瘘。
结节型:多个单一肿瘤血管和染色区、 抱球征、边界清楚、可有动—静脉瘘。
小癌型:直径3cm、肿瘤染色和肿瘤血 管丰富。
弥 漫 型 肝 癌
A
B
C
治疗
化疗原则 缓慢推注
少量多次
栓塞原则 复杂类栓塞剂 末梢——中央栓塞 碘油尽可能填充肿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硬化、三腔管压 迫、静脉点滴血管收缩药(垂体后叶素)。 由于不能降低门脉压力,再发出血率高。
四、 门静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出
血的外科治疗
1)分流术:脾肾静脉吻合、门腔静脉吻合、 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吻合,虽可以降 低门脉压力,但手术创伤大,合并症多, 死亡率达50%。
(2)脾切除术:能部分降低门脉压力和治 疗脾亢,但出血复发率仍较高。
(5)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
(6)经皮穿脾门静脉插管栓塞胃冠状静 脉及门静脉狭窄阻塞开通术;
(7)肝静脉膜性或节段性狭窄阻塞型 BCS开通术和肝静脉广泛狭窄闭塞型BCS 的TIPSS治疗及膜性或节段性下腔静脉狭 窄阻塞伴有或不伴有肝静脉狭窄阻塞型 BCS。
(8)经自发性脾—肾或胃—肾分流道途 径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
五、 门静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出 血的介入治疗
(1)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TIPSS);
(2)经皮肝穿门静脉选择性食管胃底静 脉曲张栓塞术;
(3)介入断流术:即经皮经肝门静脉选 择性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PTE) 和部分性脾栓塞术(PSE);
(4)经皮肝穿门静脉狭窄阻塞开通术 (癌栓、血栓、外压性狭窄)
(一)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 流术(TIPSS)
经颈静脉入路,应用RUPS—100肝穿装置于 肝右静脉向门脉分支穿刺,并建立有效分 流通道降低门脉压力。
在建立分流术的同时可行胃冠状静脉及胃 短静脉栓塞术。
介入术前准备
常规准备(病人准备) 器械准备 药物准备 栓塞剂准备
化疗药物配伍
EADM60-100mg+MMC20mg EADM 60mg+MMC20mg+5-FU1000mg CCDP100mg+5-FU1000mg+EADM60mg
栓塞剂
按作用时间分类: 短效 48小时吸收
按作用分类: 简单
瘤 保留肝固有动脉
尽可能栓塞供养动 脉
避免非靶血管栓塞
术后反应、并发症及其处理
术后反应: 恶心 呕吐 腹痛 发热 肝损害 黄疸 腹水
并发症:
胆囊炎
胃十二指肠病变
食道管胃底静脉曲张 破裂出血
关于肝癌介入治疗的综述
关于TAI 治疗间隔 关于侧枝循环 门静脉途径的意义 肝癌伴大动—静脉瘘的处理 Ⅱ期手术与带瘤生存 介入与手术的关系 肿瘤的完全填充
TAE的机理
肝脏是双供血器官 PV——70-75% HA——25-30%
肝癌也是双重供血 PV——1-5% HA——95-99%
禁忌症 Contraindications
禁忌症
严重肝细胞性黄疸 大量腹水 肝功能严重损害 巨大肿瘤超过肝体积4/5 全身转移 恶液质患者
Child--Pugh评分 A、B级(10分以下) C级(超过10分)
中效 1个月吸收
长效 6个月吸收
复杂
介入术操作程序
一、造影
二、治疗
造影
肝癌肝动脉造影表现
动脉分支增粗、扭曲 动脉拉直、移位
肿瘤血管
肿瘤包绕动脉征
肿瘤染色
抱球征
动—静脉瘘
门静脉或肝静脉癌栓
肝 右 叶 巨 块 型 癌
肝动脉造影与肝癌临床分型的关系
弥漫型:大量小点、小结节样肿瘤染色, 主干动脉拉直、移位,肝体积明显增大。
再见
门静脉高压的综合介入治疗
一、 门静脉高压症的定义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 是肝脏及其有关血管和胆道疾患所引起的 综合征。正常的门静脉压力为 0.65~1.3KPa(5~10mmHg),较下腔静脉压稍 高。当门静脉压高于下腔静脉压 0.65KPa(5mmHg)以上,或门静脉压 ≥2.94KPa(22mmHg)时提示存在门脉高压症。
二、 门静脉高压症的分型及病因
(1)肝前型:门静脉先天性狭窄,血 栓,癌栓,肿瘤压迫;
(2)肝后型:肝静脉狭窄阻塞BCS (血栓、膜状狭窄阻塞、肝静脉广泛 狭窄阻塞)
(3)肝型:
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 中毒性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胆汁 性肝硬化)
操作方法
三、 门静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出 血的内科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