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部培训记录

技术部培训记录
技术部培训记录

技术部培训记录

培训主要内容:

颜色分为单色、复色和间色。单色有红、黄、蓝、黑、白五种。而由两种单色可以调制出复色,如红和黄得到橙、黄和蓝得到绿、黑和白得到灰。两种间色复配能调出间色。在色环的两个对称点上的颜色互为补色,如:黄和蓝无为补色,红和蓝绿无为补色。当两种互补色加在一起时,将呈现黑色,所以在调色时,一种颜色的色粉偏多时,可加入其互补色消色,但是这会是得颜色灰度变深,还需钛白粉来降低黑度,这又会影响到其他颜色的深浅度,所以调色时需要综合考虑,并在实践中掌握量的变化。

色粉从其成分上来说,分为无机色粉和有机色粉。一般,无机色粉的耐热性、耐候性比较好,价格相对便宜,但是其着色力较差,用量加大,对材料的性能影响也比较大。而有机色粉则是着色力交好,用量小,对性能影响小,但是由于结构没有无机色粉稳定,所以耐热性和耐候性较差。

无机色粉中,黑色色粉最为常用的是炭黑,炭黑有分为炉法炭黑、槽法炭黑等,其中以炉法炭黑最为常用。另外还有铁黑,也就是四氧化三铁,但是它一般不常用语塑料着色,它的耐温性极好,能耐600-800℃的高温,常用语陶瓷等耐高温材料中。白色色粉最为常用的是钛白粉,但是钛白粉对性能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在PA中应用时。相对而言,硫化锌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就小很多,比如:在玻纤增强PA中使用时,硫化锌对材料性能的

影响要比钛白粉的小50%。另外,滑石粉、晶须等也能作为白色色粉,但是其遮盖力都比钛白粉要差很多。塑料中最为常用的蓝色色粉是群青,其耐温性良好,能达到200-300℃,可以在PPS、PPO、PA等耐高温树脂中使用。钴蓝的着色性能较好,但是其价格较高,常用于陶瓷材料。黄色色粉有铁黄、铬黄、镉黄、铅铬黄、钛黄、铋黄等。其中,铁黄价格最便宜,耐温200-300℃,在塑料中较为常用。镉黄和铅铬黄由于不符合环保标准,受国家法律禁用。铋黄耐温性能较差,价格也较高,使用较少。钛黄耐热性能好,能耐温度600-800℃,但在塑料中较少使用。红色色粉有铁红、钼红、镉红。其中,镉红受环保限制,不常使用。铁红成分为三氧化二铁,价格最为便宜,一般在10-30元/kg,耐热温度也较高。钼红价格适中,交铁红高,但是其着色力要比铁红好。

有机色粉是由含有发色基团的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有机色粉较无机色粉而言,每种颜色的色粉色相较为齐全。黄色有机色粉常用的用偶氮类和蒽醌类。偶氮类的耐热温度仅为180-200℃,但是现在经过基团的变化能将耐热温度提高到250-300℃。蓝色有机色粉最常用的就是酞青兰,酞青兰的耐热温度较差的只有150-200℃,较好的则能到达250-300℃。红色色粉有玫红、喹啊啶红等。喹啊啶红耐热性能较好,在200-400℃之间,但是其价格也比较高,在200-600元/kg。绿色色粉是由红色和蓝色色粉复配得到的,常用的有酞青绿。白色的有机色粉有荧光粉和增白剂,

他们都常用来和钛白粉复配使用以提高材料的光泽度。黑色有机色粉有苯胺黑,但是其属于溶剂黑,极易析出,耐溶剂性很差,塑料产品中不常用。

塑料中的软胶和硬胶由于加工温度、材料本身性能特点的影响,对色粉也有不同的要求。首先,软胶的加工温度一般小于250℃,所以选用耐温260℃以上的色粉即可;而硬胶的加工温度一般在250℃以上,所以需要耐温性能更好的色粉。当然并不是所有耐温性能好的色粉都能用于硬胶中。因为材料本身的性能特征会影响到色粉,比如:PA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不能使用具有还原性的色粉,否则可能会是得色粉变性,得不到所需要的颜色。

总而言之,不同的塑料在调制不同颜色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合种类的适量色粉。

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单位:九间房镇中心校本部 活动 时间 2017年3月29日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活动主题PowerPoint2003专题培训1 主讲人张娜 参加 对象 全校教师学时1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对象的添加:制作演示文稿,添加对象是最常见的操作。 1、新建幻灯片 默认情况下,启动PowerPoint2003时,系统新建一份空白演示文稿,并新建1张幻灯片。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三种方法,在当前演示文稿中添加新的幻灯片: 方法一:快捷键法。按“Ctrl+M”组合键,即可快速添加1张空白幻灯片。 方法二:回车键法。在“普通视图”下,将鼠标定在左侧的窗格中,然后按下回车键(“Enter”),同样可以快速插入一张新的空白幻灯片。 方法三:命令法。执行“插入→新幻灯片”命令,也可以新增一张空白幻灯片。

活动反思 与建议许多老师希望在今后能讲讲关于课件素材的简单处理的内容,如声音的录制剪切、视频的下载、剪切、图片的简单处理。 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单位:九间房镇中心校本部 活动 时间 2017年4月18日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活动主题PowerPoint2003专题培训2 主讲人张娜 参加 对象 全校教师学时1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插入视频 我们可以将视频文件添加到演示文稿中,来增加演示文稿的播放效果。 ①执行“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影片”命令,打开“插入影片”对话框。 ②定位到需要插入视频文件所在的文件夹,选中相应的视频文件,然后按下“确定”按钮。 注意:演示文稿支持avi、wmv、mpg等格式视频文件。 ③在随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根据需要选择“是”或“否”选项返回,即可将声音文件插入到当前幻灯片中。

汇总培训记录表

培训时间2017.02.13 培训老师姜萍 培训地点首检(北京)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培训方式宣讲+讨论+ 答疑 培训主题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质量管理手册》、 《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保证检测能力、公正性和诚实性程序》 培训内容摘要《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第4.1组织:(4.1.1、4.1.2、4.1.3、4.1.4、4.1.5、4.1.6) 《质量手册》1.1、1.2、1.3、1.4、1.5、1.6、1.7公正声明、服务质量承诺、员工行为规范、反商业贿赂承诺等。 《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各类人员的职责、工作程序 《保证检测能力、公正性和诚实性程序》各类人员的职责、工作程序 参加培训人员名单共 人 效果评价 通过宣讲、讨论、答疑的形式,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章节对应质 量手册章节以及对应的程序文件的学习,全体员工了解了《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 认可准则》以及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内容,深刻理解了质量体系文件的重要性, 质量手册是检验检测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内部用于指导公司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对外用于向客户或第三方全面展示公司的质量保证和技术保证能力。程序文件用于 指导检验检测工作。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明确了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程序,全体员 工对各自的工作岗位有了明确的认识,掌握了各自的职责以及工作时的具体要求。 全体员工在今后的检验检测工作中一定要严格执行体系文件。培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培训效果为满意。 评价人签字: Q/SJ-RT-17-08

培训时间2017.02.14 培训老师姜萍 培训地点首检(北京)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培训方式宣讲+讨论+ 答疑 培训主题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质量管理手册》、《监督工作控制程序》 培训内容摘要《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第4.2管理体系:(4.2.1、4.2.2、4.2.3、4.2.4、4.2.5、4.2.6)、4.2.7 《质量管理手册》2.1、2.2、3.1、3.2、3.3、3.4、3.5、4.1、4.2 《监督工作控制程序》各类人员的职责、工作程序(质量监督员的任职条件、质量监督的内容、重点监督的内容以及实施等) 参加培训人员名单共人 效果评价 通过宣讲、讨论、答疑的形式,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章节对应质 量手册章节以及对应的程序文件的培训学习,全体员工了解了《检测和校准实验室 能力认可准则》以及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内容,了解了质量手册编制依据、审批、修改、发放程序以及管理体系文件的架够。质量手册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全 体员工理解并执行各自的岗位职责等等。深刻理解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重要性, 理解并执行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监督员了解了质量监督的工作内容及重点 质量监督工作内容。全体员工在今后的检验检测工作中一定要严格执行体系文件。 培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培训效果为满意。 评价人签字: Q/SJ-RT-17-08

信息技术教研活动记录

信息技术教研活动记录

信息技术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 3.15 地点微机室参加人员全体综合组人员 简要过程 一、宣布本周业务学习的主题内容:学习本学期的教研计划 二、加强信息技术学科建设,以深入学校听课、加强理论学习为工作中心任务,加强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学习,特别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有关信息技术的内容,提高对课程改革意义的认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三、具体工作 (1)利用培训的机会,使信息技术教师对国家课程改革的进一步了解,对教材进行重点的介绍,使教师能对教 材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2)与学科教师一起研究解决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导致的教材内容陈旧和无法完成的部分内容的问题,适当 增减和更改相关的内容。 (3)组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反思”自身的情况,积累资料。

信息技术教研活动记录时间 4.13 地点微机室参加人员全体综合组人员 简要过程 中心主题:Photoshop专业知识学习 1、讨论photoshop教学的重要性,怎样选择和制作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以及相关知识的学习,观看ps视频教程。 2、网上有些例子很形象,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我们虽然了解相关知识点,但是却也无法及时做出这样的效果,所以观看这样的视频教程是很有用的。 3、这个ps虽然知识点就那么几个,并且我们也都会,但是怎样利用这些知点来制作出各种有趣的作品,却是我们欠缺的,所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很有用处。 小结:Ps教学时下学期的重点内容之一,作为教师必须对ps的各个知识了如指掌,能因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并且能利用ps来创作一些有趣的作品来吸引学生,而本次活动的开展恰好达到了这个目的。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资料全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资料2015-2016学年度 第二学期 东风小学 2016年3月1日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目录 一、培训计划 二、培训教案 三、活动记录 四、培训总结

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 2015-2016学年度 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为加快我校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全校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经研究决定,对全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提高培训。 二、目的要求 1、、能使用电子信箱、进入百度云平台。 2、微课制作和智慧课课堂平台使用。 3、完善自己账号国家教育的资源库。 三、培训教师和地点: 蔡静玲计算机多媒体教室 四、培训时间: 从2016年3月1日开始每月一次,时间为周三下午。3月份班任学习月份科任学习。 五、参加对象: 全员教师培训 六、培训容: 主要包括以下二个方面的容: 1、微课宝使用 2、智慧课堂平台使用 七、培训方式:

1、示讲授与动手操练相结合。 2、集中培训与分散练习相结合。 3、自主探索与协作研讨相结合。 八、培训要求与考核办法 1、严格考勤制度。参训教师按时参加培训,不得无故缺席。 2、辅导教师认真备课,耐心辅导。 3、每一位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设计制作一节微课和平台习题容。 4、完善自己账号国家教育的资源库。

微课培训教案 培训教师:蔡静玲 微课视频制作培训方案 1 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视频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精美的视频配上悦耳的音乐,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并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通过容的可视化及精美的制作,目的是最佳效果,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2 微课的主要特点 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 3 微课的特征有: (1)主持人讲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 (2)流媒体播放性。可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 (3)教学时间较短。5-10分钟为宜,最少的1-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 (4)教学容较少。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 (5)资源容量较小。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 (6)精致教学设计。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7)经典示案例。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 (8)自主学习为主。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 (9)制作简便实用。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 (10)配套相关材料。微课需要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 4 微课的表现形式 微课可以是一种策略课程,但是小策略,解决教学大问题;或是一种反思课程,通过小的细节,引发对问题的深度思考;或是一个故事课程,小故事中启迪教育实践;或是电影课程,从视听盛宴中了解世界;或是经典阅读,从经典故事中启迪大智慧;或是学科课程,让课堂增加视听元素;或是学生课程,让学生参与经典享受;或是家长课程,让家长吸纳高端教育。 5 微课的分类 (1)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微课划分为11类,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 (2)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分类。微课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其它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有:说课类、班会课类、实践课类、活动类等。 6 微课制作标准 (1)微课功能理解透彻:解惑而非授业。 (2)时间不超过十分钟。 (3)受众定位明确:是针对什么年龄段。

本次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很实用知识讲解

本次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很实用,培训结束后,我要把培训中获得的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以下是由聘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反思 近两个月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现以接近尾声。通过培训和学习,让我对教育现代化的发现有了新的认识,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着,并且改变着我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同时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此次信息技术的运用的培训,使我在观念上有了更全新的更新。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我收获颇多。 一、观念新颖 此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者培训,虽然时间短暂,但是每一天紧张有序的培训都使我在观念上有一个更新。在平时我都停流在基本应用上,然而通过此培训,才真正的认识到自我在专业方面还有许多的不足,在今后的业务提升方面还有大量的知识要学习,只有这样随时的自我更新、自我补充、从根本上提升才能和专业素质。 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二、有力提升专业知识 通过远程网络聆听专家教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标准解读”,“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专题报告和案例分析”的学习。让自己充分认识到教师作为孩子们的领导者,首先要具备最基本的信息技术的素养、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的基本能力和应用处理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深刻认识到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发的发展情况,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使我真正的知道了什么是办公软件强大的功能,平时我只会对办公软件进行简单的应用,没有更进一步去学习,听了教授老师的解析与演示操作,深刻的认识到什么专业知识,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来丰富自我专业知识。 这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引入,无一不丰富了课堂,让原本沉闷的讲座充满生机和人气。这些,也为我们今后在培训老师和日常教学中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手段。 总之,在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作中,我们的培训应该牢固树立应用为本的观念,培训老师不应该追求大而全,而应该尽量追求实用,根据老师的年龄结构、任教学科与学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让每一次的学习能在老师自己的实际教学中起到一定作用,这样培训就真正起到实效了。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反思 今年寒假我有幸参加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远程培训的学习。通过学习,我明白了网上学习的重要和快捷。在培训学习中,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确了厚实文化底蕴、提高专业素养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认识、提升了学习理念、丰富了专业理论,现总结如下: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培训记录

培训内容: ?操作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除急症及特殊情况外,操作应安排在适当时间进行,医师应事先开出医嘱,以便准备必要的用物及配备助手(医师或护士)。 2操作者及助手,必须熟悉患者的具体情况,明确操作目的,掌握操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对该项操作生疏或初次进行者,应有上级医师在场指导。 3操作前必须认真核对医嘱与患者床位、姓名、操作种类、部位。4向患者说明操作目的、意义,以消除思想顾虑。有明显危险或新开展的操作,应事先向家属或单位负责人说明,以取得合作。精神紧张患者或儿童患者,必要时,可给予小剂量镇静药。 5某些操作应预先选择适当部位(如胸腔穿刺术等),必要时可用1%甲紫做标记,并做好发生意外时的抢救准备工作。操作前术者应戴好口罩。 6清洁盘的准备:搪瓷盘一只,内盛20%碘酊及75%乙醇各一小瓶(约10—20ml,敷料罐一只(内盛小纱布、棉球)、短镊一把(浸于01%苯扎溴铵即新洁尔灭及05%亚硝酸钠溶液瓶内)弯盘一只,胶布、棉签一包,必要时另加治疗巾及橡皮巾各一条,无菌手套一副,酒精

灯、火柴。 操作要求 1患者体位:助手应根据操作目的、要求及患者的情况,安排适当体位,既要方便操作,又要注意患者的舒适。操作中应固定好操作部位,必要时适当约束患者,但不可强制或强迫患者,以防意外。 2常规皮肤消毒:(1)操作部位必要时先用肥皂水洗净,剃净毛发。 (2)用2%碘酊以穿刺(或注射、切开)点为中心,由内向外作环形涂擦,待完全干后,用75%乙醇以同样方式拭去碘酊,即可开始操作,消毒面积按操作要求决定,消毒后如有污染,应依上法重新消毒。 3某些操作必须戴无菌手套,铺盖无菌洞巾或治疗巾,以保证操作部位不受污染。洞巾规格,可因操作种类及要求不同而异,操作时应注意无菌洞巾的固定。 4需局部麻醉时,用2—10ml注射器接5号或6号针头,根据手术种类及方法之不同,抽吸一定量的1—2%普鲁卡因,先在穿刺(或切口)中心点皮内注射02ml形成小丘,然后将针头由小丘中央垂直刺透皮肤,边刺入边注射(应先抽吸,无回血者方可注射,直达预定深度为止,麻醉范围,依手术种类与要求决定。拔出针头后,应用手按压1—2min后即可开始进行操作。 5操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面色、表情、脉搏、呼吸等,有不良反应时应停止操作,并予以相应处理。 6操作后常规敷裹:操作后于穿刺点或切口缝合处用无菌棉球或碘酊棉球压迫片刻,然后以无菌纱布敷盖,用胶布固定。

教师信息技术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资料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资料2015-2016学年度 第二学期 东风小学 2016年3月1日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目录 一、培训计划 二、培训教案 三、活动记录 四、培训总结

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 2015-2016学年度 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为加快我校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全校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经研究决定,对全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提高培训。 二、目的要求 1、、能使用电子信箱、进入百度云平台。 2、微课制作和智慧课课堂平台使用。 3、完善自己账号国家教育的资源库。 三、培训教师和地点: 蔡静玲计算机多媒体教室 四、培训时间: 从2016年3月1日开始每月一次,时间为周三下午。3月份班任学习月份科任学习。 五、参加对象: 全员教师培训 六、培训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二个方面的内容: 1、微课宝使用 2、智慧课堂平台使用

七、培训方式: 1、示范讲授与动手操练相结合。 2、集中培训与分散练习相结合。 3、自主探索与协作研讨相结合。 八、培训要求与考核办法 1、严格考勤制度。参训教师按时参加培训,不得无故缺席。 2、辅导教师认真备课,耐心辅导。 3、每一位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设计制作一节微课和平台习题内容。 4、完善自己账号国家教育的资源库。

微课培训教案 培训教师:蔡静玲 微课视频制作培训方案 1 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视频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精美的视频配上悦耳的音乐,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并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通过内容的可视化及精美的制作,目的是最佳效果,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2 微课的主要特点 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

信息技术培训内容

新江小学信息技术培训容 第一课 一、Word的启动 方法1:用鼠标双击桌面上的Word图标。 方法2:开始程序单击Word图标。 二、浏览Word屏幕 1.标题栏:(控制程序图标、程序名、文件名、最小化、还原、关闭)。 2.菜单栏:各种命令的集合。 工具栏:由菜单命令中筛选出来,以按钮的形式代表操作命令。 3.使用:用鼠标单击即可。 显示/隐藏:“视图”“工具栏” 移动:用鼠标置于‘工具栏’没有按钮的地方或标题处,按左键拖动即可。 4.标尺:利用标尺可调整边距、改变栏宽、设置段落缩进。 5.编辑区:可建立、编辑、修改文档的地方,即工作空间。 6.滚动条:可移动编辑窗口(有水平和垂直滚动条) 7.状态栏:显示当前工作状态。 三、选择输入法

1.单击任务栏上的输入法图标。 2.使用键盘:Ctrl+空格:中英文输入切换; Shift+空格:全角与半角切换。 Shift+Ctrl:输入法切换; 四、选择字符的技巧: 注:在Word的文档进行编辑时,必须“先选后做” 1.任意选取 单击要选取的开始处,拖动鼠标左键拖动直到选取的最后一个字符放开即可,选区呈黑底白字。 2.整行选取:鼠标单击行左边选取栏。 3.选取一段:鼠标双击段左边选取栏。 4.选取整篇:在左边选取栏上,三击鼠标或Ctrl+A。 5.选取一句:按Ctrl+鼠标单击句子任意处。 6.选取一列:按Alt+鼠标拖动。 技巧:按Shift键+鼠标单击。 五、新建文档 方法1:文件新建空文档确定。 方法2:用工具栏的“新建”按钮。 六、编辑修改 1.添加字符:在要添加文字的地方单击鼠标,输入文字。 2.删除字符:A.选择字符后直接输入新字符 B.将光标移至字符后按“?”键

初一上学期信息技术学习总结

初一上学期信息技术学习总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初一上学期信息技术学习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当今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任何人想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都有必要学习信息计划,那么初中的同学学习过程中有何体会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希望对您有帮助。篇一一年前,当我刚... 当今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任何人想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都有必要学习信息计划,那么初中的同学学习过程中有何体会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希望对您有帮助。 篇一 一年前,当我刚刚走进北大附中的时候,当我第一次参观计算机教室的时候,我还只是对先进完备的设备感到赞叹,而丝毫不了解今后的一年中我将要学习什么,做些什么。在初中的学习中,我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可谓是少之又少,认为其全部只不过是在电脑上打字和背一些毫无用处的理论,到最后在会考试卷上答一些自己也不明白的字母公式而已。但事实证明我错了,我一次次的走进那上高中前极为陌生的计算机教室,一次次的对着电脑细心剪辑图片,一次次的冥思苦想编辑程序,我感受到了原本以为枯燥的学科,其实是多么的神奇。有趣的教学内容,精彩的教学方式,无不令我印象深刻。 一、个人学习及学习内容的总结 第二学段的时候,我初上这门课,只觉得很麻烦,用简单的幻灯片、Word 文档做一些报告、介绍什么的,课上的时间根本不够用,常常要占周六日

的时间花几个小时来完成,费时又没有技术含量。但随着课程一点点地推进,我学习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与技术,而原本索然无味的电脑操作,也开始慢慢吸引着我。印象非常的深刻,有一次的作业是搜索引擎报告,除去上课时间我用了整整八个小时才完成。我第一次发现,自认为再熟悉不过的Word文档,原来还有着那么多的功能;几乎天天要使用的搜索引擎,原来还有着那么多的技巧。那次的作业,已经不单单是为了得分了,我利用网上找到的、老师所讲的技巧查找从前没有找到的资料,成功找到时的惊奇、欣喜,令我的所学有了意义。再之后的图片编辑、动画制作,甚至于最后小组合作制成视频,这些都是我从来没接触过的东西。开始做的时候,也曾经抱怨太费事、太难,但当自己也想象不到的照片效果呈现在眼前,一切的辛苦就全都烟消云散了。虽然我的技术运用远不够好,很多地方做的都不够到位,但我对于电脑的使用能力相比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收获了很多。不单是在技术上,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虽然还有不足,虽然相比擅长计算机操作的同学还有很大的差距,可是我已经战胜了过去的自己。 总觉得这一个学段过的尤为得快,九周转眼就要过去了,刚学习编程时的迷茫、头晕脑胀已经不复存在。编程对于学段初的我来说,可谓闻所未闻,课本上图文并茂的讲解只让我觉得复杂深奥,自己设计一个程序,简直是天方夜谭。做前几个作业的时候,由于技术操作的不熟练,不单课上和中午的时间都放在了计算机教室,有时就连放学后也要在学校赶工。虽然是老师讲过的最常见技术,虽然得到的只是最一般的成绩,可是心里依旧有一种满足感。也许程序的设置还很粗糙,也许程序的功能还并不

电教培训记录

电教工作教师培训记录 时间:2016年9月5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张向魁 内容:作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一:信息技术的特点 问题1:什么叫信息技术? 问题2:信息技术的特点是什么? 问题3: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有哪些? 任务二:基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资源的评价问题1:教学资源评价标准有哪些? 问题2:如何进行了教学资源的选择? 问题3:如何利用教学资源? 任务三: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问题1: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问题2:在教学中应用的模式有哪些? 问题3:信息技术应用案例。 张集学校

时间:2016年10月19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张向魁 内容:操作系统 任务一:基础知识 问题1:如何开关机? 问题2:计算机应用的基本常识。 问题3:如何输入汉字? 任务二:信息资源的查找 问题1:信息是如何存放的? 问题2:什么是硬件系统? 问题3:什么是软件系统? 任务三:信息的管理 问题1:如何格式化硬盘? 问题2:如何创建文件夹? 问题3:如何对文件进行复制和粘贴? 问题4:如何使用打印机? 张集学校

时间:2016年11月16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张向魁 内容:文字处理 任务一:编辑文档 问题1:误操作怎么恢复? 问题2:怎样设定字体和字号? 问题3:文字的选取、复制、粘贴? 任务二:美化文档 问题1:如何设置粗体、斜体和下划线? 问题2:如何使文字左对齐、右对齐和居中?问题3:如何插入文字和图片? 任务三:建立表格 问题1:如何创建基本表格? 问题2:如何处理表格的数据? 问题3:如何处理表格的格式? 张集学校

时间:2016年12月12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 主讲人:张向魁 内容:从网上获取信息 任务一:利用因特网查找信息 问题1:如何从百度上查文字信息? 问题2:如何从百度上查课件? 问题3:如何从网上看视频? 任务二:网上资源下载 问题1:如何收藏网页? 问题2:如何下载网上材料? 问题3:如何下载视频? 任务三:图片的浏览与下载 问题1:怎样找到想要的图片? 问题2:如何下载图片? 问题3:如何保存下载好的图片? 张集学校

信息技术教研组活动记录

信息技术教研组活动记录一 时间:2008年9月18日参加人员:信息组成员 主题:学习课程标准、学生信息技术作品竞赛 教学常规,顾名思义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学校认真组织下,我们组通过学习,更深刻地体会到: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努力提高理论修养,自觉加强业务的锻炼,以教学常规为镜子,时刻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好的服务于学生。不仅告诉我们如何作好自己的“教”,更让我们懂得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的学,扮好课堂组织者的角色。通过学习对常规内容有了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从备课、上课、作业的确定、学生的辅导、评价等需要教师科学的设计,才能使教育教学达到最优化。只有学好常规,才能自觉地遵循常规,指导自己的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根据教学实际,谈本教研组实施教学常规的举措: 一、课前准备 1.制订计划 每学期期初,以《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认真制订切实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计划包括:(1)学期教学总体目标;(2)教学内容;(3)教学进度安排。 2.认真备课 (1)备教材。系统了解小学生计算机教材的知识、技能、能力要求。选择适合于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操作水平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2)备学生。要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等情况作全面了解,制订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多元化教学目标,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备教案。教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①教学目标;②教学重点;③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必须条理清晰,结构紧凑,并附有明确的训练要求。)。 (4)备设备。对教学所需的一些硬件、软件,要做好充分准备。 二、课堂教学 1.围绕教学目标,做到双基落实,符合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培养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