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盟概况

合集下载

中国地理: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篇)

中国地理: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篇)

中国地理: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篇)内蒙古自治区地图中国地理: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篇)有“中国马都”之称的锡林郭勒盟,简称“锡盟”。

位于中国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与乌兰察布市、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相连;南与河北省毗邻;北与蒙古国接壤,边界线长1103公里。

以锡林浩特为中心,以二连浩特和多伦为副中心,以乌里雅斯太为东部重要节点以其他旗政府所在地为骨干支撑,该盟是我国重要的畜产品基地,又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沿,还是距京津冀经济圈最近的草原。

地处东北、华北、西北交汇地带,具有对外贯通欧亚、区内连接东方,北开南联的重要作用。

总面积203000平方公里。

下辖2个县级市: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1个县:多伦县;9个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阿巴嘎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镶黄旗、正镶白旗、太卜寺旗、正蓝旗,以及乌拉盖管理区、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

盟行政公署驻锡林浩特市。

二连浩特市是我国对蒙开放的最大陆路口岸,是国家和自治区向北开放的前沿和窗口,是最接近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

锡林郭勒盟以高原为主,兼具多种地貌特征,地势北高南低。

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风大,干旱、寒冷。

境内有主要河流20条,大小湖泊1363个,其中淡水湖672个;分为三大水系:滦河水系、呼尔查干诺尔水系和乌拉盖水系。

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梅花鹿、盘羊、斑羚、丹顶鹤、白枕鹤;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马鹿、驼鹿、猞猁、天鹅、细嘴松鸡、鸳鸯;国家三类保护动物雪兔、鹅喉羚羊、白鼬、伶鼬、黑琴鸡、大鸨、花屋榛鸡、灰鹤等。

野生种子植物达1200多种,其中饲用植物671种,可栽培植物60多种,可供药用植物400多种,油料植物50余种,树木18种。

矿产资源中煤炭资源尤为丰富,褐煤总储量居全国第一位;其次是石油和天然气,铁、铜、铅、锌、钨、金、银、锗等金属矿储量也相当可观。

锡林郭勒盟地图锡林郭勒盟的主要景点有: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元上都遗址、多伦湖景区、御马苑旅游区、锡盟蒙古汗城、野狼谷旅游区、姑娘湖旅游区、古日格斯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渡口生态旅游区、多伦文化公园、乌珠穆沁草原、榆木川景区、诺尔古建筑群、多伦滦河源西川湾景区、锡林郭勒大草原、二连浩特中蒙跨境旅游合作示范区、浑善达克沙地旅游景区、珠恩嘎达布其镇,以及风情马镇旅游区、苍狼部落旅游区、草原之家牧户游、骆驼山乡西山狩猎场、阿拉坦杭盖牧户游、白音查干牧户游、敖包恩格尔牧户游、药师佛洞、巴音杭盖牧人之家、东圪梁科技示范园旅游区、查干敖包庙、玄石坡和立马峰、成吉思汗墙(金界壕)、恩格尔河度假村、洪格尔岩画群、宝德尔朝鲁石林、盘羊自然保护区、通古尔生物化石产地、啤酒泉、白音锡勒草原牧场、成吉思汗文化广场、锡日塔拉草原度假村、锡林九曲、平顶山、蒙元文化苑、锡林郭勒赛马场、葛根敖包度假村、扎门乌德口岸、二连盐池、二连国门、南沙梁景区、成吉思宝格都山、成吉思汗拴马桩、汉贝庙广场、别力古台文化园、响泉、呼尔查干淖尔(草原明珠)、哈日乌素、突厥石人、治病药泉、乌里雅斯台(塞外江南)、海日其格特山岩画、哈登胡硕公主圣泉(治病药泉)、忽必烈夏宫、正蓝旗上都河国家湿地公园、白音查干敖包、金莲川、辉腾草原(辉腾锡勒天然植物园)、小扎格斯台淖尔(沙地明珠)、乌和尔沁敖包森林公园、游牧文化保护区、天骄草原度假区、乌珠穆沁文化广场、、乃林郭勒景区、贵乐斯太矿泉景区、乌里雅斯太山、白桦林度假区、古勒斯台生态旅游区、明安图生态园、伊盛家园、天鹅湖景区、额仁淖尔苏木、赛汉塔拉旅游园、奥奇牧村、镶黄旗鸿格尔山、汗毛都原始森林区、圣水山庄旅游度假村等。

锡盟简介

锡盟简介

锡林郭勒盟位于中国的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17.2%。

人口总数100.6万,其中蒙古族人口占30%,人口密度仅4.95人/平方公里。

全盟行政区划13个旗县市(区),盟府所在地锡林浩特市是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与首都北京直线距离为460公里,与呼和浩特市直线距离为470公里,与沈阳直线距离为620公里,南部草原距北京最近距离仅180公里。

南邻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西连乌兰察布市,东接赤峰市、兴安盟和通辽市,是东北、华北、西北交汇地带。

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098公里。

有二连浩特和珠恩嘎达布其两个国务院批准的陆路口岸,是我国通往蒙古、俄罗斯及东欧各国的重要大陆桥,目前年吐土能力超过1240万吨。

由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组成的交通网四通八达,11条国省干道贯通东西南北;有集二、集通和锡蓝3条铁路,直通东北、京津地区的三条铁路通道正在加紧建设;锡林浩特机场可起降中型客机,有通往北京、呼市的航班。

锡林郭勒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畜牧业资源丰富,可利用优质天然草场面积达18万平方公里,占全自治区的五分之一,2006年牧业年度牲畜头数1450万头(只),年出栏牲畜800万头(只),是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基地。

矿产资源富集,目前已发现矿种80余种,探明储量的30余种。

煤炭资源尤为丰富,已探明储量1393亿吨,探明及预测储量1883亿吨;各煤田中资源储量超过100亿吨的有胜利、白音华、额和宝力格、高力罕五间房5处,其中,胜利、白音华已列入国家规划矿区。

10—100亿吨的有21处,这些煤田普遍具有埋藏浅、煤层厚、结构稳定、开采条件好的特点,适合于露天开采。

煤质以中灰、低硫、低磷的褐煤为主,是优质的动力煤和化工用煤。

锡盟的铁、锡、铜、铅、钨、铬、钼等金属矿和石油、天然碱、盐、石灰石、花岗岩等非金属矿的储量也非常可观,其中石油、天然碱、盐、石灰石的探明储量分别为2亿吨、4500万吨、3000万吨和22亿吨。

锡林郭勒盟概况(新)

锡林郭勒盟概况(新)

锡林郭勒盟概况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首都北京的正北方,东经111°59′至120°00′,北纬42°32′至46°41′,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

全盟总人口101.6万,其中蒙古族人口占30%,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西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交界,南与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毗邻,东与内蒙古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相连,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098公里,具有北开南联、贯通东西的优势。

现辖9个旗2个市1个县1个管理区,即二连浩特市、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太仆寺旗、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多伦县、乌拉盖管理区,盟府所在地锡林浩特市是全盟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有二连浩特和珠恩嘎达布其两个对蒙古国的国家一类口岸,其中二连浩特是我国最大的对蒙陆路口岸,也是内地通往蒙、俄、东欧最便捷的大陆桥。

地处中纬度西风带,属中温带半干旱、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1-4℃,无霜期90-130天,年降水量200-400毫米。

以高平原为主体,兼有多种地貌,平均海拔1000米。

锡林郭勒盟历史悠久。

二连盐池恐龙化石群世界罕见,主要有亚洲鸟龙、欧式阿莱龙、姜氏巴克龙、蒙古满洲龙等。

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生存,匈奴、东胡、乌桓、鲜卑、柔然、突厥等中国北方民族曾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境内分布有青铜器时代的古岩画群,秦汉时期的长城遗址,以及乌桓山、鲜卑山和突厥石人等遗迹。

辽代为上京道所辖,遗有大量古墓。

金代曾筑有大量长城,史称金界壕,至今仍有大量遗存。

十三世纪中叶,建元代第一都城——元上都,1260年忽必烈皇帝在此继位,元上都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清朝开始在内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一般三年举行一次会盟。

1691年,康熙皇帝在多伦淖尔召集蒙古各部举行了一次盛大的会盟。

1743年,在锡林额尔敦敖包山下始建贝子庙,乾隆皇帝赐名崇善寺,经过七代活佛陆续扩建,成为内蒙古喇嘛教四大寺院之一。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概况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概况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概况【概况】锡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北纬42°32′~46°41′,东经111°59′~120°00′。

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098公里;西与乌兰察布市交界;南与河北省毗邻;东与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相连。

距北京直线距离460公里。

辖2市、9旗、1县、1个管理区、1个开发区,共32个苏木、4个乡、35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150个社区居委会、572个嘎查委员会、277个村民委员会。

14个旗县市(区)分别是: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阿巴嘎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镶黄旗、正镶白旗、太仆寺旗、正蓝旗、多伦县、乌拉盖管理区、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

锡林浩特市是中共锡盟委、锡盟行政公署所在地,是锡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二连浩特市是中国通往蒙古国、俄罗斯和东欧各国的大陆桥,是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单列市。

珠恩嘎达布其口岸是中国面向蒙古国常年开放的重要陆路口岸。

2016年末全盟常住人口为104.6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43万人。

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67.5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54%,比上年末提高0.67,%;农村牧区常住人口为37.12万人,占比为35.46%,比上年末减少0.67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0.95万人,出生率为9.16‰;死亡人口0.57万人,死亡率为5.43‰;自然增长人口0.38万人,自然增长率为3.73‰。

户籍人口总数1036282人,其中,户籍人口汉族665650人,蒙古族324542人,回族12038人,满族32264人,朝鲜族141人,达翰尔族943人,鄂温克族53人,鄂伦春族16人,壮族65人,藏族46人,锡伯族9人,苗族54人,土家族83人,彝族53人,维吾尔族1人,其它少数民族,324人。

汉族普遍分布在全盟各旗县市(区),比较集中的地方是太仆寺旗、锡林浩特市、多伦县。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自然概况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自然概况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自然概况苏尼特右旗位于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盟西部,是锡盟的西大门,东邻苏尼特左旗、镶黄旗;南靠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商都县;西接乌兰察布市的四子王旗;东北与本盟二连浩特市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18.15公里。

地理位置为东经111°08′~114°16′,北纬41°55′~43°39′。

总面积22461平方公里,总人口68402万人,由蒙、汉、回、满等11个民族组成。

旗人民政府驻赛汉塔拉镇,邮编:011200。

代码:152524。

区号:0479。

拼音:Suniteyou Qi。

【行政区划】苏尼特右旗辖3个镇、3个苏木:赛汉塔拉镇、朱日和镇、乌日根塔拉镇、赛罕乌力吉苏木、桑宝拉格苏木、额仁淖尔苏木。

【历史沿革】苏尼特,系蒙古族部落名。

蒙语称西为右。

清初设旗。

2000年,苏尼特右旗辖2个镇、1个乡、14个苏木:赛汗塔拉镇、朱日和镇、乌日根塔拉苏木、巴彦朱日和苏木、布图木吉苏木、吉呼朗图苏木、阿其图乌拉苏木、格日勒图敖都苏木、阿尔善图苏木、脑干诺如苏木、都呼木苏木、都仁乌力吉苏木、桑宝拉嘎苏木、赛罕乌力吉苏木、额仁淖尔苏木、锡林诺如苏木、新民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7688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赛汉塔拉镇38060 朱日和镇1989 巴彦朱日和苏木2841 都仁乌力吉苏木2013 布图木吉苏木2916 赛罕乌力吉苏木2583 瑙干诺如苏木1596 阿其图乌拉苏木1996 桑宝拉格苏木1961 锡林努如苏木609 乌日根塔拉苏木2562 额仁淖尔苏木1139 格日勒图敖都苏木1518 吉呼郎图苏术954 阿尔善图苏木598 都呼木苏木1574 新民乡5282 查干淖尔碱矿虚拟镇6689。

【地形地貌】地处乌兰察布高平原东侧,阴山山脉之北。

地质构造属于古湖盆上升而成的层次剥蚀高平原,海拔900-1400米,最高1670米,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大致可分三个阶梯.第一阶梯南接阴山山脉北麓,地势最高,海拔l200米以上,山丘起伏较大,河谷侵蚀切割较明显,由变质岩和不同时期的花岗岩组成。

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

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

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在全盟11个旗县市,有百余个含煤盆地,探明及预测储量2500亿吨,估算可采总储量1452亿吨,褐煤总储量在全国居第一位。

长焰煤、气煤、无烟煤也有一定储量。

资源储量大于100亿吨的现发现4处,即锡林浩特市胜利煤田,西乌旗白音华、高力罕和五间房煤田。

10—100亿吨的煤田现发现21处,其中包括锡市巴彦宝力格煤田、苏尼特左旗白音乌拉煤田、东乌旗哈日高毕和乌尼特煤田、苏尼特右旗赛汗塔拉煤田、阿巴嘎旗查干淖尔、明图庙和那仁宝力格煤田、西乌旗巴彦胡硕和吉林郭勒煤田等。

煤质大部分为中灰、低硫、低磷褐煤,平均收到基低位发热量3500大卡/公斤,是优质动力煤和化工用煤。

这些煤田大部分具有埋藏浅、煤层厚、易开发的特点,且结构稳定,开采条件好,适合于综合技术的应用和集约化生产。

开发锡盟丰富的煤炭资源,对于形成西电东送北通道,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对于成为对“东部经济带”具有直接辐射作用的战略资源接替基地,对于振兴民族地区经济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现将锡盟100亿吨以上煤田情况简介如下:胜利煤田位于锡林浩特北郊,整个煤田总体呈北东一南西条带状展布,走向长45公里,倾向宽平均7.6公里,含煤面积342平方公里,煤炭地质储量224亿吨。

煤田伴生有益矿物(锗、石油)。

煤田内15个煤层中,6号煤层以上绝大部分区段适合大型露天开采,露天矿田按境界剥采比nj=4m3/t、局部nj≤6m3/t圈定。

6号煤层以上适合露天开采的区段划分为五个大型露天矿和一个露天锗矿田,以锡林河为界,以东为东露天,西部为西露天,地质储量合计141.6亿吨;6号煤层以上剥采比较大的区段划分为三个矿井井田,地质储量合计23.1亿吨,6号煤层以下的煤层划分为深部矿井井田,地质储量合计32亿吨。

胜利煤田煤质总体上为中低灰、低硫或特低硫、低磷、中等发热量的褐煤,并且属含油—富油煤,化学反应活性好。

煤的主要用途是发电用煤、液化用煤和化工用煤。

锡盟概况

锡盟概况

锡盟概况锡林郭勒盟位于中国的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17.2%。

人口总数100.6万,其中蒙古族人口占30%,人口密度仅4.95人/平方公里。

全盟行政区划13个旗县市(区),盟府所在地锡林浩特市是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与首都北京直线距离为460公里,与呼和浩特市直线距离为470公里,与沈阳直线距离为620公里,南部草原距北京最近距离仅180公里。

南邻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西连乌兰察布市,东接赤峰市、兴安盟和通辽市,是东北、华北、西北交汇地带。

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098公里。

有二连浩特和珠恩嘎达布其两个国务院批准的陆路口岸,是我国通往蒙古、俄罗斯及东欧各国的重要大陆桥,目前年吐土能力超过1240万吨。

由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组成的交通网四通八达,11条国省干道贯通东西南北;有集二、集通和锡蓝3条铁路,直通东北、京津地区的三条铁路通道正在加紧建设;锡林浩特机场可起降中型客机,有通往北京、呼市的航班。

锡林郭勒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畜牧业资源丰富,可利用优质天然草场面积达18万平方公里,占全自治区的五分之一,2006年牧业年度牲畜头数1450万头(只),年出栏牲畜800万头(只),是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基地。

矿产资源富集,目前已发现矿种80余种,探明储量的30余种。

煤炭资源尤为丰富,已探明储量1393亿吨,探明及预测储量1883亿吨;各煤田中资源储量超过100亿吨的有胜利、白音华、额和宝力格、高力罕五间房5处,其中,胜利、白音华已列入国家规划矿区。

10—100亿吨的有21处,这些煤田普遍具有埋藏浅、煤层厚、结构稳定、开采条件好的特点,适合于露天开采。

煤质以中灰、低硫、低磷的褐煤为主,是优质的动力煤和化工用煤。

锡盟的铁、锡、铜、铅、钨、铬、钼等金属矿和石油、天然碱、盐、石灰石、花岗岩等非金属矿的储量也非常可观,其中石油、天然碱、盐、石灰石的探明储量分别为2亿吨、4500万吨、3000万吨和22亿吨。

2023年锡林郭勒导游词

2023年锡林郭勒导游词

2023年锡林郭勒导游词2023年锡林郭勒导游词1游客朋友们,打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在内蒙古自治区这块形同腾飞骏马的脊背上,有一面积达20.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就是享誉中外的天堂草原所在地——锡林郭勒盟,简称锡盟。

“锡林郭勒”系蒙古语,意为“丘陵地带的河”。

锡盟位于自治区中部,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1098公里。

东邻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西接乌兰察布市,南与河北省承德、张家口地区毗邻,是距北京最近的草原牧区,被誉为北京的天然“后花园”。

锡盟辖9旗2市1县和三个自治区级绿色产业开发区,现有人口101万,其中,蒙古族人口29万多,占全盟总人口近30%。

境内设有二连浩特和珠恩嘎达布其两个陆路口岸,其中,二连浩特市为自治区计划单列地级市,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的沿边开放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连接蒙古国、俄罗斯和中亚、东欧各国的重要大陆桥。

锡盟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生存。

秦汉时为匈奴、东胡、鲜卑、突厥等民族繁衍生息之地,辽为上京道。

13世纪中叶建蒙元第一都城——上都,1260年忽必烈大汗(皇帝)在此即位,随即锡林郭勒草原的名字连同蒙元帝国的兴盛而名扬四海。

锡林郭勒盟的形成始于清朝康熙年间,清廷在今锡盟境内分设5部10旗,会盟于锡林河北岸楚古兰敖包山上,盟遂得名。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中共中央的`批示,乌兰夫等在此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建立共产党组织和自治政权,开展工作。

1958年10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锡林郭勒盟和察哈尔盟合并成锡林郭勒盟,故现在的锡林郭勒也包括原察哈尔部落。

察哈尔部落是元世祖忽必烈及明代蒙古大汗的驻帐部落,阿巴嘎部落是成吉思汗的同父异母弟别里古台的后裔和属民。

锡林郭勒草原水草丰美、风光秀丽,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天然草原之一,是享誉中外的优良天然草场,蒙元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是少有的草原文化旅游胜地。

面积19.2万平方公里的锡林郭勒草原之所以独具特色,令人瞩目,主要有三个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锡盟概况一、基本盟情锡林郭勒盟位于中国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驻地锡林浩特市,是距京津冀经济圈最近的草原牧区。

常住总人口104万,有蒙、回、藏、朝鲜、满、达斡尔等23个少数民族,其中蒙古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30%,土地总面积20.26万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原面积18万平方公里。

辖9旗2市1县和1个管理区,其中:2市(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9旗(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太仆寺旗、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1县(多伦县)、1管理区(乌拉盖管理区)。

锡林郭勒系蒙古语,意为丘陵地带的河。

锡林浩特:意为高原的城。

二连浩特:“二连”原名“额仁”,沿用市郊“额仁达布散淖尔”(现译二连盐池)之名。

“额仁”是牧人对荒漠戈壁景色的一种美好描述,有海市蜃楼的意思。

阿巴嘎:由一个古老的部落演变而来,汉语“叔叔”之意。

因部落首领为元太祖成吉思汗同父异母弟别力古台后裔,故将其所率部落称为“阿巴嘎”部,并沿用至今。

苏尼特:苏尼特部落有一名将叫格鲁根巴特尔,与元太祖成吉思汗同姓。

他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立过汗马功劳,因而划地赐名。

之后又被区划为左旗、右旗。

乌珠穆沁:意为葡萄山之人。

该部落原来居住在新疆阿尔泰山脉的葡萄山边,那里漫山遍野都是甜美的野葡萄。

因与察哈尔林丹汗不和睦,搬迁到现在的乌珠穆沁草原。

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属于八旗制度地名,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

镶黄旗是清代八旗之首,与“正黄旗”、“正白旗”并称上三旗。

正镶白旗由历史上著名的察哈尔蒙古八旗正白旗、镶白旗及明安旗、太右旗的一部分合并而成。

正蓝旗是清代八旗之一,在顺治前与正黄、镶黄列为上三旗。

太仆寺:中国古代朝廷的中央机构之一。

“太仆”为春秋时掌管皇室御马和马政的官,秦、汉时为九卿之一。

太仆寺旗,汉代为匈奴地。

明代,属蒙古察哈尔部牧场。

清朝,置太仆寺左翼牧场。

多伦县:多伦为蒙古语多伦诺尔的简称,意为七个湖泊,又称“七星潭”。

乌拉盖:古部落名称,汉语意为摇篮。

锡林郭勒盟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098公里,有二连浩特和珠恩嘎达布其两个常年开放的国家一类陆路口岸;南邻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与北京市直线距离470公里,境内最南端与北京直线距离仅180公里;西连乌兰察布市,与呼和浩特市直线距离470公里;东接赤峰市、兴安盟和通辽市,与沈阳市直线距离620公里,是东北、华北、西北交汇地带,具有对外贯通欧亚、区内连接东西、北开南联的重要作用。

锡林郭勒盟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0—3摄氏度,1月气温最低,平均零下20摄氏度,7月气温最高,平均21摄氏度,是华北地区著名的草原避暑消夏胜地之一。

锡林郭勒盟是一个以高平原为主体,兼有多种地貌的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东、南部多低山丘陵,盆地错落其间,为大兴安岭向西和阴山山脉向东延伸的余脉。

西、北部地形平坦,零星分布一些低山丘陵和熔岩台地,为高原草场。

海拔在800-1800米之间,最高山峰为古如格苏乌拉山峰,海拔1957米。

浑善达克沙地又称小腾格里沙地,由西北向东南横贯中部,东西长约280公里,南北宽约40—100公里。

属半固定沙地。

二、自然资源(一)矿产资源。

锡林郭勒盟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种80余种,探明储量30余种,主要有煤炭、石油、锗、硅石、金、银、铁、铅、锌、铜等,其中褐煤资源尤为丰富,铁、铜、铅、锌、钨、金、银、锗等金属矿储量也相当可观,被国家列为东北、华北地区重要的资源接续地和能源后备区,列入全国规划的六大煤电基地和七大现代煤化工产业区蒙东基地,列入《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大型煤电基地,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为全国五大综合能源基地之一,被国土资源部列为内蒙古自治区2个矿业权整合试点地区之一。

煤炭资源。

目前共发现含煤盆地百余个,主要分布在全盟11个旗县市,已探明储量1448亿吨,探明加预测储量超过2600亿吨。

其中储量在10—100亿吨以上的煤田有21处,大于100亿吨以上的煤田有5处,即锡林浩特市胜利煤田,西乌珠穆沁旗白音华、五间房和巴彦胡硕煤田,东乌珠穆沁旗高力罕煤田。

10—100亿吨的煤田21处,是国家规划的大型煤炭基地。

煤质主要以中灰、低硫、低磷的褐煤为主,平均收到基低位发热量3500大卡/千克,总储量居全国第一位,是优质动力煤和化工用煤,长焰煤、气煤、无烟煤均有不同程度的探明储量。

金属资源。

境内有比较丰富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贵金属及稀有金属矿种,主要分布在4个成矿带,分别是:二连浩特北—阿巴嘎旗北—东乌珠穆沁旗铬、钨、银、铜、镍、铅、锌、铁、稀散元素及金成矿带;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银、富铅锌、铜、钨、锡、稀有金属成矿带;苏尼特右旗—锡林浩特金、铁、铜成矿带;镶黄旗—多伦金、铁、铜、银、钨、铅锌及非金属成矿带。

已发现金属矿产32种,探明储量14种,发现矿床、矿点、矿化点283处,其中大型矿床2处、中型矿床11处、小型矿床89处、矿(化)点181处。

探明的金属资源储量为铁矿石12亿吨、锰矿石量63万吨、铜金属量68万吨、铅金属量187万吨、锌金属量398万吨、氧化钨6万吨、锡金属量4.6万吨、镍金属量7万吨、钼金属量123万吨、黄金55吨、银10462吨,锗资源储量达3226吨,占全国可开采储量的65%。

非金属资源。

锡林郭勒盟石油、天然碱、盐、石灰石、硅石、花岗岩、芒硝、萤石等非金属资源储量也非常可观,其中已探明石油储量3.2亿吨,探明加预测储量超过13亿吨,原油年产量达到115万吨。

;天然碱、盐、石灰石、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为4500万吨、3000万吨、22亿吨、2.2亿立方米;硅石预测储量2000万吨,二氧化硅含量大于98%的硅石资源储量284万吨。

(二)可再生资源。

水利资源。

全盟主要河流20条,湖泊1363个(其中淡水湖672个),分为三大水系。

滦河水系,主要流经正蓝旗、太仆寺旗和多伦县,较大的河流有闪电河、黑风河等,流域面积0.64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95亿立方米。

查干淖尔水系,主要流经浑善达克沙地及其北部地区,主要河流有恩格尔河、辉腾河、高格斯台河和努格斯台河等,最终汇入查干淖尔,流域面积0.78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0.59亿立方米。

乌拉盖河水系,发源于大兴安岭西麓,是内蒙古最大的内陆河水系,主要流经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和锡林浩特市,较大的支流有巴拉格尔河、吉林河、锡林河、乌拉盖河等,流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97亿立方米。

全盟水资源总量为3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7.4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量20.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亿立方米,地下水16.3亿立方米。

南部地区地下水资源埋藏浅、易开采,水质较好;北部地区水资源埋藏深,开采难度相对较大,个别地区水质差。

现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25座,总库容4.6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2座,即乌拉盖水库和西山湾水库,总库容34800万立方米;中型水库2座,即锡林河水库和大河口水库,总库容4500万立方米;小型水库21座,总库容44.3万立方米。

小水电站3座、机电井3809眼、供水基本井2351眼、筒井和大口井26378眼。

太阳能资源。

锡林郭勒盟空气质量好、能见度高、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日照时数和年总辐射量均高于同伟度的平原地区,全年日照时数平均在3000小时以上,由东向西递增,从2088小时增至3200小时,年总辐射量平均达143.3千卡/平方厘米,太阳能可利用资源总量达2.09×1017 千卡(折合标准煤298亿吨),占全区总量的六分之一,已装机39万千瓦。

风能资源。

锡林郭勒盟地处西风带,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风力资源富集,风能品质优良,全盟地区均为风能可利用区,适宜使用大中小型风机,风能总蕴藏量达5亿千瓦以上,可利用资源总量超过1.5亿千瓦,占全区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适合建设100万千瓦级大型风场的场区有10余处,到2014年,全盟已投产风电装机达到330万千瓦。

(三)农牧业资源。

锡林郭勒盟地处欧亚大陆草原区,是世界驰名的四大草原之一,是我国天然草原最有代表性和典型的地区,大致分为五大草地类型。

草场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天然草场放牧牲畜拥有量位居全区前列,主要有牧区、农区和半农半牧区三种经济类型区,是全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地区。

草场资源。

锡林郭勒盟草原总面积28984.68万亩(19.3万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场面积27000万亩(18万平方公里)主要分为五大类,即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沙地植被和其他草场类。

1、草甸草原主要集中分布在锡盟东北部和东部地区,以低山丘陵、高平原与宽谷平原地形为主,是森林向草原的过渡地段,草原面积3928.21万亩,优良牧草占草群的50%,是水草丰美的牧场;2、典型草原主要分布于锡盟中部,是锡林郭勒草原的主体,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可利用面积17019.85万亩,占全盟可利用草场的50.6%,地表水比较丰富,牧草质量好,优良牧草占50~60%;3、荒漠草原位于锡盟西部,可利用面积5141.10万亩,占全盟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5.9%,植被属旱生类型,植物群落主要由旱生丛生小禾草组成,并混生小半灌木与葱属植物,适宜饲养羊和骆驼;4、沙地植被主要分布在锡盟的西部和中南部地区,植被是发育在纯沙性母质土壤上的植物群落的组合,沙生系列植物为沙地植被的主体,伴有大量榆、柳、桦等灌木、半灌木林,沙地植被可利用面积3000多万亩,占全盟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3.6%。

农业资源。

锡林郭勒盟具有气候冷凉、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大气环境好的高原气候特点,土壤比较肥沃,多为暗栗钙土和栗钙土,以旱作农业为主,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太仆寺旗、多伦县、正蓝旗、正镶白旗、苏尼特右旗及国营农牧场,耕地面积380万亩,绝大部分地区农作物为一年一熟,主要种植小麦、莜麦、马铃薯、胡麻、甜菜、蔬菜等农作物,粮食、油料、甜菜、瓜果蔬菜产量分别稳定在36.65万吨、2.94万吨、2.08万吨和94.2万吨以上,其中小麦、莜麦、胡麻品质优良,胡麻产品油远销区内外,锡林郭勒盟已逐渐成为华北地区主要食用油产地之一。

畜牧业资源。

锡林郭勒盟拥有优质的天然牧场,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牛、马、羊、驼等畜种拥有量位居全国地区级首位。

2014年,牧业年度全盟牲畜存栏头数达1469万头(只),其中羊存栏1332万只,大牲畜存栏137万头,年出栏加工牲畜850万头只,出产肉类26.3万吨、牛奶59.2万吨、马奶1.4万吨、羊毛1.02万吨、山羊绒177吨。

主要畜种有西门塔尔牛、荷斯坦奶牛、乌珠穆沁牛、草原红牛、锡林郭勒马、苏尼特羊、乌珠穆沁羊、乌珠穆沁白绒山羊、察哈尔羊、内蒙古细毛羊和苏尼特驼等,羊类占主要畜种的90%左右,其中苏尼特羊和乌珠穆沁羊以其肉质鲜嫩、绿色有机、营养价值丰富等独特品质享誉国内外肉食品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