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常用内分泌激素类药物介绍(仅供参考)
妇科临床常用知识点总结

妇科临床常用知识点总结前言妇科临床是指涉及女性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的临床医学领域,广泛涉及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病理及治疗。
妇科临床的常用知识点包括妇科常见疾病、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妇科临床常用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供临床医生和其他医疗工作者参考。
一、常见病理生理知识点1. 妇科生理(1)月经周期:月经周期通常为28天,从月经的第一天开始算起。
在月经周期中,主要包括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
每个周期都有其特定的生理变化和激素水平变化。
(2)妊娠:妊娠是指女性受孕并怀孕的生理过程。
妊娠期通常为40周,分为三个孕期,分别是前三个月、第四到第六个月和第七到第九个月。
2. 妇科病理(1)炎症性疾病:如宫颈炎、盆腔炎等,常见症状包括白带增多、下腹疼痛等。
(2)肿瘤性疾病: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常见症状包括腹部肿块、月经不调等。
(3)内分泌失调疾病:如月经紊乱、闭经等,常见症状包括月经周期异常、雌激素水平变化等。
二、诊断常用知识点1. 基本检查(1)妇科检查:包括外阴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检查等,用于观察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病变情况。
(2)妇科超声:包括盆腔超声、宫颈超声等,用于观察卵巢、子宫和其他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异常情况。
2. 特殊检查(1)细胞学检查:如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分泌物细胞学检查等,用于筛查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
(2)生物化学检查:如雌激素水平、孕酮水平等,用于评估内分泌功能、妊娠情况等。
3. 诊断常见病例(1)宫颈炎:常见症状包括白带增多、外阴瘙痒等,诊断可通过宫颈分泌物细胞学检查等。
(2)卵巢囊肿:常见症状包括下腹不适、月经不规律等,诊断可通过盆腔超声等。
(3)子宫肌瘤:常见症状包括月经量增多、腹部包块等,诊断可通过妇科检查、盆腔超声等。
三、治疗常用知识点1. 药物治疗(1)抗感染药物:如抗生素、抗真菌药等,用于治疗宫颈炎、盆腔炎等炎症性疾病。
妇科疾病中常用的荷尔蒙药物及使用说明

妇科疾病中常用的荷尔蒙药物及使用说明背景介绍:妇科疾病是指影响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的各种疾病,例如月经不调、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
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荷尔蒙药物被广泛使用。
荷尔蒙药物可以调节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帮助调整生理功能,缓解症状,并促进疾病的康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妇科疾病中的荷尔蒙药物以及使用说明。
一、雌激素类药物雌激素是女性体内重要的激素之一,具有调节女性生理功能的作用。
在妇科疾病中,常用的雌激素类药物有乙烯雌酚、雌二醇等。
乙烯雌酚:乙烯雌酚是一种合成的雌激素类药物,可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症、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
使用时,应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
一般情况下,口服剂量为每天1片,饭后服用。
在用药过程中,需进行定期的身体检查,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雌二醇:雌二醇是一种天然雌激素,常用于更年期妇女的激素替代治疗。
使用时,常见的给药方式为口服或外用凝胶剂。
剂量和使用频次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对于雌二醇类药物的使用,需要密切关注不良反应,如恶心、乳房胀痛等,如有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二、孕激素类药物孕激素是一类具有黄体活性的激素,对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在妇科疾病中,常用的孕激素类药物有丙酮酸甲羟孕酮、甲羟孕酮等。
丙酮酸甲羟孕酮:丙酮酸甲羟孕酮是一种合成的孕激素类药物,可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等疾病。
常用的给药方式为口服或注射。
剂量和用药方式需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在使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反应和激素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甲羟孕酮:甲羟孕酮是一种孕激素类药物,可用于治疗子宫肌瘤、不孕症等疾病。
常见的使用方式为口服或注射。
剂量和用药频次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来确定。
使用该药物时需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必要时请及时咨询医生。
三、抗雄激素类药物在某些妇科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症中,女性体内存在雄激素水平过高的情况。
为了抑制雄激素的合成和作用,常用抗雄激素类药物,如醋酸环丙孕酮、吡地洛尔等。
妇科常用内分泌激素类药物介绍

妇科常用内分泌激素类药物1、苯甲酸雌二醇:【药理作用】【临床应用】①功能生调性子宫出血,肌注1~3mg每日2次,血止或出血明显减少后逐渐急哦啊量同雌二醇。
维持量为隔日1mg。
②子宫发育不良,隔日肌注1mg连续注射10次,停药8~10天,重复。
如计划多次应用,则宜于后5次同时注射黄酮10~20mg。
③退奶每日精锐肌注射2mg连用3~5日。
2、戊酸雌二醇:——商品名为“补佳乐”:【药理作用】同为天然复合雌激素。
服药方法:每日口服1~2mg与甲羟孕酮同时服用,或在戊酸雌二醇的后10天加甲羟孕酮每日2mg。
已经切除子宫或无子宫者不需要加孕激素,连续服用21天。
【】3、炔雌醇:①闭经的雌激素代替治疗,口服0.0125~0.05mg,每晚睡前服1次,连服20~22天,停药8~10天重复。
长期应用时,宜于用药的后7天,每日加口服安宫黄体酮2~4mg,两药同时停。
②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口服0.05~0.10mg,每日2次,血止或出血明显减少后逐渐减量同雌二醇。
维持量为每日0.0125~0.05mg。
③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口服0.0025~0.01mg。
用者宜加安宫黄体酮2~4mg,(见尼尔雌醇)。
④治疗前列腺癌,一次0.05~0.5mg,一日3~6次。
不良反应同雌二醇。
口服1g的维生素C功使单次口服本品的生物利用度提高到60%~70%。
【注意事项】同雌二醇。
3、雌三醇:属于代谢产物。
4~8mg/d,连服22天,最后10天加醋酸甲羟孕酮10mg/d,(服雌三醇第13天加)连服10天,雌三醇的优点是:可以控制症状,而且不会使子宫内膜增殖,腺癌发生率低。
因此,目前本征多采用雌三醇进行治疗。
已经切除子宫或无子宫者不需要加孕激素。
4、尼尔雌醇:——商品名为“维尼安”:是一种合成的雌激素,衍生于雌三醇,口服吸收后在体内存储于脂肪组织,缓慢释放。
尼尔雌醇为绝经后补充雌激素,调整自主神经系统的药物,对绝经期症状有效。
对心血管系统,它参与心肌冠状动脉、颈动脉、主动脉等重要部位的代谢作用,可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上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
妇科常用内分泌激素类药物介绍

妇科常用内分泌激素类药物介绍在妇科临床实践中,内分泌激素类药物是治疗多种妇科疾病的重要药物。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内分泌激素类药物及其用途、用药注意事项等。
孕激素类药物孕激素孕激素是一种天然激素,可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和准备受精卵的着床。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以及更年期综合症等。
用途•月经不调:孕激素可促进子宫内膜的增生和分泌,维持周期,用于治疗逾期、闭经、少量月经等月经不调症状。
•习惯性流产:孕激素可以使子宫内膜更好地准备着床,增加胎儿着床的成功率,从而降低习惯性流产的风险。
•更年期综合症:孕激素具有保护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改善血脂等作用,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症。
用药注意事项•口服孕激素可能引起腹泻、头痛等不适症状,需谨慎使用。
•孕激素禁用于已知或可疑妊娠、肝功能不全等患者。
子宫平滑肌激素类药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一种由妊娠早期胎盘产生的激素,具有刺激卵巢、促进黄体形成、维持妊娠等作用。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不孕症、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宫外孕等。
用途•不孕症:hCG可促进卵巢排卵,增加受孕机会,用于治疗不孕症。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hCG可使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一氧化氮,从而扩张血管、调节血压,用于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宫外孕:hCG可促进胚胎着床和保持妊娠,用于治疗宫外孕。
用药注意事项•hCG注射剂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遵循医生的建议用药。
子宫平滑肌松弛素类药物子宫平滑肌松弛素类药物可使子宫平滑肌松弛,从而改善子宫收缩、降低宫颈紧张度,具有促进分娩的作用。
临床上常用于催产、人工流产、宫颈松弛、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用途•催产:子宫平滑肌松弛素类药物可促进子宫收缩,加速产程进展,用于催产。
•人工流产:子宫平滑肌松弛素类药物可加速子宫收缩,缩短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用于人工流产。
•宫颈松弛:子宫平滑肌松弛素类药物可降低宫颈张力,有助于提高产程效率。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平滑肌松弛素类药物可缓解疼痛、改善月经不调等症状。
内分泌科常用药物

内分泌科常用药物1.甲状腺药物甲状腺药物常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的治疗。
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Levothyroxine)、甲状腺酮(dothyronine)等,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Levothyroxine)、甲状腺酮(dothyronine)等,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Levothyroxine)、甲状腺酮(dothyronine)等,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Levothyroxine)、甲状腺酮(dothyronine)等,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Levothyroxine)、甲状腺酮(dothyronine)等,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Levothyroxine)、甲状腺酮(dothyronine)等,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Levothyroxine)、甲状腺酮(dothyronine)等,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Levothyroxine)、甲状腺酮(dothyronine)等,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Levothyroxine)、甲状腺酮(dothyronine)等,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抑制剂:如碘化钾(Potassium iodide)、硫脲(uracil)等,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抑制剂:如碘化钾(Potassium iodide)、硫脲(uracil)等,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抑制剂:如碘化钾(Potassium iodide)、硫脲(uracil)等,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抑制剂:如碘化钾(Potassium iodide)、硫脲(uracil)等,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抑制剂:如碘化钾(Potassium iodide)、硫脲(uracil)等,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内分泌科常用药汇总

内分泌科常用药汇总
1. 胰岛素类药物
- 作用:用于治疗糖尿病,促进血糖降低。
- 常见药物:
- 胰岛素注射液(包括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
- 胰岛素口服药物(包括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敏感剂)
2. 甲状腺药物
- 作用:用于调节甲状腺功能,平衡甲状腺素水平。
- 常见药物:
- 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甲状腺素类似物)
- 抗甲状腺药物(包括硫脲类药物、碘盐类药物)
3.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 作用:用于治疗肾上腺功能减退症、控制炎症反应等。
- 常见药物:
- 糖皮质激素(包括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等)
- 抗炎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
4. 生长激素类药物
- 作用:用于促进生长发育,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
- 常见药物:
- 人生长激素(包括重组生长激素、合成生长激素)
5. 利尿药物
- 作用:用于增加尿液排出,减少体液潴留。
- 常见药物:
- 利尿酮酸(包括呋塞米、氢氯噻嗪等)
- 抗利尿药物(包括抗抗利尿激素、抗加醛固酮药物)
以上为内分泌科常用药物的汇总,具体用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过程中应注意剂量和频率,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妇产科常用药物及护理

妇产科常用药物及护理妇产科是专门针对妇女和儿童的医学领域,因此药物和护理措施需要针对妇女和儿童的特殊需要。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妇产科药物和护理措施。
常用药物:1.促排卵药:用于治疗排卵障碍和不孕症。
常见的促排卵药包括克罗米芬、丽格通、促性腺激素等。
2.孕激素:用于维持妊娠、预防流产和早产。
孕激素包括黄体酮、17-α-羟孕酮等。
3.剖宫产前药物:包括止血药物和抗感染药物。
常见的止血药物有盐酸酚妥拉明、快速补救药物有戈泰宁;常见的抗感染药物有头孢菌素、庆大霉素等。
4.人工流产药物:主要有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等药物。
5.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孕妇常常需要额外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来维持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常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叶酸、铁剂等。
常用护理措施:2.产时护理:根据孕妇的疼痛程度,提供相应的止痛方法例如无痛分娩、盆底肌放松等;监测产妇和胎儿的生命体征,协助产妇排尿和清洁。
4.新生儿护理:进行新生儿的血液筛查,提供婴儿护理指导,包括喂养、卫生、生长发育等。
5.妇女健康教育:提供妇女健康知识的宣传,例如月经卫生、避孕措施、乳腺自我检查等。
此外,妇产科护理还包括对生殖系统疾病的护理,例如妇科炎症、妇科肿瘤等,常规的护理措施包括给予合适的抗生素、疼痛缓解药物、物理治疗等。
针对儿童的妇产科护理,除了提供常规的护理措施外,还需要特别关注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喂养、免疫接种等。
在妇产科药物和护理中,安全性至关重要。
医务人员应清楚了解每种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副作用,并遵循正确的给药途径和剂量。
护理措施也应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保持清洁、无菌和安全。
总结起来,妇产科常用药物主要包括促排卵药、孕激素、剖宫产前药物、人工流产药物和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
妇产科护理包括产前保健、产时护理、产后护理和新生儿护理。
对于药物和护理的应用,安全性必须放在首位,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妇科疾病中常用的西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妇科疾病中常用的西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妇科疾病是指女性生殖系统与泌尿系统的疾病,包括各种妇科炎症、囊肿、肿瘤等。
西药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西药,包括其适应症和使用说明。
一、阴道抗菌药物1. 甲硝唑适应症:用于阴道滴虫性阴道炎、滴虫合并细菌感染的治疗。
使用说明:将药物均匀涂抹在阴道壁上,每晚临睡前使用,连续使用7天。
2. 克霉唑适应症:用于阴道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
使用说明:将药物均匀涂抹在阴道壁上,每日一次,连续使用3-7天。
3. 阿奇霉素适应症:用于细菌性阴道炎或感染性宫颈炎等感染的治疗。
使用说明:将药物根据医嘱用药时间间隔分次口服,通常为每日一次,连续使用5-7天。
二、雌激素类药物1. 雌二醇适应症:用于更年期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妇科炎症等。
使用说明:根据医嘱服用,常见的剂型有口服片、阴道片、阴道软膏等。
2. 全身雌激素治疗剂适应症:用于更年期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使用说明:根据医嘱口服,剂量依据患者个体差异和病情确定。
三、抗生素1. 头孢菌素类适应症:用于妇科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如盆腔炎、内生殖器感染等。
使用说明:根据医嘱,通常为静脉注射或口服,剂量和疗程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 环丙沙星适应症:用于盆腔炎、宫颈炎、附件炎等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使用说明:根据医嘱口服,每日1-2次,剂量和疗程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四、抗菌药物1. 硫酸链霉素适应症:治疗宫颈炎、附件炎等感染性疾病。
使用说明:根据医嘱静脉注射,每日2-3次,剂量和疗程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 诺氟沙星适应症:治疗附件炎、盆腔炎等坏死性感染性疾病。
使用说明:根据医嘱口服,每日1-2次,剂量和疗程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以上是妇科疾病中常用的一些西药及其适应症和使用说明。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处方进行使用,遵守药物的使用方法和用药周期,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应定期复诊,以及在用药期间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并停止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苯甲酸雌二醇: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①功能生调性子宫出血,肌注1~3mg每日2次,血止或出血明显减少后逐渐急哦啊量同雌二醇。
维持量为隔日1mg。
②子宫发育不良,隔日肌注1mg连续注射10次,停药8~10天,重复。
如计划多次应用,则宜于后5次同时注射黄酮10~20mg。
③退奶每日精锐肌注射2mg连用3~5日。
2、戊酸雌二醇:——商品名为“补佳乐”:
【药理作用】同
为天然复合雌激素。
服药方法:每日口服1~2mg与甲羟孕酮同时服用,或在戊酸雌二醇的后10天加甲羟孕酮每日2mg。
已经切除子宫或无子宫者不需要加孕激素,连续服用21天。
【】
3、炔雌醇:①闭经的雌激素代替治疗,口服0.0125~0.05mg,每晚睡前服1次,连服20~22天,停药8~10天重复。
长期应用时,宜于用药的后7天,每日加口服安宫黄体酮2~4mg,两药同时停。
②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口服0.05~0.10mg,每日2次,血止或出血明显减少后逐渐减量同雌二
醇。
维持量为每日0.0125~0.05mg。
③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口服0.0025~0.01mg。
用者宜加安宫黄体酮2~4mg,(见尼尔雌醇)。
④治疗前列腺癌,一次0.05~0.5mg,一日3~6次。
不良反应同雌二醇。
口服1g的维生素C功使单次口服本品的生物利用度提高到60%~70%。
【注意事项】同雌二醇。
3、雌三醇:属于代谢产物。
4~8mg/d,连服22天,最后10天加醋酸甲羟孕酮10mg/d,(服雌三醇第13天加)连服10天,雌三醇的优点是:可以控制症状,而且不会使子宫内膜增殖,腺癌发生率低。
因此,目前本征多采用雌三醇进行治疗。
已经切除子宫或无子宫者不需要加孕激素。
4、尼尔雌醇:——商品名为“维尼安”:是一种合成的雌激素,衍生于雌三醇,口服吸收后在体内存储于脂肪组织,缓慢释放。
尼尔雌醇为绝经后补充雌激素,调整自主神经系统的药物,对绝经期症状有效。
对心血管系统,它参与心肌冠状动脉、颈动脉、主动脉等重要部位的代谢作用,可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上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将动脉壁中已沉淀的胆固醇运载至肝脏进行代谢、排泄,改善粥样硬化,从而降低冠心病发病率与死亡率。
此外,还可抑制骨吸收,从而防止骨质的丢失,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作用特点:本品为雌三醇衍生物、有较强的雌激素作用、口服有效时间较长,能选择性用于阴道,对子宫内膜影响较小。
适应症:主要用于雌激素缺乏引起的妇女绝经期、更年期综合征。
服药方法:每2周服一次,每次服1~2mg,或每4周服一次,每次5mg。
最后10天加醋酸甲羟孕酮10mg/d,已经切除子宫或无子宫者不需要加孕激素。
有子宫而且长期服用者应周期性加语激素,即尼尔雌醇每月服1次或2次,每3月加甲羟孕酮10mg/天,连服10天。
5、醋酸甲羟孕酮复合胶囊:——商品名为“妇复春胶囊”:每粒内含炔雌醇0.625ug、甲羟孕酮0.25mg、钙剂、维生素A、D、E等。
服药方法:2.5mg/天,维持量隔日2.5mg。
副作用少,偶尔发生阴道出血、眩晕、皮脂腺分泌过多等。
已经切除子宫或无子宫者不需要加孕激素。
6、妊马雌酮——商品名为“倍美力”属于结合雌激素:
服药方法:倍美力0.3mg/d,或0.625mg/d,连服22天,最后10天加醋酸甲羟孕酮10mg/d,(服倍美力第13天加)连服10天,已经切除子宫或无子宫者不需要加孕激素。
7、天然雌激素疗法:一般选用诺坤复片,为17β-雌二醇服药方法:每日1~2mg/,口服;或选用结合雌激素0.3~1.25mg/日,口服;或用雌酮或雌三醇1~4mg/日,口服;副
作用少,一般不影响血脂。
也用硫酸性酮哌嗪3mg/日,口服。
8、乙烯雌酚:属于合成雌激素。
服药方法:0.125~0.25毫克,1次/日,共服20日,停药10日。
如症状无改变,可以增加剂量;亦可用炔雌醇0.02~0.05毫克,1次/日,服法同上。
9、7-甲异炔诺酮:——商品名为(利维爱):具有雌、孕及雄激素三种激素弱的活性,一般对子宫内膜不引起撤退性出血。
每日或隔日口服2.5mg。
10、环丙孕酮片:——商品名为达英-35,国内常用的制剂为小剂量环丙孕酮与炔雌醇组合成的复合片,含环丙孕酮2mg和炔雌醇35ug组成一复合片,每日服1片,连服21天为一周期。
一般需用6周期或更久。
11、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制剂:最常用的是强的松片,每日5~10mg,或地塞米松0.375~0.5mg,每日1次口服,睡前服,连服22天。
12、安体舒通:安体舒通片,每日口服50~200mg。
▲详细参考:实用妇产科学827~831页。
13、炔诺酮(妇康片):
止血效果好,但对肝功能影响大。
用法:每次5mg,每8h服1次,流血应在3日内停止,随后递减,每日减少1/3量,以后维持量在每日2.5mg,至止血,
21日左右为止。
14、乙酸孕酮加戊酸雌二醇:
用法:乙酸孕酮250mg加戊酸雌二醇(2号避孕针)5mg1支,同时加复方黄体酮1支,肌肉注射,流血应在3日内停止,于10日内注射2号避孕针1支。
15、克罗米芬(CC)疗法:
(1)克罗米芬(CC)疗法: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加CC疗法,溴隐亭加CC疗法。
上述疗法是治疗PCOS的首选药物和方法。
克罗米芬对雌激素具有较弱的拮抗作用的刺激与较强的拮抗双重作用。
它作用于下丘脑,争夺雌激素受体,解除性激素对下丘脑周期中枢的抑制作用,促使垂体FSH分泌增加,调整FSH与LH的比值,出现中期的LH峰,促进卵泡发育及排卵。
★克罗米芬量宜从小剂量开始,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给药(闭经患者可先用孕酮诱发月经),每日50mg~100mg,连服5天,为一个疗程,通常在用药后停药5~10日内出现排卵。
有人主张在停用克罗米芬后2~4日时,加肌内注射HCG5000IU—10000单位,每日1次,连用3日,可增强疗效。
▲详细治疗参考:不孕不育的诊断与治疗179页。
注:若第一周期用药无效,第二周期可增加药量至100mg,每日1次。
最大剂量每日不超过200mg,并应严密监测卵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