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峰拖尾的因素

合集下载

气相峰拖尾的因素

气相峰拖尾的因素

最近看到好多‎色友发帖,都提到峰拖尾‎的现象,因为拖尾的原‎因很多,只有正确的找‎到原因才能处‎理得当,恢复正常。

原因好多,总结如下!:色谱拖尾原因‎及解决办法1、当经历维修色‎谱问题(色谱峰拖尾、灵敏度降低、保留时间改变‎等)时,切去色谱柱前‎端的1/2 到1 米。

必要时,更换进样口内‎衬管、隔垫,并清洗进样口‎。

保护柱可用于‎提高色谱柱的‎使用寿命。

(气相)2、衬管脱活进样口衬管上‎的活性点可以‎吸附样品组分‎并导致出现拖‎尾峰,并可能损失灵‎敏度和重现性‎。

用脱活制剂用‎来覆盖衬管玻‎璃表面的活性‎点或与之发生‎反应。

脱活程序进行‎脱活,该程序可以使‎衬管重现性高‎、惰性好,且使用寿命长‎。

对于不分流的‎应用,或者在必须分‎析极性很弱的‎化合物时,应当使用脱活‎的衬管。

即使使用脱活‎的衬管开始也‎会表现出活性‎,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应当更换衬管‎。

可以清洁衬管‎以除去颗粒物‎或用溶剂冲洗‎衬管以除去挥‎发性较低的组‎分。

但是,选择合适的衬‎管清洗程序可‎能较为困难。

某些溶剂可能‎会除去脱活层‎,并且工具可能‎会划伤衬管的‎玻璃表面,从而导致出现‎多余的活性点‎。

新的衬管几乎‎总比已清洁过‎并且重新脱活‎的衬管表现优‎异- 尤其对于痕量‎分析。

3、色谱柱、进样口衬管或‎被污染的金属‎进样口密封垫‎所吸收的样品‎组分使用新的‎脱活的衬管或‎清洗旧衬管并‎更换玻璃毛。

进样针针头撞‎击,进样口衬管内‎的填充物破碎。

从衬管中取出‎部分填充物,或使用无填充‎的衬管。

色谱柱末端切‎口不整齐(样品吸附于此‎)卸下色谱柱。

使用安全的毛‎细管熔融石英‎切割工具(例如陶瓷片或‎色谱柱切割器‎)将色谱柱切成‎垂直的齐口,然后重新装入‎色谱柱。

断裂或破碎的‎进样口衬管确‎保进样口中的‎总流速为40‎ml/min以上。

4、色谱柱在进样‎口中的位置不‎正确,可能载气流路‎存在密封垫的‎颗粒。

5、一支色谱柱上‎不能装入超过‎2-3 个接头。

峰形拖尾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汇总

峰形拖尾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汇总

技术报告改善反相 HPLC 中的峰拖尾在反相 HPLC 中峰拖尾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特别是分离碱性化合物和通过HPLC 分析药物成分时是经常产生拖尾缘由。

峰拖尾可以引起分离度降低,灵敏度减弱, 精密度和定量变差。

图 1表明峰之间的分离度和灵敏度与峰拖尾成负相关。

图 2表明准确度和精密度因数据系统无法准确识别峰的起点和终点而受到影响。

图 1 拖尾对分离度和灵敏度的影响当峰拖尾(T ,拖尾因子从 1.0增加到 2.0时,分离度(Rs 从 1.5降到 1.0。

灵敏度(峰高由于峰的体积增大和样品的浓度降低而降低。

图 2 峰拖尾对准确度和精密度的不利影响拖尾峰使数据系统难以准确确定峰的终点, 故而影响准确度和精密度。

在这个例子中,在 B 点测得到峰面积比在 A 点测得的峰面积少约 3%。

峰拖尾的原因,峰拖尾的主要原因有:1、溶解样品的溶剂比流动像更强,2、样品量过载,3、固定相中的硅醇基与胺类物质相结合反应,4、硅胶吸附酸性化合物,5、色谱柱柱床中有空隙。

只要确定了拖尾的原因就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拖尾并消除之。

(表 1表 1 峰拖尾:原因及解决方案原因解决方案样品溶剂极性强于流动相在流动相中溶解样品, 尽可能降低样品溶剂的强度样品量过载减少进样量, 参考表 2中推荐的不同柱型对应的不同进样体积硅醇基与胺类物质的结合调节流动相的 pH<3.0。

2. 增加流动相的离子强度, 25mM ~ 50mM 。

3. 流动相中增加竞争性的胺类, 10mM的 TEA (三乙胺。

4. 选择低硅醇活性的固定相。

参照图 6 C18柱按固定相硅醇活性分级。

5.酸性物质在硅胶上的吸附增加流动相中盐的浓度, 25mM ~ 50mM 。

2. 调节流动相的 pH<3.03. 增加竞争性的有机酸, 1%醋酸或者是 0.1%TFA(三氟乙酸柱子空隙更换新的色谱柱尝试填充空隙很少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一、由于溶解样品的溶剂极性强于流动相而引起的拖尾如果溶解样品的溶剂极性强于流动相, 就会引起宽的甚至是拖尾的峰。

气相色谱峰拖尾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气相色谱峰拖尾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气相色谱峰拖尾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果气相色谱峰拖尾,一般是气相色谱仪的原因,与质谱仪或气相色谱仪检测器的关系不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样品的问题1、样品浓度太高样品浓度太高时,样品的色谱峰就会有明显的拖尾,这种情况下可以稀释样品,或者把样品进样的模式由不分流进样改为分流进样,或者把分流进样的分流比调高一些,例如之前设置进样分流比为10:1,根据样品的实际浓度可以设置为100:1等。

2、样品的性质问题①化合物极性太强分析极性化合物或活性化合物时,其活性位点容易与流经途中的位点吸附而呈现出拖尾,这种情况下要求样品分析系统具有良好的惰性,例如使用超惰的衬管、干净的分流平板和惰性好的低流失色谱柱。

②化合物的沸点太低早流出的组分一般是挥发性强、沸点低的组分,这类化合物拖尾严重时,主要原因在于化合物的沸点太低,可能在于溶剂聚焦效应不够,溶剂没有完全冷凝、有部分气化时,样品就进入了色谱柱,这样沸点低的化合物也就先进入色谱柱进行分析了,导致色谱峰拖尾。

这种情况下可以降低进样口的温度、调整程序升温的初始温度在溶剂沸点10-25℃以下,让所有的化合物都在冷凝的情况下,整齐划一地进入色谱柱。

③化合物的沸点太高晚流出的色谱峰一般是低挥发性、沸点高的组分,这类化合物的拖尾现象随着保留时间的增加而严重,主要原因在于化合物的沸点太高,在进样口气化不完全,或者色谱柱和传输线的温度偏低,引起样品在分析的过程中有部分冷凝,进而导致色谱峰拖尾。

这种情况下,应该注意化合物的沸点,可以适当地提高进样口、色谱柱、传输线等处的温度可以改善拖尾现象。

二、进样口的问题1、进样口的温度不合适样品使用气相色谱仪分离时,首先进入进样口,在里面进行气化,所以要求进样口的温度要高于待测化合物的沸点,使化合物在进样口处充分气化。

如果进样口的温度低于待测化合物的沸点,那么化合物就会气化不充分,也会导致色谱峰拖尾。

并且,没有气化的化合物就会残留在进样口,污染进样隔垫和衬管,也可能响到其它化合物的峰形。

005 峰拖尾原因分析(下)

005  峰拖尾原因分析(下)

日常使用的过程中注意将温度降低到 40 ℃ 以下,特别是使用高 pH 流动相时;使用高温 兼容色谱柱,如立体保护的硅胶柱、混合型 柱、聚合物柱、氧化锆柱等。使用特别适合 在较高 pH 下操作的高覆盖率或双交联固定相 (比如,ZORBAX Extend-C18),或使用聚合 物、混合型或氧化锆反
八、金属络合作用 某些分析物具有易于与金 属进行螯合的结构。筛板或柱壁上的金属可 能与其发生相互所用,形成螯合物,表现出 明显的拖尾。用磷酸冲洗有助于解决这一问 题。 如何肯定峰拖尾是由于金属络合而引起 的?只要辨别N或O原子上的孤对电子能否与 金属螯合并形成5 或者 6元环。金属络合物是 一个普遍被忽视的峰拖尾成因,每个HPLC系 统中都存在金属。
图9中经过酸洗后,我们得到了一个 较尖锐的色谱峰,化合物 2 的拖尾因 子得到了改善。ZORBAX StableBond 柱可以接受1% 的磷酸冲洗,因为该 色谱柱采用了在酸性条件下稳定的设 计。如果您使用的是Eclipse-XDB、 Eclipse Plus,或其它为中等pH 范围 而设计的封端柱,酸浓度应减为 0.5%.
九、色谱柱性能下降 在您使用色谱柱时,会 用其分析各种目标物、使用各种流动相并分 离不同的样品基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色 谱柱会受到这些物质的影响发生一些微妙的 变化,从而引起峰拖尾、分叉或保留时间的 改变。在使用新色谱柱时保留其测试样品色 谱图非常重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比较, 就能发现性能上的变化。如果分离度下降导 致不能进行良好定量,这根色谱柱就应该丢 弃并更换了。
峰拖尾原因分析(下)
峰拖尾(Peak tailing)是液相色谱分 析中的最常见问题之一。峰拖尾可以 引起分离度降低,灵敏度减弱,精密 度和定量变差。引起拖尾的因素有很 多,昨天我们讲了四大方面,今天继 续讲完,还可以考虑以下五个方面原 因。

气相色谱峰拖尾的原因

气相色谱峰拖尾的原因

气相色谱峰拖尾的原因
气相色谱峰拖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注射器问题:可能由于注射器进样不均匀或注射量过大,导致样品在进入柱中时出现不均匀扩散,从而产生峰拖尾。

2. 柱子问题:如果柱子老化或受到污染,可能会导致峰拖尾现象。

例如,柱子封口不良或填充物结构不均匀等情况都可能导致峰拖尾。

3. 柱温过高:当柱温过高时,可能会引起样品的挥发过快,样品分子在柱内无法充分附着于固定相,从而导致峰拖尾的现象。

4. 样品分子间相互作用:某些化合物在色谱柱中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峰形变得不对称并出现拖尾。

5. 柱内载气流速过高:如果载气流速过高,可能会导致样品分子在固定相中的传播速度太快,无法充分附着于固定相,从而产生峰拖尾。

6. 柱内修饰物不匹配:如果柱内的固定相与某些特定样品不相容或相互不匹配,可能导致峰拖尾问题。

综上所述,气相色谱峰拖尾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需要综合考虑和分析,以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气相色谱峰拖尾、响应低甚至不出峰的原因分析0

气相色谱峰拖尾、响应低甚至不出峰的原因分析0

气相色谱峰拖尾、响应低甚至不出峰的主要原因A) 系统污染、惰性下降系统惰性不好对活性组分峰形及响应的影响尤为明显。

建议选用惰性优异的低流失色谱柱和色谱耗件,如去活的衬管。

如果系统已经被污染,应及时对进样口和检测器进行维护。

恢复被污染色谱柱的方法主要有:将进样口端截去0.5~1 米,根据样品来源做进一步的判断,如果是半挥发污染物,还可以进一步考虑对色谱柱进行老化。

污染严重时可截去更长或用溶剂彻底清洗色谱柱(必需是交联键合固定相)B) 色谱柱安装不正确或系统其他部位存在死体积毛细管柱在进样口和检测器的安装位置不当将影响峰形,请严格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正确安装色谱柱。

其他与毛细管柱相连接的部位也应注意降低死体积。

C) 系统漏气需定期检查系统气密性、更换进样口备件。

使用非纯石墨密封圈时,注意安装后的几次温度升降之后追加一次拧紧。

D) 方法条件不佳对于低挥发性样品,需注意提高进样口和/或检测器、色谱柱、传输管线等处的温度,防止冷凝现象。

有些样品在某些检测器的响应确实不高(甚至没有响应),如果样品不出峰,又没有参考响应值,应加大进样量确认出峰位置,并利用标样考查样品的响应值。

E) 其他可能导致峰拖尾的原因:²不分流模式下,分流放空阀开启过晚(通常应在0.5~1.0 分钟之间)²手动进样速度过慢²检测器尾吹气流量不足² PLOT 色谱柱样品过载²组分共流出²含磷化合物在NPD 白色铷珠上易拖尾,建议使用黑色铷珠。

可以提高传质速率,提高柱效,但柱温过高又会使组分间分离度减小。

采用较低的柱温,减少固定相的用量和适当增加载气的流速,可在短时间内获得良好的分离效果;2汽化温度应以能使试样迅速汽化而不产生分解为准,通常比柱温高20-70℃,柱温应比试样中各组分的平均沸点低20-30℃, 对于沸点范围较宽的试样,宜采用程序升温;增加柱长会提高分离度,但分析时间增长,因此,一般在满足一定分离度的条件下尽可能用短柱子;进样应在1秒以内完成,以减小峰变宽;3点火氢焰气相色谱仪,开机时需要点火,有时因各种原因致使熄火后,也需要点火。

气相色谱常见问题解答.

气相色谱常见问题解答.

气相色谱常见问题解答问题1:为什么有些峰出现拖尾答:①这可能是由于进样口或色谱柱不干净,或色谱柱切割不正确.冷却进样口,关闭气流并更换或清洁进样口部件,包括进样口衬管和金密封垫.取出色谱柱.切掉一段色谱柱以清除不挥发性残留物,隔垫碎屑和密封圈碎片.这段色谱柱的长度可以是 1 英寸到 1 米,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更长.使用正确的切割工具来切割色谱柱.如果切割不好,则可能导致样品吸收.使用黄铜刷子或氧化铝粉末等软质研磨剂擦洗进样口钢质内壁.在重新安装其他部件前,要确保已将进样口清洗干净.对于5890,卸下分流出口管路并用溶剂清洗是比较好的方式.②在不分流方式下进行分析时,不分流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拖尾.通常时间应在0.5 至 1 分钟范围内.③未吹扫(死)体积也可能导致拖尾.确保在进样器和检测器中色谱柱安装正确.④如果考虑色谱柱部分流失,则可以使用色谱柱前的保留间隙(制备色谱柱).如果没有降低色谱柱效率,则可以将其切割掉或更换掉,并可延长色谱柱的寿命.但要注意保留间隙和分析色谱柱的连接可能引起泄漏和样品吸收.问题2:如何改善峰形(前伸峰,拖尾峰)答:前伸峰是由于色谱柱过载.当一种或多种化合物的进样量超过色谱柱固定相容量时,可能发生这种情况.液相膜越薄,色谱柱中保留的每种化合物就越少. 这涉及到进样体积和进样中每个峰的化合物浓度.通过减少进样量,分流样品或进样浓度较低的样品,可减小进样体积.问题3:什么原因导致峰比原来大,而且出现的早答:过快,过大的峰通常是由于从分流口和隔垫吹扫口排出的载气减少,而更多的进入色谱柱;因此增加柱头压力,可降低分流比.检查分流出品的气体流量,如需调整分流比则对调整此流量.如果问题依然存在,可卸下并清洁分流口.这个问题也可能由于柱头压调节阀有问题而引起.问题4:何时需更换隔垫或衬管答:通常比较好的隔垫至少能保证100 次进样不发生问题. 当色谱特征说明衬管有问题时,需要更换衬管.影响隔垫寿命的因素有注射器尺寸,进样口温度和压力,当然受压力影响的程度比较小.影响衬管寿命的因素通常是样品的清洁度.应该根据仪器维护历史记录来选择色谱需要的特定程序.问题5:随着进样室温度升高,对分析物分解有影响吗答:如果化合物热稳定性差,分析物分解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这在制药工业中比较常见.如果药物或中间体热分解温度低于进样口温度,则分析结果中将出现特殊的峰或与目标分析物发生反应.问题6:排除色谱柱流失问题的最佳方法是什么答:诊断色谱柱是否存在流失问题的最佳方法是第一次在方法条件下安装色谱柱时,做一次空白色谱图,然后将最近的运行和空白运行色谱图对比.如果在空白运行中产生了很多峰,则色谱柱性能改变,这可能是由于载气中含有氧气,也可能是由于样品残留.如果有GC-MS,则低极性色谱柱的典型流失离子(例如DB/HP-1 或5)质/荷比m/z 将为207,73,281,355 等,大多数为环硅氧烷.问题7:如何得知分流/不分流进样口的进样体积不超过进样口衬管反应室的容积答:如果不是多次重复进样引起精度问题,则不会经常发生这个问题.精度问题经常是由于不合适的进样体积引起.因为分流进样的进样口流速比较高,样品进出进样口比不分流快得多.同样地,由于溶剂没有时间扩散到衬管外,因此分流模式进样体积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实际上,1 微升是比较合适的,由于降低分流比对增大峰面积比增加进样量更有效.然而,不分流进样要求要严格的多,建议使用蒸汽体积计算器估算最终的扩散体积.问题8:排除色谱柱流失问题的最佳方法是什么答:诊断色谱柱是否存在流失问题的最佳方法是第一次在方法条件下安装色谱柱时,做一次空白色谱图,然后将最近的运行和空白运行色谱图对比.如果在空白运行中产生了很多峰,则色谱柱性能改变,这可能是由于载气中含有氧气,也可能是由于样品残留.如果有GC-MS,则低极性色谱柱的典型流失离子(例如DB/HP-1 或5)质/荷比m/z 将为207,73,281,355 等,大多数为环硅氧烷.问题9:色谱分析运行时,标样和样品的峰均随时间加宽,这正常吗答:如果保留时间没有很大区别,只是加宽的峰拖尾,可能表明有活化点.如果加宽的峰是对称的,可能是由于正常的色谱柱"损耗和流失".如果峰前伸,说明色谱柱过载.问题10:为什么在空白运行中出现了我的样品组分峰答:有可能是由于样品制备或系统清洁问题.尝试在样品和空白样品制备中使用新溶剂,并在样品清洗瓶中装上新溶剂.尝试使用新的注射器和隔垫.取出并清洗分流出口管路.在未进样情况下运行以观察仅加热色谱柱有无峰出现.问题11:什么原因导致基线不稳和干扰答:1. 进样针受污染.清洗进样针;做一浓缩试验,载气线路可能也要清洗.2. 色谱柱受污染.烘焙色谱柱,限定时间1-2h.3. 检测器不平衡.检测器一般需要24h才能得到平衡.4. 在程序升温的时候改变载气流速(在很多情况下为正常现象).问题12:什么原因导致过多的基线噪音答:1. 进样针受污染.清洗进样针;做一浓缩试验,载气线路可能也要清洗.2. 色谱柱受污染.烘焙色谱柱,限定时间1-2h.3. 检测器不平衡.清洗检测器,通常噪音不是突然增大而是逐渐产生.4. 污染或载气质量降低.使用高质量的载气或检查气体是否泄露.一般在换载气钢瓶的时候会突然发生.5. 柱子安装太过.可重新安装.6. 载气流速不合适.重新设定流速.7. 与MS,ECD,TCD联用时发生漏洞,查找并消除漏洞即可.8. 检测器的灯或电子倍增管老化.问题13:什么原因导致峰形改变答:1.检测器响应改变.检查气体流速,温度和设置.2.样品的浓度改变.检查并检验样品的浓度,样品的蒸发或成分的改变都可能引起.3. 色谱柱受污染.问题14:如果分离度下降,如何处理1.柱温不同.检查柱温.2.不同的色谱柱的维数和相位.核实色谱柱的特性.3.改变载气流速.4.色谱柱受污染,应用溶媒清洗柱子.5.进样器的改变.检查进样器的设置.6.样品的浓度或溶解能力的改变.试用一个不同的浓度.问题15:如果出现分裂峰,如何处理1.试着改变一下进样方法.2.改变溶媒,使其成为单一的溶媒.3.重新安装色谱柱.4.减小进样温度.问题16:如果怀疑进样器或载气被污染了,应采用何种检测1. GC在40-50℃保持8小时或8小时以上.2. 运行一个空白分析(开启GC,但不进样).3. 收集空白分析的色谱图.4. 第一个空白分析完成以后立即开始第二次,二者间隔时间不要超过5min.5. 收集第二次空白分析的色谱图,并与第一次的图谱进行比较.6. 假如在第一次时,峰图包含了大量的色谱峰,而且基线不稳定,那就暗示了毛细管柱被污染了(进样器或载气被污染).7. 假如两次色谱峰图都包含少数的峰或基线的微小漂移,那就可以假定进样器或载气是比较干净的.假如8. 假如两次色谱峰图都包含重大数量的噪音和(或)基线漂移,那通常也就表明了进样器或载气被污染了.问题17:保护柱应为多长比较有代表性的保护柱柱长为0.5-10m.虽然没有确定的长度适合所有的样品,但是以下一些建议也可以参考.假如样品相对来说比较纯净,溶质为极性,保护柱应该在0.5-1.0m之间;若样品相对来说不纯净,保护柱应该适当长些.5-10m长的主要是为了维护单一系统.长保护柱允许使用者减去大约1m而代替整个保护柱安装.问题18.用HPLC进行分析时保留时间有时发生漂移,有时发生快速变化,原因何在?如何解决?关于漂移问题:①温度控制不好,解决方法是采用恒温装置,保持柱温恒定②流动相发生变化,解决办法是防止流动相发生蒸发、反应等③柱子未平衡好,需对柱子进行更长时间的平衡关于快速变化问题①流速发生变化,解决办法是重新设定流速,使之保持稳定②泵中有气泡,可通过排气等操作将气泡赶出。

气相峰拖尾的原因

气相峰拖尾的原因

气相峰拖尾的原因
气相峰拖尾是指色谱图中,峰形图像在峰顶处呈现较突出的明显峰,但尾部却延长而不尖锐的现象。

将其与理论或基准峰形图像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其尾部相对于峰顶较宽,延伸的部分也比较长。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分析气相峰拖尾的原因。

1.柱背压或流速不合适:气相色谱柱的工作压差和流速是影响拖尾现象的关键因素。

如果柱背压过高或流速过快,会导致多种机理下的拖尾。

例如,流速过快时,流体在柱床中停留的时间过短,可能会由于分离过程未完成而产生拖尾。

2.柱质量:气相色谱柱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会对拖尾现象产生影响。

例如,柱填料的粒径分布不均匀或者填料表面存在不均匀物种会导致拖尾。

柱表面的极性差异、亲水性或亲疏水性差异等也与拖尾现象有关。

3.样品组分特点:样品组分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特点会对拖尾现象产生影响。

一些化合物可能具有极性较强、易产生氢键或化学反应等特性,这些特性可能会造成拖尾现象。

高分子化合物和极性较强的化合物也更容易产生拖尾现象。

4.色谱条件:除了柱背压和流速之外,其他色谱条件的设置也可能对气相峰的拖尾现象产生影响。

例如,进样量过多或进样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峰的扩展并产生拖尾。

此外,温度梯度变化或操作温度变化也可能导致拖尾现象。

5.柱寿命:在其中一种程度上可以说,柱的寿命决定了柱的性能。

气相色谱柱使用时间过长可能会出现增强拖尾现象,尤其是当柱填料存在脱落、裂解、污染等情况时。

总之,气相峰拖尾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为了解决气相峰拖尾问题,可以通过调节色谱条件、选择合适的柱种和填料,优化样品预处理方法以及控制进样量等措施来改善色谱分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近看到好多色友发帖,都提到峰拖尾的现象,因为拖尾的原因很多,只有正确的找到原因才能处理得当,恢复正常。

原因好多,总结如下!:
色谱拖尾原因及解决办法
1、当经历维修色谱问题(色谱峰拖尾、灵敏度降低、保留时间改变等)时,
切去色谱柱前端的1/2 到1 米。

必要时,更换进样口内衬管、隔垫,
并清洗进样口。

保护柱可用于提高色谱柱的使用寿命。

(气相)
2、衬管脱活
进样口衬管上的活性点可以吸附样品组分并导致出现拖尾峰,并可能损失灵敏度和重现性。

用脱活制剂用来覆盖衬管玻璃表面的活性点或与之发生反应。

脱活程序进行脱活,该程序可以使衬管重现性高、惰性好,且使用寿命长。

对于不分流的应用,或者在必须分析极性很弱的化合物时,应当使用脱活的衬管。

即使使用脱活的衬管开始也会表现出活性,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应当更换衬管。

可以清洁衬管以除去颗粒物或用溶剂冲洗衬管以除去挥发性较低的组分。

但是,选择合适的衬管清洗程序可能较为困难。

某些溶剂可能会除去脱活层,并且工具可能会划伤衬管的玻璃表面,从而导致出现多余的活性点。

新的衬管几乎总比已清洁过并且重新脱活的衬管表现优异- 尤其对于痕量分析。

3、色谱柱、进样口衬管或被污染的金属进样口密封垫所吸收的样品组分使用新的脱活的衬管或清洗旧衬管并更换玻璃毛。

进样针针头撞击,进样口衬管内的填充物破碎。

从衬管中取出部分填充物,或使用无填充的衬管。

色谱柱末端切口不整齐(样品吸附于此)卸下色谱柱。

使用安全的毛细管熔融石英切割工具(例如陶瓷片或色谱柱切割器)将色谱柱切成垂直的齐口,然后重新装入色谱柱。

断裂或破碎的进样口衬管确保进样口中的总流速为40 ml/min以上。

4、色谱柱在进样口中的位置不正确,可能载气流路存在密封垫的颗粒。

5、一支色谱柱上不能装入超过2-3 个接头。

多个接头会造成死体积(拖尾峰)问题。

6、超出色谱柱的温度上限会造成固定相和管表面的加速损坏。

这样会造成色谱柱的过分流失,活性组分形成拖尾,以及/或降低柱效(分离度)。

幸好热损坏
是一个很慢的过程,因此,在色谱柱严重损坏之前还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可在高于温度极限的条件下使用。

当有氧存在时会大大加速热损坏。

对有泄漏或载气中氧含量较高的色谱柱进行过度加热可快速并永久地损坏该柱。

7、载气流路(例如气路、接头、进样器)中的泄漏往往是暴露在氧中的源头。

随着色谱柱的加热,会很快地损坏固定相。

这样会造成色谱柱的过度流失,活性组分形成拖尾,以及/或降低柱效(分离度)。

其征兆与热损坏相似。

不幸的是发现氧损坏之时色谱柱已经受到严重的破坏,在不太严重的情况下,色谱柱仍可使用,但性能有所下降。

在严重的情况下,色谱柱将完全不能使用。

让系统避免和氧接触和避免泄漏是不受到氧损坏最有效的方法。

良好的维护GC 系统包括定期检查气路和压力表的泄漏、定期更换隔垫、使用高质量的载气、安装和更换氧捕集阱、在气体钢瓶完全用完之前就更换。

8、要避免进入色谱柱的主要化合物是无机酸和碱。

酸类包括盐酸(HCl)、硫酸(H2S04)、硝酸(HNO3)、磷酸(H3PO4) 和铬酸(CrO3)。

碱类包括氢氧化钾(K OH)、氢氧化钠(NaOH) 和氢氧化铵(NH4OH)。

大多数这些酸和碱不易挥发,会积聚在色谱柱前端。

如果不清除它们,将会损坏固定相。

这样会造成色谱柱的过分流失,活性组分形成拖尾,以及/或降低柱效(分离度)。

其征兆和热损坏及氧损坏相似。

盐酸和氢氧化铵是这一类化合物中危害最小的。

这两种物质易
溶于样品中的水。

如果水不停留或几乎不停留在色谱柱中,HCl 和NH4OH 在色谱柱中停留的时间就会很短。

这就消除或降低了这些化合物所造成损坏的可能性。

因此,如果样品中含有HCl 或NH4OH,使用不保留水的环境或色谱柱,即可相对减小这些化合物对色谱柱的危害。

9、有两种基本的污染物:不挥发性污染物和半挥发性污染物。

不挥发性污染物或残留物不会洗脱出来,而会积聚在色谱柱内。

这样色谱柱即成为涂渍了残留物的色谱柱,因而影响了溶质在溶入固定相和洗出固定相的正确分配。

而且残留物还会与活性溶质相互作用,从而引起峰的吸附问题(例如拖尾峰或峰面积减少)。

活性溶质是指含有羟基(-OH) 或氨基(-NH) 以及某些硫醇基(-SH) 和醛的物质。

积聚在色谱柱内的半挥发性污染物或残留物,最终会被洗脱出去。

但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才完全从色谱柱中洗脱。

与不挥发性残留物一样,它们也会引起峰形和峰面积出现问题,此外,通常还会引起很多基线问题(不稳定、偏离、漂移、
鬼峰等。

10、溶剂相极性不匹配。

较早流出的峰或靠近溶剂前沿的峰更容易出现拖尾,解决办法:改变样品溶剂。

11、不分流进样或柱上进样的溶剂效应显著。

解决办法:降低初始色谱柱温度。

注释:使保留值增加,峰拖尾会减弱。

12、色谱柱安装差使较早流出的峰更容易拖尾。

解决办法:重新安装色谱柱。

13、液相:为减少拖尾,可以选择设计优良的封端色谱柱,且使用象三乙胺(T EA,较少需要)等添加剂,或使用“极性”键合相。

14、碱性化合物的峰拖尾可能是一个主要的色谱问题。

峰拖尾降低了色谱效率以及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造成峰拖尾的主要原因是分析物和硅胶表面的相互作用。

这类峰拖尾通常是由于硅胶表面存在的酸性硅醇基引起的。

硅胶中的痕量金属也会增加硅醇的酸性和峰的不对称性。

使用低酸性超纯(99.995%) 硅胶可以减少或消除这些硅醇基的相互作用。

色谱的改善非常显著。

15、液相拖尾峰出现原因及解决办法:
柱头有空隙。

解决办法:使用填料或玻璃珠填充柱顶部
柱上样品超载。

解决办法:使用更高负载量的固定相。

增加色谱柱内径、减少样品量、
单峰- 存在干扰性组分。

解决办法:净化样品;预分离
存在未扫的死体积。

解决办法:减少接头的数量、确保进样器密封垫紧密、确保接头正确固定
碱性化合物- 硅醇相互作用。

解决办法:换成聚合物固定相
碱性基质- 硅醇相互作用。

解决办法:使用更强的流动相或添加竞争碱(例如,三甲胺)
硅胶基- 柱降解。

解决办法:使用特种色谱柱;聚合物柱或空间位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