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5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测试卷8K资料

合集下载

统计师资格考试统计基础与实务(五)试卷

统计师资格考试统计基础与实务(五)试卷

统计基础与实务(五)(总分:102.5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70,分数:102.50)1.总体的基本特征有______。

∙ A.同质性∙ B.大量性∙ C.差异性∙ D.相对性∙ E.绝对性(分数:1.50)A. √B. √C. √D.E.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对总体特点的了解情况,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是总体的三个基本特征。

2.在人口普查中,______。

∙ A.全国人口数是总体∙ B.每一个人是总体单位∙ C.全国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D.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 E.人口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分数:1.50)A.B. √C. √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总体、总体单位、指标、标志等概念,在人口普查中,全国人口为总体,每一个人是总体单位,全国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人口性别是品质标志,而人口性别比是比例相对指标。

3.在全国工业企业普查中______。

∙ A.全国工业企业数是调查对象∙ B.全国每一家工业企业是调查∙ C.全国每一家工业企业是报告单位∙ D.工业企业的所有制关系是变量∙ E.每一家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是变量(分数:1.50)A.B. √C. √D.E. √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调查对象、调查单位、报告单位等统计概念,在全国工业企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而全国工业企业数是总体指标;每一家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同时也是报告单位;工业企业的所有制关系是品质标志;每一家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是变量值。

4.与其他调查相比,普查的主要特点有______。

∙ A.覆盖的单位全∙ B.资料全面系统∙ C.工作量大∙ D.时间较长∙ E.费用较少(分数:1.50)A. √B. √C. √D. √E.解析:[解析] 普查因涉及范围广,时间较长,因此费用较多。

5.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______。

∙ A.样本单位数∙ B.个体标志变异程度∙ C.投入的经费大小∙ D.抽样方法∙ E.时间长短(分数:1.50)A. √B. √C.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影响概率抽样误差的因素,主要有样本单位数目、个体标志变动程度和抽样方法。

统计基础第五章练习题

统计基础第五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平均发展速度是()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的几何平均数D、增长速度+12、某时间数列各环比增长速度为一系列逐步递减的正数,则原时间数列长期趋势为()A、增长型B、下降型C、稳定型D、不确定型3、由未分组的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公式为()A、a=4、某企业生产量逐年有所增加,1991年比1990年增加9%,1992年比1991年增加15%,1993年比1992年增加18%,则1990—1993年生产量增长速度的算式为()A、9%×15%×18%B、9%+15%+18%C、109%×115%×118%-1D、109%×115%×118%5、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时间数列()A、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B、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C、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6、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4.5%,6.7%,2.4%,则其定基增长速度为()A 、0.72% B、-99.28% C、114.18% D、14.18%7、某公司的工业增加值1994年到1999年间总共增长了50%,则年平均增长速度为()A、8、如果两年的环比发展速度均小于1,那么逐年的增长量是()A、正数B、负数C、时正时负D、无法判断9、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指()A、时间数列B、相对数时间数列C、绝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10、某厂各月初工人数的资料如下:元月份280人,二月份284人,三月份280人,四月份300人,五月份302人,六月份304人,七月份320,则该厂上半年月平均人数为()A、345B、300C、201.5D、29511、下列序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A、平均数时间序列B、相对数时间序列C、时期序列D、时点序列12、在时间序列中,作为计算其他动态分析指标基础的是()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13、根据19952000年末商品库存量资料,计算该时间的平均库存量,应该采用的公式为()A14、假定某产品产量2004年比1994年增加了235%,则1995—2004年平均发展速度为()A、15、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A、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减1B、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之和C、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的平方根D、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16、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是()A、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定基增长速度B、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C、环比增长速度等于定基增长速度减1D、两者无直接代数关系17、总速度是()A、定基发展速度B、环比发展速度C、定基增长速度D、环比增长速度18、以1980年为基期,2004年为报告期,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应开()次方。

第五章 时间序列练习题

第五章 时间序列练习题

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一、单项选择1. 时间序列是()。

a、将一系列统计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b、将一系列不同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c、将某一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d、将一系列相同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2. 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时间序列b、时期序列c、平均数时间序列d、时间序列3. 时期数列中的每一指标数值是()。

a、定期统计一次b、连续不断统计而取得c、每隔一定时间统计一次d、每隔一月统计一次4. 在时点序列中()。

a、各指标数值之间的距离称作“间隔”b、各指标数值所属的时期长短称作“间隔”c、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之差称作“间隔”d、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之间的距离称作“间隔”5. 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序列()。

a、学生按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职工人数按时间顺序先后排列形成的数列d、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6. 10年内每年年末国家黄金储备是()。

a、发展速度b、增长速度c、时期数列d、时点数列7. 对时间序列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数据是()。

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8. 由时期序列计算平均数应按()计算。

a、算术平均法b、调和平均法c、几何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9. 由日期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计算平均数应按( )计算。

a、算术平均法b、调和平均法c、几何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10. 由日期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序列计算平均数应按()。

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几何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11. 时间序列中的平均发展速度是()。

a、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b、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c、各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d、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12. 应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主要是因为()。

a、几何平均计算简便b、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c、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d、是因为它和社会现象平均速度形成的客观过程一致13. 平均增长速度是()。

《统计学》-第五章-时间数列

《统计学》-第五章-时间数列

第五章时间数列(一)填空题1、增长量可分为逐期增长量、累积增长量。

两者的关系是累积增长量是相应的逐期增长量之和。

2、时间数列按其排列的指标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绝对数时序)、相对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数时序)、平均指标时间数列(平均数时序)三种,其中总量指标时间数列是基本数列。

3、根据时间数列中不同时间的发展水平所求的平均数叫平均发展水平,又称序时平均数。

4、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水平法和累计法。

且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一般是不相同的。

必须按照动态数列的性质和研究目的来决定采用哪种方法。

如果动态分析中侧重于考察最末一年达到的水平,采用水平法为好;如果动态分析中侧重于考察各年发展水平的总和,宜采用累计法。

5、进行长期性趋势测定的方法有时距扩大法、移动平均法、趋势线配合法、曲线趋势的测定与分析等。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某企业2000年利润为2000万元,2003年利润增加到2480万元,则2480万元是( A )A. 发展水平B. 逐期增长量C. 累积增长量D. 平均增长量2、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是(A )A 、发展水平B 、发展速度C 、平均发展水平D 、增长速度3、已知某企业连续三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6%,7%,8%,则该企业这三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 D ) A. B.4、序时平均数又称作(B )A 、平均发展速度B 、平均发展水平C 、平均增长速度D 、静态平均数5、假定某产品产量2002年比1998年增加50%,那么1998-2002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D )6、现有5年各个季度的资料,用四项移动平均对其进行修匀,则修匀后的时间数列项数为(B )A 、12项B 、16项C、17项D 、18项7、累积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的关系是( A )A. 累积增长量等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B. 累积增长量等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C. 累积增长率与其相应增长量之差D. 两者不存在任何关系8、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A )A 、绝对数时间数列B 、相对数时间数列C 、平均数时间数列D 、时点数列%8%7%6⨯⨯%8%7%6++9、由时期数列计算平均数应是( A )A. 简单算术平均数B. 加权算术平均数C. 几何平均数D. 序时平均数10、历年的物资库存额时间数列是(B)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动态数列D、相对数动态数列11、由时间间隔相等的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按( A)A. 简单算术平均数B. 加权算术平均数C. 几何平均数D. 序时平均数12、由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以(C)为权数A、时期长度B、时点长度C、间隔长度D、指标值项数13、计算动态分析指标的基础指标是(D)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发展水平14、用移动平均法修匀时间数列时,在确定平均的项数时(A)A、必须考虑现象有无周期性变动B、不必须考虑现象有无周期性变动C、可以考虑也可以不考虑周期性变动D、平均的项数必须是奇数15、时间数列中,每个指标值可以相加的是(B)A、相对数时间数列B、时期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16、一般平均数与序时平均数的共同点是(A)A、两者都是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B、都可消除现象在时间上波动的影响C、都是反映同一总体的一般水平D、共同反映同质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17、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7.1%、3.4%、3.6%、5.3%,则定基增长速度是(D)A、7.1%*3.4%*3.6%*5.3%B、(7.1%*3.4%*3.6%*5.3%)-1C、107.1%*103.4%*103.6%*105.3%D、(107.1%*103.4%*103.6%*105.3%)-118、平均增长速度是(D)A、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总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D、平均发展速度减100%19、时间数列中的平均发展速度是(D)A、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B、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各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D、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20、已知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和时期数,便能计算出(A)A、平均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水平C、各期定基发展速度D、各期逐期增长量21、半数平均法适用于(A)A、呈直线趋势的现象B、呈二次曲线趋势的现象C、呈指数曲线趋势的现象D、三次曲线趋势的现象2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如果y=a+bx中b为正值,则这条直线呈(B)A、下降趋势B、上升趋势C、不升不降D、无法确定23、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如果y=a+bx中b为负值,则这条直线呈(A)A、下降趋势B、上升趋势C、不升不降D、无法确定24、如果时间数列的逐期增长量大致相等,则适宜配合(A)A、直线模型B、抛物线模型C、曲线模型D、指数曲线模型25、累计增长量等于(C)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B、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C、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差D、逐期增长量之差26、增长1%的绝对值是(D)A、增长量与增长速度之比B、逐期增长量与定基增长速度之比C、增长量与发展速度之比D、前期水平除以100(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答案是正确的)1、历年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其最后一年的( ACD )A. 总发展速度B. 总增长速度C. 定基发展速度D. 发展总速度2、各项指标值不能直接相加的时间数列有(BCD)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E、变量数列3、时期数列的特点有( ABDE)A.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之间具有可比性B.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之间具有可加性C.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包括的时期长短无关D.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包括的时期长短有关E.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4、时期数列的特点是(ACE)A、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B、指标数值不能直接相加C、指标数值通过连续登记加总取得D、指标数值只能间断计量E、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5、以下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有(ACE)A、历年银行年末储蓄存款余额B、历年产值C、各月末职工人数D、各月商品销量E、历年粮食库存量6、下面等式中,正确的有( ABC)A.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B. 定基发展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C. 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1D. 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7、历年国民生产总值数列是(AD)A、绝对数时间数列B、相对数时间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期数列E、时点数列8、某企业2000年总产值为50万元,2003年为100万元,则2003年的总产值比2000年(ABD)A、增长了50万元B、增长了100%C、增长了50%D、翻了一番E、翻了两番9、已知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和时期数,便能计算出(AC)A、平均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水平C、各期定基发展速度D、各期逐期增长量E、累计增长量10、平均发展速度是(ACDE)A、环比发展速度的动态平均数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D、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代表值E、最末水平与最初水平之比的N次方根11、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原则有(ABCD)A、时间长短应该一致B、总体围应该一致C、指标的经济容应该一致D、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价格、计量单位应该一致E、指标数值的变化幅度应该一致12、时间数列按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CDE)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绝对数时间数列D、相对数时间数列E、平均数时间数列13、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数量关系是(AB)A、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B、两个相邻的定基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基期一致D、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之和E、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之差14、以下社会经济现象属于时期数列的有(BE)A、某商店各月商品库存额B、某商店各月商品销售额C、某企业历年部职工调动工种人次数D、某供销社某年各月末人数E、某企业历年产品产量15、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具体包括(ABD)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增长量E、增长速度16、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具体包括(ABCE)A、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增长速度D、增长量E、平均增长速度17、影响时间数列变化的因素有(ABDE)A、基本因素B、偶然因素C、主观因素D、循环变动因素E、季节因素18、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有(ABCD)A、时距扩大法B、移动平均法C、分段平均法D、最小平方法E、趋势剔除法19、在直线趋势方程y=a+bt中的参数b表示(CD)A、趋势值B、趋势线的截距C、趋势线的斜率D、当t变动一个单位时y平均增减的数值E、当t=0时,y的数值(四)是非题1、将总体系列不同的综合指标排列起来就构成时间数列。

统计基础知识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习题及答案

统计基础知识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习题及答案

D.平均数数列二、多项选择题1.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称为 A. 序时平均数2.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 BD A 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B.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一、单项选择题 第五章 时间序列分析1.构成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 A.主词和宾词 )(20XX 年 1 月) B. 变量和次数 C.现象所属的时间及其统计指标数值 D.时间和次数2.某地区历年出生人口数是一个 ( A 时期数列 B ) (20XX 年 10月)B.时点数列C.分配数列 3. 某商场销售洗衣机, 共销售 6000 台, 年 10) 年底库存 50 台,这两个指标是 ( C ) 20XXA. 时期指标B. 时点指标C. 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4.累计增长量(A ) (20XX 年 10)A. 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 D. 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B. 等于逐期增长量之积C. 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差D .与逐期增长量没有关系5. 某企业银行存款余额 4 月初为 80 万元, 160 万元,则该企业第二季度的平均存款余额为( 5 月初为 150 万元, 6 月初为 210 万元, 7 月初为10)A.140 万元B.150 万元6. 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 A ) C.160 万元 D.170 万元A. 商品库存量 (10)B .商品销售C. 平均每人销售额D .商品销售额 7. 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A. 时期数列10)( A )B.相对数时间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8. 时期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 A A. 可以相加 1月)B. 不可以相C.绝大部分可以相加D. 绝大部分不可以相加10. 某校学生人数 比 增长了 8%,增长了( D )( 10 月)比 增长了 15%, 比 增长了 18%,则 2004- 学生人数共A.8%+15%+18%B. 8 %X 15%X 18%C. (108%+115%+118%) -1D.108 %X 115%X 118% -1( ABD B.动态平均数)(20XX 年 1 月) C.静态平均数 D.平均发展水平 E. 般平均数 )(20XX 年 10 月)B.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C. 指标数值是通过一次登记取得的D. 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没有直接的联系E.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取得的 )(20XX 年 1)B. 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相对量E. 环比增长量除以100再除以环比发展速度7. 增长速度( ADE )( 1 月)A.等于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6.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常用的方法有( A.几何平均法(水平法)C.方程式法(累计法)E.加权算术平均法 AC)(10)B.调和平均法 D.简单算术平均法C.累计增长量与前一期水平之比D. 等于发展速度 -1E.包括环比增长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 8. 序时平均数是( CE )( 10 月)A.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B. 根据同一时期标志总量和单位总量计算C. 说明某一现象的数值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D.由变量数列计算E. 由动态数列计算三、判断题 1 .职工人数、产量、产值、商品库存额、工资总额指标都属于时点指标。

统计学原理第5章:时间序列分析

统计学原理第5章:时间序列分析

a a

n 118729 129034 132616 132410 124000 5
127357.8
②时点序列
若是连续时点序列: 计算方法与时期序列一样; 若是间断时点序列: 则必须先假设两个条件,分别是 假设上期期末水平等于本期期初水平; 假设现象在间隔期内数量变化是均匀的。 间隔期相等的时点序列 采用一般首尾折半法计算。 例如:数列 a i , i 0,1,2, n 有 n 1 个数据,计算 期内的平均水平 a n a n 1 a 0 a1 a1 a 2
(3)联系
环比发展速度的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n n i 0 i 1 i 1
相邻两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后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i i 1 i 0 0 i 1
(二)增减速度
1、定义: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 2、反映内容:现象的增长程度 3、公式:增长速度
0.55
二、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指标
(一)发展速度 (二)增长速度 (三)平均发展水平
(四)平均增长速度
(一)发展速度
1、定义:现象两个不同发展水平的比值 2、反映内容: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快慢相对程度 3、公式:v 报告期水平 100%
基期水平
(1)定基发展速度
是时间数列中报告期期发展水平与固定基期发展水平对比所 得到的相对数,说明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发 展方向和速度,故亦称为总速度。 (2)环比发展速度 是时间数列中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前期发展水平之比,说明某 种社会经济现象的逐期发展方向和速度。
c

a
b
均为时期或时点数列,一个时期数列一个时点数列,注意平均的时间长度 ,比如计算季度的月平均数,时点数据需要四个月的数据,而时期数据则 只需要三个月的数据。

(完整版)统计基础5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测试卷8K

(完整版)统计基础5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测试卷8K

(完整版)统计基础5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测试卷8K统计基础知识测试题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一、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命题你认为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动态序列中的发展水平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2.时期序列中的各项指标数值是可以相加的。

√3.时点序列的每一项指标值反映现象在某一段时期达到的水平。

×4.时点序列的每一项指标数值的大小和它在时间间隔上的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5.用各年人口出生率编制的时间数列是平均数时间序列。

×6.通过时间序列前后各时间上指标值的对比,可以反映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

√7.时期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的大小和它所对应时期的长短有直接关系。

√8.编制时间序列时,各指标的经济内容可不一致。

×9.相邻两项的累积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

√10.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采用“首尾折半简单算术平均法”。

√11.相对数时间序列求序时平均数时,根据所给数列简单平均即可。

×12.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13.两个相邻的定基发展速度相除可得最初水平。

√14.平均发展速度是将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简单平均而得的。

×15.发展水平是计算其他动态分析标志的基础,它只能用总量指标来表示。

×16.保证时间序列中各个指标数列具有可比性是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17.间隔相等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采用简单序时平均法。

√18.平均增长速度等于平均发展速度减1。

√19.若将某市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时间序列属于时期数列。

×20.平均增长速度不能根据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直接求得。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并填在对应的括号内。

21.在时点序列中(A )。

统计学练习题 第五章 时间数列

统计学练习题 第五章 时间数列

第五章 时间数列一、单项选择题1.在线性趋势方程y=a+bt 中,参数a 表示:( )A 、年平均绝对增长量B 、年平均发展速度C 、年平均水平D 、t=o 时动态数列水平2.累计增长量等于:(甲)逐期绝对增长量之和;(乙)逐期绝对增长量连乘积。

定基发展速度等于:(丙)环比发展速度的总和;(丁)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 )A 、甲丙B 、乙丙C 、甲丁D 、乙丁3.增长速度的算法是:( )A 、数列水平之差B 、绝对增长量同发展速度之比C 、数列水平之比D 、绝对增长量同作为比较基础的数列水平之比4.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8%、6%、5%、7%,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A 、8%×6%×5%×7%B 、(8%×6%×5%×7%)一100%C 、108%×106%×105%×107%D 、(108%×106%×105%×107%)一100%5.用几何平均法求平均发展速度时,被开方的数是:(甲)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乙)环比发展速度之和。

这个指标的根次等于:(丙)动态数列水平的项数;(丁)环比增长速度的项数。

( )A 、甲丙B 、乙C 、甲丁D 、乙丁6.某地区粮食产量的平均发展速度1999—2001年是1.03,2002—2003年是1.05,则1999—2003年这5年的平均发展速度是( )A 、05.103.1⨯B 、505.103.1⨯C 、2305.103.1⨯D 、52305.103.1⨯7. 假如每年绝对增长量稳定,那么环比增长速度:(甲)下降;(乙)稳定不变。

如果每年发展速度稳定,那么逐年的绝对增长量是:(丙)增加;(丁)保持稳定。

( )A 、甲丙B 、乙丙C 、甲丁D 、乙丁8.一时间数列有30年数据,若以五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数列有多少年数据?( )A 、30年B 、28年C 、26年D 、24年9.一时间数列有30年数据,若以六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数列有多少年数据?( )A 、30年B 、28年C 、26年D 、24年10.对动态数列进行修匀,利用直线公式y=a+bt ,参数b 说明( )A 、年平均绝对增长量B 、年平均发展速度C 、年平均增长速度D 、数列的平均水平二、判断题1、绝对数时间数列中的各个指标数值是可以相加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基础5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测试卷8K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统计基础知识测试题 第 五 章 时间序列分析一、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命题你认为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动态序列中的发展水平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2.时期序列中的各项指标数值是可以相加的。

√3.时点序列的每一项指标值反映现象在某一段时期达到的水平。

×4.时点序列的每一项指标数值的大小和它在时间间隔上的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5.用各年人口出生率编制的时间数列是平均数时间序列。

×6.通过时间序列前后各时间上指标值的对比,可以反映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

√7.时期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的大小和它所对应时期的长短有直接关系。

√8.编制时间序列时,各指标的经济内容可不一致。

× 9.相邻两项的累积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

√10.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采用“首尾折半简单算术平均法”。

√11.相对数时间序列求序时平均数时,根据所给数列简单平均即可。

×12.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13.两个相邻的定基发展速度相除可得最初水平。

√ 14.平均发展速度是将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简单平均而得的。

×15.发展水平是计算其他动态分析标志的基础,它只能用总量指标来表示。

×16.保证时间序列中各个指标数列具有可比性是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17.间隔相等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采用简单序时平均法。

√18.平均增长速度等于平均发展速度减1。

√ 19.若将某市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时间序列属于时期数列。

×20.平均增长速度不能根据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直接求得。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并填在对应的括号内。

21. 在时点序列中(A )。

A 各指标数值之间的距离称作“间隔”B 各指标数值所属的时期长短称作“间隔”C 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之差称作“间隔”D 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之间的距离称作“间隔” 22. 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序列(C )。

A 学生按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 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 C 职工人数按时间顺序先后排列形成的数列 D 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 23. 10年内每年年末国家黄金储备是( D)。

A 发展速度 B 增长速度 C 时期数列 D 时点数列 24. 对时间序列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数据是(A )。

A 发展水平 B 平均发展水平C 发展速度D 平均发展速度25. 由时期序列计算平均数应按(A )计算。

A 算术平均法 B 调和平均法 C 几何平均法 D “首末折半法”26. 由日期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计算平均数应按( D )计算。

A 算术平均法B 调和平均法C 几何平均法D “首末折半法”27. 时间序列中的平均发展速度是(D )。

A 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 B 各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C 各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D 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28. 应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主要是因为(B )。

A 几何平均计算简便B 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C 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D 是因为它和社会现象平均速度形成的客观过程一致 29.平均增长速度是( D)。

A 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B 总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 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D 平均发展速度减100% 30.累积增长量是( A)。

A 本期水平减固定基期水平B 本期水平减前期水平C 本期逐期增长量减前期增长量D 本期逐期增长量加前期逐期增长量31.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数值是( D)。

A 环比发展速度B 平均发展速度C 定基增长速度D 定基发展速度32. 某地区2003-2007年年底生猪存栏头数在2002的基础上分别增加20、30、40、30和50万头,则5年间平均生猪增长量(B )。

A 10万头B 34万头C 6万头D 13万头 33. 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8.12%、3.42%、2.91%、5.13%,则定基增长速度为(D )。

A 8.12%×3.42%×2.91%×5.13%B (8.12%×3.42%×2.91%×5.13%)-100%C 108.12%×103.42%×102.91%×105.13% D(108.12%×103.42%×102.91%×105.13%)-100% 34. 某种产品单位成本2007年比2006年下降7%,2006年比2005年下降5%,则2007年比2005年下降(B )。

A 7%×5%B 100%-(93%×95%)C (93%+95%)-100%D (107%+105%)-100% 35. 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年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 B)。

A 年年下降B 年年增长C 年年保持不变D 无法确定36. 某地区工业总产值2002年为20亿元,2007年为30亿元,其年平均增长速度为(D )。

A 7% B 10% C 8.3% D 8.4%37. 在时间数列中,作为计算其他动态分析指标基础的是(A )。

A 发展水平B 平均发展水平C 发展速度D 平均发展速度38. 已知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时,要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 A )。

A 水平法B 累计法C 两种方法都采用D 两种方法都不能采用 39. 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 D )。

A 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减1B 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之和C 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的平方根D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40. 某企业的职工人数比上年增长5%,职工工资水平提高2%,则该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B )。

A 7%B 7.1%C 10%D 11%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各题,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将选项并填在下表对应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41. 时间序列按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可分为(BCD)。

A 时期序列 B 相对数时间序列 C 绝对数时间序列 D 平均数时间序列 42. 编制时间序列的基本原则是(ABCD )。

A 指标数值时间长短应该一致B总体范围应该前后一致C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应当一致 D指标的经济内容应当一致D数列中各项指标值通常是采用连续登记取得的43.以下各数列中属于时点序列的是(ABD)。

A某企业的历年年末职工人数B某商业企业的历年年末商品库存额C某商店各月销售额 D某地各月储蓄存款余额44.下列社会经济现象属于时期序列的有(ABC)。

A某工业企业历年产品产量 B某商店各月商品销售额C某工业企业历年内部职工调动工种人次数D某供销社某年各月末人数45.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有(ABCD)。

A发展水平 B平均发展水平C平均增减量D平均增减量46. 简单算术平均法适合于计算(AB)。

A时期数列的平均数 B连续时点数列的平均数C间断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的平均数D间断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的平均数47.相对数时间序列可以是(ABC)。

A两个时期数列之比 B两个时点数列之比C一个时期数列和一个时点数列之比D两个单项数列之比48.时间序列中的速度指标主要有(ABCD)。

A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B定基增长速度和环比增长速度C各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D各环比增长速度的序时平均数49.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数量关系是(AB)。

A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B两个相邻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基期一致D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之和50. 增长速度是(ABCD)。

A发展速度与1之差 B扣除基数之后的发展速度C报告期比基期水平增长的相对程度D报告期比基期水平之差同基期水平之比51.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ACD)。

A累计增长量除以基期水平 B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C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减1 D定基发展速度减152.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是一种(BCD)。

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 C序时平均数D动态平均数53.下面各项中可以用做几何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的有(ACD)。

A直接给定一段时期发展的总速度B由逐期增长量组成的动态数列C动态数列的最初、最末水平D各年环比发展速度组成的动态数列54. 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被开方的数值是(ABC)。

A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B发展总速度C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D基期发展水平与报告期发展水平之比55.已知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和时期数,便能计算出(AC )。

A平均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水平C各期定基发展速度 D各期逐期增长量56. 下列数列中,属于时期序列的是( BC )。

A四次人口普查数 B近5年钢铁产量C某商店1990—2004年商品销售额D某商店各季末商品库存量57. 用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被开方的数是( ABC )。

A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B总发展速度C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定基发展水平之比D基期发展水平与报告期发展水平之比58.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ACD )。

A累计增长量除以基期水平 B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C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减1 D定基发展速度减159. 时间序列的特征主要有( ABC )。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不规则变动 D随机变动60. 反映现象发展水平采用的指标有( ACD )。

A发展水平 B发展速度C增长速度 D平均发展速度四、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61.某企业2011年第一季度职工人数如下表所示。

要求:计算第一季度平均职工人数。

63.某地区居民消费商品量零售价格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求居民消费价格平均发展速度及商品零售价格平均发展速度。

某地区居民消费商品量零售价格资料62.某企业工人数登记如下表所示。

要求:计算该企业下半年平均工人数。

64.某企业2011年各季度销售额和利润率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计算2002年年平均销售利润率。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