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光复习导学案教案
沪科版8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教学设计(沪科版)

沪科版8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教学设计(沪科版)一、引言本文是针对沪科版8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的复习教学设计。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复习光的基本性质、反射、折射、光的色散等知识点,巩固学生对光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本教学设计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知识回顾、知识运用和知识拓展,旨在确保学生全面复习光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科学思维。
二、知识回顾1.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传播、折射传播。
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质透明介质中直线传播,光速在真空中是最快的。
3.光的反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4.光的折射:光在介质之间传播时发生折射,折射定律: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5.光的色散:光在折射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产生颜色分离现象。
三、知识运用1. 完成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能在真空中传播,但无法在空气中传播 B. 入射角大于垂直于界面的角时,光无法完全反射 C. 折射率越小,光的速度越慢 D. 光速在水中比在空气中快2.真空中的光在折射率为2的介质中传播,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为()。
A. 45°B. 30°C. 60°D. 90°3.光在玻璃杯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这是因为()。
A. 玻璃杯里有光的源头B. 光能在透明物质中传播C. 玻璃会发射光D. 折射率与介质无关2. 完成解答题1.描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并给出一个实际生活中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
2.在以下情况中,哪种光的传播方式占主导地位?请解释原因。
A. 光线穿过一个玻璃窗户 B. 光线照射到一个镜子上 C. 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四、知识拓展拓宽知识:光的干涉与衍射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而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的现象。
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一个障碍物或通过一个具有狭缝的物体后的传播现象。
干涉和衍射是光的波动性质的重要表现,对研究光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省浦城县八年级物理全册 4《多彩的光》复习导学案

(1)、透镜
1、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它对光线有作用,又叫做;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它对光线有作用,又叫做。
(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请你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填写下面的表格。
物距
像的性质
正立、倒立
放大、缩小
虚像、实像
u&glt;2f
u=f
u<f
2、照相机是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幻灯机是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放大镜是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定义: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上,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反射角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的。
3、分类:⑴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反射
⑵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每条光线遵守光的。
重难点
1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一、自主学习
㈠、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叫光源。
2、规律:光在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①激光准直②影子的形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④小孔成像。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
(二)、光的反射: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的像(填写像的性质);(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靠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章多彩的光复习学案.docx

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学案一、知识疏理1.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其它透明物体中传播速度__________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填“〉”、“ =”、“V”),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 ______________ km/so2.如图1所示表示光在物体表面反射的情况,图中__________________ 是反射光线,___________ 是法线, __________ 是入射角,_________ 是反射角。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______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等于 ______ 。
简单的说就是“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当光线垂直照射到物体的表面上吋,入射角等于 _______ ,反射角等于—o3._______________ 镜面反射:在表面发生的反射现象。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 ___________ ;漫反射:在_______ 表面发生图1的反射现象。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 ____________ 的缘故。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 ______________ 定律。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________ 像;像与物—相等;像和物到平血镜的 ___________________ 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 ________ 05.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__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_________ ;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入射角,当光线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入射角,当光垂直介质表面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折射角、反射角、入射角都是—度.6.透镜的主轴是通过透镜的两个球面—的直线,每个透镜都有一个主轴。
4.1多彩的光复习学案

多彩的光(1)姓名:,班级:1.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自身正在的物体叫做光源。
月亮本身发光,它光源。
(2)规律:光在介质中是传播的。
(3)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和,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
(4)光速:光在中传播速度最大,为m/s,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近似为m/s。
应用: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成的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
2.光的反射(1)定义:光射到介质的表面,被回原介质的现象。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反射角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的。
(3)光反射的分类。
①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光滑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
条件:反射面。
②漫反射,定义:射到粗糙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射向的方向,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3.平面镜成像(1)像与物体大小。
(2)像到镜面的距离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4)平面镜成的像是立、像。
探究平面镜成像注意事项:(1)实验在较暗环境下进行的目的:使实验现象更明显(2)玻璃板要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确保像与物能够在水平桌面上完全重合(3)观察像的大小时,应在点燃的蜡烛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4)实验室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用光屏在未点燃的蜡烛一侧不能接收像,说明平面镜成像为虚像(5)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6)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进行实验的目的:使结论具有普遍性4.球面镜(1)凸面镜:对所有的光起作用。
(应用:机动车后视镜、道路拐弯处的反光镜)(2)凹面镜:对所有的光起作用。
(应用:太阳灶)5.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而。
沪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多彩的光》复习教案

《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光速,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2.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知道光的折射定律。
3.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物体的颜色。
4.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以及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5.了解眼睛成像原理,以及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了解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学重点进一步探究关于光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系统掌握全章知识,形成知识结构。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对照复习目标,回顾第三章知识要点,想想自己对哪些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复习《第四章多彩的光》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二、自学互研(一)识别生活中的各种光现象1.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
(二)光学作图2.如图所示,潜水员的眼睛在水下A点处,B点有条小鱼,C点有只小鸟,请作出潜水员观察鱼、鸟的光路图。
3.如图所示,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蜡烛,A′为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并将凸透镜画出来。
规律总结:凸透镜成像的动态规律1.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增大,像也变大。
2.凸透镜成像时,若透镜不动,物体垂直于主光轴上下移动时,像反向移动;若物体不动,透镜垂直于主光轴上下移,像同向移动。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三。
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各组学生回顾并思考,小组长汇总讨论结果,教师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选择较好的两组在全班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多彩的光复习

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课教案一、复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规律;3、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再现光的传播特点、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等知识,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实验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2、结合生活中大量光学现象的解释和分析,加深对知识理解和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注重科学探究,在实验观察中提高分析与归纳能力,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复习效率。
2、学会关注生活,关注光学现象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树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对生活中光学现象进行合理解释;2、探究光的传播特点、光的反射定律以及平面镜成像特点。
教学难点:1、能够正确区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2、光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媒体(资源)设计意图、依据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自然、生活中常见的光源有哪些?月亮是不是光源?思考并作答PPT文本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自然地引入课题。
2、引发问题启动思维实验光的传播、光的反射演示,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观察实验并进行思考问题PPT文本通过演示让学生能独立思考问题,偿试让学生学会提问。
3、自主、合作、探究讲解平面镜成像实验的装置、目的、原理。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并记录实验数据。
学生观看课件了解平面镜成像实验的装置、目的、原理。
观看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数据。
PPT文本实验验证和收集证据组织、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得出实验结论。
学生分析讨论实验记录,得出平面镜成像规律PPT文本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结论4、归纳和应用讲解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和原理并进行归纳、总结学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和原理PPT文本理解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和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在“探究平面学生思考,讨论,作答。
多彩的光复习教案

第四章 多彩的光 复习(一)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一、复习目标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知道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现象、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掌握光的反射定律,会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光路图;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理解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光在空气和其他介质中传播时,发生的折射规律、会作光路图;掌握由于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现象。
4、知道透镜的种类、作用;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会用来分析、解决相关的问题。
二、知识结构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影子的形成;2、造成的现象 B 、日食、月食的形成;(一)光的直线传播 C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失,像的形状与________有关。
即: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相似。
A 、光在____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大,为 3、光速 _______________m/s ;B 、光速比较:V 真_____V 空_____V 水_____V 玻【典型例题1】在百米赛跑这,终点计时员必须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就开始计时,不能等听到枪声才计时,这时因为:___________A 、看到枪烟计时比较方便;B 、怕离起跑点较远,声音嘈杂听不清枪声;C 、听枪声才计时不够准确,使成绩偏高;D 、听枪声才计时不够准确,使成绩偏低。
【跟踪训练】1、小丽同学沿着平直的公路从路灯下走过时,她在地面上的影子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A 、逐渐变长;B 、逐渐变短;C 、先变长,后变短;D 、先变短,后变长。
2、在暗箱前面装一个三角形的小孔,当阳光射入小孔后,在光屏上成像,关于像的形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 、圆形的;B 、三角形;C 、长方形;D 、其他形状。
(1)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 (2)光的反射分为:________反射和_______反射;其中______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案: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案: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复习的方式,以多彩的光为主题,通过复习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让学生对光有更深入的理解。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
2. 能够运用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培养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
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如光屏、镜子、玻璃棒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活动过程:2.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交流分享:学生展示实验成果,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 知识巩固: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典型题目,让学生现场解答,检验学生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
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运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学生课后运用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并进行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我认为这是本次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点。
因为只有理解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学生才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光的折射现象,也才能在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去解释各种现象。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反复观察和体验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并引导他们通过交流分享,深入理解这些基本概念。
二、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三)《多彩的光》知识再现(自学)1、 光在 _____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1) 观察课本P51页小孔成像仪并自己作岀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回答: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 ,小孔成的像的性质是 ___________ (倒立或正立)的 _________ (虚像或实像)。
(2) 用光沿直线传播这一原理还可以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的成因及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 等应用。
2、 光的反射:(1)用一面镜子可将室外的阳光传到室内。
在宁静的水面会岀现景物的倒影 (如课本52页图4-14 ),这些实际是光的现象。
它分反射和反射。
(2) 什么是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作图说明。
(3)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 实验。
a 、 请在图中标岀反射角的度数。
b 、 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c 、 如果让光线逆着 OF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反射的规律是:三线,法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角 ______(5) 我们在教室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_____________ (填“遵守”或“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3、平面镜成像:(1)利用光的反射作岀平面镜前一发光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在课本P54页“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a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07大连、08无锡);b 、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 __________ (前或后)观察(08无锡);c 、如果有3mm 和2mm 厚的两块玻璃板, 应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 mm 厚的玻璃板(07大连);d 、要求两个蜡烛完全一样,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系;e 、直尺的作 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玻璃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系;f 、该实验是怎样确定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的?(3)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光的折射:(1) 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A 、一般会改变B 、一定会改变C 、一定不改变D 、一定返回(2) 光折射的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常见光的折射现象有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等。
5、光的色散:太阳光经过 _____________ 后,分解成七色光带,从上到下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光是由各种 __________ 混合而成的。
光的“三基色”是 _________________ 蓝纸只能 ___________蓝色的光,蓝玻璃只能 _ 蓝色光。
颜料的“三原色”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展示部分(点拨)大庄镇初级中学物理组课时1徐从田OE 方向射岀,这表,光路 _________。
___________ 反射现象。
它1. (08临沂)在下面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铅笔好像断了 B •水中倒影 C.小孔成像D •小红照镜子2.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 20°时,反射角也为 20°B. 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 入射角增大5 °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 5 °D.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3. 孩子在湖边观鱼,所看的是鱼的 ______ 像,(填“实”或“虚”),则小孩这样看的结果是 因为从水下发射的光发生了 ____________ ,光是从 ___________ (填“空气中射到水中”或“水中射 到空气中”),鱼的反射光线折射时 _________ (“靠近”或“偏离”)法线,小孩看到鱼的水平距离 比实际距离 ???,小孩看到鱼的深度比鱼所在的实际深度 __________ ,由于折射使孩子感到好像鱼的真实位置 ______ (“改变了”或“没改变”)。
体验成功1 •以下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属于光的让折射的是( ),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A.日食和月食 B .插入水中的筷子变 “弯” 了 C .水中的倒影 D .雨后的彩虹 E .用凸透镜取火 F .影子的形成 G .镜中花水中月H .海市蜃楼I •透过厚薄不均匀的玻璃看室外的电线,可能会看到电线粗细不均匀且弯弯曲曲2. ( 07泰州)电影银幕和教室里的投影屏幕都是用粗糙白布制成的。
表面粗糙,能使照射到它上面的光发生 ________________ ,而白色表面可以反射 ____________________ 光。
所以,处于屏幕前不同位置的观众都可 以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3. ( 08襄樊)在一张白纸上用绿颜料写一个“光”:字,把它拿到暗室。
当只用红光照射时,你看到的现象是:红纸上面有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 色的“光”字。
4. (07威海)17、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种色光合成的。
(同时完成《学习与探究》P14页:一 1、2、3、4、5二1、2、3、4、5、9)课时2及其应用自学部分(知识再现)1、透镜:(1)几个概念:焦点 F 、焦距f 、光心O 主光轴。
(2 )透镜是利用光的 ___________ 原理工作的。
根据对光的作用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 透镜和_______ 透镜两类。
下图中光通过透镜后,变得发散了的是 透镜画在图上.2、」凸透镜成像:(1)探究实验:a 、实验的自的是探究像的倒正、大小、、虚实与 _ b 、实验中需要的器材有:光具座、蜡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屏、火柴等;c 、 调整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勺是为了像的操作,都应先固定 ______________ 与 _________ 的距离,然后再移动 _____________ ,观察成像的情况;e 、该实验中 需要记录的数据有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和像的 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等。
(2)规律应用:a 、幻灯机和投影仪的工作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 、照相机工作,变得会聚了的是,并将的关系;______ 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 ______ ; d 、每一次成(3)画出图中入射光线可折射光线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 ______________ ,其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d 、望远镜由组透镜组成;e 、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它把来自物体的光成像在 上,形成物体的 ; f 、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凸度 ,折光能力太 ,将像成在视网膜的 ____________ 面,矫正近视眼应配戴__________ 镜,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凸度 _________________ ,折光能力太 ________ ,使像成在视网膜的 ______________ 面。
远视眼应配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来矫正。
展示部分(点拨部分)1. (08临沂)如图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缩小 __________________ 的实像;若要在 透镜固定的情况下,得到再大一些的清晰实像, 除将蜡烛适当向右移动外, 还应将光屏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移动。
2. ( 07深圳)下图是表示近视眼或远视眼成像情况及对其进行矫正的图,其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 矫正情况的图是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体验成功1. (08襄樊)如图6所示,已知两条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请画岀两条对应的入射光线。
2.( 08江门)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幻灯一个 _________ 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_“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 像 (填“实”或“虚”)。
3. (08连云港)若用镜头焦距为f 的照相机拍照,被距离应 _______ 2f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变大一些,则照相机镜头距景物的距离应 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 (08芜湖)闻名于世的 芜湖铁画”以铁代墨,以锤为笔,锻铁成画。
加工铁画,主要是利用金属铁具有良好的 _____________ 性,可锻打成片;在制作微型铁画时,工人师傅常使用放大镜,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放大镜实际上是 ______________ 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可用于矫正__________ (选填近”或远”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