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抽油井检泵周期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
油井检泵原因分析及延长检泵周期的措施

油井检泵原因分析及延长检泵周期的措施摘要:效率作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对资源型企业而言。
只有优化效率,企业才能实现有效发展。
随着大庆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压裂等措施挖潜效果逐年变差,措施成本不断增加。
加强抽油机的泵检,对保证油田的高产、稳产显得尤为重要。
抽油过程中,抽油杆断裂、油管和油泵泄漏、杆管偏心磨损是检查泵的主要原因。
因此,加强对抽油机泵检原因的分析和处理措施,对于降低油田开采成本,提高油田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泵检查原因;措施;维护和修理;延长泵检查前言油田渗透率低,地质条件差,原油性质差,开发难度大。
随着集团的发展,运营成本逐年增加,尤其是由于油价暴跌,导致了严重的业务效率问题。
油井管理作为油田最基本的生产单元,对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早年,他因生产为王的想法而入狱。
在发展过程中,两个比率指标难以控制,运营成本逐年上升。
他不计成本,随意更换井筒,识别后处理井,控制作业过程。
1影响检泵周期的具体因素1.1杆管偏磨在过去的三年里,共有25口井,占检查泵井总数的49.1%,这是检查泵的主要原因。
造成局部磨损的原因包括:(1)井身结构的影响。
该区块80%以上的井是斜井,油管弯曲到一定的倾斜点范围。
油泵一般低于倾斜点,因为施工倾斜点靠近井口,由于重力作用,油杆和油管不可避免地在泵上摩擦一定距离,导致油杆局部磨损;(2)在油泵井的泵送周期中,杆柱在力的作用下弯曲,导致油管收缩和弯曲。
下拉杆受压力和稳定性的影响。
抽油杆下降时发生弹性收缩,弯曲与油管接触,实现偏心磨削;(3)土层的供水很差。
由于储层井底渗透率较低,A组大多数井的产能和效率较低,在较低的作业过程中,悬移质无法逐渐降低。
由此产生的液体冲击载荷可以自行快速卸载,大大加速泵杆的疲劳损伤和油管磨损;(4)生产参数不合理。
在油泵运行过程中,当生产参数与地面供应能力不匹配时,油泵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
影响抽油井检泵周期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

影响抽油井检泵周期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抽油井检泵周期是指在输油系统中进行检泵操作的周期,其长短会直接影响到油井的采油效益和生产量。
因此,分析影响抽油井检泵周期的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可以有效地提高油井的采油效率。
1. 油井地质条件油井地质条件是影响抽油井检泵周期的主要因素之一。
油井的产油层性质、深度、压力、石油组成、油水比、含盐量等地质因素都会影响到油井的采油效率和检泵周期。
在地质条件复杂的油井中,检泵周期往往较短,需要经常进行检泵操作。
对策:针对地质条件复杂的油井,应采取科学的油井管理策略,包括常规勘探、地质建模、多参数预测等方法,提高油井的产油率并延长检泵周期。
2. 生产参数生产参数包括沉积物、水位、温度、压力、流量等,均会对抽油井检泵周期产生影响。
其中沉积物作为生产参数之一,是影响检泵周期的主要原因之一。
沉积物不仅会堵塞管道,而且会影响到液面高度和油水比,从而影响到油井的采油效率,导致检泵周期的缩短。
对策:对于容易积累沉积物的油井,制定相应的清洗计划,避免沉积物的堆积;采用合适的过滤器来过滤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质;定期检查管道堵塞情况等,防止生产参数对油井的正常采油产生影响。
3. 工艺技术在抽油井运行过程中,液压、液位、流量、温度等工艺技术方面的参数都会影响到检泵周期。
液压不足会导致泵工作不平稳,而液位、流量和温度不合适则会影响到泵的寿命,从而缩短检泵周期。
对策:集中配备加压器和分配器,根据油井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管理;对液体的流动状态进行有效得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液体的异常质量,针对异常情况及时进行管线维修和油井电控系统的调整,确保持续、安全、高效的生产。
综上所述,影响抽油井检泵周期的因素包括油井地质条件、生产参数和工艺技术等多方面,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来提高油井的采油效率和检泵周期,从而实现持续的稳定产油。
油井检泵原因和延长检泵周期的措施分析

油井检泵原因和延长检泵周期的措施分析油井检泵是石油钻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帮助石油公司及时了解油井的产能状况,对于油井生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的油井生产过程中,油井检泵周期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油井内部的沉积物、地层条件变化等因素,导致油井检泵周期缩短,增加了石油生产公司的成本和风险。
本文将就油井检泵周期缩短的原因及延长检泵周期的措施进行分析。
一、油井检泵周期缩短的原因分析1. 油井内部沉积物的堵塞油井内部有可能会因为长时间的使用,沉积物在井口及井底逐渐形成堵塞,导致油井检泵的正常运转受到一定的影响。
这些沉积物的堵塞会增加油井检泵的压力,使得检泵的运行周期缩短。
2. 地层条件变化地层条件的变化对油井检泵周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地层条件发生变化,例如岩层疏松度降低、油层压力下降等,都会导致油井检泵的周期缩短。
3. 油井设备老化油井设备使用时间过长会导致设备老化,设备性能下降,从而导致油井检泵的周期缩短。
二、延长检泵周期的措施分析1. 定期清理沉积物针对油井内部长期积累的沉积物,石油生产公司应定期进行清理,可采用高压水冲洗或者化学清洗的方式,确保油井内部保持通畅,减少堵塞导致的检泵周期缩短。
2. 优化注入液体优化注入液体的选择,选择高效的注入液体,有助于减少沉积物的堆积,降低检泵的压力,从而延长检泵周期。
3. 调整检泵参数合理调整检泵的参数,例如增加检泵的压力,增加检泵的工作时间,减少检泵的频率,有助于延长检泵周期。
4. 更新油井设备及时更新油井设备,对老化的设备进行更换和升级,能够提高设备的性能,延长检泵周期。
5. 加强油井监测加强对油井日常生产状态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油井内部的变化,有利于采取相应的措施,延长检泵周期。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石油生产公司可以依据油井的具体情况,结合上述措施,制定合适的检泵周期延长方案,并通过不断改进,提高油井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影响抽油井检泵周期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

影响抽油井检泵周期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抽油井检泵周期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抽油井中的检泵进行检修或更换的时间间隔,其周期长短对于抽油井的生产效率以及设备的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影响抽油井检泵周期的因素,并提出对策。
一、井下环境因素抽油井所处的地质环境、井深、产层温度,以及油品性质等因素,都会对检泵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
例如,油品腐蚀性大、沉积物多、环境温度高等都会加速检泵的老化。
因此,可以通过优化工艺流程、选用耐腐蚀材质以及加强井下沉积物的清理等手段来减少井下环境对检泵的损害。
二、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因素抽油井的承载能力、泵速、运转时间等因素,都会对检泵的使用寿命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如果泵速过快、负载过大,或者生产过程中频繁剖井等操作不当,都会导致检泵的老化和损坏。
因此,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生产操作来延长检泵的使用寿命。
例如,适当减少泵速、降低负载,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做好井口维护保养等。
三、检泵自身因素检泵的材质、密封件、运转方式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
例如,检泵选择不当、密封件老化、轴承磨损等都会导致检泵故障。
因此,可以通过考虑检泵的材质选型、更换低耗损、高耐磨、耐腐蚀的部件、合理运转方式等手段来延长检泵的使用寿命。
四、检泵维护保养因素抽油井检泵的日常维护保养,对于延长检泵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抽油井的生产效率具有决定性影响。
例如,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防止积尘、保证润滑等措施都会对检泵的寿命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在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中,应该确保维护人员技术娴熟、严格按照检修流程操作、配备先进的维护工具等。
总之,抽油井检泵周期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抽油井的生产效率、设备寿命、维修成本等。
因此,在进行检泵周期的选择和调整时,应该全面分析井下环境因素、生产操作因素、检泵自身因素以及维护保养因素等各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延长检泵的使用寿命。
油井检泵原因和延长检泵周期的措施分析

油井检泵原因和延长检泵周期的措施分析油井检泵是油田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运用一定的压力将地下的原油或天然气从井眼中提升至地面,保障了油田的正常生产。
在油井检泵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检泵可能会出现故障,进而影响整个生产过程。
对油井检泵的原因和延长检泵周期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油井检泵原因分析1. 良好维护不足油井检泵在长时间的使用中,若没有得到良好的维护和保养,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密封件磨损、阀门泄露、抽油杆变形等,这些都会导致检泵工作不顺畅,最终影响到整个生产的效率。
2. 天然气含量高有些油井在开采过程中,天然气含量较高,当地下液体面下降时,油井内部的天然气体积会逐渐增加,从而使油井检泵无法正常工作。
3. 井下环境变化井下环境受到地质构造、井筒几何形状及供液系统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这些因素会导致井下的温度、压力和液位等参数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检泵工作不稳定。
4. 液体中含有杂质在油田开采的过程中,地下液体中可能会含有各种固体颗粒、杂质等,这些固体颗粒会通过检泵输送系统,造成设备磨损,严重时还会造成设备堵塞。
5. 设备老化随着油井检泵的长时间运行,设备的各个零部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和老化,直接影响了检泵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二、延长检泵周期的措施分析1. 规范维护保养确保对油井检泵进行规范的定期保养和维护,包括清洗设备、更换易损件、检查润滑油情况等。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于延长检泵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2. 降低天然气含量对于含有大量天然气的油井,可以通过增加井筒的液柱压力,减少天然气的释放,从而降低对检泵的影响。
3. 优化井下环境合理规划井下综合管柱和井筒形状,以减少其对检泵稳定性的影响。
优化液压控制系统,提高系统的自适应能力,降低环境变化对检泵稳定工作的影响。
4. 净化液体针对地下液体中的杂质和颗粒物,可以通过安装过滤器或者加强清洗工作,保障液体质量,减少对检泵设备的磨损。
5. 更新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更新迭代,替换老化零部件,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降低检泵故障率。
影响抽油井检泵周期原因分析及措施建议

影响抽油井检泵周期原因分析及措施建议抽油井检泵周期是指定期对抽油井进行检测和维护的时间间隔。
决定检泵周期的主要因素包括井底流体的性质及产能变化、抽油机的工作状态、管井的砂堵情况和井眼中的红臂胶状物的沉积程度等。
首先,井底流体的性质和产能变化是影响抽油井检泵周期的主要因素之一、井底流体的含油含气比例、盐度、温度等参数的变化会影响到抽油井的产能和工作状态。
如果井底流体的性质和产能出现较大变化,就需要进行及时的检泵来确定井底流体的实际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此外,井底流体中的沉积物、泥浆等因素也会对产能产生影响,如果发现井底有较多的沉积物和泥浆,就需要进行检泵清理,以减少对抽油井的妨碍。
其次,抽油机的工作状态也会对抽油井检泵周期产生影响。
抽油机的故障或工作不稳定会导致抽油井产能下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如果发现抽油机存在问题,就需要进行及时的检修和维护,以恢复其正常工作状态。
而检修和维护的频率则需要根据抽油机的性能和工作环境来确定。
此外,管井的砂堵情况和井眼中的红臂胶状物的沉积程度也会对抽油井检泵周期产生影响。
砂堵是指管井中的沉积物和尘土堵塞了井眼或井口,导致井底流体无法正常流入井筒。
而红臂胶状物的沉积则会导致井口阻塞,从而影响到抽油井的产能。
如果发现管井存在砂堵现象或井眼中有较多的红臂胶状物沉积,就需要进行检泵清理来恢复井底流体的正常流动,从而提高抽油井的产能。
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以下措施建议:1.定期进行抽油井检泵。
抽油井的检泵周期应根据井底流体的性质和产能变化来确定,一般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检泵。
检泵时应对井底流体的性质、产能等参数进行全面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加强抽油机的维护和检修。
定期对抽油机进行维护和检修,及时发现并修复故障,以确保抽油机的正常工作状态。
同时,加强对抽油机的监控和保养,及时更换磨损的零部件,延长抽油机的使用寿命。
3.定期清理管井和井眼。
对于存在砂堵和红臂胶状物沉积的管井和井眼,应定期进行清理,以恢复井底流体的正常流动。
影响油井检泵周期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影响油井检泵周期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影响油井检泵周期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油井生产情况、检泵设备的性能状态、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油井环境等。
本文将对影响油井检泵周期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油井生产情况是影响检泵周期的主要因素之一。
油井生产情况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检泵周期的长短。
如果油井生产情况不稳定,例如油井产能下降或者产液量波动较大,那么就需要更频繁地进行检泵作业,从而导致检泵周期缩短。
对于油井生产情况不稳定的井进行检泵作业时,可以考虑采取措施,如调整油井开关时间,优化油井生产参数等,以稳定油井的生产情况,延长检泵周期。
检泵设备的性能状态也对检泵周期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检泵设备的性能较差,例如泵体磨损严重、密封性能下降等,会导致检泵效率低下,从而增加检泵周期。
定期进行对检泵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老化的泵体,可以考虑进行磨削或更换;对于密封性能下降的泵体,可以更换密封件等,以保持检泵设备的良好性能。
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也会对检泵周期产生影响。
技术水平较高的作业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检泵作业的各个环节,从而能够提高作业效率,缩短检泵周期。
加强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是关键。
可以定期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以减少检泵周期。
油井环境也是影响检泵周期的重要因素之一。
油井环境的恶劣程度直接影响到检泵作业的难易程度。
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检泵作业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增加检泵周期。
在进行检泵作业时,可以根据油井环境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加热设备以提高环境温度等,以减少检泵周期。
影响油井检泵周期的因素有很多,但是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和对策的探讨,可以有效地延长检泵周期,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
通过优化油井生产参数、定期进行检泵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加强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提高油井环境的条件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检泵周期,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
影响油井检泵周期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影响油井检泵周期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油井检泵已经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油井检泵周期是指油井从进入生产阶段至进入停产阶段的时间长度。
这个周期长度的长短,不仅关系到油井生产的效率,而且也直接影响到油田开发的成本和收益。
因此,研究油井检泵周期的影响因素,寻找相应的对策进行改善,已经成为了油田开发中的重要课题。
油井检泵周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油井的地质条件油井开采的地质条件是影响其检泵周期的最主要因素。
例如,地下岩石的构造和性质,油层厚度和发育程度,以及地下水对于油井的影响等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油井的产能和检泵周期的长度。
2. 生产管理和维护生产管理和维护对于油井的检泵周期也有着重要作用。
管理不当、维护不到位会使得油井出现故障和停产的情况,导致检泵周期的延长。
3. 生产工艺生产工艺也是影响油井检泵周期的因素之一。
油井的生产工艺包括采油方式、地下渗流和压力系统的管理以及油井钻井排水等等。
如果生产工艺不合理,会造成油井产能不足,风险较高的生产过程,从而影响油井检泵周期的长度。
以上三点因素是影响油井检泵周期长度的主要因素。
针对这些因素,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对策:1. 根据油井的不同地质条件,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方法,调整产量和生产压力的平衡,协调井口压力,以提高油井的产能,并改善油井的检泵周期长度。
2. 加强油井的管理和维护,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及时发现和处理油井生产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提高油井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3. 引入新的生产工艺,例如注水、注气、定向钻井、压裂等新技术,以提高油井的产能和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油井检泵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对油井的地质条件、生产管理、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其影响因素,对症下药,寻找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油井的产能和生产效率,从而达到降低开发成本和提高收益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抽油井检泵周期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
【摘要】油井检泵周期是描述一口油井正常生产周期长短的一项重要指标。
检泵周期的长短直接反映了油井的生产状况和经济效益的好坏。
本文详细分析了影响油井检泵周期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延长抽油井检泵周期技术和管理对策。
【关键词】抽油井;检泵周期;因素分析;对策
油田开采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近几年来,开采任务不断加重,工作量进一步增大,这就对油井检泵质量提出严格的要求。
油井检泵周期关系到油田开采工作效率和质量,为了有效延长油井检泵周期,就需要了解影响周期的原因,仔细分析,才能做到对症下药,采取合理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延长检泵周期。
1、影响抽油井检泵周期的因素分析
1.1抽油杆偏磨
抽油杆偏磨是导致油井检泵的常见也是主要的因素之一,50%以上的检泵工作量都是由这个原因造成的。
引起抽油杆偏磨由以下情况:(1)井斜。
在许多油田中,多数油井属于定向斜井,这种井的结构使油管在插入到井的深部后会随着井的偏斜而形成拐点,油管在拐点处因弯曲而产生摩擦。
抽油杆的工作量大,日积月累的摩擦便导致油井检泵。
(2)结蜡。
在抽油管进行工作时管壁会结蜡,如果结蜡过多就会造成油与管壁的摩擦阻力加大,这样抽油杆就会弯曲而引起偏磨,甚至断裂。
(3)含水升高。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油井中含的水位上升,管杆摩擦面由油面变为水面,摩擦加大,引起抽油杆偏磨。
(4)改变生产参数。
生产参数的改变促使短冲程和快冲次的增加,加快了抽油杆的摩擦。
1.2抽油杆断脱和油管漏
抽油杆断脱以及油管漏是同一类型的问题——抽油杆运行受阻。
由于抽油杆偏磨,会导致油杆被磨透、磨穿,严重时就导致了断裂;部分油田在作业时,新旧抽油杆混用,旧油杆老化难以承受大量的作业任务;地层中水、硫化氢等气体对抽油杆的腐蚀,造成缺陷产生漏失;还有可能是抽油杆本身质量很重,设计不合理,工作时产生较大的摩擦。
1.3抽油井出砂
部分抽油井有出砂现象。
在抽油机井的生产过程中,地层中的细粉砂在防砂管的缝隙或孔眼处集结,往往会造成防砂管堵塞,引起产量大幅度下降,冲洗无效时则需要检泵。
部分砂粒沉淀在泵阀环与球座的接触面上,造成接触面的刺坏而漏失。
抽油机故障停抽时,由于砂子在泵筒中沉淀,会造成开抽时不同程度的砂卡,当强行开抽时,会造成抽油杆被拉断现象。
1.4油井自身与泵组原因
有的油井有弯曲或者倾斜现象,这样就会造成油井管道和抽油杆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二者摩擦力,造成设备进一步磨损,影响油井检泵周期,甚至酿成比较严重的事故。
在油井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如果泵组的组装与设计不合理,就会使得组合存在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造成组件破坏,不利于油井检泵周期延长。
1.5工作制度与人为操作原因
在油井开采工作中,如果制度不完善,就会使得检泵的维护保养措施不到位,对检泵的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影响检泵周期。
工作人员在操作时,没有遵照要求进行,同样会影响油井检泵的性能与周期。
操作人员素质有限,技术水平不足,缺乏专业的培训,在操作时就无法完全按照要求进行。
有的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感,在操作时粗心大意,这样必然会影响油井检泵周期。
油井作业时,由于设计人员对油井现场情况缺乏详细了解,对于应该更换的管杆没有及时更换,井下配套工艺不完善,作业施工人员粗心大意,都会削弱井下管杆的强度、影响井下工具的工作状况,缩短油井检泵周期,甚至会造成作业无效井。
2、延长抽油井检泵周期的对策
针对影响油井检泵周期的主要因素,为了延長油井检泵的周期,降低维护的生产成本,本研究提出了以下系列的技术探究:
2.1抑制油井出砂
油井出砂是导致抽油泵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抑制油井出砂是延长油井检泵周期的重要的一个方面。
及时对井筒进行处理。
在井况允许的状态下,技术工人要根据相关方案的要求,及时对井筒进行冲砂,减少砂对抽油管壁的摩擦和上涨。
合理选择泵型。
不同的油井对泵型的选择不同,如果泵型选择不恰当,将会大大缩短检泵的周期。
在对原油充足、液面高的油井作业时,最优选择管式泵;相反,则应该根据液面的具体情况选择泵挂的位置。
尾管防砂。
在泵下面先接一根油管(或油管短节),再接筛管,最后在筛管下接一根尾管,使进入筛管的含沙液体在被吸入泵筒之前,在油管(或短节)内有一段时间充分沉淀砂粒,然后才被吸进泵筒内,造成砂卡泵的机率大大降低,达到了从尾管处进行防砂的目的。
2.2抽油杆防磨技术
磨损是在日常作业中形成的,不能人为地去检测磨损的程度,很难量化。
油田的管理者可以引进“定向井诊断及优化设计软件”。
这个软件利用了三维空间分析,建立了科学先进的定向模型。
该软件具有钢杆柱、玻璃钢和钢杆混合设计及故障诊断功能,通过数据分析,定量地获知抽油杆磨损的情况,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2.3应用抽油杆断防脱技术
油杆断脱极大地阻碍正常的作业,所以防抽油杆断脱值得关注。
为减少油管的断脱,可以采用N80加厚工具油管加工管挂;增大滑杆的杆体;按照规定使用方卡子,保证抽油杆均匀受力;合理设计抽油杆,增大表面的润滑度,减少摩擦。
2.4合理选择检泵,优化作业
首先,要加强对油井的地质条件、环境情况进行勘察和了解,明确相关影响因素。
第二,合理选择检泵,保证其质量符合要求,确保检泵正常运行。
第三,加强监督力度,对老化的管道进行改造或者更新。
加强对管杆质量的检查与验收工作,避免管杆老化造成不利影响。
第四,检查完毕后,可将管杆正式入井,不断优化组合。
第五,保证抽油机平衡,明确各项参数。
第五,如果油井不垂直,就要合理使用井下扶正器与防脱漆,减少设备磨损。
还应注意的是,造成油井检泵的原因主要是在日常的作业中日积月累下来的,所以要加强油井的日常管理。
不能当出现问题时才去解决问题,而应“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
2.5加强现场管理,提高作业施工质量
(1)杜绝作业施工中,起下管、杆不用小滑车现象。
(2)杜绝超大扭矩上扣现象。
(3)加药、热洗、冲砂措施,把握实效,注重质量。
(4)起下机组、泵、管、要清洁、准确、平稳。
(5)减少人为的频繁启停机现象。
(6)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坚决杜绝违章操作。
要减少因管、杆问题造成的检泵问题,搞好油管站(厂)对出站油管试压,探伤、修复的三大措施。
精心设计管、杆组合。
合理调整抽油机的工作参数。
防治砂、蜡对油井的影响综合分析对结蜡、出砂的油井,摸索规律,制定切实可行、富有成效的加药、热洗、冲砂、新工艺防治等措施。
淘汰超期复役的管、杆、泵,延长检泵周期。
3、结语
总之,影响抽油井检泵周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油田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了解了具体因素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加强油田的日常管理、抑制油井出砂、抽油杆防磨技术、防抽油杆断脱技术以及清防蜡技术等才能有效地延长检泵周期。
通过对影响油井检泵周期的因素分析,搞清楚每一口油井检泵的真正原因,然后因井施策采取适当措施并加以精细管理,以消除影响油井正常生产的不良因素,从设计、施工、日常维护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层层把关,不
断提高抽油井的检泵周期。
【参考文献】
[1]李风海.抽油杆断脱机理分析及防断脱技术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文章编号:1007-6922(2005)28-0094-02.
[2]张福仁,杨同玉,李维忠.高汽油比油藏的油井应用电泵采油的可行性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3):44-46.
[3]张国旗,《采油工程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年。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