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肿瘤临床路径

中医肿瘤临床路径
中医肿瘤临床路径

肺癌(肺恶性肿瘤)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一、肺癌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肺癌(肺积)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二)诊断依据1 .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符合西医诊断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者。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六分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2 .

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肺癌诊疗方案”。肺癌临床常见证候:肺脾气虚证肺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痰热阻肺证气阴两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肺癌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2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 .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蛋白电泳(3)心电图(4)肿瘤标志物(5)胸、腹部影像学检查(6)支气管镜及病理学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免疫功能检测、脑部影像学检查、骨扫描等。(八)治疗方案1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肺脾气虚证:健脾补肺,益气化痰,六君子汤加减,贞芪固本合剂。(2)肺肾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麦味地黄汤加减,肺瘤平膏。(3)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化瘀解毒,血府逐瘀汤加减、参七西黄散。(4)痰热阻肺证:清热化痰,祛湿散结,清金化痰汤加减。(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生脉散合沙参麦冬汤加减,肺瘤平膏。2 .辨证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1)肺脾气虚证:健脾补肺,益气化痰,参芪扶正注射液。(2)肺肾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参麦注射液。(3)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化瘀解毒,复方苦参注射液。(4)痰热阻肺证:清热化痰,祛湿散结,痰热清注射液。(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生脉注射液。3 .

外治法:根据病情选择贴敷疗法(止痛贴、胸水贴等)、中药熏洗等外治法。

4 .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病情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电针、温和灸等。

5 .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中药灌肠、耳穴贴敷、中频等。6 .内科基础治疗7.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1 .咳嗽、咯痰或咯血、胸闷、胸痛、乏力等症状缓解。2 .病情稳定。3 .

初步形成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 .治疗期间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合并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2 .合并有脏器转移者,退出本路径。3.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退出

本路径。

二、肺癌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岁职业: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8天,

肝癌(原发性肝癌)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一、肝癌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肝癌(肝积)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二)诊断依据1 .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符合西医诊断中原发性肝癌者。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六分册·原发性肝癌》。2 .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肝癌诊疗方案”。肝癌临床常见证候:肝郁脾虚证

肝胆湿热证肝热血瘀证

脾虚湿困证肝肾阴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肝癌诊疗方案”。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肝癌,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28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原发性肝癌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蛋白电泳(3)心电图(4)肿瘤标志物(5)胸、腹部影像学检查(6)病理学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免疫功能检测、脑部影像学检查、骨扫描等。(八)治疗方案1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肝郁脾虚证:健脾益气,疏肝软坚,逍遥散合四君子汤加减;

(2)肝胆湿热证:清热利湿,凉血解毒,茵陈蒿汤加减;(3)肝热血瘀证:清肝凉血,解毒祛瘀,龙胆泻肝汤和下瘀血汤加减;

(4)脾虚湿困证:健脾益气,利湿解毒,实脾饮加减;(5)肝肾阴虚证:清热养阴,软坚散结,一贯煎加减。

2.辨证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1)肝郁脾虚证:健脾益气,疏肝软坚。(2)肝胆湿热证: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去甲斑蝥注射液。

(3)肝热血瘀证:清肝凉血,解毒祛瘀,去甲斑蝥注射液。(4)脾虚湿困证:健脾益气,利湿解毒,参芪扶正注射液。(5)肝肾阴虚证:清热养阴,软坚散结,康莱特注射液。3.外治法:根据病情选择贴敷疗法(止痛贴,腹水贴等)、中药熏洗等外治法。

4.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病情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电针、温和灸等。5.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中药灌肠、耳穴贴敷、中频、穴位注射等。6.内科基础治疗7.护理:辨证施护。(九)出院标准1.胁痛、胁下症块、黄疸、鼓胀、消瘦等症状缓解。2.病情稳定。

3.初步形成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治疗期间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合并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2.合并有脏器转移者,退出本路径。3.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肝癌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肝癌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岁职业: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时间: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8 天,实际住院日:天

恶性肿瘤的表现

恶性肿瘤因其性质、发生部位和发展程度的不同,呈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一般,恶性肿瘤在早期的症状很少或不典型,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逐渐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 恶性肿瘤的表现分为局部表现、全身性症状和系统功能紊乱三个方面: 1、局部表现 肿块是瘤细胞异常增生所形成的,可以在体表发现或隐匿在深部,也可以看到器官(如肝脏、甲状腺)或淋巴结的肿大。良性肿瘤所形成的肿块生长较慢,表面光滑,界限清楚,活动度好;恶性肿瘤一般生长较快,表面不平,不易推动。 压迫症状常见于颅内、颈部、纵隔、腹膜后、椎管内等的肿瘤。如颅内肿瘤压迫脑实质引起颅内压增高,可造成头痛、恶心、呕吐、视觉障碍。甲状腺的肿瘤可压迫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若压迫气管或食管,可引起呼吸或吞咽困难。纵隔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可出现头颈部肿胀、气急、浅表静脉怒张等上腔静脉综合症。腹膜后肿物压迫输尿管,可造成排尿困难、肾盂积液,压迫肠管可造成肠梗阻等。椎管内肿瘤压迫脊髓可引起截瘫。 阻塞症状常发生于空腔脏器。如支气管肿瘤可引起呼吸困难,食管肿瘤可引起吞咽困难,大小肠肿瘤可引起肠梗阻症状,胆管、胰头肿瘤可引起黄胆等。 疼痛症状由肿瘤引发的原因不同,因而发生疼痛的早晚及性质也有所不同。某些来源于神经的肿瘤及生长较快的肿瘤如骨肉瘤,常在早期出现疼痛。而某些肿瘤发展至晚期由于包膜紧张、脏器破裂、肿瘤转移或压迫浸润神经造成的疼痛则出

现较晚。肿瘤引起的疼痛开始多为隐痛或钝痛,夜间明显,以后逐渐加重,疼痛难忍、昼夜不停,且疼痛部位常伴明显触痛。 溃疡是肿瘤组织坏死所形成的,呈火山口状或菜花样,不一定疼痛,有时因并发感染而使表面有恶臭的血性分泌物,此时可伴有溃疡部疼痛。 出血通常是由于肿瘤破裂或侵犯血管所导致的。若肿瘤在体表,出血可直接发现;若肿瘤在体内,出血可表现为血痰、粘液血便或血性白带等。大量出血可表现为咯血、呕血或便血.且反复不止。 其他如骨肿瘤可导致病理性骨折,肺癌可引起胸水;肝癌可引起腹水。 2、全身性症状 乏力和消瘦是由于肿瘤生长快、消耗能量多,加之病人进食量下降,消化吸收不良所造成。 发热是由于肿瘤供血不足,发生坏死或合并感染而引起。 贫血是由于肿瘤反复出血、造血障碍或造血物质吸收不良而引起。 恶病质(恶液质)是肿瘤患者晚期出现的全身衰竭的表现。 3、系统功能紊乱 肿瘤组织可引起所在器官的系统和生理功能出现紊乱。例如,颅内肿瘤除引起头痛外,还能引起视力障碍、面瘫、偏瘫等神经系统症状;肝癌除有肝肿大或肝区疼痛外,还可引起食欲不振、腹帐等胃肠功能失凋的表现;功能性内分泌瘤如胰岛瘤、嗜铬细胞瘤、甲状旁腺瘤,可引起相应的内分泌异常症状。

恶性肿瘤的诊断及医疗

第三十九章 常见恶性肿瘤 第一节 病史采集 】 有无耳鼻症状如鼻塞、鼻出血或回缩性血涕、 有无上颈部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肿块。 有无头痛。头痛部位多位于颞顶部、顶枕部、额部或普遍性头痛,常呈持续性钝痛。 有无颅神经受累,常以m 、v 、w 对神经受累多见。 询问与鼻咽癌发病可能的相关因素,如遗传因素、地理环境与生活习惯、某些化学致癌物 【 1. 2. 3. 4. 5. 质刺激及某些微量元素摄入不平衡(高镍饮食)等。 物理检查 】 头颈部检查:应检查鼻腔、口咽、外耳道、鼓膜、眼眶、软腭有癌肿向外扩展。 眼部检查:是否有视力减退或丧失、突眼、眶内肿块、上睑下垂伴眼球固定。 颈部淋巴结检查:是否有单侧或双侧颈淋巴结肿大。 颅神经检查:是否有颅神经受累的表现。 全身检查:有无远隔部位转移的表现。远处转移常以骨、肺、肝等部位多见。 辅助检查 】 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 鼻咽部活组织检查。 鼻咽及颈部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 影像诊断学检查,如鼻咽部 CT 或 MRI 检查、鼻咽侧位及颅底片等。 EB 病毒血清免疫学检查,如 VCA - IgA 和 EA - IgA 测定。 诊断要点 】 对有头痛、耳鼻症状和颈淋巴结肿大等三大症状或其中之一者,需作鼻咽部检查,以排除 耳鸣及听力下降等。 【 1. 2. 3. 4. 5. 【 1. 2. 3. 4. 5. 【 1. 鼻咽癌。 2. 3. 诊的依据。 4.鼻咽或颈部肿块细针穿刺检查找到癌细胞。 5. EB 病毒血清免疫学检查,对确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6.影像诊断学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 7.病理学分类:分为高分化鳞癌、低分化鳞癌(其中包括泡状核细胞癌) 类型的癌四种类型。 8.临床分型: ( 1)根据肿瘤生长形态分为浸润型、菜花型、结节型和溃疡型。 ( 2)根据肿瘤生长特点分为上行型、下行型和混合型。 【 临床分期 】 采用 1992 年福州会议推荐的“ 92 分期” TNM 标准: T 1: T 2: T 3: T 4: 鼻咽部检查发现鼻咽肿物、溃疡坏死、出血等异常病变。 鼻咽部活组织检查是确诊依据。鼻咽涂片脱落细胞检查可作辅助诊断,但不能单独作为确 、未分化癌和其它 局限于鼻咽鼻腔内。 局部浸润:鼻腔、口咽、颈突前间隙、软腭、颈椎前软组织、颈动脉鞘区部分侵犯。 颈动脉鞘区肿瘤占据、单一前组或后组颅神经损害、颅底、翼突区、翼腭窝受侵。 前后组颅神经同时损害、副鼻窦、海绵窦、眼眶、颞下窝、直接浸润第 1、 2 颈椎。

卵巢恶性肿瘤临床路径

卵巢恶性肿瘤临床路径 (2015年版) 一、卵巢恶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卵巢恶性肿瘤(ICD-10:C56 02)不伴胸腹水 行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阑尾切除术(ICD-9-CM-3:68.5 /68.7/40.3/47.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Staging Classifications an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Gynecological Cancer》(FIGO Committee on Gynecologic Oncology,The Third Edition) 1.病史:发现盆腔包块。 2.妇科检查提示。 3.肿瘤标志物如CA125、CA199明显增高或CT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Staging Classifications an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Gynecological Cancer》(FIGO Committee on Gynecologic Oncology,The Third Edition) 1.手术方式:行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阑尾切除术

2.手术途径:开腹 (四)标准住院日为≤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C56-02 卵巢恶性肿瘤疾病编码。 2.不伴胸腹水。 3.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4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盆、腹腔超声,胸部X片,心电图,双下肢深浅静脉彩超。 2.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肿瘤标记物,胃镜,肠镜,腹盆腔CT或MRI,心、肺功能测定,排泄性尿路造影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

中医肿瘤临床路径

肺癌(肺恶性肿瘤)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 一、肺癌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肺癌(肺积)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 (二)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符合西医诊断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者。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六分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2 .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肺癌诊疗方案”。肺癌临床常见证候:肺脾气虚证 肺肾阴虚证 气滞血瘀证 痰热阻肺证 气阴两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肺癌诊疗方案”。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 2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蛋白电泳 (3)心电图 (4)肿瘤标志物 (5)胸、腹部影像学检查 (6)支气管镜及病理学检查 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免疫功能检测、脑部影像学检查、骨扫描等。

(八)治疗方案 1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肺脾气虚证:健脾补肺,益气化痰,六君子汤加减,贞芪固本合剂。 (2)肺肾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麦味地黄汤加减,肺瘤平膏。 (3)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化瘀解毒,血府逐瘀汤加减、参七西黄散。 (4)痰热阻肺证:清热化痰,祛湿散结,清金化痰汤加减。 (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生脉散合沙参麦冬汤加减,肺瘤平膏。 2 .辨证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1)肺脾气虚证:健脾补肺,益气化痰,参芪扶正注射液。 (2)肺肾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参麦注射液。 (3)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化瘀解毒,复方苦参注射液。 (4)痰热阻肺证:清热化痰,祛湿散结,痰热清注射液。 (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生脉注射液。 3 .外治法:根据病情选择贴敷疗法(止痛贴、胸水贴等)、中药熏洗等外治法。 4 .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病情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电针、温和灸等。 5 .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中药灌肠、耳穴贴敷、中频等。 6 .内科基础治疗 7 .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 .咳嗽、咯痰或咯血、胸闷、胸痛、乏力等症状缓解。 2 .病情稳定。 3 .初步形成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 .治疗期间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合并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2 .合并有脏器转移者,退出本路径。 3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退出本路径。

常见恶性肿瘤

常见恶性肿瘤 [单项选择题] 1、结肠癌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是()。 A.腹部肿块 B.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低热等 C.肠梗阻症状 D.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 E.阵发性绞痛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是结肠癌最早出现的症状,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粪便中带血、脓或粘液。其他如腹痛、腹部肿块、全身症状是结肠癌进一步发展的表现。肠梗阻一般属结肠癌的晚期症状。 [单项选择题] 2、诊断肿瘤最准确、可靠的方法是()。 A.临床表现 B.血清学检查 C.影像学检查 D.内镜检查 E.病理学检查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诊断肿瘤最准确、可靠的方法是病理学检查,包括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 [单项选择题] 3、直肠癌切除术能否保留肛门,主要取决于()。 A.肿瘤距肛门的距离 B.肿瘤的病理类型 C.肿瘤是否已侵犯肠管周围 D.肿瘤有无远处转移 E.左半结肠的长度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肠道肿瘤的根治术要求切除肿瘤及上下各一段肠管及其系膜淋巴结,因此,直肠癌根治术是否能保留肛门取决于肿瘤距肛门的距离,而非病理类型和左半结肠的长度。对于即使局部有浸润或远处有转移而无法行根治术的直肠癌,也要视肿瘤距肛门的距离,采取保留或切除肛门,或单纯造瘘等姑息性手术。

[单项选择题] 4、结肠癌Dukes分期中B期是指()。 A.癌达粘膜下层 B.癌累及肠壁肌层 C.癌穿透肠壁,无淋巴结转移 D.有淋巴结转移,仅局限于结肠旁淋巴结 E.有淋巴结转移,至系膜和系膜根部淋巴结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根据我国对Dukes结肠癌分期法的补充,分为:癌仅限于肠壁内为DukesA期;穿透肠壁但无淋巴结转移为B期;穿透肠壁有淋巴结转移为C期;有腹腔转移或远处转移,或广泛侵及邻近器官无法切除者为D期。 [单项选择题] 5、男性,60岁,上腹部隐痛不适3月余,伴纳差,乏力。体检:腹平坦,无压痛,未及肿块,移动性浊音(-),B超检查,肝左叶见一直径1.5cm光团,胃镜示胃窦部溃疡病变,织学检查高分化腺癌,最适宜的治疗方案是()。 A.化疗 B.肝动脉插管化疗 C.胃大部切除加肝左叶切除 D.免疫治疗 E.放疗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例病人根据临床表现和B超检查可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是目前首选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胃镜显示,胃窦部受侵犯,在切除原发病变的同时,应连同受侵脏器一并切除。 [单项选择题] 6、肺癌常见的症状是()。 A.脓性痰 B.白色泡沫样痰 C.刺激性咳嗽和血痰 D.胸闷,气短 E.肺部干啰音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肺癌常见的症状是刺激性咳嗽和血痰。刺激性咳嗽是癌肿在较大支气管内生长引起,血痰为痰中带血点血丝或断续少量咯血。中年以上久咳不愈或出现血痰,就应提高警惕。

卵巢良性肿瘤手术治疗临床路径

卵巢良性肿瘤手术治疗临床路径 (2016年县级医院版) 一、卵巢良性肿瘤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卵巢良性肿瘤(ICD-10:D27.x00) 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ICD-9-CM-3:65.22/65.24 /65.25/65.29/65.4/65.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腹痛、腹胀,自扪及腹部包块; 2.体征:触及附件区包块; 3.辅助检查:盆腔超声,肿瘤标记物。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手术方式:卵巢肿瘤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 2.手术途径:经腹腔镜或开腹或经阴道。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D27.x00卵巢良性肿瘤疾病编码。 2.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 (3)血清肿瘤标记物;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宫颈细胞学筛查及HPV检测;

(6)盆腔超声、心电图、胸部X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项目:腹部超声,盆腔CT或MRI检查,心、肺功能测定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4.病理:术后石蜡切片,必要时术中冰冻切片。 (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术后用药:根据情况予镇痛、止吐、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治疗。 3.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1 卵巢癌临床路径

卵巢癌临床路径 一、卵巢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卵巢癌(ICD-10: C56.X00) 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妇产科学(第八版)》(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 ⑴下腹不适或盆腔下坠:可伴胃纳差、恶心、胃部不适 等胃肠道症状。 ⑵腹部膨胀感:卵巢癌即使临床早期也可以出现腹水, 或肿瘤生长超出盆腔在腹部可以摸到肿块。 ⑶压迫症:肿块伴腹水者,除有腹胀外还可引起压迫症状,如横膈抬高可引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悸;由于腹

内压增加,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可引起腹壁及下肢水肿;肿瘤压迫膀胱、直肠,可有排尿困难、肛门坠胀及大便改变等。 ⑷疼痛:卵巢恶性肿瘤极少引起疼痛,如发生肿瘤破裂、出血和(或)感染,或由于浸润,压迫邻近脏器,可引起腹痛、腰痛等。 ⑸由于肿瘤的迅速生长,患者营养不良及体力的消耗,患者会呈贫血、消瘦及形成恶液质的体征,此常是卵巢恶性肿瘤的晚期症状。 ⑹月经紊乱及内分泌症状:肿瘤间质成分产生激素或肿瘤破坏双侧卵巢,可导致月经紊乱或阴道流血;功能性卵巢恶性肿瘤如颗粒细胞瘤,可产生过多的雌激素,而引起性早熟;睾丸母细胞瘤可产生过多的雄激素而引起男性化的表现,临床上会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或绝经后阴道流血,阴道流血除与卵巢恶性肿瘤本身有关外,还常伴有子宫内膜病变如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或子宫内膜癌。 ⑺因转移所产生的相应症状:如肺转移而产生干咳、咳血、胸水及呼吸困难;骨转移可产生转移灶局部的剧烈疼痛,局部有明显压痛点;肠道转移者可有大便变形、便血,严重者因发生不可逆的肠梗阻而死亡。 2.体格检查:

软组织肉瘤术后化疗临床路径

软组织肉瘤术后化疗临床 路径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软组织肉瘤化疗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软组织肉瘤,符合以下情形: 需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软组织肉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5年版)、《NCCN软组织肉瘤临床实践指南》(美国国家癌症协作网,2015年第2版)。 1、查体:一般根据肿物的部位、大小、边界、活动度、有无压痛、皮温和伴随症状等七个方面对肿物进行初步定性。 2、影像学:B-us、CT、MRI、PET-CT、血管造影等。四肢软组织肉瘤首选MRI 检查而非CT。高危患者(>5cm,位置深在,高度恶性)应行胸部CT而非CR检查以除外肺转移。 3、活检:软组织肉瘤活检,包括针吸活检和切开活检。针吸活检准确率约85%,肿瘤位置较浅的时候,一般由临床医师实施,位置深的可实施CT或B超引导下针吸。针吸困难或针吸失败,则需要实施手术切开活检。滑膜肉瘤,上皮样肉瘤及透明细胞肉瘤等应检查区域淋巴结情况。 4、分子遗传学:如滑膜肉瘤的SSX-SYT融合基因,透明细胞肉瘤及原始神经外胚瘤等均存在特异性基因变异。2.软组织肉瘤的确诊需要多学科方法的综合应用,目前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手段。 (三)选择化疗方案。 根据《NCCN软组织肉瘤临床实践指南》(美国国家癌症协作网,2015年第2版)、根据软组织肉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5年版)等。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5-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肿瘤科结直肠癌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结直肠癌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结肠癌或直肠癌,不能手术或手术后转移复发 不适合化疗的住院患者。 一、结直肠癌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结肠恶性肿瘤(ICD10编码为:C18.902)或直肠恶性肿瘤(ICD10编码 为: C20xx01)。 (二) 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参照2011年NCC 结肠癌、直肠癌TN 腕期。 2. 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结直肠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结直肠癌临床常见证候: 脾肾阳虚证 肝肾阴虚证 气血两亏证 痰湿内停证 瘀毒内阻证 (三) 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结直肠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结肠癌或直肠癌。 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 标准住院日为W 21天。 (五) 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结肠癌或直肠癌, 结肠恶性肿瘤疾病或直肠恶性肿瘤疾病的患 者。 2. 患者因病情、年龄、体质或个人意愿等缘故,不适宜或不愿接受肿瘤西医治疗, 适合并接 受中医治疗者。 3.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 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 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 路径流程 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 》。 》。

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 必 需的检查项目 (1) (2) (3) (4) (5) 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免疫功能检测、脑部影像学检查、骨 扫描、肠 镜、 SPEC 、T 基因检测等。 (八)治疗方案 1.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 (2) (3) (4) (5) 2. 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3. 外治法:根据病情选择中药泡洗、 中药灌肠、贴敷疗法、中药熏药治疗等外治法。 4. 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病情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5. 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泡洗、食疗、音疗、热疗等。 6. 内科基础治疗。 7. 护理:辨证施护。 (九)随诊计划 住院建议:每隔1?3个月返院,一年4?6次住院治疗; 门诊建议:每2?4周返院;外地患者每3月电话随访一次。 (十)出院标准 1. 腹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主症至少一项减轻。 2. 病情稳定。 3. 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有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 治疗期间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合并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2.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结直肠癌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心电 图; 肿瘤标志物; 胸、腹、盆部影像学检查。 脾肾阳虚证: 肝肾阴虚证: 气血两亏证: 痰湿内停证: 瘀毒内阻证: 温阳健脾。 滋补肝肾。 益气养血。 化痰利湿。 活血化瘀。

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临床路径(徐州)

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骨继发恶性肿瘤(ICD10:C79.500)。 2.无法手术或者患者拒绝行手术治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肿瘤放射治疗学第4版》(殷蔚伯,谷铣之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美国NCCN头颈部癌临床实践指南( 2010,中文版)、其他可以获得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临床研究结果、自身经验。根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骨转移瘤外科治疗专家共识》(2009)等。 1.临床症状: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常见的症状有:癌性骨痛、活动障碍等。 3.辅助检查:X线、CT、MRI、全身骨显像、PET-CT、肿瘤标记物等。 4.有明确癌症病史,影像学符合骨转移典型表现。 5.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骨继发恶性肿瘤(ICD10:C79.500)疾病编码。 2.无法行手术,或患者不愿行手术,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住院日≤40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生化全项 胸部增强CT 肿瘤相关抗原测定C12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测定(SCC) 淋巴细胞免疫分析(NK)、淋巴细胞免疫分析(T) 异常蛋白(TAP)检测 ECT全身骨显像 凝血功能[普诊] 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活性】 转移部位MR增强 其它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肿瘤放射治疗学第4版》(殷蔚伯,谷铣之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美国NCCN喉癌临床实践指南( 2010,中国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骨转移瘤外科治疗专家共识》(2009)等。 (七)联合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时机。 1.可用放射增敏剂,建议在放疗初期开始使用,直至放疗结束 2.可用放疗防护剂,建议在放疗初期开始使用,直至放疗结束,目前不建议与增敏剂同时使用。 3.可同时用中草药口服和/或中成药调理。

卵巢恶性肿瘤考试卷

2014年二季度护理培训考试卷(护师及以上) 姓名:阅卷人: 考试时间:得分: 一、单选题(2分/题,共50分) 1.于输卵管壶腹部妊娠,其最常见的结局是:() A. 输卵管妊娠流产 B.输卵管妊娠破裂 C.胚胎可发育至3个月以上 D.易继发盆腔感染 E.最易继发腹腔妊娠 2.急性宫外孕的最主要症状是:() A.短期停经史 B早孕反应 C.突然腹痛 D.阴道不规则流血 E.出现晕厥 3.确诊为输卵管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A. 用升压药物 B. 输血 C. 立即剖腹探查 D. 纠正休克后手术 E. 边抗休克,边开腹手术 4.关于输卵管妊娠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必然有停经史 B. 妊娠试验阴性可排除输卵管妊娠 C. 后穹窿穿刺阴性可排除输卵管妊娠 D. 迟早一定发生内出血,均陷入休克 E. 病程迁延较久者,可因凝固血液与周围器官粘连形成包块 5.输卵管妊娠最常见的原因是:() A. 输卵管发育异常 B. 子宫内膜异位症 C. 慢性输卵管炎 D. 输卵管结扎手术后 E. 宫内节育器放置后 6.异位妊娠常见的着床部位是:() A. 卵巢 B. 输卵管 C. 子宫颈 D. 子宫角 E. 腹腔 7.女,50岁,GOPO,月经不调,经期延长,周期不规则,诊刮,病理为: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过长,妇检:右附件可及6X4X3CM实质性肿块。 () 8.女,48岁,有慢性肾炎史,自己扪及盆腔肿块,妇检:双附件区均可触及5X6X7X大小质中肿块,腹部移动性浊音(+)()9.卵巢恶性肿瘤5年存活率约() A、20% B、25% C、25%~30% D、20%~25% E、30%~40% 10.关于卵巢浆淮性囊腺瘤哪个不对() A、常为双侧 B、球形 C、大小不等 D、表面光滑 D、 壁薄 11.关于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哪个描述不对() A、多为单侧 B、圆形 C、表面结节状 D、灰白色 E、体积较大 12.畸胎瘤的良恶性取决于() A、肿瘤大小 B、肿瘤质地 C、胚层来源 D、组织分化程度 E、 年龄 13.关于卵巢无性细胞瘤哪个不对() A、对化疗敏感 B、对放疗敏感 C、有淋巴细胞浸润 D、幼女少见 E、老年妇女少见 14.关于卵巢肿瘤蒂扭转哪个不正确() A、瘤蒂长 B、瘤中等大 C、瘤活动好 D、重心偏于一侧 E、与病人改变体位无关 15.对放疗最敏感的卵巢肿瘤() A、颗粒细胞瘤 B、纤维瘤 C、无性细胞瘤 D、内胚窦瘤 E、畸胎 瘤 16.目前妇科恶性肿瘤中对妇女生命威胁最大的是:() A.外阴癌 B.子宫颈癌 C.卵巢癌 D.子宫内膜癌 E.输卵管癌 17.对卵巢内胚窦瘤有特异性诊断价值的肿瘤标志物是:() A. CA125 B. AFP C. HCG D. CEA E. CA199 1

恶性肿瘤患者念珠菌感染的主要临床特征分析

恶性肿瘤患者念珠菌感染的主要临床特征分 析 作者:李艳华韩素桂曹雪峰 【摘要】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念珠菌感染临床的特点,分析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念珠菌感染的预防和监控提供指导作用。方法采用查阅病历的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5年12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住院并发生念珠菌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785例恶性肿瘤患者念珠菌感染率为21.02%;念珠菌类型主要是白色念珠菌(77.78%),其次为光滑念珠菌(11.77%)。最易发生感染的部位是口腔及上呼吸道,占55.75%。性别对念珠菌感染没有影响,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住院时间长、肿瘤分期晚、接受化疗及放疗、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大量使用、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的应用等。结论念珠菌是临床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免疫力低下是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念珠菌感染的重要原因,必须重视念珠菌感染的预防和监控。 【关键词】恶性肿瘤;念珠菌;危险因素 恶性肿瘤患者因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或因肿瘤细胞的多处侵犯、多器官转移、免疫力低下、激素和大量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以及外加因

素的影响,很容易并发医院内念珠菌感染。不同国家、地区和医院念珠菌感染情况存在差异。为了解本地区恶性肿瘤患者念珠菌感染情况,本研究对唐山市人民医院2004~2005年中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念珠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以便对医院念珠菌感染的预防和监控提供指导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4年1月~2005年12月经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并在唐山市人民医院住院的患者共785例,男496例,女289例,年龄22~81岁,平均(61.0±7.2)岁。153例患者发生念珠菌感染,其中男性92例,女性61例; 153例患者共发生念珠菌感染165例次。标本包括:痰液、咽试子、尿液、粪便、脓汁、胸腹水等,均连续培养3次以上。对于痰液标本,先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如镜检白细胞占优势,再进行接种。所有标本均接种于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30℃~37℃培养18~24h,观察结果。 1.2 方法

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

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 恶性肿瘤的特点为局部浸润和向远处转移。其恶行昭著,特点是: ①生长快。 肿瘤细胞可大量繁殖,其原料来源于人体自身,故会大量消耗人体营养而致贫血、消瘦、乏力。如肿瘤位于口腔内,影响营养的摄入而加剧上述表现。恶性肿瘤到了晚期就会表现为全身衰竭,医学上称为恶病质,表现为:极度消瘦、乏力、衰弱。 ②易浸润或向远处转移。 颌面部肿瘤向邻近部位浸润:可侵及眼球、颅底、呼吸道、食道及颈椎、胸肺、支气管等。向远处转移可破坏五脏六腑,造成功能损害,重则危及生命。 ③恶性肿瘤不易根治。 因恶性肿瘤的生长快以及人们医疗保健知识相对贫乏,致恶性肿瘤难以早期发现,肿瘤向深部浸润或转移,这就对临床上的根治带来难度。 区别肿瘤的良性与恶性,可以从几方面考虑: ①肿瘤的组织结构。良性肿瘤的形态结构与其来源的成熟组织相似,组织排列正常,细胞核保持正常极向;而恶性肿瘤与其来源的成熟组织相差很远,组织排列紊乱,细胞核失去正常极向。 ②肿瘤细胞形态。细胞的间变是恶性肿瘤的主要形态学特征,而良性肿瘤无间变。所谓间变,是指细胞大小不等,细胞核增大,染色加深,核浆比例倒置(即核多浆少,正常细胞浆多核少)。良性肿瘤

细胞核分裂少见,而恶性肿瘤细胞核分裂较多,特别是不典型分裂(即不对称分裂,多极核分裂等)对诊断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③肿瘤的生长方式。良性肿瘤一般呈膨胀性生长,多有完整包膜,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多无完整包膜。 ④肿瘤的生长速度。大多数良性肿瘤生长缓慢,病程几年至数十年,而恶性肿瘤生长迅速,有时几周或几个月往往长成巨大肿块。 ⑤肿瘤的转移。良性肿瘤不转移,因此,转移乃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

(完整版)卵巢恶性肿瘤临床路径

卵巢恶性肿瘤临床路径 (2015 年版) 一、卵巢恶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卵巢恶性肿瘤(ICD-10:C56 02)不伴胸腹水行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阑尾切除术(ICD-9-CM-:3 68.5 /68.7/40.3/47.0 )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Staging Classifications an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Gynecological Cancer 》(FIGO Committee on Gynecologic Oncology ,The Third Edition) 1. 病史:发现盆腔包块。 2. 妇科检查提示。 3. 肿瘤标志物如CA125 CA199明显增高或CT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Staging Classifications an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Gynecological Cancer 》(FIGO Committee on Gynecologic Oncology ,The Third Edition) 1 .手术方式:行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阑尾切除术

2. 手术途径:开腹 (四)标准住院日为w 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符合ICD-10:C56-02 卵巢恶性肿瘤疾病编码。 2. 不伴胸腹水。 3. 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4.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4 天。 1. 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盆、腹腔超声,胸部X 片,心电图,双下肢深浅静脉彩超。 2.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肿瘤标记物,胃镜,肠镜,腹盆腔CT 或MR,心、肺功能测定,排泄性尿路造影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 〔2004〕285 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 天。

(完整版)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2015 年版) 一、卵巢良性肿瘤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卵巢良性肿瘤(ICD-10:D27) 行经腹/ 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ICD-9-CM-:3 65.29/65.51 )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 妇科检查提示。 2. 盆腔超声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 手术方式:卵巢肿瘤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 2. 手术途径:经腹腔镜或开腹。 (四)标准住院日为w 1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符合ICD-10:D27 卵巢良性肿瘤疾病编码。

2. 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 天。 1. 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 (3)血清肿瘤标记物;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宫颈细胞学筛查:TCT或巴氏涂片; (6)盆腔超声、心电图、胸部X 片。 2.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项目:腹部超声,盆腔CT或MRI检查, 肠 道、泌尿系造影,心、肺功能测定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 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 天。 1. 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 2. 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 3. 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4. 病理:术中冰冻切片。

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

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 卵巢恶性肿瘤在考试中是经常出现的考点,在复习中应该注意其临床特征。 概述 卵巢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近年来发病有上升趋势,其发生率占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因而其死亡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卵巢恶性肿瘤组织类型复杂,早期诊断困难,约3/4患者出现症状就医时已至晚期,疗效较差,因而其死亡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卵巢恶性肿瘤各期(Ⅰ--Ⅳ期)平均五年生存率为20 ̄40%,但早期(即Ia 期)限度的实施肿瘤细胞减灭术,辅以强有力的规范化疗。及某些非上皮性肿瘤五年生存率可高达90 ̄100%。卵巢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措施是早期诊断及限度的实施肿瘤细胞减灭术,辅以强有力的规范化疗。 临床表现 1.自己触到下腹包块或妇科检查或盆腔B超检查时偶然发现盆腔包块。 2.包块生长迅速。患者可自觉腹部逐渐增大,并出现腹胀、尿频、便秘等压迫症状。 3.晚期肿瘤向周围侵犯可引起腹痛、腰痛、下肢浮肿、下肢疼痛等。多数同时出现腹水,量多时出现气急、心悸等,且伴有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乏力、消瘦等。 4.妇科检查可在盆、腹腔触及不规则实性或半实性肿块,多为双侧生长,固定不动。晚期有腹水。 诊断依据 1.出现前述症状之一项或一项以上,或出现顽固的月经不调或绝经后阴道流血。 2.妇科检查于盆、腹腔触及实质性或混合性包块,形态不规则,不活动。阴道后穹隆多可触及散在硬结节。 3.B型超声检查发现盆、腹腔混合性或实质性包块,或伴数量不等的腹水。 4.CT或MRI检查发现前述同样性质的包块、腹水或转移病源。 5.后穹隆穿刺或腹腔穿刺抽取腹水行细胞学检查发现恶性细胞。 6.腹腔镜直视下检查肿块性质、病变累及范围,有无转移病灶等,经活检确诊为恶性肿瘤或腹腔抽吸液或冲洗液细胞学检查见恶性细胞。 7.血清CA!25CA!99AFP定性检查阳性或定量测定显著高于正常,血清或腹水中乳酸脱氢梅(LDH)升高,或绝经后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等。 8.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 治疗原则 1.根治性手术:使残余瘤源的直径〈2cm. 2.保守性手术: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在下述条件可行患侧附件切除术:临床期;为交界性低度恶性肿瘤;瘤细胞分化良好;无腹水,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阴性;术中剖检对侧卵巢未发现肿瘤;术后有条件严密随访。 3.大剂量间歇用药化疗较小剂量用药化疗效果为佳。 4.联合化疗较单一化疗疗效为佳。但临床早期,瘤细胞分化良好的上皮性肿瘤,仍可选用单一的化疗方案。 5.按肿瘤不同的组织学类型选择不同的化疗方案。 6.放射治疗:卵巢无性细胞瘤,颗粒细胞瘤及无法手术切除的转移病源,可选用放射治疗,用钴60或直线加速器、回旋加速器等,首先用全腹旋转照射,然后盆腔照射。亦可选用放射性胶体金(198Au)或胶体磷(32P)腹腔内灌注。 7.免疫治疗:可选用短小棒状桿菌、卡介苗、左旋咪唑、转移因数、干扰素等。 用药原则 1.化疗是卵巢恶性肿瘤首选的辅助治疗,应根据肿瘤的不同组织学类型选择不同的化疗方案; 2.卵巢上皮性肿瘤选用:PAC方案(顺铂+阿霉素+环磷酰胺)或PAM+HMM方案(美法兰十六甲嘧胺); 3.卵巢生殖细胞肿瘤选用:VAC方案(长春新堿+放线菌素D或更生酶素+环磷山胺);或VBP方案(长春新堿+博来酶素或平阳酶素+顺铂)或BE9方案(平阳霉素+足叶已甙顺铂)。 4.卵巢性索间质肿瘤选用AFC方案(放线菌素D或更生霉素+5氟料嘧啶+环磷酰胺)。 5.Ic期及Ⅱ期以上肿瘤应联合化疗8-10疗程,Ic期以下可单一使用顺铂腹腔化疗或其他单一化疗方案,酌情使用3 ̄6疗程。 6.对于病情重,肿瘤有转移,病人可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如:氨基酸、人血白蛋白等。

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卵巢良性肿瘤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卵巢良性肿瘤(ICD-10:D27.x00) 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ICD-9-CM-3:65.22/65.24 /65.25/65.29/65.4/65.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不特异,常规查体发现; 2.体征:附件区扪及肿物; 3.辅助检查:盆腔超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手术方式:卵巢肿瘤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 2.手术途径:经腹腔镜或开腹或经阴道。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D27.x00卵巢良性肿瘤疾病编码。 2.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 (3)血清肿瘤标记物;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宫颈细胞学筛查;

(6)盆腔超声、心电图、胸部X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项目:上腹部超声,盆腔CT 或MRI检查,肠道、泌尿系造影,心、肺功能测定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或硬膜外麻醉。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4.病理:术后石蜡切片,必要时术中冰冻切片。 (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术后用药:根据情况予镇痛、止吐、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治疗。 3.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胃癌化疗临床路径

胃癌化疗临床路径 (2015年版) 一、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癌根治术后(ICD-10:43.6;43.99;63.7) 行辅助化疗(ICD-10:251.1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内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理诊断为胃癌。 2.胃癌根治手术(D1、D2、D3)术后。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内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胃癌诊疗规范》(2012年),《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2年)。 1.术后无化疗禁忌早开始(第三周前后)。 2.I期原则上不辅助化疗,凡Ib期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考虑辅助化疗:病理类型恶性度高、脉管癌栓、有淋巴结转移、癌面积>5cm、多发癌及50岁以下青年患者。选用药物可单药或二药联合。 3.II期酌情辅助化疗,可单药或二药联合。 4.III期是辅助化疗重点,可二药或三药联合,不用更多药物联合。 5.体力状况差、高龄、不耐受两药联合方案者,考虑采用口服单药化疗。 6.化疗医嘱(以下方案选一) 1)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 4周 奥沙利铂 150mg+5%GS-500ml ivd D1

亚叶酸钙 120mg+0.9%NS 100ml ivd qd*5 氟尿嘧啶 0.5+0.9%NS 500ml ivd qd*5 2)奥沙利铂+替吉奥 4周 奥沙利铂 150mg+5%GS-500ml ivd D1 替吉奥 50mg po bid D1-14 3) DCF 4周 多西他赛 120mg+0.9%NS 500ml ivd D1 顺铂 20mg+0.9%NS 500ml ivd qd*5 氟尿嘧啶 0.5+0.9%NS 500ml ivd qd*5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癌根治术后疾病编码(ICD-10:43.6; 43.99;63.7)辅助化疗化疗(ICD-10:251.101)。 2.年龄<75岁。 3.术后体力状况基本恢复正常,KPS≥ 80分。 4.无全身化疗禁忌症。 5.评估肿瘤需要接受化疗者可以进入路径。 6.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化疗前准备(化疗前评估)2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 (2)生化全套、电解质、肿瘤指标、细胞质胸苷激酶; (3)胸部CT、腹部彩超、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超声心动图、肺功能、PET-CT等。 3.必要时深静脉置管及PICC置管。 4.纠正患者的贫血、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 (七)化疗日为入院第3-5天。 结合病情给予个体化化疗方案 (八)化疗后恢复。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生化全套、电解质、和/或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