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隐喻认知理论的专业英语词汇教学
基于隐喻认知理论的专业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基于隐喻认知理论的专业英语词汇教学研究作者:李丽来源:《科学与财富》2014年第09期摘要:隐喻理论在专业英语词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对隐喻理论应用于词汇教学进行可行性分析,接着着重讨论隐喻理论在专业英语词汇教学的应用。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重视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挖掘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深层联系;对比英汉词汇的隐喻意义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隐喻;认知;词汇教学一、引言词汇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英语词汇教学是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一些词汇的意义发展都是通过隐喻的方式,隐喻是语言词汇体系丰富和演变的一种重要手段。
现今的隐喻研究呈现出一种多角度,多层次和多学科的多元化态势。
隐喻认知理论的研究为语言教学研究提供一个有前景的平台。
二、隐喻认知理论促进英语词汇教学的可行性从人类思维的载体——语言及人类所依赖的概念系统来看,隐喻在人类的思维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
正因为隐喻思维的认知性,它才有利于扩大英语词汇量。
三、隐喻认知理论在专业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一)重视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基本范畴词汇是词汇的基础,是语言的核心,包括常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基本范畴词汇具有全民性、稳定性、多产性、多义性与组合性。
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的喻体词不仅都是实体性概念的词,而且都是生活中的常用词,是基本范畴词汇。
基本范畴词比其他范畴词有更多的隐喻性用法。
就拿mouth来说,除了最常用的意思是嘴巴之外,还有许多引申的意思。
在英语中,有很多包含嘴这个单词的短语。
“D o not bad mouth me.别说我坏话。
”mouth在这里做动词,表示“说某人坏话”。
put one’s foot in one’s mouth这个短语的意思是say something embarrassing, make a faux-pas(失言,说错话了)。
隐喻认知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隐喻是人类共同的思维方式 ,也是人类语 言中选 词和构词 的共同手段 。英语 中常见的隐喻构词方 式有 直接 转义 、 转换 、 词 缀和复合 。直接转义是指 由单纯词不经任何 构词变化直接转义
或 转 类 而 来 。 如 “l d ( ) “o”雾 ) 直 接 转 义 为 “ 团 ” c u ”云 和 f ( 可 o g 疑 和
随、 追踪) 。英语中还可通过 添加某些后缀构成 隐喻 l 生词语 , 如后 缀 一i ( i l e i l e,ym uy pdr) 。学生经 过一 定阶 l ec l i , ek)一 (o s, ie 等 k hdk l i f s y 段 的学习后 已积累了相 当的感性材料 ,对英语词 汇的内部结构 也有 了一定的了解。这 时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 中能介绍这些常 用 的词缀知识以及各 种复合词 的构词方 法 ,并 不失时机地利用 射 到另 一事物 的认知 过程 。
过去人们 只是把 隐喻当成一种普遍 的修辞方式和词语 的非 常规
用法 , 用于诗歌或其他特殊文体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逐渐发展 ,
隐喻作 为一 种认 知世界 、表达思想情感 的工具重新成 为语 言学 中一个重要 的研究课题 ,对 隐喻在语言形成和发展 中的作用人 们予 以了全新的认识 。 从语言发展及认 知的角度看 ,人们创造并使 用的第一批词 汇多表示具体可视化的事物和直观的行 为 ,是身 体直接体 验的 结果 。 无论符号本 身 , 还是与之相关的语音都是随意的。 但是 , 当
“ 困惑” 。转换主要是指英语中大量的名 词都 可以转换成隐喻性
人类积累 了一定的具体概念之后 ,由此形成 的抽 象思维能力和 大脑逐 渐完 善的意念 图式会 形成一个纵 横交错 的认 知网络 , 该 网络随着切身经历和体验的增 多而得 到完善 ,并 以此为依托对
基于隐喻理论的英语词汇教学

2019年第9期英语教师引言隐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普遍思维方式,影响着语言表达的各个方面。
隐喻是指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将某一种事物的特征映射到另一种事物上。
不同文化间的隐喻表达既有共同特征,又有独特之处。
目前我国英语词汇学习模式较为僵化,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背诵、默写、订正,往往只学到了单词的表面含义,对于一词多义和短语动词常常感觉到混乱,无法在音、形、义三者间搭建桥梁。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将隐喻理论与词汇教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降低词汇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模式,从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水平。
一、隐喻理论什么是隐喻?莱克夫(Lakoff)将隐喻定义为通过推理,将某一概念的一些特征映射到另一概念的认知过程,是基于相似关系,从源域到目标域的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也就是运用对某事物的了解、体验去解释、感受其他事物。
隐喻的发展历史悠久,亚里士多德最早关注隐喻现象,提出了“对比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词之间意义的转化,公元1世纪昆特林(Quintillian)提出了“替代论”;20世纪理查兹(Richards)创立了隐喻互动(interaction)理论,布莱克(Black)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将隐喻置于句子层面进行研究。
直到1980年,莱克夫和约翰逊(Lakoff&Johnson)出版《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引起了学界的广泛热议,影响至今。
莱克夫和约翰逊(1980)认为隐喻无处不在,影响人类的语言和思维活动,并指出:“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是隐喻的。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而言,隐喻是人类基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现象,我们在日常表达中常常不自觉地运用到隐喻机制,甚至创造出全新的、独特的隐喻表达,但由于长期的语言习惯已经成为一种固定思维方式,所以不易被察觉。
20世纪90年代开始,福柯尼尔(Fauconnier)等创建了合成空间理论(blended space theory),进一步发展了隐喻的内涵。
隐喻认知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隐喻认知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
的运用
隐喻认知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隐喻认知理论是一种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理论,它认为,人们在理解和表达概念时,会将抽象概念与具体的实物或现象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种隐喻的认知模式。
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隐喻认知理论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隐喻认知理论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词汇。
例如,当学生学习“ambition”这个词时,教师可以用一个比喻
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词,比如说,“ambition就像一艘船,它
可以带你去你想去的地方。
”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容易地理解
这个词的意思,并且更容易记住它。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隐喻认知理论来帮助学生记忆词汇。
例如,当学生学习“diligent”这个词时,教师可以用一个比喻来帮助学生记忆这个词,比如说,“diligent就像一只小老鼠,它总是努
力地在洞里挖洞。
”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容易地记住这个词,
并且更容易理解它的意思。
最后,教师可以利用隐喻认知理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
例如,当学生学习“patience”这个词时,教师可以用
一个比喻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个词,比如说,“patience就像一只熊,它可以耐心地等待它想要的东西。
”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记忆这个词,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隐喻认知理论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利用隐喻认知理论,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英语词汇。
基于隐喻认知理论的专业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基于隐喻认知理论的专业英语词汇教学研究【摘要】本研究基于隐喻认知理论,探讨了专业英语词汇教学的相关内容。
分析了研究背景,明确了研究目的和意义。
接着通过讨论基于隐喻认知理论的专业英语词汇教学模式,策略,案例分析,评价方法以及教材设计,深入探讨了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最后总结出基于隐喻认知理论的专业英语词汇教学研究的启示,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专业英语词汇教学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推动专业英语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专业英语词汇教学、隐喻认知理论、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案例分析、评价方法、教材设计、启示、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专业英语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专业英语词汇作为专业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习与掌握对于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
传统的专业英语词汇教学往往局限于单一的词汇学习方式,未能充分挖掘学生的认知潜能和语言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隐喻认知理论的专业英语词汇教学模式、策略、案例分析、评价方法和教材设计,旨在提高专业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为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隐喻认知理论的专业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旨在通过深入研究隐喻认知理论在专业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专业英语词汇,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 研究隐喻认知理论在专业英语词汇教学中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概念,深入剖析隐喻认知对学习者词汇习得的影响机制。
2. 探讨基于隐喻认知理论的专业英语词汇教学模式,探索如何利用隐喻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专业英语词汇。
3. 研究基于隐喻认知理论的专业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分析不同类型专业英语词汇的隐喻表达方式,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达成,将为专业英语词汇教学提供新思路和有效方法,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发展。
基于隐喻理论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着认识 的不断发展 , 学界开始 以新的眼光 审视传统 上被视 为修辞格 的“ 隐喻 ” 。这种 全新 的视角 摆脱 了传 统观 点 的 羁绊 , 隐喻研究 的领域 扩展 到认 知领 域 , 各种 研 究取 将 使
隐 喻 m tp o, 于 希 腊 语 me p een 其 中 m t eah r源 t hri , a ea意
L kf和 Jh sn提 出 了隐 喻 的 映射 理 论 ( p i ho ao o no Mapn T e. g r) : y 即 隐喻是 一种以抽象 的意象 图式 为基础 的映射 , 一 从 个 比较熟悉 的 、 具体 的 、 于理解 的始源域 , 易 映射 到一个不 太熟 悉 的、 抽象 的、 较难 理 解 的 目标 域 , 此 创立 关联 , 借 以
育相关 的学 者们开始认识 到隐喻在外语 学习 中的重要 性。
Lw强 调了隐喻在外 语教学 中的作用 , 认为将 隐喻 引入 o 他 外 语教学领域 的时机 已经成 熟 : 一 , 喻在 语 言使用 中 第 隐 起 着关键作用 ; 第二 , 从结构上看 , 言系统在很 大程 度上 语 是 隐喻性 的; 第三 , 目前 隐喻 的研 究成 果 为重估 隐 喻在 教 学 中的作用提供 了可行性 lJ l。本 文拟从 隐 喻认 知理论 的 角度出发 , 讨其对大学英 语词汇教 学的指导意 义。 探 二、 隐喻 理论的 内涵
的途径 , 不仅使 学生更 有效地 掌握 词 汇 , 更有 助 于发展 他们 的思 维能 力 。
隐喻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

隐喻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
隐喻理论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词汇学习效果。
在英语学习中,词汇习得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形势密切相关于对英语的流利性。
传统的方法依赖于学生背诵单词,而隐喻理论的采用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自身的语言能力来理解和发现新单词。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强调英语单词的意义和用法。
首先,老师带领学生来识别出隐喻的三个维度,包括对话,文字和层次。
这三种维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单词的言外之意,然后进行传授和加深,让学生熟练掌握英语语言中隐喻的概念。
接下来,老师可以与学生进行讨论一些已经学习过的词汇,运用隐喻的概念引导学生识别出这些词汇的潜在含义,帮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词汇表达属于自己的场景。
最后,老师可以利用隐喻理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英语词汇,让学生练习如何使用词汇句式表达自己的意思,从而将词汇转变为真正的技能,来适当调节学生的英语表达。
总之,隐喻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非常有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语单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我表达能力。
从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视角探讨英语词汇教学

从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视角探讨英语词汇教学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是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加深学习者对新词含义及文化内涵的理解,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注意概念隐喻理论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概念隐喻意识和英语学习能力。
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英语词汇一、概念隐喻的起源概念隐喻的英语表达“metaphor”来源于希腊词汇“metaphora”,词的原始意义为转化、变化,在修辞运用方面指隐喻的修辞格。
语言学研究者对隐喻的修辞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分别从哲学、逻辑学、认知心理学等角度对概念隐喻进行了研究。
Lakoff&Johnson(1980年)经过研究把概念隐喻归入认知语言学领域,认为“隐喻渗透于日常生活,不但渗透在语言里,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是隐喻的”。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概念隐喻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现象,构成了语言的认知基础。
Lakoff认为,“概念隐喻的功能是把一个事物的某些特征推理影射到另一事物之上的一个推理认知过程”[1]。
这样,人们可以通过概念隐喻的认知特征把有限的词汇推理影射到无限的世界中,从而借助于有限的词汇认识无限的世界。
因此,概念隐喻修辞格促进了人类语言的发展,也为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概念隐喻的分类从语言学修辞格的角度,概念隐喻包括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人类语言中的概念隐喻主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
研究者统计发现,人一生的语言表达中可包含470万个新颖的概念隐喻和2140万个定型化的概念隐喻,可见概念隐喻在人类语言中的重要作用,它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多彩。
1.结构隐喻结构隐喻指“用一种概念的结构去构建其他不同类型事物的概念,将描述一种概念的词语用于描述另一种概念”[2]。
如“These soldiers are lions”这句话说士兵就是狮子,把狮子暗含的勇猛的特征直接赋予士兵,这是一种结构隐喻。
“My brain doesn’t work today,and I will try my best to grind out the solution to the matter.”此句中,“work”和“grind out”本来是描述“machine”特征的词汇,通过结构隐喻修辞格直接用于描述”brain”,用机器具有的概念特征构建大脑这种抽象的事物,通过结构隐喻使得“brain”这个本来抽象的词变得具体、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 引申义 2为“ ; 福利 ” “ 、待遇 ” “ 、礼仪 ” 例如 , ra — ( A bed n —b tr e e 一封 感谢 款待信 ,ra dsrp ad u e lt r t t b da ae待遇 菲 e n c 薄的职业 , ra n a r b dadw t 粗茶淡饭 ) 引 申义 3为 “ e e ; 幼稚
的” “ 、女学生派 头的” 如 ab a n d—bt rm s 指 “ ( r d—a e u e i t s 女 学生 派头 十足 的姑娘 ” 。 ) ( 对 比英汉词汇 的隐 喻意义的文化差异 三) 英汉对应 的词汇会包含不 同的隐喻意义 。词汇蕴 含着 文化 , 民族 的文化心理必 然会反 映到 民族语 言中来 。教 师
英语 民族 的 主食 是面包 和黄 油 , 此 “ ra n u. 因 bed adb t
可通过英汉语的对 比, 挖掘英 汉民族在文化心理上 的差异 。 教师应该对英汉词汇 的隐喻 现象进行对 比, 揭示英 汉文 化
的差异 , 加深 学生对语言学 习和语 言运用 的认知 过程 和规
t ”是基 本范畴词汇 , e r 其隐喻义十分丰 富。例如 ,r d n b a d e a
表 达 清楚 。
来看 , 隐喻在人类的思维 中发挥重要 的作 用。隐喻 不仅仅 是一种语言现象 , 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 , 是人类思 维的一种 重 要方式。正因为 隐喻思 维的认知 性 , 它才 有利 于扩大英
语 词汇量。 三、 隐喻认知理论在 专业英语词汇教学 中的应用 认 知语言学认为 , 隐喻思维能力是 随着人 的认知 的发 “
例如 , 心” h at的基本义都为 “ “ ( er ) 心脏 ; 心形的 ; 心部 ; 心形” 在汉语 和英 语 中的隐 喻义 有 同有异 。人 同此 心 , , 心 同此理 , 心” h a ) 同的隐喻义为 : “ ( er 相 t
基本范畴词汇是词 汇的基础 , 是语 言的核一 包括 常用 t 3,
的名词 、 动词 、 形容词 等。基本 范畴词 汇具有 全 民性 、 稳定
性、 多产性 、 多义 性与组合 性。根据 L kf和 Jh sn的调 ao ono 查, 绝大多数的喻体词不仅都是实体性概念 的词 , 而且都是 生活 中的常用词 , 基本 范畴 词汇。基本 范 畴词 比其 他 范 是 畴词有更多 的隐喻性用法。2
第3 2卷 第 4期
2 0 12 年 4 月
成
宁
学
院
学
报
Vo . 2, 13 No. 4 Apr 2 2 . 01
J u n lo a nn ie s y o r a fXin i g Unv ri t
文 章编 号 :0 6~ 3 2 2 1 )4— 0 4— 2 10 54 (02 0 04 0
基于隐喻 认知理论 的专业 英语 词汇 教学
陈艳 芳
( 湖北科 技 学院 外 国语 学 院 , 湖北 咸 宁 4 70 ) 305
摘 要: 作为认知和语 言的纽带 , 隐喻在词 汇教 学 中具 有重要 的地位 。本 文 以隐喻认 知理 论为基础 , 通过对 隐喻
理论应 用于词汇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进而着重讨论 隐喻理论在 专业英语词 汇教 学的应 用在 以下方面: 重视基 本 范 畴词汇 的教 学; 挖掘 多义词各义项之 间的深层联 系; 比英 汉词 ; 的 隐喻 意义的 文化 差异 ; 对 r - 剖析英 汉词; 的隐喻 r - 意义蕴含 的价值观念 ; 剖析英汉词汇的 隐喻意 义蕴含的历史观。
元 化态势。隐喻认知理论 的研究为语言教学 研究提供一个
有前景的平 台。 二、 隐喻认知理论促进英语词汇教学 的可行性 从人类思维 的载体一 语言及人类 所依 赖的概念系统
基本范畴词汇具有多义 性 , 因为 在长期 使用过 程 中其 语义结构发生变化 。多义性是语言使用者以一定的认知 手 段使一个 词的基 本 意义或 中心 意义 向其 他 意义延 伸 的 过 程, 是人类认知范 畴化和概念 化 的结果 。 自然语 言 中词 汇 的多义性基本是隐喻化 的结果 。教师在讲 解多 义词 时 , 应 追本溯源 , 把握 中心意 义 , 挖掘多义词各义项之 间的深层联 系, 探讨多个义项 的隐喻理 据 , 就能够将多义词的意义 联系
计 ” 。 ( 挖掘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深层联系 二)
英语词汇教学是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 点。国 内外一些学者认 为 , 一些词 汇的意义发 展都 是通过 隐喻 的 方式 , 隐喻是语 言词 汇体 系丰 富和演 变 的一 种重 要 手段 。
现今 的隐喻研究 呈现 出一 种多 角度 、 多层次 和多 学科 的多
bt r( ut 生活来源 , 以生存 的东 西 ) ra dces( e 赖 ;bed a hee 粗 n
律的 了解 , 培养学生 的化意识 , 促进学生对民族 文化 和认
知方式的感知 。
粮 ; 不可少的食物) bedwne(挣钱养 家的人 ) O t f 必 ;ra inr ; u o
关键词 : 隐喻 ; 认知 ; 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 : 0 H3
一
文献标识码 : A
、
引 言
( 剥夺某人 的生计 , 走别 人 的饭 碗 ) 抢 。英语 民族 以面包 、 黄油 、 肉食为主食 , 刀叉 就是餐 桌上必备 的餐 具 , 因此英 语 中的 ki n r 是基 本范 畴词 汇 , 隐喻 义 也是 “ n eadf k也 f o 其 生
例如 , 师在讲解单词 bed的意义 时 , 教 ra 既要 指 出其 基 本义为“ 面包 ” 又 要强 调其 引 申义 1为 “ 计 ” “ 生 之 , 生 、谋
展 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 的思 维能力 , 是认 知发展 的高 级阶 段, 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 是认识抽象 不可 缺少 的一种认 识 能力 。 l ” 我们 主要从 以下 四个方面作初步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