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二节皮肤浅表淋巴结评估

合集下载

第四单元 身体评估(3)皮肤浅表淋巴结评估.

第四单元 身体评估(3)皮肤浅表淋巴结评估.

颈部淋巴结肿大(急白)
复习思考题
1、生命征包括哪些项目?各自的正常范围分别是多少? 2、常见特殊面容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二尖瓣/甲亢/粘液性水肿/满月面容) 3、何为端坐呼吸?有何意义? 4、常见典型步态的特点及意义? (蹒跚/偏瘫/慌张/跨域步态) 5、何为蜘蛛痣/肝掌?有何临床意义? 6、淋巴结检查的顺序是什么? 7、淋巴结肿大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三)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1.局限性淋巴结肿大 (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2)淋巴结结核 (3)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2.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临床意义
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质地柔软、有压痛、表面光滑无粘连;慢性 期则质地较硬、疼痛轻微。见于局部急慢性 炎症。
临床意义
淋巴结结核 : 颈部血管周围,大小不等、质稍硬、可有粘连性。
(二) 湿度
皮肤湿度与汗腺分泌功能有关,出汗多者皮肤比较湿润, 出汗少者比较干燥。
多汗——风湿热、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佝偻病。 皮肤干燥——维生素A缺乏、硬皮病、尿毒症、脱水。
(三)弹性
皮肤弹性与年龄、营养状态、皮下脂肪及组织间隙所含液体量有关。 儿童、青年人弹性好,中年以后弹性减低,老年人弹性差。 皮肤弹性降低——慢性消耗性疾病、重度脱水。
第四单元 身体评估
(皮肤、浅表淋巴结评估)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健康评估教研室
一、皮肤评估
1.颜色 2.湿度 3.温度 4.弹性 5.皮疹
6.压疮 7.皮肤粘膜出血 8.蜘蛛痣 9.水肿
(一)颜色
皮肤的颜色与毛细血管的分布、血液的充盈度、色素量的 多少、皮下脂肪的厚薄有关。
1、苍白 2、发红 3、发绀 4、黄染 (1)黄疽
➢评估方法:
(四) 皮疹(skin eruption)

第二节 皮肤、浅表淋巴结评估

第二节  皮肤、浅表淋巴结评估

皮肤弹性减弱
(四)水
★概念:
肿(ederna)
皮下组织的细胞内及组织间隙体液潴 留过多所致。
★分类:
☆分布部位:全身性、局部性; ☆压陷情况:凹陷性和非凹陷性
☆水肿严重程度:
轻度水肿:出现于局部,轻度凹陷, 平复较快。 中度水肿:全身分布,较深凹陷, 平复缓慢。 重度水肿:全身严重水肿,皮肤发亮, 甚至液体渗出,可伴 浆膜腔积液,外阴部水肿。
斑疹(maculae) 玫瑰疹(roseola) 丘疹(papules) 斑丘疹(maculopapulae) 荨麻疹(urticaria)
(1)、斑疹:
局部的皮肤发红而不隆起的皮疹。
见于 丹毒、 风湿性环形红斑、 斑疹伤寒
斑疹--环形红斑
斑疹--丹毒
(2).玫瑰疹 直径2~ 3mm的淡红色的 斑疹,压之退色, 多发生在胸腹部 皮肤,分批出现, 持续3~5天消退, 常见于伤寒 。
测试题
1.肺癌的淋巴转移常为 A.左锁骨上窝淋巴结群 B.左颈部 淋巴结群 C.右颈部淋巴结群 D.右锁骨上窝淋巴结群 E.颏下淋巴 结群 2.观察发绀的常用部位包括(多项选择 ) A.口唇 B.面颊 C.肢端 D .巩膜 E.耳廓
测试题
3.周某,男,70岁,昏迷,皮肤粘膜是樱 桃红色。应首先考虑 A 、一氧化碳中毒 B、中暑 C、 亚硝酸盐中毒 4.男,28岁。车祸外伤后处于沉睡状态, 不易被唤醒,仅在护士给4.静脉输液扎 针时苏醒片刻,但答非所问,很快又入 睡。意识状态应评估为: A、意识模糊 B、谵妄 C、昏睡 D、嗜睡 E、浅昏迷
见于休克、虚脱。
(三)皮肤弹性(elasticity)
★相关因素: 与年龄、营养状态、皮下脂肪及组织间 隙所含液体量有关。

第二节 皮肤、浅表淋巴结评估

第二节  皮肤、浅表淋巴结评估
分布/血管充盈/色素有关
1、苍白:
全身性苍白:贫血/末梢充盈不足;
局限性苍白(四肢末梢):肢体动脉痉挛/阻
塞,如雷诺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发红:血管扩张/血流增多/加速
临床意义:日晒/运动/饮酒;
烫伤/发热性疾病/阿托品中毒…
(一)颜色
3、发绀 定义:皮肤粘膜呈青紫色; 常见部位:口唇/耳廓/面颊/肢端; 临床意义:心、肺疾病/局部循环障碍/异常Hb 血症
(一)颜色
4、黄染: 定义:皮肤粘膜发黄称为黄染; 临床意义: ①黄疸:见于胆道阻塞/肝细胞损害/溶血 ②食物(如胡萝卜)黄染:手掌/足底/前额/鼻部黄染,而巩膜无黄染; ③药物(阿的平、呋喃类)黄染:可致皮肤黄染,巩膜黄染以角膜周围明显。
(一)颜色
5、色素沉着:表皮基底层的黑色素增多所致 部分or全身皮肤色泽加深
玫瑰疹:(鲜红色圆形斑疹/2~3mm/压之退色/多出 现于胸/腹部)伤寒/副伤寒 丘疹:(病灶凸出皮面)见于麻疹/湿疹/药物疹 斑丘疹:(丘疹周围有皮肤发红)见于风疹/药物疹/ 猩红热 荨麻疹:(隆起皮面/伴瘙痒)见于各种异性蛋白或药物过敏反应
(五)皮下出血
分类: 淤点:直径<2mm; 紫癜:直径3~5mm; 淤斑>5mm; 血肿:片状出血伴皮肤隆起
2、非凹陷性水肿: 见于粘液性水肿及橡皮肿
(八)皮下结节
(九)毛发
二、淋巴结
概述
淋巴结分布于全身 触诊评估身体浅表的淋巴结 正常浅表淋巴结直径多在0.2cm~0.5cm之间 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无压痛,不易触及
(一)触诊方法及内容
触诊顺序:(图4—4、4—5) 耳前/耳后/乳突/枕骨下/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

皮肤、浅表淋巴结评估PPT课件

皮肤、浅表淋巴结评估PPT课件
2. 发红:由于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或红细胞数量增多所致。 见于发热性疾病、或阿托品、一氧化碳中毒等。
3. 发绀:皮肤粘膜呈紫蓝色。主要为单位容积血液中荒原血红蛋 白量增高所致。常见部位是唇、舌、耳廓、面颊、肢端。
4. 黄染:皮肤粘膜呈黄色。主要见于黄疸,当血中胆红素浓度超 过17.1微摩尔/升所致。早期或轻微时仅见于巩膜及软腭粘膜, 较明显时才见于皮肤。常见于胆道阻塞、肝细胞损害、溶血性 疾病。
皮肤、浅表淋巴结 评估
1
皮肤评估
一、颜色 二、湿度 三、温度 四、弹性 五、皮疹 六、皮肤、粘膜出血 七、蜘蛛痣 八、水肿
2
浅表淋巴结评估
一、淋巴结分布 二、评估方法 三、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
3
1. 苍白:由于贫血、末梢毛细血管痉挛或充盈不足所致。见于惊 恐、寒冷、虚脱、休克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8
19
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
1. 局部淋巴结肿大:可见于:(1)非特意性淋巴结炎:肿 大的淋巴结有压痛,质软,无粘连,由于所属部委的急、 慢性炎症引起。(2)淋巴结结核:常发生在颈部,质稍 硬,大小不等,可相互粘连,或与周围组织粘连,晚期破 溃后形成瘘管。(3)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 质地坚硬,与周围组织粘连,一般无压痛。腹腔内的癌肿 如胃癌、食管癌多向左锁骨上转移;胸腔内的癌肿入肺癌多 向右锁骨上转移;腋下淋巴结肿大见于乳腺癌转移;颈部 淋巴结肿大可见于鼻咽癌转移。
7
弹性
皮肤弹性与年龄、营养状态、皮下脂肪及组 织间隙所含液体量有关。评估时常取手背或 上臂内侧部位,用食指和拇指将皮肤捏起, 正常人于松手后皮肤皱褶迅速平复。弹性减 弱时皮肤皱褶平复减慢,见于慢性消耗性疾 病或严重脱水的病人。
8
9

第四单元 3.皮肤、浅表淋巴结评估.

第四单元 3.皮肤、浅表淋巴结评估.

第六章身体评估第四节皮肤、浅表淋巴结评估一、皮肤评估皮肤评估通常与身体其他部位评估同时进行。

评估方法主要靠视诊,有时需配合触诊才能获得更清楚的印象。

评估时不要遗漏黏膜、毛发等部位。

(一)颜色皮肤颜色与色素量、血液充盈度及皮下脂肪的厚薄有关。

1.苍白由于贫血、末梢毛细血管痉挛或充盈不足所致。

见于惊恐、寒冷、休克、虚脱以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发红由于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或红细胞量增多所致。

生理情况下,见于饮酒、运动等时;病理情况下见于发热性疾病,或阿托品、一氧化碳中毒等。

3.发绀皮肤黏膜呈青紫色,主要为单位容积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量增高所致。

唇、舌、耳廓、面颊、肢端是常见部位(详见本书第四章第七节)。

4.黄染指皮肤黏膜发黄。

常见的原因有①黄疸是指血清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而使皮肤黏膜甚至体液及其他组织黄染的现象,如血中胆红素超过34μmol/L,可出现黄疸。

早期见于巩膜和软腭黏膜,明显时才见于皮肤。

②胡萝卜素增多:过多食用胡萝卜、南瓜、桔子等可引起血中胡萝卜素增多,表现于手掌、足底、前额及鼻部皮肤黄染,一般不发生于巩膜及口腔黏膜;且血中胆红素不增高,可与黄疸鉴别。

③长期服用含黄色素的药物:如阿的平、呋喃类等含黄色素的药物可引起皮肤黄染,严重者可出现巩膜黄染,但以巩膜周围最明显。

考点链接:体格检查时,鉴别是否为黄疸,下列判断哪项是正确的()A.皮肤有黄染肯定是黄疸B.巩膜有黄染肯定为黄疸C.巩膜黄染仅出现在角膜缘周围D.巩膜均匀黄染参考答案为:B5.色素沉着因表皮内层黑色素增加所致部分或全身皮肤色泽加深,称色素沉着。

全身性色素沉着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也见于肝硬化、肝癌晚期以及长期使用砷剂、马利兰等药物。

妊娠妇女面部、额部可发生色素沉着,称妊娠斑。

老年人全身或面部可有散在色素沉着,称老年斑。

6.色素脱失皮肤丧失原有色素称色素脱失,由于酪氨酸酶缺乏以致体内酪氨酸不能转化为多巴胺而形成黑色素所引起。

常见有白癜风、白斑及白化症。

4 身体评估

4 身体评估


胸围大、腹上角大于90°
五、营养状态
1. 营养状态的分级
2. 营养状态的判断
3. 营养状态异常
1.营养状态的分级

临床上分为良好、中等、不良三个等级 良好:黏膜红润、皮肤光泽、弹性良好,皮下脂肪丰满而 有弹性,肌肉结实,指甲、毛发润泽,肋间隙及锁骨上窝
深浅适中,肩胛部和股部肌肉丰满

不良:皮肤黏膜干燥、弹性降低,皮下脂肪菲薄,肌肉松 驰无力,指甲粗糙无光泽、毛发稀疏,肋间隙及锁骨上窝


2. 步态及异常步态

步态是指走动时的姿态
当患某些疾病时可导致步态发生显著改变,并具有一定的 特征性,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异常步态 蹒跚步态、醉酒步态、共济失调步态、慌张步 态、跨阈步态、剪刀步态、偏瘫步态、间歇性跛行

第二节
一、皮肤评估
1.颜色 2.湿度 3.弹性 4.皮疹
皮肤、浅表淋巴结评估
5.皮下出血
6.蜘蛛痣与肝掌 7.水肿 8.皮下结节
9.毛发 10.溃疡与糜烂 11.瘢痕 12.压疮
1. 颜色及常见的异常变化

皮肤的颜色与毛细血管的分布、血液充盈度、色素量的多 少及皮下脂肪的厚薄有关 苍白 见于如雷诺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发红 见于阿托品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及真性红细胞增多
情痛苦,多见于感染性疾病
慢性面容
慢性消耗性疾病
贫血面容 肝病面容
见于慢性肝脏疾病
肾病面容
痕,见于慢性肾脏疾病
甲状腺机能亢进面容
光炯炯,兴奋不安、烦燥易怒,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黏液性水肿面容
面色苍黄,颜面浮肿,目光呆滞,反应
迟钝,见于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皮肤黏膜淋巴结评估

皮肤黏膜淋巴结评估
• 白化病为全身皮肤和毛发色素脱失,是 遗传性疾病,为先天性酪氨酸酶合成障 碍所致。因先天性酪氨酸酶合成障碍所 致,为遗传性疾病。
皮肤、黏膜的颜色
• • • • • • 苍白:贫血、休克。 发红:发热、饮酒、阿托品中毒。 发绀: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异常血红蛋白血症。 黄染:溶血、肝胆疾患等。 色素沉着: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硬化。 色素脱失:白癜风、白化症。
一、皮肤
1.斑疹(maculae) 为局部皮肤颜色发 红,不凸出皮肤表面。见于斑疹伤寒、丹 毒、风湿性多形性红斑等。 2.玫瑰疹(roseola) 是一种鲜红色的圆 形斑疹,直径2~3mm,为病灶周围血管 扩张所致,压之退色,多出现于胸腹部, 为伤寒或副伤寒的特征性皮疹。
一、皮肤
3.丘疹(papules) 为较小的实质性皮 肤隆起伴有皮肤颜色改变。见于药物疹 、麻疹、猩红热、湿疹等。 4.斑丘疹(rnaeulopapulae) 丘疹周 围有皮肤发红的底盘称为斑丘疹。见于 风疹、药物疹、猩红热。
一、皮肤
(三)弹性
• 皮肤弹性与年龄、营养状态、皮下脂肪 及组织间隙含液量有关。 • 儿童与青年人皮肤弹性好,中年以后皮 肤弹性逐渐减弱,老年人皮肤弹性差。
一、皮肤
• 检查皮肤弹性时常选择手背或上臂内侧 部位,用拇指和示指将皮肤捏起,再松 手。 • 结果: 正常-皮肤皱褶迅速平复; • 减弱-皮肤皱褶平复缓慢; • 减退-见于老年人
一、皮肤
(一)颜色 1.苍白 • 皮肤黏膜苍白是由于血浆血红蛋白含量降 低、末梢毛细血管痉挛或充盈不足等引起 ,以面部、结膜、口腔黏膜和甲床最为明 显。 • 见于贫血、休克、虚脱以及主动脉瓣关闭 不全等,也可见于寒冷和惊恐时。 • 仅肢端苍白见于雷诺病、血栓闭塞性脉管 炎等。

第四单元 3.皮肤、浅表淋巴结评估.

第四单元 3.皮肤、浅表淋巴结评估.

第六章身体评估第四节皮肤、浅表淋巴结评估一、皮肤评估皮肤评估通常与身体其他部位评估同时进行。

评估方法主要靠视诊,有时需配合触诊才能获得更清楚的印象。

评估时不要遗漏黏膜、毛发等部位。

(一)颜色皮肤颜色与色素量、血液充盈度及皮下脂肪的厚薄有关。

1.苍白由于贫血、末梢毛细血管痉挛或充盈不足所致。

见于惊恐、寒冷、休克、虚脱以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发红由于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或红细胞量增多所致。

生理情况下,见于饮酒、运动等时;病理情况下见于发热性疾病,或阿托品、一氧化碳中毒等。

3.发绀皮肤黏膜呈青紫色,主要为单位容积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量增高所致。

唇、舌、耳廓、面颊、肢端是常见部位(详见本书第四章第七节)。

4.黄染指皮肤黏膜发黄。

常见的原因有①黄疸是指血清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而使皮肤黏膜甚至体液及其他组织黄染的现象,如血中胆红素超过34μmol/L,可出现黄疸。

早期见于巩膜和软腭黏膜,明显时才见于皮肤。

②胡萝卜素增多:过多食用胡萝卜、南瓜、桔子等可引起血中胡萝卜素增多,表现于手掌、足底、前额及鼻部皮肤黄染,一般不发生于巩膜及口腔黏膜;且血中胆红素不增高,可与黄疸鉴别。

③长期服用含黄色素的药物:如阿的平、呋喃类等含黄色素的药物可引起皮肤黄染,严重者可出现巩膜黄染,但以巩膜周围最明显。

考点链接:体格检查时,鉴别是否为黄疸,下列判断哪项是正确的()A.皮肤有黄染肯定是黄疸B.巩膜有黄染肯定为黄疸C.巩膜黄染仅出现在角膜缘周围D.巩膜均匀黄染参考答案为:B5.色素沉着因表皮内层黑色素增加所致部分或全身皮肤色泽加深,称色素沉着。

全身性色素沉着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也见于肝硬化、肝癌晚期以及长期使用砷剂、马利兰等药物。

妊娠妇女面部、额部可发生色素沉着,称妊娠斑。

老年人全身或面部可有散在色素沉着,称老年斑。

6.色素脱失皮肤丧失原有色素称色素脱失,由于酪氨酸酶缺乏以致体内酪氨酸不能转化为多巴胺而形成黑色素所引起。

常见有白癜风、白斑及白化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苍白(pallor)
皮肤黏膜苍白是由于血浆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末梢毛细 血管痉挛或充盈不足所致。
常见于:贫血、寒冷、休克、虚脱、惊恐及主动脉瓣关 闭不全等。
检查部位:颜面,口唇,结膜,指甲等。
紫绀(cyanosis)
紫绀又称发绀,指皮肤黏膜呈青紫色,主要因单位容积 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所致是否退色及有无瘙痒、脱屑等。
❖ 常见的皮疹有:斑疹、丘疹、荨麻疹、玫瑰疹。
斑疹(maculae)
局部皮肤呈红色,一 般不突出皮面,指压 后可褪色。
常见于:斑疹伤寒、
丹毒、风湿性多形性
红斑。
斑疹
丘疹(papules)
局部皮肤颜色改变,皮 面局限性隆起。
常见于:白癜风、白斑、白化症等。
2.湿度与温度
❖ 皮肤的湿度(moisture)与出汗量有关。 出汗过多:见于高热下降时、甲亢、结核病、佝
偻病等。 盗汗:是结核病的重要征象。 皮肤冷湿:见于虚脱、休克。 少汗或无汗:见于维生素A缺乏、黏液性水肿、
硬皮病、尿毒症、脱水等。
3.弹性(elasticity)
1. 颜色 2. 湿度与温度 3. 弹性 4. 皮疹 5. 皮下出血 6. 蜘蛛痣与肝掌 7. 压疮
1.颜色
❖ 皮肤的颜色与毛细血管的分布、血液充盈度、 色素量的多少、皮下脂肪的厚薄及种族有着密 切的关系。
❖ 常见的皮肤颜色改变:苍白、紫绀、发红、黄 染、色素沉着、色素脱失。
皮肤黏膜苍白是贫血最突出的体征 黄疸引起的皮肤黏膜黄染最先出现于巩膜
第四章 身体评估
第二节 皮肤、浅表淋巴结评估
主要内容
一、皮肤评估 二、浅表淋巴结评估
案例评析 思考与训练
一、皮肤评估
(一)皮肤评估的意义 ❖ 既可以反映皮肤本身的疾病,也可以是全身各系
统疾病表现的一部分。 (二)皮肤评估的方法 ❖ 主要为视诊,有时须配合触诊。 (三)皮肤评估的要求 ❖ 自然光线下进行,温度适宜,检查外露皮肤、躯
❖ 皮肤的弹性与年龄、营养状态、皮下脂肪及 组织间隙液体量多少有关。
检查方法:常选择手背或上臂内侧部位,以 拇指和食指将皮肤提起,松手后如皮肤皱褶 迅速平复为弹性正常,皱褶平复缓慢为弹性 减弱。 视频
弹性减弱:见于长期消耗性疾病、严重脱水 的病人等。
4.皮疹(skin eruption)
❖ 皮疹常见于传染病、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及使用 了某些药物等,是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玫瑰疹是伤寒或副伤寒的 特征性皮疹。
5.皮下出血
❖ 皮肤或黏膜下出血是常见的皮肤病变。 ❖ 常见于:出血性疾病、重症感染、某些中毒及外
伤等。 ❖ 根据出血直径大小及伴随情况可以分为:瘀点、
紫癜、瘀斑、血肿。
小的出血点应注意与红色的皮疹或小红痣鉴别: 皮疹受压时可褪色,出血点和小红痣压之均不褪 色,但小红痣触诊时稍高于皮面,并且表面光亮。
好发部位 压疮分期 压疮评分量表
好发部位
易发生在身体受压 的部位:头颅的颞 部和枕部、耳、肩 胛、脊柱、肘、骶 尾部、坐骨结节、 膝、踝、足跟等。
压疮分期
瘀血红肿期 炎性浸润期 浅表溃疡期 坏死溃疡期
检查部位:口唇、面颊、耳垂、甲床等。
发红(redness)
发红是因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血流加速、红细胞量增多 所致。
生理情况:见于酒后、情绪激动、运动后等。 病理情况:见于发热性疾病,阿托品或CO中毒等。
黄染(stained yellow)
黄染是皮肤黏膜呈黄色,主要见于黄疸。 早期易出现在巩膜,严重时可见于皮肤。 常见于:胆道梗阻、肝细胞损害或溶血性疾病、长期服用
干皮肤和口腔黏膜。 (四)皮肤评估的主要内容
二、浅表淋巴结评估
❖ 淋巴结分布于全身,临床上一般只能检查到 浅表的淋巴结。
❖ 正常:直径0.2~0.5cm,质地柔软,表面光 滑,无压痛,与毗邻组织无粘连,通常不易 触及。
(一)浅表淋巴结的分布 (二)评估方法 (三)淋巴结肿大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四)皮肤评估的主要内容
7.水肿(edema)
❖ 水肿: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液体积聚。 ❖ 常用检查部位:额前、腰骶部、胫骨前、足背、
踝部等。 ❖分类 根据指压后有无凹陷可分为:凹陷性、非凹陷性
水肿(黏液性水肿) 根据水肿程度又可分为三度:轻、中、重
凹陷性水肿
非凹陷性水肿
轻度水肿
水肿仅发生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骨前、踝部 皮下组织。
瘀点
瘀点(出血点):直径<2mm
紫癜
紫癜:直径3~5mm
瘀斑
瘀斑:直径>5mm
血肿
血肿:片状出血伴有皮肤显著隆起
6.蜘蛛痣与肝掌
❖ 蜘蛛痣:常见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与体内 雌激素增高有关。
❖ 部位:常见于面、颈、手背、手臂及前胸、肩部 等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内。
肝掌
❖ 慢性肝病病人常见手掌的大、小鱼际处发红,压 之褪色,称为肝掌,与体内雌激素增高有关。
指压后可出现组织轻度凹陷,平复较快。
中度水肿
全身疏松组织均有可见性水肿。 指压后可出现明显的或较深的组织凹陷,平复缓
慢。
重度水肿
全身组织严重水肿,身体低垂部皮肤紧张发亮, 甚至可有液体渗出。
可伴有胸腔、腹腔、鞘膜腔积液。
8.压疮
❖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 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 肤失去正常的功能,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带有黄色素的药物及含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
色素沉着(pigmentation)
色素沉着指部分或全身皮肤色泽加深,是由于表皮基底层 的黑色素增多所致。
生理状态:孕妇出现妊娠斑、老年人色素斑。 病理状态: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肝硬化、晚
期肝癌等。
色素脱失(depigmentation)
皮肤丧失原有色素称色素脱失,由于酪氨酸酶缺乏导致体 内酪氨酸不能转化为多巴胺而形成黑色素所导致的。
常见于:药物疹、麻疹 及湿疹等。
丘疹
荨麻疹(urticaria)
又称风团,为皮肤局部 暂时性水肿突起,常伴 发瘙痒及烧灼感,突然 发生,经数小时后又迅 速消退。
常见于:各种食物或药 物过敏反应等。
玫瑰疹(roseola)
一种鲜红色的圆形斑疹, 由病灶周围的血管扩张所 形成,压之褪色,松开复 现,多出现于胸腹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