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而好礼_富而好礼的意思_成语词典

合集下载

钱氏家训原文及翻译

钱氏家训原文及翻译

钱氏家训原文及翻译钱氏家训原文及翻译导读:《钱氏家训》是2010年线装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仲超,图书的内容是钱家先祖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国王钱镠留给子孙的精神遗产,更是留给每个中国人的宝贵精神遗产。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钱氏家训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中国江南一带,有一个大家族:钱氏家族,堪称近代望族。

钱家后裔在江浙地区分布甚广,我们熟知的三钱:钱学森属杭州钱氏,诺贝尔奖获得者钱永建是其堂侄;钱三强乃湖州钱氏,其父是新文化运动著名人物钱玄同;钱伟长则是无锡钱氏,与钱钟书同宗,都称国学大师钱穆为叔叔。

钱氏家族“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

据考证他们是吴越国王钱鏐(852——932)的后嗣。

近代以来,钱氏家族出现了人才井喷现象,遍布于世界各地,横跨各界各领域。

除上述三钱外,诸如钱其琛、钱俊瑞、钱正英、钱复、钱基博、钱文钟等均系钱门。

据统计,当代国内外仅科学院院士以上的钱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分布于世界五十多个国家。

人们都惊异于钱氏家族的才华,什么原因让这个家族如此枝繁叶茂,又硕果累累。

让我们从历史中寻找答案,吴越王钱鏐贯彻“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国策,礼贤下士,广罗人才;奖励垦荒,发展农桑。

特别是他在统治区内兴修水利,修建钱塘江海堤和沿江的水闸,防止海水回灌,方便船只往来。

人称“海龙王”。

在位四十年,战争很少,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其后的钱氏三代五王,都在祖上治世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变革,成了五代时期最为富有的国度。

赵匡胤吞并所有藩国,统一中原后,就把目光转到了吴越国上。

他想挥师南下,统一中国。

钱鏐的孙子钱弘俶遵循了祖训,带着全族三千余人赶赴开封,面见宋太祖,俯首称臣。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纳土归宋事件。

富饶美丽的江南河山,避免了一次血雨腥风的践踏。

钱弘俶委曲求全的举措,让赵匡胤轻而易举地实现了统一。

钱氏家族也得以保全宗脉,江南百姓更得以免遭战争之苦,这无疑是出于钱鏐和钱弘俶的睿智选择,安宁了一方。

《论语·学而篇》原文及译文论语学而

《论语·学而篇》原文及译文论语学而

《论语》学而篇本文简介《学而》就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

《论语》中各篇一般都就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

《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

其中重点就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与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经典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就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2有子曰:“礼之用,与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与而与,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孟子·尽心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语·学而》《孟子·尽心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语·学而》《孟子·尽心上》阅读练习及答案《论语·学而》《孟子·尽心上》阅读练习及答案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科学规范的阅读练习及答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语·学而》《孟子·尽心上》阅读练习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论语·学而》)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尽心上》)小题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境界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境界。

B.子贡不能理解《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句话的意思,孔子不满。

C.孟子所说的“观于海者难为水”的'涵义,与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是一致的。

D.孟子认为“观水有术”,由流水“不盈科不行”,指出“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小题2:孔子的“告诸往而知来者”和孟子的“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这两句话告诉我们有关学习的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小题1:B小题2:孔子认为:学习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孟子认为:学习应当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由此及彼,通达事理(或:触类旁通)。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是什么意思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是什么意思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是什么意思曰:“贫①而无谄②,富③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④’,其斯之禅举谓欤?”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①贫:会意字,因财物分散而少。

在古时经济困窘为“贫”,地位低下为“贱”,贫与贱虽然义近,但还是有显著区启袭悄别。

②谄:献媚、奉承。

③富:多。

钱财多为“富”,社会地位高为“贵”。

④切、磋、琢、磨:古时要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成器物所经历的四种工序,意思是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译文】子贡问:“贫穷却不谄媚,富有却不骄傲,这样的人,老师认为怎么样啊?”说:“可以了。

但不如贫穷而乐道,富贵而好礼的人。

”子贡说:“诗说‘要像加工玉石象牙一样,切磋它,琢磨它’,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赐啊,现在开始可以和你谈《诗》了,告诉你已往的,你就能推知未来的。

”【解读】古时候一个人有名有字,名是供先生长辈称呼或自己谦称时使用,而字是供平辈或他人来尊称的。

比如,字。

在中常见到别人称呼诸葛亮为“孔明先生”,几乎没有“亮先生”,诸葛亮只有自己称呼自己的时候,才称“亮”。

这里“赐”是子贡的名。

子贡家资千悄渣金,据说孔子周游列国的经费大多都是子贡提供的,也许子贡当时还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商业家。

本章记录的内容是既富且贵的子贡与老师讨论起人生追求。

子贡问:“贫困之时不巴结权贵,富贵之后不骄傲看不起人,做到这样怎么样啊?”如果这是一个电影场景,不难发现有这样一个特写,子贡为自己的观点有些洋洋自得。

《雪心赋》全文[唐]卜则巍

《雪心赋》全文[唐]卜则巍

《雪心赋》全文[唐]卜则巍《雪心赋》系唐朝卜应天所著。

卜氏字则巍,号昆仑子,又称濮都监。

卜应天世居赣州,荐太史不就而入道门,为黄冠师。

因自许“心地雪亮,透彻地理”,因而将其著作取名《雪心赋》。

《雪心赋》是中国堪舆学中的名篇名著,是形势法(峦头法)风水的经典作品。

简介明代地理家徐试可(字之镆)曾说:“地理诸书,世传充栋,求其术臻神妙者,而《葬书》为最;理极深悉者,而《发微》为优;欲知作法之详活,无如杨公之《倒杖》;欲识星形之异态,无如廖氏之《九变》。

至若星垣贵贱,妙在《催官》;理气生克,妙在《玉尺》,数者备而峦头、天星尽是矣!《雪心赋》词理明快,便后学之观览,引人渐入佳境。

”《雪心赋》全文第一章山川理气盖闻天开地辟,山峙川流,二气妙运于其间。

一理并行而不悖,气当观其融结,理必达于精微。

由智士之讲求,岂愚夫之臆度。

体赋于人者,有百骸九窍;形着于地者,有万水千山。

自本自根,或隐或显。

胎息孕育,神变化之无穷;生旺休囚,机运行而不息。

地灵人杰,气化形生。

孰云微妙而难明,谁谓茫眛而不信。

第二章地理要略古人卜宅,有其义而无其辞。

后哲着书,传于家而行于世。

葬乘生气,脉认来龙;穴总三停,山分八卦。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眛于理者,孰造于玄微。

惟阴阳顺逆之难明,抑鬼神情状之莫察。

布八方之八卦,审四势之四维。

有去有来,有动有静。

迢迢山发迹,由祖宗而生子生孙。

汩汩水长流,自本根而分支分派。

入山寻水口,登穴看明堂。

岳渎锺星宿之灵,宾主尽东南之美。

立向贵迎官而就禄,作穴须趋吉而避凶。

必援古以证今,贵升高而望远。

辞楼下殿,不远千里而来。

问祖寻宗,岂可半途而止。

祖宗耸拔者,子孙必贵。

宾主趋迎者,情意相孚。

右必伏,左必降,精神百倍。

前者呼,后者应,气象万千。

辨山脉者,则有同干异枝。

论水法者,则有三叉九曲。

卜云其吉,终焉允臧。

吉地乃神之所司,善人乃天之克相。

将相公侯,胥此焉出。

荣华富贵,何莫不由。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毋忽斯言;得于斯,必深造于斯,盖有妙理。

《论语》中的成语浅探

《论语》中的成语浅探

《论语》中的成语浅探作者:丁大勇来源:《文学教育》2012年第01期内容摘要:《论语》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遗产,也是著名典籍。

《论语》文辞简约、意旨深远。

二千五百多年来,人们念诵不辍,代代相传。

一些经典词语在时代的长河中慢慢沉淀下来,成为人们常用的耳熟能详的成语。

本文就《论语》中的成语产生谈谈看法。

关键词:《论语》成语产生《论语》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遗产,也是著名典籍。

《论语》文辞简约、意旨深远。

二千五百多年来,人们念诵不辍,代代相传。

一些经典词语在时代的长河中慢慢沉淀下来,成为人们常用的耳熟能详的成语。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1987年版《中国成语大辞典》,在收词方面“掌握从严收录的原则”(王力《序》),“只采收严格意义的成语和由谚语等其他熟语形式转化而成的准成语,一般的谚语、惯用语、格言名句以及结构松散的语句等,原则上不予收列”(《出版说明》)。

尽管如此,在该书收释的古今汉语成语18000余条中,直接取材于《论语》的多达240条,可见《论语》的语言魅力和鲜活的生命力。

《论语》中成语的产生大致可分如下几种:1.直出。

直接出自《论语》原文,没有丝毫变化,完全保留了原貌。

这类成语占大多数。

如哀而不伤、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必也正名、不耻下问、不得其死、不教而杀、不舍昼夜、不相为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陈力就列、成人之美、成事不说、穿窬之盗、从心所欲、当仁不让、道不同,不相为谋、斗筲之人、多闻阙疑、恶衣恶食、而今而后、发愤忘食、犯而不较、斐然成章、分崩离析、粪土之墙不可杇、夫子之道、父母在,不远游、父母之邦、父为子隐、富而好礼、富而不骄、刚毅木讷、割鸡焉用牛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怪力乱神、过犹不及、好谋而成、和而不同、后生可畏、诲人不倦、绘事后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季孙之忧、既来之,则安之、既往不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见危致命、见贤思齐、降志辱身、浸润之谮、谲而不正、克己复礼、空空如也、老而不死是为贼、乐以忘忧、礼之用,和为贵、力不同科、理屈词穷、临事不惧、六尺之孤、每事问、苗而不秀、鸣鼓而攻之、能近取譬、涅而不缁、被发左衽、贫而无谄、墙面而立、群而不党、群居终日,言不及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三人行必有我师、三十而立、杀鸡为黍、善贾而沽、善与人交、社稷之臣、慎终追远、生而知之、胜残去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无求饱、逝者如斯、守死善道、疏食饮水、述而不作、死而后已、死而无悔、死生有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驷不及舌、岁不我与、听其言而观其行、危而不持、危言危行、威而不猛、未成一篑、温良恭俭让、文质彬彬、无可无不可、无所不至、无所措手足、无所用心、无为而治、系而不食、下愚不移、贤贤易色、小不忍则乱大谋、行不由径、行己有耻、秀而不实、学而不厌、学而优则仕、血气方刚、言必有中、言不及义、言而有信、一匡天下、一言以蔽之、一以贯之、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以德报德、以德报怨、以文会友、以直报怨、弋不射宿、有教无类、有始有卒、愚不可及、欲罢不能、欲速则不达、朝闻道,夕死可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直道而行、志士仁人、中道而废、周而不比、子不语怪、子为父隐、足食足兵。

《雪心赋》(附:白话意译)值得收藏,细细品读,深意自现

《雪心赋》(附:白话意译)值得收藏,细细品读,深意自现

《雪⼼赋》(附:⽩话意译)值得收藏,细细品读,深意⾃现1.地理之宗1.1.天开地辟,⼭峙川流。

⼆⽓妙运于其间,⼀理并⾏⽽不悖。

⽩话意译:开天辟地以后,⼭往⾼耸,⽔向低流。

阴阳两⽓神妙运⾏于其中,道理同⼀⽽不背逆拂戾。

黄连璧注:⼀理:同⼀法则,⼀个道理。

[明]胡居仁《居业录·⼼性》:天下万物,分虽不同,同此⼀理。

1.2.⽓当观其融结,理必达于精微。

⽩话意译:阴阳两⽓应当看到其有情融会结合,道理不但要把握宏观的也要把握微观的。

1.3.由智⼠之讲求,岂愚夫之臆度。

⽩话意译:这些只有智者才能把握,愚味⽆知者不可胡乱猜测。

1.4.体赋于⼈者,有百骸九窍。

形著于地者,有万⽔千⼭。

⾃本⾃根,或隐或显。

⽩话意译:⼈的⾝体有百骸九窍。

地的形状有万⽔千⼭。

树⾃树根树⼲⽣出树枝,地形也象树⼀样,有⼲有⽀,不同树⼲树枝的是,地形的⼲⽀有隐有显。

1.5.胎息孕育,神变化以⽆穷。

⽩话意译:吉⽳为胎,⽳后结咽落脉束⽓为息,⽳场藏风聚⽓为孕,朝应⼭⽔形势有情为育。

这些如神变化⽆穷。

1.6.⽣旺休囚,机运⾏⽽不息。

⽩话意译:⼭聚⽔会,谓之⽣旺。

⼭飞⽔⾛,谓之休囚。

关乎⼈之盛衰感应⼭川之势,⽣旺休囚运⾏⽽已.注:此句历代注者多异。

徐试可说:“此承上⾔,胎息孕育,然后成形,其形变化则为五星。

⽊星⽣于北,旺于东,休于西,囚于南。

⽕星⽣于东,旺于南,休于西,囚于北。

⽔星⽣于西,旺于北,休于东,囚于南。

⾦星⽣于南,旺于西,休于北,囚于东。

”但其缺⼟星。

同朝的明西⼀余象⽃不同意徐注,另注为上本⼈假托的“⽩话意译”。

本⼈同意此注,⽽不同意徐注,故有此。

1.7.地灵⼈杰,⽓化形⽣。

⽩话意译:地有灵⽓才能出杰出⼈物,因为⽓的演化产⽣不同的地形,不同的地形地势就产⽣不同的⼈物。

1.8.孰云微妙⽽难明,谁谓茫昧⽽不信。

⽩话意译:谁说这种地灵⼈杰微妙之事难于使⼈明⽩呢?谁说这种地灵⼈杰之事渺茫暗味使⼈不⾜信呢?1.9.古⼈⼘宅,有其义⽆其词,后哲著书,传于家⽽⾏于世。

《论语》诠解

《论语》诠解

子贡曰:“贫而无谄①,富而无骄,何如②?”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③,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④’,其斯之谓与?”子曰:“赐⑤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⑥。


【注释】
 ①谄:意为巴结、奉承。

②何如:《论语》书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

③贫而乐:一本作“贫而乐道”。

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

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⑤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⑥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

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评析】
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

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

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

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