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与认知风格

合集下载

2017人格心理学之人格概述_毙考题

2017人格心理学之人格概述_毙考题

2017人格心理学之人格概述人格概述1.人格的含义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主要包括四个成分。

(1)气质。

(2)性格:核心成分。

(3)认知风格。

(4)自我调控:人格中的内在系统或自我调控系统,负责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2.人格的特征(1)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2)稳定性: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3)统合性: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4)功能性:性格决定命运。

气质1.气质的含义气质是与生俱来的,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相比性格、能力,气质更具有稳定性;气质无好坏之分,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也不直接具有社会道德评价意义。

2.气质的类型(1)胆汁质(冲动)。

(2)多血质(活泼)。

(3)黏液质(安静)。

(4)抑郁质(抑郁)。

3.气质的理论(1)体液说:①希波克拉底认为构成人的体液有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根据某种优势的体液可把人分为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②后来盖伦进一步确定了气质类型,一般人身上都会具有两种以上的气质类型。

(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①巴甫洛夫根据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划分了四种基本的神经活动类型。

②强度是大脑皮层细胞工作的耐力或能力的标志;平衡性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对力量,二者大体相同是平衡;灵活性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速度。

③不同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对应不同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和气质类型:强、不平衡的特性对应冲动型,对应胆汁质;强、平衡、灵活的特性对应活泼型,对应多血质;强、平衡、不灵活型的特性对应安静型,对应黏液质;弱特性对应抑制型,对应抑郁质。

(3)阴阳五行说: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

(4)体型说:①克雷奇默,瘦长、矮胖、瘦骨;②谢尔顿,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

(5)血型说:古川竹二,A、B、AB、O。

(6)激素说。

认知风格名词解释

认知风格名词解释

认知风格名词解释
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认知风格,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人格倾向和人格特征上的差异。

与智力没有必然联系,是自幼形成的一种认知活动的习惯方式。

其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初,由实验心理学家在知觉、思维等领域所发现的个体差异引起。

认知风格类型
1、场独立与场依存型
场独立型的学生是“内部定向者”: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场独立型的人善于分析和组织。

场依存型的学生是“外部定向者”,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身外的客观事物)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容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

2、沉思型与冲动型
沉思型的学生在做出回答之前倾向于进行深思熟虑的、计算的、分析性的和逻辑的思考,往往先评估各种可替代的答案,然后给予较有把握的答案。

冲动型的学生倾向于根据几个线索做出很大的直觉的跃进,往往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问题是很快就做出反应。

教育心理学认知风格

教育心理学认知风格

教育心理学认知风格
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接受、处理和组织信息时所展现出来的个体特点和偏好。

认知风格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感觉型认知风格(Sensing Style):倾向于关注和运用具体、实际、可感知的信息,偏好直接的、具体的经验。

2. 直观型认知风格(Intuitive Style):倾向于关注和运用抽象、理论、无法直接感知的信息,偏好逻辑推理和综合分析。

3. 组织型认知风格(Sequential Style):强调按照线性和逻辑的方式处理信息,喜欢按照顺序进行学习和思考。

4. 综合型认知风格(Global Style):倾向于综合和整体性地处理信息,喜欢从宏观角度看待问题并进行综合思考。

5. 反馈型认知风格(Reflective Style):倾向于深思熟虑、反思,注重思考和分析问题,喜欢仔细评估和验证信息的可靠性。

6. 决策型认知风格(Decisional Style):倾向于快速做决策,注重效率和结果,喜欢迅速采取行动。

教育者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认知风格,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和提供支持,以促进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认知风格,提高学习策略的选择和灵活性。

(2021年整理)辨析题

(2021年整理)辨析题

辨析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辨析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辨析题的全部内容。

辨析题一、考察类型及作答方法1、概念混淆型特点:对两个概念做区分作答方法:(1)对题目做出判断:该说法正确 / 错误(2)说明理由:①将概念一一提取,进行解释②并判断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联系或区别)③得出结论(3)总结2、概念释义型特点:从某个重要概念出发,缩小其内涵、主观臆断等作答方法:(1)对题目做出判断:该说法正确 / 错误(2)说明理由①抓题干中涉及到的概念,释义②得出结论(3)总结3、理论观点型特点:对某一理论、某一观点细节区分,需要对关键词句做准确记忆作答方法:(1)对题目做出判断:该说法正确 / 错误(2)说明理由①提取出相关理论,解释②得出结论(3)总结4、因果关系型特点:两个知识点之间具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标志“所以”、“因此"、“因而”作答方法:(1)对题目做出判断:该说法正确 / 错误(2)说明理由前半句话抄写一遍,后半句进行解释(3)总结二、考点链接以及相关知识点1、教育的概念(P2)(1)广义与狭义混淆: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

(2)本质:人和动物。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不平衡性(P3)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并非完全同步: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可以超前,也可以滞后)。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地位混淆(P20)(1)遗传(前提,可能,可塑)(2)环境(现实)(3)学校教育(主导)(4)主观能动性(决定)4、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概念混淆(P26)普遍与(国家)教育目的特殊(学校)培养目标抽象与(教师)教学目标具体5、课程的类型——概念混淆(P39)组织分分合合(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注:综合课程是指2及2门以上的课程属性动动学学(活动课程,学科课程)要求必修选修(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呈现显隐结合(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注:显隐性含义即计划之内还是计划之外开发主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省教育厅),校本课程6、教学的地位-—跟德育混淆(P52)教学的地位: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第四次作业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第四次作业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第四次作业答案前段时间有些忙,抱歉。

另外,我们考试时心理学都是考核册上的原题,哈哈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四)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人格:综合中西方学者的观点,可以将人格界定为: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气质和性格:气质指的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它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特点和差异的组合。

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

3、认知风格:认知风格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信息加工方式。

4、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可以定义为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行为特点、人格特征、社会角色、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等诸多方面的看法和观念的总和。

5、社会刻板印象:社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6、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

7、从众:从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的行为或行为变化。

也就是说个人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观点,转变为采纳大多人的看法。

8、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2005)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一种良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有能力从事富有成效的工作,并且能够为自己所处的社区做贡献”9、适应性障碍和人格障碍:适应性障碍是一种以情绪障碍为主的主观痛苦体验或情绪紊乱状态,同时伴有适应不良行为或生理功能障碍。

当个体所特有的人格特征持久而显著地偏离正常,并由此引起较严重的痛苦状态或明显影响社交和职业功能时,就是一种人格障碍。

10、心理辅导:心理辅导主要是指在学校中进行的,由心理辅导者与来访的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过程。

基础心理学知识:人格

基础心理学知识:人格

基础心理学知识:人格人格又译为性格,指人类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

并在不同时间、地域下影响着人的内隐和外显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人格的基础心理学知识:1.人格的结构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

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自我调控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2.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

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的。

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其作用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

遵循现实原则。

3、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

是道德化的自我。

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

遵循道德原则。

3.人格理论-特质论人格特质理论是个体间人格差异的指标,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来确定。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

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共同特质是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

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个人特质是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

个体特质以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1)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概括的特质,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

(2)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

(3)次要特质是个体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

模型分成四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认知风格知识点总结

认知风格知识点总结

认知风格知识点总结一、认知风格概念认知风格是指一个人对信息的感知、组织和加工方式。

它是个体认知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个体个性特征的一种表现形式。

认知风格会影响一个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表现和行为。

二、认知风格的分类1. 随机式认知风格随机式认知风格的人倾向于在处理信息时采取不规则的、不系统的方式。

他们更善于捕捉新奇的、非结构的信息,但在处理复杂和需要逻辑思维的问题时可能表现较差。

2. 顺序式认知风格顺序式认知风格的人倾向于采取有序的、系统的方式处理信息。

他们更擅长结构化的问题解决和逻辑推理,但可能对于新颖和非结构的信息处理能力相对较弱。

3. 全局式认知风格全局式认知风格的人倾向于从整体出发,注重整体局面,能够把握信息的总体脉络。

他们擅长从宏观的角度把握问题,但在细节处理上可能不够细致。

4. 局部式认知风格局部式认知风格的人倾向于从局部出发,注重细节和具体的信息。

他们擅长挖掘细节,分析问题的具体内容,但在把握整体的情况上可能不够全面。

三、认知风格对个体的影响1. 学习风格认知风格会影响个体的学习方式和效果。

随机式认知风格的人更善于处理新颖的信息和创新的问题,而顺序式认知风格的人更适合于逻辑推理和结构化学习。

全局式认知风格的人擅长从整体出发,能够把握问题的总体脉络,而局部式认知风格的人更擅长处理细节。

2. 工作表现认知风格还会对个体的工作表现产生影响。

随机式认知风格的人可能更适合从事需要创新和创意思维的工作,而顺序式认知风格的人则更适合从事需要逻辑推理和结构化思维的工作。

全局式认知风格的人更适合从事需要整体把握和长远规划的工作,而局部式认知风格的人更适合从事需要细致和耐心的工作。

3. 人际交往认知风格还会影响个体的人际交往方式和效果。

不同认知风格的人在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存在差异,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在交流和合作中出现认知冲突,也可能使他们在协同工作中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四、认知风格与个体差异1. 文化差异不同文化的人群在认知风格上存在差异。

认知风格解释

认知风格解释

认知风格解释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模式,是个体差异的一种表现形式。

本文将介绍认知风格的定义、类型和特点,并讨论认知风格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3篇《认知风格解释》,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知风格解释》篇1一、认知风格的定义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模式,是一种个体差异的表现形式。

认知风格与个体的认知能力、性格、文化背景等有关,不同个体的认知风格存在差异。

认知风格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个人特征,但也可以受到环境和经验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二、认知风格的类型认知风格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 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场独立型个体在信息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在加工信息时主要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不易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倾向于对事物的独立判断;而场依存型个体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在加工信息时主要依据外在标准或外在参照,易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倾向于对事物的依赖判断。

2. 沉思型和冲动型沉思型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倾向于深思熟虑、仔细分析,注重问题的逻辑性和推理性,善于将问题分解为多个子问题进行解决;而冲动型个体则倾向于迅速做出决策,注重问题的直观性和整体性,善于从整体上把握问题。

3. 发散型和辐合型发散型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倾向于寻找多种可能的答案,注重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和创新性;而辐合型个体则倾向于寻找唯一正确的答案,注重问题的唯一性和准确性。

三、认知风格的特点认知风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稳定性认知风格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个人特征,通常在个体成年后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但是,认知风格也可以受到环境和经验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2. 差异性不同个体的认知风格存在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的差异性是造成个体间认知能力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3. 情境依赖性认知风格不仅受个体内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外部情境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质类型调查表
指导语:以下60个问题可以帮助你大致确定自己的气质类型,请您按题号顺序阅读,并根据您的实际情况与题目相符合的程度,按下列要求做相应的选择。

1-很符合, 2-较符合, 3-一般, 4-较不符合, 5-很不符合
一、胆汁质
二、多血质
三、粘液质
四、抑郁质
你有兴趣和你能做好什么?
心理活动的强度(如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
心理活动的速度(如,知觉的速度、言语速度、思维的速度等)心理活动的稳定程度(如,注意力的稳定程度、情绪的稳定程度等)
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例如,有人倾向于外部、有人倾向于内部)等等。

2.激素说
伯曼(L.Berman)等人认为,气质差异是由体内不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及其多少决定的。

他们把人分为甲状腺型、脑垂体型、肾上腺型、副甲状腺型和性腺型五种类型。

3.体型说
德国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克瑞奇米尔(E.Kretschmer)从人体体质生物学的观点出发,认为:胸廓窄薄,两肩细瘦体型的人,属于细长型,相应于精神分裂型气质,表现出隐藏自己的情感、神经过敏等特点;粗矮短胖体型的人,属于矮胖型,相应于躁郁性气质,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多变等特点;体态匀称结实的人,属于健壮型,相应于类似癫痫的粘着气质,表现出缓慢、迟钝、固执、情绪上易受感染等特点。

美国心理学家谢尔顿(L.E.Sheldon)等人则对克瑞奇米尔的理论作了改进。

他们把个体按其生理特征分为胖、中、瘦三大类,相应将人分成三种类型:消化系统、内脏器官较发达、肥胖的人,属于内胚叶型,其气质特点为行为随和、反应迟缓、从容不迫、好社交;骨骼、肌肉和结缔组织较发达、健壮的人,属于外胚叶型人,其气质特点为大胆坦率、精力充沛、冒险、冲动、好斗;神经系统、皮肤组织较发达,骨骼细长的人,属于中胚叶型,其内心活动丰富、谨慎、灵敏、思维周密、不善社交、喜独处、工作热心负责。

4.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巴甫洛夫认为,决定气质特点的是大脑皮层的三个神经特性:(1)强度。

指神经细胞接受强烈刺激的能力或持久工作的能力和耐受力;(2)平衡性。

指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对均势或优势;(3)灵活性。

指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速度。

二、气质类型行为特征
(一)胆汁质坦白、直率、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发生快而强、易怒且暴躁、具有外倾性。

(二)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敏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注意和兴趣容易转移、思维语言敏捷、善交际、亲切、有生气,但往往轻率、具外倾性。

(三)粘液质沉着、安静、情绪发生慢而弱、反应缓慢、注意稳定、不易转移、往往表现为固执和淡漠,具有内倾性。

(四)抑郁质情绪发生慢、体验深沉、反应慢,动作迟缓、行为孤僻、善于观察别人不易察觉的细小事物,具有内倾性。

三、气质与实践活动
(一)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每一种气质类型在一种情况下可能具有积极意义,而在另外一种情况下也可能具有消极意义。

从一定意义讲,气质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

例如,多血质的大学生,情绪丰富,接受能力强,容易适应新的环境,但也可能情绪多变,注意力不稳定;胆汁质的大学生,精力充沛,生气勃勃,也可能暴躁,冲动,感情用事,缺乏自制力;粘液质的大学生,安详沉静,有自制力,有耐心,也可能冷淡,刻板,顽固不化;抑郁质的大学生,感情细腻,深刻,观察敏锐,也可能多疑,孤僻,怯懦。

四位作家的气质类型
作家气质类型普希金胆汁质赫尔岑多血质克雷洛夫粘液质果戈里抑郁质
(三)气质与职业兴趣的关系
职业定向分两大类:
第一类涉及人的定向职业,如:秘书、经理、管理人员、社会工作者、文科教师、社会经济研究者等;
第二类是涉及非人定向的职业,如:建筑师、物理学家、工程师、艺术家、化学家、自然科学研究者等职业
气质对人的实践活动不起决定作用,但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胆汁质的大学生比较适合从事反应迅速、动作有力、应急性强、冒险性大、难度较高而费力的工作;多血质的大学生比较适合从事反应迅速、灵活的工作,如社交性工作、文艺性工作和变化多样的工作;粘液质、抑郁质的大学生比较适合从事稳定、平静、耐心、细致而持久的工作。

在特定的条件下,气质特点与工作性质相符合的人,可提高工作效率。

特别是一些特殊职业,如飞行员。

宇航员、运动员等,对人的气质特性都提出特定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