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调整与停用策略

合集下载

抗生素使用的分级控制策略

抗生素使用的分级控制策略

抗生素使用的分级控制策略1. 简介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然而过度和不合理的使用已经导致了抗生素耐药性的普遍增加。

为了有效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分级控制策略被广泛采用。

本文将介绍抗生素使用的分级控制策略,以及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2. 分级控制策略的重要性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已经导致了严重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

分级控制策略的重要性在于:- 保护抗生素的疗效: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细菌对药物的抵抗,确保抗生素在需要时能够发挥最大疗效。

- 减少耐药菌株的传播:通过严格的抗生素使用控制,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传播和扩散,降低医院内感染的风险。

- 节约医疗资源: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和药物浪费,从而节约医疗资源。

3. 分级控制策略的实施方法分级控制策略的实施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3.1 制定抗生素使用指南医疗机构应该制定详细的抗生素使用指南,明确不同疾病和病情对应的抗生素选择和使用方法。

指南应该基于权威的临床实践指南和相关研究结果,并定期更新。

3.2 建立抗生素使用审核机制医疗机构应该建立抗生素使用审核机制,确保抗生素的使用符合指南和临床实践的要求。

审核机制可以包括抗生素使用的申请和审批流程,以及对使用情况的监测和反馈机制。

3.3 提供持续的教育培训医疗机构应该提供持续的教育培训,包括抗生素的正确使用和耐药性的知识。

通过培训,医务人员能够提高对抗生素使用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在实践中更加合理地应用抗生素。

3.4 加强监测和数据分析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

监测和数据分析可以通过建立抗生素使用数据库和定期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来实现。

4. 总结抗生素使用的分级控制策略是有效解决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抗生素使用指南、建立审核机制、提供教育培训以及加强监测和数据分析,可以实施分级控制策略并保护抗生素的疗效,减少耐药菌株的传播,并节约医疗资源。

中国国家抗生素使用策略

中国国家抗生素使用策略

中国国家抗生素使用策略
中国国家对抗生素的使用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限制抗生素的使用范围和适应症:中国国家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只有在明确诊断为感染性疾病时,医生才可以开具抗生素处方。

同时,对于一些非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发热等,禁止使用抗生素。

2.加强抗生素的监管和管理:中国国家对抗生素的生产、流通和使用进行了严格的监管和管理,包括对抗生素的质量进行检测和监督,对不合规的抗生素生产企业进行处罚,对医生开具不合理抗生素处方进行惩罚等。

3.推广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知识和技能:中国国家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教育,包括在医院、诊所等场所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等,同时还开展了针对医生和公众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人们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认识和技能。

4.加强抗生素耐药性监测和研究:中国国家对抗生素耐药性进行了长期的监测和研究,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监测网络和数据库,及时掌握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趋势和变化,为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总的来说,中国国家对抗生素的使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旨在规范抗生素的生产、流通和使用,防止抗生素的滥用和耐药性的产生,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及应对策略

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及应对策略

体、 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 所致 的感染 。诊 断 的依
据是患 尿
者 经济负担等 。给患者健康 乃 至生命 造 成重 大影 响 。综 合性 医院使用量 最大 的一类药物是抗生素 , 但抗生 素在肿瘤 专科医 院 中使用也 不少 , 不合理应用 的状 况也存 在。下面 以河 南省肿
表 3 两 组 患 者 治 疗 前 后 心 绞 痛 发 作 次 数 及 持 续 时 间 比较 ( 面±s )
能, 同时解 郁退热 、 定痛安神 。佐药木香 具有行气 止痛 , 健脾消 食 的功效 , 可除烦解郁 , 效改善冠 心病患者 的不 良情绪 , 有 有利 于 的疾病预后 , 使心可舒片具备独特 的双 心效应 。使药 山楂具 有活血散瘀 、 化痰行气 、 胃消食 、 开 化滞消 积 的功 效 , 配合 君药 臣药活血化瘀治疗冠 心病 患者 的主要 症状 , 辅助 调节 血糖 、 血
是 中药治疗冠 心病 心绞痛 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臣药三七 、 葛根 归肝 、 胃经 , 具有 活血 止血 、 化瘀定痛 、 解肌退 热的功效 , 以增 可
加冠状动脉血流 量 、 定 心律 、 稳 改善 微循 环。君药 臣药相 互配 合, 治疗冠心病患者 的各种 主要症 状 , 改善 冠心病 患者 心脏功
效 的治疗至关重要 。随着现代 医学模 式的转 变 , 现许多 患者 发
往 往伴有情绪障碍 , 由于人们患心绞痛后 , 心理 往往非 常紧张 ,
情 绪处于焦虑 、 心状 态 , 自己的疾病预后悲 观失望 , 担 对 失去信 心, 这种状态极 易加重诱发冠状动脉痉 挛 , 导致 心脏事件 发生 , 影 响治 疗效果 。有研究表 明 , 虑是冠心病 心绞痛 患者最常见 焦 的情绪障碍 , 是影 响病 情和预后的独立危 险因素 。

医院院感知识培训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指导与策略

医院院感知识培训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指导与策略

医院院感知识培训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指导与策略近年来,医院院感(医院获得性感染)问题日益凸显,给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是院感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意识和知识水平,切实降低院感发生率,医院院感知识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医院院感知识培训中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指导与策略。

一、抗生素的概念和作用抗生素是用于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的药物,通过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来达到治疗目的。

在医院院感防控的过程中,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科室,对于预防和治疗院感感染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抗生素滥用的危害抗生素滥用会导致多种严重后果。

首先,滥用抗生素可能会增加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使得一些抗生素在治疗院感感染时变得无效。

其次,滥用抗生素还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伤害。

此外,滥用抗生素还会增加医学费用的支出,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三、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指导策略为了解决医院院感中抗生素滥用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指导策略。

1.建立科学合理的抗生素使用制度医院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抗生素使用制度,明确医生开具抗生素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规定各科室的抗生素使用原则和规范。

2.加强医务人员的知识培训医院应加强医务人员的院感知识培训,特别是对于抗生素的正确使用进行强调。

通过开展培训课程、讲座和研讨会等形式,提高医务人员的合理用药意识。

3.鼓励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评估医院可以通过建立抗生素使用评估机制,对医生的抗生素处方行为进行监测与评估,对滥用抗生素的医生进行约束和教育。

4.加强团队合作,优化用药决策医生、药师和护士等医务人员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参与病例讨论,共同制定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方案,减少滥用的发生。

5.倡导患者的合理用药观念医院应当向患者普及合理用药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避免患者因自行使用抗生素而加重院感问题。

综上所述,医院院感知识培训中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指导与策略非常重要。

CRRT抗生素调整策略

CRRT抗生素调整策略

CRRT治疗过程中抗生素调整方向
肝脏清 除 90%
正常人有两个肾脏 总GFR>90 ml/min 可以清除65 KD以下的物质 抗生素的剂量常用GFR评估 GFR下降可能对抗生素剂量造成影响 GFR上升可能对抗生素剂量造成影响
CRRT治疗过程中血肌酐清除率计算
CRRT:CrCL=剂量★体重/60(ml/min) 残存肾功能CrCL(ml/min)IL
• 概念:脂溶性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高,血药浓度低,Vd 大,血液净化对药物的清除少。相反,脂溶性差的药物 ,组织浓度低,血浆浓度高,Vd小,血液净化对其清除 多。
组织



血浆

Vd越小,越易清除; Vd越大,越难以清除
例如:脂溶性高的药物(地高辛)在体内的总量20mg,组织19mg,血液1mg, 那么CRRT清除的能力就很有限。
Vd高者,脂溶性,以肝代谢为主 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环丙沙 星除外)、氯霉素、利福平
CRRT时抗生素简易调整流程
第二步 CRRT治疗的肾衰竭患者
抗生素主要经过肾脏排泄 药物Vd<2L/kg
不经过肾脏排泄 无需调整剂量
药物Vd<2L/kg CRRT难以清除
减少用量
推荐1 凡是药物分布容积大于2L,CRRT清除效率低下,抗生素需考虑减量
例如:培氟沙星的肾清除百分比占10%
无需调整
肝脏清 除 90%
肾脏清除 10%
CRRT时药物排泄途径造成的影响
药物名称
清除途径
CBP时的药物调整
头孢唑林
80-90%肾脏排泄
需调整
头孢吡肟
85%肾脏排泄
需调整
卡泊芬净
1.4%肾脏代谢

抗生素耐药机制及其应对策略

抗生素耐药机制及其应对策略

抗生素耐药机制及其应对策略在现代医学中,抗生素是对抗细菌感染的有力武器。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问题日益严重。

这不仅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也对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威胁。

了解抗生素耐药机制以及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成为了当今医学领域的重要任务。

抗生素耐药机制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细菌产生灭活酶。

这就好比细菌拥有了“武器”来破坏抗生素。

例如,β内酰胺酶可以水解破坏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结构,使其失去抗菌活性。

其次,细菌可以改变抗菌药物作用的靶位。

比如,细菌通过改变自身核糖体的结构,使得某些抗生素无法与之结合,从而无法发挥作用。

再者,细菌还能通过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来抵抗抗生素。

细胞膜就像是城墙,当它变得难以穿透时,抗生素就难以进入细菌内部发挥作用。

此外,细菌还能够主动外排抗生素。

它们拥有特殊的“泵”机制,将进入细胞内的抗生素排出,从而降低细胞内的药物浓度。

还有一种情况是细菌形成生物被膜。

在这种状态下,细菌相互聚集并被一层黏性物质包裹,抗生素难以渗透到内部杀死细菌。

那么,面对如此严峻的抗生素耐药形势,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应对策略呢?首先,合理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医生在开具抗生素处方时,应严格遵循用药指征,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和过度使用。

对于一些轻微的自限性感染,应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依靠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感染。

加强抗生素管理也是关键的一环。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抗生素管理制度,规范抗生素的采购、储存和使用流程。

同时,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用药行为。

研发新的抗生素是解决耐药问题的重要途径。

科研人员需要不断努力,寻找新的作用靶点和研发新型抗生素,以应对不断出现的耐药菌株。

除了新抗生素的研发,还应重视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

例如,噬菌体疗法、益生菌疗法等,都有可能成为未来对抗细菌感染的新选择。

提高公众对抗生素耐药性的认识也不可或缺。

通过宣传教育,让公众了解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滥用的危害,从而减少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对抗抗生素耐药性的策略和主要措施

对抗抗生素耐药性的策略和主要措施

对抗抗生素耐药性的策略和主要措施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抗生素耐药性已成为严峻的全球性健康威胁。

抗生素耐药性指细菌对于抗生素产生不敏感或完全抵抗药物的能力,这使得常规治疗手段无法有效消灭感染,导致治疗失败、延长恢复时间以及增加死亡风险。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各界人士积极提出了对抗抗生素耐药性的策略和措施。

一、策略一:合理使用和减少滥用抗生素合理使用和减少滥用是防止抗生素耐药性发展的首要步骤。

医生需要遵循治疗指南,并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同时,在家庭和社区环境中,普通人也应该正确使用药物,在感冒等非细菌感染时不滥用、乱用或过量使用。

二、策略二:开发新型抗菌药物由于细菌对许多传统抗生素的耐药性日益增强,迫切需要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来解决这一问题。

研究人员致力于发现和开发新的目标、机制和化合物,并通过各种途径推动新药物的开发。

例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和高通量筛选方法加速抗生素开发进程。

此外,针对多重抗耐药细菌感染的特殊需求,也需要专门研发针对这些细菌的特异性药物。

三、策略三:加强疫苗接种预防胜于治疗,在预防感染方面,接种疫苗是非常重要的策略之一。

通过提高免疫力,使人体能够更好地应对细菌感染,并减少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因此,全面普及并加强接种计划可以显著降低细菌性感染率和相关治疗需求。

四、策略四:促进科学教育和公众宣传公众教育是改善在家庭和社区环境中抗生素使用习惯的重要手段之一。

宣传活动可以向公众普及正确的抗生素用法,宣传自我保护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并提醒人们对于疾病的敏感程度。

通过增加公众对于细菌耐药性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减少滥用抗生素的行为。

五、策略五:加强国际合作由于抗生素耐药性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国际合作至关重要。

各国政府、医疗机构以及国际组织应共同努力,加强信息分享、资源互换、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应对这一挑战。

此外,促进科学与工业界之间的合作也非常关键,在新药物开发和创新领域进行跨界合作将推动解决方案和新技术的出现。

抗生素在抗菌治疗中的新策略

抗生素在抗菌治疗中的新策略

抗生素在抗菌治疗中的新策略抗生素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广泛用于抗菌治疗。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大规模使用,导致了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研究人员积极探索新的抗菌治疗策略。

本文将详细介绍抗生素在抗菌治疗中的新策略。

一、联合治疗联合治疗是一种将两种或多种抗生素同时使用的策略。

此举可通过不同途径增强抗菌效果,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

联合治疗可采用不同机制的抗生素组合,如破坏细菌细胞壁的抗生素与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联合使用。

研究表明,联合治疗在控制耐药菌感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抗生素轮换抗生素轮换策略是指在抗菌治疗过程中,适时更换抗生素的使用。

通过定期更换抗生素,可以减少细菌对特定抗生素的耐药性。

这是因为在抗生素使用时,细菌会逐渐适应并产生耐药基因,但当抗生素更换后,细菌对新的抗生素不具备耐药性。

因此,抗生素轮换策略是一种有效延缓细菌耐药性发展的方法。

三、抗生素剂量优化抗生素剂量优化是指根据患者的生理特征和病原体的药物敏感性,确定最佳的抗生素剂量。

过低的剂量可能导致细菌未被完全清除,从而促进细菌耐药性的形成。

相反,过高的剂量则会增加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

因此,通过优化抗生素剂量,可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四、使用新型抗生素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抗生素的研发成为解决抗生素耐药性的重要途径。

新型抗生素具有更广泛的抗菌作用和更低的耐药性,能够应对各类细菌感染。

例如,研究人员正在开发针对超级细菌的抗生素,并且一些新型抗生素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应用。

新型抗生素的使用可以有效应对耐药细菌的威胁。

五、激活免疫系统除了抗生素,激活免疫系统也是抗菌治疗中的一种新策略。

免疫系统是机体自身的防御系统,能够识别并清除入侵的病原体。

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可以增强机体对细菌的抵抗力,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性。

因此,结合抗生素使用和免疫系统激活,可以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六、控制抗生素滥用最后,要想解决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必须控制抗生素滥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增加每天的用药次数 4.增加每次的使用剂量
5.延长每次用药的持续时间
精选PPT
13
抗G+菌
ICU常用抗生素
抗真菌
精选PPT
抗G_菌
14
ICU常用针对阴性菌的药物
氨基糖甙类
丁胺卡那霉素、 依替米星
半合成青霉素 喹喏酮类
特美汀、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G-菌
三代头孢菌素
酶抑制剂复合物 头孢甲肟、头孢噻肟 头孢曲松 头孢他啶
精选PPT
21
Yongwen_Feng@
评估疗效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精选PPT
22
• 体温 • WBC,N, • PCT • CRP • ??
评估内容
精选PPT
23
• 涂片结果 • 特异标记物 • 细菌鉴定 • ??
精选PPT
24
• 一般而言:药物达峰浓度再分布到各器官 组织并平衡,再用药再平衡并达稳态。当 达到MIC50 or MIC90即具抑菌或杀菌作用,
1.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Infectious Disease Society of America.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dults with
hospital-acquired, ventilator-associated, and healthcare-associated pneumonia.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5;
(英国资深抗感染专家PAK教授)
精选PPT
8
精选PPT
9
二调整
精选PPT
10
中重度感染您习惯用怎样的抗感染 对策
• 降阶梯 • 升阶梯 • 依药敏选药 • 凭区域流行病学经验选药 • 以上都是
精选PPT
11
初始选药原则
讨论精选PPT来自123“D”原则
Drug Dose Duration
1. PD 优异的抗菌活性(MIC90値低的药物) 2. PK 具有充分的用药量 (安全性高的药物)
四代头孢菌素
头孢呲肟
碳青酶烯类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头酶素类
精先选PP锋T 美他醇
15
ICU常用阳性球菌抗生素
• 青霉素类 • 大环内酯类 • 喹诺酮类 • 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 新药:恶唑烷酮类、老虎素等
精选PPT
16
嘧啶类,吡咯类-咪唑类、三唑类,棘白菌素类
常用名 氟胞嘧啶
给药途径 口服,静脉
细菌被破坏或抑制其作用并不迅速表现,
有时甚至临床症状加重,这一个程通常经 历48至72小时。所以,换药时间最佳应在2 至3天。
精选PPT
25
• 目前有益的探索主要是针对耐药机制中的 低通透性及泵出机制。相关的研究一方面 选择传统的多粘菌素E (Colistin)及米诺环素
多数β-内酰胺类、 林可霉素类 恶唑烷酮类、氟胞嘧啶
主要参数 AUC0-24/MIC Cmax/MIC
主要参数 T>MIC
精选PPT
链阳霉素、四环素、 碳青霉烯类、糖肽类、
大环内酯类、唑类抗真
主要参数 T>MIC, PAE,
T1/2 AUC/MIC
20
重症病人抗感染成功的基础
1.充分的液体复苏 2.恰当的外科引流 3.抗炎与促炎过程的平衡 4.大循环与微循环的稳定 5.氧供与氧耗恰当比例 6.组织灌注与内环境的稳定 7.加上恰当的抗感染手段
以上仅选一个(单选)
精选PPT
4
您知道我国目前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的百分率吗?

———约80%!!!

然而国外只占约35%

??????

...........
精选PPT
5
院内抗生素滥用已到危及到抗生素自身 的生存!
• 国内大多数医院普通病人(非以感染为主 诉的或主要诊断的住院病人)平均使用2种 或者2种以上抗生素。
充分治疗=恰当治疗+正确的治疗时机
不充分治疗=不恰当治疗或/和起始恰当治疗的延误
目标:覆盖可能的病原 菌,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充分治疗(adequate therapy,AT)定义为在临床诊断重症时感染时给予的抗生素能 够覆盖全部检出的病原菌,同时还考虑给药频次等因素。
不充分治疗(Inadequate therapy)不仅包括不恰当治疗(Inappropriate therapy, IT, 定义为不能覆盖所有分离病原菌),还包括起始恰当治疗延误(delayed initiation of appropriate therapy, DIAT)。
• 抗生素使用时间平均超过5日。 • 不仅存在人类而且存在于动植物养殖业。
精选PPT
6
泛耐和多耐病原菌临床传播的途径是什 么?
A:采标本时的污染造成假阳性 B:环境因素(病房、院内--------) C :细菌耐药机制 D:手部卫生
(单选)
精选PPT
7
细菌就在你的工装口袋里, 就在你的手上, -------是你把它带给了病人!!
Yongwen_Feng@hotmail.co1m9
依据PK/PD抗菌药物分类
浓度依赖性
对致病菌的杀菌作用 取决于峰浓度
时间依赖性
与时间有关,但抗菌活性持 续时间较长
抗菌作用与 同细菌接触时间密切相关
时间依赖且 PAE或T1/2较长
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 酮内酯类、两性霉素B、 daptomycin、甲硝唑
抗生素调整与停用策略
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精选PPT
1
主要内容
• 背景 • 调整策略 • 及时停药 • 非抗生素策略 • 小结
精选PPT
2
一背 景
精选PPT
3
当前抗感染领域您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A: 细菌产生更广泛的耐药机制 B: 现有抗生素选择余地更小 C : 未来研发新的抗生素不足 D : 滥用抗生素现状越来越严重
精选PPT
Yongwen_Feng17@1(1h):o3t8m8-4a16il..co1m8
起始不适当治疗的后果
❖延长单病种的住院时间 ❖导致其它脏器受损 ❖总住院时间延长 ❖总住院费用增加 ❖病死率增加
冯永文 China J Hosp Admin,Jul 2001,Vol17,No .7
精选PPT
批准年份 1972
商品名
咪康唑 酮康唑 氟康唑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口服
1981 Nizoral
口服,静脉 口服,静脉 口服,静脉
1990 1992 2001
Diflucan Sporanox
Caspofungin
静脉
精选PPT
2000 Cancidas
17
充分治疗(Adequate Therap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