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患者血清半乳甘露聚糖用于曲霉菌感染诊断的应用评价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侵袭性肺曲霉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侵袭性肺曲霉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分析目的评价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于侵袭性肺曲霉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通过对90例因肺部感染入院就诊的患者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对比分析BALF 及血清GM 检测对于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效率。
结果90例患者中确诊IPA 3例,临床诊断IPA 12例,拟诊IPA 9例;以I=0.5作为临界值诊断,BALF及血清GM 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0%、81.82%、63.64% 、94.74%和54.17%、90.91%、68.42%、84. 51%;以I=1.0作为临界值,BALF 及血清GM 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100.00%、100.00%、89.19%和25.00%、100.00%、100.00%、78.57%;BALF和血清GM检测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达到100%,但BALF GM檢测的敏感度较血清GM检测显著升高(P<0.05),而BALF GM检测的阴性预测值较血清GM检测也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血清GM检测相比,BALF GM检测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阳性/阴性预测值均有所提高,对于IPA的诊断更早、更准确,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influence of galactomannan (GM) detection i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 in the diagnosis of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PA). Methods 90 cases with lung infection admitted into the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o detect GM in BALF,and then the detection efficiency of both BALF and serum GM for the diagnosis of IPA were analyzed comparatively. Results Among 90 patients enrolled,3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IPA,12 cases were diagnosed clinically as IPA,9 cases were diagnosed suspected as IPA;taking I=0.5 as the critical value of diagnosis,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for BALF were 87.50%,81.82%,63.64%,94.74% and those for serum GM were 54.17%,90.91%,68.42%,84.51% respectively;taking I=1.0 as the critical value of diagnosis,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for BALF were 66.67%,100.00%,100.00%,89.19% and those for serum GM were 25.00%,100.00%,100.00%,78.57% respectively;the specificity and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both BALF and serum GM reached 100%,but the sensitivity of BALF GM were higher than serum GM (P<0.05)and th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BALF GM have a little improvement,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serum GM detection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serum GM detection,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positive/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of BALF GM were improved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IPA,and the diagnosis for IPA is earlier and more accurate,and it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Key words]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Galactomannan;Early disgnosis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是由曲霉引起的支气管真菌感染,是肺曲霉病中最严重的类型,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且易导致患者死亡,尤其在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中,致死率高达67% ~100%[1]。
半乳甘露聚糖检测用于侵袭性曲霉菌早期感染诊断的研究

半乳甘露聚糖检测用于侵袭性曲霉菌早期感染诊断的研究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半乳甘露聚糖(GM)抗原在侵袭性曲霉菌(IA)早期感染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以62例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及血液内科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连续检测,共检测标本188份。
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中GM含量,测定浓度可达0.5ng/ml。
同时对所选病例进行G实验检测和真菌培养,所得结果与GM结果联合分析。
结果以1.0为阳性界值,GM检测的敏感性为53.8%,特异性100%,诊断符合率88.7%;以0.5为阳性界值,敏感性为84.6%,特异性96.7%,诊断符合率95.2%。
G实验显示以GM0.5为阳性界值GM阳性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为(68.58±12.76)pg/ml,GM阴性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为(3.18±1.25)pg/ml,两组数据经t-检验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GM检测可早于真菌培养方法9d预测曲霉感染。
曲霉菌感染患者GM的连续监测显示抗曲霉菌治疗前GM水平保持在较高水平,抗真菌治疗有效患者的GM 含量呈下降趋势,无效死亡患者仍保持较高水平。
结论血清GM检测是侵袭性曲霉菌早期感染诊断和疗效监测的有用指标,与G实验联合应用判断效果更好。
标签:半乳甘露聚糖;曲霉菌;早期感染近年来侵袭性曲霉菌感染(IA)发病率逐渐增多,已经成为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致死率高的主要原因。
有报道称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中IA的发病率为2%~26%,实体器官移植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15%,死亡率可达到74%~92%。
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抗肿瘤治疗后)和使用免疫抑制剂(干细胞移植、器官移植特别是骨髓抑制)或皮质类固醇的患者,患者一旦发生曲霉菌感染,死亡率高达50%~90%。
研究开发早期、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对疾病的预后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探讨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对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诊断价值

探讨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对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诊断价值目的:分析探讨IPA(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中GM(半乳甘露聚糖)试验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50例IPA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血清GM水平均采用ELISA(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
结果:研究中50例患者中,确诊患者共有3例,构成比为6%,临床诊断患者共有9例,构成比为18%,拟诊患者共有20例,构成比为40%,还有18例患者被排除IPA感染,构成比为36%;将确诊、临床诊断与拟诊患者归为观察组,共有32例患者,构成比为64%,将排除IPA感染的患者归为对照组,共有18例,构成比为36%;GM试验敏感性高于G试验,利用两种联合检测时,诊断敏感性明显提高。
结论:IPA诊断中GM试验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联合G 试验利于提高诊断敏感性,但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基础情况、影像学检查结果等,最大程度上将临床诊断率提高,降低假阳性率。
标签:侵袭性肺曲霉病;半乳甘露聚糖;诊断;价值以往临床上通常会选择采用传统检查方式对IPA进行诊断,但存在较高误诊率与漏诊率,极易导致患者过度治疗或者治疗不及时,将IPA患者病死率提高[1]。
所以临床亟需寻找一种高特异度与灵敏度、快速、简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2]。
现阶段,血清特异性抗原检测备受临床关注,GM(半乳甘露聚糖)是临床用来对侵袭性真菌病感染进行检测的一种抗原[3-4]。
有研究显示,GM试验属于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式,在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病检测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较高[5]。
本研究主要针对IPA诊断中GM试验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50例IPA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知情同意;②同意行肺组织活检或者纤维支气管镜下取肺泡灌洗液进行GM检测;③存在曲霉菌感染病史;④可从痰标本中找到真菌菌丝。
半乳甘露聚糖试验诊断侵袭性曲霉病的评价——一项荟萃分析

半乳甘露聚糖试验诊断侵袭性曲霉病的评价——一项荟萃分析唐晓丹;汪复【期刊名称】《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年(卷),期】2007(007)001【摘要】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多见于免疫缺陷患者,据报道在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中IA发生率为8%~15%,在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中为5%~15%,且病死率可高达30%~70%。
然而IA的早期诊断仍是临床上的难题,因为确诊标准需要组织活检镜检或培养阳性,但真菌培养阳性率低且费时,而组织活检可行性差。
目前已研究了很多非培养检测方法,包括检测真菌特异抗原、真菌代谢产物或真菌DNA,如抗原β-葡聚糖(存在于大部分真菌,除外隐球菌和接合菌)、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GM大部分存在于曲霉,是曲霉生长过程中释放的细胞壁多糖成分,还存在于青霉)等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总页数】1页(P8)【作者】唐晓丹;汪复【作者单位】无【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5【相关文献】1.痰真菌培养联合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对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价值 [J], 刘利华;张玉芹;董海新;刘旋2.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对侵袭性曲霉病诊断价值的回顾性分析 [J], 史利宁;李芳秋;邵海枫;王立魁;王卫萍;黄梅3.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在非粒细胞缺乏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蔡学究;戴建强;邓小玲;张亮达;陈坤;黄显华4.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J], 蔡开霞; 周晶; 曹薇; 王胜昱5.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郭萍;刘洋;魏丹丹;万腊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水平检测对COPD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临 床 意 义 。 方 法 选 取 4 2 例具有I P A高危 因 素 的 C O P D患 者 ,采 用 回顾 性 诊 断 标 准 进 行 分 组 : C O P D确诊 I P A组 、 C O P D 可 疑I P A 组 和C 0 P D 排 除I P A组 . 比较 三组 的血 清半 乳 甘 露 聚 糖 吸 光 度 值 。以确 诊 和 排 除 I P A 的 患 者 作 为 阳 性 和 阴性 病例 . 分 析 血 清 半 乳 甘 露 聚糖 水 平检 测 在 不 同 阳性 判 断 临 界 值 下 的 灵敏 度 与 特 异 度 。 结果 按 照 回 顾 性
均有统 计学意义 ( t 分 别= 4 . 9 2 、 4 . 0 1 , 尸 均 <0 . 0 5 ) , 而C O P D 确诊I P A 组 与C O P D 可疑I P A组之 间比较 , 差 异 无统 计 学
意义( t = 0 . 9 9,பைடு நூலகம்P>0 . 0 5) 。不 同半 乳 甘 露 聚 糖 阳 性 界 定 值 显 示 : 当半 乳 甘 露 聚糖 取0 . 7作 为 阳 性界 定值 时 , 其 对COP D
Hu z h o u,Hu z h o u 3 1 3 0 0 0,C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v a l u e o f s e r u m g a l a c t o m a n n a n f o r d e t e c t i n g i n v a s i v e p u l mo n a r y a s —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水平检测对COPD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水平检测对COPD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周骁【摘要】目的探究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水平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IPA)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42例具有IPA高危因素的COPD患者,采用回顾性诊断标准进行分组:COPD确诊IPA 组、COPD可疑IPA 组和COPD排除IPA 组,比较三组的血清半乳甘露聚糖吸光度值。
以确诊和排除 IPA 的患者作为阳性和阴性病例,分析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水平检测在不同阳性判断临界值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结果按照回顾性标准,COPD确诊IPA 组有18例、COPD可疑IPA 组有12例、COPD排除IPA 组有12例。
三组患者的吸光度值分别为:1.69±0.87、1.38±0.79和0.27±0.60。
COPD确诊IPA 组与COPD可疑IPA 组的吸光度值均高于COPD排除IP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92、4.01,P均<0.05),而COPD确诊IPA 组与COPD可疑IPA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P>0.05)。
不同半乳甘露聚糖阳性界定值显示:当半乳甘露聚糖取0.7作为阳性界定值时,其对COPD合并 IPA 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30%、96.50%、87.20%及96.50%。
结论血清半乳甘露聚糖的检测对于COPD患者侵染肺曲霉菌感染有较好的检测诊断作用,但并不能有效的区分COPD患者合并IPA患者的诊断级数,并且当血清半乳甘露聚糖临界值为0.7时,对于COPD患者侵染肺曲霉菌感染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is value of serum galactomannan for detecting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P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Methods A total of 42 COPD patients with risk factors for IPA were selected anddivided into diagnosed IPA group, suspicious IPA group and excluded IPA group according to a retrospective diagnostic criteria. The absorbance values of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patients of diagnosed IPA and excluded IPA were regarded as positive and negative cases, and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serum galactomannan under different cut-off valueswere calculated. Results In all COPD patients, there were 18 cases of diag-nosed IPA, 12 cases of suspicious IPA and 12 cases of excluded IPA. The absorbance values of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1.69±0.87, 1.38±0.79 and 0.27±0.60 respectively. The absorbance values of diagnosed IPA group and suspicious IPA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excluded IPA group (t=4.92, 4.01, P<0.05) whil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iagnosed IPA group and suspicious IPA group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0.99,P>0.05). Different positive cut-off values of galactomannan showed that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COPD combined with IPA were 87.30%, 96.50%, 87.20% and 96.50% when the positive cut-off values was 0.7. Conclusion Serum galactomannan detection play a good role in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PD, but it cannot distinguish the diagnosis degree of COPD patients combined IPA effectively. When the cut-off value is 0.7, the serum galactomannan has high diagnostic value for detecting IPA.【期刊名称】《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3页(P380-382)【关键词】半乳甘露聚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作者】周骁【作者单位】313000 浙江湖州,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正文语种】中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是因曲霉菌侵袭人体肺组织而造成的一种病变[1~3]。
半乳甘露聚糖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侵袭性曲霉菌病早期诊断的价值

笔者使用静脉推注及 雾化 吸入 的给药方 式可 使药物 直接
到威胁 J 。 沐舒 坦的活性 成分为盐酸氨溴索 , 可调 节浆液与粘 液的分 泌, 促进肺部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 , 强纤毛 的摆 动 , 加 增加 粘液
4 徐 月清 。 周承华. 有创 与无创序 贯机械通 气治疗 C P O D合并呼 吸衰 竭 临床观察. 兵团医学 ,0 0 2 :31 . 2 1 ,6 1 — 4
能 明显 改善少住 院费用 ,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 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诊治指南( 0 7 2 0 年修订版)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 0 , :- . . 2 7 3 81 0 0 7 2 巨名飞 , 孙明莉 , 吕丹 , 沐舒坦对慢 性阻塞性肺 疾病 ( O D 急 等. CP) 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中国社区医师 ,07 2 : . 20 , 2 3 7
1 Er i s lE, r k r Ce ie No i v sv o i v r su e v n i - 0 yi e Ka a u t k S, lk l T. n n a ie p st e p e s r e t a i l to n u p a n d e . b t n An h r c Me 2 0 4 1 - 0. in i n l n e x t a i . n T o a d, 0 9, 4: 7 2 u o
5 - 3. 76
运输 系统 的清除能力 , 痰液 易排 出 ’ 。它还 可促 进呼 吸道 使 J 内黏稠分泌物的排除及 减少粘 液 的滞 留, 因而显著促 进排 痰 , 改善 呼吸状况 。与临床 常用 的抗生 素、 痉平 喘药联 合应 用 , 解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诊断儿童侵袭性肺曲霉感染中的价值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诊断儿童侵袭性肺曲霉感染中的价值于汉卿;黄梅;史利宁;常勇;钟天鹰【摘要】目的评价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对儿童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77例临床高度怀疑IPA患儿的血清GM 浓度,以吸光度指数(AI)值绘制ROC曲线,评价其对儿童IPA的诊断价值.结果收集77例患儿标本89份,ROC曲线分析,以AI 1.0为阳性界定值时,诊断儿童IPA的敏感性为79.4%,特异性为83.7%;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841 (95%CI:0.747 ~ 0.936).结论血清GM抗原检测对儿童IPA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12(030)009【总页数】2页(P677-678)【关键词】半乳甘露聚糖;侵袭性肺曲霉病;儿童【作者】于汉卿;黄梅;史利宁;常勇;钟天鹰【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检验科,南京210008;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临床中心实验科,南京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临床中心实验科,南京21000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检验科,南京21000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检验科,南京2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各种导管的留置以及呼吸机的普及,儿童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anory aspergillosis,IPA)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病死率较高[1]。
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对患儿的存活至关重要。
真菌培养所需时间较长,有创性的组织病理检查在儿童中难以实施,儿童IPA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检测在成人IPA患者中已有较多的应用,但对儿童IPA的研究较少。
已报告GM试验对儿童IPA的诊断可能与成人不同[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病 例组 与 正常 对 照组 比较 有统计 学 意 义 ( P<0 5 。 结论 检 测 患者 血清 G 抗 原对 曲霉 菌感 染诊 断有 重要 的 临 . ) 0 M
床 价值 , 以在临 床上 推 广应 用 。 可 【 关键 词】 L S 法 ; 乳甘 露聚 糖 ; 霉 茵感 染 E IA 半 曲 【 图分 类号】R 1 中 59 【 献标 识码 】B 文 【 章 编号11 7 — 7 1 2 1 2 — 0 4 0 文 6 3 9 0 ( 0 2)0 0 7 — 2
月 采用 G 试 验 对 曲霉 菌感 染 患 者 进行 血 清检 测 分 析 。现 M
报 道 如 下
G 检测 试 剂盒 Paei A p riu , M lt a s egl s 由法 国 B o R d公 l l i— a
司生 产 ; 色龙 全 自动酶联 测 定 仪 , 变 由西班 牙 G I O S公 司 RF L 生产 : 沙堡 氯 霉 素 琼脂 糖 真 菌 培 养平 板 , 由法 国 梅 里 埃公 司
一
7 ℃保存 , 期 检 测 。正 常 对 照 组 为 体检 中心 健 康 体 检 人 0 定
1 . 2试 剂 和 仪 器
直 困扰 着 I , 清半 乳 甘露 聚 糖 ( M) 测 是 当前 较 为 临床 血 G 检
员 2 5例 。
有效 的非 侵 入 性 诊 断方 法 。我 院 自 2 1 0 0年 2月~ 0 1年 3 2t
近 年 来 , 部 真 菌感 染 的 发 病 率不 断上 升 , 别 是 曲霉 肺 特 菌感 染 的 发病 率 亦 不 断 升 高【3 但 肺 部 真 菌 感 染 的 临床 表 11 -, 现无特 异 性 , 易 误诊 或 漏 诊 而丧 失治 疗 时机 。早期 诊 断难 极
一
培养 未 出现 曲霉 菌生 长 , 涂 片 未 找 到 曲 霉 菌 菌 丝 。 收集 痰 这 些 病 例 全 血 标 本 3mL, 本 均 于 采 血 2 h内分 离 血 清 , 标
Th e e t n o e u a a t m a n n f r h i g o i o n e t g s e d t c o f s r m g l co i n a o t e d a n ss f i f ci a - n
pe g lu r il s
go p o ma o to r u , e s rd s r m aa tma n n a t e y EL S Cac ltd te s n i vt n p cfct f r u ,n r lc nrlgo p M au e eu g lco n a ni n b IA, luae h e st i a d s e i i o g i y i y e c o p o a e a e go pwi h o t lg o p. s t i y o e c s so o f me a e ,3 r o iie h a h g u ,c mp rd c s r u t te c nr r u Reul T r - n a e fc n r d e s s 0 wee p st ,te r h o s t i v s n i vt s9 .7 ; 4 c sso 4 s s e td c s si h o i v ,tep stv aeWa 0.9 ;5 n r l o tos 2 e st i wa 67 % 3 ae f2 u p ce ae n te p st e h o i ert S7 5 % 2 oma c n rl, 4 i y i i c s swee n g t e h p cfct s9 % . h r ssg ic tdfee c ewe n Ca ego p a d c nr lgo p ae r e ai ,te s e i i wa 6 v i y t eewa inf a i rn e b t e s u n o t ru in f r o <
( ) 2 5 2 8 3 :2 — 2 .
中 1 阳性 , 例 阳性 率 为 4 %。确诊 组 、 似组 与 正 常对 照组 比 疑 较 X 值 分 别 为 1 . 1 .3 93 67 ,两 组 比 较 有统 计 学 意 义 ( 6、 P< 00 ) .1 。见表 1 。
表 1 各 组 患 者 GM 试 验 的敏 感性 、 异 性 特 [】 施 毅. 视 侵 袭 性 肺 部 真 菌 感 染 的诊 治 [. 1 重 J 医学 研 究 生 学 报, 0 7 2 J 20 , 0
生产 。
13 方 法 .
1材 料 与 方 法
11标 本 来 源 .
我院 21 0 0年 2月~ 0 1 3月 住院患 者 , 21 年 年龄 1 - 8岁 。 77
严格 按试 剂 盒说 明 书进行 操作 。操 作过 程: 0 L血 清 30
和 10 0 处 理液 加 入 E P管 ,混 匀 加 热 至 10 3 m n 0 % i 。一
酰胺 类 抗 菌 药 物 。 综上 所 述 . 用 E IA法 检 测患 者血 清 中的 半乳 甘 露聚 利 LS 糖诊 断 曲霉 菌感 染 , 有很 高 敏 感度 及特 异 度。 本采 集 简单 方 标 便【 , 且 诊 断 时间 早 于真 菌 培 养法 , 达到 早 期 诊 断 、 期 l并 1 ] 可 早 治疗 、 救 患 者生 命 的 目的 , 以在 临床 上推 广 应用 。 挽 可
・
检验 与临床 ・
22 7第0第0 0年 月 5 2 1 卷 期
检测患者血清半乳甘露聚糖用于 曲霉菌感染诊 断的 应 用 评 价
徐 杰伟 李启 欣 何 艳嫦 580 20 0 广 东省佛 山市第 一人 民医 院检验 科 , 东佛 山 广
【 要】目的 评 价 E IA法 检测 血 清半 乳 甘露 聚糖 ( M) 摘 LS G 抗原 对 曲霉 菌 感染 的诊 断 价值 。 方 法 选 取 确诊 感 染 病 例 组 、 似感 染病 例组 、 常对 照组 为检测 对 象 , 用酶 联免 疫 吸附 试验 法( L S ) 疑 正 采 E IA 测定 各组 血 清 中的 曲霉 菌 半乳 甘露 聚糖 抗 原 , 算各 组 的 敏感 性及 特异 性 , 例组 分 别与 正 常对 照 组进 行 比较 分析 。 结果 3 计 病 1例 确 诊病 例 中 3 0例 阳 性 , 感性 为 9 .7 3 敏 67 %;4例疑 似病 例 中 2 4例 阳性 , 阳性 率 为 7 .9 2 O5 %;5例 正 常对 照者 中 2 4例 阴性 , 特异 性为 9 %。 6
微 孔板 中,7I 应 9 n后 洗板 。 加入 2 0 L的底 物 2 3 o反 = 0mi 一 0
似病例 3 4例 , 指 临床 症 状 为 可 疑 曲 霉 菌 感 染 病 例 , 痰 是 但
显 色剂 , 反应 3 n 一 加 入 10 避光 0mi。 0 L终止液 终 止反 应; 在
住 院 期 间未 使 用过 8 内酰 胺类 抗 菌药 物 。 确诊 病 例 3 一 1例 , 是 指 痰 培 养 出现 曲霉 菌 生 长 或痰 涂 片 找 到 曲霉 菌菌 丝 ( 菌 丝有 横 隔 , 菌丝 分 枝 成 4 。 与念珠 菌菌 丝 莲 藕状 区分 ) 疑 5角 ;
10 0r n离 心 1 i 。一 吸 5 L处 理过 的 血 清 上 清 液 0 0 mi / 0mn 0 和 5 LHR O 结 合 的抗 GM 单 抗加 入 已包 被 G 单 抗 的 0 P2 M
【 src】 jcieT sestedan s cvleo rm g a t n a ( M) ni nb L S eifciga— Ab tat Obe t oass h ig ot au f eu a eo n n G a t e yE IA i t et s v i s l ma g nh n n p riu . e o sT ets sbet w r i d dit go p o fme ae fifc o , up ce ae fi et n egl s M t d h et u jc eedv e no ru sc n r d csso et n s setd csso ci l h s i i n i f n o
XU J w i IQxn i e L ii HE Y n h n e ac ag
De at n fL b rtr ,h rtP o l' s ia fF s a nGu n d n r vn e F s a 5 8 0 C ia pr me to a oaoy teFi e pesHop tlo o h n i a g o gP o ic , o h n s 2 0 0, h n
00 ) Co c s n D u a m ot t l ia dan s cv u , a e .5. n l i eet fsr M ni no fci segl sh i p r i c i ot a e c nb uo o u g i n l s n a cn l g i l
7 中 国现 代 医 生 CHI A 4 N M0D N DoC _ ER 1 0R
2 2年 7月 第 5 01 0卷第 2 O期
・
检验与 临床 ・
主波 4 0n , 5 m 次波 6 0n 下 测定 A值 。每次 实 验 c t f 质 2 m u o
断标 准适 当调 整 以 提 高该 检 测 方 法 的 敏感 度 或 特 异 度 。3 4 例疑似病例 中 2 4例 阳性 , 性 率 为 7 .9 , 明 G 试 验 阳 05 % 说 M 阳性 出现 早 于真 菌 培 养 法 , 作 为早 期 诊 断 。但 B 内 酰胺 可 一 类抗 菌药 物 是 目前 影 响 GM 试 验 出现 假 阳性 结 果 最 常 见 的 药 物 因素 川 因此 , , 我们 在 选 取 研究 标 本 时 避 免 使 用 B 一内
1 . 计 学处理 4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