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回归课本系列--教材知识点回顾

高考回归课本系列--教材知识点回顾
高考回归课本系列--教材知识点回顾

教材知识点回顾

1、在复习每一专题时,必须联系课本中的相应部分。不仅要弄懂课本提供的知识和方法,还要弄清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和

例题的求解过程,揭示例、习题之间的联系及变换

2、在解高考训练题时,如果遇到障碍,应有查阅课本的习惯,通过课本查明我们在知识和方法上的缺陷,尽可能把问题回归

为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

3、在复习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会积累很多解题经验和方法,其中不少是规律性的东西,要注意从课本中探寻这些经验、方法

和规律的依据

4、注意在复习的各个环节,既要以课本为出发点,又要不断丰富课本的内涵,揭示课本内涵与高考命题之间的联系

5、关于解题的表达方式,应以课本为标准。很多复习资料中关键步骤的省略、符号的滥用、语言的随意性和图解法的泛化等,

都是不可取的,就通过课本来规范

6、注意通过对课本题目改变设问方式、增加或减少变动因素和必要的引申、推广来扩大题目的训练功能。现行课本一般是常

规解答题,应从选择、填空、探索等题型功能上进行思考,并从背景、现实、来源等方面加以解释

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

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P4)

2.德摩根公式: .

3.包含关系: (P7)

4.容斥原理: (P23) 5.集合12{,,

,}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 个;真子集有 个;非空子集有 个;非空真子集有 个

6.真值表 (P27)

7.常见结论的否定形式

8.9.充要条件(P34)

(1)充分条件:若p q ?,则p 是q 的 条件. q 是p 的 条件

(2)必要条件:若q p ?,则p 是q 的 条件. q 是p 的 条件 (3)充要条件:若p q ?,且q p ?,则p 是q 的 条件. (4)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等价于q 的 条件是p

第二章 函数

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 ; (2)顶点式 ; (3)两根式 .

2.解连不等式()N f x M <<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 ;

3.方程0)(=x f 在),(21k k 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0)()(21

充分条件.特别地, 方程)0(02

≠=++a c bx ax 有且只有一个实根在),(21k k 内,等价于 4.闭区间上的二次函数的最值二次函数)0()(2

≠++=a c bx ax x f 在闭区间[]q p ,上的最值只能在

a

b

x 2-

=处及区间的两端点处取得,具体如下: (1)当a>0时,若[]q p a b x ,2∈-=,则其最值是 ;若[]q p a b

x ,2?-=,则其最值是

(2)当a<0时,若[]q p a b x ,2∈-=,则其最值是 ;若[]q p a

b

x ,2?-=,则其最值是

5.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根分布

11.定区间上含参数的二次不等式恒成立的条件依据:

(1)在给定区间),(+∞-∞的子区间L (形如[]βα,,(]β,∞-,[)+∞,α不同)上含参数的二次不等式

(,)0f x t ≥(t 为参数)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

(2)在给定区间),(+∞-∞的子区间上含参数的二次不等式(,)0f x t ≤(t 为参数)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3)4

2

()0(0)f x ax bx c a =++>>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16.函数的单调性(P57)

(1)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x f 在区间],[b a 上是增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

)(x f 在区间],[b a 上是减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2)设函数)(x f y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 ,则)(x f 为增函数;如

果 ,则)(x f 为减函数.

17.如果函数)(x f 和)(x g 都是减函数,则在公共定义域内,和函数)()(x g x f +是 函数;如果函数)(u f y =和)(x g u =在其对应的定义域上都是减函数,则复合函数)]([x g f y =是 函数 18.奇偶函数的图象特征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 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 对称;反过来,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 函数;如果一个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 函数 19.若函数)(x f y =是偶函数,则 ;

若函数)(a x f y +=是偶函数,则 ,并且()y f x =关于 对称.

20.对于函数)(x f y =(R x ∈),)()(x b f a x f -=+恒成立,则函数)(x f 的对称轴是 两个函数)(a x f y +=与)(x b f y -=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

21.若)()(a x f x f +--=,则函数)(x f y =的图象关于点 对称;若

)()(a x f x f +-=,则函数)(x f y =为周期为 的周期函数.

22.多项式函数110()n n n n P x a x a x a --=++

+的奇偶性

多项式函数()P x 是奇函数? ;多项式函数()P x 是偶函数? 23.函数()y f x =的图象的对称性

(1)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a =对称等价于 (2)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2a b x m +=对称等价于

24.两个函数图象的对称性

(1)函数()y f x =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

(2)函数()y f mx a =-与函数()y f b mx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 (3)函数)(x f y =和)(1

x f

y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

25.若将函数)(x f y =的图象右移a 、上移b 个单位,得到函数 的图象; 若将曲线0),(=y x f 的图象右移a 、上移b 个单位,得到曲线 的图象. 26.(P60)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b a f .

27.若函数)(b kx f y +=存在反函数,则其反函数为 ,并不是1

()y f

kx b -=+,而函数

1()y f kx b -=+是 的反函数.

28.几个常见的函数方程

(1)正比例函数()f x cx =,具有性质: .

(2)指数函数()x

f x a =,具有性质: . (3)对数函数()lo

g a f x x =,具有性质: . (4)余弦函数()cos f x x =,正弦函数()sin g x x =,具有性质 :, 29.几个函数方程的周期(约定a>0)

(1))()(a x f x f +=,则)(x f 的周期 ; (2)()()f x a f x +=-或)0)(()(1)(≠=

+x f x f a x f 或1

()()

f x a f x +=-

(()0)f x ≠,则)(x f 的周期 (3)1

(),(()1)1()

f x a f x f x +=

≠-,则)(x f 的周期 ;

(4))

()(1)

()()(212121x f x f x f x f x x f -+=

+且1212()1(()()1,0||2)f a f x f x x x a =?≠<-<则)(x f 的周期

(5)()()()f x a f x f x a +=--,则)(x f 的周期 . 30.分数指数幂: (P64) 31.根式的性质: 32.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3.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式: .(P76) 34.对数的换底公式:

35.对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P77)

36.设函数)0)((log )(2≠++=a c bx ax x f m ,记ac b 42

-=?.

若)(x f 的定义域为R ,则

若)(x f 的值域为R ,则 .【对于0=a 的情形,需要单独检验.】

第三章 数列

一、数列的分类

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按一定的次序排列的列数,在函数意义下,数列是定义域为

的函数f(n)当自变量n 以1开始依次取自然数时所对应的一列函数值f(1),f(2),…f(n),通常用a n 代替f(n),于是数列的一般形式为a 1,a 2…a n 简记{a n },其中a n 是数列{a n }的第n 项。

2、 数列的通项公式:一个数列{a n }的第n 项a n 与项数n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果可以用一个公式a n =f(n)

来表示,我们就把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 。 3、 递推公式: 4、 数列的分类:

a) 按照项数是有限还是无限来分: 。

b) 按照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分: 。 c) 按照任何一项的绝对值是否都小于某一正数来分:

5、 S n 与a n 的关系: 常见的题型有: 二、等差数列的概念: 1、 等差数列:

(1)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 ,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

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定义的表达式为 。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 n =a m +(n-m)d (其中n 与m 的大小关系不确定),也可得

d=

1n a a 1n --(n ≠1)或d=m

n a a m

n -- (n ≠m)由于a n =a 1+(n-1)d ,可整理为a n = ,如果d=0,a n 是常数;如果d ≠0,a n 是n 的一次函数式,那么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图象是

(3) 等差数列的增减性:d>0?{a n }为 数列;d<0?{a n }为 数列;d=0?{a n }为 数列。 (4)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由倒序相加法推得)s n = ? 由于s n =na 1+

2)1n (n -d ,可整理得s n = ,设A=2d ,B=a 1-2

d

,上式可写成s n = ,当A ≠0(即d ≠0)时,s n 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其中常数项为0),那么(n ,s n )在二次函数y=Ax 2

+Bx 的图象上,因此,当d ≠0时,数列s 1,s 2,s 3…s n 的图象为 。 ? 注意①上面的数列s 1,s 2,s 3…s n 不为等差数列{a n };

②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以得出结论:当d>0时s n 有最 值;当d<0时,s n 有最 值; ③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前n 项和 ;

④显然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y=An 2

+Bn+C (C ≠0)不是等差数列,而是 ? 一个等差数列,只有五个基本元素,a 1,a n ,d ,n ,s n 知道其中任意三个元素,通过解方程(组)均可求

出另外二个元素,即“知三求二”。

? 常用的求,s n 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三种方法有: (5) 等差数列中 :任意两个数a 、b 有且只有一个等差中项即,A= ,a ,A ,b 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

件是 ,因此,两个数的等差中项就是这两个数的算术平均数。 2、 等差数列的性质:

(1) 有穷等差数列中,与首末两项距离相等的两项和相等,并且等于首末两项之和;特别地,若项数为奇

数,还等于中间项的2倍,即a 1+a n =a 2+a n-1=a n +a n-2=…2a 中

(2) 若m ,n ,p ,R ∈N *

,且m+n=p+k ,则 ,其中a m ,a n ,a p ,a k 是数列中的项,特别地,当

m+n=2p 时,有 。这条性质,可以推广到有三项,四项……等情形,使用该性质时,一要注意等式两边下标和相等,二要注意等式两边和的项数应是一样多的。

(3) 在等差数列中,每隔相同的项抽出来的项按照原来顺序排列,构成的新数列是 数列,

但剩下的项按原顺序构成的数列不一定是等差数列。

(4) 等差数列中连续几项之和构成的新数列是 数列。

(5) 若数列{a n }与{b n }均为等差数列,则{ma n +kb n }为 数列,其中m ,k 均为常数。 (6) 等差数列{a n }中,若a n =m ,a m =n(m ≠n),则a m+n = (7) 等差数列{a n }中,若s n =m ,s m =n(m ≠n),则s m+n = (8) 等差数列{a n }中,若s n =m ,s m =n(m ≠n),则s m+n = (9) 若{a n }与{b n }均为等差数列,有前n 项和分别为s n 与s ′n ,则

_____=m

m

b a (10) 项数为偶数2n 的等差数列{a n },有s 2n n(a 1+a 2n )=…=n(a n +a n+1), s 偶-s 奇= _______=偶

s s

项数为奇数(2n-1)的等差数列{a n },有s 2n-1=(2n-1)a n (a n 为中间项); s 偶-s 奇= ________=偶

s s 3、 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1) 定义法:

(2) 中项公式法: ; (3) 通项公式法: ; (4) 前n 项和公式法: . 三、等比数列: 1、 等比数列:

(1)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 ,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

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q ≠0)可表示为 (其中n ∈N *

,n ≥2)

(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其中n>m 也可以n ≤m ,由于a n =a 1q n-1

可以整理为

a n =???

?

??q a 1q n ,因此,等比数列{a n },即{q a 1·q n

}中的各项所表示的点离散地分布在第一象限或第四象限,当q>0时,这些点在曲线y=

q

a 1·q x

上。 (3) 等比数列的增减性:

?{a n }为递增数列 ?{a n }为递减数列

?{a n }为常数列

?{a n }为摆动数列

(4)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由错位相减法推得) s n = ? 有关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当不能确定“q ≠1”时,应分q=1和q ≠1来讨论。 ? 一个等比数列,共有5个基本元素,a 1,a n ,n ,q ,s n ,“知三求二”。

? 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结构特点,由s n =q 1)q 1(a n 1--(q ≠1)可以化为s n =q 1a 1--q

1a 1-·q n ,其中q n 的函数

-

q 1a 1-与q

1a

1-互为相反数,这是公式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注意前提条件是q ≠0,q ≠1。 (5) 等比中项:如果在a 与b 中间插入一个数G ,使a 、G 、b 成等比数列,那么G 叫做a 与b 的等比中项,

如果G 是a 与b 的等比中项,那么 因此,G= ,所以必有ab>0。 2、 等比数列的性质:

(1) 有穷等比数列中,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积相等,并且等于首末两项之积特别地,若项数为奇数,

等于中间项的平方。即a 1·a n =a 2·a n-1=a 3·a n-2=a 2中

(2) 若m ,n ,p ,R ∈N *

,且m+n=p+k ,则 ,特别地,当m+n=2p 时 类似

于等差数列,在使用该性质时,不仅应注意等式两边下标和相等也应要求等式两边作积的项数应是一样多的。

(3) 在等比数列中,每隔相同的项抽出来的项按照原来的顺序排列,构成的新数列仍然是等比数列,剩下

的项按原来的顺序构成的数列不一定是等比数列,一个等比数列的奇数项,仍组成一个等比数列,新公比是原公比的二次幂,一个等比数列的偶数项,仍组成一个等比数列,新公比是原公比的二次幂。

(4) {λa n }(λ≠0),{|a n |}皆为等比数列,公比分别为q 和|k|

一个等比数列各项的k 次幂,仍组成一个等比数列,新公比是原公比k 次幂。例如,以q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的各项的倒数构成的数列仍为等比数列,公比为

q

1,{a 2n }也是等比数列,公比为q 2

(5) 等比数列中连续n 基之积构成的新数列仍然是等比数列。 (6) 若数列{a n }与{b n }均为等比数列,则{m ·a n ·b n }与?

??

??

?n n b ma 仍为等比数列,其中m 是不为零的常数。

(7) 已知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可设三个数为 。已知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可

设三个数为 . 3、 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

(1) 定义法: (2) 通项公式法: ; (3) 中项公式法: ; (4) 前n 项和公式法: 。 四、求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

1、 :如)2(32,211

1≥+?==--n a a a n n n

2、 :如11)32()12(,1--=+=n n a n a n a )2(≥n

3、 :如52,311+==+n n a a a

4、 :如)2(3

3,21

111≥+==

--n a a a a n n n 5、 :如2

11,3n n a a a ==+ 6、 :如12+=n n a S

五、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关键是找数列的通项结构):

(1) :如等差、等比数列 (2) :如a n =1/n(n+1) (3) :如a n =(2n-1)2n

(4) :如a n =n

nC 100 (5) :如a n =2n+3n

(6) :如求数列1,1+2 ,,1+2+22

++ 2 n-1

,,的前n 项和

六、求数列{a n }的最大、最小项的方法:

① : 如a n = -2n 2

+29n-3

② : (a n >0) 如a n =n

n n 10

)

1(9+ ③ :如a n =

156

2+n n

第四章 三角函数

一、三角函数的概念(P4)

终边相同的角,区间和象限角

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 三角函数线(P14) 正弦线: 余弦线: 正切线:

注:三角函数线是通过有向线段直观地表示出角的各种三角函数值的一种图示方法。利用三角函数线在解决比较三角函

数值大小、解简单三角方程及三角不等式等问题时,十分方便。

1、三角函数的定义(P13):

以角α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x 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角α的终边上任取一个异于原点的点

),(y x P ,点P 到原点的距离记为r ,

则sin α= , csc α= cos α= , sec α= tan α= , cot α= 2、弧长公式与扇形面积公式(P8)

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

L 弧长= =

S 扇形= = = 3、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P24)

平方关系是: , , ; 倒数关系是: , , ; 商数关系是: , 。 4、诱导公式(P28)

可用十字口诀概括为: 如:=-)23sin(

απ ,)2

15(απ

-ctg = ,=-)3(απtg 。 5、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二、三角基本公式

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P34)

=±)sin(βα ;=±)cos(βα =±)tan(βα

2、二倍角公式: (P42)

sin2α=

cos2α= = = tan2α= 。 3、半角公式是:(P45)

sin

2α= cos 2α

= tan 2

α

= = =

4、.升幂公式是:___________cos 1=+α ___________cos 1=-α。

5、降幂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sin 2

=α _________________cos 2

=α。 6、万能公式:

sin α= cos α= tan α= 7、辅助角公式:

__________cos sin =+θθb a (其中辅助角?与点(a,b )在同一象限,且a

b

tg =

?) 三、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变换(P48)

1、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可归纳为下表:

2、函数B x A y ++=)sin(?ω),(其中00>

>ωA 的最大值是 ,最小值是 ,

周期是 ,频率是 ,相位是 ,初相是 ; 3、函数)0,0,0,0()sin(≠≠>>++=k A k x A y φωφω的图象的基本变换(P60) (1)振幅变换: (2)周期变换: (3)相位变换: (4)上、下变换: 4、五点描点法

四、与三角形有关的几个重要结论(P127)

1、正弦定理是(其中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2、余弦定理第一形式:

余弦定理第二形式:

3、△ABC 的面积用S 表示,外接圆半径用R 表示,内切圆半径用r 表示,半周长用p 表示,则你能

写出几种求面积的形式

(1) (2) (3) 4、三角形中的射影定理:

5、在△ABC 中:

__________

B)+tan(A _________ B)+cos(A _________=B)+sin(A ==_______2sin

=+B A ________2

tan =+B

A _____________________tan tan tan =++C

B A

_______;2

tan 2tan 2tan 2tan 2tan 2tan

=++A

C C B B A 6、在△ABC 中有

⑴ _________;cos cos _________;________?B A B A ⑵ A ,B ,C 成等差数列c b a ,,_________;?成等差数列___________?; a, b, c 成等比数列;__________?

⑶ ABC B A ??=1tan tan 是 三角形;ABC B A ??<1tan tan 是 三角形;

ABC B A ??>1tan tan 是 三角形;

附:若)2

,

0(π

∈a ,则a a a a a tan sin _____;cos sin ____<<≤+<(可由三角函数线的关系得到);

第五章 平面向量

1.基本概念:

向量的定义: 向量的模: 零向量: 单位向量: 相反向量: 共线向量: 相等向量: 2. 加法与减法的代数运算:

(1)n n n A A A A A A A A 113221=+++- .

(2)若a =(11,y x ),b =(22,y x )则a ±b = . 向量加法与减法的几何表示: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

以向量=、=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 ,则两条对角线的向量+=

-= -= 且有︱︱-︱︱≤︱±︱≤︱︱+︱︱

3.实数与向量的积: 。 (1)︱λ︱=︱λ︱·︱︱;

(2) 当λ>0时,λ与的方向 ;当λ<0时,λ与的方向

当λ=0时,λa = (3)若=(11,y x ),则λ·= 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1) 向量b 与非零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2) 若a =(11,y x ),b =(22,y x )则a ∥b _______________?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4. P 分有向线段21P P 所成的比:

设P 1、P 2是直线l 上两个点,点P 是l 上不同于P 1、P 2的任意一点,则存在一个实数λ使 ,

λ叫做点P 分有向线段21P P 所成的比。

当点P 在线段21P P 上时,λ 0;当点P 在线段21P P 或12P P 的延长线上时,λ 0; 5、线段的定比分点公式:

设111(,)P x y ,222(,)P x y ,(,)P x y 是线段12P P 的分点,λ是实数,且12PP PP λ=, 则 ?12

1OP OP OP λλ+=

+?12

(1)OP tOP t OP =+- (11t λ

=+) 中点坐标公式: ; 三角形的重心坐标公式:

△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11A(x ,y )、22B(x ,y )、33C(x ,y ),则△ABC 的重心的坐标

是 . 6、 向量的数量积:

(1)向量的夹角:

(2)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它们的夹角为θ,则a ·b =

其中 称为向量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 (3)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

若=(11,y x ),b =(22,y x )则e ·=·e = (e 为单位向量);

⊥b ? ? (,b 为非零向量);

︱︱= cos θ= =

(4)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b =b ·;(λ)·b =λ(·b )=·(λb );(+b )·c =·c +b ·c .

7、点的平移公式 : ''

OP OP PP ?=+ .

注:图形F 上的任意一点P(x ,y)在平移后图形'F 上的对应点为'''(,)P x y ,且'

PP 的坐标为(,)h k . 8、“按向量平移”的几个结论

(1)点(,)P x y 按向量a =(,)h k 平移后得到点的坐标是

(2)函数()y f x =的图象C 按向量a =(,)h k 平移后得到图象'C ,则'

C 的函数解析式为 (3) 图象'C 按向量a =(,)h k 平移后得到图象C ,若C 的解析式()y f x =,则'

C 的函数解析式为 (4)曲线C :(,)0f x y =按向量a =(,)h k 平移后得到图象'C ,则'

C 的方程为 (5) 向量m =(,)x y 按向量a =(,)h k 平移后得到的向量为 9.常用结论:

(1) 0=++CA BC AB /+<±<-

(2)三角形四“心”向量形式的充要条件,设O 为ABC ?所在平面上一点,则

1、O 为ABC ?的外心2

2

2

OA OB OC ?==. 2、O 为ABC ?的重心0OA OB OC ?++=? )(3

1

OC OB OA OG ++=

. 3、O 为ABC ?的垂心OA OB OB OC OC OA ??=?=?.

4、O 为ABC ?的内心0aOA bOB cOC ?++=.(,,a b c 为角,,A B C 所对边长)

(3) c a c b b a =?==,,但c a c b b a ////,//?;一般地,若a,b,c 为非零向量,则)(c b a ??与c

b a ??)(

不一定相等,???=??c b a c b a )()( a 与 c 共线(注意“·”的不同意义); (4)设非零向量 ),(),,(2211y x b y x a ==, a 与 b 的夹角为θ,则],,0[πθ∈

当a 与b 不共线时,a ·b=0θ?为直角,a ·b>0θ?为锐角,a ·b<0θ?为钝角。也就是说,当夹角为锐角时,注意检验夹角为零度角的时候;当夹角为钝角角时,注意检验夹角为?180度角的时候。

(5)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向量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依次是 ; ;

直线的倾斜角,L 1到L 2的角,L 1与L 2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依次是 ; ; (6)直线上的向量及与它平行的向量都称为直线的方向向量。

当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00y x m =时,其斜率为 ;当直线L 斜率为 k 时,其方向向量为 (7)设A 11(,)x y ,B 22(,)x y ,则2121(,)AB OB OA x x y y =-=--.

第六章 不等式

一、(P4)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注意:(1)特值法是判断不等式命题是否成立的一种方法,此法尤其适用于不成立的命题

(2)注意课本上的几个性质,另外需要特别注意: ①若ab>0,则

b

a 1

1>。即不等式两边同号时,不等式两边取倒数,不等号方向要改变 ②如果对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代数式,要注意它的正负号,如果正负号未定,要注意分类讨论 ③图象法:利用有关函数的图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的图象),直接比较大小 ④中介值法:先把要比较的代数式与“0”比,与“1”比,然后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二、(P9)均值不等式

两个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若0,>b a ,则

ab b

a ≥+2

(当且仅当b a =时取等号) 基本变形:

①≥+b a ;≥+2

)2

(

b a ; ②若R b a ∈,,则ab b a 22

2

≥+,

2

22)2

(2b a b a +≥+ 即:c b a ,,均为正数,则22112

2

2b a b a ab b

a +≤

+≤≤+(一正,二定,三相等); 注意:(1)对于函数)0(>+

=a x

b

ax y ,当0>b 时在),(a b --∞或),[+∞a b 上都分别单调递增,在

)0,[a b -

或]0,0(a

b 上都分别单调递减;当0

2

2

2

2

R d c b a bd ac d c b a ∈+≥++(柯西不等式) 基本应用 ①放缩,变形;

②求函数最值:注意:①一正二定三取等;②积定和小,和定积大。 当p ab =(常数),当且仅当 时, ; 当S b a =+(常数),当且仅当 时, ; 常用的方法为:拆、凑、平方; 如:①函数)2

1

(4294>--

=x x x y 的最小值 。

②若正数y x ,满足12=+y x ,则y

x 1

1+的最小值 。 三、绝对值不等式:

内容: ≤ ≤ (注意:上述等号“=”成立的条件) 四、常用的基本不等式:

(1)设R b a ∈,,则0)(,02

2

≥-≥b a a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 (2)a a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a a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 (3)b a ab b a 110,

>>;?

a 1

1 ; 五、证明不等式常用方法:

(1)比较法:作差比较:B A B A ≤?≤-0

作差比较的步骤:⑴作差:对要比较大小的两个数(或式)作差。

⑵变形:对差进行因式分解或配方成几个数(或式)的完全平方和。 ⑶判断差的符号:结合变形的结果及题设条件判断差的符号。

注意:若两个正数作差比较有困难,可以通过它们的平方差来比较大小。 (2)综合法:由因导果。

(3)分析法:执果索因。基本步骤:要证……只需证……,只需证…… (4)反证法:正难则反。

(5)放缩法:将不等式一侧适当的放大或缩小以达证题目的。

放缩法的方法有:⑴添加或舍去一些项,如:____>+12a ;____)(>+1n n

⑵将分子或分母放大(或缩小)

⑶利用基本不等式,如:__________________)(<+1n n ⑷利用常用结论: Ⅰ、__________<++=

-+k

k k k 11

1;

Ⅱ、

_____________<21k ; ___________>21

k (程度大)

Ⅲ、___________________<21

k

; (程度小)

(6)换元法:

换元的目的就是减少不等式中变量,以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常用的换元有三角换元和代数换元。如: 已知2

2

2

a y x =+,可设 ;已知12

2

≤+y x ,可设 (10≤≤r );

已知12222=+b y a x ,可设 ;已知122

22=-b

y a x ,可设 ;

(7)构造法:通过构造函数、方程、数列、向量或不等式来证明不等式; 六、(P17)不等式的解法: (1)一元一次不等式:

Ⅰ、)0(≠>a b ax :⑴若0>a ,则 ;⑵若0a ,则 ;⑵若0

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项系数小于零的,同解变形为二次项系数大于零;注:要对?进行讨论: (5)绝对值不等式:

若0>a ,则?a x || ;

注意:(1).几何意义:||x : ;||m x -: ;

(2)解有关绝对值的问题,考虑去绝对值,去绝对值的方法有:

⑴对绝对值内的部分按大于、等于、小于零进行讨论去绝对值;①若0>a 则=||a ;②若0=a 则=||a ;③若0

(2)

()()f x g x >与 同解()()

(3).通过两边平方去绝对值;需要注意的是不等号两边为非负值。

即()()f x g x >?()()22f x g x >?()()()()+->0f x g x f x g x ????????

(4).含有多个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可用“按零点分区间讨论”的方法来解。 (6)分式不等式的解法:通常变形为整式不等式;

?>0)()(x g x f ;⑵?<0)()

(x g x f ; ⑶

?≥0)()(x g x f ;⑷?≤0)

()

(x g x f ; (7)不等式组的解法:

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每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求其交集,即是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求交集中,通常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画在同一条数轴上,取它们的公共部分 (8)解含有参数的不等式:

解含参数的不等式时,首先应注意考察是否需要进行分类讨论.如果遇到下述情况则一般需要讨论: ①不等式两端乘除一个含参数的式子时,则需讨论这个式子的正、负、零性

②在求解过程中,需要使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时,则需对它们的底数进行讨论

③在解含有字母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时,需要考虑相应的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状况(有时要分析△),比较两个根的大小,设根为21,x x 要分21x x >、21x x =、21x x <讨论 (9)指数不等式:

当a>1时,()()f x g x a >a 与 同解;当0

a >a 与 同解

(10)对数不等式: 当a>1时,()()a a log f

x >log g x 与不等式组 同解; 当0

x >log g x 与不等式组 同解.

第七章 直线与圆

1、斜率公式: (111(,)P x y 、222(,)P x y ).

2.直线的五种方程(1)点斜式 (2)斜截式

(3)两点式 (4) 截距式 (5)一般式 . 3.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

(1)若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

两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是: ;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是:

(2)若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且A 2、B 2 、C 2都不为零,

两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是: ;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是: 4.夹角公式: .(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121k k ≠-) 直线12l l ⊥时,直线l 1与l 2的夹角是 .

5. 1l 到2l 的角公式: .(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121k k ≠-) 直线12l l ⊥时,直线l 1到l 2的角是 . 6.四种常用直线系方程

(1)定点直线系方程:经过定点000(,)P x y 的直线系方程为 (除直线0x x =),其中k 是待定的系数;

经过定点000(,)P x y 的直线系方程为 ,其中,A B 是待定的系数. (2)共点直线系方程:经过两直线1111:0

l A x B y C ++=,

2222:0

l A x B y C ++=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

(除2l ),其中λ是待定的系数.

(3)平行直线系方程:直线y kx b =+中当斜率k 一定而b 变动时,表示平行直线系方程.与直线

0Ax By C ++=平行的直线系方程是 (C λ≠)(λ是参变量)

(4)垂直直线系方程:与直线0Ax By C ++= (A ≠0,B ≠0)垂直的直线系方程是 (λ是参变量) 7.点到直线的距离: (点00(,)P x y ,直线l :0Ax By C ++=). 8. 0Ax By C ++>或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设直线:0l Ax By C ++=,则0Ax By C ++>或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若0≠C ,则用原点代入;若0=C ,则用另外特殊点代入即得 9.圆的四种方程

(1)圆的标准方程 .

(2)圆的一般方程 . (3)圆的参数方程 .

(4)圆的直径式方程 【圆的直径的端点是11(,)A x y 、22(,)B x y 】. 10. 圆系方程

(1)过直线

l

:

Ax By C ++=与圆

C

:

220

x y Dx Ey F ++++=的交点的圆系方程

是 ,λ是待定的系数. (2)过圆

1

C :

221110

x y D x E y F ++++=与圆

2

C :

222220

x y D x E y F ++++=的交点的圆系方程

是 ,λ是待定的系数.

(3)两圆相交弦所在直线方程的求法:

圆C 1的方程为:x 2

+y 2

+D 1x+E 1y+C 1=0,圆C 2的方程为:x 2

+y 2

+D 2x+E 2y+C 2=0. 把两式相减得相交弦所在直线方程为:

1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00(,)P x y 与圆2

2

2

)()(r b y a x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若d =d r >? ;d r =? ;d r

直线0=++C By Ax 与圆2

2

2

)()(r b y a x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其中2

2

B

A C Bb Aa d +++=

_________________??相离; _________________??相交 _________________??相切.

13.两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设两圆圆心分别为O 1,O 2,半径分别为r 1,r 2,d O O =21

条公切线外离_________________??条公切线

外切_________________??条公切线相交_________________??条公切线

内切_________________??条公切线内含_________________??

14.圆的切线方程

(1)已知圆2

2

0x y Dx Ey F ++++=.

①若已知切点00(,)x y 在圆上,则切线只有一条,其方程是 . 当00(,)x y 圆外时, 表示过两个切点的切点弦方程. ②过圆外一点的切线方程可设为00()y y k x x -=-,再利用相切条件求k ,这时必有两条切线,注意不要漏掉平行于y 轴的切线.

③斜率为k 的切线方程可设为y kx b =+,再利用相切条件求b ,必有两条切线. (2)已知圆2

2

2

x y r +=.

高三复习回归教材方案(数学)

高三数学回归教材方案 考虑到本校学生的学情及高考数学试题的走势,应校长室要求,加强教材在高三数学复习中的作用,现做出“回归教材”这一举措,并拟定以下方案: 一、高考数学试题的命题背景 高考数学学科的命题,在考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察,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察,注重展现数学的学科价值和人文价值。同时,试题力求新颖,表达脱俗,背景公平。高考试题根植于课本,着眼于提高 课本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又是教学的依据,理应成为高考数学试题的源头。因此高考命题注重课本在命题中的作用,充分发挥课本作为试题的根本来源的功能,通过对高考数学试题命题的研究可以发现,每年均有一定数量(10题左右)的试题是以教材习题为素材的变式题,如2015年理科全国高考卷Ⅰ中有第1、2、4、5、6、8、10、13、14、15、17、18等题都是以教材中的题目变形来的。通过变形、延伸与拓展来命制高考数学试题。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选编原题,仿制题。有的题目直接取自教材,有的是教材概念、公式、例题、习题的改编。如2006年湖北理科15题,广东卷第9题等; 第二层次:串联方式,综合习题。即有的题目是教材中几个题目或几种方法的串联。综合与拓展。如2006年广东卷第15题,2016年全国卷第17题等; 第三层次:增加层次,添加参数。即通过增加题目的层次,设置隐含条件、引进讨论的参数,改变提问的方向等,提高题目的灵活性和综合性。 二、学生对回归教材的一些误区 历届的高三学生,对回归教材都有轻视之感。老师要求班上的同学看教材,他们中的一部分就会不以为然,认为不如把时间用来多做几个题有效。有些同学也看了教材,觉得没什么收获,主要是方法不对。老师必须讲清回归教材的重要性,同时要指导和督促学生做好这件事情。 三、教师如何提高课本例习题的复习价值 1、高三数学复习课既要忠实于课本,又要拔高课本 课本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本”,高考选拔人才必然要以这个“本”为依据,那么高三复习肯定要忠实于课本,以课本为基础,根据数学课的特点,不仅仅是重复旧知识,而应该在归纳课本上的思想方法的基础上拔高课本,使课本上的思想方法得到升华。 2、多题一组,编拟问题链,形成“合力”,加强题与题之间的横向联合。 3、将例习题解法“一般化”,培养思维的概括能力。

回归课本回归教材

回归课本回归教材. 高三化学教材基础知识高考考前必读 必修一 必修一: 1.P4 常见危险化学品的标志,主要知道常见

物质的性质与标志相对应。如酒精为易燃液体、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浓硫酸为腐蚀品、KCN为剧毒品。如P10习题第二题选B。2. P6-7 熟记过滤、蒸发、蒸馏装置图,分别需要哪些仪器?蒸馏烧瓶中温度计水 银球的位置,冷凝管水流方向(若冷凝管竖直冷凝水流方向)。蒸馏烧瓶和普通烧瓶的区别。 2+2+2-等杂质,MgSO 除去粗盐中的Ca、、3. P7 4先加入过量的BaCl,至沉淀不再

产生后,再加入过量2的NaCO、NaOH,充分反应后将沉淀一并滤去,经检322-,其原因是SOBaSO测发现滤液中仍含有一定量的442-COKsp差不大,当溶液中存在大量的和BaCO的33时,BaSO就会部分转化为BaCO。其中NaCO的作32432+2+。所以试剂加入顺序Na和过量的BaCOCa用是:除32在之BaCl 后。24. P9 萃取和分液:分液装置图,分液漏斗的结构(两活塞、两小孔)。溴水呈橙色、溴的(苯)CCl4橙红色。碘水呈黄色,碘的(苯)CCl呈紫红色。萃取42 后分液,上下层液体分别从上下口倒出。注意实验1-4的第(2)步、(4)步操作的注意事项及规范的文字表述。P9关于CCl 的注解①42-2-的检验方法。和氯离子、COSO 5. P10 第6-7题

43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6. P16 ()。重点注意步骤、图示、注解、注意事项、学与问等。称量固体时托盘天平)P18习题6(包括只保留一位,量筒量取液体时也只保留一位。容量瓶查“”)。使用的第一步操作:检查是否漏水(简称“查漏的方法:向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盖好瓶塞,左手漏”食指顶住瓶塞,右手托住瓶底,将容

高考生物考前回归教材

高考生物考前回归教材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考生物考前回归教材-适考原文汇总 必修一 1.1.(14页判断题)反射活动都需要多个细胞参与,不可能由一个细胞独立完成。 1.2.(26页实验)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而利于染色。 1.3.(32页)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 2013年新课标一卷中涉及到:脂肪转化为糖类时,主要增加的元素就是氧。 1.4.(32页)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1.5.(33页)葡萄糖可以口服和注射,但蔗糖只能口服而不能注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是单糖,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蔗糖是二糖,细胞无法直接吸收,而且血浆中没有分解蔗糖的酶,而消化道中有蔗糖的相关酶。 1.6.(35页左下角图)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有C、H、O、N、Mg。 1.7.(37页小结)蛋白质、核酸和多糖分别以氨基酸、核苷酸和单糖为单体,相对分子量很大,称为生物大分子。

1.8.(38页知识迁移)种子晒干过程损失的主要是自由水,干种子高温烘烤出的水珠的来源主要是结合水,结合水破坏后的种子不能萌发。 1.9.(41页)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小字)细胞癌变过程中,有的癌细胞膜上会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特殊蛋白质。 1.10.(43页拓展题)台盼蓝染色体鉴定活细胞,只有死细胞会染成蓝色,主要是丧失选择透过性。 1.11.(45页)内质网除了用于蛋白质的加工,还是脂质的合成车间。 1.1 2.(46页相关信息)硅肺: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但细胞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的膜,使细胞死亡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1.13.(49页图)内质网膜可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各种生物膜成分和结构相似,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和协调配合) 1.14.(55页)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1.15.(58页检测)鲜肉立即做熟,肉会很老,鲜肉过一段时间后再煮,肉反而鲜嫩,主要与细胞内的溶酶体提前把一些大分子物质水解有关。用显微镜观察无色且未染色的

回归教材实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5)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教材实验 目录 01含有杂质的工业乙醇的蒸馏(选修5,P17) (2) 02苯甲酸的重结晶(选修5,P18) (2) 03用粉笔分离菠菜叶中的色素(选修5,P19) (3) 04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选修5,P32) (3) 05溴苯的制取(选修5,P37) (4) 06硝基苯的制取(选修5,P37) (5) 07苯、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选修5,P38) (5) 08溴乙烷水解反应实验及产物的验证(选修5,P42) (6) 09溴乙烷消去反应实验及产物的验证(选修5,P42) (6) 10乙醇的消去反应(选修5,P51) (7) 11乙醇与重铬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应(选修5,P52) (7) 12苯酚的酸性(选修5,P53) (8) 13苯酚与溴水的反应(选修5,P54) (9) 14苯酚的显色反应(选修5,P54) (9) 15乙醛的银镜反应(选修5,P57) (9) 16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选修5,P57) (10) 17实验探究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选修5,P60) (10) 18实验探究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选修5,P61) (11) 19葡萄糖的还原性实验(选修5,P80) (12) 20果糖的还原性实验(选修5,P80) (12) 21蔗糖与麦芽糖的化学性质(选修5,P82) (12) 22淀粉水解的条件(选修5,P83) (13) 23蛋白质的盐析(选修5,P89) (14) 24蛋白质的变性(选修5,P89) (14) 25蛋白质的颜色反应(选修5,P90) (15) 26酚醛树脂的制备及性质(选修5,P108) (15)

高三数学回归课本(教师)整合版

高三数学回归课本(教 师)整合版 https://www.360docs.net/doc/712262585.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2 高三数学回归课本材料 必修1:集合与函数 1、(P14:10)对于集合,A B ,我们把集合{},x x A x B ∈?且叫做集合A 与B 的差集,记做 A B -,若A B -=?,则集合A 与B 之间的关系是 .B A ? 2、(P37: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3) (1)定义在R 上的函数f(x)满足f(2)>f(1),则函数f(x)是R 上的增函数; (2)定义在R 上的函数f(x)满足f(2)>f(1),则函数f(x)在R 上不是减函数; (3)定义在R 上的函数f(x)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在区间[)+∞,0上也是增函数,则函数f(x)在R 上是增函数. (4)定义在R 上的函数f(x)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在区间()+∞,0上也是增函数,则函数f(x)在R 上是增函数. 3、(P40: 4)对于定义在R 上的函数f(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 (1)若f(-2)=f(2),则函数f(x)是偶函数;(2)若f(-2)≠f(2),则函数f(x)不是偶函数; (3)若f(-2)=f(2),则函数f(x)不是奇函数; 4、(P29:10)已知集合A=R,B={-1,1},对应法则f :当x 为有理数时,f(x)=-1;当x 为无理数时,f(x)=1.该对应 _______是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函数 5、(P32:6)已知A={1,2,3,4},B={1,3,5}则_____________是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函数 答案不唯一,如0)(x x f = 引申题:直线x a =和函数()y f x =的图像的公共点可能有 个. 0或1 6、(P55:11)对于任意的R x x ∈21,,若函数f(x)=x 2, 则 )2(2)()(2121x x f x f x f ++与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2 (2)()(2 121x x f x f x f +≥+ 引申题:(P71:12)对于任意的),0(,21+∞∈x x ,若函数f(x)=lgx ,则 结论又如何呢? 7、(P94:19)已知一个函数的解析式为2y x =,它的值域是{}1,4,则函数的定义域为 _____ {}{}{}{}{}{}{}{}{}1,2,1,2,1,2,1,2,1,1,2,1,1,2,1,2,2,1,2,2,1,1,2,2------------ 引申题(P33:13)已知一个函数的解析式为2y x =,它的值域是[1,4],则这样的函数有___________个. 无数 8、(P94:22)如果f(x)=x+1,则(((())))n f f f f f x 个 = . x+n

高考语文复习更应该回归课本

新课改后的高考语文复习更应回归课本 庆阳一中马康 [摘要]虽然高考语文试卷的内容大多是取自课外,但课本是语文教学的工具和根本,是无庸置疑的。语文高考复习应回归课本,语文教师应用好课本这个“例子”,培养起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切实提高语文高考复习有效性。 [关键词]课本语文高考复习 高考语文复习好像一直处于被质疑、被批判甚至被否定的位置,“高耗低效”的评价也使广大语文教师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如何走出困境,迎来语文教育的春天?我认为,课本应是高考语文复习的重要转折点。 在高考语文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很多的思想误区,有人认为语文的考试,考到书本的可能性为零,复习可有可无,只要考试临场发挥就行,根本不需要课本;更有不少人急功近利,平时不看课本,复习不用课本,宁愿置身于题海之中。把大量时间花在做各种练习题上。这些都是很不正常的现象,也是学习效率、复习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语文课本和高考其实有密切联系。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就是通过这些例子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只有真正学好这些“例子”,才能实现升华到举一反三的转折。否则,语文能力培养就只能是缘木求鱼。因而,高考语文复习要做到落到实处,卓有成效,真正授人以渔,就应该重视语文课本的复习,善用课本,用好课本。 一、熟悉课文,夯实基础知识 高考语文试题出自课本之外,但“根”在课本内-认真分析一下高考试题,几乎都可以从教材中找到它们的“身影”,都可以依靠中学教材的知识来解决。比如我们从必修一到五种可以找到众多考试常考词汇:睚眦必报、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疑神疑鬼、妄加揣测、伎俩、指桑骂槐、惴惴不安、不期而遇、意料之外,平易近人、消尽散绝、夸夸其谈、自惭浅薄,居高临下、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独抒新见、入木三分、梦魇、犀利、如坐春风……

高考物理回归课本

原子物理基础知识2016.5 一、黑体和黑体辐射 1.热辐射现象: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要发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并且其辐射能量的大小及辐射能量按波长的分布都与温度有关,所以称为热辐射。 2.黑体: 物体具有辐射能量的本领,又有吸收外界辐射来的能量的本领。 绝对黑体(简称“黑体”)是指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填“各种”或“部分”)波长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的物体,而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3.实验规律: (1)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2)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 二、、光电效应现象 1、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物体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发射电子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2、光电效应的研究结论: ①任何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频率的光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着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③入射光照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④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入射光的强度越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电子数越多。 3、光电效应的应用: 光电管:光电管的阴极表面敷有碱金属,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较弱,在光的照射下容易发射电子,阴极发出的电子被阳极收集,在回路中形成电流,称为光电流。 注意: ①光电管两极加上正向电压,可以增强光电流。 ②光电流的大小跟入射光的强度和正向电压有关,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光电流越大。 ③遏止电压U0。回路中的光电流随着反向电压的增加而减小,当反向电压U0满足: 2 max 2 1 eU mv=,光电流将会减小到零,所以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4、波动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 ①不论入射光的频率多少,只要光强足够大,总可以使电子获得足够多的能量,从而产生光电效应,实际上如果光的频率小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无论光强多大,都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②光强越大,电子可获得更多的能量,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应该由入射光的强度来决定,实际上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与光强无关,与频率有关。 ③光强大时,电子能量积累的时间就短,光强小时,能量积累的时间就长,实际上无论光入射的强度怎样微弱,几乎在开始照射的一瞬间就产生了光电子. 5、普朗克常量:普郎克在研究电磁波辐射时,提出能量量子假说:物体热辐射所发出的电磁波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只能是hv的整数倍,hv称为一个能量量子。即能量是一份一份的。其中v 辐射频率,h是一个常量,称为普朗克常量。 6、光子说:光不仅在发射和吸收时能量是一份一份的,而且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每一个能量子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E跟光的频率v成正比,E= hv,其中:h是普 朗克常量. 7、光电效应方程 (1)逸出功W0: 电子脱离金属离子束缚,逸出金属表面克服离子引力所做功的最小值 (2)光电效应方程: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hv大于逸出功W0,那么有些光电子在脱离金属表面后还有剩余的动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出射光子的最大初动能E k与入射光子的能量hv、逸出功 W0的关系式是 2 max 2 1 W mv hv+ =(其中2 max 2 1 mv是指出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3)光电效应的解释: ①极限频率:金属内部的电子一般一次只能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入射光子的能量hv小于逸出功W0时,电子不可能逸出,这就是光电效应存在极限频率的原因。

高三化学回归教材实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1 教材实验 目录 01 粗盐的提纯(必修 1,P5-P7) (2) 02 粗盐中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必修 1,P6) (2) 03 检验蒸馏前后自来水中的氯离子(必修 1,P8) (3) 04 碘水的萃取与分液(必修 1,P9) (3) 05 电解水(必修 1,P13) (4) 06 配制 100 mL 1.00 mol/L NaCl 溶液(必修 1,P16) (5) 07 胶体的性质和制取(必修 1,P26-P27) (5) 08 离子反应(必修 1,P31-P33) (6) 09 钠与氧气的反应(必修 1,P47-P48) (7) 10 铝与氧气的反应(必修 1,P48) (7) 11 钠与水的反应(必修 1,P49-P50) (8) 12 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必修 1,P50-P51) (8) 13 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必修 1,P51) (9) 14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必修 1,P55) (9) 15 碳酸钠、碳酸氢钠溶解性的探究(必修 1,P56) (10) 16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对比实验(必修 1,P56) (10) 17 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必修 1,P56) (11) 18 焰色反应(必修 1,P57) (11) 19 氢氧化铝的制备(必修 1,P58) (12) 20 氢氧化铝的两性(必修 1,P58) (12) 21 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必修 1,P60) (13) 22 三价铁离子的检验(必修 1,P61) (14) 23 三价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转化(必修 1,P61) (14) 24 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必修 1,P62) (14) 25 硅酸的制备(必修 1,P76-P77) (15) 26 硅酸钠的耐热性试验(必修 1,P77) (15) 27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必修 1,P82-P83) (16) 28 氯气与氢气的反应(必修 1,P83) (16) 29 氯气的漂白实验(必修 1,P84) (17) 30 氯离子的检验(必修 1,P85-P86) (17) 31 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探究(必修 1,P90) (18) 32*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与性质实验(必修 1,P90) (18) 33 二氧化氮被水吸收的实验(必修 1,P92) (19) 34 氨气的喷泉实验(必修 1,P97) (20) 35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必修 1,P99) (20) 36 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必修 1,P101) (21) 37 浓硫酸与铜的反应(必修 1,P101) (21)

2016年高考数学回归课本必备

2016年高考数学回归课本必备 1 .区分集合中元素的形式:如:{x|y=lgx }—函数的定义域;{y|y=igx }—函数的值 域; {(x,y)|y= igx }—函数图象上的点集。 2. 在应用条件A U B =B A n B =A A E 时,易忽略A 是空集① 的 情况. 3, 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2n ,真子集个数为2n - 1; 如满足{1,2} M {1,2,3,4,5}集合M 有 ___________ 个。 (答:7) 4、C U (A n B)=C U A U C U B; C U (A U B)=GA n QB;card(A U B)=? A U B=B A B C U B C U A A n C U B= C U A U B=U q ;命题“ P 或q ”的否定是=P 且门Q', “ P 且q ”的否定是=P 或门Q log a N — b(a 0,a 1,N 0) , a N 。 &二次函数 ① 三种形式:一般式f(x)=ax 2+bx+c(轴-b/2a,a 工0,顶点?);顶点f(x)=a(x-h) 2 +k;零点式 f(x)=a(x-x 1)(x-x 2)(轴?);b=0 偶函数; ③区间最值:配方后一看开口方向,二讨论对称轴与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女口:若函数 y 2x2 2x 4的定义域、值域都是闭区间[2-2b ],则b ④实根分布:先画图再研究△ >0、轴与区间关系、区间端点函数值符号 方程f(x) 0在(k 「k 2)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f(kjf(k 2)0不等价,前者是后者的一 个必要而不是充分条件。 a 0 二次函数f (x) ax 2 bx c 0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2 b 4a c 0 5、A n B=A 6、命题p q 的否定与它的否命题的区别:命题p q 的否定是 P q ;否命题是 7、指数式、 对数式: m n 丄 0 m ,, a a n 1 , log a 1 0 , log a a 1 , lg 2 lg5 1 , log e x ln X , a b N log a N (答:2)

高考生物考前回归教材-适考原文汇总

高考生物考前回归教材-适考原文汇总 1.必修一 1.1.(14页判断题)反射活动都需要多个细胞参与,不可能由一个细胞独立完成 1.2.(26页实验)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而利于染色。 1.3.(32页)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 2013年新课标一卷中涉及到:脂肪转化为糖类时,主要增加的元素就是氧。 1.4.(32页)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1.5.(33页)葡萄糖可以口服和注射,但蔗糖只能口服而不能注射 主要原因是葡萄糖是单糖,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蔗糖是二糖,细胞无法直接吸收,而且血浆中没有分解蔗糖的酶,而消化道中有蔗糖的相关酶。 1.6.(35页左下角图)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有C、H、O、N、Mg 1.7.(37页小结)蛋白质、核酸和多糖分别以氨基酸、核苷酸和单糖为单体,相对分子量很大,称为生物大分子。 1.8.(38页知识迁移)种子晒干过程损失的主要是自由水,干种子高温烘烤出的水珠的来源主要是结合水,结合水破坏后的种子不能萌发。 1.9.(41页)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小字)细胞癌变过程中,有的癌细胞膜上会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特殊蛋白质。 1.10.(43页拓展题)台盼蓝染色体鉴定活细胞,只有死细胞会染成蓝色,主要是丧失选择透过性。 1.11.(45页)内质网除了用于蛋白质的加工,还是脂质的合成车间 1.1 2.(46页相关信息)硅肺: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但细胞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的膜,使细胞死亡 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1.13.(49页图)内质网膜可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各种生物膜成分和结构相似,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和协调配合) 1.14.(55页)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1.15.(58页检测)鲜肉立即做熟,肉会很老,鲜肉过一段时间后再煮,肉反而鲜嫩,主要与细胞内的溶酶体提前把一些大分子物质水解有关。 用显微镜观察无色且未染色的细胞,应该把视野调暗些,可换成平面反光镜和小光圈。 最原始的地球生命是单细胞生物,形成单细胞重要的一步是要形成细胞膜,根据原核与真核的区别,可猜测细胞内的膜可能是由细胞膜演化而来的。 1.16.(61页)成熟的植物细胞,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 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取决于:细胞膜和液泡膜 1.17.(63页资料分析)对植物进行无土栽培,水和离子吸收量的相对大小会影响离子在培养液中的浓度变化 若某种离子被吸收的相对量与吸水的相对量相当,这种离子在培养液中的浓度与初始浓度相比,就没有变化;若某种离子被吸收的相对量大于吸水量,由于被吸得多,剩余的少,实验后的该离子浓度比初始浓度就低;若某种离子被吸收的相对量小于吸水量,由于被吸得少,剩余的多,实验后的该离子浓度比初始浓度就高;根据这一原理,无土栽培植物一定要注意定期更新培养液,否则会缺少某些无机盐,甚至缺水而烧苗。 1.18.(66页右上角图)磷脂分子的组成元素有C、H、O、N、P 在细胞膜的外表,有糖蛋白(叫糖被),消化道和呼吸道表面的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作用,糖蛋白常作受体蛋白,与细胞识别(信息交流)有关。 1.19.(83页右边学科交叉)酸既能催化蛋白质水解,又能催化脂肪和淀粉水解 1.20.(84页实验)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原因:温度(高温)本身会影响过氧化氢自然分解的速度;酸本身也可以作为无机催化剂催化淀粉的水解 1.21.(87页科学技术社会)酶为生活添姿彩 溶菌酶能溶解细菌的细胞壁而抗菌消炎,常与抗生素复合使用 加酶洗衣粉中的酶不是直接来自生物体,而是经过酶工程改造过的,稳定性更强。

高考数学考前必看系列材料之三 回归课本篇

高考数学考前必看系列材料之三 回归课本篇 《回归课本篇》(一上) 一、选择题 1.如果X = {}x |x >-1 ,那么(一上40页例1(1)) (A) 0 ? X (B) {0} ∈ X (C) Φ ∈ X (D) {0} ? X 2.ax 2 + 2x + 1 = 0至少有一个负实根的充要条件是(一上43页B 组6) (A)03 ,且A ∪B = R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一上43页B 组2) 12.函数y = 1 x 218 -的定义域是______;值域是______. 函数y = 1-( 1 2 )x 的定义域是 ______;值域是______. (一上106页A 组16) 13.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 pn + q ,其中p ,q 是常数,且,那么这个数列是否一定是等差数列?______ 如果是,其首项是______,公差是________. (一上117页116) 1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把正确的题号都写上) (1)如果已知一个数列的递推公式,那么可以写出这个数列的任何一项; (2)如果{a n }是等差数列,那么{a n 2}也是等差数列; (3)任何两个不为0的实数均有等比中项;

高三数学回归课本练习试题(二)

数学回归课本基础训练(二)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1.设全集{1,2,3,4,5,6,7,8}I =,集合{3,4,5},{1,3,6}M N ==则()I M C N ?=______.集合{2,7,8}可以用集合,M N 表示成 . 2.把函数1 1 y x = +的图象沿x 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将所得图象关于y 轴对称后所得图象的解析式为 . 3.设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满足f (x +1)+f (x )=1,且当x ∈[1,2]时,f (x )=2-x ,则 )5.2004(-f =_________. 4.设8.0log 7.0=a ,9.0log 1.1=b ,9.01.1=c ,则a b c 、、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5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122 -+=n n S n ,则25531a a a a ++++ = . 6.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及左视图均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俯视图是直径为2的圆,则此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7. 已知直线l 、m ,平面βα、,则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序号是 . ①若βα//,α?l ,则β//l ; ②若βα//,α⊥l ,则β⊥l ; ③若α//l ,α?m ,则m l //; ④若βα⊥,l =?βα,α?m ,l m ⊥,则β⊥m . 8.已知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2[+∞-,部分对应值如下表.)(x f '为)(x f 的导函数,函数)(x f y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若两正数b a ,满足1)2(<+b a f ,则 3 3 ++a b 的取值范围是 . 9.已知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的左焦点为F ,(,0),(0,)A a B b -为椭圆的两个顶点,

高考生物考前回归课本汇总

生物高考最后冲刺回归课本整理(高频考点) 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及结构基础 1. 脂质可分为_脂肪_、_类脂__和__固醇_。(1)固醇包括_胆固醇__、性激素_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2)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3)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2.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 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3. 自由水的作用:①细胞内的良好溶剂②参与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③运输。结合 水的作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4. 无机盐的作用:①构成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②维持细胞和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 动,如缺钙会出现抽搐等症状。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5. 细胞膜主要是由_磷脂分子_ 和__蛋白质构成,基本结构支架是_磷脂双分子层__,外表有一层_糖蛋白_,又叫_糖被,与细胞识别有关。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具有一定的流动性__,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②控制物质进 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6. 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__核仁__和___染色质_。核膜上有_核孔,它是大分子的通道。核仁与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细胞核的功能是: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 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7. 判断原核和真核细胞的标准主要是有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常见的原核生物有细菌、蓝藻、支原体,其中最小的是支原体,它不同于其它原核生物的是无细胞壁。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是蓝藻,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但不利用光能的是硝化细菌。 8、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 1 23 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溶酶体核糖体中心 体

2021-2022年高考数学回归课本 整数问题教案 旧人教版

2021年高考数学回归课本整数问题教案旧人教版 一、常用定义定理 1.整除:设a,b∈Z,a≠0,如果存在q∈Z使得b=aq,那么称b可被a整除,记作a|b,且称b是a的倍数,a是b的约数。b不能被a整除,记作a b. 2.带余数除法:设a,b是两个给定的整数,a≠0,那么,一定存在唯一一对整数q与r,满足b=aq+r,0≤r<|a|,当r=0时a|b。 3.辗转相除法:设u0,u1是给定的两个整数,u1≠0,u1 u0,由2可得下面k+1个等式:u0=q0u1+u2,01且n为整数,则,其中p j(j=1,2,…,k)是质数(或称素数),且在不计次序的意义下,表示是唯一的。 6.同余:设m≠0,若m|(a-b),即a-b=km,则称a与b模同m同余,记为a≡b(modm),也称b是a对模m的剩余。 7.完全剩余系:一组数y1,y2,…,y s满足:对任意整数a有且仅有一个y j是a对模m的剩余,即a≡y j(modm),则y1,y2,…,y s称为模m的完全剩余系。 8.Fermat小定理:若p为素数,p>a,(a,p)=1,则a p-1≡1(modp),且对任意整数a,有a p ≡a(modp). 9.若(a,m)=1,则≡1(modm),(m)称欧拉函数。 10.(欧拉函数值的计算公式)若,则(m)= 11.(孙子定理)设m1,m2,…,m k是k个两两互质的正整数,则同余组: x≡b1(modm1),x≡b2(modm2),…,x≡b k(modm k)有唯一解, x≡M1b1+M2b2+…+M k b k(modM), 其中M=m1m2m k;=,i=1,2,…,k;≡1(modm i),i=1,2,…,k. 二、方法与例题 1.奇偶分析法。 例1 有n个整数,它们的和为0,乘积为n,(n>1),求证:4|n。 [证明] 设这n个整数为a1,a2,…,a n,则a1,a2,…,a n=n,① a1+a2+…+a n=0。② 首先n为偶数,否则a1,a2,…,a n均为奇数,奇数个奇数的和应为奇数且不为0,与②矛盾,所以n为偶数。所以a1,a2,…,a n中必有偶数,如果a1,a2,…,a n中仅有一个偶数,则a1,a2,…,a n中还有奇数个奇数,从而a1+a2+…+a n也为奇数与②矛盾,所以a1,a2,…,a n中必有至少2个偶数。所以4|n.

回归教材之高考必背金句

回归教材之必修一政治史 中国古代政治29句 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统治阶级内部(奴隶主贵族)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政治制度方面体现为分封制。 4.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起来。 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6.“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一统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 7.以“皇帝”之称代替“王”之号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 8.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9.秦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与此相适应,也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 10.在秦代,皇帝的命令,通过三公九卿,经由郡、县,再通过乡、里,可以直达百姓。 11.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显著不同点,是最高统治者直接委派官吏统治地方,最高统治者的命令可以通过各级官吏直达百姓。郡县制打破了血缘关系和世卿世禄制。 12.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中国古代由贵族政治体系转向官僚政治体系。 13.三省六部的运行程序: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具体实施)。14.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15.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其特点: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却减弱了对皇权的约束;职权过于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出现了冗官局面。 16.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作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既扩大统治基础又提高官民文化素质。 17.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古代中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18.从汉到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即不断削弱相权,强化皇权;二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即不断削弱地方权力,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19.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制度,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及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现。 20.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直接目的是解决地方割据问题;根本目的是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21.宋初收精兵:设“三衙”统领禁军,发兵权归枢密院。实现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22.宋初削实权:削弱或剥夺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权力;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并设通判监督地方官。 23.宋初制钱谷:在地方设立转运使将地方财赋运往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维护了统一与安定。24.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基本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同时,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25.明太祖吸取元朝权贵专权的教训,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亲掌六部。所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不参与决策。 26.清朝雍正年间设军机处,最初只参与处理西北军务,后职权扩大,可参与处理机要事务。但只能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27.清代军机处的设置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它专制皇权达到顶峰的重要标志。 28.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变化:三公九卿制(秦朝)→三省六部制(隋唐)→二府三司制(宋朝)→中书一省制(元朝)→废丞相、设内阁(明朝)→增设军机处(清朝)。 29.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发展变化的趋势是相权逐渐被削弱,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高三化学回归课本必记知识点(苏教版)

20XX年高三化学回归课本必记知识点 课本是我们复习的依据,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更是教师编、选一切练习题、测试题的依据。因此在高三二和三轮复习阶段,仍然要继续读好课本,用好课本,还要正确处理好课本与练习题的关系。因为任何练习题,任何参考资料都不能完全代替课本。化学教材课本的特点是:概念多,理论多,反应多,物质多,实验多,现象多,针对教材存在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读好课本。其一是:粗读、细读、精读、深读;其二是:通读、精读、反复读,带着问题读。两种读书方法的基本原理相同,都是利用少量多次的原则。即一次少花一点时间,多读几次,重复多次,多次反复,印象加深,效果良好。 第一部分常见物质的颜色、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式 一、颜色 1、红:Fe2O3、F e(O H)3、Fe(SCN)3、Cu2O、品红、液溴、 [酚酞遇碱变红、石蕊遇酸变红、二氧化硫品红溶液加热变红] 2、黄:硫、Na2O2、AgBr、AgI、Fe3+(aq)、碘水、K2CrO4; [钠的焰色反应、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 3、蓝:Cu2+(aq)、CuSO4·5H2O、[Cu(NH3)4]2+(aq); [石蕊遇碱变蓝、氨气遇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淀粉遇碘变蓝] 4、绿:Fe2+(aq)、FeSO4·7H2O、氯气、CuCl2(aq)、 5、紫:KMnO4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固体碘、碘的CCl4溶液; [苯酚遇FeCl3溶液显紫色] 6、黑:Fe3O4、MnO2、CuO、C、CuS、PbS 7、橙:K2Cr2O7、浓溴水、溴的CCl4溶液 8、棕:NO2、浓碘水 其余物质中,多数在溶液无色、固体为白色晶体或无色晶体 二、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式 9、单质:水银:Hg 10、氧化物: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干冰(固体CO2)、石英和水晶(SiO2) 11、酸:醋酸(CH3COOH)、水杨酸(COOH OH )、草酸(H2C2O4?2H2O)、蚁酸(HCOOH)、王水(一体积 浓硝酸和三体积浓盐酸的混合物) 12、碱:烧碱(NaOH)、石灰(Ca(OH)2)、碱石灰(NaOH与CaO及少量水的混合物) 13、盐:纯碱(Na2CO3)、大理石(CaCO3)、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 、熟石膏2CaSO4 ?H2O、漂白粉[C a(C l O)2与CaCl2 的混合物] 14、有机物:电木(酚醛塑料)、电石(CaC2)、电石气(乙炔)、氟里昂(氟氯烃)、福尔马林(HCHO)、 甘油(丙三醇)、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甘氨酸(NH2-CH2-COOH)、谷氨酸 第二部分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一、记住下列化学反应的转化关系(注意向前走得通,倒退能否行) 1、Na → Na2O → Na2O2 → NaOH → Na2CO3→ NaHCO3→ NaCl → Na Na → NaOH → CaCO3→ CaCl2 → CaCO3→ CaO → C a(O H)2→ NaOH 2、Mg → MgO → MgCl2→ M g(O H)2→ MgSO4→ MgCl2→ Mg 3、Al → Al2O3→ AlCl3→ A l(O H)3→ Al2(SO4)3→ A l(O H)3→ Al2O3 → Al → NaAlO2→ A l(O H)3→ AlCl3→ NaAlO2 铝热反应: 4、Fe → Fe2O3→ FeCl3→ F e(N O3)3→ F e(O H)3→ Fe2(SO4)3→ FeSO4→ F e(O H)2→ F e(O H)3→

高三复习之回归课本选修

高三复习之回归课本选修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选修3-2》书本知识研究 1.(X2,3)法拉第发现了“磁生电”的现象。他归纳的五类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用后来学过的知识,可以归纳为:只要,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也可以根据“这些原因都是与变化和运动相联系”把它们分为感生和现象。 电磁感应的发现使人们对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更加完善,宣告了作为一门统一学科的诞生。 例:从1822年至1831年的近十年时间里,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心系“磁生电”。在他的研究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环节:(1)敏锐地觉察并提出“磁生电”的闪光思想;(2)通过大量实验,将“磁生电”(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概括为五种:变化着的电流、变化着的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运动的磁铁、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结合你学过的相关知识,试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环节(1)提出“磁生电”思想是受到了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启发 B.环节(1)提出“磁生电”思想是为了对已经观察到的“磁生电”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C.环节(2)中五种“磁生电”的条件都可以概括为“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D.环节(2)中“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这种情况不符合“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这一条件 2.(X2,5-7)“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例:(05年北京)21.现将电池组、滑线变阻器、带铁芯的线圈A、线圈B、电流计及开关如下图连接。在开关闭合、线圈A放在线圈B中的情况下,某同学发现当他将滑线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左加速滑动时,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由此可以推断() A线圈A向上移动或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右加 速滑动,都能引起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B线圈A中铁芯向上拔出或断开开关,都能引起电 流计指针向右偏转 C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匀速向左或匀速向右滑 动,都能使电流计指针静止在中央 D因为线圈A、线圈B的绕线方向未知,故无法判 断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