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教材———高考考试的有效策略

回归教材———高考考试的有效策略
回归教材———高考考试的有效策略

回归教材———高考复习地有效策略-中学语文论文

回归教材———高考复习地有效策略

高考命题地依据是“课标”“考纲”与“教材”,命题往往“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在高考语文备考中,应该重视回归教材,认真研究高考试题在语文教材中地显性与隐性呈现.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真正地提高复习地效率.那么,如何回归教材,让语文备考有地放矢呢?

一.关注教材内容在高考试题中地显性呈现

所谓“显性呈现”,是指试题直接出自教材或明确要求联系教材作答地试题.这类试题需要考生在备考中仔细梳理《课程标准》中规定学习地必修和选修教材,重视对教材中地基础知识地识记和积累,注重对相关知识地比较、引申、归纳.历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中“显性呈现”教材地试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古诗文默写,主要直接考查必修、选修教材中规定了需要背诵地篇目.近几年全国17套试卷无一例外地设置了该题型,所考查语料涉及高中必修、选修教材及初中教材中古代诗歌散文中地名句.多年来这道题目都按照各省市考试大纲及补充说明中规定地范围来命题,既显示了高考对古诗文优秀篇目背准记熟地一贯要求,又体现了不增加考生负担地人文关怀.

二是文言实词、虚词地理解与教材地关系极为密切.文言文阅读必须掌握地120个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在中学所学到地课文中都出现过,文言实词和虚词理解题一般都能在教材中找到相应地答案.文言虚词地考查大都是采用选文中地句子与课本中地句子比较判断地形式来命题,考生可以通过课本中某些关键词语地理解比照分析试题中加点词语地意义和用法.

三是文言断句题和翻译地选料直接选自教材中地课后练习题或延伸阅读材料.如2012年高考湖南卷文言断句题采用选择题型,A项出自《苏武传》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B项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后“研讨与练习”第四题;C项出自《烛之武退秦师》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D项出自《孟子对滕文公》,是对《寡人之于国也》地延伸阅读.这个题目选择多个语段断句,相当于增加了四段文言材料,较往年从文言阅读选文中取材难度增大了很多.但由于命题人选材时注意了与教材地直接或间接联系,对重视课本教学有较好地引导作用.

二.探究教材内容在高考试题中地隐形呈现

所谓“隐形呈现”是指试题虽然没有明确提示与教材地联系,但无论是命题形式还是考查内容,或者答题所需要用到地基本知识,都可以比较明显地在教材中找到与之相关地内容,很容易让考生产生“似曾相识”之感.这种间接出自教材地试题,最能考查出考生灵活运用知识地能力,因而也常常受到命题人地青睐.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教材中地题目类型及答题方式在考试题中地呈现.如2012年江西卷地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选用北宋著名词人秦观地《江城子》,设置地第1题为“概括‘杨柳’‘飞絮’意象地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地情感”.解答这道题时,可以从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找到具体地方法,如第二单元“赏析指导”中就有如何解答意境型诗歌鉴赏题目地指导方法,再加上教材中几乎每篇诗歌之后都有“创造了一种什么样地意境,表达了什么情感”之类地练习题,只要认真学习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本选修教材地考生对如何解答“意象、意境赏析”之类地题目是不会感到困难地.

二是教材中地相关知识在考试题中得到转换与迁移.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

“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等六种能力,其中对“表达应用”和“探究”这两种能力地考查基本上都是体现在知识能力地转换和迁移上.如2012年高考浙江卷在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第7小题考查了新闻材料阅读,设计了两道小题,第(1)题“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地主要内容”;第(2)题“就此现象谈谈你地看法(不超过80字)”.无论是概括新闻内容还是谈看法,都与在选修教材《中外传记选读》中学到地知识有着密切地联系.

由此可见,在高考语文备考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回归教材,因为不管高考试题怎样变化,我们都可以从学过地必修和选修教材中找到相对应地知识点,找出答题地思路和解题地方法.尤其要重视课文前后地“单元阅读提示”“赏析指导”“研讨与练习”“探究·讨论”“相关链接”以及“梳理探究”部分地内容,提升转换、迁移答题能力.如果我们在备考中能够认真琢磨这些题目,就能从中获得高考必备地答题能力.

蔡奋琪,教师,现居甘肃清水.

版权申明

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

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

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地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地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p1Ean。

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 for pers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reciation, and other non-commercial or non-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all abide by the provisions of copyright law and other relevant laws, and shall not infringe up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this website and its relevant obligees. In addition, when any content or service of this article is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written permission and remuneration shall be obtained from the person concerned and the relevant 。

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地地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TCrp。

Reproduction or quot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must be reasonable and good-faith citation for the use of news or informative public free information. It shall not misinterpret or modify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and shall bear legal liability such as 。

*

高三复习回归教材方案(数学)

高三数学回归教材方案 考虑到本校学生的学情及高考数学试题的走势,应校长室要求,加强教材在高三数学复习中的作用,现做出“回归教材”这一举措,并拟定以下方案: 一、高考数学试题的命题背景 高考数学学科的命题,在考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察,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察,注重展现数学的学科价值和人文价值。同时,试题力求新颖,表达脱俗,背景公平。高考试题根植于课本,着眼于提高 课本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又是教学的依据,理应成为高考数学试题的源头。因此高考命题注重课本在命题中的作用,充分发挥课本作为试题的根本来源的功能,通过对高考数学试题命题的研究可以发现,每年均有一定数量(10题左右)的试题是以教材习题为素材的变式题,如2015年理科全国高考卷Ⅰ中有第1、2、4、5、6、8、10、13、14、15、17、18等题都是以教材中的题目变形来的。通过变形、延伸与拓展来命制高考数学试题。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选编原题,仿制题。有的题目直接取自教材,有的是教材概念、公式、例题、习题的改编。如2006年湖北理科15题,广东卷第9题等; 第二层次:串联方式,综合习题。即有的题目是教材中几个题目或几种方法的串联。综合与拓展。如2006年广东卷第15题,2016年全国卷第17题等; 第三层次:增加层次,添加参数。即通过增加题目的层次,设置隐含条件、引进讨论的参数,改变提问的方向等,提高题目的灵活性和综合性。 二、学生对回归教材的一些误区 历届的高三学生,对回归教材都有轻视之感。老师要求班上的同学看教材,他们中的一部分就会不以为然,认为不如把时间用来多做几个题有效。有些同学也看了教材,觉得没什么收获,主要是方法不对。老师必须讲清回归教材的重要性,同时要指导和督促学生做好这件事情。 三、教师如何提高课本例习题的复习价值 1、高三数学复习课既要忠实于课本,又要拔高课本 课本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本”,高考选拔人才必然要以这个“本”为依据,那么高三复习肯定要忠实于课本,以课本为基础,根据数学课的特点,不仅仅是重复旧知识,而应该在归纳课本上的思想方法的基础上拔高课本,使课本上的思想方法得到升华。 2、多题一组,编拟问题链,形成“合力”,加强题与题之间的横向联合。 3、将例习题解法“一般化”,培养思维的概括能力。

回归课本回归教材

回归课本回归教材. 高三化学教材基础知识高考考前必读 必修一 必修一: 1.P4 常见危险化学品的标志,主要知道常见

物质的性质与标志相对应。如酒精为易燃液体、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浓硫酸为腐蚀品、KCN为剧毒品。如P10习题第二题选B。2. P6-7 熟记过滤、蒸发、蒸馏装置图,分别需要哪些仪器?蒸馏烧瓶中温度计水 银球的位置,冷凝管水流方向(若冷凝管竖直冷凝水流方向)。蒸馏烧瓶和普通烧瓶的区别。 2+2+2-等杂质,MgSO 除去粗盐中的Ca、、3. P7 4先加入过量的BaCl,至沉淀不再

产生后,再加入过量2的NaCO、NaOH,充分反应后将沉淀一并滤去,经检322-,其原因是SOBaSO测发现滤液中仍含有一定量的442-COKsp差不大,当溶液中存在大量的和BaCO的33时,BaSO就会部分转化为BaCO。其中NaCO的作32432+2+。所以试剂加入顺序Na和过量的BaCOCa用是:除32在之BaCl 后。24. P9 萃取和分液:分液装置图,分液漏斗的结构(两活塞、两小孔)。溴水呈橙色、溴的(苯)CCl4橙红色。碘水呈黄色,碘的(苯)CCl呈紫红色。萃取42 后分液,上下层液体分别从上下口倒出。注意实验1-4的第(2)步、(4)步操作的注意事项及规范的文字表述。P9关于CCl 的注解①42-2-的检验方法。和氯离子、COSO 5. P10 第6-7题

43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6. P16 ()。重点注意步骤、图示、注解、注意事项、学与问等。称量固体时托盘天平)P18习题6(包括只保留一位,量筒量取液体时也只保留一位。容量瓶查“”)。使用的第一步操作:检查是否漏水(简称“查漏的方法:向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盖好瓶塞,左手漏”食指顶住瓶塞,右手托住瓶底,将容

高考生物考前回归教材

高考生物考前回归教材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考生物考前回归教材-适考原文汇总 必修一 1.1.(14页判断题)反射活动都需要多个细胞参与,不可能由一个细胞独立完成。 1.2.(26页实验)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而利于染色。 1.3.(32页)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 2013年新课标一卷中涉及到:脂肪转化为糖类时,主要增加的元素就是氧。 1.4.(32页)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1.5.(33页)葡萄糖可以口服和注射,但蔗糖只能口服而不能注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是单糖,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蔗糖是二糖,细胞无法直接吸收,而且血浆中没有分解蔗糖的酶,而消化道中有蔗糖的相关酶。 1.6.(35页左下角图)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有C、H、O、N、Mg。 1.7.(37页小结)蛋白质、核酸和多糖分别以氨基酸、核苷酸和单糖为单体,相对分子量很大,称为生物大分子。

1.8.(38页知识迁移)种子晒干过程损失的主要是自由水,干种子高温烘烤出的水珠的来源主要是结合水,结合水破坏后的种子不能萌发。 1.9.(41页)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小字)细胞癌变过程中,有的癌细胞膜上会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特殊蛋白质。 1.10.(43页拓展题)台盼蓝染色体鉴定活细胞,只有死细胞会染成蓝色,主要是丧失选择透过性。 1.11.(45页)内质网除了用于蛋白质的加工,还是脂质的合成车间。 1.1 2.(46页相关信息)硅肺: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但细胞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的膜,使细胞死亡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1.13.(49页图)内质网膜可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各种生物膜成分和结构相似,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和协调配合) 1.14.(55页)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1.15.(58页检测)鲜肉立即做熟,肉会很老,鲜肉过一段时间后再煮,肉反而鲜嫩,主要与细胞内的溶酶体提前把一些大分子物质水解有关。用显微镜观察无色且未染色的

回归教材实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5)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教材实验 目录 01含有杂质的工业乙醇的蒸馏(选修5,P17) (2) 02苯甲酸的重结晶(选修5,P18) (2) 03用粉笔分离菠菜叶中的色素(选修5,P19) (3) 04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选修5,P32) (3) 05溴苯的制取(选修5,P37) (4) 06硝基苯的制取(选修5,P37) (5) 07苯、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选修5,P38) (5) 08溴乙烷水解反应实验及产物的验证(选修5,P42) (6) 09溴乙烷消去反应实验及产物的验证(选修5,P42) (6) 10乙醇的消去反应(选修5,P51) (7) 11乙醇与重铬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应(选修5,P52) (7) 12苯酚的酸性(选修5,P53) (8) 13苯酚与溴水的反应(选修5,P54) (9) 14苯酚的显色反应(选修5,P54) (9) 15乙醛的银镜反应(选修5,P57) (9) 16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选修5,P57) (10) 17实验探究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选修5,P60) (10) 18实验探究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选修5,P61) (11) 19葡萄糖的还原性实验(选修5,P80) (12) 20果糖的还原性实验(选修5,P80) (12) 21蔗糖与麦芽糖的化学性质(选修5,P82) (12) 22淀粉水解的条件(选修5,P83) (13) 23蛋白质的盐析(选修5,P89) (14) 24蛋白质的变性(选修5,P89) (14) 25蛋白质的颜色反应(选修5,P90) (15) 26酚醛树脂的制备及性质(选修5,P108) (15)

高三数学回归课本(教师)整合版

高三数学回归课本(教 师)整合版 https://www.360docs.net/doc/e712740777.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2 高三数学回归课本材料 必修1:集合与函数 1、(P14:10)对于集合,A B ,我们把集合{},x x A x B ∈?且叫做集合A 与B 的差集,记做 A B -,若A B -=?,则集合A 与B 之间的关系是 .B A ? 2、(P37: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3) (1)定义在R 上的函数f(x)满足f(2)>f(1),则函数f(x)是R 上的增函数; (2)定义在R 上的函数f(x)满足f(2)>f(1),则函数f(x)在R 上不是减函数; (3)定义在R 上的函数f(x)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在区间[)+∞,0上也是增函数,则函数f(x)在R 上是增函数. (4)定义在R 上的函数f(x)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在区间()+∞,0上也是增函数,则函数f(x)在R 上是增函数. 3、(P40: 4)对于定义在R 上的函数f(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 (1)若f(-2)=f(2),则函数f(x)是偶函数;(2)若f(-2)≠f(2),则函数f(x)不是偶函数; (3)若f(-2)=f(2),则函数f(x)不是奇函数; 4、(P29:10)已知集合A=R,B={-1,1},对应法则f :当x 为有理数时,f(x)=-1;当x 为无理数时,f(x)=1.该对应 _______是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函数 5、(P32:6)已知A={1,2,3,4},B={1,3,5}则_____________是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函数 答案不唯一,如0)(x x f = 引申题:直线x a =和函数()y f x =的图像的公共点可能有 个. 0或1 6、(P55:11)对于任意的R x x ∈21,,若函数f(x)=x 2, 则 )2(2)()(2121x x f x f x f ++与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2 (2)()(2 121x x f x f x f +≥+ 引申题:(P71:12)对于任意的),0(,21+∞∈x x ,若函数f(x)=lgx ,则 结论又如何呢? 7、(P94:19)已知一个函数的解析式为2y x =,它的值域是{}1,4,则函数的定义域为 _____ {}{}{}{}{}{}{}{}{}1,2,1,2,1,2,1,2,1,1,2,1,1,2,1,2,2,1,2,2,1,1,2,2------------ 引申题(P33:13)已知一个函数的解析式为2y x =,它的值域是[1,4],则这样的函数有___________个. 无数 8、(P94:22)如果f(x)=x+1,则(((())))n f f f f f x 个 = . x+n

高考语文复习更应该回归课本

新课改后的高考语文复习更应回归课本 庆阳一中马康 [摘要]虽然高考语文试卷的内容大多是取自课外,但课本是语文教学的工具和根本,是无庸置疑的。语文高考复习应回归课本,语文教师应用好课本这个“例子”,培养起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切实提高语文高考复习有效性。 [关键词]课本语文高考复习 高考语文复习好像一直处于被质疑、被批判甚至被否定的位置,“高耗低效”的评价也使广大语文教师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如何走出困境,迎来语文教育的春天?我认为,课本应是高考语文复习的重要转折点。 在高考语文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很多的思想误区,有人认为语文的考试,考到书本的可能性为零,复习可有可无,只要考试临场发挥就行,根本不需要课本;更有不少人急功近利,平时不看课本,复习不用课本,宁愿置身于题海之中。把大量时间花在做各种练习题上。这些都是很不正常的现象,也是学习效率、复习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语文课本和高考其实有密切联系。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就是通过这些例子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只有真正学好这些“例子”,才能实现升华到举一反三的转折。否则,语文能力培养就只能是缘木求鱼。因而,高考语文复习要做到落到实处,卓有成效,真正授人以渔,就应该重视语文课本的复习,善用课本,用好课本。 一、熟悉课文,夯实基础知识 高考语文试题出自课本之外,但“根”在课本内-认真分析一下高考试题,几乎都可以从教材中找到它们的“身影”,都可以依靠中学教材的知识来解决。比如我们从必修一到五种可以找到众多考试常考词汇:睚眦必报、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疑神疑鬼、妄加揣测、伎俩、指桑骂槐、惴惴不安、不期而遇、意料之外,平易近人、消尽散绝、夸夸其谈、自惭浅薄,居高临下、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独抒新见、入木三分、梦魇、犀利、如坐春风……

高考物理回归课本

原子物理基础知识2016.5 一、黑体和黑体辐射 1.热辐射现象: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要发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并且其辐射能量的大小及辐射能量按波长的分布都与温度有关,所以称为热辐射。 2.黑体: 物体具有辐射能量的本领,又有吸收外界辐射来的能量的本领。 绝对黑体(简称“黑体”)是指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填“各种”或“部分”)波长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的物体,而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3.实验规律: (1)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2)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 二、、光电效应现象 1、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物体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发射电子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2、光电效应的研究结论: ①任何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频率的光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着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③入射光照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④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入射光的强度越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电子数越多。 3、光电效应的应用: 光电管:光电管的阴极表面敷有碱金属,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较弱,在光的照射下容易发射电子,阴极发出的电子被阳极收集,在回路中形成电流,称为光电流。 注意: ①光电管两极加上正向电压,可以增强光电流。 ②光电流的大小跟入射光的强度和正向电压有关,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光电流越大。 ③遏止电压U0。回路中的光电流随着反向电压的增加而减小,当反向电压U0满足: 2 max 2 1 eU mv=,光电流将会减小到零,所以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4、波动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 ①不论入射光的频率多少,只要光强足够大,总可以使电子获得足够多的能量,从而产生光电效应,实际上如果光的频率小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无论光强多大,都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②光强越大,电子可获得更多的能量,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应该由入射光的强度来决定,实际上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与光强无关,与频率有关。 ③光强大时,电子能量积累的时间就短,光强小时,能量积累的时间就长,实际上无论光入射的强度怎样微弱,几乎在开始照射的一瞬间就产生了光电子. 5、普朗克常量:普郎克在研究电磁波辐射时,提出能量量子假说:物体热辐射所发出的电磁波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只能是hv的整数倍,hv称为一个能量量子。即能量是一份一份的。其中v 辐射频率,h是一个常量,称为普朗克常量。 6、光子说:光不仅在发射和吸收时能量是一份一份的,而且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每一个能量子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E跟光的频率v成正比,E= hv,其中:h是普 朗克常量. 7、光电效应方程 (1)逸出功W0: 电子脱离金属离子束缚,逸出金属表面克服离子引力所做功的最小值 (2)光电效应方程: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hv大于逸出功W0,那么有些光电子在脱离金属表面后还有剩余的动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出射光子的最大初动能E k与入射光子的能量hv、逸出功 W0的关系式是 2 max 2 1 W mv hv+ =(其中2 max 2 1 mv是指出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3)光电效应的解释: ①极限频率:金属内部的电子一般一次只能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入射光子的能量hv小于逸出功W0时,电子不可能逸出,这就是光电效应存在极限频率的原因。

高三化学回归教材实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1 教材实验 目录 01 粗盐的提纯(必修 1,P5-P7) (2) 02 粗盐中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必修 1,P6) (2) 03 检验蒸馏前后自来水中的氯离子(必修 1,P8) (3) 04 碘水的萃取与分液(必修 1,P9) (3) 05 电解水(必修 1,P13) (4) 06 配制 100 mL 1.00 mol/L NaCl 溶液(必修 1,P16) (5) 07 胶体的性质和制取(必修 1,P26-P27) (5) 08 离子反应(必修 1,P31-P33) (6) 09 钠与氧气的反应(必修 1,P47-P48) (7) 10 铝与氧气的反应(必修 1,P48) (7) 11 钠与水的反应(必修 1,P49-P50) (8) 12 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必修 1,P50-P51) (8) 13 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必修 1,P51) (9) 14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必修 1,P55) (9) 15 碳酸钠、碳酸氢钠溶解性的探究(必修 1,P56) (10) 16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对比实验(必修 1,P56) (10) 17 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必修 1,P56) (11) 18 焰色反应(必修 1,P57) (11) 19 氢氧化铝的制备(必修 1,P58) (12) 20 氢氧化铝的两性(必修 1,P58) (12) 21 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必修 1,P60) (13) 22 三价铁离子的检验(必修 1,P61) (14) 23 三价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转化(必修 1,P61) (14) 24 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必修 1,P62) (14) 25 硅酸的制备(必修 1,P76-P77) (15) 26 硅酸钠的耐热性试验(必修 1,P77) (15) 27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必修 1,P82-P83) (16) 28 氯气与氢气的反应(必修 1,P83) (16) 29 氯气的漂白实验(必修 1,P84) (17) 30 氯离子的检验(必修 1,P85-P86) (17) 31 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探究(必修 1,P90) (18) 32*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与性质实验(必修 1,P90) (18) 33 二氧化氮被水吸收的实验(必修 1,P92) (19) 34 氨气的喷泉实验(必修 1,P97) (20) 35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必修 1,P99) (20) 36 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必修 1,P101) (21) 37 浓硫酸与铜的反应(必修 1,P101) (21)

2016年高考数学回归课本必备

2016年高考数学回归课本必备 1 .区分集合中元素的形式:如:{x|y=lgx }—函数的定义域;{y|y=igx }—函数的值 域; {(x,y)|y= igx }—函数图象上的点集。 2. 在应用条件A U B =B A n B =A A E 时,易忽略A 是空集① 的 情况. 3, 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2n ,真子集个数为2n - 1; 如满足{1,2} M {1,2,3,4,5}集合M 有 ___________ 个。 (答:7) 4、C U (A n B)=C U A U C U B; C U (A U B)=GA n QB;card(A U B)=? A U B=B A B C U B C U A A n C U B= C U A U B=U q ;命题“ P 或q ”的否定是=P 且门Q', “ P 且q ”的否定是=P 或门Q log a N — b(a 0,a 1,N 0) , a N 。 &二次函数 ① 三种形式:一般式f(x)=ax 2+bx+c(轴-b/2a,a 工0,顶点?);顶点f(x)=a(x-h) 2 +k;零点式 f(x)=a(x-x 1)(x-x 2)(轴?);b=0 偶函数; ③区间最值:配方后一看开口方向,二讨论对称轴与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女口:若函数 y 2x2 2x 4的定义域、值域都是闭区间[2-2b ],则b ④实根分布:先画图再研究△ >0、轴与区间关系、区间端点函数值符号 方程f(x) 0在(k 「k 2)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f(kjf(k 2)0不等价,前者是后者的一 个必要而不是充分条件。 a 0 二次函数f (x) ax 2 bx c 0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2 b 4a c 0 5、A n B=A 6、命题p q 的否定与它的否命题的区别:命题p q 的否定是 P q ;否命题是 7、指数式、 对数式: m n 丄 0 m ,, a a n 1 , log a 1 0 , log a a 1 , lg 2 lg5 1 , log e x ln X , a b N log a N (答:2)

高考生物考前回归教材-适考原文汇总

高考生物考前回归教材-适考原文汇总 1.必修一 1.1.(14页判断题)反射活动都需要多个细胞参与,不可能由一个细胞独立完成 1.2.(26页实验)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而利于染色。 1.3.(32页)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 2013年新课标一卷中涉及到:脂肪转化为糖类时,主要增加的元素就是氧。 1.4.(32页)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1.5.(33页)葡萄糖可以口服和注射,但蔗糖只能口服而不能注射 主要原因是葡萄糖是单糖,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蔗糖是二糖,细胞无法直接吸收,而且血浆中没有分解蔗糖的酶,而消化道中有蔗糖的相关酶。 1.6.(35页左下角图)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有C、H、O、N、Mg 1.7.(37页小结)蛋白质、核酸和多糖分别以氨基酸、核苷酸和单糖为单体,相对分子量很大,称为生物大分子。 1.8.(38页知识迁移)种子晒干过程损失的主要是自由水,干种子高温烘烤出的水珠的来源主要是结合水,结合水破坏后的种子不能萌发。 1.9.(41页)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小字)细胞癌变过程中,有的癌细胞膜上会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特殊蛋白质。 1.10.(43页拓展题)台盼蓝染色体鉴定活细胞,只有死细胞会染成蓝色,主要是丧失选择透过性。 1.11.(45页)内质网除了用于蛋白质的加工,还是脂质的合成车间 1.1 2.(46页相关信息)硅肺: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但细胞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的膜,使细胞死亡 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1.13.(49页图)内质网膜可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各种生物膜成分和结构相似,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和协调配合) 1.14.(55页)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1.15.(58页检测)鲜肉立即做熟,肉会很老,鲜肉过一段时间后再煮,肉反而鲜嫩,主要与细胞内的溶酶体提前把一些大分子物质水解有关。 用显微镜观察无色且未染色的细胞,应该把视野调暗些,可换成平面反光镜和小光圈。 最原始的地球生命是单细胞生物,形成单细胞重要的一步是要形成细胞膜,根据原核与真核的区别,可猜测细胞内的膜可能是由细胞膜演化而来的。 1.16.(61页)成熟的植物细胞,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 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取决于:细胞膜和液泡膜 1.17.(63页资料分析)对植物进行无土栽培,水和离子吸收量的相对大小会影响离子在培养液中的浓度变化 若某种离子被吸收的相对量与吸水的相对量相当,这种离子在培养液中的浓度与初始浓度相比,就没有变化;若某种离子被吸收的相对量大于吸水量,由于被吸得多,剩余的少,实验后的该离子浓度比初始浓度就低;若某种离子被吸收的相对量小于吸水量,由于被吸得少,剩余的多,实验后的该离子浓度比初始浓度就高;根据这一原理,无土栽培植物一定要注意定期更新培养液,否则会缺少某些无机盐,甚至缺水而烧苗。 1.18.(66页右上角图)磷脂分子的组成元素有C、H、O、N、P 在细胞膜的外表,有糖蛋白(叫糖被),消化道和呼吸道表面的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作用,糖蛋白常作受体蛋白,与细胞识别(信息交流)有关。 1.19.(83页右边学科交叉)酸既能催化蛋白质水解,又能催化脂肪和淀粉水解 1.20.(84页实验)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原因:温度(高温)本身会影响过氧化氢自然分解的速度;酸本身也可以作为无机催化剂催化淀粉的水解 1.21.(87页科学技术社会)酶为生活添姿彩 溶菌酶能溶解细菌的细胞壁而抗菌消炎,常与抗生素复合使用 加酶洗衣粉中的酶不是直接来自生物体,而是经过酶工程改造过的,稳定性更强。

高考数学考前必看系列材料之三 回归课本篇

高考数学考前必看系列材料之三 回归课本篇 《回归课本篇》(一上) 一、选择题 1.如果X = {}x |x >-1 ,那么(一上40页例1(1)) (A) 0 ? X (B) {0} ∈ X (C) Φ ∈ X (D) {0} ? X 2.ax 2 + 2x + 1 = 0至少有一个负实根的充要条件是(一上43页B 组6) (A)03 ,且A ∪B = R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一上43页B 组2) 12.函数y = 1 x 218 -的定义域是______;值域是______. 函数y = 1-( 1 2 )x 的定义域是 ______;值域是______. (一上106页A 组16) 13.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 pn + q ,其中p ,q 是常数,且,那么这个数列是否一定是等差数列?______ 如果是,其首项是______,公差是________. (一上117页116) 1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把正确的题号都写上) (1)如果已知一个数列的递推公式,那么可以写出这个数列的任何一项; (2)如果{a n }是等差数列,那么{a n 2}也是等差数列; (3)任何两个不为0的实数均有等比中项;

高三数学回归课本练习试题(二)

数学回归课本基础训练(二)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1.设全集{1,2,3,4,5,6,7,8}I =,集合{3,4,5},{1,3,6}M N ==则()I M C N ?=______.集合{2,7,8}可以用集合,M N 表示成 . 2.把函数1 1 y x = +的图象沿x 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将所得图象关于y 轴对称后所得图象的解析式为 . 3.设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满足f (x +1)+f (x )=1,且当x ∈[1,2]时,f (x )=2-x ,则 )5.2004(-f =_________. 4.设8.0log 7.0=a ,9.0log 1.1=b ,9.01.1=c ,则a b c 、、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5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122 -+=n n S n ,则25531a a a a ++++ = . 6.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及左视图均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俯视图是直径为2的圆,则此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7. 已知直线l 、m ,平面βα、,则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序号是 . ①若βα//,α?l ,则β//l ; ②若βα//,α⊥l ,则β⊥l ; ③若α//l ,α?m ,则m l //; ④若βα⊥,l =?βα,α?m ,l m ⊥,则β⊥m . 8.已知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2[+∞-,部分对应值如下表.)(x f '为)(x f 的导函数,函数)(x f y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若两正数b a ,满足1)2(<+b a f ,则 3 3 ++a b 的取值范围是 . 9.已知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的左焦点为F ,(,0),(0,)A a B b -为椭圆的两个顶点,

高考生物考前回归课本汇总

生物高考最后冲刺回归课本整理(高频考点) 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及结构基础 1. 脂质可分为_脂肪_、_类脂__和__固醇_。(1)固醇包括_胆固醇__、性激素_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2)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3)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2.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 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3. 自由水的作用:①细胞内的良好溶剂②参与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③运输。结合 水的作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4. 无机盐的作用:①构成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②维持细胞和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 动,如缺钙会出现抽搐等症状。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5. 细胞膜主要是由_磷脂分子_ 和__蛋白质构成,基本结构支架是_磷脂双分子层__,外表有一层_糖蛋白_,又叫_糖被,与细胞识别有关。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具有一定的流动性__,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②控制物质进 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6. 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__核仁__和___染色质_。核膜上有_核孔,它是大分子的通道。核仁与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细胞核的功能是: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 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7. 判断原核和真核细胞的标准主要是有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常见的原核生物有细菌、蓝藻、支原体,其中最小的是支原体,它不同于其它原核生物的是无细胞壁。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是蓝藻,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但不利用光能的是硝化细菌。 8、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 1 23 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溶酶体核糖体中心 体

2021-2022年高考数学回归课本 整数问题教案 旧人教版

2021年高考数学回归课本整数问题教案旧人教版 一、常用定义定理 1.整除:设a,b∈Z,a≠0,如果存在q∈Z使得b=aq,那么称b可被a整除,记作a|b,且称b是a的倍数,a是b的约数。b不能被a整除,记作a b. 2.带余数除法:设a,b是两个给定的整数,a≠0,那么,一定存在唯一一对整数q与r,满足b=aq+r,0≤r<|a|,当r=0时a|b。 3.辗转相除法:设u0,u1是给定的两个整数,u1≠0,u1 u0,由2可得下面k+1个等式:u0=q0u1+u2,01且n为整数,则,其中p j(j=1,2,…,k)是质数(或称素数),且在不计次序的意义下,表示是唯一的。 6.同余:设m≠0,若m|(a-b),即a-b=km,则称a与b模同m同余,记为a≡b(modm),也称b是a对模m的剩余。 7.完全剩余系:一组数y1,y2,…,y s满足:对任意整数a有且仅有一个y j是a对模m的剩余,即a≡y j(modm),则y1,y2,…,y s称为模m的完全剩余系。 8.Fermat小定理:若p为素数,p>a,(a,p)=1,则a p-1≡1(modp),且对任意整数a,有a p ≡a(modp). 9.若(a,m)=1,则≡1(modm),(m)称欧拉函数。 10.(欧拉函数值的计算公式)若,则(m)= 11.(孙子定理)设m1,m2,…,m k是k个两两互质的正整数,则同余组: x≡b1(modm1),x≡b2(modm2),…,x≡b k(modm k)有唯一解, x≡M1b1+M2b2+…+M k b k(modM), 其中M=m1m2m k;=,i=1,2,…,k;≡1(modm i),i=1,2,…,k. 二、方法与例题 1.奇偶分析法。 例1 有n个整数,它们的和为0,乘积为n,(n>1),求证:4|n。 [证明] 设这n个整数为a1,a2,…,a n,则a1,a2,…,a n=n,① a1+a2+…+a n=0。② 首先n为偶数,否则a1,a2,…,a n均为奇数,奇数个奇数的和应为奇数且不为0,与②矛盾,所以n为偶数。所以a1,a2,…,a n中必有偶数,如果a1,a2,…,a n中仅有一个偶数,则a1,a2,…,a n中还有奇数个奇数,从而a1+a2+…+a n也为奇数与②矛盾,所以a1,a2,…,a n中必有至少2个偶数。所以4|n.

回归教材之高考必背金句

回归教材之必修一政治史 中国古代政治29句 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统治阶级内部(奴隶主贵族)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政治制度方面体现为分封制。 4.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起来。 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6.“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一统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 7.以“皇帝”之称代替“王”之号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 8.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9.秦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与此相适应,也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 10.在秦代,皇帝的命令,通过三公九卿,经由郡、县,再通过乡、里,可以直达百姓。 11.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显著不同点,是最高统治者直接委派官吏统治地方,最高统治者的命令可以通过各级官吏直达百姓。郡县制打破了血缘关系和世卿世禄制。 12.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中国古代由贵族政治体系转向官僚政治体系。 13.三省六部的运行程序: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具体实施)。14.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15.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其特点: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却减弱了对皇权的约束;职权过于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出现了冗官局面。 16.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作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既扩大统治基础又提高官民文化素质。 17.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古代中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18.从汉到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即不断削弱相权,强化皇权;二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即不断削弱地方权力,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19.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制度,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及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现。 20.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直接目的是解决地方割据问题;根本目的是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21.宋初收精兵:设“三衙”统领禁军,发兵权归枢密院。实现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22.宋初削实权:削弱或剥夺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权力;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并设通判监督地方官。 23.宋初制钱谷:在地方设立转运使将地方财赋运往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维护了统一与安定。24.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基本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同时,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25.明太祖吸取元朝权贵专权的教训,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亲掌六部。所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不参与决策。 26.清朝雍正年间设军机处,最初只参与处理西北军务,后职权扩大,可参与处理机要事务。但只能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27.清代军机处的设置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它专制皇权达到顶峰的重要标志。 28.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变化:三公九卿制(秦朝)→三省六部制(隋唐)→二府三司制(宋朝)→中书一省制(元朝)→废丞相、设内阁(明朝)→增设军机处(清朝)。 29.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发展变化的趋势是相权逐渐被削弱,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高三化学回归课本必记知识点(苏教版)

20XX年高三化学回归课本必记知识点 课本是我们复习的依据,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更是教师编、选一切练习题、测试题的依据。因此在高三二和三轮复习阶段,仍然要继续读好课本,用好课本,还要正确处理好课本与练习题的关系。因为任何练习题,任何参考资料都不能完全代替课本。化学教材课本的特点是:概念多,理论多,反应多,物质多,实验多,现象多,针对教材存在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读好课本。其一是:粗读、细读、精读、深读;其二是:通读、精读、反复读,带着问题读。两种读书方法的基本原理相同,都是利用少量多次的原则。即一次少花一点时间,多读几次,重复多次,多次反复,印象加深,效果良好。 第一部分常见物质的颜色、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式 一、颜色 1、红:Fe2O3、F e(O H)3、Fe(SCN)3、Cu2O、品红、液溴、 [酚酞遇碱变红、石蕊遇酸变红、二氧化硫品红溶液加热变红] 2、黄:硫、Na2O2、AgBr、AgI、Fe3+(aq)、碘水、K2CrO4; [钠的焰色反应、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 3、蓝:Cu2+(aq)、CuSO4·5H2O、[Cu(NH3)4]2+(aq); [石蕊遇碱变蓝、氨气遇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淀粉遇碘变蓝] 4、绿:Fe2+(aq)、FeSO4·7H2O、氯气、CuCl2(aq)、 5、紫:KMnO4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固体碘、碘的CCl4溶液; [苯酚遇FeCl3溶液显紫色] 6、黑:Fe3O4、MnO2、CuO、C、CuS、PbS 7、橙:K2Cr2O7、浓溴水、溴的CCl4溶液 8、棕:NO2、浓碘水 其余物质中,多数在溶液无色、固体为白色晶体或无色晶体 二、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式 9、单质:水银:Hg 10、氧化物: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干冰(固体CO2)、石英和水晶(SiO2) 11、酸:醋酸(CH3COOH)、水杨酸(COOH OH )、草酸(H2C2O4?2H2O)、蚁酸(HCOOH)、王水(一体积 浓硝酸和三体积浓盐酸的混合物) 12、碱:烧碱(NaOH)、石灰(Ca(OH)2)、碱石灰(NaOH与CaO及少量水的混合物) 13、盐:纯碱(Na2CO3)、大理石(CaCO3)、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 、熟石膏2CaSO4 ?H2O、漂白粉[C a(C l O)2与CaCl2 的混合物] 14、有机物:电木(酚醛塑料)、电石(CaC2)、电石气(乙炔)、氟里昂(氟氯烃)、福尔马林(HCHO)、 甘油(丙三醇)、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甘氨酸(NH2-CH2-COOH)、谷氨酸 第二部分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一、记住下列化学反应的转化关系(注意向前走得通,倒退能否行) 1、Na → Na2O → Na2O2 → NaOH → Na2CO3→ NaHCO3→ NaCl → Na Na → NaOH → CaCO3→ CaCl2 → CaCO3→ CaO → C a(O H)2→ NaOH 2、Mg → MgO → MgCl2→ M g(O H)2→ MgSO4→ MgCl2→ Mg 3、Al → Al2O3→ AlCl3→ A l(O H)3→ Al2(SO4)3→ A l(O H)3→ Al2O3 → Al → NaAlO2→ A l(O H)3→ AlCl3→ NaAlO2 铝热反应: 4、Fe → Fe2O3→ FeCl3→ F e(N O3)3→ F e(O H)3→ Fe2(SO4)3→ FeSO4→ F e(O H)2→ F e(O H)3→

高三复习之回归课本选修

高三复习之回归课本选修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选修3-2》书本知识研究 1.(X2,3)法拉第发现了“磁生电”的现象。他归纳的五类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用后来学过的知识,可以归纳为:只要,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也可以根据“这些原因都是与变化和运动相联系”把它们分为感生和现象。 电磁感应的发现使人们对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更加完善,宣告了作为一门统一学科的诞生。 例:从1822年至1831年的近十年时间里,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心系“磁生电”。在他的研究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环节:(1)敏锐地觉察并提出“磁生电”的闪光思想;(2)通过大量实验,将“磁生电”(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概括为五种:变化着的电流、变化着的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运动的磁铁、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结合你学过的相关知识,试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环节(1)提出“磁生电”思想是受到了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启发 B.环节(1)提出“磁生电”思想是为了对已经观察到的“磁生电”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C.环节(2)中五种“磁生电”的条件都可以概括为“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D.环节(2)中“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这种情况不符合“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这一条件 2.(X2,5-7)“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例:(05年北京)21.现将电池组、滑线变阻器、带铁芯的线圈A、线圈B、电流计及开关如下图连接。在开关闭合、线圈A放在线圈B中的情况下,某同学发现当他将滑线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左加速滑动时,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由此可以推断() A线圈A向上移动或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右加 速滑动,都能引起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B线圈A中铁芯向上拔出或断开开关,都能引起电 流计指针向右偏转 C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匀速向左或匀速向右滑 动,都能使电流计指针静止在中央 D因为线圈A、线圈B的绕线方向未知,故无法判 断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