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类药物的提取进展

酶类药物的提取进展
酶类药物的提取进展

酶类药物的提取进展

尹利顺, 张亚红,王小鹏(药物制剂B0902,图西106) 生物体类的各种化学反应几乎都市在特异的酶的催化下进行的,故而酶类药物起着重要的作用。药用酶最早是从动物脏器中提取而来,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逐渐发展到从未生物发酵液中获取大量酶类。进入70年代后,开始利用人的某些组织的细胞培养技术和基因工程

的书段来获取有关酶的研究资料与信息。

(一)生物提取法

1.提取

一般在提取前,应通过调查研究,文献检索,详细了解欲提取酶的性质,例如等电点、pH、温度、激活剂、抑制剂、稳定性等。提取方法主要有水溶液法,有机溶剂法和表面活性剂法三种。

(1) 水溶液法

常用稀盐溶液或缓冲液提取。经过预处理的原料,包括组织糜、匀浆、细胞颗粒以及丙酮粉等,都可用水溶液抽提。为了防止提取过程中酶活力降低,一般在低温下操作,但对温度耐受性较高的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却应提高温度,使杂蛋白变性,以利于酶的提取和纯化。在胃蛋白酶的提取中,为了水解粘膜蛋白,需37℃,2~3小时

的水解提取。pH的选择对提取也很重要,应考虑:①酶的稳定性;

②酶的溶解度;③酶与其它物质结合的性质。选pH的总原则是:在酶稳定的pH范围内,选择偏离等电点的适当pH。例如,透明质酸酶为pH3.6,鸽肝乙酰化酶为8.0,前列腺素酶为pH5~6。这是一般规律,在特殊情况下还得采用特殊方法。如胰脏中的核酸酶、胰蛋白酶、胰乳蛋白酶要在酸性条件下提取,因为这些酶在酸性条件下稳定。一般来说,碱性蛋白酶用酸性溶液提取,酸性蛋白酶用碱性溶液提取。

许多酶在蒸馏水中不溶解,而在低盐浓度下易溶解,所以提取时加入少量盐可提高酶的溶解度。盐浓度一般以等渗为好,相当于

0.15mol/L NaCl的离子强度是最适宜于酶的提取。

(2) 有机溶剂法

某些结合酶如微粒体和线粒体膜的酶,由于和脂质牢固结合,用水溶液很难提取,为此必须除去结合的脂质,且不能使酶变性,最常用的有机溶剂是丁醇。丁醇具有下述性能:①亲脂性强,特别是亲磷脂的能力;②兼具亲水性,0℃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0.5%;③在脂与水分子间能起类似去垢剂的桥梁作用。丁醇提取法有二种。一种称均相法,丁醇用量小,搅拌后即成均相,抽提时间较长。然后离心,取下层液相层,但许多酶在与脂质分离后极不稳定,需加注意。另一种称二相法,适用于易在水溶液中变性的材料。其方法是:在每克组织或菌体的干粉中加5ml丁醇,搅拌20分钟,离心,取沉淀(注意:均相法是取液相,二相法是取沉淀)。接着用丙酮洗去沉淀上的丁醇,再在真空中除去溶剂,所得干粉可进一步用水提取。

(3) 表面活性剂法

表面活性剂分子具有亲水性的或憎水性的原子基团。有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的,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如胆酸、磷脂、十二烷基硫酸钠等均属之。表面活性剂能与蛋白质结合而分散在溶液中,故可用于提取结合酶,但此法用得较少。

(二) 微生物发酵法与动物细胞培养法

1.提取法

把酶从菌体中或培养液中提取出来,并使之达到与使用目的相适应的纯度,这是酶提取和精制的任务。用途不同,对酶的质量要求也不同,其生产方法亦有明显不同。工业生产的酶有二种剂型,即液体制剂和粉剂。

(1) 盐析法

盐析法是酶制剂工业中常用方法之一,MgS04、(NH4)2S04、Na2SO4

是常用的盐析剂,其中用得最多的是(NH4)2S04,因为它的溶解度在较低温度下仍相当高,这点很重要,因为不少酶在低温下才稳定。盐析法的优点是在常温下不会造成酶的失活,若分级沉淀应用得当,杂蛋白杂质也较少,适用于多种酶沉淀。

(2) 有机溶剂法

用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及用分级沉淀法纯化蛋白质已有悠久的

历史。其沉淀蛋白质的能力为丙酮>异丙醇>乙醇>甲醇。当然上述顺序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还要受温度、pH、离子强度等因素影响。丙酮沉淀能力最好,但挥发损失多,价格较贵,所以工业上通常采用乙醇作为沉淀剂。

(3) 喷雾干燥直接制备粉末酶制剂

喷雾干燥是一种干燥手段,但它有很大局限性,尤其药用酶制剂都很难过温度这一关。喷雾干燥用于干燥菌体,药用酶常用冷冻干燥。

(三)酶的化学合成法

化学合成法是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的一种生产酶的新技术。1969年,美国科学家首次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获得了含有124个氨基酸的核糖核酸酶。但是,化学合成法的成本比较高,并且只能合成那些已知化学结构的酶。所以,化学合成法目前仍然停留在实验室内合成的阶段。

除上述方法外,工业上提取酶制剂的方法还有丹宁沉淀法、白土活性氧化铝吸附法、pH或加热沉淀法,蛋白质表面变性法等。

常用药名及作用

所有注射针剂名称(学名)及用途 1、注射用辅酶A:用于白细胞减少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功能性低热的辅助治疗。 2、氯丙嗪:用于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呕吐或顽固性呃逆。 3、异丙嗪(又叫非那根):①用于治疗皮肤黏膜的过敏②晕动病③麻醉和术后的辅助治疗 ④防治放射病性或药源性恶心、呕吐。 4、盐酸奈福泮(又叫悦止):术后止痛、癌症痛、急性外伤痛。局部麻醉、针麻等麻醉辅助用药。 5、三磷酸胞苷二钠:用于颅脑外伤后综合症及其遗症的辅助治疗。 6、盐酸川芎嗪: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 7、氢溴酸高乌甲素:用于中度以上疼痛。 8、盐酸甲氧氯普胺(又叫胃复安):镇吐药 9、尼可刹米(又叫可拉明):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 10、利巴韦林(又叫病毒唑):抗病毒药。 11、地西泮(安定):①可用于抗癫痫和抗惊厥②静注可用于全麻的诱导和麻醉前给药。 12、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①防治椎管内阻滞麻醉时发生的急性低血压②用于出血、药物过敏、手术并发症及脑外伤或脑肿瘤合并休克而发生的低血压③心源性休克或败血症所致的低血压 13、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又叫付肾):主要适用于因支气管痉挛所致严重呼吸困难,可迅速缓解药物等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亦可用于延长浸润麻醉用药的作用时间。 14、苯巴比妥钠注射液(又叫鲁米那):治疗癫痫,也用于其他疾病引起的惊厥及麻醉前给药。 15、黄体酮注射液:用于月经失调,如闭经和功能性子宫出血、黄体功能不足、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的治疗。 16、盐酸苯海拉明:用于急性重症过敏反应、手术后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牙科局麻、其他过敏反应病不宜口服用药者。 17、异烟肼注射液:与其他结核药联合用于各种类型结核病及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治疗。 18、硫酸阿托品注射液:①各种内脏绞痛②全身麻醉前给药、严重盗汗和流涎症③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缓慢性心失常④抗休克⑤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19、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用于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20、注射用盐酸赖氨酸:治疗颅脑外伤、慢性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疾病的脑保护剂。 21、注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绞痛,与洋地黄或利尿剂合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22、碳酸氢钠注射液:①治疗代谢性酸中毒②碱化尿液③作为制酸药,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④静脉滴注对某些药物中毒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如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药物及甲醇等中毒。 23、硫酸镁注射液:可作为抗惊厥药。常用于妊娠高血压,治疗先兆子痫和子痫,也用于治疗早产。口服具有导泻作用。 24、维生素C注射液:①治疗坏血病②慢性铁中毒③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症的治疗。 25、胞磷胆碱氯化钠(又叫胞二磷):辅酶。用于急性颅脑外伤和脑手术后意识障碍。

前药原理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50?黑龙江医药HeilongjiangMedicineJournalVoL23No.12010 前药原理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杨楠,石磊,杨慧+ 内蒙古医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9) 摘要前药具有提高生物利用度,增加水溶性,减少不良反应等特性,在保持或增强原药药效的同时又克服了原药的缺点。本文主要综合前药原理在药物研究中的典型实例,介绍前药原理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前药;前药原理;生物利用度 中图分类号:R917;R96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882(2010}01—050—03ProgressandApplicationofProdrugPrincipleinDrugResearch YangNan,etal InnerMongoliaMedicalCollege(Hohhot010059China) Abstract:Predmgswithincreasedbioavailability,increasesolubility,decreaseadversereactionsandothereharacteris—tics,whilemaintainingorenhancingefficacywhiletheoriginaldrugtoovercometheshortcomingsoftheoriginaldrug.Inthis paper,acomprehensivepro—drugstheoryindrugresearchinthetypicalexample,introducedtheprodrugprincipleindrug re? searchintheapplications. Keywords:Prodrug;Prodrugprinciple;Bioavailability 前药(Prodrug)是一类体外活性较小或无活性,在体内经酶或非酶作用,释放出活性物质而发挥药理作用的化合作者简介:杨楠,(1983一),女,内蒙古医学院2007级在读硕士研究生;杨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死区形成,病灶周围以可逆性受损细胞及正常细胞为主;再灌注24h可见神经细胞大片消失,说明脑缺血30rain再灌注1h已经出现了细胞坏死及凋亡,再灌注24h坏死及凋亡明显加重。而免疫组化显示:缺血30min再灌注1h活性Caspase一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再灌注24h进一步增加(P<0.01),Caspase一3表达主要位于病变侧大脑半球缺血区内,以坏死灶边缘为多。这与国内外研究表明的细胞凋亡在再灌注半小时后出现、以24h一48h最多相符,且进一步证实了半暗带区细胞以凋亡为主,并提示Caspase一3在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被激活,参与了缺血性神经元损伤的病理过程。 本实验表明,牛蒡子复方制剂各剂量均能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Caspase一3表达减少,证实牛蒡子复方制剂有抑制Caspase一3表达的作用,从而对脑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综合上述,Caspase一3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中表达显著增高,以24h为更高;牛蒡子复方制剂能降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使脑组织变性坏死程度减轻、有效抑制缺血灶周围皮质Caspase一3的表达,从而抑制大鼠局灶性脑缺疯再灌注损伤中缺血损伤及细胞凋亡,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中脑损伤中起到神经保护作用。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多方面的,作者仅提示了它的一部分作用机制。此外,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已便为牛蒡子复方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1]LongaEZ,WeinsteinPR,Carlsons,eta1.ReversiblemidgeCere—bralarteryocclusionwithoutcraniectomyinrats[J].&ro如,1989, 20(1):84. [2]GueganC,SolaB.Earlyandsequentialrecruitmentofapoptoticel-lectorafterfocalpermanentisehemiainmice.BrainRes2000,856 (1—2):93. [3]FjimumM,Mofim—FujimuraY,NoshitaN,eta1.Thecytosolicant/oxidantcopper/zlnc—supemxidedismutase prevents theearlyreleaseofmitochondrialcytochromeCinischemicbrainaftertran—sientfocalcerebralischemiainmice[J].JNeurosci,2000,20 (8):2817—2824. [4]ShiY.Mechanismsof cagpase activationandinhibitionduring印一optosis[J].MolCell2002,9(3):459-470. 收稿Et期:2009—10—3l  万方数据

临床辅助药物

辅助治疗药分为:神经系统药物、循环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 一.神经系统药物分为: 1.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1).麻醉药:乙醚、氟烷、巴比妥(2).中枢兴奋药:咖啡因、尼可刹米、樟脑磺酸钠、士的宁 (3).镇痛安定药:吗啡、度冷丁、氯丙嗪、安定、安宁(氨甲丙二酯) (4).解热镇痛药:安乃近、氨基比林、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 2.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药分为:传出神经药物、传入神经药物 1.传出神经药物 (1).拟胆碱药:氨甲酰胆碱、毛果芸香碱、新期的明 (2).抗胆碱药:阿托品、琥珀酰胆碱 2.传入神经药 (1).拟肾上腺素药:麻黄碱、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2).抗肾上腺素药:酚妥拉明、普萘洛尔二.作用于循环系统药物

1.用于心脏药物 (1).强心药:洋地黄 (2).抗心率失常药 2.补血药: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富马酸亚铁 3.止血抗凝血药 (1).止血药:VK、安络血、三氯化铁(2).抗凝血药:枸橼酸钠、草酸钠、依地酸二钠、肝素 三.消化系统药物分为:健胃助消化药、治瘤胃的药、泻药止泻药、催吐止吐药 1.健胃药 (1).苦味健胃药:龙胆 (2).芳香性健胃药:陈皮、桂皮、干姜、小茴香 (3).盐类健胃药:碳酸氢钠、氯化钠、人工盐 (4).助消化药:稀盐酸(0.2%)、乳酸(1%)、胃蛋白酶、乳酸酶母、胰酶 2.治瘤胃药 (1).瘤胃兴奋药:拟胆碱药、浓氯化钠注射液

(2).制酵药和消沫药:鱼石脂、甲醛溶液(1%)、二甲基硅油(2.5%) 3.泻药止泻药 (1).泻药:硫酸钠、硫酸镁、大黄、蓖麻油、植物油、液体石蜡 (2).止泻药:鞣酸蛋白、矽碳银、次硝酸铋、颠茄酊 4.催吐止吐药 (1).催吐药:吐根、盐酸阿朴吗啡、硫酸铜 (2).止吐药:灭吐灵(胃复安)、苯海拉明

抗生素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抗生素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摘要:抗生素最初曾被命名为抗菌素,是微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面。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长期广泛的应用或滥用,出现致病菌抗药、耐药的情况日趋严重,致使许多原本有效的抗生素降低或失去作用。生病要合理使用抗生素,正确对待其不良反应,正确服用和保管,不断提高用药水平。 关键词:抗生素发展应用市场现状建议 引言: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或生物体产生的,在低浓度时对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病毒细胞呈现拮抗作用或在生物体内具有生理活性是的物质。 抗生素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是以青霉素的正式生产和临床使用作为开始发展的标志。 在微生物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基础学科发展的影响下,抗生素正向广度和深度迅速发展。 一、抗生素的基本介绍 1.1抗生素的历史 1876年,特恩德尔(Tyndall)最早发现自然界微生物的拮抗作用。1929年,弗莱明(Fleming)偶然观察到青霉素生长的周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能够被抑制的现象。1942年,弗罗瑞和查恩确定,这种抑制作用是源于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这样,青霉素作为第一个抗生素,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治疗人类感染性疾病中发回来可巨大作用,从此开启了抗生素的黄金时代。 1943年,这个消息传到中国,当时还在抗日后方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微生物学家朱既明,也从长霉的皮革上分离到了青霉菌,并且用这种青霉菌制造出了青霉素。1947年,美国微生物学家瓦克斯曼又在放线菌中发现、并且制成了治疗结核病的链霉素。20世纪80年代中期,汉斯·博曼等人首次从蚕蛹中分离出抗菌肽以来,科学家又从青蛙、蜜蜂、猪和人等800多种动物中继续发现了由短链氨基酸组成的抗菌肽,从而开辟了产生抗生素的丰富新资源。 1.2抗生素的种类 自1940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其分类有以下几种:

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辅助用药的使用与管理

辅助用药的使用评价与管理 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的适应症正确的是() A.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辅助治疗 B.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辅助治疗 C.临 床用于调节血脂的辅助用药 D.用于神经性头痛、神经痛、关节痛、动脉硬化等疾病的辅 助治疗 2.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分级为Ⅰ、Ⅱ级,心绞痛症状表现为轻、中度,中医辨证为心血瘀阻证者,症见胸痛、胸闷、心悸。() A.正确 B.错误 3.以下药品中,说明书中明确写明其为辅助治疗的药品的是 A.普通胰岛素 B.辅酶Q10胶囊 C.氨氯地平 D.格列美脲 E.地塞米松 4.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用于治疗血管性或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帕金森氏病。() A.正确 B.错误 5.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辅助用药的适应症正确的是()

A.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 B.眩晕和耳鸣的辅助性对症治疗 C.闭角型青光眼的辅 助剂 D.癫痫辅助治疗 6.舒血宁注射液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 A.正确 B.错误 7.胱氨酸片的适应症正确的是() A.用于慢性胆囊炎的辅助治疗 B.用于病后和产后继发性脱发症、慢性肝炎的辅助治 疗 C.用于中、重度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 D.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辅助冶疗 8.山西建立重点药品监控目录:连续性监测分析,按照药品采购金额排名,参考价格、用量及常态采购使用情况,确定重点药品监控目录。() A.正确 B.错误 多选题:每道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我国部分省市实施重点监控药品管理,重点监控药品范畴包含 A.价格高的药品 B.用量大的药品 C.辅助性治疗药品 D.超常使用的药品 E.疾病一线治疗药品 2.以下描述中,符合“辅助用药”的定义特点的是

多肽类药物研究及应用进展

多肽类药物研究及应用进展 内容摘要:多肽是一类在氨基酸构成及其连接方式上与蛋白质相同,但在某些性质方面又有别于蛋白质的物 质,如其空间结构较简单、免疫原性较低或无免疫原性、生理活性强等。但多肽类物质自身固有的特点,如口服利用率较低、酶 降解性高以及半衰期极短等,使其作为药物开发应用受到诸多的局限。而导致多肽类药物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多肽特殊的分子结构。 本文重点从分子结构改造方面对多肽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多肽药物结构改造化学修饰基因工程环肽 多肽作为药物,具有生理活性强、免疫原性低、疗效高等诸多优点,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人类疾病治疗中的地位也日趋重要,目前已成为国际药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多肽类物质自身固有的特点,如口服利用率较低、酶降解性高以及半衰期极短等,使其作为药物开发应用受到诸多的局限。而导致多肽类药物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多肽特殊的分子结构,其中多肽主链氨基酸的降解和侧链氨基酸残基的结构变化是多肽结构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因此从多肽类药物本身的分子结构进行改造,是改变其理化性质和药代动力学性质的根本。本文拟重点从分子结构改造方面对多肽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化学修饰 化学修饰不仅是多肽类药物定向改造、提高稳定性的有力工具,也是研究多肽结构与功能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多肽的主链基团和侧链基团都可以进行化学修饰。主链基团修饰包括氨基酸肽链的延长、切除及氨基酸定位突变等;侧链基团修饰主要集中于氨基、巯基和羧基上。修饰剂主要有葡聚糖、多聚唾液酸、聚乙二醇、四硝基乙烷等。根据修饰剂与 多肽之间反应的性质,修饰反应可分为糖基化反应、酯化反应、酰化反应、取代反应、磷酸化反应、烷基化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由于烷基化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对多肽的活性影响较大,实际应用较少,而磷酸化反应对多肽稳定性的影响意义不大。现主要对前 4 种修饰反应进行重点介绍。 1.1 糖基化反应 糖基化是指多肽的氨基和单糖还原端的羰基在温和的条件下经过一系列变化成为较稳定的糖肽的过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稳定多肽类药物的方式,糖链的存在及其结构的可变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直接影响着糖肽在组织中的降解和在体内的寿命[1],也使得糖肽成为药学研究的新热点。脑内的亮氨酸脑啡肽可特异性地与阿片受体结合,在机体内起着调控痛觉感受并调节心血管与胃肠功能的作用,但半衰期短。 1.2 酯化反应 酯化是指多肽的羧基和醇羟基形成较稳定的酯类化合物的反应。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是常用的酯化反应试剂,是一种线性、亲水、灵活而不带电的高分子聚合物。通常选择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 000 的PEG 在温和的条件下对多肽进行修饰,选择合适的修饰类型、修饰程度以及修饰位点有利于改善多肽类药物的活性并提高其稳定性。目前已有不少经PEG 修饰的多肽类药物如PEG-IL-2[2]、PEG-水蛭素[3]等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1.3 酰化反应

常见化疗辅助用药

肿瘤化疗辅助用药研究进展 冯奉义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随着化疗在肿瘤治疗中地位的提高及越来越多新化疗药物的应用,人们对化疗不良反应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化疗的不良反应可以长期或暂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限制治疗的剂量及疗程,严重者有时还会危及生命。近年来,化疗辅助药物的发展对化疗疗效的提高及不良反应的减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是癌症患者最为恐惧的不良反应,对恶心、呕吐控制不足会产生一系列相关的并发症。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可分为急性反应、延迟性反应和预期性反应三类。已有多种药物用于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控制,如吩噻嗪类、多巴胺拮抗剂、抗组胺药等。自1987年开发出第一代高选择性5-HT3受体拮抗剂恩丹西酮(Ondansetron,枢复宁)以来,一批5-HT3拮抗剂的衍生物相继问世,如格拉司琼(Gramisetron,康泉,凯特瑞)、托烷司琼(Tropisetron,呕必停)、拉莫司琼(Ramosetron、,奈西雅)、阿扎司琼(Azasetron,苏罗同)和尚未在中国上市的Dolasetrone等。 1.药理学及作用机制 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主要由这些药物导致消化道黏膜损伤开始,尤其是回肠黏膜的损伤。黏膜损伤导致肠上皮嗜铬细胞释放5-HT,刺激传入迷走神经的5-HT3受体,从而兴奋呕吐中枢引起呕吐反应,或通过兴奋化学感受器传递至呕吐中枢引起呕吐。5-HT3受体拮抗剂主要通过竞争性地阻断消化道黏膜释放出的5-HT与5-HT3受体结合,从而具有抗呕吐的作用。 利用放射性配体的研究证实,所有5-HT3受体拮抗剂均可选择性地与5-HT3受体相结合,恩丹西酮、格拉司琼、托烷司琼可直接与5-HT3受体相结合,而且与5-HT1、5-HT2、多巴胺D1、D2型受体、毒蕈碱受体及组胺H1受体均无结合。有研究表明,托烷司琼与5-HT4受体有较弱的结合力。比较恩丹西酮和格拉司琼与5-HT3受体的结合力发现,后者对5-HT3受体有更强的结合。下表简略列出了几种5-HT3受体拮抗剂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几种药物口服的生物利用度均高于50%,因此口服应用也是一种较好的途径。这类药物多经肝脏代谢,因此肝功能不良的患者对药物的清除能力有影响。 表1 5-HT3受体拮抗剂的药代动力参数 参数恩丹西酮格拉司琼托烷司琼 健康志愿者 Cmax 102-107ng/ml 57-64.3ng/ml 82ng/ml (剂量)(0.15mg/kg IV)(40ug/kg IV)(10mg IV) 24.1-52.4ng/ml 3.6ng/ml (8mg PO)(1mg PO) CL 0.26-0.38L/h/kg 0.44-0.79L/h/kg 0.96L/h/kg (剂量)(0.15mg/kg IV)(40ug/kg IV)(主要代谢物) 0.25-0.40L/h/kg 0.41L/h/kg 0.2L/h/kg (8mg PO)(1mg PO)(较少代谢物) T1/2 3.1-6.2小时6.2小时7-9小时 (8mg PO)(1mg PO)(主要代谢物) 癌症患者 CL 无报道0.38L/h/kg 无报道 (剂量)(40ug/kg IV)

基础护理学复习题及答案:第十三章 给药.doc

第十三章给药 一、选择题: 1、发挥药效最快的给药途径是: A、口服 B、皮下注射 C、吸入疗法 D、静脉注射 2、剧毒药和麻醉药的最主要保管原则是: A、药品用中外文对照 B、加锁并认真交班 C、装密封瓶内保存 D、与内服药分开放置 3、应远离明火处保存的药物是: A、抗毒血清 B、胎盘球蛋白 C、乙醚、酒精 D、肾上腺素 4、皮内注射选择前臂掌侧下段是因为该处: A、皮肤薄、色浅 B、无大血管 C、离大神经远 D、操作较便 5、避光放置的药物有: A、三溴片、酵母片 B、氨茶碱、硝酸银 C、疫菌 D、芳香类药 6、接种结核菌素的部位是: A、前臂内侧下段 B、上臂三角肌 C、前臂外侧 D、三角肌下缘 7、物学中合剂、酊剂、片剂、散剂属哪类药: A、外用药 B、内服药 C、注射药 D、溶液 8、药物的保管原则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药柜宜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B、内服药、外用药、注射药应分类放置 C、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 D、剧毒药、麻醉药要加锁保管 9、应放在4℃冰箱内保存的药物是: A、乙醇B、苯巴比妥C、细胞色素C D、丙种球蛋白 10、药疗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根椐医嘱给药B、给药时间、剂量、浓度要正确 C、操作时要做到三查七对、一注意 D、凡发生过敏的药物应暂停使用 11、查七对一注意,其中“一注意”是指: A、用药后反应 B、用药方法 C、用药剂量 D、药物配伍禁忌 12、上臂肌肉注射的部位在: A、上臂三角肌下缘B、肘关节以上均可 C、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 D、肩峰下2—3横指的任何一侧均可 13、给药的时间应准确的原因是: A、病人的个体差异 B、便于集中投药 C、药物的半衰期 D、病情 14、发口服药的正确方法是: A、每日三次饭后服B、服后不易多饮水 C、对床号、姓名、无误后发药,视病员服下后离开 D、病员不在交给他人保存 15、磺胺类药物不正确服法是: A、服后不宜饮水 B、服后多饮水 C、饭后服 D、按服法、制剂不同选择 16、哪种药物,宜在饭后服: A、健胃药 B、强心类 C、发汗药 D、助消化的 17、肌肉注射错误的是: A、正确选择注射部位 B、取合适的体位,使肌肉放松 C、常规消毒皮肤 D、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针头应全部刺入 18、青霉素引起过敏反应大多数发生于: A、初次用药 B、过敏体质人 C、身体虚弱时 D、有青毒素接触史 19、皮下注射错误的是: A、药液量少于1ml,须用1ml注射器抽吸B、注射部位要常规消毒 C、持针时,右手食指固定针栓 D、针头与皮肤呈20°角刺入 20、在常温下青毒素G分子在溶液中很快经过分子重排而成的致敏物质是: A、青毒素烯酸 B、青霉噻唑 C、高分子聚合物 D、青霉菌 21、哪项除外是给药原则:

常见化疗辅助用药

常见化疗辅助用药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肿瘤化疗辅助用药研究进展 冯奉义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随着化疗在肿瘤治疗中地位的提高及越来越多新化疗药物的应用,人们对化疗不良反应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化疗的不良反应可以长期或暂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限制治疗的剂量及疗程,严重者有时还会危及生命。近年来,化疗辅助药物的发展对化疗疗效的提高及不良反应的减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是癌症患者最为恐惧的不良反应,对恶心、呕吐控制不足会产生一系列相关的并发症。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可分为急性反应、延迟性反应和预期性反应三类。已有多种药物用于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控制,如吩噻嗪类、多巴胺拮抗剂、抗组胺药等。自1987年开发出第一代高选择性5-HT3受体拮抗剂恩丹西酮(Ondansetron,枢复宁)以来,一批5-HT3拮抗剂的衍生物相继问世,如格拉司琼(Gramisetron,康泉,凯特瑞)、托烷司琼(Tropisetron,呕必停)、拉莫司琼(Ramosetron、,奈西雅)、阿扎司琼(Azasetron,苏罗同)和尚未在中国上市的Dolasetrone等。 1.药理学及作用机制 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主要由这些药物导致消化道黏膜损伤开始,尤其是回肠黏膜的损伤。黏膜损伤导致肠上皮嗜铬细胞释放5-HT,刺激

传入迷走神经的5-HT3受体,从而兴奋呕吐中枢引起呕吐反应,或通过兴奋化学感受器传递至呕吐中枢引起呕吐。5-HT3受体拮抗剂主要通过竞争性地阻断消化道黏膜释放出的5-HT与5-HT3受体结合,从而具有抗呕吐的作用。 利用放射性配体的研究证实,所有5-HT3受体拮抗剂均可选择性地与5-HT3受体相结合,恩丹西酮、格拉司琼、托烷司琼可直接与5-HT3受体相结合,而且与5-HT1、5-HT2、多巴胺D1、D2型受体、毒蕈碱受体及组胺H1受体均无结合。有研究表明,托烷司琼与5-HT4受体有较弱的结合力。比较恩丹西酮和格拉司琼与5-HT3受体的结合力发现,后者对5-HT3受体有更强的结合。下表简略列出了几种5-HT3受体拮抗剂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几种药物口服的生物利用度均高于50%,因此口服应用也是一种较好的途径。这类药物多经肝脏代谢,因此肝功能不良的患者对药物的清除能力有影响。 表15-HT3受体拮抗剂的药代动力参数 参数恩丹西酮格拉司琼托烷司琼 健康志愿者 Cmax102-107ng/ml82ng/ml (剂量)(kgIV)(40ug/kgIV)(10mgIV) (8mgPO)(1mgPO)

酶工程技术极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酶工程技术极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摘要: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酶工程在生物工程中的核心地位得到了更好的体现。酶工程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已在医药、食品、轻工业、纺织等行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从酶的固定化技术、酶催化技术、酶的化学修饰、脱氧核酶、抗体酶和酶学诊断等几个方面来对酶工程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酶工程;医药;应用 Enzym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medical field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enzyme engineering as a hard core of biological engineering has been better reflected. Enzyme engineering, as a new high-tech,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edicine, food, light industry, textile and other industries. This article told the application of enzyme engineering in the medical industry from these aspects ,Enzymes Immobilization, Enzyme Catalysis, Enzymes Modification, Deoxyribozyme, Catalytic Antibody and Enzymatic diagnosis. Key words: Enzyme Engineering; Medicine; Application 1 引言:回顾20世纪,生物科学与生物工程在全球崛起并迅速发展,已经从整体水平发展到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在基础与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酶工程作为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现今世界上使用的治疗高脂血症的他汀类药物有: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这类药物降脂作用强、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肯定,耐受性好,虽然与某些药物合用可导致横纹肌溶解的严重不良反应,但低剂量使用可减少甚至避免。现对这种药物的新剂型、结构特征、作用靶点、药代动力学、药理作用、不良反应、药物经济学及市场发展前景7个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药物新剂型;作用靶点;临床评价;药代动力学;药理作用;发展前景;药物经济学 他汀类药物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发的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该类药物的问世是降脂药治疗史上的重大进展,其除具调脂作用强、耐受性好等优点外,在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即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为对该类药物的结构特征、药动学、药理作用、不良反应4个方面进行综合性比较,现综述如下。 1.已上市或正在开发的他汀类药物新剂型 目前,已上市或正处于开发中的他汀类药物包括: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临床上,因西立伐他汀与贝特类降脂药合用可造成横纹肌溶解,导致患者死亡的严重不良反应频频发生,故已于2001年撤市。匹伐他汀由日本Nissan Chem株式会社开发,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药物,目前Ⅲ期临床试验已结束,正处于注册前状态。匹伐他汀低剂量(0.1、0.3、lmg/kg)的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疗效即相当于10倍量的阿托伐他汀,0.5mg/(kg·d)即可降低血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分别达7%~20%和10%~39%,对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更为有效。与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的对比研究表明,虽然彼此都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TC,但是匹代他汀药效最佳,是潜在的超级他汀[1]。 2.作用靶点 洛伐他汀分离自霉菌培养物,普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是通过对洛伐他汀的化学结构进行改进而得的半合成品,氟伐他汀则是第一个全合成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结构中均有羟甲基戊二酸活性结构,只是存在形式不同。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是非活性内酯形式药物,必须代谢成其相应的开环羟基酸形式才能抑制HMG—CoA还原酶。普伐他汀以具有活性的开放酸盐结构存在,水溶性大,主要作用于肝脏,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的能力比周围组织高400倍~1 200倍,因此,无明显抑制外周组织合成胆固醇的作用而不良反应少。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的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十分接近,在疗效、不良反应、耐受陛等方面仅程度上稍有差异。氟伐他汀结构与以上3种他汀类药物明显不同,是以氟苯取代吲哚环的甲羟戊酸内酯的衍生物,无需代谢转化就具有药理活性[2]。阿托伐他汀与氟伐他汀一样,均含有氟苯环和氮杂环,是全人工合成的第2个他汀类药物,二者与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相比,水溶性增大,脂溶性降低。罗伐他汀为单一对映体,以活性羟酸钙盐形式存在。除普伐他汀外,罗伐他汀比其它他汀类药物有更强的亲水性[3]。 3. 药代动力学 口服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几乎全被吸收,辛伐他汀吸收比较完全(80%-85%),普伐他汀、洛伐他汀仅少量吸收(34%和31%)。食物除对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的吸收有影响外,对其他他汀类药物均无影响。普伐他汀的亲水性强,其血浆蛋白结合率较低,为45%,其余4种血浆蛋白结合率都在95%以上。源于肝细胞的胆固醇是形成血胆固醇的主要原因,而源于非肝细胞的胆固醇是正常细胞所必需的,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作用部位是肝脏,其肝脏

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辅助生殖技术(ART)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排卵治疗,其应用改善了临床妊娠率,但多胎妊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等并发症发生几率较高。促排卵最常用药物为克罗米芬(CC),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Gn)类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包括激动剂(GnRH-a)和拮抗剂(GnRH-A)近年来的应用也逐渐增加。各种药物有不同的适应证、禁忌证和用药方案,另外还可使用其他促排卵辅助药物,如口服避孕药(OC)、二甲双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 2015 年7 月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发布了关于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的目标 辅助生殖技术(ART)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诱导排卵(OI)和控制性卵巢刺激(COS),OI 指对排卵障碍患者应用药物或手术方法诱发排卵,一般以诱导单卵泡或少数卵泡发育为目的。COS 指以药物手段在可控范围内诱发多卵泡发育和成熟,其应用对象多有正常排卵功能。最常用的OI 药物为克罗米芬(CC),芳香化酶抑制剂近年来应用也逐渐增加。COS 技术对提高IVF-ET 成功率和促进ART 衍生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和多胎妊娠(multifetal pregnancy)是COS 常见并发症。 适应证及禁忌证 1. OI 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 有生育要求但持续性无排卵和稀发排卵的不孕患者,常见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及下丘脑性排卵障碍; 黄体功能不足; 因排卵障碍(卵泡发育不良)导致的不孕和复发性流产; 其它,如配合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时、不明原因不孕症、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等。 (2)慎用于以下情况 卵巢早衰(POF)或卵巢促性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急性盆腔炎症或者严重全身性疾病不适合妊娠者;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造成双侧输卵管阻塞; 先天性生殖道畸形或发育异常,如先天性无阴道、无子宫或始基子宫等; 对促排卵药物过敏或不能耐受者; 男方无精子症,暂无供精标本可提供者; 其它,如男方重度少弱精子症、性质不明的卵巢囊肿、肿瘤和其他雌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患者(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等情况。 2. COS 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最新药物分析教案——第十三章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十三章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概述 抗生素是一类重要的药物,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抗生素,在药品使用中占地份额最大,一般都在40%以上。 举例: 临床上应用的抗生素大都有生物合成的,经过发酵、提纯制得,因此,药物中就会有许多杂质,引起过敏反应等。 所以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与有效,抗生素常规检验应包括: (1)、鉴别试验用化学方法或生物学方法证明是何种抗生素 (2)、异常毒性试验限制产品种的毒性杂质 (3)、无菌试验检查药品是否无菌 (4)、水份测定限制过高水份,以免影响产品的稳定性 (5)、热原试验检查药品中的致热物质 (6)、溶液澄清度检查限制不溶性杂质 (7)、酸碱度测定 (8)、降压试验检查降压物质 (9)、含量测定或效价测定确定含量或效价 抗生素含量或效价测定主要有:物理化学测定法和微生物检定法 微生物检定法:是以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能力或杀菌能力作为衡量标准。 优点:方法灵敏度高,用量少,与临床较接近,更符合实际; 缺点:测定时间长,误差大,重复性差。 物理化学测定法:常规药物分析方法, 根据抗生素的化学结构特点,利用物理性质或化学反应来测定。 优点:操作简单,省时,准确 缺点:不一定符合实际抑菌或杀菌能力。 第一节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结构特征 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 分子中都含有β-内酰胺环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青霉素类的结构是由侧链RCO及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6-APA),母核由β-内酰胺环与氢化噻唑环并合而成的。 头孢菌素类的结构是由侧链RCO及母核7-氨基头孢菌烷酸(7-ACA)组成母核是由β-内酰胺环与氢化噻嗪环组合而成的。 β-内酰胺环为四元环,具有较大张力,因此容易发生开环反应。 二、化学性质 1、酸性

新型调血脂药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Pharmacy Information 药物资讯, 2018, 7(4), 74-78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714637146.html,/journal/pi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714637146.html,/10.12677/pi.2018.74014 Research Progress of Application of Novel Lipid-Regulating Drugs Bo Shang, Changqi Sui, Tong Mu, Hui Yang* Pharmacy College,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Received: Jun. 25th, 2018; accepted: Jul. 3rd, 2018; published: Jul. 10th, 2018 Abstract Dyslipidemia is recognized by the world medical community as the “culprit” that causes atheros-clerosis and various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Current clinical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dyslipidemia include statins, fibrates, nicotinic acid, and bile acid sequestrant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iscovery of some new targets for cholesterol metabolism, many drugs with new mechanisms have also been developed for clinical trials or marketing.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the recent advanc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novel lipid regulating drugs. Keywords Lipid-Regulating Drugs, 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 (PSCK-9) Inhibitor, Cholesterol Absorption Inhibitor, Omega-3 Fatty Acids, Microsomal Triglyceride Transfer Protein (MTP) Inhibitor 新型调血脂药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商博,隋常琪,牧童,杨慧* 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收稿日期:2018年6月25日;录用日期:2018年7月3日;发布日期:2018年7月10日 摘要 血脂异常被世界医学界公认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各种疾病的“元凶”。目前临床上的用于治疗血脂异常的药物主要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及胆汁酸螯合剂等。近年来,随着胆固醇代谢的一*通讯作者。

药品辅助用药名称及治疗范围

辅助用药名称及治疗范围 名称辅助治疗范围 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需要补充谷氨酰胺患者的肠外营养,包括处于分解代谢和高代谢状况的患者。 (大面积烧伤、创伤及严重感染等应激状态下肌肉分解代谢亢进、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营养恶化)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18AA- Ⅱ )用于蛋白质摄入不足、吸收障碍等氨基酸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患者。 亦用于改善手术后病人的营养状况。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用于补充水分与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后遗症伴有记忆减退及注意力集中障碍的症状改善。[原发性痴呆(如 Alzheimer 型的老年痴呆)。血管性痴呆(如多发梗塞性痴呆等)和中轻度中风后的认知功能障 碍。混合性痴呆。颅脑损伤后脑功能障碍的改善。)] 脑苷肌肽注射液脑卒中、老年性痴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及其它原因引起 的中枢神经损伤。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压迫性神经病变等周围神经损伤。 葡萄糖氯化钠钾注射液补充体液,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并供给糖类,多用于小儿补液。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动脉闭塞症引起的四肢溃疡及微小血管循环障碍引起的四肢静息疼痛,脏器移植术后抗栓治疗,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用于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 谷红注射液脑供血不足、脑血栓、脑栓塞及脑出血恢复期;肝病、神经外科手术等引起的意识功能低 下;智力减退、记忆力障碍等。 果糖注射液 1. 注射剂的稀释剂。 2.用于烧创伤、术后及感染等胰岛素抵抗状态下或不适宜使用葡萄糖时需补充水分或能源的患者的补液治 疗。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脑血栓、脑栓塞、脑痉挛等急慢性脑血管疾病,以及颅脑外伤及脑外伤 及脑血管疾病 (脑供血不全、脑梗塞 )所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等后遗症;闭塞性周围血管疾病、血栓性静脉炎、 毛细血管出血以及血管通透性升高引起的水肿。 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急、慢性肝炎,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的辅助治疗 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补充热能和体液 胸腺肽注射液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 T 细胞缺陷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 病及肿瘤(肝癌)的辅助治疗。(严重脓毒血症,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先天性核苷磷酸化酶缺乏症;慢 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 胸腺五肽注射液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及肿瘤的辅助治疗。 注射用辅酶 A辅白细胞酶类;用于白细胞减少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功能性低热的辅助治疗 注射用复方三维 B(Ⅱ) B 族维生素的营养补充。 注射用鹿瓜多肽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各种类型骨折、创伤修复及腰腿疼痛等。 乙酰谷酰胺氯化钠注射液脑外伤性昏迷、神经外科手术引起的昏迷、肝昏迷及偏瘫、高位截瘫、小儿 麻痹后遗症、神经性头痛和腰痛等。 脂肪乳氨基酸 (17)葡萄糖 (11%) 注射液不能或功能不全或被禁忌经口/肠道摄取营养的成人患者。 脂肪乳注射液能量补充药。 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Ⅱ )肠外营养 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用于各种重型病毒性肝炎 (急性、亚急性、慢性重症肝炎的早期或中期)的辅助治疗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用于脑水肿、创伤或手术所致肿胀,也用于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注射用三磷酸胞苷二钠颅脑外伤后综合症及其后遗症的辅助治疗。 注射用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进行性肌萎缩、脑出血后遗症、心功能不全、心肌疾患及肝炎等的辅助 治疗。(急性、慢性活动型肝炎、缺血性脑血管病后遗症、脑损伤、心肌炎等病症的辅助治疗) 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需要非口服途径补充水分或能源及电解质的患者的补液治疗。

药剂学第十三章半固体制剂

第十三章半固体制剂 习题部分 一、概念与名词解释 1.软膏剂 2.乳膏剂 3.栓剂 4.置换价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1.软膏剂就是一种由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固体制剂。( ) 2.软膏剂就是一种由药物与基质组成的半固体制剂,可外用或内服。( ) 3.乳膏剂就是指用乳剂型基质制成的软膏剂。( ) 4.软膏与栓剂都就是半固体制剂。( ) 5.软膏剂就是一种可以起局部治疗作用,也可以起全身治疗作用的半固体制剂。( ) 6.软膏剂的类型按照分散系统可分为溶液型、混悬型与乳剂型三类。( ) 7.软膏剂也属于灭菌制剂,必须在无菌条件下制备。( ) 8.常用的软膏剂基质主要有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及亲水性基质。( ) 9.凡士林又称软石蜡,分黄、白两种,后者经漂白处理。( ) 10.凡士林基质软膏适用于多量渗出液的患处。( ) 11.石蜡与液状石蜡为饱与烃混合物,常用于调节凡士林基质的稠度。( ) 12.油脂性软膏基质中加入适量的羊毛脂可改善基质的吸水性。( ) 13.无水羊毛脂与含水羊毛脂的区别主要在于含水量不同。( ) 14.乳剂性软膏基质与乳剂一样均由植物油、水与乳化剂组成。( )’ 15.乳剂型基质含水量较高,因此无需加保湿剂。( ) 16.用一价皂乳化剂易形成O/W型乳剂型基质。( ) 17.新生皂反应的碱性物质对乳剂型基质的性质影响很大,新生钠皂形成的基质较硬,钾皂能形成较软的基质。( ) 18.新生多价皂形成的W/O型乳剂型基质通常较一价皂形成的O/W型基质稳定。( ) 19.十二烷基硫酸钠就是阴离子乳化剂,忌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并用。( ) 20.脂肪酸山梨坦与聚山梨酯均属于非离子型乳化剂,可单独使用,也可合用以调节HLB值。( ) 21.平平加O就是以十八(烯)醇聚乙二醇-800醚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属于W/O型乳化剂。( ) 22.乳化剂OP就是以聚氧乙烯(20)月桂醚为主的烷基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为非离子 O/W型乳化剂。( ) 23.水溶性基质就是由天然或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物质溶于水后形成的。( ) 24.油脂性基质的软膏主要采用研磨法与熔融法制备。( ) 25.半固体状油脂性基质必须先加温熔化后,再与药物混合。( ) 26.软膏剂的质量检查主要包括药物的含量、软膏剂性状、刺激性、稳定性等。( ) 27.眼膏剂就是指供眼用的灭菌软膏。( ) 28.用于眼部手术或创伤的眼膏剂应灭菌或无菌操作,且不添加抑菌剂。( ) 29.凝胶剂有单相凝胶与双相凝胶之分,前者如甘油明胶,后者如氢氧化铝凝胶。( ) 30.水性凝胶由于黏滞度小有利于水溶性药物的释放。( ) 31.卡波姆系丙烯酸与丙烯基蔗糖交联的高分子聚合物,商品名为卡波普。( ) 32.纤维素衍生物,如甲基纤维素与羧甲基纤维素钠,可在热水中溶解形成凝胶剂。(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