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中俄原油管道的深远意义
中俄石油管线的由来、发展

可行性研究。
回 顾 中 俄 石 油 管 线 风 波
2000年7月中俄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 罗斯联邦政府关于继续共同开展能源领域合作的 协定》。中俄原油管道项目被列为合作内容之一。 2001年7月江泽民主席访俄期间,中俄双方经过谈 判,就原油管道走向,向中国供油数量、原油购 销承诺方式和原油价格公式等重要问题达成一致
中俄原油管道项目的前期工作。
回 顾 中 俄 石 油 管 线 风 波
1996年4月俄罗斯联邦政府代表团访华期间, 双方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 斯联邦政府关于共同开展能源领域合作的协 议》,正式确定中俄原油管道项目。
1999年2月,中国石油集团与俄罗斯尤科斯石
油公司、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签署了《关于开
2003年2月7日,在俄联邦能源部召开的会议上,俄罗斯 能源部部长尤素福夫和与会的俄大石油公司、石油管道 运输公司的代表提出“二并一”的折衷方案:将“安大 线”和“安纳线”两条线合并一条线路,在安加尔斯克 -纳霍德卡干线上建设一条到中国大庆的支线,其中到 中国的管道线路将优先开工。
第一,中俄合作中的美日因素 美国希望控制和获得俄的石油 “9.11”后,美俄加强了能源合作。近两年,俄 美多次进行能源会谈。 2002年5月,在俄美高峰会议上,美国表示对俄罗 斯石油感兴趣,决定向俄东西伯利亚和太平洋沿 岸投资; 同年10月初,俄美能源部长峰会决定,继续投资 萨哈林—1号和萨哈林—2号油气田;在摩尔曼斯
影 响 因 素 分 析
口阿曼的石油减少
中俄友好合作会降低美国的影响。 日本有关专家分析,日本政府表示对“安纳”管线投资, 首先考虑的是战略,即“要在中国影响日益扩大的东北 亚地区确保日本的地位”。 2000年2月,日本在与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的公开合作 竞标中败下阵来,2003年5月,伊朗迫于政治压力,又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中俄天然气管道)是中俄两国政府合作的重大能源合作项目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境天然气管道之一。
其建设标志着中俄两国天然气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为双方经济合作带来了重要机遇。
工程概述中俄天然气管道工程自2014年开始建设,2019年正式投产。
该工程总长度约为3,000公里,起点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附近的雅尔塔镇,终点则是中国吉林省珲春市。
该管道经过俄罗斯远东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等地。
其中,俄境内管道约长2,200公里,中国境内管道约长800公里,规划输气量高达每年380亿立方米。
工程优势实现对国际市场的多元化中俄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建设实现了中国对能源进口国家的多元化,打破了其长期依赖单一国家石油天然气来源的局面。
对于中国的能源安全, 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同时,这也有利于俄罗斯对国际市场的多元化,降低了该国对欧盟等国家天然气销售市场的依赖程度。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中俄天然气管道工程评估估计,相比海运,管道输气方式可以降低相当数量的成本。
此外,天然气可以根据需求稳定的分期输送,而不能储存的液化天然气在运输中往往会出现浪费。
双方互利共赢中俄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建设除了有助于对国际市场的多元化外,还有许多明显的共同利益。
该项目在此前,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大量天然气,不仅增加了中国的能源来源,也增加了俄罗斯的外汇收入,这对于俄罗斯尤为重要。
将来展望中国和俄罗斯都是能源大国,加强能源合作合乎两国利益。
目前中俄天然气管道工程已经投入试运行,并已经按时交付试运行的天然气。
这是中俄合作建设的另一座丰碑,为加强两国之间的能源合作迈出了新的一步。
此外,随着中国城市燃气需求的不断增长,未来中俄天然气管道的用途也将不断扩大。
双方还将继续加强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未来可期。
中俄两国对世界能源合作的影响分析

中俄两国对世界能源合作的影响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能源合作愈加频繁和密切。
其中,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合作的影响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模式、影响因素以及国际能源格局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模式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模式主要体现在油气管道和天然气资源合作方面。
1、油气管道合作中俄两国的油气管道合作主要分为两个方向:西伯利亚-中国管道和东线天然气管道。
西伯利亚-中国管道于2009年开始建设,2010年投入使用,是中俄两国至今最大的管道合作项目。
该管道起点位于俄罗斯汉特-曼西自治区的西西伯利亚油田,经过蒙古国,终点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大庆市。
该管道全长约3500千米,输送的油气量每年可达到3000万吨。
该管道的建设不仅扩大了中俄两国间的能源合作规模,也加强了两国间的经贸联系。
东线天然气管道则是指从俄罗斯开发的远东天然气田,通过哈萨克斯坦中线天然气管道和中国境内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两部分,输送到中国东北地区。
该项目自2014年提出以来,经历了多个阶段的磋商和协商,直至2019年正式开始投产。
该项目的开发具有深远的意义,能够满足中国东北地区大量的天然气需求,也为俄罗斯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天然气出口市场。
2、天然气资源合作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不仅体现在管道建设方面,也包括天然气资源的合作。
中俄天然气合作历史悠久,远在2004年就已开始。
目前,中俄两国天然气合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俄罗斯自东方燃气管道向中国运输不同形式的天然气,其中包括LNG (液化天然气)和CNG(压缩天然气)等;(2)中俄两国在打造天然气超级管道方面对接,促进能源市场的融合,扩大两国间的合作交流;(3)中俄两国还合作开发了包括琼海地区的南海和东海以及北极地区的天然气资源等。
二、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影响因素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关系: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扩大了两国间的经贸联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互补性。
中俄天然气管道工程方案

中俄天然气管道工程方案1. 项目背景中俄天然气管道工程是指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合作建设的天然气输送管道工程。
该项目的背景是两国天然气资源丰富,有利于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
中俄双方希望通过建设天然气管道,实现双方能源资源的互补、合作发展,提高能源安全。
2. 天然气资源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之一,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国之一,因此两国在天然气领域有着天然的合作基础。
中俄天然气管道工程将俄罗斯丰富的西伯利亚天然气资源输送到中国境内,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3. 管道建设中俄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建设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管道线路的选择,需要考虑地理条件、气源地位置、输送距离等因素,确定最佳的管道线路。
其次是管道设计,需要根据输送天然气的特性和输送量确定管道规格、设计参数等。
最后是管道施工和运营,需要考虑建设时间、成本投入、日常运维等因素。
4. 技术方案中俄天然气管道工程的技术方案包括天然气输送技术、管道建设技术、安全监测技术等多个方面。
其中天然气输送技术是关键,需要确保输送过程中天然气的质量和安全,通过压缩、调压、脱水等工艺保证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
管道建设技术包括开挖、铺设、焊接等工艺,需要满足工程质量和安全要求。
安全监测技术是管道运营的重要环节,通过监测系统对管道进行实时监测,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
5. 环境保护在中俄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首先是管道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其次是管道运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需要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对运行中的管道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6. 经济效益中俄天然气管道工程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双方的经济发展带来的直接、间接裨益。
通过俄罗斯天然气资源的输送,可以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同时也为俄罗斯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天然气出口市场。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意义重大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意义重大作者:杨进来源:《世界知识》 2019年第24期文/杨进2019年12月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视频连线,共同见证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仪式。
中俄代表分别在黑河、阿塔曼斯卡亚和恰扬金三个管道沿线站向中俄两国元首汇报:俄方已准备好向中方供气、中方已准备好接气。
2019年11月,中俄两国外交部门和相关油气企业几乎同时高调“官宣”: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将于12月初正式投入运营。
12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视频连线,共同见证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仪式。
这个被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赞为“全球能源领域最大投资项目”的天然气国际管线正式投产使用,时值中俄建交70周年,又是中俄两国领导人宣布建立“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头一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再次引起世界关注。
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尽管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谈判从接触到谈成经历一些波折,但是两国政府对这个项目一直抱有很高期待。
早在2014年5月,在中俄两国领导人见证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签署了为期30年,合同额高达4000亿美元的供气协议。
双方商定,俄罗斯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
30年内,俄罗斯将向中国能源市场供气超过1亿立方米高质量天然气。
协议达成后,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这条管线建设难度极大。
按照规划,该管道全线建成后,将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延伸到中国长三角地区,逾8000公里,俄罗斯境内管道全长约3000公里,我国境内段新建管道3371公里,利用已建管道1740公里,中国境内途经9省份,跨越5111公里。
这不仅涉及管道建设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还涉及两国对各自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国际能源合作走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判断。
据媒体披露,仅仅就过境段控制性项目,从选择穿越点、穿越方式到确定设计标准和现场施工执行,双方就进行了22轮谈判,足见项目复杂程度。
2021-2022学年湖南省株洲市攸县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湖南省株洲市攸县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的歌曲,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
就此完成1~3题。
1.下列有关亚洲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A.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B.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C. 印度河是亚洲第一长河D. 亚洲是世界季风气候最典型地区2.有关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亚洲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B. 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C. 亚洲是世界国家最多的大洲D. 亚洲是世界经济水平最高的大洲3.世界上各种气候类型中,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A. 热带季风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地中海气候D. 温带大陆性气候北纬40度被称为“地球的金项链”,这里环境多样、物产丰富。
图为40°N沿线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图及主要农产品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特征是()A. 以山地为主,东高西低B. 以高原为主,中部高东西低C. 以平原为主,西高东低D. 以盆地为主,中部低东西高5.图示地区自然环境多样,体现在()①人口分布不均,东西差异大②地表起伏大,植被类型不同③纬度跨度大,热量差异大④东西跨度大,降水差异大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日本是我们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的影响,中日两国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有着很大区别。
读图完成6~9题。
6.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究其原因,不包括()A. 靠近原燃料产地、交通运输便利B.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C. 便于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制成品D. 城市集中、消费市场广大7.日本多火山地震,其主要原因是()A. 多岛屿、受海浪影响B. 位于板块交界地带C. 工业发达、污染严重D. 人口稠密、人类活动影响8.下列关于日本农业说法正确的是()A. 工业发达,农业都是大型机械化作业B. 农业精耕细作,科技含量高C. 受海洋影响,多热带经济作物D. 日本农业人口比重最大9.下列属于日本文化特色的是()A. 喜爱跳桑巴舞B. 传统民居茅草屋C. 编织工艺品D. 喜食海鲜料理读图,回答10~13题。
中国三条石油管道

中国三条石油管道
近年来,中国对于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而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于中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为满足能源需求,中国建设
了三条重要的石油管道,分别是中国—哈萨克斯坦管道、中国—俄罗
斯管道和中国—缅甸管道。
接下来将逐一介绍这三条管道。
第一条管道是中国—哈萨克斯坦管道,这条管道是中国和哈萨克
斯坦两国为增强经济合作所共建,全长1434千米,运输能力为2000
万吨/年。
中国—哈萨克斯坦管道外输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重要
经济圈,对于满足我国东部地区能源需求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条管道是中国—俄罗斯管道,这条管道全长2921千米,运
输能力为3000万吨/年。
该管道是中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体现,其建成后将有效增加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此外,这条管道还得到
了俄罗斯境内的轨道交通运输补充,实现了省时、省力、省成本的优势。
最后一条管道是中国—缅甸管道,这条管道全长771千米,分为
原油管和天然气管,其原油运输能力为2200万吨/年,天然气运输能
力为120亿立方米/年。
这条管道连接了中国的云南省和缅甸的若开邦,是中国对外运输石油的第三大通道。
通过这两根管道,中国可以直接
从缅甸进口原油和天然气,满足国内能源需求。
总之,中国建设三条石油管道是为了满足国内能源需求,增强国
家安全保障能力和推动经济发展。
这些管道的建成,不仅解决了我国
能源短缺问题,也为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缅甸等国家的经济
合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加强了本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产输油

黑 龙 江 省 出入 境 检 验 检 疫 局 漠 河
伙伴关系的经济基础 。 璇
原 油 将 为 中 俄 两 国 增 加 约 8 亿 美 元 贸 0
办 事 处 承 担 进 口俄 罗 斯 原 油 的质 量 检
T eW ol dCh n ig77 h dAn o gqn r
俄 方 提 供 的 检 验 数 据 比 对 。 “ 前 期 从 试 运 行 阶 段 和 正 式 输 油 首 日的 检 测 结 果 看 ,原 油 符 合 双 方 协 定 的 标 准 。 ”
担 负中俄原 油管道 漠大线 运行任
务 的 中 国 石 油 管 道 公 司 大 庆 分 公 司介 绍 说 ,管 道 从 2 1 年 1 月 试 运 行 至 今 0 0 1 状 态 良好 。 姚 伟 表 示 , 中俄 原 油 管 道
能源合作进入 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示 ,俄 罗 斯 原 油 输 送 流 速 约 每 小 时
2 0 方 米 。按 照 计 划 ,俄 罗 斯 原 油 1 立 0 开 阀首 日将 输 送 42 吨 ,一 月 份 总 计 万
1 万吨 。 32
中 国海 关 方 面 提 供 的 数 据 说 。依 照 目前 国 际 原 油 价 格 测 算 ,1 0 万 吨 50
GIb l io a Vs n o i
油 主 要 靠 铁 路 运 输 。 输 油 管 道 开 通 后 ,不 仅 输 送 量 大 幅 提 高 ,运 输 成 本
也 将 大大 降低 。
易额 。
验 任 务 。办 事 处 主 任 罗 学 锋 介 绍 说 , 工 作 人 员每 天 采 样 一 次 ,检 验 进 口 原 油 的 水 分 、 杂 质 、 含 硫 等 指 标 Nhomakorabea, 并 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开通中俄原油管道的深远意义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迅速发展和石油这种自然资源不断枯竭的紧张矛盾局面,使我国的四大能源通道的战略布局显得尤为重要。
四大通道包括:东北方向的中俄原油管道、西北方向的为中哈石油管道和中亚天然气管道、西北方向的是中缅油气管道、东南沿海的海上石油输送路线。
作为中国四大能源通道之一的中俄原油管道,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作用不可忽视。
下面本文主要探讨中俄原油管道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中俄原油管道深远意义俄罗斯中国
1 中俄原油管道的开工建设对于我国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石油作为工业的“血液”,不仅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商品,更是我国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对保障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保障我国的国家安全有着不可估量的安全。
随着各国经济发展,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发展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石油问题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
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08年我国进口原油1.79亿吨。
原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50%。
而事实上,我国进口石油的80%都是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输送的,但众所周知,马六甲海峡周边地区,政治情势复杂多变,国际很多势力多虎视眈眈,想控制这条航运咽喉要道,另外,该地区恐怖分子、海盗活动猖獗,更使马六甲海峡波诡云谲。
再加上该通道是海上运输。
我国的能源安全一直有“马六
甲困局”之说。
而建设完工运营的中俄原油管道正是破解我国能源安全危机和保障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招妙棋。
中俄原油管道建成后,随着中缅的油气管道的开工建设(2009年3月26日,我国已经和缅甸方面达成协议,从2013年起,缅甸方面开始从缅甸西海岸玛德岛每年输送原油2000万吨和天然气120
亿立方米),我国西北、西南、东北、海上四大油气战略通道将初步完成。
这一油气进口格局,可以缓解中国海上航运的紧张局面,进一步降低能源风险,增加我国能源资源使用的稳定性。
2 中俄原油通道,有利于实现中俄的共赢,互惠互利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曾经说过,中国和俄国在当前国际背景下建设运营中俄原油管道是理性的选择。
其效果是双赢的。
俄罗斯作为能源出口大国,正面临着出口多元化的问题;而我国作为石油消费大国,大部分石油进口通过马六甲海峡,海上运输面临的压力和风险很大,陆上管道运输有利于石油供应稳定性的增加。
长期以来,俄罗斯的能源主要出口对象为欧洲国家,但是由于欧洲北海油田、以及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量石油被发现,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地位遭到了严重削弱;目前俄罗斯向欧洲出口原油的港口只有黑海港口诺沃罗西斯克,因此俄罗斯每年不得不借道出口石油,而且诺沃罗西斯克的石油输送能力有限,还受到土耳其的牵制,一旦土耳其不让俄罗斯油轮通过达达尼尔海峡,那么俄罗斯唯一的石油海上通道将被堵死。
俄罗斯的石油在向欧洲出口方面受到了极
大的限制,这对于雄心勃勃希望通过石油实现大国复兴的俄罗斯,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另一方面,俄罗斯把目光转向了东亚。
据数据表明,俄罗斯已经探明的石油储备中,西伯利亚的石油储备占据其中的70%一以上。
但俄罗斯西伯利亚的石油一直处于“有女难嫁”的局面,因为韩国、日本、中国都想得到俄罗斯的资源,但俄罗斯一直拿着资源待价而沽。
事实上,俄罗斯想把石油卖给日本、韩国是不现实的。
因为俄罗斯的石油开发勘探开发投入成本高昂。
而且俄罗斯资金紧张,没有太多精力进行。
他不可能把石油卖给许多国家。
最优选的方案就是供给给中国。
而对于中国也是获益的。
俄罗斯的石油储备资源丰富,据专家评估:俄罗斯探明的石油储备占世界储备的6.1%。
这也说明,中国可以通过原油管道持续稳定并可能扩大进口俄罗斯石油,在一定时间内,中国的的能源可以得到保证。
那么,这样也可以保证中国强劲的增长势头。
具体上说,中俄石油管道途径黑龙江的县市区,这对于推动这些县市区的发展和改变这些地区的增长方式,响应东北老工业基地崛起的国家战略,从长远上看,中国还可以沿中俄石油管道修建铁路和公路,把这些地方开辟成中国和俄罗斯的货物中转站。
3 中俄石油管道将是中国东北的一条战略要道
1994年中国转变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在2003年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达到了32%(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当一个国家对进口
石油依赖程度达到30%时,该国将会面对能源安全问题),到2013年还在不断地增长中。
而事实上,中国相关部门并没有制定及时有效的石油政策,并且石油进口结构单一,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尚未建立,导致了中国在世界原油市场上屡屡处于被动不利的局面,2003年下半年,中国就曾经发生了一次由长江三角洲开始蔓延到华东、华南地区的“油荒”, 2004年,由于伊拉格战争,国际原油价格突飞,中国受到了沉重地打击,这两个事件都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相当不利的影响。
中俄原油通道作为中国一条重要的石油通道,为中俄能源贸易打开了一个缺口。
使我国能源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中俄双方都应该珍惜合作机会。
在油气资源合作上要尊重市场规律,遵守市场规则,要有只有共赢才能推动中俄油气合作的意识。
我们中国不仅要考虑到自身的利益,也应该维护好合作伙伴的利益,只有这样,合作方能长久。
中俄双方要不断加深能源资源合作方面的对话交流。
4 结语
中国的能源进口将由中东、中亚和非洲、俄罗斯这三大部分组成,三者互为竞争,互为补充。
而随着中俄石油管道的建成运营,显而易见,在即将到来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与俄罗斯的石油进出口关系将一步步深化,作为中国进口石油的“三足”之一的俄罗斯在中国石油进口比例中将大大升高,中俄能源关系将进一步密切。
势必,俄罗斯因素要在中国石油安全中占据很重大的比重。
参考文献
[1] 吴磊.中国石油安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 崔民选.2009年中国能源发展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
[3] 杨尚明.2007年国内外石油发展经济热点展望[j].国际石油经济,2007,1
[4]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公司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