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零售超市盈利模式研究分析
新零售背景下百货业盈利模式创新路径与对策

新零售背景下百货业盈利模式创新路径与对策随着新零售浪潮的兴起,百货业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变革。
新的消费趋势和技术创新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如何应对新时代的商业挑战,百货业需要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提升盈利模式,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一、创新路径(一)完善商品供应链系统在新零售时代,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需要加强商品供应链的整合和优化。
构建高效的供应链系统,能够提升百货业的经营效率,减少库存积压和运输成本,提高商品品质和降低库存风险。
同时,百货业可以与各大品牌供应商合作,扩大采购渠道和形成稳定的供应链体系,进一步提高采购效率和商品销售比例。
(二)提供个性化的购物体验针对个性化的需求,百货业可以通过提供差异化的购物体验,满足消费者的品质需求和购物习惯。
例如,设置特色主题展位和快闪店,打造专业的购物导购团队,提供线上、线下的一站式购物体验,增加消费者体验价值,提高购物满意度和品牌忠诚度。
(三)推广多元化的营销方式百货业应该加强多元化的营销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用户活跃度。
对于有潜在购买需求的群体,可以通过主题展览、限时折扣和优惠活动等方式进行宣传和推广。
同时,基于用户数据和社交媒体的营销方式也需要得到加强,如社交电商、KOL营销等,进一步提高用户参与度,促进品牌口碑的传播和营销效果的提高。
(四)构建智能化的销售网络百货业可以通过智能化的销售网络,提高销售业绩和服务质量。
例如,增加互联网营销投入,建设完善的O2O模式和跨界合作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方便、快捷的线上、线下购物环境。
同时,通过电子化管理系统和智能化的客户服务,提供高效的售后服务和定制化的产品服务,进一步提升商品品质和购物体验。
二、对策措施(一)强化品牌投资和品质保障百货业可以加强品牌扶持和渠道投资,提高商品的品牌价值和知名度。
同时,要严格把控产品品质,完善产品质量检测流程,以确保商品的质量有保障,消费者有信心购物。
(二)加强消费者教育和需求分析对于消费者教育和需求分析,百货业需要深入了解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需求,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新零售背景下百货业盈利模式创新路径与对策

新零售背景下百货业盈利模式创新路径与对策随着新零售的兴起,百货业面临着盈利模式的转型和创新。
传统的百货业盈利主要依赖于商品销售和租赁收入,而在新零售背景下,百货业需要寻找新的盈利模式。
本文将探讨百货业盈利模式创新的路径和对策。
百货业可以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来增加盈利。
传统百货业可以利用新零售技术,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对顾客进行个性化推荐和定制化服务。
通过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购物体验,百货业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提高销售额。
百货业还可以开展增值服务,例如提供虚拟导购、私人形象设计师等,为顾客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增加销售附加值。
百货业可以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来创新盈利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消费者线上购物意识的提高,百货业可以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来增加盈利。
百货业可以在线上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将线下实体店与线上平台相结合,打破传统的销售边界,为顾客提供一站式购物体验。
百货业还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数据共享,将线上的用户行为信息与线下的销售数据相结合,进行精准的营销和推广,提高销售效益。
百货业可以通过打造自有品牌来创新盈利模式。
传统的百货业主要依赖于代理销售品牌商品,而在新零售背景下,百货业可以考虑推出自有品牌。
通过打造自有品牌,百货业可以更好地控制和管理商品的质量和价格,提高盈利水平。
自有品牌还可以帮助百货业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忠诚度,吸引更多的顾客。
百货业可以通过与其他行业的合作来创新盈利模式。
在新零售背景下,百货业可以与其他行业进行合作,例如快递公司、物流公司等,共享资源,提高效率。
百货业还可以与其他行业进行垂直整合,例如与餐饮业合作,提供餐饮服务,增加附加值。
通过与其他行业的合作,百货业可以拓展业务范围,增加盈利渠道。
百货业在新零售背景下需要创新盈利模式。
通过提供增值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打造自有品牌和与其他行业的合作,百货业可以增加盈利渠道,提高盈利水平。
百货业还需要不断关注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灵活调整经营策略,适应新零售发展的需求,实现可持续的盈利增长。
百货零售企业_品牌联营_模式下的盈利能力分析

百货零售企业_品牌联营_模式下的盈利能力分析百货零售企业品牌联营模式下的盈利能力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升级,品牌联营逐渐成为百货零售企业的一种重要经营模式。
品牌联营模式通过与品牌商合作,以共同开拓市场、提高销售额、降低风险为主要目的,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本文将对百货零售企业品牌联营模式下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
一、引言近年来,传统零售行业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不断压缩。
为了寻求新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百货零售企业开始尝试品牌联营模式。
这种经营模式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降低经营风险,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学者对百货零售企业品牌联营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品牌联营的动因,二是品牌联营的模式选择,三是品牌联营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其中,关于盈利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
然而,盈利能力是衡量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对于百货零售企业而言,分析品牌联营模式下的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百货零售企业品牌联营模式下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其次,通过实证分析法,以某百货零售企业为例,收集其近几年的财务报表和相关数据,对品牌联营模式下的盈利能力进行实证研究;最后,通过比较分析法,将实证结果与非品牌联营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品牌联营模式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贡献。
四、结果与分析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百货零售企业品牌联营模式下的盈利能力显著高于非品牌联营企业。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规模扩大:品牌联营模式有助于吸引更多具有品牌需求的消费者,扩大市场规模,提高销售额。
2、成本降低:通过与品牌商的合作,百货零售企业可以降低采购成本、营销成本和库存成本等。
3、品牌效应增强:与知名品牌合作,有助于提升百货零售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进一步吸引消费者。
4、风险分散:通过与品牌商共同承担风险,百货零售企业的经营风险得到了有效分散。
国内超市盈利模式

国内超市盈利模式第一篇:国内超市盈利模式国内超市盈利模式目前我国超市行业主要有4中盈利模式:“家乐福”模式,“房地产”模式,“批发商”模式和“沃尔玛”模式,基本上,所有的超市都同时在这4中盈利模式下赚钱,只是不同的超市可能盈利来源的重点不一样。
“家乐福”模式是指超市企业的主要盈利来源是向上游供应商收取各项通道费用(促销费、店庆费、堆头费和进场费等),财务上的表现是:其他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能达到10%-20%,商品售价比其他超市公司略低,主营毛利率比其他超市也略低。
“房地产”模式的主要盈利来源是占有优势物业资源,实现人气的聚拢和收入的增加。
财务上的表现是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存在百货业务的收入(返点收入)。
一般地,百货业务带来的收入占比能在20%-50%左右。
同时,由于百货毛利率一般较超市业务毛利率高,公司主营毛利率会相对较高。
“批发商”模式的盈利类似于品牌服装,主要是指超市企业通过输出品牌和管理来扩大收入规模,提高资产周转,财务上的表现是企业主营收入中有10%-50%的批发收入,超市门店有10%-50%左右的加盟店或托管店,公司的应收帐款比重还会比较高,甚至能超过10%。
“沃尔玛”模式是指超市企业主要盈利来源是公司通过降低商品的采购成本,实现购销业务价格上的竞争力,提高收入规模和资产周转,其财务上的表现是公司其他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很低,不超过10%。
同时,公司主营毛利率比行业内其他超市要略高,公司产品的售价比其他超市也要略低。
“沃尔玛”模式与“家乐福”模式的相同点是两种模式下终端商品销售价格都比较低,并且两种模式发展的后期都会出现供应商主动寻找超市企业,超市企业筛选优质供应商的局面。
二者不同点是:“沃尔玛”模式发展前期是适应市场,更多的需要超市企业研究商品,寻找供应商;而“家乐福”模式发展前期是培育市场,更多地需要超市企业能扛住低盈利、甚至不盈利的局面。
第二篇:盈利模式一、外部的盈利模式盈利模式分析1.利用DIY蛋糕市场的空白进行盈利,因为在东营还没有一家DIY蛋糕店。
新零售背景下百货业盈利模式创新路径与对策

新零售背景下百货业盈利模式创新路径与对策随着新零售的发展,传统的百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然而,传统百货业的盈利模式已经逐渐无法适应现代消费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因此,百货业需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本文将针对新零售背景下百货业的盈利模式创新路径和对策进行探讨。
一、盈利模式创新路径1. 多元化产品选择传统的百货业经营范畴单一,产品选择相对固定。
为了应对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百货业需要拓展产品种类和品牌数量,扩大产品选择范围。
例如,引入新品牌和新产品,尝试与其他品牌或领域合作,拓展百货业的产品线,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
2. 互联网+开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百货业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将线下零售与线上电商相结合。
例如,建立网上商城、开展社交电商活动,通过融合线上和线下业务模式,增加销售渠道,提高销售额。
3. 提升用户体验消费者需要更加舒适、便捷、快速的消费体验。
因此,百货业需要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提升用户体验。
例如,采用智能收银、大数据分析、AR/VR等技术设备,提高百货业的效率和便捷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便捷的购物体验。
4. 科技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百货业需要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新概念,不断创新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品牌影响力、营销策略等方面的竞争力。
例如,尝试智能和虚拟现实、无人机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在营销、服务和生产等方面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二、对策百货业需加强对产品选择和创新的重视,根据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进行产品更新和改进。
另外,要关注新兴行业和新技术的发展,开展跨产业和产业合作,以促进产品innovation和技术升级。
2. 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革百货业需要引入新的信息技术和业务模式,深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革。
例如,开展大数据应用、云计算建设、智慧门店建设、线上线下融合、信息化管理等业务创新。
这可协助提升管理效率、优化操作流程、降低成本、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新零售背景下百货业盈利模式创新路径与对策

新零售背景下百货业盈利模式创新路径与对策在新零售背景下,百货业需要创新盈利模式以应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变化带来的挑战。
以下是一些创新路径与对策:1. 数据驱动的营销策略:利用新零售技术,百货业可以收集和分析大量消费者数据,了解他们的购物习惯和需求,从而制定精准的营销策略。
可以通过个性化推荐、定制化产品和服务等方式来吸引和挽留消费者。
2. 多渠道销售:百货业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同时销售产品,满足消费者不同的购物偏好。
线上销售可以提供更方便的购物体验,线下销售可以提供更真实的产品展示和试用环境。
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和融合,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忠诚度。
3. 服务升级:百货业可以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个性化的服务,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品牌价值。
可以开设时尚咖啡厅、美容护理中心、时装秀等特色服务,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购物和体验。
4. 品牌合作和跨界合作:百货业可以与其他品牌和行业进行合作,共同推出独特的产品和服务。
可以与知名设计师合作推出联名款产品,或与美食、旅游等行业合作,打造多元化的购物体验。
5. 创新物流和仓储模式:百货业可以通过创新物流和仓储模式,提高商品供应链的效率和准确率。
可以引入机器人和无人仓库技术,实现快速配送和减少人工成本。
6. 社交媒体和内容营销:百货业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和内容营销,建立品牌形象和与消费者的互动。
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最新产品信息、搭配推荐、活动广告等,吸引消费者关注和参与。
7. 引入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百货业可以引入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提供更具有沉浸感和趣味性的购物体验。
可以通过虚拟试衣、AR导购等方式,帮助消费者更准确地选择和购买商品。
为了实现以上创新路径,百货业需要关注以下对策:1. 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百货业需要不断投入研发新零售技术和创新服务模式,同时培养和吸引具有相关技术和营销能力的人才。
2. 提升品牌形象和口碑:百货业需要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
新零售模式下CQ百货的盈利能力分析

新零售模式下CQ百货的盈利能力分析目录一、内容简述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2. 研究目的和方法 (4)3. 新零售模式概述 (5)二、CQ百货公司现状分析 (5)1. 公司概况与发展历程 (7)2. 经营业务与产品种类 (8)3. 市场竞争地位及优势 (9)三、新零售模式下CQ百货的转型策略 (10)1.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战略 (11)2. 数字化营销与智能化服务升级 (13)3. 供应链优化与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14)四、新零售模式下CQ百货的盈利能力分析 (14)1. 收入来源及结构变化分析 (16)2. 成本控制及效益提升举措 (17)3. 利润水平及增长趋势预测 (18)五、CQ百货在新零售模式下的风险与挑战 (19)1. 市场竞争风险及应对措施 (20)2. 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问题探讨 (21)3. 法律法规与政策环境变化影响分析六、新零售模式下CQ百货盈利能力提升路径探讨22一、内容简述新零售模式概述:介绍新零售模式的内涵、特点及其在当前市场环境中的应用趋势,阐述新零售模式对百货行业的影响。
CQ百货现状分析:介绍CQ百货的基本情况,包括其发展历程、业务范围、市场定位等,并分析其在传统零售模式下的经营状况和盈利模式。
新零售模式下CQ百货的盈利机会与挑战:分析新零售模式下CQ 百货所面临的盈利机会,如线上线下融合、数据驱动、消费者体验提升等,同时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如市场竞争加剧、成本控制、技术更新等。
盈利能力分析:基于CQ百货的财务数据,对其盈利能力进行量化分析,包括收入结构、利润水平、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分析,并与其他同行业企业进行对比,以全面评估其在新零售模式下的盈利表现。
改进措施与建议: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帮助CQ百货优化盈利模式,提升盈利能力,以适应新零售时代的发展需求。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剖析新零售模式下CQ百货的盈利能力,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超市盈利分析总结

租赁给供应商
超市可以将部分场地或柜台租赁 给供应商,用于展示或销售其产
品。
其他盈利方式
会员费
其他服务费
超市可以向会员收取一定的会员费, 提供会员专享的服务和优惠。
超市可以提供其他服务,如送货上门 、代收代缴等,收取服务费用。
广告费
超市可以在店内或线上平台发布广告 ,收取广告费用。
03
超市成本分析
商品采购成本
商品采购成本
指超市在采购商品时所支付的费用, 包括商品进价、运费等。商品采购成 本是超市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 影响超市的盈利水平。
降低采购成本的方法
超市可以通过集中采购、长期合作协 议、比价采购等方式降低商品采购成 本,提高盈利能力。
人力成本
人力成本
指超市在员工薪酬、福利等方面的支出。人力成本是超市运营成本的重要部分 ,直接影响超市的盈利状况。
消费者需求
消费习惯
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喜好以及需求量对于超市的 商品组合和定价有重要影响。
消费水平
消费者的购买力水平决定了超市商品的价格和销 售量,进而影响盈利。
消费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超市需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这些变化。
经济环境
经济增长
01
经济环境良好时,消费者购买力增强,有利于超市提高销售额
降低人力成本的方法
超市可以通过优化排班、提高工作效率、采用自动化设备等方式降低人力成 ,提高盈利能力。
运营成本
运营成本
指超市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包括租金、水电费、设备维护费用等。运 营成本是超市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超市的盈利状况产生影响。
降低运营成本的方法
超市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布局、节能减排、定期维护设备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提 高盈利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货零售超市盈利模式分析————————————————————————————————作者:————————————————————————————————日期:本科生毕业论文百货零售超市盈利模式分析-----以华联综超为例院系名称会计学院姓名刘丽辰学号20114091029专业财务管理指导教师2015年5月30日摘要当前百货零售业日益成熟,零售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大型的百货连锁企业已经成为零售市场的主导力量。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来越激烈,尤其是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营业场所租金、能源成本,还有人力资源成本也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企业的盈利水平。
同时,市场竞争、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销售途径和产品等的多样化,也在制约着百货零售业的发展。
只有具有了好的采购策略、销售策略、成本管理等,才能保障企业赢得更多的利益,使企业占领更高的市场份额,拥有持久的竞争力。
本文以华联综超为例,采用理论与现实案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企业如何盈利以及未来是否盈利进行分析,由小及大,对百货零售业的盈利模式进行重点分析,以促使我国百货业在改革发展中提高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从而使其能又好又快发展下去。
关键词:华联综超;百货零售业;盈利模式AbstractThe current department store retail industry matures, the role of retail industry i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more and more big, and the few large department store chain has become the dominant force in the retail market.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enterprises and to the fiercer, 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he business premises rents, energy costs, and human resource cos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ly affects the profita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At the same time, the market compet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the marketing approach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products and so on, are also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department store retail. Only has the good sourcing strategy, sales strategy, cost management, etc.,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the enterprises win more, make the enterprise to occupy a higher market share, has a lasting competitiveness.Hualian Hyper Market, for example, this paper adopts case study method of combining theory and reality, how to profit from the enterprise and the future profit analysis, and from small to big, to focus on the profit pattern of department store retail analysis, to promote China's retailing industry in the reform,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profit ability and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thus can make the sound and rapid development.Key Words: Hualian Hyper Market; Department Store Retail; Profit Model目录1.前言 (1)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研究内容 (2)1.3研究方法 (2)1.4研究结论 (2)2.百货零售业盈利模式分析 (3)2.1盈利模式基本概念界定 (3)2.2百货零售业盈利模式分析 (3)2.2.1百货零售业经典盈利模式分析 (3)2.2.2百货零售业现有一般盈利模式分析 (4)2.4百货零售业盈利模式评价的相关指标分析 (4)2.4.1商品经营能力分析 (5)2.4.2资产资本盈利能力指标 (5)3.案例分析 (5)3.1华联综超简介 (5)3.2华联综超盈利模式现状分析 (6)3.2.1优化供应链建立供应长期互利合作机制 (6)3.2.2建立全国网络信息系统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各种促销手段 (6)3.2.3积极寻求政府补贴 (6)3.3华联综超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7)3.3.1依赖政府补贴忽视主营业务 (7)3.3.2店铺扩张造成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下降,费用增加 (9)3.4相关对策 (11)3.4.1引进智能设备并改进营销模式以增加营业收入 (11)3.4.2降低门店扩张速度抓紧供应链优化来控制成本费用 (11)4.总结 (12)5.参考文献 (13)6.致谢 (14)1.前言1.1研究背景及意义中国传统的百货业正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主要为各家百货零售公司经营的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商品都处于买方市场,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
同时,逐年上升的物流成本、商流费用、内部的管理费用和经营成本,还有来自外部的税收和工商管理费用等成为百货公司利润的“杀手”。
还有,市场状况瞬息万变,技术革新大大缩短了商品的生命周期,某种商品在市场上持续热销的情况很难出现。
此外,电子商务对终端客户的分流和市场挤压,还有利用web3.0时代所衍生的载体渠道——微商,也正凭借其低廉的成本,多样化的产品来满足新生代客户群体的多样需求,争夺正在崛起的市场。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对百货零售业盈利模式的探讨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百货零售业发展和进步的规律进行多角度了分析,逐渐形成一个理论体系,其中国外比较著名的有:美国哈佛商学院零售专家麦克奈尔教授提出的“零售轮转理论”,形象地表现了零售业态的变革,他指出,零售业态的经营策略是由“低成本低价格”到“高费用高价格高毛利”再到“低成本低价格”以此循环;1966年丹麦学者尼尔森提出的“真空地带理论”[15],他假设商品的综合价值与其价格成正比,从现有零售形态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真空地带”中产生新的零售业态;美国巴里·伯曼、乔尔·R·埃文斯[8]合著的《零售管理》一书中提到的“商品攀升理论”则不同于零售轮转理论的产品质量及服务战略,而是侧重于拓展商品组合的宽度以维持客户稳定;1963年E.Brand提出并由再经S.C.Hollander 发展并命名的“手风琴理论”,这个理论也是从商品组合的角度出发,认为在本质上零售业由小深度大宽度到大深度小宽度,再到小深度大宽度,不断循环发展的。
有关百货零售业的理论还有“辩证法理论”、“连锁零售生命周期理论”、“自然选择理论”、“环境理论”和“生态理论”等。
再说国内,2006年中国零售研究中心的李飞和汪旭晖[5]曾从供零消这三者的关系的角度出发,对中国零售业盈利模式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1990年之前中国零售业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商品的供销差价盈利,1990年以后主要通过收取通道费盈利,他预测未来中国零售业的理想盈利模式是优化价值链,形成从进销差价、成本控制和商品促销三个方面获得利润。
现在,零售业态看起来也的确更逐渐趋向于低成本高服务的中间发展——Big Middle,韩耀[3]等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刻研究。
沃尔玛就是其中一个典范,沃尔玛投入大量资金,建立起广泛的信息管理系统,运用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和制度,提高管理的效率,实现对全球连锁店实时监控,进一步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降低了其运营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服务水平。
这使沃尔玛一举成为“Big Middle”在百货零售业的领头企业。
而本文的探究对象——华联综超,基本上在不断对供应链进行优化和采取其他措施来成本控制,还使用一系列促销手段来增加收入。
作为带动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对零售业的研究势必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零售业中百货零售业更是占了很大的比重。
因此,作为商业产业中重要的一部分,如何使百货零售业在众多零售业态中脱颖而出,就要不断改进和发展我们的盈利模式和经营策略,从而更好地改善人们的生活。
1.2研究内容本文采用一系列研究方法,首先从整体上对百货零售业盈利模式现状进行分析,然后以华联综超12年至14年的报表数据为基础分析对其盈利能力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并以此作为基础,建立百货零售业各方面的评价指标,并结合对比企业的财务数据对其进行评价,从而了解当前影响华联综超盈利模式的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1.3研究方法(1)水平分析法水平分析法。
水平分析法是根据企业连续三年(2012年和2014年)的财务报表,列出2012年到2014年同一项目的趋势,横向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营业情况增减变化的性质和方向,体现了分析的具体方向,这种方法是会计分析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2) 比较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则是取自本公司的相关指标分析,并与行业标准和同行业企业进行对比,更加客观、深入、真实的分析总结出类比对象的优劣,为探求更加完善的、科学的盈利模式提供借鉴。
本文正是以华联综超为中心对象,以行业标准和对比企业的财务数据为参照对象,通过比较分析法进行分析。
(3)定性法与定量法本文通过定性分析对搜集到的文献进行基本归纳,并据此研究我国百货零售业的盈利模式现状,在本文的最后提出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