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练习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练习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练习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Na2O2 B.NaHSO4 C. HNO3 D.I2

2.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Na2O B.HNO3 C.HCl D.NH3

3.下列化合物中所有化学键都是共价键的是() A.NH4Cl B.NaOH C.CaF2 D.CH4

4.与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阴离子跟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阳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 A.MgBr2 B.Na2S C.CaF2 D.KCl

5.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A.H2O B.CaCl2 C.KOH D.Cl2

6.下列过程中要破坏离子键的是() A.氯化钠固体溶于水 B.氯气溶于水 C.碘晶体升华 D.钠与氯反应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一个阴离子可同时与多个阳离子间有静电作用

B.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只能是金属离子

C.凡金属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都形成离子键

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8.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各组中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A.10与19 B.6与16 C.11与17 D.14与8

9.下列关于离子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吸引形成的 B.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C.非金属元素之间构成的化合物都不是离子化合物 D.共价化合物中可能有离子键

10.下列电子式中,正确的是()

A . B.N…N

C . D.

11.下列变化中,不需破坏化学键的是()A.加热氯化铵 B.干冰气化 C.食盐熔化 D.氯化氢溶于水

12.下列能说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事实的是()A.氯化氢不易分解 B.液态氯化氢不导电

C.氯化氢溶于水发生电离 D.氯化氢水溶液显酸性

13.下列物质中存在分子间作用力的是()A.食盐 B.金刚石 C.NaF D.干冰

14.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

A、Cl2 HCl

B、F2 NaBr

C、HI NaI

D、H2SO4 NaCl

15.下列物质中不含离子键的是 ( )

(a)NH4HCO3 (b)NH3 (c)BaSO4 (d)KAl(SO4)2·12H2O (e)Ba(OH)2 (f)H2SO4

A.、(a)、(d)和(f) B、 (b)、(c)和(e) C、 (d)和(e) D、 (b)和(f)

16.下列化学式中,能真实表示物质的分子组成的是 ( )

A、CuSO4

B、CS2

C、Na2O

D、CsOH

17.下列微粒中,不存在共价键的是()

A A. He B. H2 C. NH4Cl D. H2SO4

18.CO2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金属镁反应,干冰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形成CO2气体,这两个变化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作用分别是()

A.化学键,化学键

B. 化学键,分子间作用

C. 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

D.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

19.下列变化或应用中,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的是()

A.氯化钠晶体溶于水

B. 硝酸钾晶体的熔化、冷却

C. 次氯酸用于杀菌消毒

D. 夏天马路洒水降温

二、填空题

20.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

1、原子的电子式:

Na Al O F Ne Cl

2、阴离子的电子式:

N3—O2-F- H-Cl-

3、阳离子的电子式:

H+ Na+Al3+ NH4+

4、分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Cl2 H2 O2 N2 HCl

H2O NH3 CH4 CO2 CCl4

NaCl MgCl2 Na2S NaOH Na2O2

H2O2 NH4Cl

21.已知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为C>A>B>D>E;A、C同周期,B、C同主族;A与B形成离子化合物A2B,A2B中所有离子的电子数相同,其电子总数为30;D和E可形成4核10电子分子。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五种元素的名称:A ,B ,C ,D ,E 。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A2B的形成过程。

(3)写出D元素形成的单质的结构式:。

(4)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E与B形成的化合物:;A、B、E形成的化合物:; D、E形成的化合物:。

(5)A、B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2B2属于(“离子”“共价”)化合物,存在的化学键是,写出A2B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短周期的三种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变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X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Y和Z两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的总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X和Z可以形成XZ3的化合物。请回答:

(1)X元素的名称是;Y元素的名称是;Z元素的名称是。

(2)XZ3化合物的分子式是,电子式是。

(3)分别写出X、Y的含氧酸的分子式 , 。

基本粒子关系

基本粒子关系 强子就是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可以分为介子和重子,目前粒子物理的夸克模型认为介子是由夸克和反夸克组成,重子则有三个夸克(或者反夸克)组成,重子可以再分为核子(包括质子和中子)和超子(因为质量超过核子的质量而得名)。电子和中微子等属于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 目前粒子物理认为轻子,夸克等没有结构,是点粒子。 电子质子等粒子带有电荷,带电粒子之间可以发生电磁相互作用,而电磁作用场的量子是光子,即带电粒子之间通过交换光子而发生相互作用。 夸克带有颜色(或者色荷),夸克之间,夸克和胶子之间,胶子之间,可以发生色相互作用,而色相互作用场的量子是胶子。 光子和胶子都是传递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目前认为它们也没有结构,是个点粒子。 第一类:纯单个粒子,中微子,电子,大统一粒子,夸克。 第二类:由两个基本粒子合成的粒子,如π介子,W、Z玻色子。 第三类:由三个基本粒子合成的粒子,如:中子,质子及其它强子。 第一类粒子中的大统一粒子不能游离态存在,它们必须二个并存,构成了π介子,和W玻色子。(特别注意的是,这一点与传统理论完全不同,为什么要这样猜想呢?你如果接着往下看就明白了。)第一类中的夸克也不能单独存在,它们必须三个并存在,构成了质子与中子等强子 |评论 1. 强子和轻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两个基本类别 ①强子:由夸克组成的粒子。两个夸克组成的强子叫介子;三个夸克组成的强子叫重子。所以,不管是介子还是重子,都是强子。与之对应的是轻子。 ②轻子:目前已知的的轻子有三代,包括电子及电子中微子、缪子及缪子中微子、tau子及tau子中微子。轻子之所以叫轻子,主要是因为轻子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发现其有内部结构,认为轻子是点粒子。 2. 胶子是传递强相互作用的传播子。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即强子是有夸克组成,夸克和夸克之间形成的介子或者重子就是靠夸克间的胶子相互传递从而耦合在一起的。 3. 根据色禁闭理论,单独的夸克是不存在的,而胶子是传播子,严格意义上将,比较两者的大小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单独的夸克不存在,存在的夸克都以介子或强子而存在。没法和胶子进行定量的比较。胶子没有固定的尺寸,胶子和光子一样,都是传播子,只不过胶子传播强相互作用力,而光子传播电磁相互作用力。 发给我自己..强子,重子,介子,中微子,轻子 2008-07-13 23:55 强子提供强相互作用的介子 质子、中子里有些什么质子、中子里有些什么 对强子结构和标准模型研究的一再成功已表明夸克和色场是强子世界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尽管如此,强子物理还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困难,如夸克幽禁、质子自旋危机、质子衰变等.

(完整版)相互作用练习题及答案

相互作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 C.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 D.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 2.关于摩擦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 3.一条轻绳承受的拉力达到1 000 N时就会断,若用此绳进行拔河比赛,两边的拉力 大小都是600 N时,则绳子() A.一定会断B.一定不会断C.可能断,也可能不断 D.只要绳子两边的拉力相等,不管拉力多大,合力总为0,绳子永远不会断 4.某同学从台阶向下跳到地面的软垫上。从接触软垫到停下来的过程中,该同学的受 力是() A.重力B.重力、垫子的支持力、该同学对垫子的压力 C.重力、垫子的支持力D.重力、垫子的支持力、垫子对该同学的冲击力 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的木块,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 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A.10 N,向左B.6 N,向右C.2 N,向左D.零 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力把物体向上抛出,物体上升过程中仍受到向上的力 B.一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直接接触到它并且施加了这种作用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D.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独立存在 7.对两个大小不等的共点力进行合成,则()

相互作用练习题及答案复习过程

相互作用练习题及答 案

相互作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 C.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 D.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 2.关于摩擦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 3.一条轻绳承受的拉力达到1 000 N时就会断,若用此绳进行拔河比赛,两边的拉力大小都是600 N时,则绳子() A.一定会断 B.一定不会断 C.可能断,也可能不断 D.只要绳子两边的拉力相等,不管拉力多大,合力总为0,绳子永远不会断 4.某同学从台阶向下跳到地面的软垫上。从接触软垫到停下来的过程中,该同学的受力是() A.重力 B.重力、垫子的支持力、该同学对垫子的压力

C.重力、垫子的支持力 D.重力、垫子的支持力、垫子对该同学的冲击 力 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的木块,在水 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 N,F2=2 N。若 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A.10 N,向左B.6 N,向右C.2 N,向左 D.零 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力把物体向上抛出,物体上升过程中仍受到向上的力 B.一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直接接触到它并且施加了这 种作用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D.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独 立存在 7.对两个大小不等的共点力进行合成,则() A.合力一定大于每个分力 B.合力可能同时垂直于两个分力 C.合力的方向可能与一个分力的方向相反 D.两个分力的夹角θ在 0°到 180°之间变化时,θ 角越小,合力越大 8.已知3个分力的大小依次为3 N、5 N、9 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是() A.0 N B.1 N C.5 N D.18 N

基本粒子的标准模型

12、基本粒子的标准模型 标准模型由三种理论组成: (1)量子电动力学(QED):带电轻子和夸克与电磁U(1)规范场相互作用的量子理论。最主要的部分是电子与电磁场相互作用的量子理论。(2)量子弱电统一理论(QWED):QED的推广,把电磁相互作用与弱作用统一起来,建立统一的U(1)xSU(2)的规范理论。 (3)量子色动力学(QCD):夸克与胶子的SU(3)规范场相互作用的强相互作用的量子理论。 把上述三种相互作用的规范场理论统一起来的规范场理论叫大统一理论(Grand Unification Theory, GUT)。目前尚无定型。人们倾向于SU(5)大统一理论(最简明、具有代表性、可重整化) 4、超晶格:超晶格材料是两种不同组元以几个纳米到几十个纳米的薄层交替生长并保持严格周期性的多层膜,事实上就是特定形式的层状精细复合材料。 2、团簇:团簇是由几个乃至上千个原子、分子或离子通过物理或化学结合力组成的相对稳定的微观或亚微观聚集体,其物理和化学性质随所含的原子数目而变化。团簇的空间尺度是几埃至几百埃的范围,用无机分子来描述显得太大,用小块固体描述又显得太小,许多性质既不同于单个原子分子,又不同于固体和液体,也不能用两者性质的简单线性外延或内插得到。 7、等离子体:又叫做电浆,是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及原子被电离后产生的正负电子组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它是除去固、液、气外,物质存在的第四态。等离子体是一种很好的导电体,利用经过巧妙设计的磁场可以捕捉、移动和加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物理的发展为材料、能源、信息、环境空间,空间物理,地球物理等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新的技术和工艺。 等离子体可分为两种:高温和低温等离子体。现在低温等离子体广泛运用于多种生产领域。高温等离子体只有在温度足够高时发生的。太阳和恒星不断地发出这种等离子体,组成了宇宙的99%。在宇宙中,等离子体是物质最主要的正常状态.宇宙研究、宇宙开发、以及卫星、宇航、能源等新技术将随着等离子体的研究而进入新时代. 8、激光冷却:光对原子有辐射压力作用,利用光压改变原子速度。人们发现:当原子在频率略低于原子跃迁能级差且相向传播的一对激光束中运动时,由于多普勒效应,原子倾向于吸收与原子运动方向相反的光子,而对与其相同方向的光子吸收几率较小,吸收后的光子将各向同性自发辐射。平均看来,两束激光净作用是产生一个与原子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尼作用,从而使原子的运动减缓(冷却)。 3、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研究范围:质量不为零,粒子数守恒的波色粒子组成的理想气体。 概念:这种粒子不受泡利不相容原理的限制,当T→0Κ时,几乎所有的玻色子会聚集到能量为0,动量为0的基态,这是并不奇怪的。令我们感兴趣的是,研究表明,当温度降低到一个有限的低温T(大约为3K)时,就会有宏观数量的波色粒子聚集在基态。这一情况与蒸汽凝聚有些类似,因而称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 1、费米液体:由遵从费密-狄喇克统计的粒子组成的液体,如液体He及金属中的电子体系。费密液体是一个强相互作用的多粒子体系。在温度远低于费密温度时,正常的(没有发生相变的) 费密液体的性状可以用Л.Д.朗道在1956年提出的费密液体理论很好地描述,即在液体中粒子加上与其相互作用并一同运动的近邻粒子“屏蔽云”组成准粒子(见固体中的元激发[1]),液体可以看成这些近自由的准粒子的集合,准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用一些分子场来描述,有关的参量叫做朗道参量,可由实验确定。 9、夸克禁闭:夸克受到被称为色荷的强力的束缚,带色荷的夸克被限制与其他夸克在一起(两个或三个组成一个粒子),使得总色荷为零。不可能从核子中单个地分离出来,这种奇特性质被称为夸克禁闭或色禁闭。它能将粒子结合为无色的状态。 10、黑洞是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当恒星的史瓦西半径小到一定程度时,就连垂直表面发射的光都无法逃逸了。这时恒星就变成了黑洞。 哈勃膨胀、微波辐射、轻元素的合成以及宇宙的测量被认为是现代宇宙学的四大基石。 5、自组织耗散结构: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不管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由于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或能量才能维持。 11、非常规超导体(non-normalsuperconductors)指不同于传统研究的超导体,机理研究有新发展和新探索。如低载流子密度超导体(包括层状结构超导体),有机超导体,超晶格超导体,非晶态超导体,磁性超导体等。在机理研究上除进深的电-声子机制外,有激子机制,双极化子,重费米子,等离子体激元,共振价键,费米液体,自旋涨落,自旋口袋模型等等,在电子配对上(包括空穴型)仍有S波配对外,有P波配对,D波配对等选择。因此称之为“耗散结构” 15、约瑟夫森效应:电子能通过两块超导体之间薄绝缘层的量子隧道效应。两块超导体通过一绝缘薄层(厚度为10埃左右)连接起来,绝缘层对电子来说是一势垒,一块超导体中的电子可穿过势垒进入另一超导体中,这是特有的量子力学的隧道效应。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练习题(含答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道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 1.(单选)如图所示,一根弹簧的自由端未挂重物时指针B正对刻度5,当挂上80N重物时(未超出弹性限度)指针正对刻度45,若要指针正对刻度20,应挂重物的重力为() , A., 40N, B., 30N, C., 20N, D., 不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的值,无法计算 2.(单选)已知两力的合力为6N,这两个力可能是下列() A.2N、3N B.1N、8N C.6N、6N D.2N、9N 3.(单选)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受到拉力F 的作用,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2 N/m B.4 N/m C.20 N/m D.0.05 N/m 4.(单选)在力的合成中,下列关于两个分力与它们的合力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 B.合力一定小于每一个分力 C.合力的方向一定与分力的方向相同 D.两个分力的夹角在0°~180°变化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 5.(单选)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摩擦力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受到摩擦力 C.物体受到摩擦力时,一定受到弹力

D.摩擦力的方向和相对运动方向垂直 6.(单选)如图所示,不计重力的轻杆OP能以O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P端用轻绳PB挂一重物,另用一根轻绳通过滑轮系住P端.在力F的作用下,当杆OP和竖直方向的夹角α(0<α<π)缓慢增大时,力F的大小应() A.恒定不变B.逐渐增大C.逐渐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 7.(单选)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木块A和B,用一个劲度系数为k轻质弹簧连接,最初系统静止,现在用力缓慢拉A直到B刚好离开地面,则这一过程A上升的高度为() A.B.C.D. 8.(单选)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拉物体乙,它们仍保持静止状态,甲、乙接触面也为水平,则乙物体受力的个数为()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 9.(单选)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四个沿水平面的恒力F1、F2、F3和F4作用,以速率v0沿水平面做匀速运动,若撤去其中某个力(其他力不变)一段时间后又恢复该作用力,结果物体又能以原来的速率v0匀速运动,这个力是() A. F1B. F2C. F3D. F4 10.(单选)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托盘和砝码总重量为6N,弹簧秤读数为2N,滑轮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部分砝码,使总重量减小为4N,将会出现的情况是()

4.2.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4.2、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4.2.1、 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 一切物质归根结底都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基本的相互作用。实践证明,基本的相互作用有四种: 1、引力作用 在宏观上,特别是对于天体,引力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对于基本粒子来说,比起其他相互作用来,引力作用极其微弱,可不予以考虑。 2、弱相互作用 强度远小于电磁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存在于除光子外所有粒子之间的一种短程用用。 3、电磁相互作用 直接存在于带电的粒子之间。 4、强相互作用 存在于夸克之间。介子或重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夸克间强相互作用的间接表现,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核力属强相互作用。 这四种的基本相互作用,按由强到弱排列,它们的相对强度为 强相互作用 电磁相互作用 弱相互作用 引力相互作用 1 210- 1410- 3910- 正像电和磁是电磁相互分用的两个不同的表现方面一样,科学家们认为,电磁和弱相互作用两者是电-弱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的表现方面。近年来,电弱统一的理论获得了成功。 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 相互作用的本质是什么呢?在电学部分,我们知道,带电粒子是通过电磁场传递力的。电磁场的传播就是电磁波,其量子是光子。所以,带电粒子是通过交换光子发生相互作用的。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又称媒介子。光子是一切带电粒子间电磁相互作用的媒介子。

轻子之间不存在强相互作用。轻子或重子之间都存在弱相互作用。弱相 互作用的媒介子又称为中间玻尔色子或弱介子。理论预言有 +W 、-W 、 和30Z 种弱介子。它们的质量都很大,自旋都等于1,在本世纪80年代,这三种媒介子先后被实验所证实。 夸克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的媒介子称为胶子。胶子的静质量为0,电荷为0,自旋等于1,但带有色荷。 夸克或胶子都没有被分离出来而直接观测到。为什么没有单个的夸克出现呢?理论上认为,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夸克之间的距离增加而加大,以致巨大的撞击能量未分离开夸克,而产生了两个或三个夸克组成的强子。这个理论又称为夸克的禁闭理论。按照这个理论,单个夸克是不能从强子中分离出来的。 §4、3 其他 4.3.1、、黑洞 黑洞是指光子无法脱离其引力,因而接收不到从它射出的光子,所以称为黑洞。 可以认为光子具有质量 2c hv m =。设星体是一个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均匀球。则质量为m 的光子在星球表面所受到的引力为 222c R hv M G R Mm G f ??=?= 光子以光速c 作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R c a 2 =。当引力大于 向心力时,光子不会外溢,即f>ma 有: R c c hv R c hv M G 2 222?>??

高一物理试卷第三章 相互作用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关于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 解析:根据弹力的产生条件,接触和发生弹性形变缺一不可.A、C都只是弹力产生条件的一个方面,而B只说是“有相互吸引”,只能证明有力存在,不一定产生弹力,故选D. 答案: D 2.(2009·海南单科)两个大小分别为F1和F2(F2F f乙>F f丙B.F f乙>F f甲>F f丙 C.F f丙>F f乙>F f甲D.F f甲=F f乙=F f丙 答案: D 5.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 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右图所示).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

粒子物理学

粒子物理学 为本词条添加义项名 粒子物理学,又称高能物理学,它是研究比原子核更深层次的微观世界中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在很高能量下这些物质相互转化及其产生原因和规律的物理学分支。 10 本词条无基本信息模块, 欢迎各位编辑词条,额外获取10个积分。 目录 1学科简介 2学科分类 3理论分析 4发展阶段 5黑格斯粒子的实验证据 6第四种和第五种夸克 7轻子的新发现 8电弱统一理论的建立 9粒子物理的前景 展开 1学科简介 2学科分类 3理论分析 4发展阶段 4.1第一阶段(1897~1937) 4.2第二阶段(1937~1964) 4.3第三阶段(1964~) 5黑格斯粒子的实验证据 6第四种和第五种夸克 7轻子的新发现

8电弱统一理论的建立 9粒子物理的前景 粒子物理学 1学科简介 粒子物理学particle physics 研究比原子核更深层次的微观世界中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在很高能量下这些物质相互转化及其产生原因和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又称高能物理学。 粒子物理学 2学科分类 粒子物理学专门研究组成物质和射线的基本粒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在大自然的一般条件下,许多基本粒子不存在或不单独出现,物理学家使用粒子加速器,试图复制粒子高能碰撞的机制,从而生产和侦测这些基本粒子,因此粒子物理学也被称为高能物理学。 标准模型可以正确地描述基本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模型能够计算12种已知的粒子(夸克和轻子),彼此之间以强力、弱力、电磁力或引力作用于对方。这些粒子会互相交换规范玻色子(分别为胶子、光子、W 及Z 玻色子)。标准模型还预测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截至2010年,使用费米实验室的垓电子伏特加速器和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者仍旧在努力地寻找希格斯玻色子的来踪去迹。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高一级物理科单元考试卷《力》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答案请做在答卷上)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4X10=40分) 1 .关于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然界中不是任何物体都存在相互作用 B .常见的重力、弹力、摩擦力与万有引力有关 C .目前我们知道的自然界基本相互作用是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D .施力物体不一定是受力物体 2.如图所示,物体A 和B 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物体A 受到的力是 A .重力,B 对A 的支持力 B .重力,B 对A 的支持力、下滑力 C .重力,B 对A 的支持力、摩擦力 D .重力,B 对A 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 3 .质量为m 的木块在置于桌面上的木板上滑行,木板静止,它的质量M=3m 。已知木块与木板间、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木板所受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 、μmg B 、2μmg C 、3μmg D 、4μmg 4 .如图所示,A 、B 、C 三个物体的质量相等,有F =1N 的两个水平力作用于A 、B 两个物体上,A 、B 、C 都静止,则地面对A 物体、A 物体对B 物体、B 物体对C 物体的摩擦力分别为: A .1N 、2N 、1N B .1N 、0、1N C .0、1N 、0 D .1N 、1N 、0N 5 .三根相同的轻弹簧(不计弹簧自重),每根长度都是10厘米,挂100克重物时都能伸长1厘米,若 将三根弹簧串接后挂100克的重物,则三根弹簧的总长度为: A .31cm B .33 cm C .1 cm D .3 cm 6 .向南踩行的自行车前轮和后轮和向南推行的自行车前轮和后轮分别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 A .向北、向南;向北、向南 B .向南、向北;向南、向南 C .向南、向北;向北、向南 D .向北、向南;向北、向北 F F

基本粒子的定义与分类

基本粒子的定义与分类 基本粒子的定义与分类 (1)基本粒子的定义及其变化 基本粒子是指人们认知的构成物质的最小、最基本的单位。但是因为物理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物质构成的认知逐渐深入,因此基本粒子的定义随时间也是有所变化的。 目前在粒子物理学中,标准模型理论认为的基本粒子可以分为夸克(quark)、轻子(lepton)、规范玻色子(boson)和希格斯粒子四大类。标准模型理论之外也有理论认为可能存在质量非常大的超粒子。 传统上(20世纪前、中期)的基本粒子是指质子、中子、电子、光子和各种介子,这是当时人类所能探测的最小粒子。而现代物理学发现质子、中子、介子都是由更加基本的夸克和胶子(gluon)构成。同时人类也发现了性质和电子类似的一系列轻子,还有性质和光子、胶子类似的一系列规范玻色子。这些是现代的物理学所理解的基本粒子。 (2)基本粒子的分类 费米子:基本费米子分为两类:夸克和轻子。 夸克:目前的实验显示共存在6种夸克,其中包括它们各自

的反粒子。这6种夸克又可分为3“代”。它们是: 第一代:u(上夸克)d(下夸克) 第二代:s(奇异夸克)c(魅夸克) 第三代:b(底夸克)t(顶夸克) 它们的质量关系是。另外值得指出的是,他们之所以未能被早期的科学家发现,原因是夸克决不会单独存在(顶夸克例外,但是顶夸克太重了而衰变又太快,早期的实验无法制造)。他们总是成对的构成介子,或者3个一起构成质子和中子这一类的重子。这种现象称为夸克禁闭理论。这就是为什么早期科学家误以为介子和重子是基本粒子。 轻子:共存在6种轻子与它们各自的反粒子。其中3种是电子和与它性质相似的子和子。而这三种各有一个相伴的中微子。他们也可以分为三代: 第一代:e(电子)、(电中微子) 第二代:(μ子)、(μ中微子) 第三代:(τ子)(τ中微子) 玻色子:玻色子是依随玻色-爱因斯坦统计,自旋为整数的粒子。 规范玻色子,这是一类在粒子之间起媒介作用、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之所以它们称为“规范玻色子”,是因为它们与基本粒子的理论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有很密切的关系。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案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第1课时) 姓名: 班级: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实例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并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 2.了解离子键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为学生对物质形成奠定理论基础。 3.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以及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电子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离子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回顾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下图为NaCl 形成过程的示意图 【解释】钠原子失去 个电子,变成 电子稳定结构的 ,氯原子得到 个电子,变成 电子稳定结构的 ,钠离子与氯离子在静电作用下形成NaCl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2完成下列知识 知识点1 离子键 一、化学键 1.概念: 常见的化学键有 、 二、离子键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叫做离子键 2.成键微粒 3.成键本质: 4.成键元素: 5.存在 关于离子键概念的注意事项: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既不单指相互吸引也不单指相互排斥,而是合力的作用 三、离子化合物 1.概念: 2.存在 (1)活泼金属( 第ⅠA 、ⅡA 族 )与活泼非金属( 第 ⅥA 、ⅦA 族)之间形成化合物。如NaCl Na 2O 2等 (2)活泼金属氧化物 (3)强碱、大多数盐以及典型的金属氧化物都是离子化合物。如NH 4Cl 、NaHCO 3 、Ba(OH)2、NaOH 等 +11 8 2 +11 8 2 1 失 e - +17 8 2 7 +17 8 2 8 得 e - 离子键 离子 化合物 NaCl

物理相互作用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相互作用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相互作用 1.质量为 M 的木楔倾角为 θ( θ< 45 °),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当将一质量为 m 的木块放 在木楔斜面上时,它正好匀速下滑.当用与木楔斜面成 α角的力 F 拉木块,木块匀速上 升,如图所示 (已知木楔在整个过程中始终静止 ). (2)求在 (1)的情况下木楔对水平面的摩擦力是多少? 1 答案】(1) F min mg sin 2 (2) mg sin 4 2 解析】 分析】 (1) 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的平衡,利用正交分解,在沿斜面和垂直斜面两方 向列方程,进行求解. (2) 采用整体法,对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的平衡,利用正交分解,分解为水平和竖 直两方向列方程,进行求解. 【详解】 木块在木楔斜面上匀速向下运动时,有 mgsin = mgcos ,即 =tan (1)木块在力 F 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则: Fcos = mgsin +f Fsin + F N = mgcos f = F N 联立解 得: F mgsin2 cos 则当 = 时, F 有最小值, F min = mgsin 2 (2)因为木块及木楔均处于平衡状态,整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等于 f Fcos 当 = 时, f 1 mgsin2 cos2 mgsin4 【点睛】 木块放在斜面上时正好匀速下滑隐含动摩擦因数的值恰好等于斜面倾角的正切值,当有外 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列平行于斜面方向的平衡方程,求出外力 F 的表达式,讨论 F 取最小 值的条件. F 的水平分力,即 F 有最小值,求此最小 值;

2.轻绳下端悬挂 200N 的重物,用水平力 拉轻绳上的 点,使轻绳上部分偏离竖直方向 = 角保持静止,如图所示。 (1)求水平力 的大小; (2)保持轻绳上部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 不变,改变力 的方向,求力 的最小值 及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答案】( 1) ( 2) ,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解析】试题分析:( 1)对 点受力分析,可得 ,解得 ( 2)力 有最小值时 ,解得 ,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考点: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条件 【名师点睛】在处理共点力平衡问题时,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正交分解 法将各个力分解成两个方向上的力,然后列式求解,如果物体受到三力处于平衡状态,则 可根据矢量三角形法,将三个力移动到一个三角形中,然后根据角度列式求解 3.如图所示, AB 、BC 、 CD 和 DE 为质量可忽略的等长细线,长度均为 5m ,A 、E 两端悬 挂在水平天花板上, AE = 14m ,B 、 D 是质量均为 m =7kg 的相同小球,质量为 M 的重物 挂 7m ,试求重物质量 M . 【解析】 【分析】 分析几何关系根据给出的长度信息可求得两绳子的夹角;再分别对整体和 分析,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别对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析,联立即可求得 【详解】 设 AB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θ,则由几何关系可知:( 7﹣5sin θ) 2+(7﹣ 5cos θ)2=52 解得: sin θ+cos θ= 解得: sin θ=0.6;或 sin θ= 0.8 B 、 C 进行受力 M .

相互作用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相互作用练习题及答案 详解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高一级物理科单元考试卷《力》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答案请做在答卷上)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4X10=40分) 1 .关于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自然界中不是任何物体都存在相互作用 B .常见的重力、弹力、摩擦力与万有引力有关 C .目前我们知道的自然界基本相互作用是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D .施力物体不一定是受力物体 2.如图所示,物体A和B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物体A受到的力是 A.重力,B对A的支持力 B.重力,B对A的支持力、下滑力 C.重力,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 D.重力,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 3 .质量为m的木块在置于桌面上的木板上滑行,木板静止,它的质量M=3m。已知木块与木板间、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木板所受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μmg B、2μmg C、3μmg D、4μmg 4 .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的质量相 等,有F=1N的两个水平力作用于A、B两个物体 上,A、B、C都静止,则地面对A物体、A物体对B物体、B物体对C物体的摩擦力分别为: F F

A.1N、2N、1N B.1N、0、1N C.0、1N、0 D.1N、1N、0N 5 .三根相同的轻弹簧(不计弹簧自重),每根长度都是10厘米,挂100克重物时都能伸长1厘米,若将三根弹簧串接后挂100克的重物,则三根弹簧的总长度为: A .31cm B .33 cm C .1 cm D .3 cm 6 .向南踩行的自行车前轮和后轮和向南推行的自行车前轮和后轮分别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 A .向北、向南;向北、向南 B .向南、向北;向南、向南 C .向南、向北;向北、向南 D .向北、向南;向北、向北 7 .一个物体质量为m,沿倾角为θ的斜面下滑,则下面关于此受力 分析图中,说法正确 ..的是: 为下滑力,施力物体是斜面 A .G X B .G 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物 Y 体 C .N和G的合力等于G X D .若物体匀速下滑,则没有摩擦力 8 .如图所示传动带装置,大轮为主动 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逆时针转动,则此 时皮带上的两点P和Q受到轮子的摩擦力方 向分别是: A .向前、向前 B .向后、向后 C .向前、向后 D .向后、向前

1第3讲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3讲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化学键 1.概念:通常把物质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2.分类: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3.从化学键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二、化学键的形成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成键粒子阴、阳离子未达稳定结构的原子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成键性质静电作用共用电子对作用静电作用 形成过程得失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金属原子失去电子 形成条件既有要得电子的原子, 又有要失电子的原子 均是未达稳定结构, 需要得电子的原子 只有要失去电子的原 子 实例NH4Cl、NaCl H2、HCl 金属单质和合金三、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判断方法为寻找活泼金属和NH4+。 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判断方法为判断其不是离子化合物。 四、电子式 1.概念: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及其内层电子;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表示最外层电子。 2.原子的电子式:例,;练: 3.离子的电子式:例,; 练:分别写出K+、Ca2+、O2-、F-的电子式: 4.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例, 练:分别写出KF、CaS、K2O、CaF2的电子式: 5.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NaCl的形成过程:例, 练:用电子式表示MgBr2的形成过程: K2S的形成过程: 6.单质及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熟练记住,默写)

7.几个重要物质的电子式 NaOH:HClO: NH4Cl:NH5: Na2O2:H2O2: 五、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 (1)定义: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 (2)特点 ①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 ②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物质的熔沸点和溶解性,而化学键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③只存在于由共价键形成的多数共价化合物和绝大多数气态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之间,如CH4、O2、Ne等。 (3)规律 一般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例如:熔、沸点:HCl氢键>分子间作用力 ②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等。 (3)形成条件:分子中含有得电子能力较强的元素,如N、O、F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练习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Na2O2 B.NaHSO4 C. HNO3 D.I2 2.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Na2O B.HNO3 C.HCl D.NH3 3.下列化合物中所有化学键都是共价键的是() A.NH4Cl B.NaOH C.CaF2 D.CH4 4.与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阴离子跟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阳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 A.MgBr2 B.Na2S C.CaF2 D.KCl 5.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A.H2O B.CaCl2 C.KOH D.Cl2 6.下列过程中要破坏离子键的是() A.氯化钠固体溶于水 B.氯气溶于水 C.碘晶体升华 D.钠与氯反应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一个阴离子可同时与多个阳离子间有静电作用 B.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只能是金属离子 C.凡金属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都形成离子键 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8.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各组中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A.10与19 B.6与16 C.11与17 D.14与8 9.下列关于离子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吸引形成的 B.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C.非金属元素之间构成的化合物都不是离子化合物 D.共价化合物中可能有离子键 10.下列电子式中,正确的是() A . B.N…N … C . D. 11.下列变化中,不需破坏化学键的是()A.加热氯化铵 B.干冰气化 C.食盐熔化 D.氯化氢溶于水 12.下列能说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事实的是()A.氯化氢不易分解 B.液态氯化氢不导电 C.氯化氢溶于水发生电离 D.氯化氢水溶液显酸性 13.下列物质中存在分子间作用力的是()A.食盐 B.金刚石 C.NaF D.干冰 14.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 A、Cl2 HCl B、F2 NaBr C、HI NaI D、H2SO4 NaCl 15.下列物质中不含离子键的是 ( ) (a)NH4HCO3 (b)NH3 (c)BaSO4 (d)KAl(SO4)2·12H2O (e)Ba(OH)2 (f)H2SO4 A.、(a)、(d)和(f) B、 (b)、(c)和(e) C、 (d)和(e) D、 (b)和(f) 16.下列化学式中,能真实表示物质的分子组成的是 ( ) A、CuSO4 B、CS2 C、Na2O D、CsOH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练习题及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相互作用 1.如图所示,两个正三棱柱A、B紧靠着静止于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中间有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圆柱C,C的质量为2m,A、B的质量均为m.A、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1)三者均静止时A对C的支持力为多大? (2)A、B若能保持不动,μ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3)若C受到经过其轴线竖直向下的外力而缓慢下降到地面,求该过程中摩擦力对A做的功 【答案】(1) F N=2mg. (2)μ≥3 . (3)- 3μ - . 【解析】 【分析】 (1)对C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求解A对C的支持力; (2)A保持静止,则地面对A的最大静摩擦力要大于等于C对A的压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据此求得动摩擦因数μ应该满足的条件; (3)C缓慢下落同时A、B也缓慢且对称地向左右分开,A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求解滑动摩擦力大小,根据几何关系得到A运动的位移,再根据功的计算公式求解摩擦力做的功. 【详解】 (1) C受力平衡,2F N cos60°=2mg 解得F N=2mg (2) 如图所示,A受力平衡F地=F N cos60°+mg=2mg f=F N sin60°=3mg 因为f≤μF地,所以μ≥ 3 (3) C缓慢下降的同时A、B也缓慢且对称地向左右分开.A的受力依然为4个,如图所图,但除了重力之外的其他力的大小发生改变,f也成了滑动摩擦力. A受力平衡知F′地=F′N cos60°+mg f′=F′N sin60°=μF′地

解得f′= 33mg μμ - 即要求3-μ>0,与本题第(2)问不矛盾. 由几何关系知:当C 下落地地面时,A 向左移动的水平距离为x = 3R 所以摩擦力的功W =-f′x =-3μ -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或者是正交分解法进行力的分解,然后在坐标轴上建立平衡方程进行解答. 2.轻绳下端悬挂200N 的重物,用水平力拉轻绳上的 点,使轻绳上部分偏离竖直方向 = 角保持静止,如图所示。 (1)求水平力的大小; (2)保持轻绳上部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不变,改变力 的方向,求力 的最小值 及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答案】(1) (2)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解析】试题分析:(1)对点受力分析,可得 ,解得 (2)力 有最小值时 ,解得 ,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考点: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条件 【名师点睛】在处理共点力平衡问题时,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正交分解法将各个力分解成两个方向上的力,然后列式求解,如果物体受到三力处于平衡状态,则可根据矢量三角形法,将三个力移动到一个三角形中,然后根据角度列式求解 3.一架质量m 的飞机在水平跑道上运动时会受到机身重力、竖直向上的机翼升力F 升、发动机推力、空气阻力F 阻、地面支持力和跑道的阻力f 的作用。其中机翼升力与空气阻力均与飞机运动的速度平方成正比,即2 2 12,F k v F k v ==阻升,跑道的阻力与飞机对地面的压力成正比,比例系数为0k (012m k k k 、、、均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为g 。

(完整版)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练习题(含答案)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1、水与酒精混合后体积缩小的现象,说明______;布朗运动说明______;两块铅块压紧以后能连成一体,说明______;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______。 2、当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为r0时,正好处于平衡状态,下面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的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它们之间只有斥力作用 (B)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它们之间只有引力作用 (C)两分子之间的距离小于r0时,它们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的作用,而且斥力大于引力 (D)两分子之间的距离等于2r0时,它们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的作用,而且引力大于斥力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f引和斥力f斥两部分组成,则( ). (A)f斥和f引是同时存在的 (B)f引总是大于f斥,其合力总表现为引力 (C)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f引越小,f斥越大 (D)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f引越大,f斥越小 4、下列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由组成分子的原子内部的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引力还是斥力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分子间距离较大时分子间就只有相互吸引的作用,当分子间距离很小时分子间就只有相互推斥的作用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 (D)温度越高,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就越大 5、两个同种类的分子从相距较远处以相等的初速度相向运动,在靠近到距离最小的过程中,其动能的变化情况为( ). (A)一直增加(B)先增加,后减少 (C)一直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 6、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 (A)分子间没有间隙;(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有一定的大小. 7、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f引和斥力f斥两部分组成,则( ). (A)f斥和f引是同时存在的 (B)f引总是大于f斥,其合力总表现为引力 (C)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 f引越小,f斥越大 (D)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 f引越大,f斥越小 8、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分子间距离为r0(其数量级为10-10m )时,它们之间既没有引力,也没有斥力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它们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C)两分子从远离逐渐靠近至无法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力逐渐增大 (D)分子间的合力可以为零 9、液体和固体都很难压缩,这是因为() (A)分子间没有间隙 (B)分子间的引力太小 (C)分子间的距离缩小时,分子斥力急剧增加 (D)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10、两个分子甲和乙,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整个过程中,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