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便利店发展基本数据分析
全家便利店运营绩效

全家便利店运营绩效汇报人:2023-12-30•全家便利店概述•运营绩效指标•提升运营绩效的策略目录•运营绩效的监控与评估•全家便利店未来展望01全家便利店概述全家便利店成立于1972年,是日本著名的便利店品牌。
公司成立时间公司总部位置公司发展历程全家便利店的总部设在日本东京。
全家便利店自成立以来,经历了多次并购和扩张,逐渐成为全球知名的便利店品牌。
030201公司背景全家便利店主要经营食品、饮料、烟草、日用品等零售业务。
零售业务全家便利店还提供多种便民服务,如ATM取款、复印、缴费等。
便民服务全家便利店拥有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线上购物和配送服务。
电子商务业务范围全家便利店的目标客户主要是年轻人、上班族和学生等消费群体。
目标客户全家便利店采取差异化的市场策略,注重提供高品质、方便快捷的商品和服务,以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
市场策略市场定位02运营绩效指标销售额销售额是衡量全家便利店运营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店铺的营业状况和市场接受度。
增长率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如月、季度、年)的销售额数据,可以了解店铺的销售趋势,从而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市场份额通过与竞争对手的比较,可以了解全家便利店在市场中的份额,从而制定拓展策略。
利润率是衡量全家便利店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店铺的盈利状况和经营效率。
利润率毛利率是衡量店铺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商品销售收入与商品成本之间的差额。
毛利率净利润率是衡量店铺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店铺扣除各项费用后的盈利状况。
净利润率顾客投诉率顾客投诉率是衡量全家便利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顾客对店铺的不满程度和投诉情况。
顾客满意度顾客满意度是衡量全家便利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顾客对店铺的整体印象和消费体验。
回头客率回头客率是衡量全家便利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顾客对店铺的忠诚度和再次消费的意愿。
顾客满意度员工满意度是衡量全家便利店内部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员工对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满意程度。
日本7-11便利店分析

日本7-11连锁便利店日本7-11公司成立于1 973年。
并于1974年5月在东京Koto-ku建立第一家店铺。
1979年10月,公司第一次在东京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04年被伊藤洋华堂(Ito—Yokado)集团收购。
该集团同时还拥有日本一家连锁超市,并拥有管理美国7-11的南陆公司(Southland)的大部分股权。
1985—2003年,日本7-11实现了巨大的增长,商店数目从2299家增加到10 303家;年销售额从3 860亿日元增加到23 430亿日元;净收入从90亿日元增加到915亿日元。
另外,2000-2004年,公司的股本回报率平均达到14%。
2004年,日本7-11在运营收入和商店数量方面成为日本最大的零售商。
那一年,顾客光顾7-11的次数达到36亿人次,平均每个日本人每年大约去30余次。
公司历史和概况伊藤洋华堂和日本7-11都是由伊藤先生(Masatoshi Ito)建立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开创了他的零售帝国,那时他与他的母亲和哥哥一起在东京一家小服装店工作,1960年,他实现了独资控制,当初的商店已经成长为价值300万美元的公司。
1961年,一次美国旅行结束后,伊藤意识到超级市场将是未来零售业发展的主流。
那时,日本仍是以家庭店铺为主。
他在东京的超市连锁店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很快成为伊藤洋华堂的零售业务的核心。
1972年,伊藤第一次与南陆公司洽谈关于在日本开7-11便利店的可能性。
在拒绝了他的最初要求后,1973年,南陆公司授予了他在日本的经营许可权。
它每年要上交总销售额的0.6%。
1974年5月,日本第一家7-11便利店在东京开业。
这种新的经营模式很快传遍整个日本,7-11的业务有了巨大的增长。
1979年,日本已有了591家7-11店,1984年增加到2 001家。
迅速的增长仍在持续(见表3—1),2004年店铺数目已达到10 356家。
月5日,日本7-11(所占股份48%)和伊藤洋华堂(所占股份52%)联合成立了伊藤洋华堂控股公司。
7-ELEVEn品牌在日本和中国的发展

60海外文摘1 日本7-ELEVEn零售店的成功日本7-ELEVEn 是一家24小时的便利店,在日本的大街小巷上都可看到这样的零售店,几乎每个日本人每天都会去两趟7-E L E V E n ,他们对于7-ELEVEn 的依赖程度十分的深。
在日本7-ELEVEn 中不仅有零售的商品及生活用品,它的强大在于你所能想到的事情在这样的店中都可以完成。
在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十分宝贵的,在7-ELEVEn 店里这种时间观念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这里有即食的食品,这些食品的安全系数很高,而且口感十分的棒,打破了我们平时对冷藏食品的担忧,而且不用担心很快没有,这些食品的供给量很足大,不仅有面包,饭团,粥,饭食,在柜台中还提供了自营的咖啡和星巴克均可自行选择。
店员的服务态度也十分的好,环境干净舒服,还提供可以吃东西的地方,全方位服务。
7-ELEVEn 还有ATM 机可以提款,可以交学费,交电费等,还有台湾的ibon,在上面买票(门票,火车票,旅游票等),便利店还内设有打印机等应有尽有,具有一体化功能,7-ELEVEn与无印良品,星巴克,丰田等品牌均有合作,店内设有专门的货架进行这些商品的摆放,让我们轻易在便利店内购得。
从管理层方面来说,铃木敏文超强的决策能力一步步将日本7-ELEVEn 从低迷状态引领到日本前端营销品牌。
在领导者的位置上,他面对压力,冲破阻碍,审时度势,精准定位,大胆突破,不断创新,在“近”的需求下,通过高密度和多店化店展方式具体向我们展示整个策划,7-ELEVEn 基本四原则和六大共有化原则被现在很多零售商采用,同质竞争也越来越严重,尽管如此,7-ELEVEn 在近几年的营业额不减反增,足以证明端木敏文的商业判断。
端木敏文提出“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他们在想的就是我们要去做的,消费者想要质量高价格好的东西,那就想办法提高商品的价值,减少成本预算,消费者想要便捷的便利店,7-ELEVEn 又近又便利的市场定位满足市场需求,久而久之,他们自然就成功了。
便利店行业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

便利店行业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引言:一、市场概况:近年来,中国便利店市场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便利店凭借其便捷的购物环境、多样化的产品选择以及全天候服务的优势,成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中国便利店市场规模已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并且持续保持着15%以上的年增长率。
二、行业竞争状况:中国的便利店市场虽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竞争也日益激烈。
目前,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日本的7-Eleven、日本的罗森以及国内的全家等品牌。
随着市场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进入便利店行业,加剧了竞争的程度。
三、行业发展趋势:1.二三线城市市场潜力巨大:目前便利店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然而随着二三线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地区的市场潜力巨大。
未来,便利店行业将加大对二三线城市的布局。
2.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需求增长:消费者的消费观念逐渐提升,对于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需求也逐渐增长。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便利店需要加大投入创新产品的研发与推广。
四、发展建议:1.加强店内服务与体验:便利店作为一种“便利”的零售业态,应注重提升店内的服务与体验,让消费者更愿意选择购买。
2.创新产品开发:便利店应加大对创新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力度,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增加竞争力。
3.加强品牌建设与营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便利店应加强品牌建设与营销,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结论:中国的便利店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二三线城市市场的开拓、创新产品的推出以及线上线下结合的发展模式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
便利店企业需要加强服务体验、创新产品开发、品牌建设和线上渠道建设,以保持竞争优势并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日本7-11便利店供应链分析

7-11便利店供应链分析7-11便利店供应链分析简介:的7-11便利店,也被称为Seven-Eleven,是全球最大的便利店连锁品牌之一。
其成功的一部分可以归功于其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本文将对7-11便利店的供应链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成功的关键因素。
1:供应链概述1.1 供应链定义和作用1.2 7-11便利店供应链特点1.3 供应链的重要性2: 7-11便利店供应链的各个环节2.1 供应商管理2.1.1 供应商选择和合作关系建立2.1.2 供应商评估和绩效考核2.1.3 供应商风险管理2.2 采购与订货2.2.1 采购策略2.2.2 订货过程与管理 2.2.3 采购成本控制2.3 入库与配送2.3.1 入库管理2.3.2 配送路线与方法 2.3.3 仓储管理2.4 库存管理2.4.1 库存控制策略2.4.2 库存监控与优化 2.4.3 临近期满品的处理2.5 销售与顾客需求预测2.5.1 销售数据分析2.5.2 顾客需求预测方法 2.5.3 销售预测系统2.6 店铺运营与管理2.6.1 店铺布局与陈列2.6.2 供应链与店铺经营的协调 2.6.3 店员培训与提升3: 7-11便利店供应链的优势和挑战3.1 优势3.1.1 快速补货与保持充足库存 3.1.2 提供多样化的产品选择3.1.3 灵活的供应链网络3.2 挑战3.2.1 供应商合作与管理3.2.2 采购成本与利润限制3.2.3 库存管理与临近期满品处理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 7-11便利店供应链图表2:供应商评估表格3:采购与订货流程图4:库存控制策略表格5:销售数据分析报告样本法律名词及注释:1:供应商:指为7-11便利店提供商品或服务的公司或个人。
2:合作关系建立: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效率。
3:绩效考核: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以衡量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质量和效率。
4:采购策略:制定采购计划和决策的方法和原则,以确保库存和供应链的运作。
7-Eleven 便利店

集中建店
3.非现金付款机制 由于7-Eleven普遍,因此各地各自发 展出不同的非现金付款机制。有与交通 票证结合的或是发行专属的储值卡。 香港:在香港普遍流行的八达通卡可以 在7-Eleven消费。 台湾:由于各地智慧卡皆尚未开放于非 交通用途付款,所以统一超商自 行开 发iCash卡(属预付储值卡); 广州:部分7-Eleven可以使用羊城通 进行消费。 深圳:可以使用深圳通卡消费。 日本:于2007年发行预付式电子钱包 nanaco。 北京:部分7-Eleven可以用市政公交 一卡通付款,并且政府有计划在所有北 京7-Eleven推广这种付款方式。
7-11便利店的成功要素——管理
在发展加盟店的过程中,7-11对加盟者的素质和个人条件也有严格 的要求。在素质方面,主要强调经营者要严格遵守其经营管理原则, 要做到必需品齐全、店铺保持整洁明亮、服务热情周到。个人条件 不仅包括加盟者的健康状况,还细微到了其对便利店的了解程度、 性格、夫妻关系是否融洽、孩子年龄的大小及本人的年龄等。这主 要是由于经营便利店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工作,特别是在没有旁人顶 替或应急时经常要通宵工作,没有强壮的身体应付不了。而夫妇间 的关系、孩子的大小等也决定了经营者是否有充沛的精力来从事便 利店的工作。为了更好地和员工沟通,增加员工了解公司的渠道, 7-11还创办了供企业员工和相关单位阅读的内部杂志,隔月发行, 主要刊载该公司的经营诀窍、经营秘密、加盟店铺介绍、商品信息 以及交换经营心得等,当然还有反映顾客心声的部分和星级员工榜。 这一举措,为加盟店铺之间,为店铺与顾客之间搭设了非常好的互 动平台,对企业的经营也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7-155秒,即一个顾客从进店选购到 选中商品再到结账,整个过程历时不会超 过1分55秒。这主要得益于7-11拥有世界上 最先进的便利店运营系统,特别是在商品 制造和物流配送方面,日本7-11拥有成功的 外托管理方式,他们还率先在零售业市场 创立了高效的联网在线订货系统和计算机 信息分析系统,这使上千种商品的清单在 几秒钟内一目了然。
7-ELEVEN便利店成功因素

“艺、制、贩”三合一同盟
便利店跟大卖场、超市或一般店都是卖一 样的东西,这就会陷入价格战,因此,便利店 透过他们反应敏捷的商品开发部门人员,结合 委托代工厂商的制作能力,初步形成“制贩同 盟”。亦即,便利店业有好的商品创意与点子, 结合制造商的代工制造,然后在成千上万家便 利店进行贩卖,以了解商品是否受欢迎。最近, 在日本有业者结合偶像明星的资源,打造出所 谓“艺、制、贩”的创新经营与行销模式,以 吸引年轻人入店购买在包装纸盒上印有这些偶 像歌手图片的商品。目前该策略已被证明相当 成功。
日本7-Eleven公司铃木敏文董事长总结出他30多年
领导这家世界第一大7-Eleven公司的经验心得是:“在饱 和市场下,公司唯一存活之道就是要勇于面对差异化
创新的挑战,提供顾客差异化的新价值,是日本7Eleven公司每一位员工,每天都要思考、分析情报、 建立假设、展开规划、付诸行动、检验结果与反应调
7-11便利店
----创新型案例分析
目录7-11背景 成功因素产品创新成功因素—创新策略 成功因素—创新挑战
7-11 便利店背景
7-11(seven eleven)便利店的名称源于 1946 年, 藉以标榜该商店营业时间由上午 7 时 至晚上 11 时, 而现在的 7-11 已经发展成 24 小 时全天候营业的零售商了。 7-Eleven(商标标记方式) ,已成为便利店 的国际语言, 商店遍布美国、 日本、 中国大陆、 新加坡、台湾、马来西亚、菲律宾、瑞典、墨 西哥、巴拿马、挪威、加拿大、 澳大利亚、印尼等国家和地区。 目前全球店面数目逾三万家,是 全球最大连锁店体系。
每年挑战成长 目标数字
Thanks
back
日本玩具大厂 BANDAI(邦代公司), 在去年打破传统, 将 销售渠道拓展到便利店。该公司推出便利店的独卖商品 ——一个 180 日元的人形可爱玩偶,结果整个年度共卖 掉了 150 万个,创造了 200 亿元营业额。 目前,日本便利店自有品牌的独卖商品品种,已超 过全部品种的 50%。这些商品都是便利店业者与制造商 合作研究开发,不断试做、试吃而呈现出来的独卖与独 创商品。目前,每个 30 平方米的店面里,平均要卖 3000 种货品,每周要上架 200 种新商 品,而在 3000 种商品中,每年几乎有三成得下架不再贩卖,显示便利店对产品要求之严格 可见一般。此外在服务代收方面,现在设有 ATM 的便利店已超过 1 万家,在日本每天有 100 万人次,利用 ATM 的金融服务
日本的便利店为何如此成功

其实,日本的零售业在20年前也经历了同样由于经济下滑带来的打击。1990年左右日本的经济随着人口增长的停滞陷入了持续低迷的时期,1990年至2013年间,日本经济的平均增速不到1%,期间多次出现负增长。日本零售业态也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统计, 2001年-011年间百货店市场规模整体下降了29.8%,大型超市大幅度萎缩达到28.2%。
同时,撤除滞销商品,可以帮助减少不良库存,从而减少降价商品的比例,品类的减少伴随着人工成本的降低,也有助于整体利润的提升。这需要过对每日的POS数据进行彻底的分析,基于分析结果进行订单量的预测并进行合理下单,积极引入畅销商品和新商品,滞销商品及时撤除,同时调整货架陈列和库存,从而提升销售额。
在日本7-11,快餐和每日配送食品占到门店零售额的38.3%,店内的快餐食品,都采取自我开发的方针。总部的开发团队的员工人数将近150名,并组成了便当供应商、专家?料理专家成一体的团队协作体系。以快餐为主,不断的进行商品的更新,卖场让人耳目一新。店铺商品约2,800品种,其中每周推出的新商品数将近100种,每年更新商品数约70%。
顾客多以居住在附近的年长人群为主,价格也远远低于便利店。借助永旺集团整体的采购能力,可以通过“低成本”集聚小商圈的方式实现低价格,和便利店适当的实现差别化,而小商圈的便利性与社区体验这些非价格竞争优势是大店铺所难以提供的。
从全球零售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美国沃尔玛,法国家乐福和英国特易购等零售企业巨头在本土都积极拓展卖场面积在1,000平米左右的小型超市业态。虽然小型业态在各国的定义有所区别,但顺应消费者需求变化,定位和经营模式适当差别化的企业必将在竞争中取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 、综 合 店 铺 信 息 系 统 的 发展变迁
1.PO S系统的引进情况。日本便 利店诞生 10 年后的 1979 年 3 月, PO S 机首次进入了零售店铺,这标志
22
""""""""""""""""""""""""""""""""""""""""""""""""""""""""""""""""""""""""""""""""""""""""""""" """""""""""""""""""""""""""""""""""""""""""""""""""""""""""""""""""""""""""""""""""""""""""""
21
!!!!!!!!!!!!!!!!!!!!!!!!!!!!!!!!!!!!!!!!!!!!!!!!!!!!!!!!!!!!!!!!!!!!!!!!!!!!!!!!!!!!!!!!!!!!!!!!!!!!!!!!!!!!!!!!!!!!!!!!!!!!!!! !!!!!!!!!!!!!!!!!!!!!!!!!!!!!!!!!!!!!!!!!!!!!!!!!!!!!!!!!!!!!!!!!!!!!!!!!!!!!!!!!!!!!!!!!!!!!!!!!!!!!!!!!!!!!!!!!!!!!!!!!!!!!!!
5. 便利店毛利率。毛利率的高 低基本上决定了企业利润空间的大 小。1999 年的资料表明 7-11、罗森、 全家的毛利率分别为 30持在 30% 左右。流 通领域利润率高的现象从另外一个 角度表明了日本制造业的高效率与 高效益,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与合理 化。以运用尖端技术为基础的日本 制造业,才能使利润向流通领域转 移,同时也支撑了日本流通业所具 有的小规模、高密度、多层次特征。
增有减,有生有死,但便利店总体却 呈扩张趋势,便利店在零售业态中 的作用也日益巩固。
2. 主要零售业态店铺的数量变 化。据统计,在 1982 年 ̄1994 年的 12 年里,日本便利店的店铺数量从 1982 年的 18800 家增加到 1994 年 的 45207 家;一般零售店铺数量从 1641990 家减少到 1359886 家;传统 的百货店从 461 家略增到 463 家; 综 合 超 市 从 1507 家 增 长 到 1804 家;食品超市从 4358 家增长到 6231 家 ; 其 他 超 市 从 58777 家 增 加 到 80036 家。[4 ]20 世纪 60 年代初,以 连 锁 超 市 的 出 现 和 发 展 为 契 机 ,日 本发生了第一次流通革命。随着物 流概念的引进,物流活动得到了充 分的重视并得以快速发展,这集中 表现在统一配送业务的兴起以及各 类配送中心的建设。这一时期,传统 的百货店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与 冲击,其数量基本趋于平稳状态,规 模变化不大。其他各类专业超市的 规模均有所扩大,但尤以便利店数 量规模扩展为最。
关键词:日 本 ;便 利 店 ;数 据 分 析 ;零 售 业 态
中图分类号:F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6(6 2006)08-0021-03
"""""""""""""""""""""""""""""""""""""""""""""""""""""""""""""""""""""""" """"""""""""""""""""""""""""""""""""""""""""""""""""""""""""""""""""""""
3. 主要零售业态年销售额的构 成与变化。日本便利店在零售业总 销 售 额 中 所 占 比 重 从 1982 年 的 2.3% 上升到了 1994 年的 5.8% ;一般 零 售 店 铺 的 比 重 从 72.5% 下 降 到 65.6% ;传统的百货店业态所占比重 从 7.8% 略减为 7.4% ;综合超市从 5.6% 增加到 6.5% ;食品超市从 4.4% 增长到 5.4% ;其他超市从 6.5% 增加 到 7.4% 。由此看出,便利店不单在数 量规模上有所突破,在销售额上也 逐渐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这说明 便利店业态渐渐地得到社会的认可 和百姓的青睐。
元。日本便利店诞生的第 2 年即 1970 年,有 30 家店铺,同年人均 G D P 为 1963 美元。1980 年日本总人 口是 1.1706 亿,人均 G D P 为 9138.7 美元,平均约 1 万人拥有一家便利 店 。 1985 年 日 本 总 人 口 是 1.2105 亿,人均 G D P 为 11144 美元,平均约 4270 人拥有一家店铺。1990 年总人 口 为 1.2361 亿 , 人 均 G D P 为 24717.44 美元,平均约 3120 人拥有 一 家 店 铺 。 1995 年 总 人 口 1.2557 亿,人均 G D P 为 42105.94 美元,平 均约 2692 人拥有一家店铺。据专家 分析,日本的便利店总量将不会超 过 5 万家。[3 ]
2. 服务项目。除快捷的销售服 务外,日本便利店还根据顾客需求 提 供 更 为 贴 近 生 活 的 其 他 服 务 ,如 代收罚单、水费、电费、煤气费、有线 电视费、停车费、保险费、电信通讯 费等,另外还有包括宅急便接受包 裹送货到家、传真、网上购物、照片 冲洗等更多增值服务。
3. 日 均 来 店 客 数 与 平 均 客 单 价。1999 年,日本 7-11、罗森、全家 各自的日平均来店客数分别为 956 人、771 人和 797 人,客单价依次为 708 日元、614 日元和 604 日元。不 难看出,居销售额首位的 7-11 店, 其单店的平均来客数、平均客单价 均高于其他企业。1999 年时期,东京 地区的便利店的临时工的小时工资 是 900 日元 ̄1050 日元左右,这意味 着我们在这里所谈的平均客单价低 于一个临时工劳动一小时的报酬。
三、主要业务与经营情况
1. 商品构成。便利店所经营商 品约有 3000 种,主要分为加工食 品、速食品、日配食品( 即需要每天 配送的食品)与非食品四种。根据统 计资料,日本 7-11 的加工食品占
30.8% ,速食品 29.98% ,日配食品 12.9% ,合计为 73.68% 。罗森的加工 食品为 48.5% ,速食品 23.5% ,日配 食品 17.2% ,合计高达 89.2% 。因此, 日本便利店的商品主要是由加工食 品、速食品与日配食品构成。
四、主要管理模式与竞争
1. 加盟为主。日本便利店能够 快速发展并且保持良好经营状态的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加盟形式为主 的经营模式,且加盟比例达到 90% 以上。其中 7-11 与全家的直营店铺 比例仅为 4.5% 和 4.3% ,サンクス是 10.0% 。加盟店与便利店企业是一种 特殊的契约关系,这种方式能够极 大地调动起双方的积极性与主动 性,同时还可以降低与避免便利店 企业的风险,充分发挥每个店铺的 潜在经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