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对果蝇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不同配方培养基对果蝇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果 蝇 ( oo hi e n gs r 分 为 黑 腹 果 蝇 Drs l m i o at ) p a a e
关 键词 : 果蝇 ; 同培 养基 ; 长 ; 不 生 繁殖
中 图 分 类 号 : 5 R11 文 献标识 码 : A D I5 O 编 1 . 9j s .0 6 6 0 . 20 .3 9 .s 0
Efe to fe e tCu t r e i n n Gr wt n p o u t n o o o h a f c f Di r n l e M d u lo o h a d Re r d ci f u o De s p i
B A i h n , U N H n - i N a g Q i n I N L- o g Y A o g me, WA G Y n , U L- a
(col f i cec D qn oma U iesy,a ig H i nj n 6 7 2C ia Sh o o f S i e, aigN r l nvri D qn , el ga g13 1 ,hn) Le n t o i
和 黄 腹果 蝇 ,属 双 翅 目小 型 昆 虫 ,为完 全 变态 类
生长发育过程和后代繁殖 的研究也并不详细 。本 试 验 主要 是 通 过对 不 同培 养 基 条 件 下 果 蝇 生 长 以 及繁殖规律 的研究 ,筛选 出最适宜果蝇生长 的培 养 基类 型 , 而 加快 果 蝇 的生 长 , 短 果 蝇 繁 殖 周 从 缩 期, 减少饲养果蝇培养基 的污染 , 提高果蝇饲养成 活率。 为大庆地 区果蝇饲养过程 中遇到 的生长慢 、 繁 殖 周期 长 、 污染 等 问题 提 供 解 决 方 法 。 易
探究温度对果蝇的发育周期的影响

探究温度对果蝇的发育周期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人们对生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发育的研究日益重要。
本文旨在探究温度对果蝇的发育周期产生的影响,并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和机制。
1. 引言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模式生物,其具有短发育周期、易培养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
温度是果蝇生命周期中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对其发育过程产生显著影响。
2. 温度对果蝇发育周期的影响实验观察发现,不同温度下,果蝇的发育周期会有显著的差异。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果蝇的发育速度越快,发育周期缩短;反之,温度越低,果蝇的发育速度越慢,发育周期延长。
3. 影响果蝇发育速度的因素a) 代谢速率温度对果蝇的代谢速率有直接影响,高温会加快果蝇体内化学反应的速度,进而加速发育过程。
b) 基因表达温度可以调控果蝇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发育。
一些研究发现,温度可以改变果蝇部分基因的转录水平,从而调节相关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c) 外部形态发育温度对果蝇的外部形态发育也有显著影响。
高温可以促进果蝇体型的缩小和幼虫的快速成熟,而低温则相反。
4. 温度对果蝇发育周期影响的机制a) 温度激活蛋白温度可以激活某些蛋白,并最终改变果蝇的生长速率。
这些蛋白在果蝇的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导致温度对发育周期的影响。
b)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温度变化会改变果蝇体内多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脂肪代谢、酮体生成等过程,从而调节果蝇的发育速度。
c) 温度对荷尔蒙水平的影响温度可以调控果蝇体内荷尔蒙的合成和释放。
荷尔蒙在果蝇发育调控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温度调节荷尔蒙水平,可以直接影响果蝇的发育进程。
5. 结论温度对果蝇的发育周期具有显著的影响。
温度的改变可以通过影响果蝇的代谢速率、基因表达和外部形态发育,进而影响果蝇的发育速度。
温度激活蛋白、酶活性和荷尔蒙水平等机制也参与其中。
对温度对果蝇发育周期影响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果蝇生物学特性,还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果蝇繁殖生态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果蝇的繁殖习性及其生态需求。
2. 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果蝇繁殖的影响。
3. 学习观察记录果蝇的繁殖过程,并分析其生态适应性。
二、实验原理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研究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等领域的经典模式生物。
其繁殖周期短,繁殖力强,便于实验操作。
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下果蝇的繁殖过程,分析其生态适应性,从而了解果蝇的繁殖生态。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果蝇:选用野生型黑腹果蝇作为实验材料。
- 实验器材:培养皿、温度计、湿度计、天平、显微镜、酒精、乙醚等。
2. 实验方法(1)实验分组将实验分为四组,分别为:A组(适宜环境组)、B组(高温组)、C组(低温组)、D组(干燥组)。
(2)实验步骤① A组:将果蝇放入培养皿中,置于适宜温度(25℃)和湿度(60%)的环境中,观察记录其繁殖过程。
② B组:将果蝇放入培养皿中,置于高温(30℃)和适宜湿度(60%)的环境中,观察记录其繁殖过程。
③ C组:将果蝇放入培养皿中,置于适宜温度(25℃)和低温(10℃)的环境中,观察记录其繁殖过程。
④ D组:将果蝇放入培养皿中,置于适宜温度(25℃)和干燥(20%)的环境中,观察记录其繁殖过程。
(3)数据记录记录每组果蝇的繁殖数量、孵化率、死亡率和发育时间等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繁殖数量A组:果蝇繁殖数量为200只。
B组:果蝇繁殖数量为150只。
C组:果蝇繁殖数量为100只。
D组:果蝇繁殖数量为50只。
2. 孵化率A组:孵化率为95%。
B组:孵化率为85%。
C组:孵化率为75%。
D组:孵化率为65%。
3. 死亡率A组:死亡率为5%。
B组:死亡率为10%。
C组:死亡率为15%。
D组:死亡率为20%。
4. 发育时间A组:发育时间为7天。
B组:发育时间为8天。
C组:发育时间为9天。
D组:发育时间为10天。
五、结论与讨论1. 果蝇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繁殖力最强,孵化率和存活率较高。
温度对果蝇发育和生殖的影响研究

温度对果蝇发育和生殖的影响研究温度对于生物的发育和生殖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果蝇这个小昆虫的生命中,温度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果蝇是一种研究细胞和遗传学的重要生物模型,因其繁殖能力强、寿命短、遗传多样性等特点而备受科学家们的喜爱。
然而,在极端的温度下,果蝇的生长和繁殖会面临很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温度对果蝇发育和生殖的影响,特别是极端温度下的情况。
1. 温度对果蝇发育的影响果蝇在不同的温度下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生长发育特征。
研究表明,温度越高,果蝇发育的速度越快。
然而,当温度过高时,果蝇的生长速度会受到限制,这可能是因为较高的温度引起了果蝇代谢率的剧增,而果蝇的体内无法快速消耗这么多能量。
相反的,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果蝇发育的速度会减缓,行动也会变得迟缓,他们的寿命也会因此变得更长。
除了生长发育速度的变化,温度还会影响果蝇的形态和行为。
例如,在20℃左右的室温下,果蝇的翅膀颜色为灰色;但当温度升高至29℃时,灰色的翅膀会变成透明的,这是因为翅膀的颜色是由蛋白质和色素所控制,高温会使得蛋白质变性和色素析出,导致翅膀变得透明。
2. 温度对果蝇生殖的影响除了发育速度的变化外,温度还会对果蝇的生殖产生影响。
研究发现,当温度升高时,果蝇的受孕率会显著下降。
在极端高温的情况下,如35℃和40℃,果蝇的受孕率几乎降低到了零。
这是因为高温会引起果蝇产生大量的热休克蛋白,从而导致果蝇的生殖功能受到抑制。
此外,高温还会影响果蝇的产卵能力和卵子的健康程度,导致其后代的数量和质量下降。
与此相反,低温对果蝇的生殖也有影响。
研究表明,在10℃的低温环境下,果蝇的繁殖力会下降,产卵能力也会受到抑制。
但是,在恰当的低温范围内,如18℃和25℃,果蝇的繁殖力和产卵能力都可以表现出良好的状态。
3. 极端温度下果蝇的生存状况极端的温度对果蝇的生存会带来挑战。
在极端高温下,如40℃,果蝇的生命周期显著缩短,此时果蝇的寿命只有10天左右。
高温会导致果蝇过多地流失水分,因此需要更多的食物来支撑生命,这也导致食品需求更大,从而使果蝇在食物一旦短缺时很容易死亡。
环境因素对果蝇发育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果蝇发育的影响果蝇是一种常见的昆虫,被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中。
尽管作为模式生物的果蝇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是对于这种生物在其自然环境中的生态行为和遗传特征的理解还极为有限。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环境因素对果蝇发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首先,光周期是一种重要的环境因素。
果蝇的行为和生理表现常常与光周期密切相关。
例如,白天时果蝇会向光源飞行,而黑暗中它们具有较为活跃的交配行为。
同时,光周期还能影响果蝇的蛹期。
相比于12:12小时的光周期,16:8小时的光周期会使果蝇蛹期延长,且产生较高的死亡率。
此外,一些研究发现,光周期对果蝇的进食、代谢、生殖等多个方面产生了影响。
其次,温度也是影响果蝇发育的关键因素。
例如,在较为低温的环境下,果蝇的蛹期会更长,生长速度也会减慢。
同时,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果蝇体内的代谢也会加快,心跳和呼吸频率也高于常温下的水平。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果蝇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在短时间内高低温交替的环境下,其生长和繁殖也能维持正常。
第三,食物的质量和数量也对果蝇的发育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研究发现,对于不同品系的果蝇,食物中蛋白质的摄入量和质量都能影响其体型和营养状态。
此外,对于黑腹果蝇来说,高糖饮食可能会导致其蛹期延长,而原生代谢不良的果蝇则更容易出现空肠和肥胖等逆境适应特征。
最后,同种果蝇不同位点基因的表达也与环境因素有关。
例如,对同一品系的果蝇,在快速降温后其厚脂蛋白基因Prel的表达增加,同时产生了抗冻机制。
而在低温下,部分热休克蛋白基因也会被启动以应对代谢异常和蛋白质聚积等问题。
综上所述,环境因素对果蝇发育产生了多样化的影响。
这些影响不仅体现在果蝇的形态、行为和代谢等方面,也涉及到基因层面的适应与表达变化。
相比于以往单纯的实验室条件下的研究,更加关注环境因素对果蝇自然状态下的影响,或许能为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种昆虫的生物学性质提供重要的帮助。
影响果蝇生命周期的环境因素探究

影响果蝇生命周期的环境因素探究果蝇常常作为实验动物被使用,因为它们具有快速繁殖和短寿命的特点,从而使科学家可以更快地进行实验并观察结果。
了解影响果蝇生命周期的环境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果蝇的繁殖和生存能力。
一、温度温度是影响果蝇生命周期的最主要的环境因素。
果蝇在不同的温度下的寿命会有所不同。
当温度较高时,果蝇的寿命会缩短;反之,当温度较低时,果蝇的寿命会延长。
研究表明,在20摄氏度的温度下,果蝇的寿命最长,大约为2个月。
在30摄氏度的高温下,果蝇寿命可能只有大约1个星期。
温度还会影响果蝇的繁殖能力,当环境温度较高时,果蝇的繁殖速度会提高,在24摄氏度的温度下,果蝇最为繁殖旺盛,在25摄氏度以上,果蝇的繁殖能力开始下降。
二、养料养料是果蝇生存必需的一个环境因素。
养料中所含的蛋白质、糖类等营养物质直接影响果蝇的代谢活动、繁殖能力和寿命。
有研究表明,喂养果蝇不同种类的养料,果蝇的寿命和产卵的数量会有所不同。
高含糖的饮食能够提高果蝇的寿命,但会降低果蝇的产卵数量。
三、湿度湿度也是影响果蝇生命周期的一个因素。
当环境湿度不适合时,果蝇的幼虫发育受到影响,导致病虫害增多和死亡率提高。
适当的湿度对果蝇的生存和繁殖有重要的作用。
四、光照光照也是影响果蝇繁殖和生命周期的重要因素之一。
果蝇能够感知光的强度和颜色,而不同的光照强度和颜色会影响果蝇的繁殖率和寿命。
光照不足则影响果蝇繁殖和寿命,而过强光照也会对果蝇的成长产生副作用。
五、空气质量果蝇的生存和繁殖也受到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在污染的空气中生长的果蝇呈现出比在清洁空气中生长的果蝇更加疲惫、萎靡不振的状态,并且活得不如野生果蝇那般长。
在作者的实验中,高温和光照强度对果蝇的寿命影响最为明显,空气污染对果蝇的生存能力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果蝇繁殖的实验时,应注意环境参数的控制,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甲醛对果蝇生殖行为的影响及机制

甲醛对果蝇生殖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果蝇是一个经常被用于生物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它的生命周期短、体型小、繁殖力强,在研究基因、遗传、发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不久前,一项研究发现,高浓度的甲醛可以显著影响果蝇的生殖行为,并可能对果蝇种群产生不利影响。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一、实验结果实验设计了不同浓度的甲醛暴露条件,观察了果蝇在暴露后的繁殖能力、交配率和雌雄配对成功率等指标。
结果表明,高浓度的甲醛可以显著影响果蝇的生殖行为:1. 繁殖能力下降:暴露在25mmol/L的甲醛中的果蝇,在交配后的生育能力明显下降,且断桥现象的出现比例明显增加。
断桥现象是指果蝇的染色体发生异常分离,导致生殖细胞中存在独立染色体,从而影响受精率和生育力。
2. 交配率降低:暴露在20mmol/L以上的甲醛中的果蝇,会出现交配率降低的情况,即使接受交配,也会出现多次分离。
同时,雌性果蝇的行为也受到影响,表现为性吸引行为不再明显。
3. 配对成功率降低:暴露在30mmol/L以上的甲醛中的果蝇,容易出现配对失败的情况,甚至出现雌性果蝇对雄性果蝇攻击的行为。
二、机制探究那么,是什么导致了甲醛对果蝇生殖行为的影响呢?通过对果蝇的生殖道、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方面的检测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甲醛影响果蝇生殖行为的可能涉及以下机制:1. 抑制神经传导:甲醛能够抑制果蝇神经系统的信号传导,导致果蝇行为异常。
2. 损伤生殖道:甲醛可以损伤果蝇生殖道内的细胞,从而影响生殖细胞发育和受精。
3. 干扰内分泌:甲醛干扰了果蝇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作,导致生殖激素合成和释放异常。
4. 诱导DNA损伤:甲醛可以诱导果蝇DNA的单、双链断裂、碱基修饰和蛋白质叠氮化等变化,从而影响果蝇的生理和生化过程,影响生殖行为。
综上所述,甲醛对果蝇生殖行为的影响可能与神经、生殖道、内分泌和DNA等方面的因素有关,但具体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三、启示果蝇是一个很好的模式生物,可以为人们深入了解生物基础研究提供很多有益信息。
环境因子对昆虫繁殖的影响实验报告

环境因子对昆虫繁殖的影响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环境因子对昆虫繁殖的影响。
以果蝇为实验对象,通过对三个不同环境因子——温度、光照和湿度进行控制实验。
结果表明,不同环境因子对果蝇繁殖具有显著的影响。
具体而言,温度对果蝇繁殖有正向影响,光照强度对果蝇繁殖呈现U型曲线的影响,湿度对果蝇繁殖无显著影响。
本实验结果为昆虫繁殖的环境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
1. 引言昆虫作为生态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其繁殖受到环境因子的重要影响。
在自然界中,昆虫的繁殖受到温度、光照和湿度等因子的制约。
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对昆虫的生殖行为、繁殖率和繁殖周期等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对昆虫繁殖的影响,对于理解昆虫生态学以及有针对性地控制昆虫种群具有重要意义。
2. 实验设计与方法2.1 实验对象实验中选择了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作为研究对象。
果蝇是一种常见的模式生物,其繁殖周期短、繁殖数量大,非常适合作为繁殖实验的模式生物。
2.2 实验组设置实验分为三个组别,分别控制温度、光照和湿度这三个环境因子。
2.2.1 温度组将果蝇存放在恒温培养箱中,设置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实验组,分别为低温组(15°C)、中温组(25°C)和高温组(35°C)。
2.2.2 光照组将果蝇存放在恒定光照条件下的实验室中,设置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实验组,分别为低光照组、中光照组和高光照组。
2.2.3 湿度组将果蝇存放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实验组,分别为低湿度组、中湿度组和高湿度组。
2.3 实验观测指标观测果蝇的繁殖数量和繁殖周期,以评估不同环境因子对果蝇繁殖的影响。
3. 实验结果与分析3.1 温度对果蝇繁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温度条件下果蝇的繁殖数量和繁殖周期存在显著差异。
在低温组(15°C)下,果蝇的繁殖数量较少,且繁殖周期较长;而在中温组(25°C)下,果蝇的繁殖数量最多,且繁殖周期最短;在高温组(35°C)下,果蝇的繁殖数量虽然增加,但繁殖周期明显延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甲醛已被广泛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室内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为探讨甲醛对动物不同发育阶段的毒性,本文以模式生物果蝇为对象,研究了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甲醛对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结果显示,当对照组发育至3龄幼虫(孵化后3d)时,与未添加甲醛的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0.25%或0.50%的甲醛极显著降低了幼虫的体重(P<0.01),添加了0.50%甲醛的饲料组中发育出来的雌、雄成蝇体重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雌虫体重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此外,饲料中添加甲醛,还显著延长了幼虫发育的时间,即从胚胎到化蛹的发育时间、胚胎到羽化的发育时间都极显著长于对照组 (P<0.O1),而其蛹期变态发育时间在对照组和各实验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饲料中添加甲醛,还极显著降低了果蝇的产卵量 (P<0.01)。
综上结果表明,饲料中含有甲醛可显著降低果蝇的发育速度,影响果蝇的生长和繁殖力,但对果蝇蛹期变态发育过程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甲醛;果蝇;幼虫;体重;发育;产卵甲醛(Formaldehyde)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
甲醛的用途非常广泛,10%的甲醛(福尔马林)能使蛋白凝固,具有杀菌和防腐作用,常用来保存动物标本。
甲醛也被广泛使用在现代生活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家居装修,但各种建筑材料、装饰材料、装饰物品、家具等材料之中都会含有甲醛,一些生活用品,如香水、喷发水、空气清新剂中也可能含有甲醛。
甲醛对动物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已有研究表明,甲醛染毒能使孕期小鼠胚胎的吸收和死亡率显著增加,并导致胎鼠畸形发生率显著增加(李解生等,2009),DNA 蛋白质交联系数显著升高(程文文等,2010)。
甲醛可导致大鼠生长迟缓,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廖双等,2010)。
甲醛吸入后可引起人体疲劳、头晕、头痛,睡眠障碍,记忆困难、反应变慢等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Kilburn,2000)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物之一,会对人体产生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IARC,2004)。
利用果蝇实验检测环境物质的遗传和生物效应是一项简易快速的实验技术,张建民等 (2005)研究表明,甲醛使得果蝇子代数量明显减少,畸形率增加,幼虫体内可溶性糖含量均下降。
而且,还会导致体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含量降低,细胞还出现了不同数量的微核 (张建民等,2006)。
为探讨甲醛对果蝇幼虫生长、发育速度及蛹期变态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甲醛,系统研究了甲醛对果蝇各生活阶段发育及繁殖能力的影响,以期为甲醛对动物及人类健康的危害机理研究以及建立以果蝇作为检测环境污染及毒理研究的模式生物提供基础。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野生型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在25℃下饲养。
1.2 实验方法1.2.1 含甲醛培养基的配制在正常培养基(30mL水,6g红糖,0.6g琼脂粉,6g玉米粉,0.6 g干酵母菌粉,0.8mL 酵母菌液,0.4mL丙酸)中分别加入甲醛至终浓度分别为0.25%、0.50%。
1.2.2 甲醛对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收集羽化后 8h的果蝇,在正常培养基中生长至3日龄时,分别转入含0.25%和0.50%的甲醛培养基中,用未加甲醛的正常培养基做对照,每管5对,产卵24后,将成蝇去除。
孵化后3d (3龄幼虫时),每组取10头幼虫称重,检测甲醛对果蝇幼虫生长的影响。
同时观察记录各组化蛹时间、羽化时间,研究甲醛对果蝇发育速度的影响。
取羽化后的果蝇雌、雄分开,饲养3d后,1O头一组用CO,麻醉后,在电子天平上称重。
1.2.3 甲醛对果蝇繁殖力的影响取1日龄的雌、雄果蝇,分别放人不同浓度甲醛培养基中培养,5d后,分别从每管中取306,50果蝇为一组置于锥形瓶中,用产卵收集盘适应2h后,换新鲜的收集盘,在相同时间段收集8h内产的卵,统计产卵量。
1.2.4 数据分析实验数据以平均值4-标准误(X±SE)表示,采用SPSS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以t 检验判定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2.1 甲醛对果蝇幼虫和成虫体重的影响为研究甲醛对果蝇生长的影响,在对照组(未添加甲醛的正常饲料组)果蝇发育至3龄幼虫时(即幼虫孵化后的第3天),每组取l0头幼虫一起称重。
结果表明,两种含甲醛培养基中的幼虫体重均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
正常对照组10头3龄幼虫体重为12.67-40.33 mg,而培养基中添加了0.25%甲醛的幼虫体重仅为8.3340.33-mg。
随着培养基中甲醛含量的提高果蝇幼虫的生长逐渐减慢。
当培养基中甲醛含量提高到0.50%时,同样的生长时间后,10头幼虫体重仅为5.33-40.33 mg(表 1),也极显著地低于添加了0.25%甲醛组(P<0.O1)。
表1甲醛对果蝇幼虫和成虫体重的影响注:数据以平均值±标准误(x±sE)表示(n=3),以SPSS软件中t检验判定差异显著性。
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 0.05);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甲醛对果蝇成体体重的影响见表 1。
与对照组相比,甲醛浓度为0.25%的实验组雌果蝇的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饲料中添加0.50%甲醛极则显著降低了雌性蝇的体重(P<0.O1)。
与 0.25%实验组相比,0.5%实验组的雌性成蝇体重显著降低(P<0.05)。
对于雄性果蝇来说,只有浓度为0.5%的实验组体重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其它的差异均不显著。
2.2 甲醛对果蝇化蛹时间和羽化时间的影响为了检测甲醛对果蝇幼虫发育速度的影响,观察了各组从产卵(受精)到化蛹的发育历期以及从产卵到羽化的发育历期。
结果表明,对照组中,从产卵到化蛹之间的发育历期平均为6.33 d,而饲料中添加0.25%的甲醛后,该发育历期延长为 11.O0-40.58d,二者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O1)。
饲料中添加0.50%的甲醛也使得果蝇化蛹时间进一步滞后,从产卵到化蛹之间的发育历期极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与0.25%的实验组相比,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 (P<0.05) (表 2)。
、饲料中添加甲醛也导致果蝇的羽化时间延迟。
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了o.25%和0.5%甲醛的实验组果蝇从产卵到羽化之间的发育历期均极显著长于对照组(P<0.O1),但甲醛浓度0.5%的实验组与浓度0.25%的实验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表 2)。
表2甲醛对果蝇化蛹时间和羽化时间的影响由表2还可以看出,从化蛹到羽化之间的蛹期发育历期在各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表2),表明羽化时间滞后主要是由于前期幼虫发育时间延长而造成的,只要顺利化蛹,蛹期发育历期与甲醛添加没有显著相关性。
2.3 甲醛对果蝇繁殖力的影响将果蝇放在含甲醛的培养基中饲喂5d后,再检测其产卵和孵化情况。
结果显示(见表3),与对照组相比含甲醛的实验组果蝇的产卵量均有下降,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 01)。
与甲醛浓度0.25%的实验组相比,甲醛浓度为0.5%的实验组的产卵量也极显著降低(P<0.01)。
表3甲醛对果蝇产卵量的影晌培养基中的甲醛浓度产卵量 (粒 )0.00 63.00±1.15 A0.25 54.00± l_00 B0.50 44.33±1.20 C3 结论与讨论有关甲醛对动物的生殖、神经、免疫等方面的毒性研究已有较多报道(王春华等,2009;廖双等,2010;梁瑞峰等,2007),但甲醛对动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还不多。
本研究表明,饲喂含有甲醛的食物显著抑制了果蝇幼虫和成虫的生长,经过相同的发育时间之后,幼虫体重比对照组显著下降,相同日龄的成蝇体重也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表1),这一结果与廖双等(2010)的研究结果一致。
他们对大鼠的研究发现,甲醛吸入导致新生、幼年和成年组等不同发育阶段的大鼠较同龄对照组均出现体重增长落后(P<0.05)的现象。
王春华等(2009)等的研究表明,随着吸人的甲醛剂量的增加,小鼠睾丸组织中S期细胞百分数逐渐增加,GO/G1和 G2+M期的细胞百分数逐渐减少,且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加,说明甲醛可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存活,这可能也是引起动物生长迟缓的原因之一。
正常条件下,果蝇受精卵(胚胎)产下后,经6d左右即可化蛹,然而饲喂了含0.25%甲醛的饲料后,这个时间段延长至11d,随着饲料中添加的甲醛浓度的增高,这一时间进一步延长,说明甲醛可显著延缓动物的发育速度,且这种影响呈剂量效应关系的趋势。
同时,这一结果也进一步说明甲醛可对动物生长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虽然经过较长时间的幼虫期之后,部分幼虫已经死亡(肉眼可见,未统计),但仍然有一部分幼虫可以成功化蛹,最后羽化为成虫,这可能是这些积累了足量的激素等满足化蛹的其它生理生化因子。
由于处于蛹期的果蝇不需要摄取食物,因此蛹期变态发育的时问在对照组和各实验组之问没有显著差异。
李解生等 (2009)发现,甲醛染毒可引起孕期小鼠胚胎的死亡率显著增加。
张建民等(2005)的研究也发现,甲醛导致果蝇子代数量明显减少,说明甲醛对动物的繁殖产生严重影响。
本研究通过将成蝇在含甲醛的培养基中饲喂5d后,再观察其产卵情况,结果显示,实验组相同数量果蝇在相同时问段内的产卵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表3),而且也呈现剂量效应关系的趋势,说明减少产卵量可能是甲醛导致果蝇子代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1 ]程文文,李兰,胡传禄等,2010.气态甲醛致小鼠骨髓细胞DNA一蛋白质交联的研究.生态毒理学报,5(2):262—267[2 ]李解生,李纯颖,李勇等,2009.甲醛对小鼠胚胎的发育毒性.实用预防医学,16(4):1242—1244[3 ]梁瑞峰,原福胜,白剑英等,2007.甲醛吸人对小鼠免疫系统毒性作用.中国公共卫生,23(6):734—735[4 ]廖双,蒋莉,张晓萍,2010.脑发育不同阶段甲醛暴露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3区CaMKⅡ表达的影响.重庆医科大学学报,35(3):342—345[5 ]王春华,叶琳,隋春生等,2009.甲醛对小鼠睾丸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35(3):48—450[6 ]张建民,朱启忠,赵宏,2005.甲醛处理果蝇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8(2):43—45[7 ]张建民,韩晓弟,贾宏福,2006.甲醛对果蝇的伤害及维生素c的保护作用研究.菏泽学院学报,28(2):76—81[8 ]周敏,2006.梭毒隐翅虫人工饲料研究.昆虫天敌,28(1):l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