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观察论文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数据采用 S P S S 1 3 . 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 均数 ±标准差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 x 检验 ,组间比较
采用 f 检验 。 5 治疗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见表 1 。
组 别 观察 组 对 照组
两组 治疗 前后 血脂 指标 比较见 表 2 。
表 2 两 组治 疗前 后血 脂指 标 比较 ( m m o F L ,一 X )
等 不 良反应 症状 。
血 管性 痴呆 的病 因涉 及两 个方 面 ,即脑 血管 病 和危
险因素。主要 的脑血管病包括与大动脉病变 、心源性脑
栓塞 、小血管病变及血流动力学机制有关的脑梗死。脑 出血、脑静脉病变等,梗塞 、白质病变、不完全性的缺 血性损伤、局部和远处的缺血性功能改变等均与血管性 痴呆有关。血管性痴呆 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 、高血脂、 心脏病 、糖尿病 、动脉硬化等。西医 目前治疗主要有抗 凝 、抗 血小板聚集 、降脂 ,改善认知功能,使用抗精神 药物,但长期应用可引起恶心 、腹胀、腹泻 、肌肉酸痛 及肝功能损害等不 良反应 。血管性痴呆属中医 “ 痴呆” 范畴, 多为年老体衰 、 七情内伤 、 久病损耗 , 心、 脾、 肾、 肝等脏腑功能失调 ,髓海 不足 ,神机失用所致 。为本虚 标实之证 , 本虚为阴精 、气血亏虚,标实为气、火、痰 、
笔者用中药外敷结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口服治疗
膝关节骨 关节炎取得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对照组 5 1 例 ( 7 8 膝 ),男 2 6 例 ,女 2 5 例 ;年 龄最大 6 7 岁, 最小 4 0 岁, 平均 ( 5 6 . 3 ± 4 . 6 ) 岁; 病程最长 2 年,
[ 摘
要] 目的: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的I 临床效果。方法 :1 0 2 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5 1 例 ( 8 0 膝) 用 中药外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研究
S l c smy c u t a d n a o wo y a e e t o r y r e r f r t e r OA a in 2 e a p te t 9 x mp e , ii e n o t e t e t n r u n h o t o r u t c a tc l t e c n r l ls d vd s i t h r a me tg o p a d t e c n r lg o p so h s ia l h o t o y,
g o p g v s t e d c o r c ii g we t r dc n h o v n i n lt e t n , he t e t n r u d s i h o v n i n lt e t e t f u d t n r u i e h o t rp a tcn se n me i i e t e c n e to a r a me t t r a me t g o p a d n t e c n e t a r a m n o n a i o o wih i vg r t s t e k d e h e lh o e s u r a me t Re et : wo g o p o u ai eef c o a i n t e t n r u l y fe t e f rwi h t n i o a e h i n y t e h at y b n o p t e t n . s s T r u fc r 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fe tc mp rs ra me tg o p awa sef ci o t t e v o v h
按 摩 与康 复 医 学
21 . ( ) 0 0 9下
C ieeMaiuai hn s n lo p t n& R h b i t nMei n 2 1 , .7 e ait i dc e 00 No2 la o i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9例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9例论文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常见病,临床治疗方法颇多。

我科在应用透明质酸钠(施沛特)关节腔注射并指导患者对患膝关节进行功能锻炼的基础上,联用中药离子透入及中药内服治疗该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本院自从2010~2011年收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例78例,其中男35例,女性43例,年龄55~80岁,病程6个月~3年,治疗前各项生化指标(包括血钙、血磷)、体重、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且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OR )制定的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均达Kellgren 和Lawrence 的放射学诊断标准I级以上。

因Kellgren 和Lawrence 的放射学诊断分级标准过分强调骨赘的作用,当前对此还存在一定的争议[1],故我们按膝关节的功能分级(I 期:运动不受任何影响;II 期:运动时受影响;III 期:活动受限已影响运动,但生活仍可自理;IV 期:尽管积极的内科治疗和物理治疗,疼痛持续存在,影响日常生活)将病情分为轻中重三度,其中I 、II 期为轻度、III 期为中度、IV 期为重度。

78例患者中,轻度18例,中度49例,重度11例,按均分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例,其中轻度9例,中度25例,重度5例;对照组39例,其中轻度9例,中度24例,重度6例。

1.2诊断依据:美国风湿病学会(AOR )制定的骨性关节炎临床+实验室+放射学诊断标准:①1月来大多数时间有膝关节疼痛;②X 线检查显示关节边缘骨赘形成;③关节液检查符合骨性关节炎;④年龄≥40岁;⑤膝关节晨僵≤30分钟;⑥关节活动时有骨摩擦音。

满足①+②或①+③+⑤+⑥或①+④+⑤+⑥即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1.3治疗方法1.3.1观察组:透明质酸钠(施沛特)关节腔注射,穿刺成功后,经抽吸无回血,抽吸尽关节积液后取透明质酸钠注射液2ml (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注入关节腔内,注射后让患者屈伸膝关节10数次,使药物充分涂布于软骨和滑膜表面。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探讨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83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对照组39例,实验组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选择西医的方法进行治疗。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5.6%,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4.4%。

结论: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

标签:膝骨性关节炎;中西医治疗;治疗效果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疾病女性患者较多。

会造成患者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畸形的情况,严重者还会出现残疾的现象,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降低[1]。

在中医方面和西医方面都对该种疾病有相应的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83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分别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和西药的方法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83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45例,男性13例,女性31例,年龄范围:39-74岁,平均年龄58.3岁;单侧30例,双侧15例。

对照组39例,男性11例,女性28例,年龄范围:41-75岁,平均年龄59.7岁;单侧27例,双侧12例。

两组情况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实验组治疗中药的药方:制附子、草乌、制川乌、全虫各10g,20g 当归,30g白芍,40g甘草。

若患者的疼痛有温缓寒重、四肢困重、寒湿凝滞的情况,在药方中加入羌活、独活各10g,防风、桑寄生、秦艽个12g。

若患者有腰膝酸软、肌肉萎缩、肝肾亏虚的情况,在药方中加入茯苓、山药、山萸肉各15g,25g熟地黄,30g何首乌。

若患者出现膝部刺痛、局部硬结、筋脉瘀阻的情况,可加入10g桃仁,红花、制乳没、赤芍各15g。

每天对患者煎煮一剂药材,进行两次水煎,将其混合,分两次进行服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行治疗时,采用关节内玻璃酸钠注射并配合服用塞来昔布以及中药汤剂的中西结合的临床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

方法:在我院已经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20名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

在对治疗组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方案,在西医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配合服用中医补肾健骨的汤药,而对照组则只采用西医临床治疗方案,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

结果:经过对治疗数据的统计发现,治疗组的60名患者康复较快且治疗总体有效率达到98.33%,而对照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仅为86.66%,治疗组患者的康复状况明显比对照组要好(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方案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时疗效显著,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疗效膝关节骨关节炎,它是因膝骨关节在外力或内力的不正常作用下受到了一定成程度的损伤所导致的骨关节炎症。

临床以老年人的居多,并且女性人数往往多于男性。

该病症的临床表现为关节软组织粘连、关节囊炎性渗出、关节韧带增生、滑膜炎以及骨质增生等。

在最近几年,我院在对此类疾病进行治疗时采用关节玻璃酸钠注射并配合服用中药汤剂和塞来昔布的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显著,下面进行相关研究报告。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们医院已经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20名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

在对治疗组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方案,在传统西医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配合服用中医补肾健骨的汤药(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杜仲,冬虫夏草,龟板,鹿角,桑枝,延胡索),而对照组则只采用传统的西医临床治疗方案,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分析目的:探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双醋瑞因胶囊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法为双醋瑞因胶囊联合中医补肾健骨汤治疗。

针对临床治疗有效率、生存质量状况、膝骨性关节炎功能及视觉模拟评分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各项指标得分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膝骨性关节炎功能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使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存质量状况显著改善,应大力推广应用。

标签: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是由膝关节部位骨质增生或软骨变形导致患者骨关节出现一系列病理表现的疾病[1],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必须加强有效的治疗。

本文为探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确定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3、17例,年龄45~75岁,平均(65.0±2.1)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2.1±1.5)年,疾病部位:10例左侧患者,20例右侧患者,10例双侧患者;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5、15例,年龄40~80岁,平均(60.0±2.5)歲,病程3个月~5年,平均(2.0±1.3)年,疾病部位:18例左侧患者,15例右侧患者,7例双侧患者。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抽取近一年内(2018年8月到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

结果:经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明显缓解,各指标评分呈良好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其生活质量的改善。

结论: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在临床中,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较高,多见于中老年躯体,以膝盖红肿痛、积液等为主要特征,病因复杂,外伤、过度劳累等均是常见诱病因素,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

在此病的治疗中,往往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但效果难以达到理想化[1]。

本文主要就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抽取近一年内(2018年8月到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基于数字法的前提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

其中,对照组男女例数分别为18例、12例,年龄区间为48至77岁;观察组男女例数分别为19例、11例,年龄区间为49至79岁。

在研究开始前,患者及其家属均提前知晓了有关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将患者的一般资料予以分析、比较,数据间呈现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即在患者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常规消毒患膝关节后,予以局麻处理,穿刺关节腔,将玻璃酸钠注射液注入,用量为2ml,并适当按压针眼,常规包扎,每7天1次,持续治疗5次。

观察组则是以对照组为前提应用热敏灸治疗,主要内容:基于患者具体情况的前提下,合理的选择穴位,包括犊鼻、梁丘、膝眼等穴位,将这些穴位作用施灸点,于半径3厘米范围,距皮肤3至5厘米处理予以回旋灸,抑或是温和灸,直至患者有自觉透热、传热等情况时,即为热敏点,于最敏感穴位处进行热敏灸治疗,穴位控制子在1至3个左右,以患者自觉感消失、皮肤灼热为准,避免施灸量不足情况的发生,将施灸的时间控制在15至45分钟范围内,每天1次,1个疗程10天。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收集我院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和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

结果通过不同方案的治疗之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结论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病症,多发与老年人群,由于患者的身体情况退化,体内组织和骨骼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风寒等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出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

在治疗的过程中,常规的西医疗效并不明显,对患者的疗效较低,本文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以中医治疗为本,西医辅助的措施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为2009年6月至201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患者,共120例,年龄59~83岁,其中男67例,女53例,患者的病症当中,双膝发病65例,单膝发病55例,患者的病程在7周~8年之间,在治疗当中,59例患者具有过往治疗病史,主要方法为关节腔内封闭注射,当中34例患者打封闭后3年复发,25例患者5年后复发,情况加重。

1.2 治疗方法在本次研究当中,按照随机的原则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和病史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研究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中,对照组患者仍然使用常规治疗,关节内有积液的患者进行穿刺抽噎,之后关节腔内注射1%利多卡因8 ml加醋酸泼尼松龙60 mg,并行弹性绷带包扎,患者膝关节疼痛明显者,关节腔内注射上述封闭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观察【中图分类号】r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329-01
【摘要】目的:通过中西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观察,以此探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
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行中药离子透入结合玻璃酸钠骨腔内注射,进行中西医联合治疗;对照组行泼尼松龙和利多卡因进行治疗,两组没有性别、年龄、疾病差异,具有可比性。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9%,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6.45%,对照组占29.17%,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中西医相互搭配,疗效显著,治疗时间短,治疗后复发率低,且无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西结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观察
临床治疗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常常会引起患者膝关节疼痛,致使膝关节疼痛,活动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

同时在临床治疗上也采取了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为此本文将通过中药离子透入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对骨性关节炎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自2010年2月~2011年2月,我院共收治6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42~76岁,
平均年龄57.2±2.4岁,病程6个月~23年,平均7.4±3.6年。

经过临床问诊,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劳损病史和外伤病史。

在日常关节活动时,常表现为膝部疼痛。

临床诊断为双膝疼痛为28例,单膝疼痛为40例。

老年性退行性骨关节病43例,创伤性骨关节炎17例,髌骨软化症8例。

影像学报告为不同程度的关节间隙狭窄,胫骨髁间嵴变尖,同时出现骨赘和刺装增生,软骨面出现骨质增生的现象,部分患者出现骨质疏松。

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行中药离子透入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行泼尼松龙和利多卡因治疗,两组没有性别、年龄疾病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中药以自拟中药方治疗,将鸡血藤、生川乌、生草乌、白芍、赤芍、苍术、牛膝各15g,桂枝12g,当归、威灵仙各18g,细辛9g用醋浸泡一周,并通过电疗饥输出稳恒直流电,将100cm2浸沾中药过滤液的衬垫,放置膝关节内侧连通阳极,再将100cm2浸沾生理盐水的衬垫放置于膝关节外侧连通阴极,电流密度在0.05~0.10macm2,每天透入一次,每次15~20min,每10次为1个疗程。

待中药离子透入24小时后,令患者屈膝90°,从髌下两侧入路,常规消毒再经过局麻穿刺至关节腔内,缓缓注入玻璃酸钠,每周注射一次,4周为1疗程。

对照组采用50mg泼尼松龙和2毫升2%利多卡因治疗,根据上述膝关节腔注射,每周注射一次,4周为1疗程。

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6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判定疗程。

1.3 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膝关节活动正常,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在0~135°。

显效:主要症状消除,膝关节活动不受限制,行走时无疼痛,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在0~135°。

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除,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生活基本能自理,但行走仍有疼痛,关节活动仍受限。

无效:治疗前后无差异,甚至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根据数据资料,采用ridit分析法和x2进行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9%,两组疗效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治疗组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显著。

(详见表1)
治疗6个月后,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治疗组复发2例,占6.45%,对照组复发7例,占29.17%,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

3 讨论
按照中医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一般是由于阳虚寒凝,血瘀阻滞,筋骨失温,使骨质发生变化,形成骨刺、增生等症状,由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应采用活血、驱寒、止痛、祛风湿,以此改善修复组织及促进微循环[2]。

本文临床研究中,采用中药离子透入进行中医治疗,其中白芍、赤芍、生川乌、生草乌具有行瘀、止痛、凉血、消肿、祛风除湿的
功效;鸡血藤、牛膝、威灵仙、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舒筋通络,消骨哽的功效;细辛、苍术、桂枝具有祛风、散寒、解表的功效。

通过离子透入以此增强抑制关节网状内炎症代谢产物,加速药效分解速度,降低神经末梢的活跃性,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减缓膝关节周围肌肉痉挛的疼痛感,减少软骨在机械作用下受损[3]。

玻璃酸钠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上,可以有效润滑关节腔内组织,增加软骨表面高弹性完整的结构层,抑制炎性物质代谢,增强修复软骨关节,加强关节活动屈伸度,阻止病情发展,其药效也可以长时间的滞留于关节腔内,生物相容效果好,排异性小。

与此同时,还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激素治疗后产生的副作用[4]。

本文研究中,观察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相较于对照组采用泼尼松龙和利多卡因治疗效果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

而且观察组半年后的复发率较低,仅占有效治疗的6.45%,与对照组(占70.59%)相比,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果表明中西医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临床上我们采用中药离子透入联合玻璃酸钠骨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观察组对其治疗效果满意度较高,中西医相互搭配,优势联合,使治疗效果等到显著增强,治疗时间短,治疗后复发率低,且无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唐晨.腰椎错位引起膝关节疼痛33例报告[j].中国疗养医学,2010,13(12):159.
[2]刘向前,姚共和,杨少锋,等.以nsaids为对照中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文献的系统评价[j].中医药学刊,2005,9(6):121.
[3]翁智勇,赵轶群,刘大志,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07例[j].河北中医,2010,9(8),248.
[4]张军波,张卫红.综合外治法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0,14(8):167.
作者单位:410300 湖南浏阳市中医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