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论文
【推荐下载】特种医学8000字:骨关节炎

[键入文字]
特种医学8000字:骨关节炎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特种医学论文8000字。
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退行性关节疾病,由于该病是关节软骨退化引起,所以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能力受限。
随着我国人口不断老龄化,其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呈逐年增高的趋势,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1]。
为了解中老年人骨关节炎的分布特征和患病率及相关因素,笔者对中老年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研究了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该人群均为常年居住在该地,为该地的长期居住户口。
本次流行病学共随机抽取了800份样本,均参加X线的检查,男398例(49.75%),女402例(50.25%);年龄40~79岁,平均57.2岁;城市居民420例(52.5%),农村居民380例(47.5%);原发性骨关节炎210例,城市居民94例,农村居民116例。
1。
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50例论文

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50例【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059-01骨性关节炎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
以膝关节多见。
随着人口老龄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
由于该疾病属退行性病变,故临床往往无特效药,不能采用单一治疗方法。
本人采用中药内服、外洗,关节内注射及局部封闭的综合方法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共150例,男性88例,女性62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57.3岁,单侧90例,双侧60例病程最短二周,最长二十年。
1.2 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于1986年公布的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①膝关节疼在就诊的前一个月内≥14gd;②膝关节活动时有磨擦响声;③x片示喜膝关节骨端边缘有骨赘形成;④膝关节周围有肿胀;⑤膝关节晨僵≤30min;⑥年龄≥40周岁。
具备①③或①②④⑤⑥即可诊断为oa[1]。
1.3 病例收集以2000年至2010年门诊住院病人,排除关节间隙已变形的病例。
按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症状分级指数。
2 治疗方法中药内服的祛风湿、通经络、补肝肾的原则,根据病人个体给予有偏重的处方,每日一剂,一个月为一疗程,可连服三个疗程。
中药外熏洗:组方为防风、伸筋草、泽兰、桂枝、制草乌、白藓皮、忍冬藤等每日一剂,分两次熏洗。
局封在关节间隙内外侧,压痛明显者,给予局部封闭,药物:得宝松1ml、弥可保1ml、利多卡因1.5ml。
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2ml,每周一次,5次一疗程,一年可注射二个疗程。
3 治疗结果按卫生部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规定的病情轻重度分级标准的项目疗效评定[2]。
临床控制51例,显效48例,有效46例,无效5例。
4 体会随着社会老龄化骨性关节炎患者越来越多,目前尚没有特效方法,近来研究表明骨性关节炎主要是关节软骨的改变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退变。
近5年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文献综述

近5年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文献综述1. 本文概述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病之一。
近年来,针灸作为传统中医非药物治疗方法,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面因其良好的镇痛效果、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及较少副作用的特点,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近五年(2019年至2024年)国内外关于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包括但不限于温针灸、电针、耳针、穴位注射等多种针灸手段的应用及其联合疗法的效果评估。
通过对大量高质量文献的系统回顾与综合分析,探讨不同针灸方法的治疗机制、优势以及局限性,并结合研究成果总结最佳实践模式与未来研究方向。
还将关注新型艾灸设备如DAJ多功能艾灸仪在温针灸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及其相较于传统温针灸的优势比较。
通过本综述,期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针灸治疗策略指导,同时推动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向着更为精准化、个体化的方向发展。
2. 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理论依据在撰写《近5年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文献综述》一文中,“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理论依据”这一部分可以这样展开: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方面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与广泛的临床应用。
近五年来的研究表明,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与发展常与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失常以及风寒湿邪侵袭等因素密切相关。
针灸通过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激发机体自身修复能力,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针对KOA,针灸尤其注重调理肝肾,因为按照中医理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失养,易导致关节病变。
针灸具有明显的通经活络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9例论文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常见病,临床治疗方法颇多。
我科在应用透明质酸钠(施沛特)关节腔注射并指导患者对患膝关节进行功能锻炼的基础上,联用中药离子透入及中药内服治疗该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本院自从2010~2011年收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例78例,其中男35例,女性43例,年龄55~80岁,病程6个月~3年,治疗前各项生化指标(包括血钙、血磷)、体重、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且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OR )制定的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均达Kellgren 和Lawrence 的放射学诊断标准I级以上。
因Kellgren 和Lawrence 的放射学诊断分级标准过分强调骨赘的作用,当前对此还存在一定的争议[1],故我们按膝关节的功能分级(I 期:运动不受任何影响;II 期:运动时受影响;III 期:活动受限已影响运动,但生活仍可自理;IV 期:尽管积极的内科治疗和物理治疗,疼痛持续存在,影响日常生活)将病情分为轻中重三度,其中I 、II 期为轻度、III 期为中度、IV 期为重度。
78例患者中,轻度18例,中度49例,重度11例,按均分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例,其中轻度9例,中度25例,重度5例;对照组39例,其中轻度9例,中度24例,重度6例。
1.2诊断依据:美国风湿病学会(AOR )制定的骨性关节炎临床+实验室+放射学诊断标准:①1月来大多数时间有膝关节疼痛;②X 线检查显示关节边缘骨赘形成;③关节液检查符合骨性关节炎;④年龄≥40岁;⑤膝关节晨僵≤30分钟;⑥关节活动时有骨摩擦音。
满足①+②或①+③+⑤+⑥或①+④+⑤+⑥即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1.3治疗方法1.3.1观察组:透明质酸钠(施沛特)关节腔注射,穿刺成功后,经抽吸无回血,抽吸尽关节积液后取透明质酸钠注射液2ml (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注入关节腔内,注射后让患者屈伸膝关节10数次,使药物充分涂布于软骨和滑膜表面。
骨关节炎护理论文

骨关节炎的护理体会[摘要] 目的探讨骨关节炎的护理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骨关节炎的护理措施。
结果均达到了快速控制感染、消除症状、恢复功能的目的,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加强oa术后护理以及功能锻炼,尤其是康复护理,能有效的提高oa护理质量。
[关键词] 骨关节炎护理[中图分类号] r248.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185-02骨关节炎(oa)多发于中老年人,是骨科常见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1]。
近年来,由于对老年骨关节疾病的护理缺乏重视,因此老年患者骨与关节急慢性损伤后所采取的各种治疗往往因医护不当、贻误病机并发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直、褥疮等。
如果仅靠药物、理疗、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关节镜手术后不进行康复训练及并发症的预防,则达不到应有的疗效。
功能锻炼和规范护理是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现回顾性分析我院骨关节炎的护理经历,以作总结。
1 研究对象本组3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53岁,平均61岁。
本组病例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放射学分级采用kellgren和lawrence的分级标准。
2 护理对策2.1 入院宣教入院后热情接待病人,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规章制度及主管医师、护士,安排满意的房间,尽量满足合理需要,尽快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2.2 基础护理按常规测量生命征;指导患者正确服用镇痛剂;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副反应;协助生活护理,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营养的饮食(如:瘦肉、鱼、糙米、全麦食品、蔬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畅。
保持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感。
2.3 手术治疗的护理①术前护理:协助医生做好术前检查。
训练患者床上排尿排便,预防术后尿潴留和便秘。
教会患者床上肢体关节活动,对有合并症的患者,术前全面了解病史,配合医生进行调整治疗[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总的来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大家 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期待未来服务。
参考内容二
基本内容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严 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KOA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中西医治疗KOA各有其特色和优势,本次演示将就中西医治疗KOA的研究进展 进行综述。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等。药物治 疗是基础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软骨保护剂、激素类药物等,可以缓解疼 痛、减轻炎症反应。手术治疗主要用于病情较重、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包括膝关节镜手术和人工关节置换等。物理治疗如针灸、推拿、水疗等可以改 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4、中药外敷:将中药制成膏剂、酊剂等外敷于患处,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缓解关节疼痛。
5、拔罐疗法:通过拔罐负压吸引,可舒经活络、行气活血,缓解肌肉紧张及 关节疼痛。
6、艾灸疗法:通过艾灸的温热作用,可温通经络、散寒止痛,适用于寒湿痹 阻型KOA。
7、针刀疗法:通过针刀松解粘连、剥离瘢痕,可解除肌肉痉挛,改善关节功 能。
例如,采用西医的非手术治疗结合中医的中药内服、外敷等,可缓解疼痛、改 善关节功能;采用西医的手术治疗结合中医的术后康复训练及中药调理等,可 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四、总结与展望
中西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各有其特色和优势。西医的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 疗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中医的针灸疗法、推拿按摩、中药内服及 外敷等也可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发挥两者的优势。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多种因素参与了其发病过程。 年龄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膝关节软 骨细胞的合成和分解平衡失调,导致软骨退行性变。此外,性别、体重、家族 史等因素也可能影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风险。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论文: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方法上的创新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论文: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方法上的创新[关键词]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创新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增生性、退行性关节炎或骨性关节病。
膝关节是人体关节中负重、运动力量大的关节,也是人体最完善最复杂的关节,是下肢的活动中枢。
21世纪将成为老年型世纪,我国2001年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10.5﹪,预计2025年将上升为19.3﹪左右,进入超老龄型国家。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着老龄化加快也逐渐增多,而治疗方法多选用药物治疗的主要模式,且复发率高,影响着老年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身心健康,本文章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为提高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恢复老年患者生理功能,减少致残率,探寻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新的疗法,从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1 主要病因:1.1 超量的运动:如重体力劳动,职业运动员、篮球和跳高运动员,体重超量的肥胖患者。
1.2 关节运动过度:超量运动所引起的骨与关节的损伤,易造成代偿性增生。
1.3 承力不足:如更年期时,肌肉、韧带萎缩,为了维持正常活动的承受力,出现代偿性增生。
1.4 关节畸形:先天性膝内、外翻畸形,关节受力不均。
1.5 骨骼疾病:股骨头坏死、大骨节病、创伤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骨质增生。
1.6 炎症因素: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易发生增生性关节炎。
2 理论上的新认识我们认为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病理是膝关节不良力学效应所致。
膝关节的急慢性损伤可致关节韧带、肌腱和部分肌组织静力支撑平衡失调,导致膝关节动力支撑肌肉的不平衡发生。
于是关节运动产生的高应力点使韧带产生纤裂,关节间隙产生位移或膝关节整体失衡。
久而久之关节软组织产生微小变形,骨的强度增加远远高于韧带强度的增加,在肌腱末端,胶原纤维与纤维软骨交织,在不良应力的作用下,纤维软骨逐渐变成钙化纤维软骨,继而与皮质骨结合,形成骨刺或骨赘。
也就是骨质增生。
根据老年骨性关节的发病病理因素和骨的生物力学原理,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消除不良应力对膝关节的刺激,减轻膝关节内存在的较大应力。
内外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1例疗效观察论文

内外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1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自拟荣筋健骨汤内服,注射玻璃酸钠、外洗方熏洗及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采用口服扶他林缓释片、维乐生片治疗。
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治愈20例,好转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8.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
结论:中医药内外结合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肯定,其效果优于口服扶他林缓释片、维乐生片。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荣筋健骨汤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熏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膝关节病,其对中老年人的工作、生活、起居带来诸多不便。
笔者根据肝主筋、膝为筋之府等中医理论,采用荣筋健骨治其本、通络蠲痹以治标、中药外洗、功能锻炼等方法综合治疗本病,取得明显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观察病例共82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
其中男38例,女44例;年龄50~76岁;病程3个月~10年;左膝24例,左膝26例,双膝22例;兼见关节畸形25例,功能障碍47例。
全部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晨起下床时明显,活动后反而好转,可有静息痛,上下楼时更为明显,行走、站立时加重,有急性发作史(常因轻微扭伤所致),可伴有关节肿胀、关节积液、关节活动功能受限;后期持续疼痛,功能受限逐渐加重;在患膝周围可出现压痛点,膝关节研磨或推压髌骨有磨擦响。
x线摄片可见膝关隙变窄,股骨内外髁或胫骨平台软骨骨质增生,胫骨棘突变尖,关节面粗糙不平。
诊断依据: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
①膝关节隐隐作痛,屈伸、俯仰、转侧不利,轻徽活动稍缓解;②起病隐袭,发病缓慢;③局部关节肿胀,活动时关节常有“喀刺”声或磨擦声,严重者可见肌肉萎缩,关节畸形;④x线摄片示骨质疏松,关节面不规则,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质硬化及边缘唇样改变,骨赘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进展江苏省中医院 2011届雍永芳摘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简称膝关节OA)又称退行性膝关节病,是一种累及关节软骨、软骨下骨、关节滑膜等多种组织的疾病[1]。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骨性关节炎已成为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2],同时,它也是导致关节功能障碍、慢性致残的主要疾病,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损害[3]。
近十余年,透明质酸钠(SH)膝关节腔内注射疗法、关节镜手术疗法、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等治疗方法的运用,有效提高了其治疗效果,也提出了新的护理问题,摸索出了新的护理手段与经验,先对其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the knee OA), also known as degenerative knee joint disease,it is an involvement of articular cartilage, subchondral bone, synovial tissue and other diseases. With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development of osteoarthritis has become a major health hazard diseases of the elderly,as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leading to joint dysfunction, chronic disabling the major diseases, so that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severely compromised.Over the past decade,sodium hyaluronate (SH) knee articular injection therapy, arthroscopic surgery therapy, artificial knee replacement surgery and other treatment methods used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treatment, as well as new nursing problems, and explore new nursing means and experience, first reviewed the advances of their care.[关键词]骨性关节炎,透明质酸钠,膝关节镜,膝关节置换,护理1.膝关节OA简述1.1 临床表现膝关节OA的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疼痛,患者表现为进展缓慢的关节疼痛、僵硬、肿大、活动时有骨摩擦音、关节积液及活动障碍,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发病多在五十岁以上,女性稍多与男性。
多在活动后加重,如下蹲时,或由坐位站起、上下楼梯时使膝关节疼痛增加。
大多患者伴有膝关节晨僵,活动后可缓解;严重时可出现关节肿胀。
随着病情进展,受累关节出现“胶着现象”,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活动减少,引起废用性肌萎缩,膝关节OA导致的最严重的临床表现是关节畸形,活动受限[4.5]。
1.2 病理因素1.2.1 西医目前本病发生的确切病因仍未最终明确,一般认为由机械性和生物性因素等共同引起关节解剖异常、关节囊病变和软骨破坏等;其他因素还包括外伤、体力劳动、肥胖,还有生化、遗传等因素均可抑制软骨基质蛋白多糖的合成等[6]。
1.2.2 中医中医学认为骨性关节炎是由于年老体衰、肝肾亏虚、筋骨失荣,或劳损瘀伤、夹杂风寒湿邪痹阻筋脉而发病。
病延日久,则筋肉、骨骼、关节营养发源,瘀滞凝涩,缠绵难愈[7]。
1.3 治疗原则对膝关节OA的患者应建立早诊断、早治疗、综合性及长疗程的治疗原则策略:既要把本病按照传统痹证治疗,多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法,也要按照现代骨性关节炎处理,强调修复软骨、清除骨赘、矫正骨关节畸形等,综合运用中西医疗法的长处,达到缓解症状、改善功能、延缓进程及矫正畸形的基本目的[6]。
2. 透明质酸钠(SH)膝关节腔内注射疗法及其护理2.1 透明质酸钠(SH)膝关节腔内注射疗法的概述患膝经常规消毒,取髌外上穿刺点,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行髌股关节穿刺,确认进入关节腔后,有关节腔内积液者应抽吸干净,随后注入透明质酸钠。
每次2 ml,每周1次,持续4次为1疗程[7]。
在张金亮,沈斌[8]文中提到,透明质酸钠滑膜B细胞分泌,对软骨和软组织起润滑作用,维持关节的功能。
过帮辅等[9]研究报道以透明质酸钠注射关节腔治疗OA以来,至今国内外已证明,关节面的滑动主要依靠透明质酸钠。
2.2 护理进展目前,除了做好透明质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疗法的常规护理外,现温开萍,曾昕明[7]提出了该疗法结合功能锻炼,效果会更加显著。
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内容包括伸膝,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等[7],梁丽华[10]研究报道,规范的运动疗法可减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症状,增强肌力,间接的减轻关节负荷,维持或改善关节运动范嗣,预防挛缩,改善肌肉的协同作用,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改善步态和病人的有氧运动能力[11]。
2.3 护理问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尤其是有多年病史的老年人,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既想恢复膝关节功能,又缺乏信心、耐心。
给病人介绍治疗效果良好的病友,交流主要以安抚、鼓励为主,耐心解释,反复示范动作,使病人感到锻炼方法容易掌握,有信心坚持下去[10]。
3. 膝关节镜治疗及护理3.1 膝关节镜治疗概述膝关节镜手术是借助膝关节镜在电视屏幕直视下进行的微创手术,可治疗急性创伤、半月板损伤、类风湿性骨关节炎、游离体取出及前后交叉韧带断裂等。
膝关节镜手术可减轻肢体功能障碍,减少二次手术,治疗各种膝关节疾病效果确切[12]。
3.2 护理进展膝关节镜手术病人除了做好常规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外,在杨雁[13]文中提出, 手术24h后可指导患者行患腿进行功能锻炼;手术1O~14 d拆线后,可扶拐下地,患肢不负重,手术4周后逐渐使患者负重;术后3周左右练习膝关节屈伸活动,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
在谢伟红[14]文中提出可使用CPM被动锻炼和肌力训练,目的在于防止肌腱粘连。
关节腔引流是关节镜科最常用的、最重要的基本技术,在郭风莲[15]研究中证明冰敷干预有利于关节镜术后患者的康复早期冰敷对损伤的软组织具有消肿、镇痛的作用,冰袋于术后24h 放置于患膝两侧,每6—8 h更换冰袋一次,使术后关节腔引流量、置管天数、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减少。
近年来发现,静脉注射以及关节内注射硫酸镁可缓解术后疼痛,且对血压等影响较轻[16]. 在张建华,邵军进,任祖华[17]研究中提出关节腔内注射硫酸镁可提高血清中镁离子浓度,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
目前,张献忠,李华贵,常炳营[18]提出了关节镜微创清理术联合中药薰洗、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OA,研究证明安全有效。
3.3 护理问题钬激光技术是现代微创外科的高新技术,脉冲的激光可在瞬间气化目标组织,附近组织结构产生最小的热损伤,是关节镜外科很好的手术工具,利用钬激光切割、气化、止血的功能完成膝关节的镜下手术,效果很好[19]。
对于我们护理人员,这种技术还没普及,在有的医院已经开展起来,我院目前还未涉及,需做好先进技术引进的准备,思考如何做好关节镜钬激光围手术期的护理。
4.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及护理4.1 人工膝关节置换概述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我国20世纪9O年代开展的一项新的关节成形手术,它已成为治疗膝关节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可以解除膝部疼痛、纠正关节畸形,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0]。
4.2 护理进展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常规进行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
术后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纵观近十余年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护理文章,均有涉及术后功能锻炼,其原则是早期开始,循序渐进,被动和主动,等长和等张,有利于关节内与关节外软组织尚未形成粘连或粘连尚未完全机化,锻炼胡难度不大,可较快地恢复功能。
王秀红,张嘉冰[25]研究指出应进行患侧股四头肌、髋外展肌的训练,同时加强健侧下肢力量及双上肢力量的训练,为术后使用助行器及拐杖作好准备。
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人工膝关节置换常见的并发症,术后抗凝药物的应用对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是有效的。
同时,术后早期应用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可减少膝关节粘连的发生,增加术后关节活动度,踝关节的主动运动和小腿肌肉的被动按摩,可增加下肢静脉的血流速度,减轻肢体肿胀,有利于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1.22]。
鼓励患者多饮水,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降低血液黏稠,禁止吸烟饮酒,以免尼古丁刺激血管引起静脉收缩。
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患者先治疗原发病,保持大便通畅,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因用力排便导致血栓脱落[23.24]。
对于合并有糖尿病的病人,术前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方可进行手术,在术后,需将饮食治疗与功能锻炼结合起来,有助于病人康复,术后尤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完整,预防压疮及皮肤受损,加强皮肤护理。
饮食上可食用富含胶原蛋白的猪皮或猪蹄类食物,可补充外源性蛋白质,以合成胶原纤维和蛋白多糖,同时也可获得多量的锌、甘氨酸、脯氨酸。
饮食原则:低糖、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脂肪和盐,注意营养合理搭配,既要达到控制总热量、治疗疾病的目的,又要满足机体的需要[26]。
5. 总结与讨论在现代医院,通常采取三种治疗方法相结合,在疾病早期采取功能锻炼和透明质酸钠注射疗法综合护理;在疾病中晚期,通常采取膝关节镜及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方法,功能锻炼在两种治疗方法术后同样不可或缺。
由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群体主要为老年人,这要求我们临床护士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同样也要求我们用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来调动和鼓舞老年人术后的功能锻炼,尽量减轻手术给老年人带来的痛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1] 巩尊科,陈伟,周晓园。
透明质酸钠并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9):683—684.[2] 杜红旭,高焰.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2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0):113.[3] 朱秀英,刘歆,裴丽春,等.中老年妇女203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骨关节病患病情况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9(39):136—137.[4] 刘向前,姚共和,杨少峰,等.624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流行病学分析[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5(5):57—59.[5] 顾明士,杨军,金哲峰,等.社区中老年人膝骨关节炎发病趋势的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5,3(5):1—3.[6] 石印欲等.ISBN 978—7—80231—175—2.[7] 温开萍,曾昕明. 透明质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骨关节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8):30—31.[8] 张金亮,沈斌.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3, 104:10857[9] 过帮辅.关节软骨的正常结构:功能与代谢.中华骨科杂志,1984,4.[10] 梁丽华.透明质酸钠膝关节内注射配合功能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全科护理,2009,7(1O):2561.[11] 范丽涛.中药加红外线照顾射结合医疗体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中国疗养医学,2008,l 7(6):331—332.[12] 孙继香.关节镜下膝关节韧带重建术26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8):95—96.[13] 杨雁. 膝关节镜患者的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2010, 5(34):198.[14] 谢伟红. 膝关节镜手术的术后护理体会[J].护理研究,2010,2(18):141.[15] 郭风莲. 冰敷对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引流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7):72—73.[16] Seyhan TO,Tugrul M,Sungur MO,et a1.Effects of three diferent dose of magnesiumon propofol requirements haemodynmaic variables and postoperative pain relief in gynecological surgery[J].Br J Anaesth,2006,96(2):247—252.[17] 张建华,邵军进,任祖华.不同剂量硫酸镁关节腔给药对关节镜手术术后疼痛的影响[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0,8(5):503—504.[18] 张献忠,李华贵,常炳营. 关节镜微创清理术联合中药薰洗、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OA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2011, 51(2):89.[19] 王立德.姜长明.齐志明.钬激光在骨关节外科的基础研究与I临床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2006,1:29.[20] 刘茜.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临床医学研究工程,2010,17(10):110.[21] 周敏萍,冯宗权,林玉英.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训练及护理[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2):109一l10.[22] 毕霞,吴岳嵩,成鹏,等.CPM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7):556—557.[23] 陈兰玉.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9):1056.[24] 赵辉.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J].中原医刊,2006,33(16):91.[25] 王秀红,张嘉冰.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前后的康复训练[J].齐齐哈尔医学院报,2010,31(15):2513.[26] 郑玉姬. 糖尿病患者双膝关节置换术4例临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