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注汽干度对稠油热采效果改善

合集下载

地下油藏注汽提油技术的优化

地下油藏注汽提油技术的优化

地下油藏注汽提油技术的优化石油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而地下油藏是提取石油的主要来源,因此对地下油藏开采技术的研究与优化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地下油藏注汽提油技术的角度,探讨其优化方案。

地下油藏注汽提油技术简介地下油藏注汽提油技术,顾名思义,是在地下油藏中注入蒸汽,使原油温度升高,降低原油的黏度,然后通过出油井将油提出的一种开采技术。

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对于高黏度油藏,能够有效地提高原油渗透性,提高采收率。

2. 与其他开采技术相比,注汽提油技术的成本相对较低。

3. 可以对小规模的油田进行开采,具有适用性广泛的特点。

虽然地下油藏注汽提油技术有诸多优点,但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技术问题,如渗透性不均匀、热耗亏损、气体的溢出等,这都需要进行技术优化。

技术优化方案1. 优化注汽技术参数注汽技术参数是指注汽温度、注汽流量、注汽时间等相关参数。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优化,可以使采油效率得到提高,提高油井的采油能力。

注汽温度的优化是关键的一步,理论上温度越高,采油效率会越高。

但在实际应用中,过高的温度会造成油层产生裂缝,增加采油难度,因此需要在注汽温度与采油效率之间找到平衡。

2. 优化注汽方式地下油藏注汽提油技术的注汽方式主要有连续注汽和间歇注汽两种方式。

连续注汽方式不断向油层注汽,可以使油层温度持续升高,但存在能量浪费等问题。

间歇注汽方式可以避免能量浪费,但对注汽时间的控制要求较高。

针对不同油藏特点,应选择不同的注汽方式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采油效果。

3. 优化注汽剂注汽剂是指注入油藏中的蒸汽,可以根据油藏的不同特点,适当添加一些助推剂、表面活性剂等物质,来增强注汽效果,提高采油效率。

在选择注汽剂时,应根据油藏温度、压力、物理化学特性等各因素,来选择最佳的注汽剂,使其起到最好的协同作用。

4. 优化排气系统排气系统的设计对采油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好的排气系统可以确保气体不外泄,保障注汽提油的效率。

在排气系统的优化中,应对其密封性和规划进行改进,同时考虑气体的处理和回收,以最大化地增加能量利用率。

油田开发中后期如何应用蒸汽吞吐提升采收效果

油田开发中后期如何应用蒸汽吞吐提升采收效果

压力差的产生;采用分注或化学类调剖措施解决层间矛盾;通过调整油井生产层位增加同层位油井的井距防止压力差的传递。

综合治理砂害。

针对出砂的问题可以采用井筒挡砂、地层防砂、井筒排沙等多种综合手段和措施,并且可以通过下防砂泵的进行治理,效果较好。

开发效果评价低产、低效井大幅降低。

通过对造成低产、低效井原因机理分析,并采用了针对性的挖潜措施,使低产、低效井首次出现了负增长,油区稳产的成效十分显著。

经济效益显著。

针对低产低效井共实施各类措施实现增油15%,扣除操作成本每吨800元,额外投入射孔费、化学药剂费用、防砂费用,则累计创效投入产出可达比1:2,效果非常明显,证明了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结论及建议要加强增储稳产技术攻关。

以攻克勘探开发关键核心技术;以火成岩储层评价、深层潜山注气、水淹油藏火驱等项目为依提高油井产能技术的研究效果根据低产、低效井的原因,近几年油田开发工作者摸索了各种提高油井产能的措施,也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对低产能井产能的提高,使区块产量得以稳定,从而实现油田稳产超产的良好业绩,为油田新井投产赢得时间和生产的理论依据。

间歇吞吐技术是在生产实践中研究和逐步推广起来的。

这种技术是根据现场分析,如果低压区油井由于采出程度高,由于油层压力下降无法实现原油的正常开采。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原油采空后,由于采空区域无法实现水或者其它填充物的填充。

由于粘度高,流动阻力大,随着液量的采出后的一段时间内,近井地带的亏空得不到及时补充,形成压降漏斗,导致油井产能出现下降。

这个时候可以采取停关一段时间,让水或者其它填充物能够回流到这个区域,再行注汽的总之,油田的开发要根据市场规律、开发规律和油价走势,调减无边际贡献产量,加大开发生产组织和经济评价研究力度,顺利完成生产任务,实现千能力稳产。

要围绕产能建设实现提质提速,优化新井口、完钻口,方式转换按效益推进实施,注水油田坚持优化产量不减工作量。

吞吐通过优化工作量,实现老井复产和措施增油效果。

注汽锅炉应用干度自控系统提高稠油采收率

注汽锅炉应用干度自控系统提高稠油采收率

注汽锅炉应用干度自控系统提高稠油采收率摘要:稠油热采是辽河油田稠油开发的主要方式,保证注汽质量,保持注汽干度平稳是提高稠油采收率的关键因素。

注汽锅炉应用干度自控系统能够有效控制注汽干度,保证注汽质量。

关键词:干度自控注汽锅炉注汽质量稠油采收率一、背景油田注汽锅炉是稠油热采的关键设备,注汽锅炉炉出口产生的是湿饱和蒸汽,湿饱和蒸汽是汽相和液相的混合物,其中液相质量占湿饱和蒸汽总质量的比例为蒸汽干度,蒸汽干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注入目标油层的热量焓值,蒸汽干度过热也是注汽锅炉爆管的最重要原因,因此,蒸汽干度决定了同等条件下单井注汽周期产量及油汽比,更是确保注汽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指标。

但是传统锅炉控制方式无法实时保持注汽干度的稳定,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热采锅炉老化,设备本身存在缺陷,二是油温、油压等变化,三是注汽锅炉为高温高压设备,员工每1小时巡检一次,无法做到时时调节。

所以就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所面临问题的新型控制系统。

目前存在的干度自控实施方法(1)电导率电极:电导率电极测试的是锅炉入水和炉出口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水的电导率,由于锅炉入水中hco3-在炉管高温加热下会发生电离,因此测试的炉水电导率根本不是入水电导率的因浓缩后的电导率值,测量干度一定会偏高。

(2)ph值电极:水的ph值和碱度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锅炉干度人工化验测试的入水和炉水的碱度,ph值测试的只是水中的酸碱度,因此不可能有理想的理论吻合。

(3)选择性电极:选择性电极目前一般采用na+和cl-选择电极,理论上是可以实现干度测量的,但由于入水、炉水的温度差异以及选择电极本身属于试验室设备,根本无法在线长期测试。

以上三种方法,是将电极长期浸泡在炉水中,电极表面会不同程度产生结垢现象,另外,电极本身的耐温值一般小于70℃,对于目前油田以污水深度处理为锅炉进水的条件下,更无从适应温升,污水深度处理的水中会有一定的悬浮物、含油,电极表面更难确保洁净。

提高稠油采收率的主要方法和机理

提高稠油采收率的主要方法和机理

提高稠油采收率的主要方法和机理摘要:本文探讨了注蒸气热采技术的主要方法,蒸气吞吐采油和蒸汽驱。

分别对两种采油方法的采油机理和采油技术进行论述,并对两项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稠油采收率原理采油技术稠油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工业化生产,在短短的40多年时间里,稠油开采发展很快。

就目前稠油开采技术而言,稠油油藏开采可分为热采和冷采两类。

其中主要以蒸汽吞吐、蒸汽驱、火烧油层、化学降粘等方法为主,同时也开展了许多新的技术。

一、注蒸汽热采技术1、蒸汽吞吐采油机理蒸汽吞吐技术机理主要是加热近井地带原油,使之粘度降低,当生产压力下降时,为地层束缚水和蒸汽的闪蒸提供气体驱动力。

2、蒸汽吞吐采油技术工艺蒸汽吞吐的工艺过程是先向油井注入一定量的蒸气,关井一段时间,待蒸汽的热能向油层扩散后,再开井生产,即在同一口井进行注入蒸汽、关井浸泡(闷井)及开井生产3个阶段,蒸汽吞吐工艺描述如图1。

注入蒸汽的量以及闷井的时间是根据井深、油层性质、原油粘度、井筒热损失等条件预先设计好的。

图1 蒸汽吞吐工艺通常注入蒸汽的数量按水当量计算,注入蒸汽的干度要高,井底蒸汽干度要求达到50以上;注入压力及速度以不超过油藏破裂压力为上限。

3、蒸汽吞吐采油技术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由于蒸汽吞吐见效快,容易控制,工作灵活,因而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一般经过几个周期的连续吞吐,含水饱和度的增加使油水比上升,吞吐效果将逐渐变差。

目前蒸汽吞吐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有:(1)热采完井及防砂技术热采完井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套管变形。

针对出砂这一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绕丝管砾石充填防砂,但这种方法对细粉砂效果差,多次吞吐后易失败。

(2)注汽井筒隔热技术针对注汽过程中热量损失问题,研究应用了隔热技术,如使用超级隔热油管、绝热同心连续油管、隔热接箍、环空密封、喷涂防辐射层。

(3)注汽监控系统在注汽过程中,需要监测和控制蒸汽参数,以提高注汽的应用效果。

注蒸汽稠油开采技术

注蒸汽稠油开采技术

2018年04月注蒸汽稠油开采技术李光林(辽河油田国际事业部,辽宁盘锦124000)摘要:热处理油层采油技术是通过向油层提供热能,提高油层岩石和流体的温度,从而增大油藏驱油动力,防止油层中的结蜡现象,降低油层流体的黏度,减少油层渗流阻力,达到更好地开采稠油和高凝油的目的。

常用的热处理油层采油技术主要有注热流体和火烧油层两类方法。

其中注热蒸汽处理油层采油方法根据其采油工艺特点,主要包括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动两种方式。

关键词:稠油开采;稠油特点;注蒸汽;热力采油全球稠油储量十分丰富,稠油储量是常规油的三倍以上,占全球石油剩余资源的70%。

全球范围内稠油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委内瑞拉、美国、中国、前苏联,印尼等地区。

在国内1982年蒸汽吞吐在辽河油田高升采油厂首次试验成功,之后逐渐成为最主要的稠油开发技术,自85年起我国陆续建成了辽河、胜利、新疆、河南四个稠油开发基地,开发总地质储量超过8亿吨1稠油特点1.1稠油油藏特征[1]油藏埋藏埋深一般在1800米以上,虽埋深在3000米以下的稠油油藏也有,但为数较少。

我国稠油油藏有的为砂砾岩,多数为砂岩,储层胶结疏松,成岩作用低,固结性能差,其沉积类型一般为河流相或河流三角洲相,生产中油井易出砂。

1.2稠油与普通原油的区别(1)稠油中含蜡量少、凝固点低含蜡量的多少是决定原油凝固点高低的主要因素,含蜡量高,则凝固点也高。

稠油含蜡量一般小于10%,其凝固点一般低于20℃。

(2)稠油组分中胶质、沥青质含量高,轻质馏分含量低稠油与轻质油不同之处在于稠油中胶质、沥青质含量高,油质含量小。

稠油中胶质、沥青质含量一般大于30%~50%,烷烃、芳烃含量则小于60%~50%。

(3)稠油的粘温特点稠油的粘度对温度非常敏感,随着温度的增加,稠油粘度迅速下降,世界各地的稠油粘度对温度的曲线几乎是一致的,这就为稠油的热力开采提供了可行条件。

2蒸汽吞吐技术蒸汽吞吐技术又叫周期性注汽或循环注汽方法,是指向油井注入一定量的高温蒸汽,焖井一段时间,带高温蒸汽跟底层流体彻底进行热量交换后再开井生产的技术。

探讨提高稠油油藏注汽效率技术

探讨提高稠油油藏注汽效率技术
探讨提 高稠油油藏 注汽效 率技术
汪 洋 ( 辽河 油田 锦州 采油厂)
摘要 : 近年来 , 常规稀油资源越来越少, 因此 , 稠油资 源表现 出了 物 导致 的堵 塞 , 在开 井回采 时 , 蒸汽、 油 与凝 结水 会流 入堵 较 大 的开 发 潜 力 , 蒸 汽 吞 吐法 也 称 之为 循 环 住 蒸 汽 法 与油 井 激励 法 , 塞物 中 , 这就 能够 实现 改善 渗流 条件 的作 用。
2 . 2 注蒸 汽参 数优化 方式 为 了提 升稠油 蒸 汽吞 吐 开发 成效 , 就 需要 不 断 的优 化 开采 参数 , 该 种 参数 的优 化 需要 与 以往 的历史 模 拟结 果进
行有机 结 合 , 并在 此基础 上深 入 的分析 影 响注 汽效 果 的 因
素, 使用 C MG软件 进行 优化 。其 中 , 影 响注 蒸汽 效果 的 因 1 概述 注 汽速度 几 个 因素 。 在 世界 经 济水 平 的发 展 之下 , 石油 的重 要地位 也 凸 显 素 主要包 括周 期注 汽量 、 2 . 2 . 1 周 期注 汽量 的优化 方式。 周期注 汽量 即吞 吐周 出来 , 近年 来 , 常规 稀 油 资 源越 来 越 少 , 因此 , 稠 油 资 源 也 期 中从 井 口或者 锅炉 向油层 中注 入 的蒸 汽量 , 周 期注 汽量 表 现 出较 大 的开 发 潜力 , 有 关 资 料显 示 , 世界 上 常 规原 油 主要 由原 油粘 度 、 流体 物 性 、 油层 物性 、 油 层厚 度 几个 因素 地质 储 量 为 4 2 0 0×1 0 0 吨, 稠 油 储 量高达 1 5 5 0 0X 1 0 。 吨, 决定 , 周 期注 汽量 对于油 藏吞 吐效 果 有较 大的影 响。 稠 油 储 量远 高于 常 规原 油 储 量 , 可 以看 出 , 稠 油 资 源作 为 在 周期 注汽 量 的增加 之 下 , 周期 产油 量 幅度会 越来 越 项极 有 潜 力 的开 发 资 源 , 会 在 世界 经济 发展 中起 到重 大 小, 加 热 带 面积 增 加 速 度 也在 一定 程 度 上减 慢 , 如 果 周期 的推 动作 用 , 下面 就从 蒸 汽吞 吐 的 角度 分析 提高 稠油 油 藏 注 入 量过 高 , 那 么 井底 压 力 就 会继 续 增加 , 这 就 会 对 井底 注 汽效 率 的 方式。 蒸汽 干 度 产生 不 良影 响。如 果 周期注 汽 量较低 , 那 么 产油 2 蒸汽 吞 吐注 汽参 数优 化方 式 量 峰值 也会 降低 , 周 期 累积 产值 会越 来越 低 , 因此 , 为 了保 要想 有 效提 升稠 油油 藏 的注 汽效 果 , 就 需要 与油 藏 具 障注汽 效率 , 周期 注入 量应 该选 择适 宜 的值 。 体 开 采条件 进 行有 机结 合来优 化 蒸汽吞 吐注汽 参数 。 在优 化 稠油 热 采注 汽 方案 的过 程 中 , 周 期注 汽量 多用 2 . 1 蒸 汽吞 吐增 产原 理 分析 油 汽 比与 累积 周期 产油 量进 行评 价 , 周期 产油 量 与油 汽 比 蒸 汽吞 吐法也 称 之 为循环 住 蒸汽 法 与油 井激 励 法 , 该 是 一种反 比关 系 , 难 以得 到最 优 解 , 因此 , 对于 周期 注汽 量 种 方 法即 周 期性将 高 温 高压饱 和 蒸汽 注 入 到油层 中 , 将 井 的优 化 多利 用经济 产油 量进 行评 价。 焖 井 数天 , 带 油层 中原 油 加热 将 粘 之后 再进 行开 井 回采 的 2 . 2 . 2 注 汽速 度 的优化 方式 。 由于 蒸 汽吞 吐汽注 时 间 种 方法 , 就 现 阶 段来 看 , 蒸 汽吞 吐是 世 界上 稠 油 开 采 的 较短, 因此, 注 汽速 度 对于吞 吐 效果 的影 响并 不 大 , 通 过 分 主 要形 式 , 其 开采 过程 包 括注 汽 、 焖 井与 回采 几个 阶 段 , 其 析 可 以得 出 , 注汽 速度 对注 汽效 果有着 几个 影 响 : 增 长原 理如 下 : 第一, 提高 注汽 速度 可 以在 一定 程度 上 降低 井筒 的热 2 . 1 . 1 加热 降粘 作 用。稠 油油 藏吞 吐 的主 要原理 就 是 损 失率 , 继 而 有效提 升 井底 蒸汽 干度 , 提 升注 汽 的效 果 , 同 加 热 降粘 原理 , 蒸汽 的吞 吐会将 高 温高压 蒸 汽注 入 到稠 油 时, 也 能够 减 少 停工 与 注 汽 时间 , 从 而 达 到优 化 注 汽效 果 的油层 之 中 , 这样 即可 带走 大量 热 量 , 原 油 温度 升高 后 , 粘 的作 用 。 度 就会 降低 , 在蒸 汽 的增 加 之下 , 加 热范 围 也越来 越 大 , 原 第二 , 如 果 注 汽速 度 较 高 , 就 可 能 会 致使 非 目的 性压 ; F h 流 动 阻 力 也 不 断 降低 ,这样 原 ; a即 可被 大量 开 采 出油 裂现 象的产 生 , C 并降低 蒸汽 的吞 吐效 果。考虑 到这 一 因素 ,

稠油热采注蒸汽参数优化

稠油热采注蒸汽参数优化

稠油热采注蒸汽参数优化摘要:蒸汽吞吐是稠油开发的有效方法,本文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论述了影响蒸汽吞吐效果的主要因素:蒸汽注入量、注汽速度、蒸汽干度、焖井时间和蒸汽吞吐周期次数等,对稠油开发以及理论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稠油热采蒸汽吞吐影响因素一、引言蒸汽吞吐是一种使油井产能提高的有效强化采油方法,它的实质在于注入的蒸汽加热油层,改变油层及流体性质,从而使油层温度、压力和饱和度三者发生综合变化。

蒸汽吞吐效果的好坏则取决于各种油层因素和作业因素。

二、影响蒸汽吞吐效果的主要因素1.第一周期注汽强度注汽强度即单位油层厚度的周期注汽量。

注入量在整个吞吐阶段对开发效果都有重大影响,随着注入量的增加,加热半径增大,增产效果变好。

由于吞吐阶段的主要能量来自地层压实作用,周期注入量的大小是实际地层孔隙体积和上覆地层压力来确定的,当注入量增加到一定值后,增产效果不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随着吞吐周期增加,近井地带含水饱和度增加,注进的蒸汽大部分热量用来加热近井地带的水,加热半径难以继续扩大,采油越来越少,采水越来越多。

设定一个注汽速度值,在井底干度一定的条件下,分别对第一周期的几个注汽强度进行数值模拟计算。

从产油指标看,随着注汽强度增加,周期产油量增加。

当注汽强度大于一定值以后,周期产油量增幅变小,曲线趋于平缓。

从油气比指标看,注汽强度为一个值时,油气比最高,注入强度再增加,油气比反而下降,因此存在一个最佳第一周期注汽强度,可以通过数值模拟得出。

根据稠油热采开发经验,在生产过程中,注汽强度直接影响到蒸汽吞吐的开发效果。

在一定范围内,任一周期的产油量与蒸汽注入量成正比。

对于具体的稠油油藏来说,蒸汽注入量有一个最优的范围。

注汽量太小,周期累积产油量低;注入量越大,加热范围越大,原油产量越高。

但注入量过高,使得油井停产作业时间延长,可能造成地层中原油被推向远离井底的地方,导致油汽比下降。

2.注汽速度当蒸汽注入油层后,有许多因素影响着加热半径的扩展,其中蒸汽注入速度的影响是首要的。

优化注汽参数提高稠油热采开发效果的对策探讨

优化注汽参数提高稠油热采开发效果的对策探讨

优化注汽参数提高稠油热采开发效果的对策探讨一、提高注汽温度注汽温度是影响稠油热采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注汽温度过低会导致稠油粘度升高,使得油藏开采难度增大。

提高注汽温度是提高稠油热采开发效果的关键。

目前,常见的提高注汽温度的方法主要有增加注汽温度、优化注汽排布等。

而通过合理配置热源、提高注汽温度可以有效地减缓稠油粘度的增加,从而提高稠油热采开发效果。

二、调整注汽量注汽量是稠油热采开发中另一个重要的参数。

合理的注汽量可以有效地改善油藏的渗流状态,提高采油效率。

过大或过小的注汽量都会对稠油热采开发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调整注汽量是优化注汽参数提高稠油热采开发效果的关键。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合理的模拟实验和现场试验来确定最佳的注汽量,以实现高效的稠油热采开发。

三、优化注汽周期四、改进注汽方式改进注汽方式也是提高稠油热采开发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常见的注汽方式有直接注汽、间接注汽等。

通过改进注汽方式,可以使注汽更加均匀地分布在油藏中,提高热效应,从而提高稠油热采开发效果。

五、加强监测和控制在优化注汽参数提高稠油热采开发效果的过程中,加强监测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及时监测热采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并通过控制手段加以调整,才能实现稠油热采开发效果的最大化。

在稠油热采开发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和控制体系,以确保注汽参数的优化以及稠油热采开发效果的最大化。

对于优化注汽参数提高稠油热采开发效果这一问题,需要从提高注汽温度、调整注汽量、优化注汽周期、改进注汽方式以及加强监测和控制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通过科学合理地优化注汽参数,可以有效地提高稠油热采开发效果,为我国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希望未来在稠油热采开发领域会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为我国的石油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注汽干度对稠油热采效果的改善
摘要:江37区块的原油在油层温度下的粘度为18600.0mpa·s,属于典型的稠油。

由于原油粘度高,通常采用蒸汽吞吐的方式开采原油,其原理是通过蒸汽加热原油来降低其降粘,增加其流动性,从而从油层中开采出来。

本文主要通过几口井的几轮蒸汽吞吐效果对比,来分析注入蒸汽的干度对稠油热采的影响。

关键词:稠油蒸汽吞吐干度热采
中图分类号:te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4-098x(2011)07(b)-0080-01
江37区块位于松辽盆地西部斜坡江桥、泰来构造带富拉尔基-大兴阶地中段,整体上为东倾的单斜,倾角2°左右。

西部斜坡地区是盆地第二大物源区,主要目的层萨尔图、高台子油层沉积时期均有物源输入湖盆。

因此,它们构成西部地区的主要储集体,而且也是齐家-古龙凹陷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向西部斜坡运移的主要载体。

该区块自投产以来主要采用蒸汽吞吐的方式进行开采,目前所有井已完成第一轮蒸汽吞吐开采,目前正在陆续进行第二轮、第三轮蒸汽吞吐开采。

2009年4月,为提高注入蒸汽的干度,我们引进了汽水分离器等配套设施,从后期的油井蒸汽吞吐效果看,蒸汽干度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稠油的采收率。

1 热采原理
稠油热采是通过向油层注入高温高压的蒸汽,由于稠油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降低,这就提高了稠油在油层中的流动能力[1];
此外,由于井筒周围地层本身也吸引了大量热能,当低温油流流经这个高温区时,原油粘度会进一步降低,促使油流更快的流入井底。

从江37区块的大量现场生产实践的结果都表明,保证井底蒸汽干度在较高水平非常重要,蒸汽干度是影响蒸汽吞吐开采效果的首要因素。

2 汽水分离器基本原理
在一定压力下的沸腾点温度产生的蒸汽称为干饱和蒸汽,此时干度为1。

但实际应用中,通常都带有一定量的水滴。

向油井中注入饱和蒸汽,其真正的目的是向油井中注入有效热量。

注入的饱和蒸汽干度偏低,携带入地层内的有效热量就低,需要注入量就更多。

由于锅炉出口的蒸汽干度只能达到60%~70%,到达井底时蒸汽干度已降至30%~40%,影响采油效果,降低单井产量。

为了提高注汽干度,江37区块于2009年4月份开始投入运行汽水分离器。

该装置通过汽液分离,进一步提高注汽锅炉生产蒸汽的干度,增加注入蒸汽的载热量,从而提高稠油的采收率。

3 蒸汽干度的提高对稠油热采效果的改善
3.1 蒸汽干度的提高对当井的蒸汽吞吐效果的改善(表1)
通过对比江37-24-斜11井和江37-24-15井两轮蒸汽吞吐效果可以看出,由于第二轮蒸汽吞吐的注汽干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油井的放喷时间有了一定的延长,放喷期间的产油量和产水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与第一周期相比,两口井的放喷产油量分别上升了14t、17t,启抽两个月的累积产油量分别上升了40t、51t。

3.2 蒸汽干度的提高对蒸汽驱开采的影响
蒸汽吞吐开采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向油层中注入蒸汽,加热油层,降低原油的粘度,从而将其开采出来[2]。

由于蒸汽的干度越高,所携带的能量就越多,注入近井地带油层的蒸汽更容易向外扩散,扩
大蒸汽带及蒸汽凝结带加热地层及原油的范围。

高干度蒸汽一方面有利加热更大的面积的原油,使一轮蒸汽吞吐作业能够采出更多的原油;另一方面,高干度蒸汽有利于为相邻井建立连通通道,为后期蒸汽驱开采提供了先决条件。

蒸汽驱是稠油油藏经过蒸汽吞吐开采后,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而使用的热采方式[3]。

在开采过程中由注汽井注入油层的蒸汽,加热原油并将它驱向生产井采出。

由于重力分离作用,蒸汽向油层顶部超覆,热水将进入油层下部。

目前,江37区块的油井在注入高干度蒸汽过程中,注汽相邻井的受效干扰现象越来越频繁,为后期区块的蒸汽吞吐转蒸汽驱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 结语
从江37区块的现场试验看,虽然我们在短期内增添了相关设备(汽水分离器)、增加了开采的成本,但从长期的开采效果看,干度的提高对稠油热采试验有明显的帮助,它提高了原油的采收率,也为
下一步蒸汽驱的试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刘喜林.难动用储量开发稠油开采技术[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2] 沈平平.热力采油提高采收率技术[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3] 李金发.稠油油藏多轮次吞吐后期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j].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论文,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