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MRI定位技术对于复杂性肛瘘手术效果的评估

合集下载

MRI在肛瘘诊断及Parks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MRI在肛瘘诊断及Parks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155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OCT. 2023, Vol.21, No.10 Total No.168【通讯作者】王全用,男,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CT及MRI诊断。

E-mail:*****************The Value of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Anal156·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10月 第21卷 第10期 总第168期晰,均符合诊断要求。

76例肛瘘患者术后共检出内口82个,瘘管92个,外口80个,肛周脓肿27个。

术前MRI正确诊断内口78个(95.1%),瘘管86个(93.5%),外口77个(96.3%),肛周脓肿27个(100%)。

内口、外口、瘘管在T 1WI均表现为等或低信号,T 2WI、T 2WI-fs呈高信号,DWI因弥散受限而呈高信号改变。

增强扫描内口、外口呈点状或环形强化,瘘管呈管状或条形强化。

脓肿在T 1WI呈低信号,T 2WI、T 2WI-fs呈高信号,DWI因脓汁粘稠而弥散受限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脓肿壁呈环形强化(图1-6),脓腔无强化。

术前MRI所见与手术所见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 肛瘘术前MRI与手术Parks分型对照 手术Parks分型结果分别为:括约肌间型45例(59.2%);经括约肌型21例(27.6%);括约肌上型8例(10.5%),括约肌外型2例(2.6%)。

术前MRI正确分型69例,符合率90.8%(69/76);其中括约肌间型(图7-8)41例,经括约肌型(图9-10)19例,括约肌上型(图1-5)7例,括约肌外型(图11-12)2例,符合率分别为91.1%、90.5%、87.5%和100%。

术前MRI分型与手术分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见表2)。

图1-图6 男,37岁,图1轴位T 2WI-fs门钟5点位见内口呈点状高信号,左侧坐骨肛门窝可见瘘管呈类圆形高信号;图2轴位T 1WI内口及瘘管呈等信号,与括约肌 分界不清;图3轴位DWI内口及瘘管因含脓液弥散受限而呈高信号;图4轴位及图6冠状位T 1WI-fs增强扫描内口呈点状强化,瘘管呈条形强化;图5冠状 位T 2WI-fs显示瘘管上缘累及左侧肛提肌,瘘管沿左侧坐骨肛门窝向下开口于肛门左侧皮肤,Parks分型为括约肌上型肛瘘。

术前MRI定位技术在复杂性肛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术前MRI定位技术在复杂性肛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术前MRI定位技术在复杂性肛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发布时间:2022-11-21T05:11:10.634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9期作者:郑成凤,王康,吴锟[导读] 目的:术前MRI定位技术在复杂性肛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郑成凤,王康,吴锟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641099【摘要】:目的:术前MRI定位技术在复杂性肛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20年10月-2021年5月收入的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7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

结果:对比综合治疗有效率:研究组综合有效36例(94.74%),对照组综合有效30例(78.95%),(p<0.05);对比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3例(7.89%),对照组不良反应11例(28.95%),(p<0.05)。

对比对照组,研究组的手术结果更好,患者手术次数、术中发现内口数少,愈合时间短,(p<0.05)。

结论:术前MRI定位技术可提升复杂性肛瘘手术质量,降低手术风险,患者恢复时间更短,可推广。

【关键词】:术前MRI定位技术;复杂性肛瘘;手术效果作为常见的自愈较低的疾病,复杂性肛瘘属于直肠肛管疾病,临床表现为瘘管疼痛、囊肿,需要及时切开外瘘口进行引流缓解疼痛。

但是外瘘口容易形成假性愈合,此时又会形成脓肿问题,同时加剧患者的疼痛感,让患者的疾病反复发作。

为了有效治疗患者的病症,建议患者接受手术的方式清除病灶。

因为发病位置特殊,建议接受MIR术前定位干预来处理好内口、支管和病变组织的问题[ 1 ]。

本次研究对收入的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予以术前指导研究,分析MIR术前定位技术的运用价值,相关内容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从本院2020年10月-2021年5月收入的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7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

对照组38例,男性19例,年龄为20.3岁-69.2岁,平均年龄为(44.1±2.8)岁,女性19例,年龄为20.7岁-68.7岁,平均年龄为(44.2±1.53)岁。

磁共振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技术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应用

磁共振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技术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应用

磁共振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技术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应用顾程;李秀明;孟祥鹿;王文红;李会晨;张春泽;赵亚婧【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MRI)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SPACE)扫描技术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复杂性肛瘘患者63例,术前均行MRI常规、3D-SPACE扫描及直肠腔内超声检查.与手术结果对照,观察不同检查技术对复杂性肛瘘内口及瘘管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MRI 3D-SPACE扫描技术对复杂性肛瘘内口及瘘管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20%及90.14%,MRI常规扫描分别为62.75%、63.38%,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分别为66.67%、69.01%,MRI 3D-SPACE 扫描技术对复杂性肛瘘内口及瘘管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MRI常规扫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P均<0.05).结论应用MRI的3D-SPACE扫描技术对复杂性肛瘘内口及瘘管的诊断准确率均较高,能为复杂性肛瘘的术前评估及减少术后复发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7(057)010【总页数】3页(P60-62)【关键词】复杂性肛瘘;磁共振成像;瘘管;肛瘘内口;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作者】顾程;李秀明;孟祥鹿;王文红;李会晨;张春泽;赵亚婧【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天津 300070;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南开大学医学院;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天津 300070;天津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复杂性肛瘘是指除括约肌间和低位括约肌外肛瘘以外的肛瘘,临床上常指有两个以上瘘管,或者瘘管较长并弯曲的肛瘘以及马蹄形肛瘘。

该病手术难度大,对控便功能的损害大[1],且复发率高。

因此,准确评估内口位置、瘘管走行及肛周脓肿情况对术前评估和减少复发尤为重要。

县级医院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要点及难点分析

县级医院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要点及难点分析

县级医院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要点及难点分析高位复杂性肛瘘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治疗难度较大,需要较高的专业技能。

针对该疾病的治疗要点和难点进行分析如下:治疗要点:1. 全面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病人,需要对其病史进行详细的了解,包括肛门疼痛、排便不适、瘘道难以愈合等症状的发生时间、频率、程度等方面的信息。

此外,还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以确定瘘道的类型、位置、深度和形态等因素。

2. 恰当的影像学检查:为了准确定位瘘管,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MRI、CT等,以确定瘘道的长度、走向、与括约肌的关系等,为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3.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需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包括扩大切口、穿刺引流、括约肌切开、术后引流等等,根据不同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4. 术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手术前需要充分准备,包括术前洗肠、定位标记、给予抗生素等等,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尽可能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5. 术后恰当的处理与护理:手术后需要及时治疗和护理,保持瘘道的通畅,避免感染的发生。

同时,需要关注术后的并发症,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1. 术前诊断的困难:由于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病因和症状较为复杂,初步诊断时比较困难,需要仔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2. 手术难度较大: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难度比较大,需要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才能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愈后效果。

3. 术后并发症的高发率:由于高位复杂性肛瘘包括深部肛瘘和肛管周围脓肿等不同类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如术后感染、排便不适、再发等等,需要加强术后护理并及时进行处理。

4. 疗效难以评估: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效果难以评估,一些患者病情经过手术治疗后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甚至需要进行多次手术治疗,加大了治疗难度。

总之,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要点在于全面的评估和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而治疗难点则在于手术难度较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和疗效难以评估等方面,需要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探索和改进,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命质量。

3.0T高分辨多参数MRI对肛瘘的诊断价值

3.0T高分辨多参数MRI对肛瘘的诊断价值

·85【第一作者】林杨皓,男,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腹部影像诊断。

E-mail:***********************【通讯作者】连永伟,男,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腹部影像诊断。

E-mail:*******************·论著· 肛瘘(anal fistula)是临床上常见的肛肠外科疾病,好发青中年男性,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发严重感染可危及生命,须引起重视。

治疗主要依靠外科手术,术前影像评估是否准确对手术方式、效果会产生深远影响,目前MRI如今已成为肛瘘术前影像诊断的首选。

本研究利用Siemens Skyra 3.0T高分辨MR扫描仪,收集本院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间53例确诊肛瘘并手术治疗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分析肛瘘内口数量、主瘘管数量、脓肿数量及主瘘管分型,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各项目MR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 、阴性预测值(NPV),绘制ROC曲线,测量内口到肛缘距离与手术结果对照,评价MRI的诊断价值。

肛瘘是指连接直肠肛管与肛周皮肤的肉芽管道,包括内口、瘘管及外口,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在我国约占肛门直肠疾病总发病率的36%[1],常见临床表现为肛周流脓、流液、疼痛等[2]。

主要治疗手段为外科手术,由于直肠肛管自身及周围盆底解剖精细,对影像学检查要求极高,若术前对于病变评估不足,术中遗漏瘘管、内口或隐匿性脓肿等,造成术后复发率高[3]。

3.0T MRI具有高分辨、多参数等优点,可准确评估病变,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复发率[4]。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梅州市中医医院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间确诊的53例肛瘘患者的临床、手术及MRI资料,旨在探讨3.0 TMRI对肛瘘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搜集53例经手术确诊为肛瘘的患者资料。

53例中男48例,女5例,平均年龄(37.3±11.2)岁。

复杂性肛瘘的CT、MRI表现

复杂性肛瘘的CT、MRI表现

复杂性肛瘘的CT、MRI表现江万里;刘斌【摘要】目的:探讨CT、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优劣互补性,以为手术提供更详细、准确的资料,避免肛瘘的复发.方法:对30例无其他肛肠疾病的成年人行MRI 和MSCT.结果:30例肛瘘内口在CT和MRI图像上能完全显示;5例微小的瘘管、2例隐藏的小囊肿在CT上完全显现,而MRI未显示;4例在CT图像上能清晰区别瘘管腔和瘘管壁,MRI图像上无法区别;6例MRI清晰显示了肉芽组织的扩张范围,但显示较模糊;3例阻塞的瘘管在MRI图像上显示出来,CT未显示.结论:CT与MRI对复杂性肛瘘的诊断各有优势,两者结合能取长补短,为制订手术方案、一次性根治肛瘘提供更详尽信息.%Objective:To explore the display quality of complementarity of MSCT,MRI in the same anal fistula patients,pro-viding more detailed and more accurate information for clinical doctors and preventing the recurrence of anal fistula. Materials:30 anal fistula adults without any other anorectal diseases received MRI and MSCT scanning. Results:The internal openings of anal fistulas of the total 30 patients were completely displayed by CT and MRI. Small fistulas of 8 patients and small hidden cysts of 2 patients were completely displayed by CT images,but were not by MRI images. Fistula cavities and fistula walls of 4 patients were clearly distinguished by CT,while were not by MRI. Expansion scopes of granulation tissue of 6 patients were clearly displayed by MRI,but were not by CT. The obstructed fistulas of 3 patients were displayed by MRI,but were not be seen by CT. Conclusion:Both CT and MRI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combining the two in the diagnosis of the anal fistula canmake the best of their merits,provide the clinical doctors the information as complete as possible,and provide a strong guarantee for the radical cure of anal fistula.【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年(卷),期】2017(015)004【总页数】3页(P413-415)【关键词】直肠瘘;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作者】江万里;刘斌【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正文语种】中文肛瘘是肛管跟肛周皮肤之间的非正常通道,是一种较常见的外科疾病。

MR对高位肛瘘的术前诊断价值

MR对高位肛瘘的术前诊断价值

MR对高位肛瘘的术前诊断价值高位肛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盆腔病变,由于其症状不明显,且易与直肠病变混淆,术前的准确诊断尤为重要。

MR(磁共振)是一种无创性的诊断方法,具有成像清晰、分辨力高、无放射性等优点,对于高位肛瘘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高位肛瘘是指括约肌腹股沟上方、耻骨上缘或耻骨结节后方的盆腔内肛门直径部位与直肠之间的逾月球肌窦管,多为复杂性肛瘘,与直肠疾病易混淆。

术前的MRI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高位肛瘘,明确肛瘘的类型、长度、走向和是否有陈旧性瘘管。

以下是MR 对高位肛瘘的术前诊断价值的详细分析。

MR能够提供多平面和多序列的高分辨率图像,用于评估肛瘘的解剖关系及复杂程度。

通过对肛门及盆腔周围组织的清晰成像,MRI可以准确确定肛瘘的位置、长度以及与括约肌等重要结构的关系,从而为外科手术提供重要参考。

这对于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和设计手术方案非常有帮助,能够减少术中意外和手术难度,提高手术成功率。

MR对于高位肛瘘的炎症程度和分型的评估也非常重要。

高位肛瘘常常伴随有炎症反应,包括瘘管内脓肿的形成和感染。

MRI能够清晰显示这些病变,帮助医生判断炎症的程度和范围,有助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MRI还可以通过对肛瘘的分型进行评估,即肛管内瘘和肛管外瘘之间的关系,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预测术后的预后。

MR还可以评估高位肛瘘是否与其他疾病相关联。

肛瘘与其他疾病如直肠炎、肠病、肠癌等有一定的关联,MR可以通过扫描盆腔和腹腔的图像,评估肛瘘与其他结肠疾病的关系,及时发现并诊断可能存在的并发症。

MR还可以评估肛管壁的异常改变,如纤维化、瘢痕组织的形成等。

这些改变会影响肛瘘的治疗效果和术后预后,因此对于这些异常的评估也非常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MR对于高位肛瘘的诊断仍然受一些限制。

MR检查需要较长时间,需要患者保持相对固定的体位,对于一些特殊群体如老年人、体重过大的患者来说可能不太适用。

MR成像只是静态图像,并不能提供关于肛瘘功能的信息,不能对肛瘘的闭合和排空功能进行准确评估。

肛瘘偏方 让你的肛门不再难受

肛瘘偏方 让你的肛门不再难受

肛瘘偏方让你的肛门不再难受肛瘘的症状肛瘘的症状主要包括肛门周围疼痛、排便不适、肛门流脓、肛门周围皮肤湿疹、肛门周围瘙痒等。

其中,肛门周围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程度因病情不同而异,有时会伴随着排便时的灼热感和刺痛感。

肛门流脓是由于脓液从瘘管中排出,通常是黄色或白色的,有时也会带有血丝。

肛门周围皮肤湿疹是由于脓液的刺激和瘙痒引起的,常常伴随着瘙痒感和灼热感。

肛瘘的治疗方法肛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肛瘘的主要方法,包括开放式切开术、闭合式切开术、局部切除术等。

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

但是,由于肛瘘病因复杂,病情不同,治疗方法也应因人而异,应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治疗肛瘘的中医偏方中医治疗肛瘘的主要方法是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主,常用的中药有黄柏、黄连、黄芩、苦参、地榆、蒲公英、红花、玄参等。

其中,黄柏和黄连是清热解毒的药物,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黄芩和苦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地榆和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尿排毒的作用;红花和玄参则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此外,中医治疗肛瘘还可以采用针灸、艾灸、拔罐等方法,以调节气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

肛瘘的注意事项肛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2、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等;3、避免长时间坐着或站着,应适当运动;4、保持局部卫生,避免感染;5、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

如何预防肛瘘肛瘘是一种常见的直肠肛管疾病,但是,通过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预防肛瘘的发生:1、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2、避免过度用力排便;3、避免长时间坐着或站着;4、避免过度劳累;5、保持良好的饮食惯,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6、保持局部卫生,避免感染。

可能是瘘管又有新的感染。

此时患者可能会感到瘙痒,需要经常清洗肛周皮肤。

3、疼痛肛瘘发作时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前MRI定位技术对于复杂性肛瘘手术效果的评估[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reoperative MRI localization technique for complex anal fistula operation. Method:From February 2017 to May 2018,80 patients with complex anal fistul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search group,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operated with methylene blue staining technique,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operated with MRI localization technique to determine the fistula-related situation. Then,according to the fistula direction and the internal orifice,the operation was carried out. The number of internal orifices found,the number of operations,the healing time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The number of internal orifices found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number of oper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lthough the healing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t the same time,the treatment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2.5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2.50%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preoperative MRI localization technique in complex anal fistula surgery ha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and is worth popularizing.[Key words] Complex anal fistula MRI localization technique Methylene blue staining technique Preoperative diagnosis Efficacy First-author’s address: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uzhou *****,China 復杂性肛瘘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直肠肛管疾病,由瘘管、内口和外口组成,该病自愈的可能性较小且会间歇性发作[1-2]。

复杂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瘘管中形成脓肿,剧烈疼痛,脓肿破溃形成外瘘口或切开引流后症状有所缓解。

但是当外瘘口假性愈合时会再次形成脓肿,加剧疼痛,反复发作,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

复杂性肛瘘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要正确评估瘘管的走向和内口位置,同时要处理好内口、支管和病变组织,因此,术前的诊断尤为重要。

基于此,本研究对术前MRI定位技术用于复杂性肛瘘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为提高复杂性肛瘘手术的成功率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80例2021年2月-2021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复杂性肛瘘患者,纳入标准:均经过临床诊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相关标准,确诊为复杂性肛瘘。

均有相关病史,有2条以上瘘管,且有2个以上外口或内口,有脓液分泌,且存在灼热感、疼痛症状。

排除标准:患有心、肝、肾等重大脏器疾病、精神障碍、恶性肿瘤。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40例。

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4~68岁,平均(37.5±6.3)岁;研究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24~68岁,平均(38.2±5.6)岁。

研究组和对照组性别、年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时患者及家属已签署治疗方案同意书。

1.2 方法1.2.1 研究組研究组患者在术前采用MRI定位技术进行检查。

患者取平卧位,采用Siemens Magnetom Avanto1.5T超导高场强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扫描,扫描层厚为4 mm,分别行冠状位、横轴位和矢状位进行扫描,其中T1WI采用自回旋波序列,T2WI采用短时翻转恢复序列。

手术医师和放射科医师一起阅片,根据检查结果确定内口的位置和瘘管走向,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采取瘘管切除或者挂线治疗。

1.2.2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术前不采用MRI定位技术进行检查,术中先行亚甲蓝染色,根据亚甲蓝的走向进行手术。

1.2.3 术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处理的方式相同,且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分析评价两组患者术中发现内口的数量、手术次数、愈合时间和治疗效果。

其中治疗效果分为治愈(肛瘘内口和外口闭合完全,创面修复完全,6个月内未复发)、未治愈(肛瘘内口和外口未闭合,管道内有分泌物,6个月内复发)。

1.4 统计学处理统计软件使用SPSS 20.0,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术中和术后相关指标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在术中发现内口数量高于对照组,手术次数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的治愈率为92.50%,对照组为72.5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肛瘘,尤其是复杂性肛瘘被公认为是外科领域中较为难治的疾病之一,其瘘管多、内口数量不确定,且走向不定。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但是手术容易造成直肠损伤等众多后遗症,根治难度较大,而且首次手术后的复发率较高。

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主要是要彻底清除感染病灶、切除病变的瘘管、处理好内口,决定手术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确定瘘管内口和肛门括约肌的解剖关系,要确保上述操作准确无误,就务必要在术前做好准确定位[8-9]。

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亚甲蓝染色技术与金属探针术,但是该方法是在术中操作,常会出现诸如无法找到肛瘘内口等情况,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手术的治愈率,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愈合的问题。

人体内瘘管狭小,探针难以通过,瘘管内口位置无法定位,探针无法准确提供内口定位。

而亚甲蓝试验在脓肿肛瘘及屈曲肛瘘中并不适用,造成瘘管附近其他正常组织受到蓝染,导致定位不准确。

内口定位不准确直接影响到手术效果,这一弊端也造成上述两种技术逐渐被淘汰。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CT、MRI定位技术等也被应用于复杂性肛瘘手术的术前诊断,有效地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资料。

MRI定位技术应用于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前检查的优势主要是:可以从多种扫描序列和多方位扫描位置得到理想的影像图片。

有研究表明,MRI定位技术可以准确无误地定位复杂性肛瘘的主管道、内口、支管、脓腔,同时还能够排除很多潜在的病变。

此外,还有研究者评价了DWI-MRI在复杂性肛瘘活动性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DWI-MRI序列及其定量参数值可较准确地判断病变活动性,可以对临床医生术前制定正确治疗方案提供帮助,同时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而且也非常适用于术后长期随访复查。

MRI定位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检测技术,可协助医生早期诊断,辅助手术,确定病灶区域,具有极高应用价值。

MRI技术可提供广泛、高分辨率以及多扫描层次的影像,满足医生手术治疗诊断的实际要求,可从横截位、矢状位以及冠状位等多角度提供清晰影像,直观呈现人体肛管直肠影像,并对瘢痕组织和瘘管清晰分辨,有效排除隐性病变,取得理想手术治疗效果。

本研究选取2021年2月-2021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40例。

对照组患者在术中先行亚甲蓝染色,根据亚甲蓝的走向进行手术;研究组在术前采用MRI定位技术进行检查,比较分析两组术中发现内口的数量、手术次数、愈合时间和治疗效果。

结果表明,研究组在术中发现内口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手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虽然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的治愈率高达92.50%,而对照组仅为72.5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采用MRI定位技术对复杂性肛瘘患者进行术前诊断,可以准确找到内口的位置,发现肛周病变范围,可以准确地显示瘘管的数目、位置和走向,同时还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脓肿,MRI定位技术的无创伤性和准确性为临床手术和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因此,术前MRI定位技术对于复杂性肛瘘手术的临床效果显著,既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又降低了术后的复发率,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