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19中国进出口情况
9_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及发展

1. 必要性:经济全球化及世界经济发展机遇 • 国际产业转移的服务化水平不断提高,要求中国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 中国正在进行外贸发展方式转型,必然通过对外开放,扩大对外服务 贸易。
2. 加快服务业开放的意义 • 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强服务业创新力,加速国内服务业尤 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全面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 开放我国的服务业还可以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的地位,促使其 他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商品和服务开放市场,从而促进我国商品与服务的 出口。 • 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能够增加企业的多样性、竞争性,从整体上提 高我国服务业的水平,同时也为中国服务企业走向世界创造机会。 • 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可以改 造传统服务企业,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 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 扩大服务业开放有助于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引进国际高端制造业。 对降低我国出口商品的成本,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十分有利。
——外汇业务及时开放。中国在加入WTO之时将向外资金 融机构全面放开外汇业务,取消地域和服务对象限制。
——人民币业务分阶段开放。中国将在四年内,取消外资 银行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分五批放开20个城 市的地域限制,五年后取消所有地域限制。
取消外资银行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客户限制。
——金融咨询类业务及时开放。自入世之日起,外资机构 即可获得在中国从事有关存贷款业务、金融租赁业务、所有 支付及汇划服务、担保及承兑、公司并购、证券投资的咨询、 中介和其它附属服务。
3. 中国服务业开放评价
——服务业发展的严重滞后影响了服务贸易的发展。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 重一般都在70%以上,美国近80%,香港地区达到了90%,发展中国家平均达到50%左右, 而中国为50%左右。中国45%左右。
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贸易伙伴进出口、民营企业进出口、一般贸易进出口及出口商品分析

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贸易伙伴进出口、民营企业进出口、一般贸易进出口及出口商品分析一、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情况分析《2019-202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1.54万亿元人民币,比2018年增长3.4%。
其中,出口17.23万亿元,增长5%;进口14.31万亿元,增长1.6%;贸易顺差2.92万亿元,扩大25.4%。
海关总署表示,2019年我国外贸发展呈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提质的态势。
进出口规模逐季攀升。
2019年一至四季度进出口值分别为7.03、7.68、8.26、8.59万亿元,全年进出ロ、出口、进口均创历史新高。
12月份进出口3.01万亿元,同比增速达到两位数,为12.7%。
其中,出口1.67万亿元,增长9%;进口1.34万亿元,增长17.7%。
当月外贸进出ロ、出口、进ロ规模均创下月度历史峰值。
2019年一季度进出口值为7.03万亿元、二季度7.68万亿元、三季度8.26万亿元、四季度达到8.59万亿元。
12月份当月更是达到了3.01万亿元,12月当月同比增速达到两位数,为12.7%。
其中,出口1.67万亿元,增长9%;进口1.34万亿元,增长17.7%。
12月当月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都创下月度历史峰值。
二、2019年我国贸易伙伴进出口情况主要贸易伙伴位次发生变化,东盟成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2019年,我国对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进出口4.86万亿元,增长8%;东盟成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对东盟进出口4.43万亿元,增长14.1%;对美国进出口3.73万亿元,下降10.7%;对第四大贸易伙伴日本进出口2.17万亿元,增长0.49%。
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9.27万亿元,增长10.8%,高出整体增速7.4个百分点。
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9.27万亿元,增长10.8%,高出整体增速7.4个百分点。
2019年一季度我国光伏产品进出口分析报告

2019年一季度我国光伏产品进出口分析(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一、我国光伏产品全产业链外贸概况1、进口情况(进口量、价格变化、占比、进口区域分布)2019年一季度,我国多晶硅进口量达4万吨,同比提高4.4%;进口金额3.52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47.3%;多晶硅进口均价为8.79美元/千克,同比降幅接近一半。
从月度进口情况看,进口单价呈逐渐降低趋势,特别是“531”新政后进口价格大幅下降。
具体来看,各月份进口量均突破1万吨,各月进口单价已跌破9美元/千克,进口均价同比下降50%左右;进口量及金额最高出现在1月,进口均价2月最高为8.96美元/千克,最低3月为8.56美元/千克。
从进口区域看,2019年一季度自亚洲和欧洲进口多晶硅几乎全部来自亚洲和欧洲,全年平均进口单价为8.79美元/千克。
其中,自欧洲进口均价最高,为9.22美元/千克;自北美洲进口均价最低,为6.11美元/千克。
与上一年相比,自亚洲进口数量同比下降3.8%,自北美洲进口数量和金额同比出成倍增长。
从具体进口市场看,2019年一季度中国大陆主要多晶硅进口市场为韩国、德国和马来西亚,自前三大市场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50%以上。
2018年11月1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所适用的反倾销措施和反补贴措施终止实施,受此影响,德国取代韩国成为中国第一大多晶硅进口来源国地位,2019年一季度自德国进口金额0.93亿美元,占总进口额的26.32%,同比下降44.97%;进口数量0.96万吨,同比增长1.02%。
从进口企业看,2019年一季度多晶硅进口数量前七位企业分别是隆基、晶科、中环、荣德新能源、晶科、仁德新能源、晶澳和天合,前七位企业进口数量占总进口数量的一半以上,其中隆基24.6%占比排在首位。
数据来源:机电商会整理2、出口情况(1)硅片出口2019年一季度我国硅片出口至22个国家和地区,硅片出口额为5.82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37.06%;硅片出口量约13.46亿片,同比下降11.19%;出口均价0.43美元/片,同比大幅下降29.12%。
2019年我国玻璃机械进出口贸易分析

Architectural & Functional Glass №4 2020- 2 -2019年我国玻璃机械进出口贸易分析刘志海1 玻璃机械出口情况2019年我国玻璃机械出口4.42万吨,出口额3.03亿美元,出口额同比减少1.1%。
其中,玻璃冷加工机械出口2.03万吨,出口额1.42亿美元,出口额同比减少3.0%;玻璃热加工机械出口2.39万吨,出口额1.61亿美元,出口额同比增长0.6%。
表1 2019年我国玻璃机械出口情况出口量(吨)出口额(万美元)出口额同比增长(%)玻璃机械44229.730323.8-1.1玻璃冷加工机械20342.814233.1-3.0玻璃热加工机械23886.916091.70.61.1 主要出口贸易伙伴在亚洲2019年我国玻璃机械出口贸易伙伴161个,主要出口贸易伙伴在亚洲地区。
其中,按出口额排名的前10的贸易伙伴出口额为1.66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54.6%,出口量为2,48万吨,占总出口量56.1%。
在出口额前10的贸易伙伴中,亚洲国家6个,出口额为1.11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36.5%,出口量为1.68万吨,占总出口量37.9%。
2019年越南是我国玻璃机械最大的出口贸易伙伴,出口额为3825万美元,占总出口额的12.6%,出口量为5859吨,占总出口量13.2%(见表2)。
1.2 广东、上海和河南居出口发货人注册地前3强2019年我国有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玻璃机械出口贸易,其中广东、上海和河南分别以出口额6981万美元、4713万美元、4652万美元,出口量12578吨、5593吨、7329吨位居同期我国玻璃机械出口贸易发货人注册地的前3位。
2019年我国玻璃机械出口额前10发货人注册地的出口额和出口量均在我国出口总量的八成以上,而前3位则在一半以上;山东、浙江和江苏排在第二梯队(见表3)。
表2 2019年我国玻璃机械出口额前10贸易伙伴情况出口贸易伙伴出口额(万美元)占比(%)出口量(吨)占比(%)越南3825.012.65858.913.2印度2759.99.14639.110.5美国2307.67.62826.4 6.4马来西亚1495.1 4.92077.1 4.7墨西哥1180.4 3.92247.9 5.1俄罗斯联邦1176.7 3.91847.1 4.2乌兹别克斯坦1085.6 3.61418.0 3.2韩国1068.7 3.51451.7 3.3泰国837.3 2.81329.7 3.0埃及817.2 2.71111.9 2.5合计16553.554.624807.856.1表3 2019年我国玻璃机械出口额前10发货人注册地情况出口发货人注册地出口额(万美元)占比(%)出口量(吨)占比(%)广东省6981.423.0 12578.328.4 上海市4713.415.5 5592.912.6 河南省4651.715.3 7328.816.6 山东省2908.39.6 3837.78.7 浙江省2221.67.3 3271.47.4 江苏省1602.8 5.3 2409.8 5.4 天津市1137.2 3.8 973.0 2.2 河北省905.3 3.0 1069.4 2.4 北京市884.9 2.9 910.8 2.1 福建省787.7 2.6 879.0 2.0 合计26794.288.4 38851.0 87.8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2020,№4- 3 -1.3 一般贸易出口占绝对主导地位2019年,我国出口贸易方式8种,一般贸易出口占绝对主导地位。
2019年中国钢铁制品进出口数据(国家)

4,712,135
1,077,627
118,3976,370
12,054
963,904
1,163,344
912,278
196,953
719,998
121,351
710,256
1,908
701,401
522,284
689,472
553
595,053
1,320,966
546,533
2019年出口总值(千 2019年进口额(千美
美元)
元)
39,463,924
23,357,497
5,139,942
3,280,916
3,646,199
166,929
2,374,809
18,865
2,049,988
3,158,975
1,916,256
9,115
1,376,596
579,960
1,199,790
-
39 11,922 128,107
12,553 153 2 -
Venezuela, Bolivarian Republic of Namibia Albania Bulgaria Timor-Leste Liberia Maldives Mauritius Mauritania Nicaragua Fiji Sweden Cuba Congo Zimbabwe Jamaica Suriname Guyana Rwanda Lithuania Gabon Denmark Trinidad and Tobago Burkina Faso Uganda Montenegro Niger Norway Solomon Islands Switzerland Macao, China Chad Equatorial Guinea Estonia Austria Afghanistan Guinea-Bissau Mali Belarus Ireland New Caledonia Armenia Comoros Azerbaijan Vanuatu Antigua and Barbuda Burundi Botswana Latvia Hungary French Polynesia Cabo Verde Sao Tome and Principe Iceland Samoa Slovakia Cyprus Belize
中国小麦产量、消费量、播种面积、库存量、进出口情况及价格走势分析

中国小麦产量、消费量、播种面积、库存量、进出口情况及价格走势分析一、市场供需现状小麦是全球第一大粮食作物。
在我国,小麦是第三大粮食作物,也是全球第一大小麦生产国。
2019年我国小麦产量1.33亿吨,消费量为1.28亿吨,进口量400万吨,出口量110万吨。
进口占消费比3.1%,进口依赖度低。
下游消费主要是制粉消费、饲用消费、工业消费、种用消费等。
2019年我国小麦消费结构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1、需求:我国小麦需求稳定在1.2亿吨左右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小麦粉行业市场竞争模式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需求方面,我国小麦消费趋于平稳。
2011-2019年,我国每年的小麦消费稳定在1.2亿吨左右,2019年中国小麦生产1.33亿吨,消费1.28亿吨,需求小于供给。
从小麦消费结构来看,小麦主要用于制粉、饲用、工业消费以及种用消费,占比分别为75%、12%、8%和5%。
2008-2019年小麦消费走势图(百万吨)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供给:国内条锈病&欧洲疫情,供给端趋紧确定性较强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永久基本农田”概念,“永久基本农田”即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改变其用途,不得以任何形式挪作它用的基本农田,对基本农田实行永久性保护。
截至2017年下半年,我国永久基本农田基本划定完成,全国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5.46亿亩。
由于小麦最低收购价的下调,麦农种植积极性降低,小麦播种面积2016年达到2469.60万公顷的高点后迎来3年连降,随着各地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等措施推进,2019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2372.70万公顷,为过去10年新低。
2008-2019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走势图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08-2019年小麦产量走势图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产量方面,由于育种、种植技术不断升级,小麦单产屡创新高,呈上升趋势。
我国小麦最新单产为5.48吨/公顷,仅低于欧盟的5.78吨/公顷,大幅领先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小麦主产国,未来一段时间或将以稳定维持为主。
7. 中国历年进出口数据(1990-2019)

-8.85 -2.23 -9.69 -11.06 -13.87 10.76 -10.88 4.08 -0.49 8.39 11.31 3.98 6.81 6.37 3.00 0.78 -9.05 -4.94 10.27 6.18 9.23 6.39 3.14 7.16 7.71 -2.25 0.33 15.39 11.98 1.27 27.10 10.20 1.46 7.22 6.28 0.19 2.75 8.96
2,254 3.90 2,170 1.18 2,144 -0.56 2,156 1.89 2,116 6.36 1,990 14.40 1,739 1.93 1,706 -14.47 1,995 -13.93 2,318 6.63 2,174 15.03 1,890 -4.66 1,982 -0.15 1,985 3.21 1,923 -1.65 1,956 3.19 1,895 6.35 1,782 -0.59 1,793 50.48 1,191 -34.31 1,814 -13.35 2,093 8.10 1,936 9.33 1,771 -3.55 1,836 -2.70 1,887 4.44 1,807 2.30 1,766 0.52 1,757 5.45 1,666 7.42 1,551 27.44 1,217 -28.16 1,694 -24.26 2,237 13.70 1,967 2.22 1.56
2019年6月
2019年5月 3,860 3.45 -3.44
2019年4月 3,731 2.31 0.41
2019年3月 3,647 36.94 3.15
2019年2月 2,663 -32.74 -13.81
2019年1月 3,960 2.73 4.05
2019年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数据报告

2019年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数据报告一、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1.旅游服务贸易的规模在逐步扩大。
我国的旅游贸易净出口总额不断上升,从2006年的582.71亿元到2011年的1210.49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20%,所以我国的旅游贸易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我国的旅游业逐步步入了产业化和市场化阶段。
2.出境旅游发展迅速。
长期以来我国都是遵循通过入境游来推动国内的旅游,主要目的就是出口创汇,从而可以平衡贸易逆差,而且,入境游在一段时期发展的确非常迅速,但是现在进入了一个比较平稳的阶段,相反,由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我国对出境游政策的放宽,出境游在我国发展迅速起来。
所以出境游发展迅速,入境游发展平稳是现在旅游服务贸易的一个主要特点,所以这就导致了旅游服务贸易出现了大量的逆差。
进出口额从2006年的121.22亿美元到2009年的-40.27亿美元,这是我国第一次出现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截止到2012年,逆差达到519亿美元,这就使得旅游贸易在平衡贸易逆差和创汇方面的作用大大减小。
但是出境游的迅速发展并不是一点作用都没有的,它对促进国际关系,提升国家实力,促进旅游业的国际化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出境游消费规模大幅度增长,境外支付便利化。
现在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这样就使得境内与境外同等商品价格差距越来越大,所以就有很多游客是因为购物才选择的出境游,这就成了促进出境游的一个重要的动因。
而且境外支付也越来越便利化,促进出境游的一个重要的动因。
而且境外支付也越来越便利化,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差不多超过100个国家开通了银联业务,受理网络不断的扩大,对出境游的游客在购物时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支付方式。
4.旅游服务贸易提供模式更加丰富,贸易结构日趋完善。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由单一的跨境贸易转变为跨境贸易和旅游商业共存的多元化的贸易模式。
原先都是由相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为外国游客提供一系列的餐饮住宿等,但是现在逐步变为旅游商业存在的模式,并且旅游商业存在的模式也在逐步的发展壮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但存在一些来自自身的挑战
我国人民币汇率从6月19日起,重新进入升 值通道。但美欧等国家对人民币升值幅度 仍不满意。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升值势必将 削弱我国外贸的国际竞争力。
国内方面,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出口退税 调整等其它因素也将影响下半年的出口。
自2019年7月15日起,部分钢材、有色金 属加工材﹑银粉﹑酒精﹑玉粉淀粉﹑塑料 制品等六大类共计406种商品的出口退税将 被取消。这是自2019年下半年,为应对外 需萎缩而上调出口退税以来,第一次进行 反向调整。
WTO在2009年预测,2009年全球发 起反倾销数量将达437起(为2019年 2.1倍),是历史上世界发起反倾销数 量最多的一年。
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的统计数据显示, 今年1至6月,我国共遭遇来自15个国 家(地区)发起的38起贸易救济调查 案件,其中反倾销23起,反补贴3起, 保障措施11起,特保1起,案件数量 虽同比下降32%,但涉案金额高达63 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涉案产品
59.6
60.4
59.7
49.1
52.8
52.4
55.2
53.7
54.9
58.4 56.5
53.0
55.4
55.4
56.2
55.4 53.8
46.7
48.2
50.1
50.1
48.4
49.8 50.5
30.0
20.0
10.0
0.0
2009年7月
2010年1月
6月
PM I
NM I
资料来源: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
0.0 2007
2008
2009 Q1'09
5.4 3.9
资料来源: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3.7 3.5
Q1'10
自2009年8月份以来,供应管理协会(ISM) 的美 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结束了长期萎缩的局 面,重新恢复到50以上,制造业的状况连续改善。 ISM非制造业指数(NMI)显示美国非制造业商 业活动重现繁荣,2019年1月以来也都超过50。
包括无缝钢管、玻璃纤维、铜版纸等。 此外,美国对我国产品提起337调查 申诉10起,立案6起。
此外,其它贸易保护的措施包括:禁 止或者限制进口数量、对进口产品实 行非自动许可证、限定进口商品入关 的口岸、提高进口商品的标准、扩大 出口补贴范围、在经济刺激计划中规 定优先购买本国产品的条款,或督促 消费者购买本国制造的商品等,以及 发达国家正在酝酿的“碳关税” 。
与金融危机前2019年上半年相 比较,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 别增长9.8%、5.8%和14.5%。
数据来源:海关统计
2、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增长强劲
今年前6个月,我国与前十大贸易伙伴进出口 均呈两位数增长。
其中,中欧双边贸易总值为2194.2亿美元, 增长37.2%;中美双边贸易总值1719.9亿 美元,增长30.2%;中日双边贸易总值 1365.5亿美元,增长37%;东盟以微弱差 距落后日本,为我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双边 贸易总值1364.9亿美元,增长54.7%。
今年上半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
数据来源:海关统计
3、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增势良好
今年前6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 4170亿美元,增长35.9%,高出同 期我国总体出口增速0.7个百分点,占 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9.1%。此外, 服装出口532.3亿美元,增长16%; 纺织品出口356.5亿美元,增长 32.3%;家具出口156.4亿美元,增 长33%;鞋类出口156.2亿美元,增 长20.8%。
由于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导致 全球需求出现近几十年来的大幅减少。
据WTO统计,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贸易 出现负增长,当年世界贸易量仅增长2%, 明显低于2019年6%的增幅;2009年全球 货物贸易额下降23%,跌至12.15万亿美 元,世界贸易量下降12.2%。
IMF在2019年7月预计,2009年全球货物 贸易量的降幅达11.3%。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商务部统计、海关统计
6、贸易摩擦问题突出
我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 据WTO统计,2019年我国遭遇反倾 销调查73起、反补贴调查10起,分别 占全球案件总数的35%和71%,是全 球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最多的成员。 2009年我国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案件 116起,金额127亿美元,均创加入 WTO以来新高。
4、对我国2019年进出口增长的展望
数据来源:海关统计
5、外贸出口和顺差依旧由外资主导
外资企业在我国的出口和顺差中占有 重要的地位。其中,出口占我国总出 口比重从1986年的1.88%飙升至 2009年的55.9%;顺差占我国总顺 差的比重自2019年以来一直在30% 以上,2009年达到64.8%。
中国利用外资及外资企业出口、顺差统计
1、金融危机前我国外贸发展迅猛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单位:亿美元
25,616.32
21,738.34
22,072.7
17,606.86
14,221.18 11,547.92
5,097.686,207.688,512.07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7、世界货物贸易排名提高
2009年,我国进出口虽然下降, 但由于原来排名在我国之前的德国 下降幅度更大,我国仍跃升为世界 第二大贸易国、第一大出口国和第 二大进口国。
2019年上半年中国 外贸进出口发展形势
1、上半年进出口超过2019年同期
2019年前6个月,中国进出口总 值1.3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 43.1%。其中出口7051亿美元, 同比增长35.2%,进口6498亿美 元,同比增长52.7%;顺差553 亿美元,下降42.5%。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与发端于美国的这场 国际金融危机有很强相关性。欧元区有统 一的货币政策,但没有共同的财政政策。 当初刺激经济的背景下,实行扩张性财政 政策加剧了赤字的恶化。
2019年5月10日,欧盟与IMF联手推出 7500亿欧元的稳定金融市场援助方案。
G20会议上,与其他国家达成缩减财政赤 字一半的承诺。
这将是1982年以来首次下滑,为70多年来 的最大降幅。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贸易增长走势
单位:%
数据来源:WTO
IMF在2019年7月发布的《世界经济 展望》中预测,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 将达到4.6%。大大好于2009年 0.6%的负增长,也高于2019年 3.0%的增长水平。(见表)
在《世界经 济展望》中, IMF同时预 测,世界贸 易(货物与 服务)将在 2019年取 得9.0%的 增长率,比 4月份的预 测要多出2 个百分点。ຫໍສະໝຸດ 4、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下降明显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经济 增长普遍放慢或衰退,消费和进口需 求明显下降。由于中国外贸仍更多依 赖于发达国家市场,受影响也较大。 2009年,在我国前10大贸易伙伴中, 进出口几乎全部是两位数的降幅,仅 与澳大利亚保持了微弱增幅。
在中国的前三大贸易伙伴中,对美国 的贸易表现优于对欧盟和日本 。
美国2019年12月-2019年6月的失业率
12.0 10.0
8.0 6.0 4.0 2.0 0.0
2007年 12月份
资料来源: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份 2010年 6月
美国2019年以来的个人储蓄率
6.0
5.0
4.0
4.2
3.7
3.0 2.7
2.0 1.7
1.0
3、贸易保护主义仍是来自外部的隐忧
由于我国巨大的生产能力、庞大的出 口规模以及在价格上的优势,导致许 多国家与我国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冲突 和摩擦。包括对我国出口产品采取反 倾销、反补贴、特保措施等贸易救济 措施。
世界经济虽出现复苏迹象,但发达国 家的高失业率、以及各国都希望借助 出口改善自身经济等因素,使贸易保 护主义无法根除。
3、欧盟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风险。
日本
日本第一季度的GDP增长为5%,延续了全 年第四季度以来的4.6%的改善步伐。
4月份,出口同比增长40.4%,工业产出 增长25.9%。
韩国
第一季度GDP增长8.1%,2009年第四季 度为6%。
4月份,出口同比增长31.5%,工业产出 增长19.9%。
2019 年中国外贸 进出口形势
李伟 副研究员 博士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2019年9月
全球金融危机中的 中国进出口
金融危机对中国最重要的影响渠道 是贸易渠道。美国的经济衰退和需 求萎缩,对全球商品输出国造成较 大影响。同时,全球衰退往往容易 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而导致 全球贸易进一步收缩。
实施紧缩政策将对其经济复苏进程造成影 响。
中欧经贸关系会受到影响:
1、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紧缩开支势必会 影响到其消费能力和经济复苏速度,将抑制我国 对欧盟的出口。
2、危机的爆发使得欧元走弱,2019年5月与 2009年末相比,欧元对美元贬值近20%;对人 民币贬值15%。不但对其出口成本上升,而且在 国际上第三方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减弱。
2019年中国外贸 进出口发展前景
1、外部需求总体有所改善是利好消息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 世界经济全面下滑,特别是发 达国家经历了上世纪30年代大 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2019-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态势单位:%
数据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2019年7月,美国数据为BEA8月公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