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织造布的梳理技术和针布配置_下_
梳理机及针布关键部位控制情况(1).doc

精品梳理机及针布关键部位控制情况:罗拉式梳理机适合于梳理较长的纤维,根据工作辊尺寸,可梳理纤维长度范围38~203mm,根据不同针布,细度范围 1.1~60dtex,非常适合于非织造布用纤维的梳理。
图 1 是典型的双锡林双道夫罗拉式梳理机,主要有预梳开松系统、主梳理系统、凝聚输出系统和传动系统等组成,其中预梳开松系统、主梳理系统、凝聚输出系统与梳理成网相关性最大。
图 12.1 预梳开松系统由刺辊、胸锡林(开松锡林)及其上的胸工作辊、胸剥取辊( 1~4 组)组成,它们均包卷上针布形成梳理组件。
刺辊下也有除尘刀及漏底。
预梳系统使纤维束获得初步分解,进行预梳,并起到排杂、短绒效果。
2.2 主梳系统由主锡林和工作辊、剥取辊(4~6 组)组成,它们均包卷上针布形成梳理组件,对纤维进行分梳、均混、剥取等作用,逐步将纤维束分解为单纤维。
2.3 凝聚转移与输出系统由道夫、剥取罗拉(或斩刀)组成,锡林将充分梳理的纤维凝聚转移至道夫针面上,再由剥网罗拉(双罗拉、三罗拉)或斩刀道夫上的纤维剥下来并形成纤维网。
2.4 为了使纤网纵横向强力比的差异减小,在道夫与剥取罗拉间加装一组(1~3 根)凝聚辊,其上也包卷上针布,每个凝聚辊都比前一个凝聚辊(第一个为道夫)的转速慢,因而纤网在进入凝聚辊针布的转移过程中,纤网中纤维受到了挤压,改变了纤维的取向。
这种作用还有一个额外的效果,就是在保持一排梳理机前后速度一致的同时,还能加快道夫的速度,更高的道夫速度可使在主锡林的每次旋转中带走更多的纤维,使梳理机总负荷更少,生产速度更快,为了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率,三道夫、四道夫无纺梳理机应运而生,不仅提高了纤维从主锡林上清除的速度,还进一步使纤维网的不规则变化均等,提高产品质量。
图 1 是典型的带凝聚装置无纺双道夫梳理机。
安装在锡林前面的杂乱辊,其上也包卷上针布,与锡林针布齿尖相对,转向相对,高转速产生的离心力使杂乱辊表面的纤维从张紧拉直状态变为悬浮在齿尖上的松弛状态,此外,高转速产生的空气涡流促使纤维随机分布,这样形成的纤网同样可以将纵横向强力比的差异减小。
第九节 非织造布后整理工艺及机械

二、涂层 非织造涂层是在非织造基材上均匀地涂覆高分子聚合 物和或其它功能性物质,成为一种涂层材料。非织造基材 经涂层加工后,高分子聚合物一般不进入纤维内部,而在 非织造基材表面形成一连续的膜,单独承担某种功能。 这种复合材料不仅具有非织造材料原有的特性,更增 加了覆盖层的功能。有的涂层材料中,非织造材料只起支 撑和骨架作用,对功能的实现主要由涂覆层完成 。 非织造涂层材料在产业用、服装用、装饰用三大领域有 着广泛的用途。如服装、箱包、鞋用革;产业用的防渗土 工复合膜、膜结构建筑材料、蓬盖布、农用覆膜和地膜; 医疗用手术服、防病毒感染的隔离服、帷帘;装饰用遮光 窗帘及桌布、装饰革。
贴辊刮刀涂层
垫带衬刮刀涂层
(二)圆网涂层
(三)辊式涂层 辊式涂层主要以转动的圆辊筒给基材施加涂层剂 。它包括同向辊技术、反转辊技术、凹版涂层技术 和浸渍辊技术。
反转辊涂层 1-计量辊 2-施胶辊 3-层 转移涂层是将涂层剂涂在片状载体上使它形成连续的、均 匀的薄膜,然后再在薄膜上涂粘合剂,和基材叠合,经过烘 干和固化,把载体剥离,涂层剂(包括粘结层)膜就会从载 体上转移到基材上。聚氯乙烯和聚氨酯人造革常用该法生产 。工艺流程如下:
涂层工艺与设备 非织造材料的涂层大都采用与传统纺织品涂层一样的 工艺与设备,但必须充分考虑其张力和纵横向强力与传 统纺织品有较大的差异这一特性。较常用的涂层工艺有 刮刀涂层、辊式涂层、转移涂层、喷洒涂层、湿法涂层 等。 (一)刮刀涂层 刮刀形状: (a)楔形 (b)圆形 (c)钩型
悬浮刮刀涂层
(二)抗菌整理 抗菌整理是指在非织造材料等纤维制品上用具有抗菌 作用的试剂进行处理,赋予其抗菌防霉性能,使材料具有抑 制菌类生长的功能。 非织造材料抗菌整理的要求: 具有广谱的抗菌性 对使用者无毒性,对皮肤无致敏 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整理剂不损伤纤维,不使材料产生色变 对环境无污染,可在环境中自然降解 与其它整理剂具有相容性 不影响原有材料特性 成本低廉,加工简便
非织造材料的生产过程与优化技术

非织造材料的生产过程与优化技术非织造材料,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性能和广泛应用的新型材料,在现代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医疗用品到服装面料,从汽车内饰到家居装饰,非织造材料的身影无处不在。
那么,这些神奇的材料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又有哪些优化技术可以提高其生产效率和质量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非织造材料的世界,探寻其生产过程与优化技术的奥秘。
一、非织造材料的生产过程非织造材料的生产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原料准备非织造材料的原料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天然纤维(如棉花、羊毛)、合成纤维(如聚酯、聚丙烯)以及化学纤维等。
在生产前,需要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原料,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如开松、除杂、混合等,以确保原料的均匀性和质量。
2、成网成网是将纤维原料形成松散的纤维网结构的过程。
目前,常用的成网方法主要有干法成网、湿法成网和聚合物直接成网三种。
干法成网是通过机械梳理或气流成网的方式,将纤维梳理成薄网。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中厚型的非织造材料,如针刺毡、热风无纺布等。
湿法成网则是将纤维悬浮在水中,形成纤维悬浮液,然后通过水流的作用将纤维沉积在网上。
该方法常用于生产薄型、高均匀度的非织造材料,如滤纸、卫生巾面料等。
聚合物直接成网是将聚合物熔体或溶液通过喷丝孔直接喷射到接收装置上形成纤维网,如纺粘法和熔喷法。
纺粘法生产的非织造布强度较高,而熔喷法生产的非织造布过滤性能优异。
3、加固纤维网形成后,其强度和稳定性通常较差,需要通过加固处理来提高其性能。
常见的加固方法有机械加固、化学加固和热加固。
机械加固包括针刺法、水刺法和缝编法等。
针刺法是利用带刺的针反复穿刺纤维网,使纤维相互缠结而加固;水刺法是通过高压水流喷射纤维网,使纤维相互缠结并与纤维网中的水溶性纤维或粘合剂结合而加固;缝编法是利用经编线圈结构将纤维网缝合加固。
化学加固是通过在纤维网上施加粘合剂或浸渍树脂等化学物质,使纤维之间粘结而加固。
非织造布生产工艺流程

非织造布生产工艺流程非织造布是利用切断、排列或随机定向方式将纤维或纤维束互相结合而制成的一种新型纺织材料。
非织造布具有无纺布的特点,没有经纬线,也不需要纺纱成纱线。
本文将详细描述非织造布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非织造布的制作过程。
一、原材料准备制作非织造布的原材料通常包括纤维、胶粘剂和其他辅助材料。
首先,需要对这些原材料进行准备和筛选。
纤维可以是合成纤维、天然纤维或再生纤维,根据最终产品的用途选择合适的纤维。
胶粘剂的选择要根据设想的非织造布应用,以确保最终产品的性能。
二、纤维混合在生产非织造布时,通常会将不同种类的纤维混合在一起,以获得所需的性能和特性。
例如,混合具有不同长度的纤维可以增加非织造布的强度和耐磨性。
混合过程通常通过将纤维投入到混合器中,并使用机械搅拌将它们均匀混合。
三、纤维预处理在将纤维转化为非织造布之前,需要对其进行一些预处理操作。
这些操作包括清洗、染色、涂覆和烘干等。
清洗过程可以去除纤维上的杂质和污渍,以确保纤维质量。
染色和涂覆可以赋予纤维特定的颜色和性能特性。
烘干过程则可以去除纤维中的水分,使其适合下一步的操作。
四、纤维结合纤维的结合是非织造布制作的关键步骤。
有多种方法可以实现纤维的结合,包括针刺、热熔、粘合和水力高压等。
在针刺法中,使用尖锐的针刺将纤维打入底部基材中,从而将纤维相互交织在一起。
热熔法通过热熔纤维表面,使其与周围的纤维融合。
粘合法使用胶粘剂将纤维结合在一起,可以通过喷涂、印花或涂覆等方式进行。
水力高压法则是利用高压水流将纤维结合在一起。
五、成品处理在经过纤维结合后,制成的非织造布需要进行成品处理。
成品处理流程包括涂层、复合、卷绕或切割等。
涂层可以给非织造布增加特殊的性能,例如防水、防火或防静电等。
复合过程可以将非织造布与其他材料进行粘合,以增强其功能。
卷绕可以将宽幅的非织造布卷绕成卷,方便后续的储存和运输。
切割则是根据需要将非织造布切成所需的尺寸和形状。
非织造梳理针布要素与使用

第19卷第3期2011年6月非织造布N onwovensV o.l19,N o.3Jun.,2011技术探讨 Techni c al l n vesti g ati o ns收稿日期:2011 03 01:非织造梳理针布要素与使用冯学本(无锡嘉元非织造布研究所,江苏无锡214062)摘要:介绍了非织造布梳理针布的要素及其使用,说明在实际使用中要根据原料、工艺等选择合适的针布。
关键词:非织造布;针布,要素;使用中图分类号:TS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2054(2011)03 0015 03针布在干法非织造生产中应用得相当普遍,无论在开松辊、清棉辊、梳理机各单元辊以及牵伸辊等都有不同规格的选用,它能起到开纤、除杂、除尘、握持梳理、剥取及搓揉等功能。
在各种规格针布设计中,将对齿距、齿厚、齿密、齿角、齿深、齿高等参数作重要设计,但针布的选用还是依据所用纤维特性及作用来定。
由于纤维原料的变化类别实在太多,它远远超过针布固有的形态类别,非织造布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也都清楚地知道,没有任何纤维皆可通用的针布,尤其是针对非织造布所用纤维形成的单层纤网而言。
非织造梳理机的调整方法通常都是以调整速度为优先,其次为隔距,最后才考虑是否有必要更换针布。
但是针布的正确选用,对于改善产品质量远较隔距与速度等条件更有效。
若从纤维特性来选用针布,其重要性依次顺序是长度、纤度、强力等,而其针布型态的考虑应依次顺序由齿距、齿厚、齿角、齿深、曲率、断面形状、摩擦系数、硬度等设计参数来考虑,下面就针布设计与使用的相关问题作逐一介绍。
1 梳理通俗原理1 1 当针对针作用时当针对针作用时,逆向梳理时作用力大,纤维损伤也大,但纤维平齐化较佳;同向梳理时作用力小,纤维损伤也小,但纤维平齐化较差。
图1 梳理作用1 2 当针对背作用时当针对背作用时,逆向剥取时作用力大,纤维剥取力也大;同向剥取时作用力小,纤维剥取力也小。
图2 剥取作用(A剥取B)1 3 当背对背作用时当背对背作用时,先要针对针的反向作用作分析;再应用摩擦搓揉原理作选择;最后可以应用形成棉粒作特殊产品。
非织造材料的生产工艺与技术分析

非织造材料的生产工艺与技术分析非织造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纺织材料,在现代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具有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从医疗用品到家居装饰,从工业过滤到服装制造,几乎无处不在。
那么,非织造材料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这就涉及到一系列复杂而精细的生产工艺与技术。
非织造材料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干法、湿法和聚合物直接成网法三大类。
干法工艺中,最常见的是针刺法。
针刺法是通过带刺的针在纤维网上反复穿刺,使纤维互相缠结,从而加固形成非织造材料。
这种方法生产的非织造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蓬松度,常用于制造土工布、过滤材料等。
比如,在道路建设中使用的土工布,就是通过针刺法生产的。
它能够增强土壤的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
另一种干法工艺是热粘合法。
利用热空气、热辐射或热轧等方式,使纤维网中的低熔点纤维或热熔粉末受热熔融,从而将纤维粘结在一起。
热粘合法生产的非织造材料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尺寸稳定性,常被用于卫生巾、纸尿裤等产品的表层材料。
湿法工艺的典型代表是水刺法。
水刺法是将高压微细水流喷射到纤维网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并通过纤维间的摩擦力和抱合力来实现加固。
水刺非织造材料的手感柔软,吸水性好,在医疗卫生领域应用广泛,如医用纱布、湿巾等。
聚合物直接成网法中,熔喷法是一种重要的技术。
熔喷法是将聚合物熔体通过高速高温气流喷吹,使其迅速拉伸细化,形成超细纤维,并在接收装置上凝聚成网。
熔喷非织造材料具有极小的纤维直径和很高的孔隙率,过滤性能优异,是制作口罩核心过滤层的关键材料。
除了上述主要的生产工艺,还有一些辅助技术也对非织造材料的性能和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纤维原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不同的纤维种类、长度、细度和性能,会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性能和用途。
例如,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化学性;而粘胶纤维则更加柔软和吸湿。
梳理工艺能够将杂乱的纤维梳理成均匀的纤维网,为后续的加固处理提供良好的基础。
梳理过程中,梳理机的速度、针布的规格和梳理道数等参数的设置,都会影响纤维网的质量。
非织造布学针刺课件

➢ 纤维成网工序所成的纤网强度很低, 不能满足非织造布的使用要求,因 此必须使纤维网中的纤维彼此粘合, 即对纤维网进行加固。由此可见, 固网是非织造布生产工艺过程中的 关键工序,它对非织造布的强度和 手感等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达到1000rpm ➢ 1972年Fehrer公司发明U形刺针和花纹针刺机 ➢ 目前,德国迪罗(Dilo)公司和奥地利菲勒尔(Fehrer)公司生产的针刺设
备几乎代表了世界针刺设备的最高水平。
技术指标
➢ 针刺机速度达到3500r/min,生产速度超过60m/min,有的甚至 达到150m/min。现在,各种型号、各种规工,托网板、剥网板和针板 的间距可以调节,以实现不同的针刺深度。
➢(三)牵拉机构
➢ 牵拉机构的作用是将针刺后的纤网从针刺区域输出。牵拉机 构一般由一对牵拉辊组成,其表面包覆摩擦系数较大的材料, 以增加牵拉辊对纤网的握持。纤网的牵拉速度和喂入速度要适 当配合,保持纤网在针刺区即不产生拥塞,也不受到过分牵伸 。
非织造布固网技术
➢ 一般来说,非织造布的生产工艺一般可分为三个过程:
– 纤维/原料准备纤维成网纤网加固成形。
➢ 纤维准备是非织造布生产工艺的第一道工序,包括纤维/原料 的选择。纤维是所有非织造材料的基础,大多数天然纤维和化 学纤维乃至成纤高聚物都可用于生产非织造材料。纤维原料的 准备随着成网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产品应用
➢ 早期的针刺产品多数是由纤维或服装业的下脚料制成 质量粗糙的垫子,用于家具衬垫、地毯底布、家用装 饰品等。
非织造布梳理机的梳理特点与针布配

NB-纤维细度
L - 纤维长度
r -纤维转移率
P -梳理机产量(kg/台?h)
Kc -比例系数,一般0.3左右
非织造布的梳理度C一般选择为3较为适合。
3.3 预梳系统针布的选配
非织造布罗拉梳理机典型的预梳系统为胸锡林预梳系统,结构上有1~4个梳理单元组成。预梳系统的目的就是使纤维束得到充分的开松混和,为主梳系统做好准备。由于刚进入梳理机纤维层厚,纤维束大,且纤维束的纤维状态纹乱,梳理力大,针布的选配应考虑以下这些因素。
从设计上要求工作辊针齿对纤维的控制能力要高于胸锡林针齿对纤维的控制能力,工作辊工作角的选用要比胸锡林小,考虑到工作辊的直径比胸锡林小得多,针布包卷在工作辊后实际工般为50°~65°。
剥取辊要将工作辊上纤维剥取下来,而剥取下来的纤维又能够被胸锡林剥取,因此剥取辊对纤维的控制能力应低于胸锡林对纤维的控制能力,应选用较大的工作角,考虑到剥取辊的直径比胸锡林小得多,针布包卷在剥取辊后实际工作角放大程度大,因此剥取辊选用的工作角一般为60°~75°。
另外,预梳开松系统针布配套选用是否合理、针布本身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主梳理系统的梳理效果和针布使用寿命。预梳理系统合理的配套能使主梳理区的针布寿命提高50%以上。
3.4 主梳系统针布的选配
非织造布罗拉梳理机典型的主梳系统与胸锡林预梳系统工作原理是一样的,但梳理单元比预梳系统多,这样保证了充分的梳理。纤维层通过预梳,纤维层变薄,纤维层内的纤维已经转化成细小的纤维束,梳理力较预梳系统小得多。主梳系统的目标是对纤维进行充分的分梳、均混,将纤维束分解为单纤维,因此,主梳系统是非织造布罗拉梳理机的核心部分,它的结构形式和针布配套方案往往决定了后续加工的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成杂乱纤网。 ( 5) P S 气流成网机 ( 图 14) , 该 机为美国普
213
G5040 ∀ 16G R/ #
5 0 50 3 6 1 6
113
2 62
213
V G5040 16R
5 0 50 3 6 1 6
111
2
213 94
V F5040 16
5 0 50 4 2 1 6
95
2
W W4240 ∀ 03611
4 2 50 3 6 1 1
163
2
G V4740 ∀ 03621
自锁 总高 工作角 齿距 基厚 齿密 齿/ 齿深
总重
针布公司
针布型号
根数
梳理机
称
( mm) r/ min
针布 mm (!) mm mm ( 25 4mm) 2 mm
( kg)
金井
412
G raf ( 1) 412 ( 1)
喂
( 2) ( 3) 412 8
入 光山 ( A) 辊
( A)
( B)
金井
412
27
2
228
5 5 80 6 5 3 2
31
3
228
5 0 75 6 35 2 5
41
2 5 1 71
W1201A
5 0 80 5 1 2 54
50
1 66
W1201
5 0 80 5 1 2 54
51
1
同上
5 0 75 5 0 2 54
51
1
同上
5 0 80 6 5 2 1
47
1
216
5 0 75 3 63 2 5
18
2003 年 1 月
非织造布的梳理技术和针布配置( 下)
费青
(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2 3348 ( 2003) 02 0018 05
4 气流成网 梳理成网的最大不足是纤维在网中呈一维 ( 单
向) 排列, 气流成网采用气流输送纤维, 以形成纤 维杂乱排列的均匀的纤网。 4 1 气流成网原理
VE5010 10 VE5015 10 G V501 ∀ 06521
C43M R
6 0 60 6 35 4 0
25
3 2 1 72
W1201A
5 0 130 4 5 3 18
45
1 67
W1201
5 0 130 4 6 3 2
44
1
W1201 ( A)
5 1 60 6 5 2 5
40
1
216
Hale Waihona Puke 5 5 60 7 5 3 2
109
4 2 80 4 2 1 6
96
1 95 1 1
W1201 BG231
光山 ( C)
G V4720 ∀ 03621
4 7 70 3 6 2 1
85
1
216
( C)
G V4715 ∀ 03621
4 7 75 3 6 2 1
85
1
228
北京纺织 第 24 卷 第 1 期
21
名 针布公司
称
( 4) 金井
胶集合罗拉 21、22, 将纤维层压 紧成纤网, 并随 尘笼回转送到输送帘 17 上, 剪边器 18 剪下边料, 由边料回用管 19 送回喂棉箱继续使用。本机装有
图 14 1 给棉箱 2 水平帘 3 斜帘 4 均棉栉 5 剥取罗拉 6、7 给棉帘 8、9 给棉罗拉 10 刺辊 11 工作罗拉
12 锡林 13 尘笼 14 离心风机 15 气流调节板 16 风道 17 输送帘 18 剪边器 19 边料回用管 20 运送帘 21、22 集合罗拉 23 尘笼排风装置
( 2) K 12气流杂 乱成网机 ( 图 12) , 该机 是奥 地利费勒尔 ( Fehrer) 公司的产 品, 与 V21 开松混 合给棉机配 套应 用, V 21 给棉 机有 3 个 开 松装 置 ( 各有一对给棉罗拉和一个高速刺辊组成) 、两个集 聚装置 ( 凝集成纤维层) 和一个横向均匀分配成装 置 ( 将纤维层横向均匀分配成所需的宽度) 。借匀 速回转的刮板 5 定时刮断纤维层, 使之成为一条条 纤维带并推入精开松装置 6 的喂入槽内, 纤维经精 细开松装置 6 后, 借气流吸到由压辊 7 与尼龙网帘
20
2003 年 1 月
图 13 DOA 气流成网机 1 输棉管 2 集棉仓 3 喂入罗拉 4 摇板 5 开松罗拉 6 水平帘 7 斜帘 8 贮棉仓 9 均棉帘 10 清棉罗拉 11、12 剥取罗拉 13 光电管 14 配棉箱 15 调节挡板
16 吹风口 17 锡林 18 文氏管型风道 19、20 尘笼 21 纤网
( 2) G raf
( 1)
412
刺
( 2) 412
辊
( 3) 412 309
光山 ( B)
金井
550
C18M R E250 40∀ 8G/ #
VE250 40 8 G V5130 ∀ 06525 G V5530 ∀ 07532 G V5510 ∀ 06532
C17M R E5010 ∀ 10G/ #
罗克特 什瓦茨公 司的产品, 主 要加工 3~ 15 旦、 长度 25~ 50mm 的 短纤维, 适于 生产中、厚型纤 网。从给棉箱输出的纤维层, 经给棉罗拉 8、9 喂 入由刺辊 16 ( 400r/ m in) 、工作辊 11 ( 100r/ min) 锡林 12 ( 400~ 1200r/ m in) 组成 的梳理区, 都包 金属针布。由两只并列的离心风机 14 ( 风量各为 4600m3/ h) , 构成气流封闭循环系统, 在风机出口 有气 流调节 板 15 控制 气流 速度, 使 动压稳 定在 23mm 水柱上下, ( 风速可达 60m/ s 左右) 。梳理后 的纤维, 由气流从锡林 12 的针齿上吹离, 随气流 吸附到尘笼 13 表面, 尘笼的吸风口上下有两只橡
图 10 五种气流成网方式
图 11 SW 63 型 成网机
北京纺织 第 24 卷 第 1 期
针布) 2200~ 2900r/ min, 吸风风机 2~ 3 台轴 流 ( 400mm, 每台风量 70000~ 6000m3/ h) , 尼龙网 为 18 目/ 平方英寸。SW 73 气 流成网机采用 各种 国产梳 棉机, 加装嵌包金 属针布的尘龙 道夫 ( 道 夫筒体 内 有喷 嘴) , 道 夫反 向回 转 ( 260 ~ 360r/ min) , 输棉风道为渐 扩型, 有 调节补 风装置, 采 用尘笼曲面成网。
工
作 G raf
( 1)
辊
( 2)
(
胸
( 3)
锡 青纺机 林
) 光山 ( D)
直径 转速 ( mm) r/ min
213
针布型号 C21M R
自锁 总高 工作角 齿距 针布 mm (!) mm
5 0 50 3 63
基厚 mm 25
齿密 齿/ ( 25 4mm) 2
71
齿深
总重
根数
mm
( kg)
2 5 2 70
静电消除器, 以便于加工合纤产品。 该公司生产的另一种工型成网机, 尘笼内装扇
形吸风口, 以较高的负压, 吸附从锡林上分离的纤 维, 对长度 20~ 150mm、纤度 3~ 15 旦的纤维均 适应。 5 非织造布梳理机的针布配置 5 1 双道夫见 ( 表 3)
表 3 双道夫梳理机 的针布配置
名
直径 转速
纤维经开松、除杂、混和后, 喂入高速回转的 刺辊或锡林, 进一步梳成单纤维, 在锡林的离心力 和气流的联合作用下, 纤维从针齿上脱离, 由气流 在弓形扩管或文氏管 ( 文丘利管 Vent uri tube) 内 均匀输送, 在管的喉部过后 ( 或在扩管中) , 由于 气流扩散而降低流速, 使原来头尾按顺序排列的纤 维变成无规则的杂乱运动, 凝聚在网帘或尘笼上, 形成杂乱排列的纤 网, 纤网的 纵横向强力比 约为 ( 1 2~ 1 8) 1, 气流成网不适于加工细长纤维以 及轻的纤维网。
( 1) SW 63、SW 73 成网机: 这是在传统的梳 理机上加装气流成网机构 而成的, 其 喂入部分一 般与棉箱连接, 也可棉卷喂入, 如图 11 所示。在 锡林 1 的前方加装风轮 2, 将锡林针面的纤维提升 到针尖, 尼龙网内装有 吸风风机 ( 一般为 3 只横 向并列 的轴流 风机) , 锡林 针面的 纤维 由气 流吸 引, 经渐扩型 ( 或文 氏管) 风道 而在尼龙 网帘上 凝聚成网, 适于加工细度为 1 65~ 6dt ex 、长度为 25 ~ 55mm 的各 种 纤 维。 该 机刺 辊 860 ~ 980r/ min, 锡 林 ( SC3 针 布 ) 250 ~ 360r/ min, 盖 板 ( 702 针布) 65~ 73mm/ min, 提升罗拉 ( 31# 直脚
4 7 50 3 6 2 1
85
1
金井
( 5) 剥 G raf ( 1)
取 辊
( 2)
(
( 3)
胸 锡 青纺机
林 光山 ( E) )
( E)
118 118 118 118 403
C43M R G 5015 ∀ 16G/ #
V F4010 16 VG 5020 14 WS4222 ∀ 02913 G V4720 ∀ 03621 G V4715 ∀ 03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