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文学翻译
非文学翻译PPT课件

活动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时建立 起来的,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 和。
16
17
2019/10/17
第六章 非文学翻译实践
2.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语言是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赖以传播的物质表达形式 (李运兴) 语言和文化共生共存 (游汝杰) Language is a substantial but partial reflection of a culture. ( Newmark 1991)
18
第六章 非文学翻译实践
3。文化的处理模式 1)文化植入( the Go-ahead model),即
源于文化表达形式直接进入译文。采用音译或 直译 2)文化阻断( the block model),即源于文 化表达形式小时,文化意义没有进入译入语语 篇。 主要是自谦语:鄙人( I ) ; 贱内(my wife) ; 浅谈( on) 等。
7
第二章 隐喻、俗语等文化词语的翻译
2. 不保留节奏,只翻译意思 C. 一. 缩略语的翻译方法 一般是采用直译或直译加解释的方法。具
体来说就是:第一次提到时,直译加解释,再 次提到时,只用缩略形式。
8
第三章 简明英语
一. 什么是简明英语 简明英语(Plain English Campaign)是一
种适当、清楚的写作方法,它以尽可能简单的 方式,达到有效沟通过的结果。简明英语使用 直白、具体和常见的词汇。 二. 什么是好英语? 三. 为什么使用简明英语? 1. 更容易阅读 2. 读者喜欢看 9 3. 节省时间和金钱
浅析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

- 222-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浅析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宁夏大学/王娟【摘要】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无论是文学翻译还是非文学翻译,都是一种语言与另外一种语言的转换。
为了能更好的践行翻译实践活动,译者应首先分清楚文本类型,以及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特点,从而选择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学文本 非文学文本 文本类型 翻译策略一位好的译者,在其进行翻译之前一定会做充足的译前准备,比如剖析原文,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分析文本类型。
根据赖斯的文本类型学说,文本可以分为三大类,即信息性文本、表达性文本和呼唤性文本。
信息性文本主要用于交流信息,语言简洁,逻辑性强;表达性文本则是以形式为重,语言具有审美价值;呼唤性文本更侧重于引起读者的兴趣并采取行动,语言具有号召性。
在翻译实践中不难发现,这三种类型的文本实际上并无清晰地界限,某一文本可能会兼具其中某两个特点。
因此,人们又将文本笼统地分为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
一、文学文本的特点及翻译文学文本主要包括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等,以各种文体为表现形式,形象地反映人们的生活、思想、情感和认识,以唤起人们的审美和共鸣,给人以艺术的审美享受。
我国文坛泰斗钱钟书先生提出了“化境说”,这一理念的核心就是文学翻译应保存原作的风味。
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提出“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然而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
当译者拿到原文时,首先要理解原文,而在理解的过程中难免会根据个人的认识和理解对原文进行“加工”,这就是为什么说文学翻译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允许有某种程度的不忠实,但不可篡改原文的核心思想。
二、非文学文本的特点及翻译非文学文本包括公文、法律文书、商贸信函、科技文献、旅游指南、新闻报道、广告宣传等。
有人说“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非文学翻译是一门科学”,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非文学翻译要求对文字和内容的把握准确无误。
非文学翻译的方法与特点介绍——以新闻文本为例

非文学翻译的方法与特点介绍——以新闻文本为例摘要:非文学翻译范围很广,包含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虽然非文学翻译文本的不同类型决定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也应是不一样的。
但是有一些方法却是共同的。
本文通过介绍非文学翻译的普遍方法入手,结合新闻文本这一具体实例探讨新闻文本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非文学翻译方法与策略新闻文本一:非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可以笼统地称为文件翻译,实用性翻译或应用型翻译。
文学和非文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文学是虚构的,虽然可能有事实基础,而非文学是事实性的,或者作者自认为是事实,虽然其中也经常包含虚构的成分,如用于说理的举例。
非文学翻译需要译者透彻地理解原文,需要译者以读者可以接受的方式传递原作含义,需要译者具有缜密的逻辑思维,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非文学翻译的方法与特点非文学翻译与文学翻译相比较科学成分多一些,误译或漏译有可能造成财产甚至是生命的损失,因此较文学翻译而言,非文学翻译更要求译者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来对待翻译工作。
除了处理翻译中的常规问题需要用到查字典,查资料,问内行,请教专家等方法外,现如今的译者可以更方便地使用互联网这个检索工具,查阅电子语料库等方式更快捷更有效地保障翻译的质量和速度。
1.交叉检验法交叉检验法就是利用英英词典里提供的英语释义,例句和词源信息等,并通过不同的词典和资料相互印证,来把握英语单词的准确含义和用法,从而准确的传递原文的信息。
例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大多数媒体的翻译均采用是“a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利用交叉检验法,译者可以来分析这一译法是否准确。
可以先查阅科学发展观的中文准确含义,即指“科学的发展观”或是“关于发展的科学观念”。
那么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看“a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可以理解为“关于发展的科学的观点”。
李长栓《非文学翻译》评述

《非文学翻译》评述——翻译中电子工具使用漫谈[摘要]:自2007年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以来,更侧重实践的非文学翻译得到了长足发展;而互联网时代,层出不穷的网络资源和电子翻译工具对译员的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本文首先概括了李长栓所著《非文学翻译》一书第四章有关电子工具的内容,接下来主要谈论了笔者自己在使用电子翻译工具中的一些心得,最后谈论了目前在电子翻译工具使用中的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对主要电子翻译工具的探讨,希望能引起广大译员的深入思考,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关键字]:非文学翻译;电子工具;问题一、《非文学翻译》第四章内容概述《非文学翻译》是李长栓教授编著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系列教材之一,在本书第四章“以电子工具提高翻译质量和速度”中,李长栓开篇首先列举了电子工具的几大特点:检索方便、内容无限、更新及时、便于摘录,接下来他谈到了电子工具对于翻译的意义:1、提高翻译质量,电子工具不仅可以无所不包的各行各业的术语和知识可以帮助译者理解原材料,从而为准确翻译打下基础;2、电子工具可以帮助译者查找译入语的相关文本,使得译者熟悉相关表达方法和语言风格,从而提高翻译产出质量;3、电子工具也有助于提高翻译的速度。
紧接着作者向读者介绍了翻译中常用的网站和电子词典,网站方面重点介绍了谷歌和维基百科,桌面电子词典则主要向读者推荐了巴比伦、灵格斯两款桌面词典,在介绍过程当中,作者不但分析了各个相关网站和电子词典的使用方法和特点,还演示列举了大量的例子,并以截图的方式呈现出来,显得十分清晰,大大提高了文章内容的阅读性,使读者很容易模仿操作。
章节最后,作者讨论了网络资源和电子词典的多种用途:1、帮助译者理解陌生的概念和单词。
2、帮助译者审查汉英或英汉词典中提供的译法是否正确或符合特定上下文的需要。
3、帮助译者确定英语单词的用法,并预言网络资源将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便于使用,今后世界图书馆的资料都能实现电子化,供公众查阅。
非文学翻译演示文稿

第一章 概论
• 五. 非文学翻译的特点 • 1. 准确无误地再现原文所反映或欲反映的客观
现实 • 1)意思连贯 2)语言准确,句子表达严密 • 3)意思明确,没有歧义 4)任何增删不能损
害原文基本信息的准确性 • 2. 语言朴实 • 1)语言规范 2)简洁明了 • 3)信息准确性第一,语言艺术第二 • 4)中译英时文风朴实化
号的使用有较大的随意性。
第四章 篇章的衔接
• 上下文衔接关系是使语篇成为形式和意 义完整统一体的重要手段。可以分为两 大类:
• 1. 语法/结构衔接,包括照应( reference, 指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等); 替代,指 代动词do,以及one, the same 这种词, 以及答语中的so, nor 等;省略(ellipsis, 指名词性词、动词、小句的省略等); 连接(conjunction,指虚词and, but 以及
第三章 简明英语
• 一. 什么是简明英语 • 简明英语(Plain English Campaign)是一
种适当、清楚的写作方法,它以尽可能 简单的方式,达到有效沟通过的结果。 简明英语使用直白、具体和常见的词汇 。 • 二. 什么是好英语? • 三. 为什么使用简明英语? • 1. 更容易阅读
第三章 简明英语
第二章 隐喻、俗语等文化词语的 翻译
• 2. 借用(用标准的译入语意象替代源于意 象)
• 3. 把隐喻翻译为明喻,保留原来的意象 • 4. 直译+意译(把比喻翻译为比喻+意思) • 5. 意译(把比喻转换为意思) • 6. 删除多余或没有什么意义的隐喻 • 7. 直译+解释
第二章 隐喻、俗语等文化词语的 翻译
第六章 非文学翻译实践
• 4)文化归化(the adaptation model),即源 语表达形式略去,代之以译语的形式,源 语文化意义丧失。
非文学翻译基础知识

一、导论(一)翻译是什么?翻译过程即语言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原文作者将讯息符号化,以符号的形式(文字或图形等)呈现给理解者(读者或译者)这个过程就是编码;而理解者把符号形式转换成讯息的过程就是解码。
翻译好坏的评判标准在于:译文能否把原文所包含的讯息全部解析出来并呈现给读者。
(二)翻译的分类1.语内翻译:同一种语言间不同语言变体之间的转换过程。
(古文—现代文)2.语际翻译:是指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
3.符际翻译:非语言符号系统与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过程。
(读取标识)二、翻译工具(一)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机器翻译、翻译记忆、术语库、语料库、百科全书、在线词典、搜索引擎、专业资料等(二)网络在线/辅助翻译依托于强大的网络,在线翻译的翻译速度更快、新词和生僻词收录量更大,并且可以实现多语种互译,唯一的缺点是翻译质量不高。
三、广告翻译思考题旅游文体翻译和广告文体翻译有何不同?思考题:新闻与广告在文体特征上有什么区别?(一)广告文体含义广告类文本是一种典型的实用文体,重功能轻意义,重目的轻形式。
(二)书面广告构成形式一则完整的书面广告通常由四个部分构成:标题、正文、口号、插图。
但是由于广告种类不同,文体特点不尽相同,语言形式不尽相同。
因此构成形式并非都采用完整形式。
(三)文体特点遵循AIDA原则,即ATTENTION引起注意→INTEREST激发兴趣→DESIRE刺激需求→ACTION采取行动。
主要有三大特征:(1)主题突出,针对性强广告必须要根据市场需求和针对相应的消费者群体,突出商品别具一格的特性和优势。
(2)语言表达新颖别致只有别致的语言才会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激发兴趣,使之过目不忘,印象深刻。
(3)语言富有感染力广告必须运用各种修辞手段,融入情感因素,引起人们的共鸣,产生感染力,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
(四)英语广告的文体特点(1)用词简单、创新拼写(2)经常使用缩略语和复合词(3)书面语与口语平分天下(4)经常使用动词、褒义形容词(5)句法上多用简单句、少用否定句(6)多用并列句、祈使句(7)多用主动语态、疑问句(8)多用现在时态(9)经常巧妙地使用各种修辞手段(五)中文广告的文体特点(1)用词简洁,多用四字结构词语(2)经常使用动词、褒义形容词(3)经常套用诗词,偏爱对偶和押韵等(4)书面语与口语并存(5)句法上多用散句、少用复合句(6)多用并列句、省略句和祈使句(7)经常巧妙地使用各种修辞手段(六)广告文体的翻译原则翻译广告时,首先充分理解广告的语义,然后依照广告的功用,借鉴汉语广告文体特征构建新的汉语文本。
学习笔记 《非文学翻译》读书报告

学习笔记(非文学翻译)读书汇报(非文学翻译)一书是由李长栓所著。
李长栓为北外高翻学院教授,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兼做口笔译实践,擅长法律翻译。
其著作有(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译公司,2022〕、(非文学翻译)〔外研社,2022〕、(理解与表达:汉英翻译案例讲评〕〔外文社,2022本书是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分为三编,共十二章,系统地阐述了非文学翻译的根本理论与职业开展、非文学翻译理念及工具、译员专业素养的培养等,对于翻译学习及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通过阅读本书,我对书中的许多章节、许多观点都深有感触,尤其是和一般翻译实践息息相关的几点,比方译者的能动性、翻译与写作、平行文本以及以宏观视角解决微观问题。
1. 译者的能动性译者的能动性是指译者依据交际的情境对原文进行调整的灵敏性,包含省略、简化、增补、完善等。
这种能动性对于完成翻译目的至关重要,然而,这一点也是学习翻译的学生经常无视的。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翻译是需要依据不同的目的和读者对象对原文进行调整的,完全的遵照原文来翻译有时不仅达不到应有的目的,而且还可能给读者造成不必要的阅读负担,或者引起读者的困惑,甚至将原文中错误的信息不假思索地翻译出来。
这样被动的翻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达,同时也会显示出一个译者的翻译经验与水平。
就像工厂里挂的宣传标语“糊弄客户等于慢性自杀〞,翻译时我们就应该想一想,这样的标语真的应该翻译出来吗?译出来真的能到达预期的宣传效果吗?再如,首都机场边境治理处的中文提示是:请出示登机牌、护照、出境登记表,而英文提示只有Please Show Your Boarding Pass and Passport,而没有“出境登记表〞,因为外国人不需要填这个表。
这充分说明了不同的读者对象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在做翻译时要时刻关注不同的翻译目的,充分考虑读者对象、交际情境、文化差异等,发挥好译者能动性,使译文最大限度地到达翻译目的。
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之间的区别

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之间的区别1. 引言1.1 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定义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是翻译领域内的两大分支,二者在翻译对象、方法、要求、难度和技巧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在定义上,文学翻译通常指的是对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戏剧等的翻译,其目的是将原作的文学艺术价值和情感传达到另一种语言和文化环境中。
而非文学翻译则广泛应用于商业、法律、科技等各个领域,其目的是准确传达原文信息以满足特定的需求。
文学翻译强调对原作情感、风格和意义的忠实传达,注重保持原作的文学美感和文化特色。
非文学翻译则更注重准确性和专业性,需要翻译者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术语。
文学翻译更偏向艺术性和文化表达,非文学翻译更注重信息传递和专业性。
两者在翻译理念和方法上存在明显差异,翻译者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1.2 翻译在文学和非文学领域的应用在翻译领域,文学和非文学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文学翻译方面,翻译者需要将原著的优美语言和情感传达到目标语言中,保持原著的风格和意境。
文学翻译常常涉及诗歌、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需要翻译者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和情感理解能力。
而在非文学领域,翻译被广泛应用于商业、法律、科技、医学等各个领域。
非文学翻译更加注重对原文的准确性和专业性,翻译者需要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术语词汇的熟练掌握。
非文学翻译的范围广泛,涉及到各种类型的文件、合同、报告等。
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在应用领域上有明显的区别,要求翻译者具备不同的技能与素养。
文学翻译更注重对情感和文学意境的传达,而非文学翻译更注重对信息和专业性的准确传达。
翻译者需要根据不同领域的要求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技巧,以确保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2. 正文2.1 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翻译对象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的翻译对象有着明显的区别。
文学翻译的翻译对象主要是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
这些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文学性,翻译者需要在保持原作文学风格和情感表达的基础上,使目标语言读者能够感受到原作的美感和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有相似之处,但更多 的是差异。同一个思想或概念,英语和汉语的 表达方式各不一样。在很多情况下,翻译的本 质,实际上是一种“替代”。在英译汉中,需 用汉语的表达方式,去“替代”英语的表达方 式; 反之亦然。这种翻译中的句型转换,也可 以说是“改换说法”。
译文2: 译文2 对大部分人来说,“教的就是大楼里一间间的教室。
3这些替换手段,最典型的是一些标牌或标识的 翻译: Wet Paint! 油漆未干! No Smoking! 禁止吸烟! No littering! 禁止乱抛果壳和纸屑! 其次是一些成语或谚语的翻译 1As you sow , so shall you reap.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2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因此,表达同一思想或概念的方式掌握 越多,汉译英时就能根据不同的上下文和文 体,选择适当的词汇和短语,翻译起来就能 左右逢源,游刃有余。选自《笔译实务》2 级
3 Man did not learn to write until about 3000 B.C. . 译文1:人类社会到公元前3000年才学会书写. 译文2:人类社会到公元前3000年才出现文字。 4 The battle field became something holy. It was not touched. 译文1:这个战场几乎成为圣地,它一直没有被动过。 译文2:这个战场几乎成为圣地,至今还保持着当年 的旧观。
所以,“替换”在翻译中是广泛使用的手段: 例1Nowadays it is not seldom that a man lives to be seventy years old. 译文1:今天,活到七十岁的人不是不常见的。
译文2:今天,活到七十岁的人是常见的。
2.It is popular for the fine views from the summit of the mountain. 译文1:众所周知,从这儿的山顶远眺, 景色非常优美。 译文2:从山顶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 底;这儿风景绝佳,遐迩闻名。
现存制度:existent system functioning institutions 投资环境: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nvestment climate 创造发明:one’s invention one’s brainchild 市场经济:market-oriented economy market-driven economy
如果说,汉英两种语言在句子上有许多差 异的话,这是最根本的一个差异。英汉对译 成功的关键就是改换句型。因此,英译汉时, 我们要把英语句子的“树状形结构”转换成 汉语句子的“波浪形结构”。反之亦然。 那 怎么转换呢?在汉译英时,要把英语中的修 饰结构,实际上也就是“从属结构”,转换 成“主谓结构”。再用“树状形结构”和 “波浪形结构”的比喻来说,即把一个一个 “枝杈”转换成一层一层的“波浪”。
例1 Of the more than 300 separate tribes, the largest is the Navaho in the Southwest. 译文1:在300多个分散的部落里,最大的 部落是西南部的纳瓦霍部落。 译文2:美国印第安人分属300多个不同的 部落,其中最大的是西南部的纳瓦霍部落。
例3 其特点是用鲜活材料制成,保持原汁原味, 美味可口。 译文1 With fresh vegetables and live fowl of fish as ingredients, one can savor the dishes for their natural flavor. 译文2 The dishes are made with fresh vegetables and live fowl of fish as ingredients. One can savor them for their natural flavor.
三、汉译英中的选词 做汉译英时,往往受到英语单词和汉语单词 “对号入座”的影响,用来用去就这几个词。 例: 发展: development expansion evolution 进展,进步:progress strides 促进,推进: promote maneuver facilitate 公路畅通无阻:The road traffic is normal. The road is clear.
例如: 1For most people the word “education” means “school” and “school” conjures up an image of a building with classrooms. 译文1:对大部分人来说,“教育”就意味着 “学校”,“学校”就会使人在脑海里出现有 一间间教室的大楼的形象。
因此,翻译是替代,是改换说法,这是一 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有了这个观点我们翻译 时就不必亦步亦趋,而是灵活运用目的语的 表达方式,使译文通顺而有生气,符合目的 语的表达习惯。
二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 英语句子的特点是句子中的每一个成分, 均可有修饰语,而且修饰语可以 不止一个, 每个修饰语都可以很长;一个修饰语还可被另 一个修饰语修饰,因此句子结构复杂,犹如 “参天大树,枝叶横生”,被称之为“树状形结 构”。汉语中修饰语少而短,句子由一个一个 的分句构成,逐步展开,犹如“万顷碧波, 层层推进”,被称为“波浪形结构”。汉语的 这种句式,语法学家称之为“流水句”.
译文2 :对大部分人来说,“教育”就意味着 “学校”,而一提到“学校”想到 的就是大 楼里一间间的教室。
例2 Living in illiteracy is such an unknown even a little mysterious—experience. 译文1: 生活在不能读书识字的情况下是一 种不为人知的——甚至是一种神秘的—— 经历。 译文2:文盲是怎么生活的?我们不知道; 对我们来说,甚至还会感到有些神秘。
例3 西湖名菜有南宋风味,载誉已久。 译文1:West Lake dishes, which originated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1127—1279), are famous for their taste and flavor. 译文2:West Lake dishes are originated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1127—1279), and are famous for their taste and flavor.
例2 境内西湖如明镜,千峰凝翠,洞壑幽深, 风光绮丽。 译文1 Hangzhou’s West Lake is like a mirror, embellished all around with green hills and deep caves of enchanting beauty. 译文2West Lake in Hangzhou is like a mirror. All around the lake tower the green hills, and in the hills one can find deep caves. Hangzhou’s scenery is beauti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