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排的核心概念是来自中国的道家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名词解释

1朝贡式贸易--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进贡和回赐关系。
唐代以前,国家富强,很多国家前来寻求同中国建立友好关系。
唐朝廷对来朝贡的国家一般都有相当丰厚的回赐,仅南北朝梁武帝统治时期,南海诸国通使的就有九国之多。
这些国家使节来朝贡,货物由朝廷处置,广州祇负责过境和接送任务。
在唐朝之前,这种朝贡贸易占主导地位。
实际上,这种"贡"和"赐"的关系是不等价的,对朝廷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朝廷之所以明知亏本而乐此不疲,是因为对这种交易怀有一种政治目的。
正因为如此,朝贡贸易的存在完全取决于朝廷。
这种朝贡贸易制度,从明代后到清代,又延续了一百多年。
唐中后期,市舶贸易已经取代了朝贡贸易。
2兴旺周期律—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黄炎培先生访问延安之时,因为有感于延安一派欣欣向荣、政通人和的景象,并没有完全被一时的现象遮住眼睛,他道出了心中真正的忧虑:“历史上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初起之时,都是艰难困苦、聚精会神,力求从万死中求得一生,因而无不显得生气勃勃、气象一新。
及至环境渐渐好转,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于是惰性发作,日趋下坡,或政治宦成,或人亡政息,或求荣取辱,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这就是著名的“兴旺周期律”。
3托古更化—更化即改革,改制。
托古改制是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为了实现他的改良主张而提出的一个办法。
他为了否定封建经典,否定封建正统思想,宣传自己改制立法的变法主张,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和“改制变法”的祖师爷,目的是借“古圣”来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在康有为看来,制度变革的前提是思想观念的变革,所以他要在孔学的旧瓶中,装入民主平等的新酒。
康有为的托古改制策略并没有引起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同情,反而徐桐、文悌等顽固派大臣纷纷抨击和弹劾他的托古改制思想。
中国文化概论选择题

1.传统的说法,把礼划分作吉礼、凶礼、军礼、( A )、嘉礼五类,称为五礼。
A.宾礼B.婚礼C.冠礼D.丧礼2.从曹魏开始,将百官分为( D )个品级,如相国为一品,尚书令为三品等,这种制度一直沿用至清。
A.五B.六C.七D.九3.明清时期,全省范围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在( C )举行。
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4.北宋初,四川商人自己印行了一种叫作“( A)”的纸币,这是中国使用纸币的开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A.交子B.关子C.会子D.钱引5.十二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 C )、午、未、申、酉、戌、亥。
A.庚B.辛C.巳D.壬6.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 B )。
A.陈子昂B.骆宾王C.宋之问D.王维7.与晏、欧同时的( C )大量创制慢词,丰富了词的容量和表现力。
A.苏轼B.秦观C.柳永D.周邦彦8. ( B )论诗主要强调“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9.律诗、绝句押韵( A)A.一般都用平声,用仄声押韵的很少B.一般都用仄声,用平声押韵的很少C.平声、仄声都可以D.律诗用平声,绝句用仄声10.古代的“章”、“表”这类文体属于( C )A.下行公文B.平行公文C.上行公文D.记叙文11.战国时期的公孙龙是( B )的代表人物。
A.兵家B.名家C.杂家D.阴阳家12.南北朝时佛教唯心主义盛行,以( B )为首的唯物主义者针对佛教的神不灭论进行了批判。
A.王充B.范缜C.欧阳建D.颜之推13.“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是( A)的观点。
A.陆九渊B.朱熹C.程颐D.叶适14.各国的佛教徒都是吃荤的,只有中国的汉族佛教徒是吃素的,这一习惯的形成,是由于( D )采取强迫命令的手段,强制佛教徒不许吃荤,一律吃素。
A.梁元帝B.简文帝C.梁敬帝D.梁武帝15.伊斯兰教信仰“安拉”为超验的至上神,基本经典为( B ),其信徒通称穆斯林。
诸子学派的基本内容

诸子学派的基本内容
诸子学派主要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农家,他们的基本内容如下:
1.儒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其核心思想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五常”、“仁、义、礼、智、信”等。
儒家强调礼乐、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
2.道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其核心思想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
名,非常名”。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返璞归真,倡导个人的自由和超越常规的思考方式。
3.墨家: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墨子,其核心思想是“兼爱”、“非攻”、“尚
同”、“尊师重道”。
墨家注重实用主义和全民平等,强调农业经济和军事力量,以创造更加稳定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繁荣。
4.法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其核心思想是“法治”、“律而不破、
弊而不改”。
法家强调法律和法治的实际效果,认为政治应该依靠法律和制度管理。
5.名家:名家学派是诸子学派中非常特殊的一支,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
名家
的思想特点是提倡权谋政治,强调以稳妥、灵活、有技巧的方式处理社会问题。
6.农家:农家学派主张天下大同和平共处,强调农业经济和军事力量,以创造
更加稳定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繁荣。
重庆市壁山区来凤高级中学校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壁山区来凤高级中学校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来凤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题。
材料一: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把爱国主义精种作为首要的价值标准,一向主张先爱国,后立家,信奉无国便无家,“家"为小家,“国”是大家。
不管是国泰民安,还是国难当头,都要先大家而后小家。
中华民族历来反对涣散分裂,追求团结统一,强调群体优势,崇尚众志成城。
爱好和平,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向主张“和为贵",追求天下大国的太平盛世,奉行“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为本,反对战争与暴力,反对冤冤相报,主张以德报怨。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生命意志。
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以上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种支撑。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刻的大智慧,是东方哲学的杰出代表。
这大智慧集中体现在“儒、道、释互补"之中。
儒家思想以孔孟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仁”,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以“中庸之道"为哲学理念。
“仁爱”与“中庸",均极富智慧。
道家思想以老庄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道”,以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为主要内容。
其代表性著作《易经》,是中国学问之根据,《易经》中的智慧渗透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道德经》和《庄子》,亦为两部智慧奇书,其中的奥妙哲思尤为士人与士文化所推崇。
考点27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考点一遍过 淘宝店铺:格谦教育

专题27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百家争鸣”1.背景经济因素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政治因素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文化因素“私学勃兴”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阶级关系因素“士”的地位上升,代表本阶层和政治派别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希望用自己的思想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学术环境宽松在缺少绝对权威和政治控制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不受束缚和制约2.特点流派众多,著书立说,提出不同治国济世主张;各派别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
3.实质“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4.影响(1)“百家争鸣”为封建社会提供了多种思想范式。
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2)“百家争鸣”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起了巨大的作用。
如中庸(“过犹不及”)、安贫乐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重亲情等。
(3)“百家争鸣”对后代文化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道德经》《论语》《韩非子》等经典著作滋养着一代代中国人,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
二、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的代表及其主张和评价【图示历史】数字法记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考向一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观点的相同之处1.三者的思想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从三位思想家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
孔子以维护奴隶制统治为目的,孟子和荀子则是为了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2.三者都以“仁”为思想核心孟子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荀子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这些都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名词解释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名词解释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支重要流派,其核心理念是“仁爱”、“中庸”和“礼治”。
儒家思想主张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社会和谐与统治秩序。
2.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支流派,其核心理念是“道”和“自然”。
道家思想主张追求自由自在、自然自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3. 周礼:周礼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法典,是传统中国礼制的代表性著作之一。
周礼以天子为中心,强调尊崇祖先、尊重社会秩序、维护伦理道德,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的礼仪文化。
4. 易经: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部重要经典,包含了64个卦象,以阴阳和五行理论为基础,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5. 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儒家学派的鼻祖”。
孔子倡导“仁爱”、“中庸”和“礼治”,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 道德经:道德经是道家文化的经典之一,被认为是道家思想的精髓。
道德经主张追求自然、无为而治、以柔克刚,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7.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大约从公元前771年至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对中国历史的演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 五行:五行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学说,包括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
五行理论被应用于医学、占卜、农业等领域,也在宇宙观和人生观中发挥了作用。
9. 大一统:大一统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天子一统天下”的政治体制。
大一统体制为中国历史上的中央集权政治提供了基础,同时也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0. 古代经典:古代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这些经典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文学、历史等方面的成就,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A. 多元性与包容性B. 连续性与非连续性C. 封闭性与开放性D. 传统性与现代性答案:A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
A.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B.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电报C.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电话D.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计算机答案:A3.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其核心是()。
A. 仁B. 义C. 礼D. 智答案:A4. 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其核心是()。
A. 道B. 德C. 无为D. 自然答案:A5. 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其核心是()。
A. 法B. 术C. 势D. 刑答案:A6. 中国古代的墨家思想,其核心是()。
A. 兼爱B. 非攻C. 节用D. 尚贤答案:A7. 中国古代的兵家思想,其核心是()。
A. 兵法B. 兵势C. 兵形D. 兵略答案:A8. 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其核心是()。
A. 阴阳B. 五行C. 阴阳五行D. 五行相生相克答案:C9. 中国古代的中医理论,其核心是()。
A. 阴阳平衡B. 五行相生相克C. 经络学说D. 脏腑学说答案:A10. 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其核心是()。
A. 抒情B. 叙事C. 议论D. 描写答案:A11. 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其核心是()。
A. 笔墨B. 线条C. 色彩D. 构图答案:A12. 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其核心是()。
A. 木结构B. 石结构C. 砖结构D. 土结构答案:A13. 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其核心是()。
A. 自然B. 人文C. 宗教D. 政治答案:A14. 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其核心是()。
A. 唱B. 做C. 念D. 打答案:A15. 中国古代的民间艺术,其核心是()。
A. 民俗B. 民间C. 民艺D. 民情答案:A16. 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其核心是()。
A. 佛教C. 儒教D. 基督教答案:B17.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其核心是()。
新版精选传统文化完整题库498题(含标准答案)

2020年传统文化考试题库498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一句出自(A)。
A.《老子》B.《庄子》C.《周易》D.《太玄》2.下面对孟子的“仁政”思想评述不正确的是(C)。
A.提出了行“仁政”、兴“王道”,意在反对“霸道”暴政的“以力服人”B.孟子注意到了“仁政”的物质性的支持C.孟子认识到“仁政”思想的保守性问题D.把“仁”从道德范畴提升为政治理念3.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A.文章B.画作C.乐曲D.书法4.现存最早的宋词歌谱是(B)。
A.《汉宫秋月》B.《白石道人歌曲》C.《百鸟朝凤》D.《葬花吟》5.在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设立了以下哪种专门的音乐机构?(A)A.乐府B.燕乐C.清乐D.梨园6.成语“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乐声动听,久久萦绕,其出自(D)。
A.《论语》B.《老子》C.《诗经》D.《列子》7.在古代,人们按乐器的制造材料来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A.金B.革C.丝D.竹8.名曲《广陵散》与历史人物(B)有关。
A.刘伶B.嵇康C.王戎D.阮籍9.中国古代阴阳家的代表是(C)。
A.申不害B.管仲C.邹衍D.吴起10.“立君之道,莫广于胜法;胜法之务,莫急于去奸;去奸之本,莫深于严刑。
故王者以赏禁,以刑劝,求过不求善,藉刑以去刑”。
这段话表明的是(A)。
A.法家的严刑峻法思想B.法家的权术思想C.墨家的尚同思想D.儒家刑政思想A.商鞅B.韩非子C.慎到D.申不害12.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了(B)等规范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观念。
A.仁、礼B.法、术、势D.无为13.道家思想是(A)。
A.道教的主要理论来源B.道教的另一名称C.与道教无关D.道教的一个派别14.先秦道家的“反智”,其深意在于(B)。
A.否定人类的智性与知识累积B.警醒人们不要为已有的知识体系所累C.人类的智慧是浅薄无益的D.对于社会的绝望和回避15.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B) A.《桃花扇》B.《长生殿》C.《牡丹亭》D.《南柯梦》16.道家的创始人为(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排的核心概念是来自中国的道家思想,这是什么意思?
在一个家庭里面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除了受自己影响之外,还受其他人的影响,这个影响来自于什么地方呢?这个影响就来自于自然法则。
也就是说,家庭成员的行为、态度、看法或者一些共同的标准如果合乎一些自然法则的话,那么这个家庭就会很顺,每个人的心理状态都会很健康,身体也会很健康。
而这个自然规律作用于家庭排列中经过研究后发现,最终是符合自然之道的,而这个道在中国来说就是我们所谓的道家思想。
深圳常回家告诉您道家思想的精髓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道法自然。
——即人和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精神。
2、天人合一。
——即不仅是指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更在于人和宇宙的和谐统一。
3、致虚守静——身与心和谐的生命超越精神。
4、“无为而治”——社会生态观。
而这些都和家排的核心概念相一致。
海灵格他的"家庭系统排列"在处理个案时,让代表各自进入在家庭系统的位置,代表在这过程中常常能够体验到当事人的感觉。
该方法就是创造出一个氛围和环境,让"道"来起作用。
海灵格说他的方法主要是受了道家的影响。
家庭系统排列体现的是"道的力量,是中国老子的智慧"。
家排的力量不可估量,如需更多了解,深圳常回家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为您深度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