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的利与弊

合集下载

反对道家思想的辩词

反对道家思想的辩词

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

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最早追溯到上古时期。

春秋时,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

道家思想的缺点如下:
1、道家思想的遁世理想和隐世哲学过于消极,提倡无为,不免虚幻。

道家思想最初是一种遁世理想和陶潜的隐世哲学差不多。

这种人在各个朝代都有,有太多的例子了。

就是现在也不乏其人,现在社会上出现的那些弃世、厌世和惧怕竞争的人都算是这种思想的表现。

问题是这些人在现代社会中,他们无处可逃、无处可以隐藏,最终会导致精神出现问题。

更大的问题是后世的道家逐渐向神学靠拢,并最终成为神学的一种,所崇拜的不是老子、庄子而是玉皇大帝。

可以算是汉族的宗教,日本有神道教、印度有印度教等等,道教算是中国汉族的原始宗教,但这种宗教,是有不完全和不彻底性质的。

所以为了爱国,你要找心灵寄托的话,就去信仰道教吧!
2、道家因鄙弃狭隘功利主义,而常常走向极端。

例如,道家思想主张绝对虚无,反对一切作为,甚至进而反对一切人类文化、知识和技术的进步、否定文明的价值;反对权威和社会的等级秩序,批判社会弊端而放弃社会责任,淡漠参与意识,也即所
谓的“消极避世”,不信任甚至完全拒绝任何具体实际的社会改革措施等等。

这些历史的局限性和消极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又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影响,也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这些也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道家思想的现在影响

道家思想的现在影响

道家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其深刻的哲学意义经过不断的传承与发展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我们现在的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和产生非常大的现代意义。

一、现代社会中的道家思想。

随着工业革命的大潮,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的发生,诸如全球面暖,环境污染等,有很多已经开始威胁到人类自生的生存,这一切都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使然。

现在,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这与道家思想不谋而合,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道德经》中就有“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论述,“天人合一”的思想。

同样,道家还主张“和谐”,这一思想深深地渗透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道家的这一表述深刻而富含哲学意味,“道法自然”把整个世界看做一个顺其自然发展的相互关联的整体,整体的和谐在于各自都按照自己的状况自然而然的发展,而不是靠外力的强迫。

二、现代科学中蕴含的道家思想。

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人类一步一步的靠近了真理,并通过这些发现的自然规律加以合理的利用,转化成为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并推动了我们继续研究自然规律的热情,这一点,在道家思想里我们也能体会到古代道家的热爱自然,探索自然与当代人类在科学上的追求有着惊人的相似。

比如在医学上,现代人也追求科学的养生之道,就是遵循自然规律,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它所提倡的形神兼养,正好符合现代医学上对于健康的定义,即身心健康,由此可见,道家思想具有科学性,有利于启示科学的研究。

三、现代经济规律中体现的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道德经中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论述,这里就体现出一种“无为”的哲学思想,“自然无为”即顺应事物本来的发展规律,不要强制去干涉、改变事物的发展进程,这对于市场经济下的为政者无疑是一种重要的启示,在经济活动中,我们不能过度的去干涉一些正常的经济活动,能够让经济体在市场中合理的竞争,以求得生存与发展,从而避免扰乱经济活动的规律,促进经济的繁荣。

评析老子中的道家思想

评析老子中的道家思想

评析老子中的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而老子则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

在《道德经》中,老子阐述了他对道、德、无为等概念的独特看法,这些思想对中国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评析老子中的道家思想,以期深入理解其核心观点和价值观。

一、道的本质及其作用老子将道视为宇宙中最根本、最深奥的存在。

他认为道是无形无体、无处不在的,包容万物,是宇宙、自然万物的原始本源。

道具有无穷无尽的表现形式,既是万物的来源,也是万物的归宿,以其无限包容性和无条件给予的特性而深受道家弟子推崇。

在老子眼中,道是一种超越人类认知的存在,无法被凡人理解或言喻。

在人们追求享乐、物质财富的同时,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著名观点,即宇宙起源于道,万物沿着各自的道路发展。

他强调人应当追求与道相合、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摒弃功利心,追求心灵上的平静与满足。

二、道德与无为老子对道德的理解与西方哲学传统中的伦理观念有所不同。

他认为道德并非一套具体的规范或道义准则,而是一种对自然的顺应和无私的行为方式。

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这一道家重要思想,即通过无为而实现事物的最佳状态。

老子认为,人们常常因为私欲和个人意志而破坏了自然和谐的状态,而无为则是一个人以道的意愿为主导,不推动、不干涉或执着于某种目标,反而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

在无为的境界中,人能够顺应自然的变化,主动放下欲望,达到心灵的宁静和内在的和谐。

三、反思尊卑、合理减少欲望老子对尊卑观念和欲望的反思是道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人们常常通过对比来决定尊卑的次序,喜好贵族气质和地位,这导致了社会阶级之间的不和谐。

与此同时,老子强调欲望的压制与减少。

他认为欲望是苦难和不平静的根源,追求无止境的欲望只会导致痛苦,而减少欲望则能够使人更加满足和平静。

在老子的思想中,物质上的贫穷并非不幸,更多地依赖于内在的修养和自律。

他主张减少物质欲望,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满足。

汉代的道家思想

汉代的道家思想

汉代的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一部分,它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汉代时期,道家思想的影响更加深入人心,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之一。

本文将就汉代的道家思想进行探讨。

1. 道家思想的基本概念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

道即万物的根源,是一切存在的本原,也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理想。

汉代的道家学派认为,人类只有在遵循道的指引下,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与儒家思想不同,道家强调的是放弃功利和权利,而追求内心的平和和自我超越。

2. 重要思想家汉代出现了很多著名的道家思想家。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老子和庄子。

老子是道家学派最早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道,顺应自然的运行规律。

庄子则在老子的思想基础上进行了深化和拓展,提出了“无为而治”、“自在逍遥”等思想,强调个体自由和内心的宁静。

除了老子和庄子,汉代还有一些其他的道家思想家,如荀子、列御寇、刘安等,他们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3. 道家思想对汉朝社会的影响在汉代,由于儒家学派主导的社会不断出现弊端,一些士人开始转向道家思想,认为道家思想有可能成为治理社会的新途径。

这一现象导致了道家思想在汉朝社会的流行和影响。

道家思想对汉代社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价值观的变革。

在儒家思想主导的社会中,功利和权力成为了人们追求的主要目标,而道家思想则强调个体的内心体验和追求,鼓励人们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坚持本我和真我。

这种新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2)思辨文化的兴盛。

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汉代出现了大量优秀的哲学家和文化思想家,他们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风格,融入“无为而治”、“自在逍遥”等道家思想,形成了一种新的思辨氛围,极大地推动了汉朝文化思想的发展。

(3)文化治理的新尝试。

在汉代,道家思想得到了一部分官僚的支持和认可,被应用于社会治理和文化建设中。

例如,刘安曾经推行了“黄帝阴符经”之学,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推进社会改革和治理。

道家文化优缺点500字

道家文化优缺点500字

道家文化优缺点500字
“道法自然”是道家文化的哲学思想。

道家文化是通过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容纳哲学内涵,效法自然寻求人间繁荣的,其他的“宗教”一般都是从人本身出发,依靠假说与臆测构筑人与神的世界。

道家文化是有利于每一个个体的自我觉醒、成长,而不利于既得利益群体维护自身利益的。

道家文化以利于每一个个体的利益为出发点,而非以利于群体利益为出发点。

道家文化的推广有一个前提,就是每一个个体的“自觉”。

因此,在“民智”未开之时,道家无法组建、运用有效的,难以成为推动和改造社会的力量,难以成为“反压迫”、“反剥削”、与统治阶层相抗衡的政治力量。

政治制度取决于人民,政治制度的疲软,最终是由于人民的疲软。

如果人民大众不能“自觉”,道家也没有什么办法,因为一个在“牢笼”中的人,无论何时,如果有逃离的机会,首先他就必须明白,他是在“牢笼”中,只要他不明白这点,只要他认为他是自由的,他就没有任何机会,没有人能用强迫的方式,违反他的意志,违反他的渴望来帮助他或让他自由。

道家非常注重实际。

道家的个人模式,“年轻”时入世,“退休”时出世。

自利为主,利他为辅。

道家要求的是“复杂后的简单”——返璞归真。

为道日损,首先的是你要有“物”可损。

政治模式:群龙无首——民主制度。

道家思想的利与弊

道家思想的利与弊

道家思想的利与弊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道家思想的利与弊摘要:道家思想源远流长,在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作为百家争鸣的一支重要学派演绎自身的传奇,同时对我们后世社会发展也有很大作用。

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在历史的洪流中,统治者一般会采取儒家和法家的治国思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外儒内法”,而道家思想一直被放在若即若离的位置,在现实生活中道家的作用也被大家忽略了。

作为中国文化的根源之一的道家文化虽然有其时代的固有弊端,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

在道家学派看来,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最理想的状态,因此道家把道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

道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独立于物质世界,是物质世界的本原。

道可以用于区分自然界万物的良否和判断人类社会生活的善恶,认识了道就可以认识世界万物。

道家在春秋战国时期有着十分广泛的社会影响,曾经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思想家,比如说老子、关尹、列御寇、庄周。

学习道家的思想有利于我们了解道家思想的利与弊,从而我们可以吸取其中的精华,应用到实践中去。

在政治理想方面,道家的思想家们把小国寡民作为理想社会,把“道”或“至德”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最高境界,把原始、蒙昧、与自然为一的状态作为社会理想。

他们用倒退的观念理解人类历史,带有浓重的复古倾向,否定了人类社会生活的群体性特征,轻视人类社会的伦理原则和价值标准,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相违背,但是他们的观点体现了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揭示了人与人质之间利害冲突不可避免的事实。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敢于批判敢于否定,勇敢批判现实,改变现实。

在政治主张方面,道家提倡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不尚贤使民不争;第二,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第三,绝圣齐贤,绝仁弃义;第四,慎征罚。

道家认为如果不尚贤就可以制止社会纷争,他们虽然想制止人与人之间的纷争,但是他们错误的理解了尚贤与争之间的关系,尚贤并不是社会纷争的根源,不尚贤不能从根本上制止社会纷争。

道家不尚贤的原因

道家不尚贤的原因

道家不尚贤的原因
道家思想强调个体的自然与自由,不注重社会地位和成就。

因此,道家并不追求贤人或英才,而是强调个体的自我修炼和内心的平和。

道家不尚贤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道家追求自然无为的境界。

道家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不刻意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在道家看来,贤人或英才的追求会使人们陷入功利的境地,违背了自然的本真。

二、道家强调个体的自我修炼。

道家主张修身养性,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在道家的观念中,每个人都有潜在的道性,只需通过自我修炼,摆脱尘世的纷扰,达到心灵的平和与安宁。

三、道家不注重社会地位和成就。

在道家看来,社会地位和成就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感。

相反,过于追求社会地位和成就会使人们迷失自我,无法真正享受生活的美好。

因此,道家强调超脱尘世的境界,不注重贤人或英才的存在。

四、道家认为贤人或英才并非绝对存在。

道家认为,贤人或英才的标准是主观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和观念。

因此,道家不追求贤人或英才,而是注重每个个体的自我修炼和内心的平和。

道家不尚贤的原因是因为道家注重个体的自然与自由,强调个体的自我修炼和内心的平和。

道家认为追求贤人或英才会使人们陷入功
利的境地,违背了自然的本真。

因此,道家不追求贤人或英才,而是追求个体的自我修炼和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道家思想的利与弊

道家思想的利与弊

道家思想的利与弊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道家思想的利与弊摘要:道家思想源远流长,在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作为百家争鸣的一支重要学派演绎自身的传奇,同时对我们后世社会发展也有很大作用。

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在历史的洪流中,统治者一般会采取儒家和法家的治国思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外儒内法”,而道家思想一直被放在若即若离的位置,在现实生活中道家的作用也被大家忽略了。

作为中国文化的根源之一的道家文化虽然有其时代的固有弊端,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

在道家学派看来,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最理想的状态,因此道家把道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

道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独立于物质世界,是物质世界的本原。

道可以用于区分自然界万物的良否和判断人类社会生活的善恶,认识了道就可以认识世界万物。

道家在春秋战国时期有着十分广泛的社会影响,曾经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思想家,比如说老子、关尹、列御寇、庄周。

学习道家的思想有利于我们了解道家思想的利与弊,从而我们可以吸取其中的精华,应用到实践中去。

在政治理想方面,道家的思想家们把小国寡民作为理想社会,把“道”或“至德”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最高境界,把原始、蒙昧、与自然为一的状态作为社会理想。

他们用倒退的观念理解人类历史,带有浓重的复古倾向,否定了人类社会生活的群体性特征,轻视人类社会的伦理原则和价值标准,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相违背,但是他们的观点体现了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揭示了人与人质之间利害冲突不可避免的事实。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敢于批判敢于否定,勇敢批判现实,改变现实。

在政治主张方面,道家提倡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不尚贤使民不争;第二,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第三,绝圣齐贤,绝仁弃义;第四,慎征罚。

道家认为如果不尚贤就可以制止社会纷争,他们虽然想制止人与人之间的纷争,但是他们错误的理解了尚贤与争之间的关系,尚贤并不是社会纷争的根源,不尚贤不能从根本上制止社会纷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家思想的利与弊
摘要:道家思想源远流长,在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作为百家争鸣的一支重要学派演绎自身的传奇,同时对我们后世社会发展也有很大作用。

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在历史的洪流中,统治者一般会采取儒家和法家的治国思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外儒内法”,而道家思想一直被放在若即若离的位置,在现实生活中道家的作用也被大家忽略了。

作为中国文化的根源之一的道家文化虽然有其时代的固有弊端,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

在道家学派看来,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最理想的状态,因此道家把道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

道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独立于物质世界,是物质世界的本原。

道可以用于区分自然界万物的良否和判断人类社会生活的善恶,认识了道就可以认识世界万物。

道家在春秋战国时期有着十分广泛的社会影响,曾经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思想家,比如说老子、关尹、列御寇、庄周。

学习道家的思想有利于我们了解道家思想的利与弊,从而我们可以吸取其中的精华,应用到实践中去。

在政治理想方面,道家的思想家们把小国寡民作为理想社会,把“道”或“至德”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最高境界,把原始、蒙昧、与自然为一的状态作为社会理想。

他们用倒退的观念理解人类历史,带有浓重的复古倾向,否定了人类社会生活的群体性特征,轻视人类社会的伦理原则和价值标准,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相违背,但是他们的观点体现了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揭示了人与人质之间利害冲突不可避免的事实。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敢于批判敢于否定,勇敢批判现实,改变现实。

在政治主张方面,道家提倡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不尚贤使民不争;第二,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第三,绝圣齐贤,绝仁弃义;第四,慎征罚。

道家认为如果不尚贤就可以制止社会纷争,他们虽然想制止人与人之间的纷争,但是他们错误的理解了尚贤与争之间的关系,尚贤并不是社会纷争的根源,不尚贤不能从根本上制止社会纷争。

道家认识到了物价过高会引发百姓的负面情绪,使民“盗”。

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民众对于稳定统治的重要性,但是他们没认识到货物的贵重与否取决于货物的内在价值,不以人的意志而变化,而且难得之货也不是产生盗贼的根源。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去寻找问题的根源,不能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道家主张统治者对待战争应该慎重,只有在不得已时才能发动战争,战争必然导致经济的萧条,而且道家也反对横征暴敛,体恤民众。

虽然他们的政治思想归根结底是为专制主义政治服务的,但是相比于一般的统治术高明得多。

在当代社会,我们依然可以借鉴,政府应该维护人民合法利益,爱好和平,反对战争,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家应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采取高明的管理策略。

而且道家思想在历史上曾经被应用于实践,在休养生息上效果十分显著。

从汉高祖至文景时期,由于秦朝的苛政和连年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百姓困苦,政局动荡,统治不稳,统治者无法取得完全的剥削利益,于是被迫采纳黄老学说(“黄”,指传说中的黄帝;“老”,指春秋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

黄老学说即黄老学派假托黄帝的名义引进法家学说,改造老子的道家思想,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的清静无为思想,实行“与民休息”及“轻徭薄赋”、“约法省刑”等政策,对农民做出一些让步,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刚刚建立的西汉封建政权,由于这些措施,很
快造成了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的繁荣景象。

在人生观方面,道家主张“清静无为”、“返朴归真”、“为而不争”、“清静为天下正”、“虚其心”、“正言若反”。

第一,清静无为的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

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

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神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第二,返朴归真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

他在《道德经》中指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

所以,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返朴归真”。

第三,“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厚德载物,上善若水”。

因此我们可知这里的为而不争指四种情况:方而不割-有棱角而不伤人;直而不肆-率直而没有放肆;光而不耀-有光芒而不炫耀;廉而不剐,这告诉我们为人处世应该平和、宽容、自然。

第四,居清静之道,自然之道,处无为之事,行无言之道。

这告诉我们高明的管理者要懂得:“不言之教”,有时无声胜有声。

“治大国若烹小鲜,不可烦,不可挠;烹小鲜者不可挠,治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使人劳,挠则鱼烂”。

第五,道就是虚,去除心中的念想、重重心事就是快乐;即让人心虚,没有心事,才能体验生命的乐趣。

虚心:可以学习新知识;可以更加包容一切(无成见)。

只有虚其心,才能有容人之量。

虚心的意义:可以超越自己,否定自己,不断提升自己;虚心是一种美德,——心量特别大,能包容各色各样的人,特别是一些有个性的人才(容人之量,是靠把原有对人的成见、意见、不愉快、抱怨、不满意等等忘却才能达到)。

经营智慧:忘却屡屡经验(使自己成功的方法、经验,学习更新的、更好的东西)才能有更适合发展的东西。

第六,自然是阴阳对立统一的。

“反动”-事物的发展一定是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智者一定有所不智的地方,该智则智,不该智则不智,也就是有所智有所不智。

太极是相辅相成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对立面的统一。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从相反的角度考虑同一个问题;学会考虑正反的转化,学会放弃来防止盛极而衰,应该继续挖潜。

当然,并不是道家的人生观都是可取的。

比如说:庄子曾说过“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泉水乾涸了, 两条鱼为了生存, 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 苟延残喘。

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 还不如大家安安定定的回到大海, 互不相识的来得好 "。

在庄子看来“相濡以沫”,可能令人感动;而“相忘于江湖”则是更高的一种境界,需要坦荡、淡泊的心境,放弃强烈的感情来换取平淡的生活,忘记应该的,放弃能够的,就是一种幸福.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因为平平淡淡才是真.但是庄子倡导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当代提昌的同甘共苦、生死与共、发愤图强等等的道德观念肯定与格格不入,甚至有一些自私自利、背信弃义的嫌疑。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不可能与其他人隔绝,我们应该互帮互助,在有困难时同甘共苦。

总的来说,道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有重要影响。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按照自然规律行事。

“天之道,利而不害;从之道,为而不争。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道家提出人类应按照道的规律来行动,反对妄为,顺应自然,不要过于刻意,“去甚,去奢,去泰”,要以自然的态度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

人的行为应该合乎天道,这些思想对现今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
义。

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需要顺应自然之道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具体表现在人与资源和环境的问题上,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化,人类无节制与不合理的对待资源,产生由资源导致的人与人关系紧张,甚至产生资源大战。

“道”的思想就要求人们应该按照自然规律行事,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不能像歌德说的那样“征服自然”,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道家从维护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在经济理论、社会实践方面创立了“人本”的思想观点,主张通过维护每个人的个人利益来达到社会的和谐繁荣,道家尖锐批判了以天下为根本的政治观点,认为这是“悉天下奉一身”的罪恶表现,在社会制度上主张以维护私有制的利益促进社会的“大同”,这跟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私有制度有所不一样,道家的观点是以私有来促公有。

道家主张不损害个人利益,也不能侵犯个人利益,只要每一个人的利益得到应有保障,每一个人的个人利益不受到侵犯,甚至包括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的利益不受侵犯,把不受侵犯的个人利益加在一起就是社会的利益得到保障,只有每个人的利益得到了保护,整个国家才能是真正的繁荣。

道家的这种思想对今天的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卓越的作用。

这种思想让人们真正平等地看待人与人的关系。

总之,我们应该了解道家的思想,并将其优势应用到实践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