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国亚太再平衡策略

合集下载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分析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分析

军 情 关 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分析钱文荣专题:论剑—亚太再平衡战略亚太再平衡战略,一个十分热点的国际话题,也是美国21世纪谋求控制全球的国家核心战略之一。

奥巴马正式提出这个战略到今天已为时不短,而对于其战略内涵却依旧众说纷纭。

当下,美国从军事、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谋篇布局,可谓东风正劲!其所谓的盟友如日本、菲律宾等,在本国利益驱使之下,正动作频频!与此同时,“阿拉伯之春”席卷多国,影响迅速蔓延;乌克兰发生克里米亚危机,美俄角力。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大国博弈,小国求存。

多方牵制,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如何发展演变?立身局中中国如何落子,摆出胜负手?本期专题《论剑—亚太再平衡战略》特邀七位专门从事美国战略研究的专家学者,力图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剥茧抽丝地来剖析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真实用意和未来走向。

这里既有国内专家从全球战略背景和概念角度加以分析,从美国再平衡战略多重目标加以解读,从美国武器装备发展趋势加以判断,还有美国专家从美国立场解读这一战略理念,同时也有日本专家针对此战略阐述的观点。

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正是这些观点的汇集,或令读者脑海中有一个基本判断,再谈起亚太再平衡战略这个“热词”时有了自己的考量。

自奥巴马2011年11月正式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对亚太地在哲学上,“所谓平衡,就是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的统一。

”在国际关系伙伴,加紧制定新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推行所谓的“民主价值观”,其主要目标是遏制以中国为主的新兴大. All Rights Reserved.2010年美日达成声明称:两国同盟关系“不可撼动”08 军事文摘2014.062013年韩国总统朴瑾蕙访美开展价值观外交,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和总统部署”。

去年以来加快了在亚太地区部署反导系统。

表面上说是为了防美印、美日、美菲联合军演10 军事文摘2014.062014.06军事文摘2013年中美在夏威夷举行联合军演12 军事文摘2014.06。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解析以及中国对策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解析以及中国对策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解析以及中国对策摘要:奥巴马政府首届任期以来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将中国视为在战略和军事安全领域加以制约防范,在双边经贸、地区稳定和全球治理等诸方面又须竞争与合作并重的“战略竞争对手”,并将亚太地区作为美、中战略竞争的重心。

这一战略作为美国重返亚太的指导方针,势必会对亚洲的局势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分析这一战略有利于理解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相关活动,也是我国采取应对措施的必要之举。

关键词:亚太再平衡影响应对措施一、“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产生美国总统奥巴马2011年11月在夏威夷抓住主办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的机遇高调亮出“转向亚洲”战略。

美政府开始从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撤出,同时寻求外交政策新亮点。

奥巴马团队执政以来,美国政府在“巧实力”的概念下调整了战略选择,决定把战略重心转移到亚太。

在2012年6月3日闭幕的本年度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美国防长帕内塔提出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指出美国将在2020年前向亚太地区转移一批海军战舰,届时将60%的美国战舰部署在太平洋。

2014年4月2日-4月3日,“美国-东盟防务论坛”在夏威夷召开,美国首度以东道主身份主办美国与东盟之间的部长级非正式会议。

会后,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将启程访问日本、中国、蒙古国,奥巴马4月下旬将出访亚洲,美领导人出发前在家门口“挽”住东盟“秀”姿态,实质是重申其战略重心不变。

哈格尔在此次论坛中反复强调,希望向与会东盟防长及代表重申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承诺”,美方期待将这一论坛活动常规化,释放出“亚太再平衡”将会延续的信号。

二、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原因中国外交学院教授苏浩指出,美国将其军事盟国和战略伙伴国与自身的战略利益绑定,将它们推到前沿以对抗美国的挑战者,其效果可以一石三鸟:既将双边军事同盟变为多边同盟网络,从而强化了美国主导的安全秩序;又挑拨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迟滞了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同时更是直接锁住中国的海上实力的拓展空间,而又避免了与中国的直接对抗和冲突。

形势与政策5讲.第五讲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形势与政策5讲.第五讲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第五讲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再平衡”标志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逐步深化。

通过战略与安全的“再平衡”、盟友及伙伴关系的“再平衡”和经济“再平衡”,美国力图维持自己在亚太地区的优势和支配地位,与此同时,防范崛起大国对美国主导的地区秩序构成挑战。

“再平衡”在强化美国优势地位的同时也给美国带来了风险,同时导致大国关系的复杂化和中小国家可能出现的“选边站”困境。

中国必须高度重视美国战咯调整带来的地区效应及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实与潜在影响。

一、重返亚太战略的提出及其调整2012年新年伊始,刚刚从十年伊战的泥潭中走出的美国将目光转向了亚太地区。

2012年1月5日,奥巴马会同国防部长帕内塔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一道在五角大楼举行了记者会,公布一份酝酿了七年之久的美国新军事战略报告——《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

根据报告,美国将裁军50万,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等地面部队将被拿来“开刀”。

美国还将大幅削减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存在,但唯独却要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并进一步提升海空军作战能力。

如同众多国际媒体所评述的那样,“中国或许不是美国重返亚太的唯一原因,但却是最重要的原因”。

1.美国的“绝对安全”事实上,即便中国没有敌意,但追求“绝对安全”的美国始终将中国列为威胁之一。

自二战之后,彻底打破孤立主义,并为此付出沉重代价的美国为自己界定出了明确的安全和防务原则,那就是在全球范围内主动出击将威胁消灭在摇篮之中,而不是坐等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

在这种“预防性防务哲学”下,美国军事战略总是以近期的多元威胁和远期的重点威胁为着眼点,试图建立“绝对的安全”。

无论是在冷战期间,乃至“后冷战时代”都将此理念贯穿始终。

为此,美国就始终保持并维护着针对全球绝大多数地区的力量投送体系,试图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将威胁控制在“适当范围”之内。

例如,在延绵半个世纪的冷战中,尽管苏联其从始自终其军事战略都是以防御性为主导,但其主动防御战略客观上却无形地挑战了美国在全球性的力量投送体系和军事存在。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3.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受到挑战
• 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的之一
便是恢复其在亚太地区的制度塑造力,从 而对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构成挑战。
中国通过参加亚太地区的各种机制建设,如东 盟10+3、中日韩首脑峰会、中国—东盟自贸区、 东亚峰会等合作机制,提升了中国在地区制度建 设中的影响力。为了削弱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 力,2009年7月,美国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 约》,11月举行了首届美国—东盟峰会。2011年 11月19日第六届东亚峰会召开,美国作为正式成 员国首次参加这次会议。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形势与政策2016(春)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提出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内容 三、美国亚太“再平衡”对中国提出的挑战 四、应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策略
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提出
近年来,美国反复强调自己是“亚太 国家”,高调宣称“重返亚洲”。奥巴马 将自己称作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平洋总 统”. 2009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郑重 宣布,美国将“重返亚洲,亚洲事务将在 美国外交议程上处于更加显著的位置”。 继2010年高调介入南中国海问题后,美国 对亚太地区的关注和参与更加明显。
3.维护和扩大在亚洲的经贸利益
•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一直是世界上最具活力、增长
速度最快的地区。在世界贸易方面,东亚地区以接近占世 界贸易总额的40%高居榜首,而西欧和北美则以37%和20% 位居其次。目前,美国与亚洲的进出口贸易已大大超过欧 洲。 英国“金融时报”2010年12月23日刊登题为“新兴市场新 潮流”的文章:“到2020年,3/4的消费支出将来自新兴 市场。到那时, 亚洲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消费支出将超过 北美,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地区。 21世纪将是“亚洲世纪”。随着亚洲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亚洲正在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美国务卿希拉里•克 林顿2010年10月28日在夏威夷发表演讲谈到为何美国将亚 洲作为其外交优先任务时说:“我们知道,21世纪的大部 分历史将在亚洲书写。这一地区将出现这个星球上最具变 革性的经济增长。亚洲的许多城市将变成全球商务和文化 中心。”

亚太再平衡战略

亚太再平衡战略

亚太再平衡战略首先,谈谈对美国所谓的亚太再平衡的理解:在2012年6月3日闭幕的本年度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美国防长帕内塔提出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指出美国将在2020年前向亚太地区转移一批海军战舰,届时将60%的美国战舰部署在太平洋。

从此不难看出。

其实亚太再平衡战略它依然是在利用中国周边个别国家对中国发展的疑虑,来加固美国的战略地位。

这是为了平衡亚太地区美国的利益,是一种美国重返亚太地区的表现。

在美国方面,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事主要是奥巴马团队来执行。

美国需要在不激怒中国的前提下,承诺对菲律宾、越南等亚太国家提供支持,美国这种行为在我看来是在打擦边球。

他这种行为实际上是把亚太很多国家列为他对抗中国崛起的先头部队。

记得,中国威胁论是在高中所知,当时美国和欧洲很多国家认为中国崛起是一种威胁,强国自有强国志,如果中国发展起来,会很大程度的威胁世界的安全,从我理解来看,实际上是他们觉得中国的崛起影响了他们的利益。

至此之后一系列针对中国的政策相继从欧美政府出台。

其实美国所谓的亚太战略平衡多数是为了遏制中国崛起,亚太舆论普遍不相信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会不针对中国,现实是明摆着的:美国口头上否认遏制中国崛起,但构建亚太安全新格局时往往又将中国当成“靶子”。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有明显的对抗一面,这不得不引起亚太许多国家的注意。

这一充满矛盾的战略无疑将加剧亚太安全格局的复杂一面,好与坏并存。

在日本方面,从现在近期日本与美国的关系来看,很明显日本很欢迎美国的亚太战略平衡战略。

自从日本新首相安倍晋三上台之后,就陆续访问亚太地区的许多小国家,致力于简历各种合作关系。

安倍此次对东南亚国家的访问是想通过加强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来应对来自中国的竞争。

与越南和菲律宾一样,日本与中国在海洋划界和岛屿所有权的争端越来越激烈。

在安倍访问泰国期间,安倍表示,相信泰国将在地区争端问题上扮演双边和多边沟通渠道的角色。

他还说,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将会在21世纪迅速增长,泰国是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重要区域中心。

美国在亚太推行的“再平衡”战略及中国对策

美国在亚太推行的“再平衡”战略及中国对策

美国在亚太推行的“再平衡”战略及中国对策中国崛起已经成为亚太安全格局演变和地区国家之间关系调整的首要因素。

美国外交战略的重心加速转向亚太,继续利用海上安全问题对“雁型安全模式”进行升级,力争打造美国主导的“太平洋世纪”。

亚太地区军备竞赛趋势,中国周边国家利益分化重组加快。

特别是以非传统安全为主要内涵的海上安全问题极为突出。

--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在过去的2012年,亚太地区形势可谓是暗流涌动,矛盾不断,其中,美国战略重心东移、钓鱼岛之争、南海问题尤成为世界关注的三大问题。

美国“再平衡”战略势头强劲,在此背景下,日本、菲律宾等国“心领神会,伺机而动”,分别先后在钓鱼岛、南海问题等挑战中国的主权。

一、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新变化01、南海问题矛盾激化。

海上安全成为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紧张的重要来源。

在南海,中国与菲律宾、越南摩擦不断,冲突升级。

在东海,发生了中日撞船事件。

春海油田问题?中国海上邻国出现了“合纵连横”,共同制衡中国的趋势。

美国以海上安全作为其构建“雁型安全模式”的主要抓手,得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的积极配合。

南海争端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

南海是关系中国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不允许任何人干预南中国海事务。

台湾、西藏、新疆与南海都是中国的核心利益。

中国主张南海争议应该由声索国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反对将南海争议问题国际化。

黄岩岛背后的南海博弈是什么?----主权?资源?航线?历史?战略?菲律宾举行反华游行,中方严正交涉。

菲律宾2%的华裔控制了菲律宾80%的财富。

菲律宾局势动荡影响华裔投资信心。

5月17日菲律宾退役军官乘船赴黄岩岛插国旗。

黄岩岛呼唤中国海洋新战略。

中国是否要建立海岸警卫队?我国南海有约350万平方公里的海疆。

历史上,东南亚国家曾发生排华反华事件。

1998年印度尼西亚发生了排华反华事件,导致1000多名华裔死于非命。

02、半岛局势僵局难破中国周边安全的最大矛盾是东北亚区域,朝鲜半岛形势是风向标。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剖析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剖析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剖析美国为了自己的主导地位,打消美在亚洲国家“领导力”的质疑。

联合容易被利用的小国破坏阻挡中国的和平发展,希拉里认为近十多年美国的精力都放在了中东国家,忽视了中国发展,很多国家认为美国的影响威力逐渐减弱,反而向中国靠拢,中国与东盟国家和中日韩,刚要搞自贸协定,没有美国的事它成了局外人这美国老大一贯霸权主义怎么能让中国篡位夺权,一连串的组合拳向中国打来,美对伊拉克战事还没完全结束,奥巴马希拉里一上台就马不停蹄的来亚太挑拨事端,五花八门的歪脑筋都搬到了东亚和俄乌问题,为了下一届总统选举,希拉里为了炫耀自己丰功伟绩,在自传里把她在南海及中国周边所干的坏事阴谋搅局、煽动蛊惑,挑拨南海国家的事实她自己在自传里都承认了,美国转向中俄周围搞亚太再平衡战略,在美国的一再支持下,一些小人之心的下三滥国家一呼百应,这让美国感觉到了在亚洲的地位和自信,感觉更有信心折腾中俄,美让日澳菲越、等国家打消对美的质疑,有些国家忘恩负义认贼作父,有些国家领导为了个人的政治利益,转过身来对向中俄,安倍纯粹是为了自己政治地位,越南十足的农夫与蛇,菲律宾当年被美杀掉一百五十万人,阿基诺母亲祖籍福建,确对自己的母国闹的最凶。

独联体国家‘俄乌’美西方国家用阴谋煽动手段,让两兄弟自相残杀,自苏联解体美也不放过俄罗斯,继续削减俄的力量,逐渐瓦解和中俄走的近的国家。

希拉里的自传就说明了美国对中国的阴谋,显示了美方对中国外交的误解和偏见双重标准,阐明了美方的真实阴谋是炒热南海问题的,让这一地区多败俱伤,使得东亚中国东部南部成为战场,坐享渔翁得利,认为美国不想让这一地区战争的那就错啦。

俄乌现状是美国所期盼的结果,是俄罗斯一再忍让,让俄乌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交战,希拉里自传洋洋得意的说到;在美国将精力耗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上时,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南海问题上还达成《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南海基本处于和平稳定的局势中。

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制约因素的探析

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制约因素的探析
李 国 杰
摘 要 :自奥 巴马上 台以来,美国政 府对其 亚太战略作 出重 大调 整 ,实施 亚太 “ 再 平衡”, 目标 直指 中国,进 而导致 中国周边 形势的
紧 张 以 及 亚 太 局 势 的 不 稳 。但 是 该 战略 的 实 施 受 到 美 国 内 以及 国际 诸 多 因素 的制 约 ,其 在 多 大程 度 上 能 够 奏 效 ,值 得 怀疑 。 关键词 :美国;亚太 “ 再平衡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约 因 素
( 四 )俄 罗 斯 和 中 东的 制 约

( 二 ) 亚 太 盟 友 的 制 约
美 国的 “ 再平衡 ” 战 略可 能会被其 亚太 盟友 利用 ,引火 烧身 ,给 美国带来不必要 的麻烦 。美国的亚太盟友诸如 日本 、菲律 宾等 国并 非完 全 同 美 国同 心 同德 , 而是 心 中各 有 自己 的 小 算 盘 ,并 且 希 望 美 国 为 其 火 中取栗 ,如果美 国对其管控 不利 ,则可能带来不必要 的危机和冲突 。 美 国的 “ 再平衡 ” 战略 实 际上 是充 满矛 盾 的。它 既想 通过 在 自己 的一些东亚盟 国和 中国之 间制造不信任 ,从而制衡 中国,进 而巩 固 自身 在亚太 的战略地位 , 但 又不想同中国发生冲突或战争 。但其 政策很 可能 会引起误读 ,从而刺 激 E l 本 、菲律宾等盟国在 中国周边更 多地采取 挑衅 行为 。加剧 同中国的对立 ,这又是美国所不愿看到的 。美 国的经济 复苏 离不开亚洲和 中国,美 国最 大的十个贸易伙伴 中有六个在 亚太地 区,为
自2 0 0 9年 1 月奥 巴马以 “ 变革 ”为 口号成 功入 主白宫 以来 ,美 国 政府在其亚 太战略上的重新调整 ,成为其最 引人 瞩 目的变化 。从 高调宣 称 “ 美 国 回来 了 ” ,到 “ 重返亚洲 ” ,再 到 “ 战略 中 心东 移 ”,亚 太 地 区 在美 国全球 战略 中的地 位急 剧上 升。2 0 1 2年 以来 ,美 国政府 再次 对其 亚太政 策做 出调整 ,代之 以 “ 再平衡 ”,并强调 美 国从 未离 开亚洲 。美 国这一 战略调整有其深刻 的政治经 济因素。 亚太 “ 再平衡” 战略的背景 美 国的亚太 “ 再平衡 ” 战略 ,又称美 国 “ 战略 中心东移 ” 或 “ 重 返亚太 ”决 策 ,是奥巴马政 府 自2 0 0 9年 1月执 政以来 ,面对小 布什政 府 留下的内外 困局 而寻求 出路 的产 物。 首先 ,美 国 因房地 产次 贷危机 触发 了 2 0 0 8年 的金融 风暴 ,从 而导 致战后 最严 重的金 融 、经 济 、债务 和社会 危机 ,其影响遍及包括 欧盟 、 日本在内的所有西方 主要发达 国家 以及 世界各 国。同时 ,美 国还 因深陷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 战争而在 国际 上处 于十分孤立和被动 的局 面。奥 巴马政 府因此遭遇冷战结束 以来前所 未有 的内外困境 。 而 二 十 一 世 纪 头 十 年 ,中 国 不 失 时 机 地 抓 住 “ 战略机 遇 期” 并带 动 亚 太 地 区 经 济 迅 猛 发 展 。 现在 ,中 国 已 经 成 为 仅 次 于 美 国 的 世 界 第 二 大经济体和最大外汇储备 国,中国积极 推进亚太地区 的一 体化合作 ,于 2 0 1 0年 和东盟十国建成 自由贸 易区 ,并与 东盟 十国启动 了 1 O+6 ( 中、 3、韩 、澳 、新 、印 ) 以及 中、 日、韩 三国的 自由贸易谈 判。亚太地 区 1 经济活跃 .成为 当今世界 的主要 动力和增长源 ,中国对亚太 地区和 区内 各国的影响力也 日益上 升 。相 形 之 下 ,美 国在 亚 太 的影 响 力 则 1 3 益 下降。 二 、亚 太 再 平 衡 战 略 的 制 约 因 素 美国的亚太政策调整 与其说 是 “ 亚 太” 再平衡 ,不 如说是 “ 中国” 再 平衡 。 尽 管 美 国官 方 人 士 一再 声 称 该 战 略 并 非 针 对 中 国 , 但 是 明 眼人 看便 知该战略就是针对 中国 ,旨在平衡 中国。正如美 国凯 托学会外交 政策研究主任 贾 斯 廷 ・ 洛根 明确 指 出 的 ,再 平 衡 根 本 就是 在 针 对 中 国0。但 是,该 战略的实施受到多方 面因素 的制约 ,能 够在 多大程度 上 产生成效 ,值得怀疑 。 ( 一 ) 国 内 因素 的制 约 自2 0 0 8年经济危机 以来 ,美国深 陷经 济危 机的泥 潭 ,自身 实力 大 幅下降 ,当今美 国的主要 任务是 重振美国经济 ,确保经济 增长 ,严重 的 经济危机使该 战略 同其实施 能力 之间出现巨大差距 ,而实施 能力不 足又 会给其 内政外交带来压力 。 奥 巴马第二任期 ,依 旧面临重振经济的严峻任务 ,军 费开支持 续减 少 ,债务危机迫在 眉睫 ,经济复苏依旧乏力 ,就业形势仍 然严峻 ,美国 政府是否有足够财力 支持其 战略的实施值得怀疑 。 美 国内的反战势力也是 不容 忽视的因素。影响美 国外交 的重要人 物 克里与哈格尔均参加过越 战 ,共 同的越战经历令他们切身体 会到军 事实 力的局限性 。因此 ,他们会尽力 避免使 美国卷入亚太争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美国亚太再平衡策略
第一次听到美国的亚太再平衡策略时,还不是很清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策略,不过从字面上的意思可以大概了解到是美国对于亚太地区实行的一种策略。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2012年6月3日闭幕的本年度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美国防长帕内塔提出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指出美国将在2020年前向亚太地区转移一批海军战舰,届时将60%的美国战舰部署在太平洋。

从本质上讲,再平衡不是什么新的概念,它依然是在利用中国周边个别国家对中国发展的疑虑,来加固美国的战略地位。

“亚太再平衡战略”被视为是对美国重返亚太的进一步充实。

还了解到2012年6月,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提出的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是对于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修订和补充。

美国亚太战略再平衡对于中国的国家安全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但是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依然主导中美关系的走向。

并且新时期,要本着政治上放眼全局、经济上互惠互利、安全上"斗而不破"等思路和策略发展中美关系。

可以说美国"重返亚洲"是美国"焦虑时代"的"应急反应",随着美国对亚太事务的深度介入,这种"应急反应"已转变成为美国完整的"亚太战略"。

从地缘政治考量,美国的亚太战略是以巩固亚太传统的盟友关系为基础,以化解中印崛起带来不确定变量为重点,以插手热点敏感问题为手段,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战略的体现。

“围堵中国”只是美国亚太战略的一部分。

中国可利用美国亚太战略的空间错位,强化共同利益纽带,巩固周边安全格局,为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从提出背景上看,战后,在经济上,美国没有在亚洲积极推进类似于欧洲一体化的地区主义建设;在安全上,也没有建立类似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多边安全框架,而是建立了以华盛顿为中心、以经济和安全高度依赖美国为两大支柱的双边同盟网络——这包括日本、韩国、菲律宾、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台湾(地区)。

不可否认,这个双边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地区稳定,也带来了经济发展,但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这个网络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从军事层面上来说,随着1979年中美建交,美国宣布从台湾撤军(尽管还以对台军售的方式延续了部分痕迹),美国同台湾的同盟关系已经结束。

上世纪80年代,因为新西兰在核动力舰艇进入问题上同美国的分歧,美新同盟关系事实上已经名存实亡。

90年代初,菲律宾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国会通过决议不允许美国继续驻军苏比克湾基地,而泰国则在柬埔寨问题解决后始终拒绝美国在境内部署军队和永久基地。

从经济层面上来说,这些美国过去的和现存的亚洲盟友——除了菲律宾以外——其最大贸易伙伴,几乎都已经从美国变成了中国,美国的双边同盟网络的经济支柱也已经松动。

从战略风险上看,亚太再平衡策略的实施,存在比较大的风险,因为其策略的主要目的显而易见,尽管帕内塔在新加坡承诺“不遏制中国”,但美舆论仍认为,其亚洲之行暗藏深意。

《国防》月刊称,帕内塔将“大谈美国扩大在该区军事存在计划,以及他加强该地区联系的决心。

”基于这种判断,美国观察家认为,帕内塔需要在不激怒中国的前提下,承诺对菲律宾、越南等亚太国家提供支持,如同“走钢丝”。

《金融时报》中文网刊文指出,美国新版军事方针具有强烈的冷战遗风,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的“空海一体战”将把美国推入针对中国的危险挑衅性战争规划。

更有西方学者质疑,美国承诺向某些东南亚国家提供军事能力的许诺,可能会鼓励这些国家大胆同中国对抗,从而增加地区内的冲突和对抗,美国
将如何平衡这两者间的关系?《金融时报》亚洲版编辑季米特里·斯瓦斯托普洛提出了一个尖锐而又不失针对性的问题:美国是否有一种倾向——只有对中国日益强硬,才能挽回成为衰落大国的颜面?亚太舆论普遍不相信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会不针对中国,现实是明摆着的:美国口头上否认遏制中国崛起,但构建亚太安全新格局时往往又将中国当成“靶子”。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有明显的对抗一面,这不能不引起亚太国家有关对抗成本与代价的忧虑和担心。

这一充满矛盾的战略无疑将加剧亚太安全格局的复杂一面,甚至有可能造成分裂。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了解到“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中国与美国的平衡关系产生影响,激化"南海问题",使得东亚地区出现离心化趋向。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正因为如此,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后,美国对此战略进行了微调。

中国拥有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空间,应继续加大中美之间的合作和共识,为中国自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