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使用的基本常识
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显微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微小物体和细胞结构。
无论是在学校的实验室、医院的检验室,还是科研机构的研究室,显微镜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要想正确地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获得清晰、准确的图像,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接下来,我将为您详细介绍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一、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在学习如何使用显微镜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显微镜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目镜:位于显微镜的上方,通常有 10×、15×等不同的放大倍数,用于观察图像。
2、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通常有低倍物镜(如 4×、10×)、高倍物镜(如 40×)和油镜(如 100×)等,物镜的放大倍数决定了观察的清晰度和细节。
3、转换器:用于切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4、载物台:放置待观察的标本。
5、调焦旋钮:包括粗调焦旋钮和微调焦旋钮,用于调节焦距,使图像清晰。
6、光源:提供照明,使标本能够被清晰地观察。
二、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准备工作(1)将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避免震动和晃动。
(2)检查显微镜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无损,目镜和物镜是否清洁。
(3)准备好待观察的标本,将其放置在载玻片上,并盖上盖玻片。
2、对光(1)打开光源,调节光圈大小,使光线适中。
(2)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3)眼睛从侧面看着目镜,同时调节反光镜,直到视野中出现明亮均匀的圆形光斑。
3、放置标本(1)将制作好的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住,确保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4、低倍镜观察(1)眼睛注视目镜,转动粗调焦旋钮,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标本,但不要碰到标本。
(2)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向转动粗调焦旋钮,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清晰的图像。
(3)如果图像不够清晰,可以调节微调焦旋钮,使图像更加清晰。
显微镜的注意事项

显微镜的注意事项显微镜是一种常见的实验仪器,通过放大物体的细微结构并观察其形态和特征。
使用显微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显微镜的操作:在使用显微镜之前,需要先学习如何操作显微镜的各个部件,包括调节和对焦镜片、调整光源亮度等。
确保能够正确使用各个控制钮和手柄。
2. 使用准备:在使用显微镜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保持实验台面的整洁,确保显微镜的工作环境清洁无尘。
其次,要将待观察的物体准备好,并放置在玻片上,避免有杂质或污渍。
3. 调节对焦:在观察物体前,需要进行对焦调节,以确保图像清晰。
可以通过调节镜头或移动物镜调节架来改变焦距,找到合适的对焦位置。
还可以使用光源下的光细节来调整对焦,确保图像的清晰度。
4. 避免晃动:在观察物体时,要避免显微镜的晃动。
需要轻轻地移动手柄,不要用力过猛或过快,以免影响观察效果。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要尽量保持身体的平衡,避免因为不稳定造成显微镜的晃动。
5. 防止超出放大倍数:在使用显微镜时,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
不要过度放大,以免导致图像模糊或失真。
特别是在初次操作时,建议选择较低的放大倍数,逐渐增加放大倍数,以免对焦困难或观察效果不佳。
6. 镜头和物镜的保养:在使用显微镜后,要注意及时清洁和保养镜头和物镜。
使用干净的棉纱或镜头纸轻轻地擦拭镜头表面,避免使用手指直接触摸镜头,以免沾染油渍或指纹。
清洁后,将物镜反向收起,以避免其受到损坏。
7. 安全使用光源:显微镜的光源可以是白炽灯、荧光灯或LED光源等。
在使用光源时,要注意安全使用,并避免直接观察光源。
此外,要定期检查光源的使用寿命和照明效果,及时更换需要更换的灯泡或光源。
总的来说,使用显微镜需要谨慎和注意细节。
只有正确操作和保养显微镜,才能保证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图像的清晰度。
同时,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并定期清理和检查显微镜的各个部件,以保证其正常使用和延长使用寿命。
显微镜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显微镜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显微镜是科学研究和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工具,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物理学等领域。
正确的操作显微镜对于获得清晰的显微图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显微镜操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使用显微镜。
一、准备工作在使用显微镜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保证工作台面干净整洁,免得影响显微镜的工作。
其次,要确保显微镜本身处于良好的状态,镜头和目镜应该没有灰尘或污渍。
最后,要提前准备好待观察的样本,使其整齐地放置在载玻片上。
二、样本安装将样本安装在载玻片上是使用显微镜的第一步。
这个过程需要非常细心和耐心。
首先,取一小滴待观察物质放在载玻片上,然后轻轻放置另一块载玻片上方使其与待观察物质接触。
接下来,用抹片夹夹住载玻片两侧并轻轻压紧,确保样本均匀分布并不易挤出。
三、调节光源光源的调节对于获得清晰的显微图像至关重要。
开始时,将光源旋至最低亮度,然后逐渐调高亮度直到观察到适当的光线。
避免直接照射样本,以免损坏细胞结构或造成观察困难。
此外,适当调节光源的角度可以避免镜面反射。
四、调节目镜和物镜调节目镜和物镜是获取清晰显微图像的关键环节。
首先,将待观察物质放置在显微镜上并用夹片夹住。
然后旋转调焦轮,使物镜与样本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直到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如果图像依然模糊,可以通过转动调焦轮继续微调直至满意为止。
五、调节放大倍率显微镜通常有多个放大倍率可供选择。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放大倍率,以获取更清晰的细节。
但需要注意的是,放大倍率增加会使视野范围减小,因此在调节放大倍率时需要移动载物台,以保持观察范围。
六、控制显微镜操作时间在使用显微镜时,我们应该尽量控制每次操作的时间,避免过长或持续的观察。
过长的观察时间可能会导致目镜和电子镜发热,影响显微镜的正常运行。
此外,过度使用显微镜也会对视力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要注意休息和眼保健。
七、妥善保存和维护显微镜显微镜的保存和维护对于其长期使用起着关键作用。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显微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实验工具,主要用于观察和研究微小的物体或细胞结构。
在使用显微镜时,存在一些注意事项,以确保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和提高显微镜的使用寿命。
首先,使用显微镜前,需要确保工作区域整洁干净,并且桌面平稳。
检查显微镜是否放置在水平平面上,以确保观察到的显微镜图像不会失真。
在使用之前,需要调整显微镜的光源。
大多数显微镜配有可调节的光源,可以通过旋转或移动灯源来调整光线的亮度。
适当的光照对于清晰地观察样本非常重要。
接下来,放置样本。
样本应该在显微镜的物镜下方,通常放在载玻片上。
在放置样本之前,可以使用盖玻片或溶液来固定样本,以防止其移动。
确保样本已经正确放置并固定在载玻片上。
然后,选择适当的物镜。
显微镜通常配有多个物镜,如10x、40x或100x。
根据样本的大小,选择一个合适的物镜进行观察。
较低的放大倍数适用于大型物体的观察,而较高的放大倍数适用于观察细胞结构等微小物体。
在调整物镜之前,需要使用眼片将目镜对焦。
将目镜对焦于视野中央,并利用目镜调节旋钮使目镜图像清晰可见。
然后,使用细调焦旋钮调节物镜的高度,以使样本能够清晰地显示出来。
清晰地观察样本后,可以通过调节物镜的放大倍数来获得所需的放大效果。
在更改物镜时,要小心避免物镜和载玻片之间的接触,以防止损坏样本。
在观察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显微镜的稳定性。
避免过度触碰或震动显微镜,以免干扰显微图像的稳定性。
观察完毕后,应该将放大倍数调节到最低,并关闭光源。
清洁显微镜的表面,尤其是物镜和目镜,使用干净而柔软的布或纸巾轻轻擦拭,以去除可能残留在物镜上的样本。
总结起来,使用显微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确保工作区域整洁,调整合适的光照,正确放置和固定样本,选择适当的物镜和放大倍数,调节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保持显微镜的稳定性,并在使用完毕后进行清洁和保养。
通过遵守这些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更好地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研究,同时延长显微镜的使用寿命。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显微镜大家都见过吧?它是用来观察细微物体或物体细微部分的光学仪器。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欢迎阅读!一、使用方法1.观察前的准备(1)置显微镜于平稳的实验台上,镜座距实验台边沿约为一寸左右。
镜检者姿势要端正,一般用左眼观察,右眼便于绘图或记录,两眼必须同时睁开,以减少疲劳,亦可练习左右眼均能观察。
显微镜构造见右图。
(2)显微镜是光学精密仪器,在使用时要特别小心,使用前要熟悉显微镜的结构和性能,检查各总零件是否完好无损。
镜身有无灰尘,镜头是否清洁,做好必要的清洁和调整工作。
(3)调节光源对光时应避免直射光源,因直射光源影响物像的'清晰,损坏光源装置和镜头,并刺激眼睛。
晴天可直接用窗外的散射光,如明暗天气,可用8-30W日光灯或显微镜灯照明调节光源及光照的一般步骤:将低倍物镜旋至镜筒下方,旋转粗调节轮,使镜头和载物台距离约为0.5cm左右。
上升聚光器,使与载物台表面同样高。
否则使用油镜时光线较暗。
左眼看目镜,调节反光镜镜面角度(反光镜有凹平两面,光线较强自然光源,宜用平面镜;光线较弱的天然光源或人工光源,宜用凹面镜。
)对光使全视野内为均匀的明亮度。
凡检查染色标本时,光线应强;检查未染色标本时,光线不宜太强。
可通过扩大或缩小光圈、升降聚光器、旋转反光镜调节光线.2.低倍镜观察。
检查的标本须先用低信镜观察,因为低倍镜视野较大,易发现目标和确定检查的位置。
(1)先将标本玻片置于载物台上,并将标本部位处于物镜的正下方,转动粗调节轮,下降物镜或上升载物台使物镜至标本0.5cm处。
(2)左眼看目镜,同时反时针方向慢慢旋转粗调节轮,当在视野内出现物象后,改用细调节轮,上下微微转动,直至视野内获得清晰的物象。
然后认真观察标本各部位,确定并将需进一步要观察的部位移视野中央,准备用高倍镜观察。
3.高倍镜观察;将高倍镜转正至正下方,在转换接物镜时,需用眼睛在侧面观察,避免镜头与玻片相撞。
显微镜的基本知识与使用

显微镜的基本知识与使用显微镜是一种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放大物体,使我们能够看到肉眼无法察觉的细小结构和细胞。
以下是关于显微镜的基本知识与使用的详细说明。
1.显微镜的种类:(1)光学显微镜:它主要由物镜、目镜、光源和放大倍率调节器组成。
光线经过物镜放大物体后,再经过目镜投射到人眼上。
(2)电子显微镜:它使用电子束而非光线来放大物体。
根据电子束的加速方式,可以进一步分为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两种。
2.主要部件:(1)物镜:它是显微镜最重要的部件,可以放大被观察物体的图像。
物镜的放大倍率一般为4×、10×、40×和100×等。
(2)目镜:也称为眼镜,是位于显微镜顶部的一组镜片。
它可以进一步放大物镜产生的物体放大图像。
(3)光源:用于照亮被观察物体。
常见的光源有白炽灯、荧光灯和LED灯等。
光源的亮度对观察物体的影响很大。
(4)舞台:放置被观察物体的平台。
(5)焦调节器:用于调节物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
3.显微镜的使用:(1)准备:确保显微镜以及被观察物体的表面都是干净的,以保证图像的清晰度。
(2)调节光源:找到光源的开关,在观察之前,根据需要调节光源的强度。
(3)放置样本:将被观察物体放在舞台上,确保物体位于物镜下方。
(4)调焦:将物镜缓慢地向下或向上移动,直到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可以使用焦调节器微调焦距。
(5)调整放大倍率:根据需要,可以通过更换不同放大倍率的物镜和目镜来调整放大倍率。
(6)观察和记录:观察被放大的图像,注意细节,并使用笔记本或照相机记录下来。
(7)保养:使用后,清理显微镜,确保它处于干燥的环境中,并避免碰撞或震动。
4.注意事项:(1)避免触摸物镜和目镜,因为手指上的油脂会导致光的折射和减弱图像的亮度。
(2)在调节焦距时要小心,以免物镜或目镜与被观察物体接触。
(3)使用显微镜时要保持良好的体姿,以确保观察的舒适度和准确性。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科学仪器,可以放大物体的细微结构,帮助我们观察和研究微观世界。
在使用显微镜时,需要注意一些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观察的准确性和保护显微镜的使用寿命。
一、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在使用显微镜之前,应先准备好所需的实验样本和玻璃载玻片。
实验样本可以是生物组织、细胞、昆虫等,玻璃载玻片用于放置样本。
2. 调整光源:显微镜需要有足够的光源才能观察到细微的结构。
可以使用显微镜自带的光源或外部光源,调整光源的亮度和角度,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3. 调节目镜:目镜是显微镜的顶部镜筒中的镜片,可以通过调节目镜的位置来获得合适的放大倍数。
先将目镜调至最低放大倍数,然后逐渐调高,直到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4. 调节物镜:物镜是位于显微镜下方的镜筒中的镜片,通常有多个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可供选择。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物镜,并通过旋转物镜转盘将其对准样本。
5. 调焦:调焦是使样本清晰地显示在视野中的关键步骤。
可以通过旋转焦距调整钮来移动镜片,使样本处于适当的焦距位置。
先用粗调焦使样本大致清晰,再用细调焦使样本更加清晰。
6. 观察和记录:当样本清晰地显示在视野中时,可以开始观察和记录。
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也可以使用相机或手机将图像记录下来。
二、注意事项:1. 保持显微镜干燥和清洁:使用显微镜前,应先清洁镜头和载玻片,确保没有灰尘或污渍。
使用干净的布或纸巾擦拭,避免使用化学溶剂,以免损坏镜片。
2. 小心操作:在使用显微镜时,要小心操作,避免碰撞或摔落。
同时,要轻轻转动调焦钮,避免过度旋转造成损坏。
3. 避免过度放大:在观察样本时,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
过度放大可能导致图像模糊或失真,影响观察效果。
4. 防止眼部疲劳:连续观察细小的结构可能会导致眼部疲劳,应适时休息,避免长时间用目镜观察。
5. 避免曝光:在使用显微镜时,应避免将样本或眼睛直接暴露在光源下,以免造成损伤。
可以通过调节光源亮度和角度来控制光线的强弱和方向。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使用方法:
1. 将显微镜稳固地放在平坦的工作台上,并调整显微镜的底座使其保持稳定。
2. 打开光源,通常是一个光源开关或是调节旋钮。
确保光源是均匀的、清晰的,并且不闪烁。
3. 调整镜片以获取清晰的图像。
一般来说,先用低倍率镜头调试物镜和眼镜的位置,然后再使用高倍率镜头调试焦距。
4. 使用调焦装置将待观察的物体移至离物镜最近的位置。
通常调焦装置是一个旋钮或是控制杆,通过上下移动物观察体来调整焦距。
5. 观察物体时,可以通过调整光圈和光源的亮度来获取更好的对比度和亮度。
注意事项:
1. 使用显微镜时,要小心并轻柔地操作。
注意防止碰撞、颠簸或倾斜。
2. 在对待观察的物体进行操作时,需要小心、轻柔,尽量避免触碰到显微镜或物品。
3. 在使用显微镜之前,要确保物镜和目镜的镜片是清洁的。
如果出现模糊、污迹或杂物,可以使用干净、柔软的镜布轻轻擦拭。
4. 在观察光学显微镜时,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或强烈的光源下,以免损坏物镜和目镜。
5. 使用后,要关掉光源,将显微镜盖上,并放置在干燥、清洁的地方。
6. 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以确保显微镜的正常使用和延长使用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微镜使用的基本常
显微镜的使用专题
(一)显微镜结构图:
1.镜座:稳定镜身。
2.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3.镜臂:握镜的部位。
4.载物台:放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5.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
光圈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6.大光圈:光线强,视野亮,当光线过弱需要强光时使用。
7.小光圈:光线弱,视野暗,当光线过强需要弱光时使用。
8.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其两面是不同的,包括平面镜和凹面镜。
平面镜:反射的光线较弱,当光线过强需要弱光时使用;凹面镜:反射的光线较强,当光线过弱需要强光时使用;一般情况下,光圈和反光镜配合使用,以确保所需要的最佳光线。
光线强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光线弱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9.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10.目镜:直插式,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
11.物镜:螺旋式,长度和放大倍数成正比。
(二)显微镜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置于胸前,镜筒朝前,镜臂朝后,把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桌边五厘米左右。
2.对光: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然后用拇指和中指转动转换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当转动听到碰叩声时,说明物镜光轴已对准镜筒中心)。
转动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向目镜注视(右眼睁开),同时转动反光镜,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使视野亮度均匀合适(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
3.放置玻片标本: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一定使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将所要观察的部位置于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
4.使用低倍物镜观察:双手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同时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约2~3mm为止(注意不要让镜头与盖玻片接触,以免损坏镜头或标本片),然后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如果一直看不到物象,说明观察目标没有正对通光孔中心或者镜筒上升过快超出观察围,则应根据具体
情况重新操作。
如果不清楚,可以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如果物象不在视野中心,可移动装片,将其调到中心(注意移动玻片的方向与视野物象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如果视野的亮度不合适,可通过转动遮光器调节光圈大小来改变亮度。
5.高倍物镜的使用:一定先将要进一步观察的标本或部位调到视野的正中央,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然后转动转换器调换成高倍物镜。
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如果高倍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该重新操作。
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注视目镜,此时视野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细准焦螺旋一般转动半圈到一圈,物象就清楚了。
切勿使用粗准焦螺旋)。
6.实验完毕,把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送回原处。
(三)显微镜知识归纳:
1.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和体积。
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例1】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 A )
A.长度和宽度均放大400倍B.面积放大400倍
C.长度或宽度放大40倍D.体积放大400倍
解析:显微镜观察物像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并且放大倍数是长度或宽度,不是面积和体积。
2.视野及镜像亮度:视野是指一次所能观察的被测标本的围。
镜像亮度是指视野里所看到的像的亮暗程度。
3.任何需要观察的标本都要先用低倍镜观察。
原因:①低倍镜视野相对大,便于找目标;②易调节,防止镜头与装片相碰。
4.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及标本距离的关系:
【例2】如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①②③④⑤是操作显
微镜的几个步骤。
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C
A.①②③④B.③①②C.⑤④③②D.④⑤①②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玻片
解析:用低倍镜观察物像后,换用高倍镜观察时,首先要移动装片,把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由于进入高倍镜的光线少,因此要调大光圈。
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以看清物像。
5.视野中物像与标本移动的关系:
视野中某观察对象位于左下方,如果要移到中央,应将装片或切片向左下方移动(同向移动)。
原因是视野中物像移动的方向与切片移动的方向相反。
6.放大倍数的扩大缩小与视野里细胞数量的变化。
例:目镜5X、物镜4X、视野中央有一排细胞共15个。
若把物镜换成10X,则细胞数目为6个,因为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若目镜5X,物镜4X,视野中共有50个细胞,再把物镜换成10X,则视野中有8个细胞。
因为视野中看到的实物的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7.污点判断:玻片移,污点移,则污点在玻片上;物镜换,污点移,则污点在物镜上;目镜转,污点移,则污点在目镜上。
【练习】
1、物镜放大倍数越高,镜头长度就越长,与玻璃片的距离也越近。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大,个数越少,视野亮度将变暗(填变亮、变暗、不变)。
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越小,个数越多,视野亮度将变亮(填变亮、变暗、不变)。
2、P在显微镜中看到的像是d(填像的形状),如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把它移到视野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填左上方、右上方、左下方、右下方)移。
3、要使显微镜视野的明暗发生变化应调节反光镜或光圈,要使视野的清晰度发生变化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4、有一台显微镜中有目镜三个分别是5×、10×、12.5×,物镜二个10×、40×,则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率为500 倍,最小放大率为50 倍。
使用显微镜时一般先选用低倍镜(填高倍镜、低倍镜),然后使用高倍镜(填高倍镜、低倍镜)视野将变暗(变亮、变暗),细胞数目变少,细胞个体变大。
5、在一台显微镜中用5×目镜和10×物镜看到如右图的细胞,如果用10×目镜40×物镜时将会看到 1 个细胞。
6、显微镜的成像放大原理:遮光器镜的透镜(第一次放大成倒立的实像镜筒目镜(再放大成虚像眼
7、英国科学家胡克1665年首先发现了细胞,他当时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了木栓的切片,但他看到的只是植物死细胞的细胞壁。
8、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过程中,如欲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放下,需从侧面看着物镜的目的是( C )
A.为了使显微镜对好光B.使物镜降至适当高度,以便使被观察物恰好对准物镜
C.防止物镜碰到玻片,造成损坏D.使物镜降到刚好可看清物体像的高度
9、操作显微镜时,若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不可有何动作:( B )
A 、转动细准焦螺旋B、转动粗准焦螺旋
C、调节光圈
D、使放大的部位置于中央。
10、在显微镜底下观察,若要看清被观察物的左方,请问玻片应往哪个方向移动?( A )
A、左方
B、右方
C、上方
D、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