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思想史
中国管理思想史讲述

纵横家代表人物——纵横之英
创始人:鬼谷子
代表人物: 苏秦
张仪
代表著作:《鬼谷子》
《战国策》
纵横之英—苏秦
纵横家 重要代表和实践家, 阐述一治国思想:
“ 安民之本, 在于择交;择交而得, 则民安;择交不得,则民终 身不得安”
(二)白圭的“计生之学”
1.“乐观时变”的经营思想 2.“取予以时”的经营之道 3.“薄利多销”的积累观 4.“智勇仁强”的经营素质论 5.“与用事童仆同苦乐”的情感管理
“乐观时变”
预测市场行情变化并据以进行理财决策。 “贱上极则反贵,贵上极则反贱”。 农业丰歉对商品价格和供求的影响。
•中国管理思想 史
小组成员:郑馨梅 陈瑶 曾必琳 帅凤霞 曾强红 刘正鑫 赵嘉丽
第一节 纵横家管理思想
一、纵横家管理思想概述 纵横家的学说被称为纵横短长之说,也可以称作纵横学,
是纵横家们进行外交活动的理论和方法,也是战国、汉初 人士成为纵横家所学习的内容。
“纵”指“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指战国时期齐、 楚、燕、韩、赵、魏等六国联合抗秦的外交策略。
强则戒骄逸,处安有备;弱则暗图强, 待机而动;用兵善乘虚蹈隙,出奇制胜。 为后世称道并沿用。
经济思想
“劝农桑,务积谷”、“农末兼营”、“务完物、无息 币”、“平粜各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夏则 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等至今对现代的经济建设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轻重家认为,粮价贱(轻),伤害农业。粮价贵(重), 伤害工商业。粮食与其他生活用品的比价就是轻重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

4、重道、明德、知止、行法、重术
所谓“道”,主要是指管理事务的最高指 导原则,因而可以说“重道”是中国古代 管理思想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理论。 “人事为本,天道为末”(《论天道》)。 所谓“德”,主要是指伦理道德。“明德” 即有培养人们高尚道德情操德含义,同时 还有使人们明白自己合理合法收入的含义。
4、重道、明德、知止、行法、重术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 与?”(《论语· 学而》 孔子曰:“富与贵使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所谓“知止”,即指要明确管理所要达到得至善 得目标。 孔子曰:“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 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 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也”。以上便是儒家关 于达到至上至美得目标而阐述的过程理论。
3、西周的管理思想
为了不重蹈商代的覆辙,西周采取了一系列的行 政管理措施,并辅之于相应的治理思想和方针, 以此巩固其统治地位。
周王朝打着天命和鬼神的旗号,以“天命”为护身符, 采取攻心战术,对百姓进行精神奴役。 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从现实出发,以“敬德” 来弥补“天命”德虚幻和不足。 西周统治者意识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进而 提出“用康保民”思想来缓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西周统治者在刑法德具体执行过程中,比较注意量刑 适中,慎用刑法,提倡“明德慎罚”。
长城是世界历史上最令人赞叹不已的伟大工程; 中国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概述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人本管理思想。 教育管理思想。 “修己—安人”的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较为系统的管理理论体系—“重道、 明德、知止、行法、重术”。
东方管理思想发展史

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产生 1.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萌芽于原始社会部落联 盟时期,从那时起,就有了专管经济的官员, 并产生了一些管理的思想和观点。但作为具有 中国传统特色的古代管理思想却是产生于春秋 时期,初步形成于战国时期,成熟于西汉中期。 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 会过渡的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牛耕技术的 发展以及农田水利的兴修,使得生产力有了很
进生产力的发展,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即土地 主和官僚利用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所拥有的 强大势力,通过合法购买或暴力掠夺等各种手 段,把大量农民的土地攫为己有,而广大农民 逐渐失去了自己的少量土地,土地兼并日益严 重,迫使百姓造反,危及封建阶级的统治,激 化了封建社会的内在矛盾。尤其是进入了西汉 以后,由于土地兼并所引起的各种矛盾日益尖 锐,使国家管理的难度加大,因此就出现了关 于如何限制大地主私有制的恶性膨胀、抑制土 地兼并的封建土地管理思想。封建社会时期出 现的限田、井田和均田三种典型的主张,构成 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土地管理思想的三种基 本理论模式。
四、在激励方面,西方强调物质激励,认为人的利己性是 人的基本属性,东方更重视精神鼓励。
五、在控制方面,西方控制制度化,东方控制非制度化、 弹性化。
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
一、在决策方面,西方强调民主决策,强调权力制约,三 权分立、议会制代表了西方的政治文明和管理思想;东方 强调个人独裁,东方人更愿意把命运托付给强者,他们相 信领袖胜于相信自己。
二、在组织方面,西方组织松散化、扁平化、横向联系多; 东方组织紧密化、层次化,上下联系多。
三、在人员配备方面,西方重视发挥人的个性,愿意把人 安排到他自己喜欢的岗位上去,而东方强调个人应适应集 体、服从集体,喜欢把人安排到组织认为他最适合的地方 去。
管理思想史习题整理

第一章中国早期管理思想1、商鞅变法概念。
通过变法提高国家管理水平。
◆在法律上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化,解放了生产力;◆按军功授爵,取消旧贵族世袭的政治特权;◆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教民耕织。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对从事工商或闲懒贫困之人收入官府为奴;◆统一秦国度量衡,统一赋税。
2、了解老子的管理思想。
◆“道法自然” 的政治管理思想“大自然的法则支配一切”,天道、地道、人道都要服从于自然。
◆有私、有欲的人性理念◆提倡人应该像水一样活着。
“上善若水”◆“无为而治” 的管理理念-是管理上的至高境界无为:最高层管理者不应该为了张扬美名而去搞管理,这样的美名反而会转化为丑名;不应该张扬善行而去搞管理,这样的善行就会演变为恶行。
所以圣人治理国家就应该采取“无为”的理念,最后能达到“无不为”的效果。
领导者应“四不”: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
才能永久成功。
3、孙子的管理思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
“上兵伐谋”,以谋略、以智慧去战胜敌人。
◆“经事校计”全面谋划,“知己知彼”,信息畅通。
“经五事”要考虑到“道、天、地、将、法”五因素;“校七计” :要分析:“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
系统论、信息论思想。
◆人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
“上下同欲者胜” ;用“智、信、仁、勇、严”作为衡量将帅的标准。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 “视卒为爱子”、“唯民是保”。
爱民和人才论的思想。
◆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避实就虚”、速战速决。
战略思想4、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一、把人作为管理的重心。
◆管理国家应“以人为本”。
管子:“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管理者必须“爱人贵民”。
中国管理思想史

目录摘要1.当代中国管理思想史问题的描述中国管理思想史的重要性2. 古代管理思想史的精华求治防乱的思想2.2 以人为本的思想2.3 名正言顺的思想2.4 治众如治寡的思想2.5 审时度势的思想2.6 祸起萧墙的思想3. 古代管理思想对解决当代管理问题的借鉴与启示3.1 古代管理思想在管理人性观上的认识古代管理中“礼治”的管理思想古代管理中“安人”、“修己”的管理思想3.2 古代经典思想与现代管理存在的差异4. 总结参考文献摘要1.当代中国管理思想史问题的描述中国管理思想史的重要性思想史研究之所以引人瞩目,是因为它同时在自觉地回应着三方面问题,一是它在回应新的中国社会和政治、文化的变迁,思想史世界的混乱,需要重新回顾过去,重新梳理脉络,找到思路;二是它在回应东洋和西洋,包括各种长久固定的学科制度和各种蜂拥而入的新理论、新方法;三是它在回应1970年代以来,近三十年间不断出现的各种新史料的刺激和挑战。
一、管理思想史在中国的地位在中国人文学者心目中,历史、思想和政治,始终处在很核心的位置。
之所以要讨论思想史,就在于思想和社会,历史和现在,古代和现代关联得太深了。
现在西方学界中,思想史研究并不是热门,中国思想史研究更不是热门。
台湾史语所所长黄进兴院士,在最近写的一篇文章中,就谈到了思想史在西方学界的衰落。
他在文章开头引用了一句“思想史曾有短暂的辉煌,眼前却是四面楚歌,而前景黯淡无光。
”文章最后,他又引用朝鲜战争时期麦帅的名言“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来形容现在思想史研究的状况。
可是很有趣的是,大陆学界却相反,思想史研究一直是热门,而且最近十几年更热。
五四时期知识界领袖人物胡适,后来他坚持把自己最初的著作《中国哲学史》,改称为《中国思想史》,还编写了好几次《中古思想史》的提纲和讲义;改革开放时期即1980年代,李泽厚有关思想史的三部著作,也曾经是“文化热”的重要历史资源;余英时先生关于思想史的各种著作,也在中国大陆产生过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在座的艾尔曼教授、汪晖教授和我,也都是在思想史研究领域的。
中国管理思想史讲述

纵横之英—张仪
纵横家重要代表和实践家,主张秦
连横攻取山东六国,成功实施破纵 连横战略; 人称其“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 下熄”
纵横家的主要管理思想
择交安民
崇尚智谋
重视游说
崇尚实用
择交安民
纵横家最注重外交,提出了“择交安民”的治国
主张。
纵横家认为外交活动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头
楚、燕、韩、赵、魏等六国联合抗秦的外交策略。
“横”指“连横”,即一强连一弱以破获众弱,指以上六
国分别与秦国结盟的外交策略。
纵横家代表人物——纵横之英
创始人:鬼谷子
代表人物:
苏秦 张仪 《战国策》
代表著作:《鬼谷子》
纵横之英—苏秦
纵横家 重要代表和实践家,
阐述一治国思想: “ 安民之本, 在于择交;择交而得, 则民安;择交不得,则民终 身不得安”
•中国管理思想 史
小组成员:郑馨梅 陈瑶 曾必琳 帅凤霞 曾强红 刘正鑫 赵嘉丽
第一节
纵横家管理思想
一、纵横家管理思想概述
纵横家的学说被称为纵横短长之说,也可以称作纵横学,
是纵横家们进行外交活动的理论和方法,也是战国、汉初 人士成为纵横家所学习的内容。
“纵”指“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指战国时期齐、
抵罅术是关于弥补缝隙的一种方法。任何事物都会出现裂
痕,小的裂痕会酿成大的裂隙,即 " 经起秋毫之末,挥之 于泰山之本","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
所以必须防微杜渐,一察觉裂隙的征兆就要将其杜绝在萌芽之Fra bibliotek,这就是抵罅。
抵罅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抵使裂隙闭塞,可以通
第二章 管理思想发展史

14条管理原则
(8)集权。
(9)等级链与跳板。 (10)秩序。包括“物的秩序”和“人的秩
序”。 (11)公平。 (12)人员的稳定。 (13)首创精神。 (14)合作精神。
法约尔——提出管理的5项职能。
1、计划职能 2、组织职能 3、指挥职能 4、协调职能 5、控制职能
西方近代管理思想(管理的学科前时代)
2.1.1亚当· 斯密
《国富论》(1776年) ★经济人观点 ★劳动分工观点
增强劳动者的熟练程度 节省工作转变所损失的时间 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 节省培训时间
2.1.2大卫.李嘉图
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研究工厂工资、利润 和地租,论述了资本主义经营管理的中心问 题。他认为,劳动者创造的价值是工资、利 润、地租的源泉,因此工资越低,利润越高; 工资越高利润越低。
差别计件工资制
新的奖励制度
超额完成工作
完不成定额 较高工资率 较低工资率
根据员工业绩而非职位支付工资
32
举例
设:某项工作定额是10件,每件完成给0.1元; 又该项工作完成定额工资率为125%,未完成 定额工资率为80%
若某工人完成20件,则可得工资为: 20×0.1×125%=2.5(元)
例:丁渭修皇宫
他首先下令挖宫前的大街取土,取土烧砖。 不几天大街就成了一条宽大的水渠。于是, 他下令将汴水引入这条水渠,用“竹筏和船” 运输建筑材料“入至宫门”。皇宫修复后, 又将瓦砾渣土填入沟中,恢复街道,巧妙地 解决了取土之难,运输之难,清场之难,可 谓“一石三鸟”,结果,不仅“省费以万亿 计”,而且还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
2.1.5工业革命对管理实践的影响
管理思想与理论发展史(中)(中国管理发展史)教学课件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管理思想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管理思想强调科学和理性精神,推动文 化和社会进步。
新文化运动时期,一些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认为要改变中 国落后面貌,必须推动文化和社会进步。他们主张科学和 理性精神,反对封建迷信和传统陋习。同时,他们也强调 管理的重要性,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组织和管理方法 。这一时期的管理思想强调团队合作、民主参与和员工福 利,为后来的中国企业管理发展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
总结词
辛亥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以民主共和为目标 ,强调分权制衡和个人自由。
详细描述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和社会不公,一些革命派人士认为必须推翻 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他们主张分 权制衡,保障个人自由和权利,推动经济自 由化和社会进步。同时,他们也意识到管理 的重要性,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和
05 中国管理面临的 挑战与未来发展
中国管理面临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压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国企业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激烈竞争, 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技术变革快速发展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管理模式和工具不断涌现,中国企业需要 紧跟技术变革的步伐,更新管理理念和方法。
VS
详细描述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 ,一些开明的官僚和知识分子意识到需要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增强国家实力。他们 主张引进西方的军事装备和生产技术,建 立近代工业和军队,加强国家防御能力。 同时,他们也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开始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厂和企业管理制度 。
戊戌变法的管理思想
改革开放时期的管理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重视市场预测的思想
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 预测市场行情。
在市场预测的础上, 及时决策和行动。
二、重视商业经营的思想
价格是否合理,是决定商 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
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务完物。 腐败而食之货勿留。
三、重视商业经营者素质的思想
先秦商家都注重商人的素质。司 马迁总结范蠡的主张得出“择人而 任时”:“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 任时”。择人比任时来讲,对商业 经营的成败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 此范蠡被时人称为“富好行其德者 ”。
范蠡有治国理财的实际经验,他提出的"农末俱利"的价格 政策和"平粜齐物"的经济主张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 义。范蠡不愧是我国古代治国理财的杰出人物。
能识人:知人善恶,赈目不负。 能用人:因财器便,任事可赖。 能知机:善贮时宜,不致蚀本。 能倡率:躬行以率,观感自生。 能整顿: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能敏捷:犹豫不决,到老无成。 能接纳:礼义相交,顾客者众。 能安业:弃旧迎新,商贾大病。
抵罅术是关于弥补缝隙的一种方法。任何事物都会出现裂 痕,小的裂痕会酿成大的裂隙,即"经起秋毫之末,挥之 于泰山之本","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
所以必须防微杜渐,一察觉裂隙的征兆就要将其杜绝在萌 芽之中,这就是抵罅。
抵罅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抵使裂隙闭塞,可以通 过抵使裂隙减小,可以通过抵使裂隙消失,以到达自己的 目的。
王禅、王利,号玄微子。
鬼谷子主张阴阳化生构成万
物,并从这一理论出发,认
为纵横侧视可以凭借个人智
识、权术去变动阴阳、以化
万物纵横,促使事物朝有利
的
的一方转化。
《鬼谷子》一书
主要内容:其中以捭阖术为始。捭阖本义是开合,捭乃拨 动,阖乃闭藏。鬼谷前辈认为,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 不外乎一开一合。掌握开合之道,并且运用于游说术之中, 即与人交谈时,有时要拨动对方,使对方bao露出全部的 实力和计谋,以此正确地估量和判断对方。了解了实情, 方可据以说而服之;而有时却要适当闭藏,不露声色,为 进一步税服其做准备。天地一阴一阳,说人一捭一阖,为 万事先,是谓"方圆之门户"。
二、范蠡的管理思想
范蠡
(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 年) ,字少伯,华夏族,春秋时 期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 河乡)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 军事家、道家学者和经济学家。曾 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 著《范蠡》二篇,今佚。范蠡为早 期道家学者,楚学开拓者之一。
范蠡主要思想
军事主张:
内楗术是讲进献说辞和固守谋略的方法。要使税辞和谋略 得到采用,必先拉近与游说对象的关系,情趣相投方可" 远而亲","遥闻声而相思";倘若意气相离,就会"近而疏 ","日进前而不御"。
所以说人要采用合理的计策,要掌握分寸,进退有度,如 此方可得到主动权,可以进,可以退,可以坚持,也可以 放弃,进退自如而不会进退维谷。
纵横家有一套揣摩人心里特点的游说之术,所以 其游说效果是非常好的。
崇尚实用
这一思想意识是纵横家学说的前提和根本。
具独特的思想意思——实用主义思想
纵横家把君臣关系看成是买卖关系,君主卖官鬻 爵,臣子出谋划策,买卖双方各取所需,互惠互 利。
二、鬼谷子的管理思想
鬼谷子(公元前400—公元前
320年),姓王,名诩,又名
反应术主要讲获取对方情报的一种方法。通过反复的观察, 对认知的客体实情加以探询
。所谓"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 必出。"就是根据对方的话语,眼神以及面部表情来了解其 思想和内心。
如果话中有不合理的地方,可以反过来探求,必然会引起 对方的应对之辞。然后通过类比的方式,了解下一步的情 况,这就叫做察言观色。察言不失,犹如磁石取针。如此 如此方可因其辞,察其事,论万物,别雄雌。
强则戒骄逸,处安有备;弱则暗图强, 待机而动;用兵善乘虚蹈隙,出奇制胜。 为后世称道并沿用。
经济思想
“劝农桑,务积谷”、“农末兼营”、“务完物、无息 币”、“平粜各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夏则 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等至今对现代的经济建设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纵横之英—张仪
纵横家重要代表和实践家,主张秦
连横攻取山东六国,成功实施破纵
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战略;
人称其“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
下熄”
纵横家的主要管理思想
择交安民 崇尚智谋 重视游说 崇尚实用
择交安民
纵横家最注重外交,提出了“择交安民”的治国 主张。 纵横家认为外交活动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头 等大事,因此常常夸大外交活动的意义。
第二节:商家管理思想
代表人物
白圭 被司马迁视为中国古代“
治生”(经营管理)之血的 鼻祖;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与范 蠡一起创立学派“商家学派”。
范蠡
春秋末著名的政治 家、军事家、道家和经 济学家。
被后人尊称为"商圣"。
商家学派主要的表现
1 重视市场预测的思想 2 重视商业经营策略的思想 3 重视商业经营者素质的思想
“横”指“连横”,即一强连一弱以破获众弱,指以上六 国分别与秦国结盟的外交策略。
纵横家代表人物——纵横之英
创始人:鬼谷子
代表人物: 苏秦
张仪
代表著作:《鬼谷子》
《战国策》
纵横之英—苏秦
纵横家 重要代表和实践家, 阐述一治国思想:
“ 安民之本, 在于择交;择交而得, 则民安;择交不得,则民终 身不得安”
安民之本,在于择交;择交而得,则民安;择交 不得,则民终身不得安。
——苏秦《赵策二》
崇尚智谋
时逢乱世,纵横家特别推崇权谋。
今君相秦,计不下席,谋不出廊庙,坐制诸侯, 利施三川,使天下皆畏秦。
—— 《秦策三》
重视游说
游说术是纵横家让当权者接纳自己并推行外交策 略的主要手段。
纵横家重视游说,所以汇集游说的经验,总结出 一套游说术,作为学习的内容,也就成了纵横学 说的一部分。
•中国管理思想 史
小组成员:郑馨梅 陈瑶 曾必琳 帅凤霞 曾强红 刘正鑫 赵嘉丽
第一节 纵横家管理思想
一、纵横家管理思想概述 纵横家的学说被称为纵横短长之说,也可以称作纵横学,
是纵横家们进行外交活动的理论和方法,也是战国、汉初 人士成为纵横家所学习的内容。
“纵”指“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指战国时期齐、 楚、燕、韩、赵、魏等六国联合抗秦的外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