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学习法(PBL)设计案例-杨清孟

项目学习法(PBL)设计案例-杨清孟
项目学习法(PBL)设计案例-杨清孟

群学网主题探索课程 PBL编辑工具箱

主题探索 (项目学习) 课程设计

书面设计档案

一、课程基本资料

1. 课程标题:解三角形与测量问题

课程标题应以具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来设定,而且应能结合学校课程内容,并和生活或社区的情境连结。

2. 主要作者:杨清孟

3. 共同作者:

4. 适用对象:?国中小?高中?高职

(单选)

5. 适用年级:高中二年级

6. 主要领域:数学

7. 次要领域:自然

8. 关键字:数学、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9. 课程摘要:(二百字以内)

本节课的内容是《普通高中数学》必修5的《解三角形应用举例》的内容,测量底部不可到达的建筑物或高山的高度问题;使学生了解从实际背景中抽象数学模型,将“不可测”问题转化为“可以算”的问题,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

二、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设计的目的,系在营造学习气氛,并拉近学习主题与学生生活背景间的距离,让学生对课程主题有切身 (authentic) 的感受,以提高其学习的动机。

学习情境设计时,应掌握下列原则:

1. 将探究主题融入精心构思的生活化或与社区活动连结的情境,让学习具有实质意

义。

2. 情境应该能够带动或刺激讨论,鼓励学生去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

3. 让学生在情境中扮演一个角色,掌握角色任务及职责。

4. 应明确陈述预期的学习目标或学习成品的用途。

请写下您构思的学习情境:

解三角形知识本身是从人类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测量、航海等都要用到这方面的知识,本节内容具有显著的实践性,通过从实际背景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构数学模型、应用数学知识计算,进而解决问题;试想,如果需要测量学校科技楼的高度?需要测量什么变量?需要怎样计算?

三、学习任务设计

学习任务设计的品质,为决定主题探索课程成败的关键。学习任务的设计应採模组化并具有系统性,以便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发挥创意与多元思考,若为 STEAM 教育课程,更应融合创客教育的精神,让学生以实作成品来展示所学。

设计学习任务时,应掌握下列原则:

1. 将整体学习任务分割成数个小任务,明确指引学生进行探索的步骤与方向,并提供

必要的学习工具与资源。

2. 明确写下每项任务的具体要求,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

3. 配合学习任务需要,发展与设计学习鹰架,例如概念图、学习指引、架构图、或学

习单,甚至可拍摄微课视频,也应儘量安排实地参观或进行访谈,让学生在探究历程中保持有效率地学习。

4. 除了要求学生以文书或简报软体来整理学习成果之外,最好能协助学生使用数位相

机或摄影机来记录学习历程与心得,并鼓励他们以数位专题报告 (Digital

Storytelling)的方式,将学习历程与经验纪录并分享出来。

5. 指导学生製作数位专题报告时,应参照创客教育的做法,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

模式动手实作,并融入艺术教育 (Arts),力求作品的精緻性与感性。

6. 应安排让学生展示学习作品的机会,而为扩大学习效果,应尽量结合学习平台的功

能,进行线上展示或分享,并邀请家长观摩与提供回馈。

请写下您期待学生完成的整体任务与各子任务及其步骤:

任务一:播放视频介绍测量目标学校科技楼的基本情况,明确建筑物的显著特

征——底部不可到达,其次介绍测量前期的准备工作,

任务二:分组:(1)每小组6人,共8组;

(2)选出组长,明确各组员的任务分工(如谁负责测量、谁负责记录等)。

任务三:测量工具:量角器、卷尺、直尺、三角板、计算器等工具及其的使用;

任务四:测量数据、记录数据、整理数据,根据测得的数据画出设计图;

任务五:处理数据:利用测量的数据,应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进行计算出

科技楼的高度。

任务六:展示交流:各小组分别对方案进行交流:介绍方案设计、测量的过

程、计算的结果和对结果的反思,展示实验报告和设计图,其他小组如有质疑可以现场提出,由交流小组成员现场回答解释。四、評量設計

學習評量的設計,不但要能協助學習者評估自己的學習狀況,並能幫助教學者評估課程的實施成效,而評量的內容,也可做為學習者在學習歷程中的學習重點指引。

評量的格式應採用多元評量與同儕評量的形式,除了審查學生是否達到課程設定的學習目標之外,也應留意學生在獨立思辨能力、複雜問題解決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創新能力、與資訊應用能力等核心素養上的表現。

若在學習任務中要求學習者進行數位專題報告(Digital Storytelling) 來統整學習歷程與成果,則建議在評量設計時,應明確揭示數位專題報告評量準則:

1.是否明確聚焦在學習歷程與心得?

2.是否表達學習的熱情?

3.在資訊應用技能方面,是否能有效地使用文字、圖像、聲音、及視訊整合成感人的作

品?

4.影片 (或簡報檔案) 中的文字陳述及口語表達能力是否清晰順暢?

5.報告之製作,是否能展現創造力與美感?

請寫下您的評量設計:

四、评量设计

学习评量的设计,不但要能协助学习者评估自己的学习状况,并能帮助教学者评估课程的实施成效,而评量的内容,也可做为学习者在学习历程中的学习重点指引。

评量的格式应採用多元评量与同侪评量的形式,除了审查学生是否达到课程设定的学习目标之外,也应留意学生在独立思辨能力、複杂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与资讯应用能力等核心素养上的表现。

若在学习任务中要求学习者进行数位专题报告 (Digital Storytelling) 来统整学习历程与成果,则建议在评量设计时,应明确揭示数位专题报告评量准则:

1. 是否明确聚焦在学习历程与心得?

2. 是否表达学习的热情?

3. 在资讯应用技能方面,是否能有效地使用文字、图像、声音、及视讯整合成感人

的作品?

4. 影片 (或简报档案) 中的文字陈述及口语表达能力是否清晰顺畅?

5. 报告之製作,是否能展现创造力与美感?

请写下您的评量设计:

解三角形与测量评量表

任务一:播放视频介绍测量目标学校科技楼的基本情况,明确建筑物的显著

特征——底部不可到达,其次介绍测量前期的准备工作,

任务二:分组:(1)每小组6人,共8组;

(2)选出组长,明确各组员的任务分工。明确各组员的任务分工(如谁负责测量、谁负责记录等)

任务三:测量工具:量角器、卷尺、直尺、三角板、计算器等工具及其的使用

任务四:附图测量数据、记录数据、整理数据,根据测得的数据画出设计图;

任务五:处理数据:利用测量的数据,应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进行计算出

科技楼的高度。

任务六:展示交流:各小组分别对方案进行交流:介绍方案设计、测量的过程、计算的结果和对结果的反思,展示实验报告和设计图,其他小组如有质疑可以现场提出,由交流小组成员现场回答解释。

儿童英语项目教学法PBL教学案例

儿童英语项目教学法PBL教学案例 当中国老师根据课本内容照本宣科时,美国老师在策划小项目选题,引导孩子们制定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当中国孩子在为考试分数发愁时,美国孩子在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查找资料,为自己的项目实施寻求素材,以上教学案例在瑞思学科英语课堂上时常出现,因为这展现了中美儿童英语教学方式的截然不同的两种教学法,作为美式教育的率先垂范者,瑞思则采用的是项目教学法PBL来引导中国孩子学习儿童英语。 瑞思课堂实施的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顾名思义是指,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强调以孩子为主体,老师为引导,依托设定项目主题和学习方式,让孩子自主观察、分析、探究、展示与分享,锻炼孩子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具体地来讲。对孩子们来说,项目,可以是一次家庭作业,制作一本英文小书等。就像玩跳皮筋,也可以看成一个小项目管理,这非常适合6-12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英语学习的孩子们,在没有成人参与的情况下,孩子们有自己的规则,自主分组,分组中孩子也会考虑如何分配跳得好的和跳得不好的,以及好的怎么带着不好的等。管理项目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孩子的统筹能力、时间管理、自我管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在更深层次的学理层面上,这一教学法的提出,是由教育专家弗雷德·海因里希教授在“德国及欧美国家素质教育报告演示会”上,以一则实例介绍项目教学法:首先由学生或教师选取一个“造一座桥”的项目,学生分组对项目进行讨论,并写出各自的计划书;接着正式实施项目,利用一种模型拼装桥梁;然后演示项目结果,由学生阐述构造的机理;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估。通过以上步骤,可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并促使其在提高动手能力和推销自己等方面努力实践。 当这一教学法与瑞思结合后,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中国化,即孩子们通过讨论设计项目选题——制定项目计划书——进行项目分工、明确职责——调查、分析数据——总结项目成果,制作演讲PPT等步骤,进行项目管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比中国“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而言,美国教育则更强调孩子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科英语的项目教学法是美国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与典型案例分析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与典型案例分析 (发表日期:2010-12-23 09:15)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我要分享 周明虎汪木兰封世新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67 摘要:总结了“项目教学法”基本程序和实施模式中“确定项目任务—制定工作计划—组织项目实施—检查考核评估—总结评比归档”5个阶段,分析了项目教学法和常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的显著区别,然后以数控加工与维修专业方向实施系列化项目教学为背景,详细介绍了“CAD/CAM应用”和“数控机床电气设计安装”两个项目教学典型案例的具体实施过程,为推广应用项目教学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教学改革;大工程观 1998年,南京工程学院先进制造技术工程中心与德国政府合作共建“南京自动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简称BAN项目),旨在学习借鉴德国高等工程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开展应用型高等工程(职业)教育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并采用了德国“3+1”的教学模式,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数控加工与维修专业方向作为试点,进行了“小范围、大幅度”的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项目教学法”,经过十多年的改进与完善,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培养的专业人才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在全校名列前茅。为此,本文主要对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和总结,为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以现代认知心理学思想、自适应学习理论和探索性学习架构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人人参与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全过程。其目的是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出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科学研究和分析问题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等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法”的执行全过程包括收集信息、确定项目、制定计划、实施落实、成果展示与结果评价等。一般情况下,其基本程序和模式至少应包括以下5个阶段: 1.确定项目任务 通常由教师围绕专业能力培养要求和专业知识模块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并与学生一起充分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实现目标和具体任务。 2.制定工作计划 以学生为主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流程,并注重同学之间的交流以及与指导教师之间的沟通,力保项目计划切实可行。 3.组织项目实施 确定学生各自的分工和合作的形式,并按照自己制定的步骤和程序有效地开展工作。在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 职业教育专业具有鲜明的职业属性,因此其教学法研究必然带有鲜明的职业特征,即职业教育教学法的研究必须是针对某一职业群的。国内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以培养能力为目标,主要包括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参观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模块式教学法。本文主要针对职教中项目教学法为主,展开介绍讨论。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由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儿童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共同创制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是当今国际教育界十分盛行的一种教学法。 二、项目教学法特点 1.模块化教学 项目教学法整个教学模式是以项目为中心,围绕达成项目的完成来组织教学过程,所选项目紧扣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可裁剪设计,通过模块分割,不仅缩短了学习、培训时间,也提高了教学效率,丰富学生实践技能。 2.目标指向多重性 通过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多元化的组织教学形式,使教学课程体系得到完善。 3.可控性好 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项目全程,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遇到学习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在实践中教师也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使学生高质量的完成任务。 4.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从课程知识的原理入手,结合控制要求,自行设计项目实施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查阅资料,完善知识结构,通过边实践边学习,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能力,同时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达到理论与技能双赢的效果。 三、项目实施和总结评价

项目式教学案例

盐港中学项目式教学案例展示 大梅沙海边栈道有害植物调查及防治对策 视频(或照片):学生在大梅沙海边栈道跑步。 现场: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跑步入场。甲停下来: 甲:好漂亮的景色呀!我们休息一下,来欣赏欣赏这碧海蓝天、鸟语花香吧? 三位同学响应:好嘞! 航拍视频——美丽的海边栈道。 学生乙:你们看,好漂亮啊,这紫色的喇叭花! 丙:还漂亮呢?我听生物老师说,那是有害植物——五爪金龙。 甲:什么有害植物?我看所有植物都是有益的,它们都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乙:我不是大树,我是一棵小草。大地紧裹着我的根须,给我生命,给我营养,给我英雄般的情操! 甲:我是春天的使者,我是绿色的信号…… 丙:打住,打住!(做手势“打住”)。你们看:(屏幕显示五爪金龙使榕树致死照片),这就是榕树,被五爪金龙缠绕、覆盖,都枯死了! 丁:在生态系统中,任何植物都有它自己的作用。但,这些五爪金龙生长在了它不该生长的地方。 丙:老师说,有害植物还有好多好多呢! 甲、乙:好多?还有多少?

丙:两百多种。 丁:这两百多种中,有一百多种是外来植物。 甲、乙:这么多有害植物,你们都能识别? 丙:哪能认识这么多有害植物啊。 丁:那我们还是要去请教生物老师吧! 视频:生物老师在海边栈道上课。(10秒) 甲、乙、丙:我们明白了,有害植物就是危害其他生物的恶性生长植物。 丁:我们可以做一些关于有害植物的调查呀。 甲乙丙:那咱们说干就干! 丁:要是有本识别有害植物的资料就好了! 甲拿来《校园植物识别》,并向观众展示。 甲:有啊!这是我们学校老师编写的校本教材。甲拿来《校园植物识别》,并向观众展示。来,我们就对照这本《校园植物识别》认识有害植物吧。(将课本发给乙、丙、丁,开始辨认植物)。屏幕上分别展示不同的有害植物,美术生入场画植物。 丙:你们看,This is Lantana(马樱丹),课本上说这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的有害植物。[l?n'tɑ?n?] 丁:That is kudzu(野葛)。['k?dzu] 甲:That,s wedelia(黄花蟛蜞菊)。 乙:Look,Bidens alba(白花鬼针草)。 甲、乙、丁:It,s thatch(茅草)。[θ?t?] 丙:课本上说,茅草可厉害了,只要有它的地方,其他植物几乎没有立足之地了。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的比较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的比较 在新一轮的职业专业课程改革中,教学方法的改革显得尤为突出。行动导向教学法,被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其中倍受推崇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有时很难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区分开,因为这两种教学法都是实践性教学方法,需要设置教学情境(任务、项目),由学生分组完成教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具体很强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教学活动结束时,由学生、教师共同对活动成果进行评价。但两种教学法之间又有差异。本文对这两种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并对“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初步探索。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或者学生根据教学要求提出有实际意义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任务”,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自己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具体的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完成相应的“任务”。当学生完成这个任务后也就建构了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识。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1)任务驱动,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2)目标具体,内容实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清楚明确,能更好地指导教学过程,也可以更好地评价教学效果;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不求理论的系统性,只求内容的实用性。

(3)做学一体。任务驱动教学法打破长期以来的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局面,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4)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5)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将某门专业课程按类别分为若干技术或技能单元,每个技术或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应用该项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作业来结束,并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教学。简而言之,项目教学就是师生为完成某一具体的工作任务而展开的教学行动。项目教学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方案。“项目教学法”的特点:(1)在教学内容上:不再用以前的以“知识点”为线索的方式,而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及信息时代的需求,改用以“项目”为线索,以“子项目”为模块,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特别是强调所学知识要与时代同步。(2)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根据“项目”的需求来学习,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寻求知识,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由“学会”到“会学”。(3)在能力培养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会积极地去思考、探索。每个人的思路、想法不尽相同,老师可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交流,并适当地给予点评和鼓励,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既调动和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4)在就业指向上,因采取的项目全都来

项目教学法应用案例教学内容

项目教学法应用案例

项目教学法应用案例 ——银行存款的清查 项目教学法是以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是从职业的实际出发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事例作为教学的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问题的要求搜集、选择信息资料,通过小组的共同研究,努力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或完成任务。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活动中,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学生划分为若干个项目小组,按照项目任务的要求,通过小组的分工协作,学生独立制订计划并实施计划,完成项目任务。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仅仅起一个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项目教学法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使其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效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方法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在讲授《财务会计》这门课时,教师应该尽量选择合适的内容使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以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更深入地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 在最早的项目教学法中,主要是采用独立作业的组织方式。随着对职业教育要求的提高,现在越来越多地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沟通、协作等关键能力,因此,也就更多地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即共同制订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

项目教学法一般按照下面五个教学步骤进行:(1)确定项目任务。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的任务设想,然后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2)制订计划。由学生制订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3)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之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4)检查评估。首先学生进行自我评估,然后由教师对项目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评分。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通过对比师生的评价结果,找出造成评价结果差异的原因。(5)归档或结果应用。作为项目的实践教学产品,应尽可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因此,项目工作的结果应该归档或应用到公司的生产教学实践中。 “在一节课的时间内你能对企业的银行存款进行清查吗?”通过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银行存款进行清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完成的项目。 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做中学,做中教”,教学的重点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行为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实操能力。今天我们就是要求大家通过完成银行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来学习对银行存款的清查。 一、教学对象分析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三、教学内容分析 四、教学方法应用条件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案例【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项目式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案例【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项目式教学 法】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项目式教学法是新课程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展应用并生成新知识的技能。本文主要阐述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式教学法的定义、内涵、特征、注意点等。 新课程要求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能,形成信息素养,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应用于生活,勇于创新,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与信息社会的价值观与责任感。 信息技术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是学科发展的辅助工具。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教育、经济和政治等领域,并推动全社会的信息发展,但笔者从日常的教研听课中发现,在信息技术新课程中全面实施“项目教学”还存在很多的虚假现象。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地改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信息技术教师值得去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1 项目式教学的定义

“项目式教学”是一种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就是把 日常生活中项目及其管理的理念应用于教学,从实际生活的问题出发,通过划分小组,扮演社会生活中的职位角色并借助社会生活资源开展探究活动,运用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解决一系列项目中的问题,最后汇总并将项目研究结果公示。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被称为基于项目的学习。 项目式教学是传统灌输式教学的一种补充,它有许多优点:学 生在完成项目式教学的过程中能体验知识、技能获得再运用的过程,学会探究,去实现知识的建构和迁移,提高自身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领域,项目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一种体现。 2 基于项目式教学的信息技术课现状分析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相互渗透。虽然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作为新兴课程,在中学已开设多年了,中学信息教师都有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基本都只强调“知识与技能”,而忽视其他两个重要方面的目标培养。新课程强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即“项目式教学”,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开设都以“项目式教学”层层展开。“项目式教学”要求学生在一定的课时内完成

德国双元制-项目教学法典型案例

《普通车床加工工艺》 德国双元制-项目教学法典型案例 一、课题分析 (一)、教学引导:导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景描述,教学短片展示加工现场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并由学生提出本次学习任务,积极思考并举例,使学生对本课题有充分认识和理解,从而启发学生对下阶段学习的思考。 (二)、教学切入:提出项目,供学生决策选择。教师根据学习任务特点,提出若干项目任务,并将学生分组理解工作任务和要求,积极思考并举例,提出本组学习项目。 (三)、教学难点:项目计划,学生分小组独立组织制定。教师提供本次学习任务所需相关资料、信息和与项目相关硬件等,分组由小组成员查找相关信息、知识、及能力需求,充分讨论、理解项目任务,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书,教师在本阶段引导、巡视、交流、答疑,分组论证,充分讨论、理解和做好项目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四)、教学重点:项目实施,小组独立实施操作。教师巡视、观察、记录,小组每人都参与全过程并做好全过程信息的搜集和记录。 (五)、教学实效:评估,学生与教师共同评价。问卷、总结,小组记录整理、讨论、互评,代表示范,自我评价,教师通过点评、问卷和总结等方式对本项目教学做。 (六)、教学方法:激励法、引导文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演示PPT、教学短片、实际操作训练等。 (七)、教学特点: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精神和独立决策能力。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引导、协助和学习过程中相关的服务工作。 (八)、教学地点:机械加工实训车间及附属教室,第二培训年/240分

钟。 二、职业实践 (一)、现实意义:在机械制造中,技术工人对所操作机床的工作原理、结构、操作要领、日常维护和维修都必须清楚,这是保证生产、保证质量、保证安全的前提。同时应培养机械加工中安全操作规范,文明生产习惯;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行为能力等。 (二)、将来意义:通过C6140机床操作学习,有利于对后面车床的车削加工工艺、加工方法、质量控制、维护维修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有利于加工实践中正确处理好机床操作、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等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內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甚至独立决策的能力。 (三)、典型意义:C6140普通车床的相关操作知识的学习;它是车削零件加工最基础但又必须具备的知识;它是指导实践学习的钥匙;它是工厂生产加工装备中最常见的设备之一;它是车床中众多型号当中的常用型号。相关知识对其它型号车床以及其它类型机床的学习都具有帮助和推动作用。 三、初始情境 所授课班系高二机电(1)班,学生26人,其中女生5人,男生21人,住校生20人,走读生6人,年龄在16-19岁之间,其中10人学习较好,5人综合评价为后进生,大多来至农村,只有4人在城市,留守学生15人。班级总体上班风正,学风浓,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较强,学生自我教育,独立意识较高,因此在教学中能较好的与老师配合。 现在学生已初步具备制图、识图、机零机原、检测和电工技能等专业知识。 四、决策目标 (一)、专业目标:熟悉C6140普通车床的工作原理,结构、机床操作知识以及安全、文明生产规定。同时培养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素养;注重机床时常的维护维修保养。

案例详解项目式学习

案例详解项目式学习 什么是项目式学习?是不是在教学中加点手工劳作、小组讨论,或是最后有一个可视的展示成果就可以称之为项目式学习呢?当然不是这样!如果不能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主动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技能的话,即使最终成果是一个项目也不能称其为项目式学习。配图为悦谷项目式学习实例之一:师生共制空气净化器 前阵子,有一位读者私信给我,问我能不能写一写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以下简称PBL)。PBL在美国的中小学里是比较常见的学习方法,我个人也非常喜欢。搜了下微信上关于项目式学习的文章还真不少,看来PBL在国内教育圈也很火! 但是仔细拜读了几篇关于项目式学习的微信文章之后,我发现这个概念虽然受欢迎,但是很多老师和家长对它的理解似乎有些偏差。 并不是只要在教学中加入点手工劳作、小组讨论,或者是最后有一个可视的展示成果就可以被称为是项目式学习。 如果不能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主动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技能的话,即使最终成果是一个项目(project)也不能称其为项目式学习。 什么是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地收集信息、获取知识、探讨方案,以此来解决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并不一定是一个现实世界真实存在的问题,而是说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现实生活中会用到的技能,比如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决策能力等等。 因此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不仅仅要求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学科知识,还要

懂得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将这些知识学以致用。 关于项目式学习的定义可以写得很长很详细,但不熟悉它的人还是很难想象出PBL在课堂中具体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接下来,小绿想跟大家分享几个美国中小学课堂中使用PBL的真实活动案例。 我是鸟类学家 这个活动是我在培训实习期间,我的指导老师在她的班上(三年级)进行的一个科学教学活动。在美国加州科学三年级教学大纲里有这样一条:动物和植物的形态特征是为了帮助他们在特定环境中生存繁衍。 这个“我是鸟类学家”的PBL活动就是围绕这一教学大纲来设计的。大纲很简洁,只有这一句话,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教这个知识点呢? 传统教学传统教学模式通常会有这样几个步骤: 1. 确定要研究哪一种动物或植物 3. 了解这个生物在形态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4. 这些形态特征是如何帮助该生物适应环境 5. 最后让学生用海报或者演讲报告的形式把所学知识总结展示出来 在上面这个传统式教学活动中,虽然最后的成果是一个项目——图解海报,但并不能称之为项目式学习。因为在这过程中,并没有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虽然形式很漂亮,但本质上依然是老师讲学生记的传统学习模式。 项目式学习 再来说说我当时的指导老师是怎么把这堂课设计成项目式学习的。 首先她给学生看了不同鸟类的照片,大家一起讨论了这些鸟彼此之间的不同之处:有的喙很尖很长,有的喙则短平;有的脚上有蹼,有的则是犀利的爪子;有的羽毛颜色鲜艳,有的则颜色灰暗。

几种主要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介绍

几种主要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介绍 项目教学法概述 一、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的教学方法。一个项目是一项计划好的有固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工作,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可以看到的产品。在项目教学法中,项目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给你55分钟,你可以造一座桥吗? 二、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1)以项目为主线,注重过程.(2)问题导向。(3)产品导向.(4)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5)学生主体。(6)教师主导。(7)适合于复杂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施程序 1.确定项目 原则上,项目教学法中的项目要基于所有现实问题进行开发,这样的话,项目的目标和其中的任务就能与职业现实紧密联系.教师的任务是开发一个与职业工作实践密切相关的项目主题,项目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应同时包含理论和实践两个元素,项目成果能够明确定义将设计的项目融入到课程教学中确保项目工作进行的空间、技术、和时间等前提条件。 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应由项目所有参与人员共同确定。项目可由教师单独确定,也可由师生共同确定,也可由学生围绕教师的要求自主确定.这样能够有效激励参与人员来实施项目,并唤起所有参与人员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一个项目又可以分为2―3个子项目或任务。有些难度较大项目提供给有能力的学生. 2。制定计划 本阶段中心任务:学生通过调研、实验和研究来搜集信息、来决策,如何具体实施完成项目计划中所确定的工作任务。教师提供相关参考资料,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获取有关的信息,补充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实例

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实例: 教学实施过程 1.提出项目要求 某学校校园办公网络改造工程已接近尾声,使用智能化交换机重新改造的网络,更加安全、稳定、智能性,大大提高学校的办公效率,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为加快学校内部信息的传递与浏览速度,学校最新购置了一台服务器,假定你是该校的网管,要求你将该服务器安装配置为Windows2008服务器系统,同时在新安装的Windows2008服务器使用IIS配置发布学校内部网站,教师在学校内部可以通过 http://192.168.1.100正常访问该W eb站点。 学校要求把所有教师的教学信息、课程教案、培训教材、培训文档资料、优秀课程的视频课件等都集中存放在FTP 服务器上,以方便分布在各个部门的教师和各年级的学生都能浏览到FTP 服务器上的教学资源,请在W indows2008中架设FTP服务器,并允许学校教师可以使用ftp://192.168.1.100访问FTP空间。 为更加方便学校教师访问服务器,学校要求网管在该服务器上配置D NS服务,负责学校内部域名的解析工作,使学校教师通过https://www.360docs.net/doc/7515785394.html,就可以访问公司内部的Web服务器。 为方便学校内部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规范化管理,学校决定在学校内部开通校内电子邮件系统,实现教师之间邮件的快速传递,请在W indows2003中架设电子邮件服务器。 2.进行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的具体内容如表18.1所示。

3.进行相关知识讲授 为保证学生具有完成本项目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有所了解,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进行:请说明Windows Server2008与Windows Server 2003相比有何差异?什么是IIS服务器?FTP的作用是什么?……教师根据回答进行总结,并针对学生尚未清楚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完成服务器架设,教师必须保证学生清楚的前提知识包括:Windows Server2008系统的特性;Windows Server2008系统的版本;建立网站的几种方式;IIS的含义以及其可以提供的服务;FTP含义及其应用;DNS 和区域的含义。同时,为保证学生自主与协作学习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教师要根据项目归纳中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提供相关图片、资料文件和网络设备供学生进行参考和使用。 设计说明: 一般来说,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流程是:创设情境——呈现项目——自主协作完成项目——总结评价。但是,这并不代表在教学过程中不存在或者不能存在讲授过程,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来说,必要时需要增加知识讲授或技能演示环节(本案例中增加了知识讲授环节)。作用主要体现,首先可以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项目驱动非常强调学生自主建构的能力,但是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而言,其学习能力相对较差。教师在项目开始初期有必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帮助,建立学生完成任务的基础,避免出现因为无法下手而完不成项目的情况,甚至丧失对于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第二,可以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引导性帮助。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通常具有一定的难度,集知识性和操作性于一体,如果不重视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学到的仅仅是会机械操作。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抓住基本内容,理清思路,渗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4.组织学生进行分组 服务器的搭建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项目,因此采用分组方式来进行。根据本项目要求,将5-6名学生组成一个工作小组。首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配,做到每个小组中必须好、中、差的学生搭配合理,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小组成员可自行推选出一名组长(或称项目经理),必要时也可由教师指派组长。 5.项目实施 (1)方案设计 工作计划的制定需要项目小组通过学习材料的学习,针对工作任务的要求,选择具体的实施方案,再通过小组的讨论,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根据分析结果和项目实施方

《EXCEL公式与函数的使用》项目教学法教学案例设计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教程(Windows环境) 《Excel公式与函数的使用》项目教学法教学案例设计 江苏省无锡立信职教中心校王栋松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学生在自己关心、熟悉的情境中,认识电子表格中一些常用的函数,学会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学会格式化表格。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同学及网络的帮助下,感受学习Excel函数的使用方法,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能力。 (二)课题分析 本节课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教程(Windows环境)》中《Excel公式与函数的使用》的内容。本节课利用网络环境,创设信息化的教与学环境,利用学生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例子,让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说、做、学,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同学交流合作,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学习知识。通过自己的讨论交流进行探索和实现问题的解决,形成一定的知识解决模型,并最终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重点:Sum、Average、Max、Min、Countif等函数的使用 难点:如何按成绩来排名次 (三)教学策略分析 1 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有了一般计算机水平的能力,能熟练打开和保存Excel工作簿文件,对Excel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对于数据填充有了较充分的认识,有对数据排序的能力,具有格式化电子表格的能力。 2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计算机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项目教学法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成为知识传播者;问题情境的创设者;尝试点拨的引导者;知识反馈的调整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下,小组合作交流中,利用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新知,自主学习。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有师生评价、学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在课堂上利用明确、无误的工作表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作出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采用这种项目教学法,既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可让学生掌握新的Excel知识。(四)教学准备 共50台计算机,全部联网,有电子教室软件。

项目教学法应用案例

项目教学法应用案例 ——银行存款的清查 项目教学法是以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是从职业的实际出发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事例作为教学的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问题的要求搜集、选择信息资料,通过小组的共同研究,努力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或完成任务。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活动中,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学生划分为若干个项目小组,按照项目任务的要求,通过小组的分工协作,学生独立制订计划并实施计划,完成项目任务。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仅仅起一个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项目教学法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使其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效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方法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在讲授《财务会计》这门课时,教师应该尽量选择合适的内容使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以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更深入地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 在最早的项目教学法中,主要是采用独立作业的组织方式。随着对职业教育要求的提高,现在越来越多地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沟通、协作等关键能力,因此,也就更多地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即共同制订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 项目教学法一般按照下面五个教学步骤进行:(1)确定项目任务。

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的任务设想,然后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2)制订计划。由学生制订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3)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之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4)检查评估。首先学生进行自我评估,然后由教师对项目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评分。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通过对比师生的评价结果,找出造成评价结果差异的原因。 (5)归档或结果应用。作为项目的实践教学产品,应尽可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因此,项目工作的结果应该归档或应用到公司的生产教学实践中。 “在一节课的时间内你能对企业的银行存款进行清查吗?”通过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银行存款进行清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完成的项目。 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做中学,做中教”,教学的重点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行为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实操能力。今天我们就是要求大家通过完成银行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来学习对银行存款的清查。 一、教学对象分析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三、教学内容分析 四、教学方法应用条件 设计方案

项目教学法在教学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项目教学法在教学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通过任务驱动,行动导向,项目管理来完成学习目标。 从学生的角度说,“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它适用于学习各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从教师的角度说,“项目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电类专业是实践性强的专业,2007年12月开始,我们根据该专业的特点,要求机电专业教师采用了项目教学法教学,机电组教师在项目教学方面做了许多大胆的尝试,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2008年9月开始项目教学法在全校铺开,是否采用项目教学成为了本学期优质课评比的重要标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我们发现,在运用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在这里与大家一起研讨。 (一)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项目教学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是“双师型”的教师,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或主持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咨询员、伙伴、朋友、导演等角色出现在学生中,教学方法由注重“教法”转变为注重“学法”,为此,要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心血。项目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角色转换有两重含义:一是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二是从讲台上讲解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示范、指导、共同学习。项目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明确自己所担当的角色,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的灌输被动接受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可有可无、无事可做,而是比传统教学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更加不可缺少。因此,不能认为只有站在讲台上讲课才是教师的本分。在项目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搭起支架;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在任务完成后及时做好评价工作。 此外教师要树立用教材的观念。“用教材”要求教师对现有教材进行处理,除了根据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要求对教材内容及时进行适当增删外,在教学设计时还要具体对每个项目的内容进行处理,以应用为目标,根据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要求,打破教材体系,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的思路,重新设计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 (二)项目设计 项目设计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可实践性,以保证学生可操作,并有收获。因此,项目的设计应采用结构化的方法,自上而下,逐步细化的原则;项目的实施,则采用自下而上,由易到难,逐步完善的原则进行。 第一,把好项目设计关。 “项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项目”设计、编排非常关键。“项目”设计要有明

应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机械制图案例教学

应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机械制图》教学案例 设计 我国传统职业教育模式的教学方法是以“知识为本位”,强调学科知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在教学上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强调识记,但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这与当今社会强调实用技能,强调知识创新等素质教育不能同步,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教学改革极其迫切。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项目教学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我便利用此法,根据《机械制图》的学科特点,以齿轮油泵泵体的零件图设计与绘制为例,并结合CAD,设计了这篇教学教案。 一、项目要求 根据工厂提供的齿轮油泵,完成泵体的测绘,表达方案选择、草图绘制,并根据草图利用CAD完成泵体零件图的绘制。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学生在实际工作的情境中,了解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能用正确的画图步骤徒手绘制零件草图。 (2)根据零件草图用CAD绘制零件图,综合使用绘图命令,掌握平面设计的图形绘制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 三、项目分析(展示一张工厂车间的零件图) 本项目是将CAD软件与实际工厂中的零件图绘制结合,绘制出一张实用的零件图,让学生亲身感受说、做、学,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同学交流合作,通过彼此的讨论交流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能够与行业零距离接轨。 重点:(1)零件测绘、草图绘制的一般过程。 (2)绘图命令的综合使用以及平面图设计的一般工作流程。 难点:灵活运用各种知识,设计出更加人性化的方案。 突破重点、难点:(1)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项目。 (2)教师帮助个别学生提高水平。 四、教学策略分析 1.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测量工具的使用及CAD绘图的基本命令,能够熟练使用CAD进行零件图的绘制和技术要求的标注。

研讨式、项目式三种教学方法的参考解释

案例式、研讨式、项目式三种教学方法的参考解释 1.案例式教学 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在传授了基础知识之后,通过科学的案例选择,在课堂上采用问答式的讨论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论证自己结论的正确性,从中得出合理的结论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大量的案例,在学生现有的知识的基础之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向,激励学生的创新活动,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真理,而不是完全依赖于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来习得知识。这种方式得出的真理,会给学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经过自己思考得出的结论,往往会比传授型教育得来的知识理解得更彻底,记忆得更深刻。 2.研讨式教学 研讨式教学是用研讨的方式开展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通过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然后师生共同查找资料,研究、讨论、实践和探索,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自主学习;二是研讨活动的实践性,即活动内容来自“现实世界”;三是问题性,即研讨的目的旨在解决实际问题。研讨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者,工作重心从“授”转变为“导”,教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的模式,体现了教学民主化、个性化。 3.项目式教学 项目式教学是一种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法尝试通过实施一系列完整的教学项目,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它以任务为导向进行教学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 百科名片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目录 基本含义 发展历史 理论基础 核心 一般流程 作用 特点 推广 编辑本段基本含义 跨专业课程又称为项目教学法,它是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为了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习惯于一个完整的方式,所设置的“项目”包含多门课程的知识。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编辑本段发展历史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 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项目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基础上的现代教育的一种形式,它以大生产和社会性的统一为内容,以将受教育者社会化,以使受教育者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社会现实与发展为目的,即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编辑本段理论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我国台湾推行新课程体系中“十大能力”的第九条规定“激发主动探究和研究的精神”,第十条规定“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内地当前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设置研究性学习,改变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学习环节,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以及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的机会。2003年7月德国联邦职教所制定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它具有的特点: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这里的能力已不仅是知识能力或者是专业能力,而是涵盖了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动作(包括项目洽谈、报价、合同拟定、合同签署、生产组织、售后服务)的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 编辑本段核心 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的让学生

项目学习法(PBL)设计案例-杨清孟

群学网主题探索课程 PBL编辑工具箱 主题探索 (项目学习) 课程设计 书面设计档案 一、课程基本资料 1. 课程标题:解三角形与测量问题 课程标题应以具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来设定,而且应能结合学校课程内容,并和生活或社区的情境连结。 2. 主要作者:杨清孟 3. 共同作者: 4. 适用对象:?国中小?高中?高职 (单选) 5. 适用年级:高中二年级 6. 主要领域:数学 7. 次要领域:自然 8. 关键字:数学、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9. 课程摘要:(二百字以内) 本节课的内容是《普通高中数学》必修5的《解三角形应用举例》的内容,测量底部不可到达的建筑物或高山的高度问题;使学生了解从实际背景中抽象数学模型,将“不可测”问题转化为“可以算”的问题,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 二、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设计的目的,系在营造学习气氛,并拉近学习主题与学生生活背景间的距离,让学生对课程主题有切身 (authentic) 的感受,以提高其学习的动机。 学习情境设计时,应掌握下列原则: 1. 将探究主题融入精心构思的生活化或与社区活动连结的情境,让学习具有实质意 义。 2. 情境应该能够带动或刺激讨论,鼓励学生去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 3. 让学生在情境中扮演一个角色,掌握角色任务及职责。 4. 应明确陈述预期的学习目标或学习成品的用途。 请写下您构思的学习情境: 解三角形知识本身是从人类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测量、航海等都要用到这方面的知识,本节内容具有显著的实践性,通过从实际背景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构数学模型、应用数学知识计算,进而解决问题;试想,如果需要测量学校科技楼的高度?需要测量什么变量?需要怎样计算? 三、学习任务设计 学习任务设计的品质,为决定主题探索课程成败的关键。学习任务的设计应採模组化并具有系统性,以便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发挥创意与多元思考,若为 STEAM 教育课程,更应融合创客教育的精神,让学生以实作成品来展示所学。 设计学习任务时,应掌握下列原则: 1. 将整体学习任务分割成数个小任务,明确指引学生进行探索的步骤与方向,并提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