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利用课文插图教学资源的策略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61191135.html,

有效利用课文插图教学资源的策略探究

作者:何月燕

来源:《新校园(下)》2016年第07期

摘要:课文插图资源是一种形象化的课程资源,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

起着画龙点睛、辅助衬托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插图资源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和想象等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插图资源;有效利用策略

课文插图是编者根据课文的内容和特点精心编排设计的,是教材的“第二语言”,作为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形象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插图,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提高教材资源的整体使用率。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共有63幅插图,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插图在教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此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有效利用插图,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一、利用插图,激趣导入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及深入探究的热情。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生动有趣的插图能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的导向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如《长城》一文,课文配有三幅插图,非常直观地把长城的壮观景象呈现在学生眼前。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看插图,说说长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兴趣很浓,有的说长城很长,像一条长龙;有的说长城连绵起伏,一眼望不到边;还有的说长城的设计很巧妙……先从图了解文,再从文进一步识图,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又如《爬山虎的脚》一文,文中配有两幅插图,一幅是爬山虎,一幅是放大版的爬山虎的脚。在教学时,我先从课题与插图导入,让学生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学生观察得很细致,把爬山虎的脚的样子描绘得很形象。在此基础上,我提问:“叶老先生又是如何描写爬山虎的脚呢?”为了探个究竟,学生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文本的学习中。

二、借助插图,展示意境

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图文并茂的课文插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读懂文本,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和表达的情感,而且能给学生更多想象的空间。在诗歌的教学中,更突显其独特的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