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
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垂体腺瘤的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0%,手术切除是其首先治疗方法,尤其经蝶窦手术以其创伤小、安全省时,手术并发症少而被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师广泛采纳。
经蝶窦人路也有多种的改革方式:其主要有经筛窦、经口鼻蝶和经蝶入路三大类。
近年来,经鼻蝶入路有被普及的趋势,其应用中又分为经鼻小柱中隔入路、经鼻前庭中隔入路、经单鼻孔中隔蝶窦入路和经单鼻孔直接蝶窦入路的不同方式。
我科自2013年11月至2016年4月,采用经单鼻孔中隔蝶窦入路对15例垂体腺瘤病人施行了手术治疗,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中,男4例,女11例。
年龄22~48岁,病程5月2年,平均10月。
首发症状头痛13例,闭经或月经失调8例,溢乳5例,视力视野减退4例,多尿1例。
内分沁激素水平增高11例:术前测定催乳素(PRL)水平升高9例(90-1375UG/L,平均368UG/L),生长激素(GH)增高2例分别为28.59UG/L和30.26UG/L,甲状腺素T3、T4增高1例。
MRI和或CT示鞍内及鞍上占位,无显著的鞍旁侵袭且蝶窦气化良好,蝶窦中隔偏侧2例;按照垂体腺瘤的分类:微腺瘤(直径〈10〉2例,大腺瘤(直径10)13例。
术前3天以氯霉素液滴鼻3~4次/日,口服泼尼松5mg/次,3次/日。
手术前日剪除鼻毛并清洗鼻腔。
选右侧鼻孔入路,手术时行气管插管全麻,取病人30度角仰卧位。
术野及鼻腔内用碘伏消毒、铺巾。
右侧鼻孔内放入1:1000肾上腺素溶液浸湿的棉片,使鼻粘膜血管收缩以减少术中出血。
安置显微镜,先将扩张器置于术侧鼻孔开口处,缓慢逐渐撑大,以避免快速扩大将鼻孔撕裂,在鼻中隔中段,即软骨与骨性鼻中隔交界处,在粘膜上纵切一小口,分离骨性鼻中隔两侧粘膜后卡放进扩张器,切除骨性鼻中隔。
找到骨性隆起结构的蝶嵴,作为中线标记,寻找到蝶窦开口,在其连线之下打开蝶窦前壁至直径约2厘米,剥除蝶窦粘膜,扩张器深入于蝶窦内。
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手术指引

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手术指引1.概念:(1)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残余上皮细胞发生的肿瘤。
(2)垂体腺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人群发生率一般为1/10万,有的报告高达7/10万。
在颅内肿瘤中仅低于脑胶质细胞瘤和脑膜瘤,约占10%。
(3)垂体腺瘤好发年龄为青壮年,对病人生长、发育、劳动能力、生育能力有严重损害,并造成一系列社会心理影响。
2.解剖:脑垂体位于蝶鞍内,呈卵圆形,约1.2*1.0*0.5cm大小,平均重量为750mg (男350~700mg,女450~900mg)。
女性妊娠时呈现生理性肥大。
垂体具有复杂而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分为腺垂体(前叶)和神经垂体(后叶)垂体瘤位于颅底蝶鞍窝内,上方为鞍膈、视交叉和第三脑室底部,下方为蝶窦。
3.手术方式:经鼻垂体瘤切除术4.麻醉方式:全身麻醉5.手术体位:仰卧位(头下垫薄型头圈,固定头部)6.仪器设备:脑外科动力系统,电刀,吸引器,显微镜7.物品准备:(1)器械准备:辅料包、手术衣、治疗碗、新脑包、垂体瘤包、电钻包、脑外科四件套(2)一次性物品准备:1/4/7缝线、阑尾针、电刀(长电刀头)、23#/11#/15#刀片、电刀擦、双极电凝(长细型)、骨蜡、医用薄膜、膨胀海绵(五官科)、明胶海绵、脑棉、冲洗球、5ml/10ml/50ml注射器。
(3)特殊物品:肾上腺素、庆大霉素8.手术配合:(1)消毒铺单,接电刀,双极电凝,吸引器、动力系统(2)递肾上腺素棉片浸湿鼻黏膜,使鼻黏膜收缩同时可以撑开鼻腔。
通常从右鼻孔入路手术(3)让术者视野从右侧鼻腔进入,找到蝶窦的开口,必要时在脑科显微镜的辅助下,递上长电刀、双极电凝,打开蝶窦开口,止血,保持视野清晰。
(4)打开蝶窦前壁进入蝶窦内分隔递双极电凝灼烧黏膜,微型咬骨钳咬除部分蝶窦前壁和蝶窦中间分隔。
(5)递双极或骨蜡止血,显微吸引器持续吸引,观察旁边结构,包括颈内动脉,视神经,骨性隆起,显露鞍底,确定中线将覆盖在鞍底的黏膜用吸引器或显微剥离器轻轻推向旁边,打开鞍底。
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护理体会

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护理体会【关键词】垂体瘤切除术;单鼻孔;蝶寞入路;护理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行经鼻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因其手术切口小,不用开颅,损伤小,已是治疗垂体腺瘤的首选方法。
然而,手术成功与否,与护理工作有直接关系,护理人员细致的观察,精心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我科于2011 年1 月~2012 年1 月,对30 例垂体腺瘤患者行单鼻孔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0 例中男21 例,女9 例;年龄16—67 岁,病程2 个月.4 年,平均2 年;临床表现:视力下降13 例,视野缺损28 例,头晕头痛10 例,闭经溢乳9 例,肢端肥大8 例,性功能障碍8 例;头颅MRI 检查:肿瘤位于蝶鞍内,鞍上生长,部分鞍旁侵袭并包绕颈内动脉;内分泌检查:血泌乳素(PRL)明显升高15 例,生长激素(GH)升高6 例。
1.2 治疗及预后30 例均采用显微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
本组患者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26 例视野缺损患者中,25 例较前有所好转;15 例视力下降患者中,5 例恢复正常,10 例视力好转12 例头晕头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27 例内分泌功能障碍患者均有好转:复查激素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3 个月后复查MRI, 27 例全部切除,5 例大部分切除;3 例脑脊液漏发生;4 例术后并发尿崩症;4 例高热; 1 例瘤腔出血,保守治疗后痊愈;2 例垂体功能低下;无死亡病例。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术前有效的交流及良好的心理暗示能使患者主动配合手术,使手术顺利完成。
垂体瘤患者一般病程较长,伴有头晕、头痛、视力减退且因内分泌功能改变影响容貌,如肢端肥大症、满月脸、向心性肥胖、女性闭经或不孕、男性性欲减退等。
患者思想负担重,甚至感到自卑,再加之对头部手术的格外紧张、恐惧,对手术的相关情况缺乏正确的了解,容易产生顾虑和紧张的心理。
经蝶窦显微手术切除老年人垂体瘤.

经蝶窦显微手术切除老年人垂体瘤老年人体质差,手术风险大,加之垂体瘤位置深,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常令神经外科医师困惑。
本文总结1991年1月至1996年12月经蝶窦显微手术切除老年人垂体瘤24例的经验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3例,女性11例。
年龄60~65岁15例,65~69岁8例,70岁以上1例。
病程小于1年4例,1~3年6例,3年以上14例。
主要临床表现: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17例,伴有视野缺损13例,头痛为首发症状5例,垂体功能低下13例,共济失调1例。
影像学检查:22例术前行瘤区轴面薄层增强扫描加矢、冠状重建行肿瘤立体定位,2例行MR矢、冠状扫描。
肿瘤直径2cm以下2例,2~2.9cm4例,3.0~3.9cm7例,4.0cm以上11例。
其它合并疾病:仅5例患者未合并其它脏器疾病,其中心脏疾病13例,高血压病4例,糖尿病2例,慢性肺气肿2例,胃溃疡2例。
手术方法与结果:手术均在C-臂X线机透视监测及显微放大5~15倍下进行,鞍底应尽可能开大,一般前后径不少于1.2cm,横径不少于1.0cm,切瘤自下向上分层刮除,肿瘤质地坚韧或鞍上残瘤用双极电凝或CO2激光反复烧灼,切瘤充分后可见鞍隔下陷,脑搏动良好。
术中见20例肿瘤液化或质脆易刮除,仅4例肿瘤质地韧,难以刮除。
本组镜下全刮除11例,次全切除8例,大部分切除5例,2例术后脑积水缓解不明显再行右侧V-P分流术。
1例术后合并脑出血死亡,3例出现术后瘤腔出血经再手术止血治愈。
视力改善13例,无改善2例,恶化2例。
垂体功能好转8例。
病理检查:无功能腺瘤17例,混合性腺瘤7例。
术后治疗及随访结果:镜下全切除病例口服少量溴隐亭1.25mg~2.5mg1年左右,次全切除病例口服溴隐亭2.5mg~5.0mg6例,其余病例加用放射治疗一疗程。
随访6月~6年,获得随访20例,CT扫描肿瘤消失12例,残瘤静止4例,肿瘤复发2例,1例经蝶窦手术,1例开颅手术。
2例患者因其它疾病死亡。
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龄1 2岁 7 9岁 , 平均年龄 4 6 . 8岁 , 病程 1 年一 6 年, 平均 3 . 8 年。
临床症状 : 头痛 5 9 例, 畏寒 5 例, 多汗 2例 , 乏力 9例 , 嗜睡 4例 ,
1 5 。一 3 0 。, 用疏松 的干棉球填塞鼻腔 ( 注意鼻腔 黏膜 的保 护 ) ,
■ 四日嘧回
经蝶 窦 垂体 瘤 切 除术 后 并发 症观 察 及 护理
张 贞 沈梅 芬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 民医院, 江苏 苏州 2 1 5 0 0 6)
【 摘要】目的 探讨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暴露 出双侧骨性蝶窦开 口,咬去正 中的蝶骨嵴及蝶 窦前壁 , 去
及护理方法。 方 法 对 1 2 6例 垂 体 瘤 患者 行 经 蝶 窦 垂 体 瘤切 除
例, 消除思想顾虑 , 增强治病的信心 , 积极配合治疗 和护理 。
3 . 2 术后护理 3 . 2 . 1 一般护理 全身麻醉尚未完全清醒者 , 应保 留气管
插管 1 h  ̄ 2 h ,采用去枕平卧头偏 向一侧体位 ,床边备好 吸引 经 鼻 内窥镜 辅助单 鼻孔直 接蝶窦入 路 ,
1 资 料 与 方 法
术后 出现 一过 性多尿 6 0例 , 迟 发性低钠 血症 4 5例 , 脑脊液鼻
漏 2例 , 均积极对症治疗及 护理后全部 痊愈 出院 , 未 出现颅 内
继发 陛血肿、 颅 内感染及上 消化道 出血等其他并发症。
3 护理方法
3 . 1 术 前 护 理
3 . 1 . 1 术前准备
器, 以防呕吐物或鼻咽部渗血误 吸。 如果 患者 出现舌后坠 , 应及
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23例并发症分析

中大 出血 的发生重在 预 防 ,我们结 合相 关文献及 经验 总结
以下两点 :①术前最好应用 C 和 MRI 蝶鞍、蝶 窦矢状 T 行
见鞍 内血肿 ,去除部分填塞于鞍 内的明胶海绵 ,术后视力逐 渐好 转。⑤垂体功 能低下 1例( . %) 4 3 ,为腺垂体受 损所 致 , 根 据患者 血 中激 素水平及 出现 的症 状补充相 应激素 治疗后
口服பைடு நூலகம்氢氯 噻嗪及 纠正 电解 质紊 乱等措施 治愈 。②术 中大 出
旁边有海 绵窦、颈内动脉及海绵 间窦 ,垂体腺瘤有可能侵入 海绵窦 , 绕颈内动脉 ,故术 中很容易损伤上述 部位 ,引发 包
致命 性大 出血 。另外 ,当存在 巨大 前、下海绵间窦 时,如术 者不清楚解剖结构 ,也容易导致术 中出血 。因此 ,手术操 作 过程 中,术者是否熟悉鞍 区解剖结构及掌握 内镜使用技术 , 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 ,也有赖于术前影像学评估 ,识别是否
为 2 . %( /3 ,同其他 文献相 比偏高 ,考虑可 能与术 者 6 1 62 ) 操 作技术 尚不 十分熟 练有 关。 2. 尿崩症 1 尿崩 症是 内镜 下经鼻 蝶窦人 路垂 体腺瘤 切
瘤的手术 治疗 大体上可分 为经额颞 开颅 与经鼻蝶窦 入路两
种。本文 回顾性分 析我 院 2 0 0 5年 7月至 2 1 0 0年 l 1月在
除 术 ,其 中肿 瘤 全 切 除 21例 ( . %) 91 3 ,次全 切 除 1例
2 2 术 中大出血 .
它是该术 式最 危急的并发症 。由于垂 体
( 3 ,部分切 除 1例 ( . %) 4. %) 4 3 ,无死亡病 例 。发生 以下 并发症 :①暂 时性 尿崩症 2例 ( 7 ,出现低钠血 症 ,经 8.%)
神经内镜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作者简介 : 秀红 ( 9 5 ) 女 , 苏无 锡 , 专 , 管 护 王 16 一 , 江 大 主
2 3 2 护理 手术 后严 密监 测 每小 时尿 量 、 比重 .. 尿 及 2 4h出入 量 , 日患 者 的 出入 量 必 须 保 持 平 衡 , 每
可 能性更 大 ,
对 术前 有 明显视 力 障碍 的患者 , 后 术
立 即了解 患者 的视 力 改 善 情 况 , 切 观 察 病 情 并 询 密 问患 者 的感受 , 视 患 者 的主 诉 。本 组 有 一 例 患 者 重 术 后 6h视 力 好 转后 突发 下 降 , 有 额 前 的剧 烈 胀 伴 痛 , 头颅 C 经 T证 实 为颅 内血 肿 , 即刻 再 次手 术 清 除
一
行 性 障碍 , 一侧 瞳孔 散大及 一 侧肢体 偏 瘫 , 惕手 术 警 区血肿 的发 生 , 即 配合 医生进 行 头颅 C 立 T检 查 , 确 诊 为血肿 者 , 做好 再 次 手 术 的 准 备 。本 组 2例 患 者 分别 于术 后 5 1 、 2h发生 再 出血 , 者表 现 为烦 躁 不 患 安, 有头 痛 、 呕吐 、 血压 高等 临床 表 现 , C 经 T确 诊 为 术野 血肿 形成 , 急诊 行 血 肿 清 除 后好 转 。本 组 另 一 例 巨大垂 体瘤 患者 术 后 第 4天 突 发 意识 障碍 , 吸 呼 改变 , 确诊 为 急性 梗 阻性 脑 积 水 后 立 即 在局 麻 下行
发) 优 点 。2 0 等 0 3年 l 1月 ~ 2 0 0 7年 1 O月 , 科 在 我
神经 内镜 下经 鼻腔 一蝶 窦人路 行垂 体腺 瘤全 部 切除
手术讲解模板: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资料: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层而在内外两层间进行分离,则可误入静 脉窦内造成出血。硬脑膜切口边缘电凝后 可收缩成圆形。一般正常垂体与硬脑膜无 粘连,两者间容易分离,在显微镜下垂体 被膜稍有闪光,容易辨认。垂体微腺瘤 (Ⅰ级)生长于垂体内,未突破垂体被膜, 硬脑膜切开时仍保留硬脑膜下间隙,垂体 表面被膜完整,仅在靠近肿瘤处
手术资料: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分离鼻中隔粘膜-骨膜层亦可以从左侧 鼻孔进行(图4.3.1.2.1-7A~G)。
手术资料: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2)进入蝶窦:完成上述操作后,便可开始在显微镜下操作。用骨凿或 微型钻切除部分骨性鼻中隔,看清蝶窦前壁及犁骨隆突。将粘膜-骨膜层从 蝶窦前方骨面向外剥离,在上方中线两侧1至数毫米处可见蝶窦开口,于 其下方用骨凿或微型钻打开蝶窦腹侧的前壁骨质便可进入蝶窦。
手术禁忌: 3.蝶窦气化过度,视神经与颈内动脉可暴 露在蝶窦粘膜下,术中易致损伤。
手术资料: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禁忌:
4.冠状位CT扫描见鞍上与蝶鞍内的瘤块呈 哑铃状,示鞍隔口较小,经蝶窦手术不易 达到鞍上,且鞍内瘤块切除后,鞍上瘤块 不易在颅内加压时降入鞍内。
手术资料: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经蝶窦入路垂 体腺瘤切除术
手术资料:经蝶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 切除术
科室:耳鼻喉科 部位:鼻子 麻醉:全麻
手术资料: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概述:
垂体瘤的手术途径曾有许多变更,大体上 可分为经额颞开颅与经蝶窦入路两种。其 中经蝶窦入路始于Schloffer(1906), 同年Hirsch采用鼻小柱切口,经鼻中隔蝶窦入路;1911年Chiari创用经典的眶旁 切口,经筛窦-蝶窦入路;此3种入路采用 者众多。Cushing于190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位:仰卧位
器械:蝶入器械、显微镜
特殊用物:15#刀片、1ML注射器、长针头、付肾、
纱条、双极、脑棉、高膨胀、显微镜套,
皮筋、
步骤:
1常规消毒铺单,放置显微镜
铺单,连接光纤导线系统
2经鼻入路离断鼻中隔,寻找蝶窦入口
给10-20根纱条(碘伏浸浸泡好的)
3打开蝶窦前壁入蝶腔
准备好各种开口的咬骨钳
4剥离蝶突粘膜粘膜Fra bibliotek或剥离子5找到鞍底后打开1.5×1.5大小骨窗
咬骨钳和剪刀
6剪开硬膜见肿瘤组织
准备好纤维剪刀
7切除肿瘤组织
病理钳
8止血纱布覆盖创面,填塞明胶海绵
止血纱布剪成1CM或2CM大小的邮票型大小
9复位鼻中隔
各种剥离子
10双鼻腔填塞高膨胀海绵
大镊子和高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