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量控制

【临床医学论文】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量控制
【临床医学论文】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量控制

【临床医学论文】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虽:控制

目的分析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总结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 年7月我院接受的100例参加临床试验的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实施分组,分別是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的是常规控制,研究组实施针对性管理,管理后对结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案例的差错例数发生几率分析,研究组的发生几率是4%,对照组的发生几率是26%,对比可知,研究组的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影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因素比较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具体的因素分析,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方式,提升整体控制效果。

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量控制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自身健康问题关注度逐渐提升,对医疗行业提出更髙的要求。但是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受到貝他因素的影响,存在质量不高以及检出结果不准确等问题,容易引起救助不及时或者误诊等现象,如果错过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 直接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根据肖前存在的具体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必须注意的是明确检验的内容和基本要求,只有有序进行控制,才能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为了分析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总结效果,选择100例参加临床试验的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实施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的是常规控制,研究组实施针对性管理, 管理后对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丄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接受的100例参加临床试验的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实施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的是常规控制,研究组实施针对性管理,管理后对结果分析。

1?2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检验分析,按照要求进行。观察组实施的是针对性的检验控制,如下:(1)掌握实验信息一般情况下,需要对待检的样品进行基本信息的分析,在整个质

控过程中确保信息的可靠性。此外需要严格对标本进行检査,检测时间以及所用的药物信息等确保一致。对于承认的信息需要再次确认,针对存在的基础信息不完善的现象,需要在检测过程中进行确定,在短期内进行完善,确保基础信息的完整性[1]。(2)进行质量控制仪器设备的质量管控很重要,由于保养方式不同,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优质服务指导很重要,在整个阶段要求不断提升技术设备的操作水平。部分数据在电脑系统中进行数字化的管理,结合现有的国家规泄可知,对医疗设备需要了解设总的要求。如何好好保养医疗设备机械是重点,需要能用更长时间,确保仪器达到理想的工作状态[2]。(3)完善检验制度管理检验过程中的质量管控很重要,在检验阶段,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在责任管理的过程中,换班制度和工作安排等都可能产生影响,要求最大程度调动检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必须进行工作上的管理,只有进行靠谱和准确的测试后,才能减少漏洞。(4)进行检验报告的落实在实际报告管理中,结合报表的数量以及复杂性等,避免测试单丢失。在整个判断和治疗中,可能存在严重的拖延的现象,在讣算机系统中必须进行各项检测数据的分析。多次重复操作造成不良影响,需要进行控制是重点,给出报告后,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确保报告科学化。在测试中,医务人员需要反复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用药情况,采用计算机管理技术后,对各种测试结果分析,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3]。

1.3指标分析

在本次本研究中对差错性事件的发生几率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0.05o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案例的差错例数发生几率分析,研究组的发生几率是4%,对照组的发生几率是16%,对比可知,研究组的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如表1:

3讨论

在临床医学实验检测的过程中,对设备和试剂等检验有更高的要求,依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内容等,需要注意的是明确基本构成。在后期检测指导中,需要注意的是做好各个环节的质控工

作。在临床科学技术的检测和控制中,以大环境作为基础,医学的检验设备合理应用是关键,在设备检测和分析中,受到英他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必须做好这一方而的质控。计算机系统在当前医学领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将汁算机系统和临床医学检验等结合在一起之后,可以提升整个设备的精度。此外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检查,避免由于设备故障出现的检验不准确的情况[4]。试验试剂的临床检测指导很重要,在不同环节的质控中要求从不同的点入手,确保汁算机系统检测的稳立性。在临床医学检查中,采用很多的试剂,汁算机系统的存在能进一步实现管理的科学性。研究人员明确试剂的剩余数量和使用情况。借助计算机系统模式可以对检验试剂的应用进行有效的査阅,如何进一步促进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开展是关键,在进行医学检验操作中,可以结合使用的检验设备进行挑选,只有真正做好这一项工作,才能确保医学检验工作的准确性⑸。在后期的医学检验指导中,科学有效的制度模式可以起到进一步的保证作用,在实施质控的阶段,强凋的是制度管理。在各项工作落实中,可以从质量标准、岗位职责、检验操作等入手,不断进行完善。在内部质疑控制中,提升检验人员的个人素养。个人素养和责任心等可能影响到整体操作流程,因此需要提升检验人员的扌业能力,致力于临床医学检验中,确保各项管控工作的积极落实。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对于整体医学检查有一左的影响,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和检测方法等。通过大量的图片或者影像资料等获取最新的数据。工作人员自身必须有计划和有目的的组织参与到学习和交流中去,开阔视野,扩展思路,全而提升综合素质。在整体验收管理中,采样处理很重要,必须注意的是明确基本信息。质控举措的落实是关键,也需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不能出现差错。通常情况下,检验科室在受到患者检验标本之后,首先都会对患者基本信息进行核对,在确保准确无误之后才能进行检验工作。在后期的质控中,依据环节设立的基本要求,对基本信息内容掌握,只有合理实施管控和落实,才能确保临床医学检验质疑符合要求。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案例的差错例数发生几率分析,研究组的发生几率是4%,对照组的发生几率是16%,对比可知,研究组的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说明在临床医学检验的过程中,进行重要的环节分析是重点,要求注意的是掌握质控的注意事项。综上所述,在具体的医学检验过程中,质量管控是个综合性的过程,在实施阶段需要了解检验控制的具体因素,合理进行落实。

参考文献

[1]石会苓?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

志,2019,6(31):127+129.

[2]李丽?关于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量控制的思考卩]?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

志,2019,6(29):132?

[3]韩惠萍?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廿的质量控制分析卩]?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

志,2018,5(95):145 ?

⑷王一然?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盯的质量控制[J]?中国新通信,2018,20(22):233.

⑸蒋乃?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分析卩]?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9):145+148?

2018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18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附件二2018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室间质量评价上报表 一、医院和实验室基本信息 1.实验室所在机构性质? A 公立(继续第2题,跳过第3题) B 私立 (跳过第2题,继续第3题) 2.若选公立,则您实验室所在机构等级及类 型? A 三甲综合B三甲专科 C 三乙综合 D 三乙专科 E 二甲综合 F 二甲专科 G 二乙综合H 二乙专科I 二级以下医 院J 其他 3.若选私立,则您实验室所在机构等级及类 型? A民营医院B独立实验室C体检中心 D门诊部E其他 4.实验室所在医院床位数? A 0-500 B 501-1000 C 1001-1500 D 1501-2000 E 2000以上 5.实验室所在医院是否有LIS(实验室信息系

统)和HIS(医院信息系统)? A有LIS和HIS B有LIS,无HIS C无LIS,有HIS D无LIS和HIS LIS系统厂商为:,该厂商联 系人,联系电话 HIS系统厂商为: 6.实验室所在医院日均门诊量?()人次 7.实验室建筑面积?m2 8.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总值? 万元 9.医院年业务额?万元/年;实验 室年业务额?万元/年 10.本实验室目前为止已开展检验项目总数 (不包括外送)项 其中:自动化仪器检测项目数? 项 手工检测项目数? 项 各专业检验项目数: 临检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生化项,占总业务额百分

比% 免疫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微生物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基因扩增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其他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本实验室外送项目项 11.科室人员组成 实验室负责人:性别年龄学 位 学历职称已任职时间年 实验室总人数 人员数比例(%) 职称正高职称 副高职称 中级职称 初级及以下 学历博士 硕士 本科 大专及以下

-2018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18 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附件二 室间质量评价上报表 1.实验室所在机构性质? A 公立(继续第2题,跳过第3题) B 私立(跳过第2 题,继续第3 题) 2.若选公立,则您实验室所在机构等级及类型? A 三甲综合 B 三甲专科 C 三乙综合 D 三乙专科 E 二甲综合 F 二甲专科 G 二乙综合 H 二 乙专科I 二级以下医院J 其他 3.若选私立,则您实验室所在机构等级及类型? A 民营医院 B 独立实验室 C 体检中心 D 门诊部 E 其他 4.实验室所在医院床位数? A 0-500 B 501-1000 C 1001-1500 D 1501-2000 E 2000 以上 5.实验室所在医院是否有LIS (实验室信息系统)和HIS (医院信息系统)? A 有LIS 和HIS B 有LIS ,无HIS C 无LIS ,有HIS D 无LIS 和HIS LIS 系统厂商为:,该厂商联系人,联系电话HIS 系统厂商为: 6.实验室所在医院日均门诊量?()人次 2 7.实验室建筑面积?m2 8.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9.医院年业务额?万元/年;实验室年业务额?万元/年 10.本实验室目前为止已开展检验项目总数(不包括外送)项其中:自动化仪器检测项目 数?项 手工检测项目数?项 各专业检验项目数:

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11. 科室人员组成 实验室负责人: 性别 年龄 学位 学历 职称 已任职时间 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占总业务额百分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本实验室外送项 %

您实验室 LIS 是否纳入质量指标相关数据采集与统计: □是 □否 注意事项:如您实验室无某条目项目数据,请填写 “未统计 ”,如数据为 0,请填写数字 “0” 1 月度指标

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七、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技师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的岗位职责。重点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急诊检验,标本接收与处理管理,防止院内感染制度,检验质量管理,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试剂管理,危险品及废弃物管理,差错事故等级管理,教育培训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检验报告审核与发放,检验结果登记等。(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件》、《医疗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医疗机构临床试验室管理办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

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检验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二)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 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1)应尽力使患者从标本采集、检验、取报告具有连贯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和行业

1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毕业论文 题目: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地市: 学校: 准考证号: 考生姓名: 王莹 指导老师: 二〇一八年八月十四日

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咽拭子快速液体培养法、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血清MP被动凝集法(MP-Ab)等方法在儿童MP感染诊断治疗过程中的敏感性方法采用3MP检测法对362例临床拟诊呼吸道(非细菌性)感染的患儿的咽拭子和血清标本进行配对研究,每患儿取咽拭子做快速培养和PCR,同时取血清做MP-Ab检测,对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回顾临床病例诊断MP感染患儿152例。MP快速培养法检出阳性78例,阳性率为51.3%,病程为(4.5±2.6)天;PCR法检测出阳性103例,阳性率为67.8%,病程为(6.2±3.5)天;MP-Ab法检测出阳性127例,阳性率83.5%,病程(8.1±4.5)天。结论 3种MP检测法的敏感性与病程有相关性,临床医生应根据患儿病程选取检测方法,以提高阳性检出率和敏感性。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血清抗体,配对研究

目录 前言 (4) 第一章文献综述 (5) §1.1 肺炎支原体的定义 (5) §1.2 肺炎支原体的发病机制 (5) §1.3 肺炎支原体的分类 (5) §1.4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表现 (5) §1.5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诊断 (5) §1.6 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检查 (6) 第二章材料和方法 (7) §2.1 样本 (7) §2.2方法概述 (7) §2.3临床诊断MP感染的诊断标准 (7) §2.4实验方法 (7) §2.5统计学方法 .................................................................... .. (8) 第三章结果 (9) 第四章讨论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医学生毕业论文-范文

毕业论文 题目:糖尿病与恶性心律失常关系及机制探讨

目录 摘要 (1) 1材料与方法 (2) 2结果 (3) 3讨论 (5) 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8) 成绩评定表 (9)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患者发生糖尿病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在联系及机制。 方法回顾分析23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常规心电图检测有无心律失常,分为糖尿病心律失常组66例,糖尿病无心律失常组173例,另外选取70例单纯心律失常患者作为心律失常无糖尿病组,对以上3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血糖、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7.6%。以房性期前收缩最多见;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冠心病更易发生心律失常 (P<0.01或P<0.05;心律失常组的年龄、体重,体质指数、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冠心病病程、收缩压、空腹胰岛素、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无心律失常组P<0.01或P<0.05);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组和单纯心律失常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93.9%、52.9%,其中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交界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伴其他心血管疾病与单纯糖尿病无心律失常患者及单纯心血管疾病无糖尿病患者相比更易发生心律失常,可能与疾病病程长、胰岛素抵抗程度重、伴其他疾病而造成心脏血管、心肌、神经病变有关。

关键词:糖尿病;心律失常;心血管疾病

. . . . 糖尿病与心率失常的关系及机制探讨 随着我国稳步进入小康社会,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及患病人数正不断增加,已成为影响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一种重要疾患。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3.8亿人口患糖尿病。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正在为临床所重视,但目前研究主要侧重于糖尿病与心肌、心脏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对患者发生糖尿病与心律失常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的报道不多。本文2010-01—2012-06入住我院分泌科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选取70例心律失常无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对照,旨在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律失常类型及相关因素,并比较糖尿病对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住院患者309例,2型糖尿病诊断符合WH01999年诊断标准。排除其他类型糖尿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低血糖患者。高血压诊断符合2004年中国指南诊断标准。冠心病诊断是患者曾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其中男209例,女100例,年龄26~91岁,糖尿病病程>5年82例,伴高血压97例,伴冠心病11例。根据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将309例患者分为3组:①糖尿病心律失常组:共66例,男48例,女18例,糖尿病病程>5年34例。②糖尿病无心律失常组:共173例,男109例,女64例,糖尿病病程>5年48例。③心律失常无糖尿病组:共70例,男52,女18收集307例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一般信息,生化指标等。 1.2方法 详细记录病史,每日心脏听诊2次以上.每次>3min,发现心律失常者及时记录床边心电图;心律失常检查方法,常规12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采用美高仪动态心电图检测系统,导联选用cm1、cm3、cm5,患者均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保持正常生活起居,记录生活日志。记录239例患者的心律和心率资料。2.3血糖测定氧化酶法,所有患者均测空腹血糖值。 1.3观察指标 309例糖尿病患者24小时平均心率为75士8.5bpm,围52~111bpm,最高心率175 bpm,最低心率35 bpm。 1.4统计学分析

探讨血液细胞检验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效果

探讨血液细胞检验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效果 发表时间:2016-08-25T11:55:21.5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作者:高秋生 [导读] 在进行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因素会对最终的检验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凤翔镇卫生院 1542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过程中,对最终血液细胞的检验质量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最终有效将临床血液细胞的检验质量进行提高。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5月~ 2014年5月血液细胞检验标本总计300份。将其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有关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标本的放置温度以及具体的采血部位来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比最终检查结果存在的差异。结果:血液标本放置的时间过长,放置的温度没有达到要求以及具体的采血部位都会对最终的血液细胞检验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对比各个组别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因素会对最终的检验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标本放置的温度、采血的部位以及标本的放置时间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控制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the clinical medical examination,inspection and quality of the final blood cells impact,and ultimately will be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inspection quality of clinical blood cells. Methods:the study was selected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3,300 blood cell test specimen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samples. According to the placement time of blood samples,the placement temperature of the specimen and the specific blood sampling site,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inal results. Results:blood specimens were placed for too long a period of time,storage temperature did not reach and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blood collecting location will bring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final blood cell inspection work,compared to the various group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 Conclusion:in clinical blood cell examination process,there are many factors will cause serious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the final inspection,parts of the specimens were placed in the temperature,blood and specimen storage time will have an impact on the results,so do every link control is crucial. [Key words] Clinical Medicine;blood cell test;quality control 在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过程中所实施的血液细胞检验又被称为血常规检验,其主要包括人体血液中RBC(红细胞)、WBC(白细胞)、HGB(血红蛋白)与PLT(血小板)等一系列数据的检验。此项检验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协助治疗医师完成患者所患病情的诊断工作并对治疗后获得的效果进行评估。但是为了能够有效获得高质量的检验结果,分析对结果会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选择2013年5月~ 2014年5月血液细胞检验标本总计300份进行具体的研究,研究确保检验质量的有关方法,现将具体的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l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主要选择2013年5月~ 2014年5月血液细胞检验标本总计300份(300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150例,女150例;患者年龄为15~70岁,平均年龄为39±4.3岁。 1.2方法 1.2.1抗凝剂的有效使用。针对所有患者首先实施静脉采血的方法,最终有效获得实验的血液样本。针对所有患者的血液样本,确定比例对其进行稀释,分别按照l:10000以及1:5000两种比例进行稀释。之后将选择同一稀释比倒的血液混合在一起,平均分成300份,完成检测。 1.2.2有效对血液进行储存。针对所有患者起初进行静脉采血,最终有效取得实验的血液样本。完成混合后平均分成600份,将300份血液样本放在室温下,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检测,具体为在30分钟完成100份的检测,在3小时内完成100份的检测,在6小时内完成100份的检测。之后将另外300份血液样本放在温度为22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同样在不同时间段进行检测,具体为在30分钟内完成150份的检测,在3小时内完成150份的检测。 1.3统计学方法。在进行本次实验的研究过程中,主要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相关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并统计,利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在进行率比较的过程中利用卡方检验,α=0. 05。以P>O. 05为不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抗凝剂的比例对最终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在进行具体检验的过程中,需要完全按照规定的比例对实验的样本有效稀释,如若不然会对最终的检验结果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对比采用比例有所不同抗凝剂的患者最终的检验结果发现,在患者体内的血液样本中,RBC、WBC、HGB以及PLT等相关指标的含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 2.2放置时间以及放置温度对最终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对比放置时间有所不同的血液样本,完成检验后最终的检验结果有所不同,放置样本的时间越长,最终获得检验结果具有的准确性越低.特别是对RDW的检验结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分析造成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应该与血液细胞自身的形态出现了变化存在一定的关系。在此次的研究过程中,样本放置的时间不同.最终获得的检验结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而对于样本放置的温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4摄氏度~8摄氏度对检验的参数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同室温在18摄氏度与25摄氏度进行比较,仍然存在显著差异。进而得出样本放置的温度不同,最终获得的检验结果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3.1准备进行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方法:在准备对血液样本进行准确测定之前,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①有效将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②对检验报告单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科学管理。③对血液采集质量进行有效控制;④对血液分析设备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3.2实施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在对血液样本进行具体测定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①观察准备使用的试剂与使用的设备是否相配套。②观察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有无出现异常。③观察在进行具体检测的过程中,设定的温度是否满足要求。 3.3完成检验后质量控制的方法:在完成血液细胞检验后,要求工作人员不能够只通过最终得出相关指标的数值就对患者临床所患疾病

医学检验免疫毕业论文题目精选

医学检验免疫毕业论文题目精选 免疫学是生物医学的一个主要大分支,其探讨的是在各器官中所产生的免疫反应。主要讨论在健康或是生病时免疫系统所扮演的生理功能角色;一些免疫系统病变所产生的疾病。下面是我们整理的医学检验免疫毕业论文题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医学检验免疫毕业论文题目一: 1、基于纳米颗粒的分子展示应用于超灵敏检测 2、SLE患者中几种新型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诊断价值的探讨 3、多肽酶检测和细胞表面荧光标记的新方法研究 4、区域检验服务协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5、胶体金喷膜仪的设计与开发 6、重庆市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的调查研究 7、基于氧化石墨烯和硫化铅纳米颗粒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研究 8、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快速诊断金标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9、纳米粒子免疫层析法在检测异位妊娠和膀胱癌中的应用 10、现代医院检验科模块化设计研究 11、酶免工作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血清快速测定的性能评估

13、基于微型压电与光谱生化分析系统的POCT新技术研究 14、长江三角洲地区犬猫皮肤真菌病调查及体外药敏试验 15、我国医学检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6、基于电化学分子信标基因传感技术的HIV-1核酸检测新方法研究 17、Free β-hCG和PAPPA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的研制 18、乙肝快速分析仪的研究与开发 19、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中PPAR γ的作用研究及相关炎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建模分析 20、综合性医院医学检验资源优化管理研究 21、全自动多功能免疫检验过程关键问题的优化研究 22、HMGB1通过NF-κB激活TGF-β1诱导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 23、若干病毒感染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24、现代综合医院检验中心空间设计研究 25、大型公立医院创建医学独立实验室可行性研究 26、高血压病证型与血清褪黑色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27、医用臭氧与α-干扰素对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28、网织血小板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应用 29、G公司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30、临床毛细管电泳的研究 31、基于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的纳米金免疫层析试条定量测

临床医学的毕业论文

学校 :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 年级专业 : 临床医学 姓名: 孙庆庆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论文题目: 阑尾炎的治疗分析 指导教师 : 刘培和 下达时间: 2012 年 3月1 日 论文摘要: 目的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是最多见的急腹症之一。方法通过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表现采取治疗方法。注意手术应注意的问题,及其术后护理。合理治疗,疗效满意。 目录 一资料与方法 1 病因 2 临床表现 3 辅助检查 4 临床鉴别 5 并发症 二讨论 1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2手术方法选择及注意事项 治疗: 手术治疗保守治疗 3 三结果

阑尾炎是临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老年人及儿童,阑尾是盲肠的延续肠系膜短于阑尾,又是一个盲端。一条动脉两条静脉导致供血不足。 临床资料 40例患者均经B超、血常规、CT、X线检查及临床表现确诊。年龄12,48岁,平均28.岁。 1 病因 急性阑尾炎 (1)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造成阑尾管腔阻塞的常见原因有:?淋巴组织明显增生,最常见,约占60,,多见于青年人;?粪石,约占35,;?异物、炎性狭窄、食物残渣、蛔虫、肿瘤等,较少见;?阑尾的解剖结构异常,如管腔细长,开口狭小,系膜短致阑尾卷曲。 (2)细菌入侵:阑尾管腔阻塞后,内容物排出受阻,腔内致病菌繁殖并分泌内毒素和外毒素,上皮的完整性受损,细菌侵入壁内并沿粘膜下层扩散,引起和加重感染。感染的致病菌多为肠道内的格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3)其他胃肠道疾病,如急性肠炎直接蔓延至阑尾。饮食因素,如经常进食高脂肪、高糖和缺乏纤维的食物者可因肠蠕动减弱、菌群改变、粪便粘稠而易形成粪石。 慢性阑尾炎大多数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少部分开始即 呈慢性过程。部分可因阑尾腔内粪石、虫卵等异物,或阑尾扭曲、粘连。淋巴滤泡过度增生等导致阑尾管腔变窄而发生慢性炎症变化 2临床表现 急性阑尾炎 常见症状和体征 (1)常见症状

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附件二2018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室间质量评价上报表 一、医院和实验室基本信息 1.实验室所在机构性质? A 公立(继续第2题,跳过第3题) B 私立(跳过第2题,继续第3题) 2.若选公立,则您实验室所在机构等级及类型? A 三甲综合B三甲专科 C 三乙综合 D 三乙专科 E 二甲综合 F 二甲专科 G 二乙综合H 二乙专科I 二级以下医院J 其他 3.若选私立,则您实验室所在机构等级及类型? A民营医院B独立实验室C体检中心D门诊部E其他 4.实验室所在医院床位数? A 0-500 B 501-1000 C 1001-1500 D 1501-2000 E 2000以上 5.实验室所在医院是否有LIS(实验室信息系统)和HIS(医院信息系统)? A有LIS和HIS B有LIS,无HIS C无LIS,有HIS D无LIS和HIS LIS系统厂商为:,该厂商联系人,联系电话 HIS系统厂商为: 6.实验室所在医院日均门诊量?()人次 7.实验室建筑面积?m2 8.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9.医院年业务额?万元/年;实验室年业务额?万元/年 10.本实验室目前为止已开展检验项目总数(不包括外送)项 其中:自动化仪器检测项目数?项 手工检测项目数?项 各专业检验项目数: 临检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生化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免疫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微生物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基因扩增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其他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本实验室外送项目项 11.科室人员组成 实验室负责人:性别年龄学位 学历职称已任职时间年

实验室总人数 二、检验全过程质量指标 您实验室LIS是否纳入质量指标相关数据采集与统计:□是□否 注意事项:如您实验室无某条目项目数据,请填写“未统计”,如数据为0,请填写数字“0” 1. 月度指标

(完整版)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题目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 的临床应用分析 地市: 学校: 准考证号: 考生姓名: 指导老师: 年月日 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咽拭子快速液体培养法、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血清MP被动凝集法(MP-Ab)等方法在儿童MP感染诊断治疗过程中的敏感性方法采用3MP检测法对362例临床拟诊呼吸道(非细菌性)感染的患儿的咽拭子和血清标本进行配对研究,每患儿取咽拭子做快速培养和PCR,同时取血清做MP-Ab检测,对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回顾临床病例诊断MP感染患儿152例。MP快速培养法检出阳性78例,阳性率为51.3%,病程为(4.5±2.6)天;PCR法检测出阳性103例,阳性率为67.8%,病程为(6.2±3.5)天;MP-Ab法检测出阳性127例,阳性率83.5%,病程(8.1±4.5)天。结论 3种MP检测法的敏感性与病程有相关性,临床医生应根据患儿病程选取检测方法,以提高阳性检出率和敏感性。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血清抗体,配对研究 目录 前言 (5) 第一章文献综述 (6) §1.1 肺炎支原体的定义 (6) §1.2 肺炎支原体的发病机制 (6) §1.3 肺炎支原体的分类 (6) §1.4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表现 (6) §1.5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诊断 (7) §1.6 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检查 (7)

第二章材料和方法 (8) §2.1 样本 (8) §2.2方法概述 (8) §2.3临床诊断MP感染的诊断标准 (8) §2.4实验方法 (9) §2.5统计学方法 .................................................................... .. (9) 第三章结果 (10) 第四章讨论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附录 (14) 。 前言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婴幼儿、青少年急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临床上表现为呼吸道感染综合征,其中约3%~10%可发展为支原体肺炎。但只根据临床症状很难鉴别由MP或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采用3种MP检测法对362例临床拟诊为呼吸道(非细菌性)感染患儿的咽拭子和血清标本进行配对研究,通过病例回顾来探索对支原体肺炎敏感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以协助临床准确做出诊

临床医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临床医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 美国的医学教育是成功医学教育典范,值得我们研究学习。本文通过对中美临床医学教育的比较,分析了医学教育历史、入学条件、课程教学方式和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异同,总结了几点值得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借鉴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中国美国临床医学教育比较启示 1 中国和美国医学教育的差异 1.1 医学院校医学史 我国的中医文化源远流长,自文献记载距今有2000 多年历史,而西医发展不到200 年。我国最早的西医学校创始于1866年,名为博济医学堂(现中山大学医学院)。50年间,相继成立了几所医学院校。1912 年成立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现北京大学医学部)。1914 年创办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1917年创办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现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1927年成立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自改革开放后,各大医学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个省份成立。西医起源也有2000 多年的历史,1722 年美国第一家军队医院在路易斯安那州成立,美国医学教育也有 250年历史,1765年第一所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校成立,1910 年,教育学家弗莱克斯勒展开了一场教育革新。经过百年发展,现已成为世界医学教育典范。 1.2 入学条件 1.3 医学教育学制 培养一个美国医师需要很长的时间,首先普通本科四年,再进入医学院校完成四年学习,最后是住院医师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医学生从医学院毕业后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获取普通医师执照。想成为一名专科医师,还需要不少于八年的专科医生培训。也就是

说,在美国想要成为一名专科医生至少需要12 年。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学制种类较多。1988年,我国开始实施7 年制高等医学教育,将学制进一步规范为3、5、7、8 年制。[2] 本科生毕业后一年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证考试,如果不继续深造, 5 年学习就可以培养一名医生。 1.4 课程学习 1.4.1 教材美国的医学教材相比中国的教材厚很多,我们不是说书越厚越好,厚书是内容和逻辑的结合,是为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更偏向过程与结果,体现故事性。而中国的医学教材与美国相比较薄,只偏向结果,让学生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更注重的是记忆而不是理解。 1.4.2 课程一方面,美国课程更重视实验教学,他们认为单纯的实验教学比理论教学更重要,通常可以在实验课上见到顶尖老师、教授的身影。中国医学院校的实验课与理论课比例正好相反,①实验课大部分都是资历较轻的老师授课; ②实验课课时数少于理论课; ③实验课课时费也低于理论课。一方面,美国医学课程更加注重医学人文教育,每学年都开设有人文医学系列课程,如医患关系、医学社会学等。从多学科多角度,让学生掌握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为将来成为一名有担当有正确价值观的医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美国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非常注重课程的交叉与融合,基础课程与实践实习课程相综合,将一、二学年的基础学科教学同临床联系起来,并在三、四学年的临床见习、实习中继续强化基础学科教育。 1.5 培养目标 美国的医学人才培养分两部分,一是培养临床医生, 4 年的医学博士全面学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目标就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学习过程中,他们不需要做科研工作,也不用完成科研论文; 二是对医学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学生,他们可以选择继续攻读科研类博士。美国允许学生在修完两年医学博士课程,转修科研类课程,完成学位论文后,可以继续完成医学博士课程[3] 。而中国的培养目标相对 一致,硕士、博士、各级医生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兼顾科学研究。 2 美国医学教育对中国医学教育的启示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论文.doc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论文 ,,xx临床医学就是医疗的另一种说法,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篇1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研究【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影响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原因。方法:随机选取本院50例志愿者血液样本在采集、保存等过程中影响检验质量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血液样本的采集工作、保存过程以及分析过程等环节均会对血液细胞的检验结果造成不同程度 的影响。结论:临床中对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应实行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从而能够提高结果的准确程度。【关键词】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临床中血液细胞的检验工作又被称为血常规检测,其所检验的主要内容为血液样本中各个细胞的相关数据,其中包括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等。血液细胞的检验能够较好的反应出志愿者各项生理机能的指标,是目前临床中较为常用的检验方法之一,也是临床中对各类疾病进行诊断工作的重要依据[1]。因而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诊断的正误。本院随机选取前来就诊的50例志愿者的血液样本,对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现综合数据,作出如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随机选取50例志愿者的血液样本进行血液细胞检验,男性志愿者36例,女性志愿者14例,其年龄分布在21~62岁,平均年龄为35.7岁。1.2实验方法在对志愿者的血液进行采集完成之后,分别按照0.02%以及0.01%的浓度进

行稀释,并添加抗凝剂。将志愿者的血液样本分别至于室温的条件下保存半小时,2小时以及4小时后进行检测,同时将血液样本置于5℃的条件下半小时以及2小时进行检验。在对血液样本细胞进行检验的过程中,运用不同厂家所生产的仪器时配套使用与之相对应的试剂进行。1.3统计学研究运用统计学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以及处理,对于所有患者统计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来分析,而计数数据使用x2检验来分析。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1.运用不同浓度的抗凝剂后血液中各类细胞含量的变化如表1所示。表1 不同浓度抗凝剂下血液细胞含量变化细胞类型正确浓度的抗凝剂非正常浓度的抗凝剂 T值 P值红细胞 5.47 4.31 3.315 <0.01白细胞 10.57 8.79 2.361 <0.01血小板 194.7 14 3.625 <0.01血红蛋白 154.2 125.5 3.911 <0.01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在运用不同浓度的抗凝剂之后,血液中各类细胞的含量均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室温的条件下放置不同时间后血液各类细胞含量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表2 室温下不同放置时间各类细胞含量变化细胞类型半小时 2小时 4小时红细胞 4.12 4.67 4.81白细胞 10.96 31.57 11.73血小板 115.25 116.03 115.79红细胞宽度变异系数 15.32 21.56 19.47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在室温的条件下,血液样本所保存的时间越长,其细胞的变化程度也就随之增大,各项数据与正常值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的变化较为明显,各个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液样本放于5℃条件下不同时间之后,各类细胞含量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摘要】检验科重要工作是使用熟练的检验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装备,对多种标本施行正确的分析,为临床诊断和医治供应精确的试验数据。为达到此目的,一定要对分析前、中、后经过施行全面质量控制。检验质量管理是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又是医院内涵建设的基本内容,其重要性愈来愈受到医院管理层的器重。本文就我院在检验质量管理方面的做法做一点探讨。 【关键词】临床检验;质量控制 clinical medical inspection quality control author: xuqiqin yuhuilin room made ruler 【 abstract 】 daily work is an important use skilled inspection technology and advanced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and the right to a variety of specimen analy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cure supply accurate test data. to reach this goal, must be opposite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control through. inspe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is a comprehensive quality management of hospital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s, 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asic contents, its importance is more and more hospital administrators awards. this paper in our hospital inspe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 of do a little discussion.

医学检验专业论文范文

医学检验专业论文范文 摘要:现阶段相关医疗机构对医学检验技术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而我国高校实践教学的内容还不够明确,对学生实践考核不够成系统化。因此,应逐渐改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技能训练 医学检验技术是注重实践性的临床学科[1],医学高等院校要以实践教学为导向,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实践教学是学生接触临床之前的重要学习途径,在国内各检验院校实践教学的方式都不相同[2-3]o在以前的实践技能教学过程中,多依赖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导致学生在教学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进一步影响了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4]。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实践教学已经越来越重要。 1实践教学主体内容 实践教学的主要LI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关教学机构应构建以实践教学模式为主体、理论基础课程与实践技能课程并重的专业培养模式。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对检验技术专业的就业方向加以评估,并对今后的岗位工作情况和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以了解,从而构建该专业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临床基本检验技能。 2实践教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2. 1实践教学形式与临床脱节 当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主要都还是在校内,但当前教学单位的实践教学环境与临床岗位的条件差距很大,学生进入临床工作后,需要很长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 2. 2考核制度不完善 当前国内的一些医学检验院校中,主要是基础理论课教学,其次是实践课教学, 且实践课占总成绩的比例偏低,因此在校期间学生也不重视对实验课的学习及考核。 2. 3校内教学方式过于老套 当前国内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中,主要都是教师对学生讲解实验的

浅议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浅议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12-09-28T11:23:51.4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0期供稿作者:孙凯[导读] 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孙凯 (大连庄河市兰店乡卫生院检验科辽宁庄河 116400)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0-0309-01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简称质控),作为提高检验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随着质量保证体系理论和实践的成熟,已发展成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提高临床医学质量控制质量,提高临床检验水平,现就有关问题加以讨论。 1 对质控的正确认识 近年来,通过开展质量控制,我们深深地感到,过去在质量控制方面存在有三个误区:一是认为开展质控浪费试剂,增加成本;二是认为质控工作是检验科的事情,忽视临床科室的作用; 三是认为质控即参加室间质量评价,忽视开展室内质控。这些对质量控制的片面认识,导致了质控工作不能很好地、深入地开展。实验室质量控制是一种包括患者、临床、实验室均参与在内的全面质量保证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可能保证实验室结果的准确可靠,所以在抓实验室质量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患者和临床科室对质量影响的作用,要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和对医生、护士的质控知识的宣传,共同提高检验质量检验科作为质量控制的中心环节,要认真地坚持做好室内质控,确保参加室间质评活动的效果,达到真正提高临床检验质量的目的。开展质量控制是医学检验发展的必然趋势,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将要对临床检验管理立法,质控当然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应该更新对质控的认识,重视质控工作的开展。 2 如何有效开展质控 当今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是依靠一系列的复杂的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科学控制。对于如何做好质控工作,提出以下建议:1)多途径培训人员: 医院检验人员大多未经系统正规理论培训,质控知识存存空白点_急需讲行人才培训_培训的内客应包括提高对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使他们能够自觉地参与到质量控制工作中来, 开展系统的质控理论和技术的培训。为增强培训效果,可采取自学、互学、参加学习班及在实践中摸索提高等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2)狠抓实验室的基础管理:一个实验室质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除要有强烈事业心,高质量的检验人员外,还要健全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严格各项操作规程,对影响质量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质量控制,如实验室用水试剂质量、实验室的布局、环境、玻璃器械的清洁程度、正确的计量、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实验方法的选择等等,都会直接影响质量控制的全过程,只有将这些基础工作做好,质量的提高才会有所保证。3)从常规工作入手抓质控:首先抓常规工作的质控,如血红蛋白、血细胞计数质控及常规生化质控等等。4)坚持正确的参控程序,参加室间质量评论,质评成绩才会稳步提高,达到预期效果。5)正确对待室间质评,及时分析总结质评结果:每次室间质评都是对实验工作的一次综合考核,它是实验室精确度的具体反映,对于室间质评回报表要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总结分析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为下一次参加质评积累经验.促进检验质量不断提高。 3 工作经验小结 我院先后开展了生化、血液、免疫等室内质控。紧接着参加了市里的室间质评, 通过实践,有以下一些体会:1)通过质控,我院的检验质量得到了应有的提高2)通过质控,检验科的知名度扩大了,科室建设与管理得到了加强检验人员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这几年来,由于我们始终抓住质量控制这个龙头,质量得到了提高,赢得了临床医生的信任和院领导的支持,院领导每年都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对检验科给予了较大投入。3)通过质控,能总结出很多经验,学到了许多东西。这些年来,通过质控不断总结写了一些经验,个人业务得到了提高 4 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近年来,通过质控工作的总结,看到了科室内的薄弱环节,通过对几年来室间质评成绩的分析,发现仪器成为影响质控总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现代化检测设备的投愈和运用。总之,临床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提高临床检验质量,必须切实抓好质量控制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