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力资源确认问题的简单讨论

关于人力资源确认问题的简单讨论
关于人力资源确认问题的简单讨论

关于人力资源确认问题的简单讨论

Simple Discussion about Accounting Recognition of Human Resource XX专业XX级:XXX 指导教师:XXX

[摘要]人力资源会计已经产生了近50年,但是其发展并不顺利。其中一个制约它发展的原因就是对它的会计确认问题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意见。文章从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概念出发,对比了人力资源与其他实物资产的异同,并归纳收集了目前理论界对于人力资源会计中,人力资源确认问题的各种观点。一、资产观,虽然持此观点的人较多,但在货币计量和被企业占有控制上仍存在疑问;二、费用观,是早期的确认观点,不够成熟完善;三、负债权益观,提出了将管理型和生产型人力资源分别确认的观点,但没能提供清晰合理的划分界限,与人力资源管理实际联系不够;四、负债观,提出的确认和计量方法简单清晰,但主要是针对当下的人力资源价值做计量,缺乏前瞻性。经过分析各种观点的利弊,笔者认为对人力资源确认的研究需要做到三点:一、开拓思路,不要局限于前人观点;二、从实际出发,更多的强调实践性;三、应该积极的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不应孤立起来研究。四、应该针对各种不同企业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会计确认

[Abstract]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has been born nearly 50 years, but it doesn’t shape up. 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at is it hasn’t a widely acceptable view about its accounting recognition.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ceptions of human resource and human capital, and compares human resource and other substance of an enterprise, collects and sums up several points of view about the recognition of human resource in human resource theory field. 1.Though most of the people are agree with the assets standpoint, the standpoint still has doubtful points in monetary measurement and controlled by an enterprise. 2. Expenses standpoint is the pioneer view and not perfect.

3. Liabilities and equities standpoint considers that should discriminate administrant and workers, but doesn’t provide the method to carve up them and not contract with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4. Liabilities standpoint has a simple and clear method to recognize and measure human resource, but it can’t reflect the cash flow brought by the enterprise’s human resource in the future. The views of the writer are as follow: 1. Exploit the thinking, don’t be enslaved by the views of predecessors. 2. Based on fact, emphasize practice. 3. Contracting with other subjects actively, don’t research isolated.

4. Choose the right standpoint for different enterprises.

[Key words]Human resource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Recognition

一、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20世纪6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在其《论人力资本投资》中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本可以划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形式,对劳动者教育、健康等的投资形成了人力资本。这一理论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会计两门学科发展的经济学基础。但是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两个概念并不等同。“人力资本是指以某种代价获

得并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价值的能力或技能;人力资源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人自身的力量,也就是人在劳动活动中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张文贤,1999)可见人力资本强调的是资本的概念,更多的是从经济学角度反映投资与收益的关系;而人力资源则强调的是人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有用性和重要性。因此人力资源会计正是通过会计处理来反映人力资源对企业的这种价值。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越来越发现人力资源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将其纳入会计核算的范围,全面的反映企业的资源,并在会计报表中加以披露,成为社会各界的迫切需要。伴随着这种要求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产生了人力资源会计。1964年美国的一位企业管理学家R·H·Hermanson最早在他的《人力资产会计》一文中提出了人力资源会计观念。

人力资源会计的创始人之一、著名会计学者弗兰霍尔茨(Eric·G·Flamholtz)认为,“人力资源会计可以定义为把人的成本和价值作为组织的资源而进行的计量和报告。它包括用于计量人力上的投资及其重置成本的会计。它也包含用于计量人对一个组织的经济价值的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把人作为组织的资源而进行管理。”①

美国会计学会(AAA)人力资源会计委员会(Committee on Accounting for Human Resource)的定义是:“人力资源会计是鉴别和计量人力资源数据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其目标是将企业人力资源变化的信息,提供给企业和外界有关人士使用。”②

刘仲文(1997)在其《人力资源会计》中下的定义是:“人力资源会计是把人力资源作为社会或企业的人力资产,对其成本和价值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对其供给与需求进行预测,对其投资效益进行分析,作出人力资源投资决策分析,并将其结果报告给各有关方面的会计管理方法。”③

尽管在理论界对人力资源会计下了许多的定义,但大家的观点相对统一,都认为人力资源会计的目的就是满足社会各界包括企业内部对人力资源信息的需求,都认为其以人的成本和价值作为对象。对人力资源会计内涵的普遍认同,为进一步研究其外延以及具体内容提供了基础,也指明了方向。人力资源会计的具体分支众多,刘仲文就在其著作④中提到了按会计主体分类和按会计目标分类。而仅按会计主体分出的社会人力资源会计、企业人力资源会计和家庭人力资源会计下就有十五个分支⑤。这些分支从多个方面反映了人力资源会计的功能和作用可以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还停留在理论研究的情况。目前比较广泛的一种分类是把人力资源会计简单划分为人力资源成本(财务)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管理)会计,分别对其计量方法进行研究讨论,这种分类比较简单明了。目前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不过分细分也利于明确研究方向,符合实际情况。

三、人力资源的特征

①埃里克·G·弗兰霍尔茨,《人力资源管理会计》(陈仁栋译),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6。P1

②转引自谭劲松,《智力资本会计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P66

③刘仲文,《人力资源会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P2

④刘仲文,《人力资源会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

⑤刘仲文,《人力资源会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P33

与其他资源相比,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两重性、时效性、再生性和社会性五大特性。①

能动性是人力资源最本质的特征,它将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最根本地区别开来。其他任何资源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都是处于被动的位置,只有人力资源具有主观能动性,其他资源都是人力资源的支配对象。同时这一特性也使得人力资源的作用发挥具有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不能完全以企业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在人力资源是否能被企业占有或控制上出现了意见分歧。而通常会计上确认的资产都必须为企业占有和控制,从这点来看,人力资源与传统意义上的资产还不能完全符合。再看所有者权益,通常在企业的存续期间内也是被企业完全占有,不能轻易撤资,所以人力资源的能动性也决定了它和传统意义上的所有者权益不同。

两重性是指既是投资的结果,又能创造财富。与资产相同,人力资源也是企业资本投资的结果,但又超越了其投资的价值。这一特性正好就是《资本论》中马克思关于劳动者创造剩余价值的观点。马克思认为实物资源如机器、厂房、原材料以及货币资本都只是在生产过程中回收了自己的投资成本,并没有创造出额外的价值,而正是劳动者的创造性劳动带来了剩余价值。

时效性是指伴随人的生命周期,人力资源的可利用程度不同。由于人力资源进入企业后一般都将经历培训期、试用期、最佳使用期和淘汰期的过程②,在每个阶段企业对它的投资和其对企业的贡献都是不相同的,所以它又不同于无形资产可以在各期平均摊销,也不能套用固定资产的折旧,否则在各期的成本和收益计量就会有偏差。

再生性指人力资源能实现自我补偿,自我更新。人力资源自身可以通过休养、学习等方式得到体力和脑力上的补充或提升。设备、房屋、材料等实物只能在人为的作用下得到改良,而且它们的这种改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其物理寿命也不如人力资源长。货币虽然可以循环使用,但它完全不具备自我补偿、更新的性质。

社会性指人力资源发挥作用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这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这一特性说明人力资源需要在社会组织中才能发挥作用,故其价值必须体现在一个组织中,而且其能创造的价值会随着所处的不同组织环境而变化。尽管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人力资源由于市场供求的情况会得到一个公允价值,这往往只反映了企业取得人力资源的成本,而其在不同企业中真正创造出的价值会有差异,要更准确的计量其对企业的价值,就要求企业要基于本身的组织管理环境和人才成长的背景来估计。

四、基本假设与确认

传统的财务会计是基于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货币计量这四大会计假设的基础上的,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人力资源会计除此之外还有自己的假设基础。弗兰霍尔茨认为人力资源有三个基本假设:1.人是有价值的组织的资源;

2.作为组织的资源的人的价值是其管理方式的函数;

3.用计量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所提供的信息对卓有成效的管理人力资源是必不可少的。③

中国学者刘仲文提出的是四点假设:人是人力资源的载体;人是一个组织的

①孙海法,《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P3

②孙海法,《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P3

③埃里克·G·弗兰霍尔茨,《人力资源管理会计》(陈仁栋译),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6。P1

有价资源;人力资源价值是可变的;人力资源会计提供经营管理所需信息。①相比之下,刘仲文的观点比前者多了一个对人力资源物质形态的定义,显得更为完善,但是这点假设是基于人力资源应该是一个组织通过其雇佣员工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有形资产的观点之上的,而对于人力资源的确认目前仍然是众说纷纭。

(一)资产观

目前大部分的观点是将人力资源确认为资产,持这一观点的主要认为人力资源基本符合资产具有带给企业未来收益的能力,能货币计量,能被企业拥有或控制这三大特性。而“资产说”之中又存在着是有形资产还是无形资产的分歧。刘仲文认为“资本的运用或占用在任何组织中都是以某种资产的形式表现出来,一般有形资产都有其承担物或载体。人力资本的投资的载体或具体承担者是人,应属于某一组织的有形资产因而也可将其称为人力资产。”同时也有人认为人力资源属于无形资产②,人力资源是没有具体的形态的,只能在观念和意识上进行感知,人只是作为它的载体,并不能将人力资源简单等同于人。

而一些反对将人力资源确认为资产的观点则认为,在货币计量和被企业拥有控制这两点上难以确定。尽管人力资源在取得、开发和使用过程中的成本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但也只是粗略计量,众多的计量方法也千差万别,而且对于人力资源未来能带来的收入如何正确计量还是困难重重。同时作为人力资源载体的人与其他资产相比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能动性,就现代社会而言,一个人似乎无法合理地解释为被任何组织和个人控制或占有。而且由于人力资源的实际作用受其主观因素影响很大,所以即使企业能够控制,其控制力也是十分有限的。

笔者认为,就货币计量而言,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方面,可以根据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和使用成本来计量,而在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方面,由于其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目前尚无一个能够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计量方式,所以还不能断定人力资源可以货币计量。另外,虽然一旦劳动者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他的行为就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企业的约束,但人力资源与其载体不可分割,被劳动者“自然”占有,劳动者的劳动行为首先还是受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支配,另外企业控制机制也有失效的可能。所以企业对劳动者的控制只是理论上的,具体到每个企业和个别劳动者是有差别的。至于是有形资产还是无形资产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无形资产一般是指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可以独立存在。但是人力资源必须以人为载体,没有人这个载体,人力资源也就无从谈起。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需要的是通过个体表现出来的人力资源,只有在生产劳动中员工表现出来的劳动力、创造力才对企业具有经济意义。所以将其看成是无形资产站不住脚的。总的来说,笔者认为将人力资源确认为资产的时机并未成熟,对于以上两点争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

(二)费用观

弗兰霍尔茨则认为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中人力资源应该确认为费用,仅将其支出如培训费、招聘费等作为当期费用处理。这种观点是对于人力资源确认的最初看法,其在核算时并未打破原来的财务会计体系,是将人力资源的开支视同其他费用一样处理,相对简单易于理解。但是这种观点显然是不成熟的,随着人力资源的管理日趋完善,企业在人力资源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大,而且有些投入的受益期间很长,仅仅以当期费用处理必然显得不合理。例如要对新招进来的一大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由于人数较多,费用可能相当大,而培训又会对于每个人在

①刘仲文,《人力资源会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P29-31

②王书明祝祖强《经济师》2001年第1期。P94

企业服务的时间内都是受用的,如果只在培训的期间记入费用是不太合理的,而且有可能成为企业调节利润的一个工具。这样处理,最终的价值都将逐渐摊销掉,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如同其他费用一样,与我们强调的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不相符。另外这只解决了人力资源的成本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如何计量,弗兰霍尔茨也未给出解释。

(三)负债权益观

也有观点选择了负债观和权益观的结合①,杜兴强认为加入人力资源要素后的会计平衡式应为:资产=财务负债+人力负债+财务资本权益+人力资本权益。由于“人力资本要素的稀缺性决定人力资本所有者可以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企业所有权(包括剩余索取权)按某一待定系数分散于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持有者之间,两者拥有的权数是一种动态的、重复博弈的结果”。而同时人力资源所有者有从企业获得固定的工资收入,所以应该把人力资本所有者对企业的索取权看为混合权益索取权,是“介于固定权益求偿权和剩余权益之间”的一种权利,固定求偿权对应负债,剩余求偿权对应权益。在处理上区分生产型人力资源和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源。该观点认为生产型人力资源其努力程度一般置于公开可观测状态,无需激励,所以只需付给固定工资,因此其价值确认为负债,贷记长期应付款。而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源其努力程度无法直接观测到,需要采取激励政策来促进其努力工作,企业较多采取的是让此类人才拥有企业超额利润的分配权,故此类人力资源的价值就是固定的负债加上视工作情况而定的剩余索取权。

但是杜兴强在文中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区分生产型人力资源和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源的标准,我们只能大概的认为是生产工人与经理主管的区别。而现实中,企业的众多岗位是很难直接判断其属于何种类型的人力资源的,以简单的是否需要激励来判断是不科学的。而现代人力资源理论也认为任何一个员工都有对其激励的必要性,无论是物质激励还是情感激励都将对员工的努力程度有帮助。放弃对生产型人力资源的激励显然是对企业不利的,不但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也会造成生产型员工的消极情绪,以及生产型员工与管理型员工的对抗。而且在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企业放弃了传统的固定薪酬形式,采用了能广泛激励员工的绩效工资制,这种制度使激励的“触角”深入到每个员工。现在国内外许多企业开始采取广泛的员工持股计划,不仅管理人员有持股的权利,普通员工也可以购买企业的股票。这样广大员工都拥有了剩余价值的索取权,在这种情况下如按负债权益观解释,每个员工的价值都应该是固定负债和剩余价值索取权的结合。另外,由于很多业绩是团队协作的结果,员工个人的绩效难以计量,所以很多企业采取的是团队绩效奖励计划。不再单独计量员工个人业绩,而以团队业绩与奖励挂钩,团队成员获得的绩效奖励相同,这使得根据获得的报酬来计量的个体人力资源价值在团队内往往缺乏可比性。

可见,我们对人力资源的确认不仅仅是个会计的问题,而是一个企业全面管理的问题。将人力资源的确认局限在会计的范畴,很容易在纯理论的环境里迷失,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管理激励方式的应用也要求对人力资源的确认计量研究随之变化。目前所提出的人力资源确认计量方法还是主要根据员工获得报酬的方式和数量来定,而这直接与企业的薪酬制度相联系,企业的薪酬制度又取决于企业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文化。所以我们要对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做会计反映的话,需要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根据企业的具

①杜兴强李文《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及其确认与计量》《会计研究》2000年第6期。P31

体情况提出合理的方案。

此外,对于投入到人力资源上的招聘、培训、发展等费用应如何计量,文章没有提及。相对超额利润分配权,这些费用并没有什么反映未来利益流入企业的作用,所以,可以借鉴其他观点的做法,把它归入人力资源成本的类型,与固定的工资相似。

(四)负债观

同时也有学者认为人力资源应该确认为负债①。韦沛文认为应该把人力资源彻底的看成是企业的一种负债或者融资租赁最为贴近实际。这种观点指出人力资产观和所有者权益观复杂而脱离实际,认为“传统会计把员工对企业的劳动看成是一种‘服务’,……,按其提供的服务的大小支付报酬,计入企业成本,这应该是最符合传统企业人力资源本质实际的。”他跳出了大多数人局限的资产观框架,提出了彻底的负债观,并且认为用工资除以银行贷款利率即可得出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模型,这样相对简单明了而且无需打破原有的会计体系。

但笔者认为以员工所获的年报酬总额来计算人力资源的价值,只能对其当下的价值作出回答,只是完成了如实计量的任务,并没能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影响作出解答。未来的利益流入受经济环境、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劳动者自身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种计量模式并不适合对其进行计量。对于企业管理预测的积极意义如何体现,如何满足投资者等各方了解人力资源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影响的要求,还需进一步探讨。另外,负债是过去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通常这种现实义务是固定的(或有负债除外),其在货币或者实物上的表现应该是个常量。而以这种观点计量的人力资源负债会在过去交易事项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随员工年报酬的变化而变化。而员工的年报酬总额除了企业在人力资源上投资导致其价值增加外,还受到外部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等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自然的会想到或有负债。或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可能可靠地计量。②这样看来,如果要将人力资源确认为负债的话,确认为或有负债可能更为恰当。

五、结语

伴随着现代管理学派的兴起,人力资源会计也于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诞生,但这其后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经过近40年的发展,其在实践上并没有像人们原来预期的那样得到广泛的应用。最主要的是在对人力资源的确认以及紧密相连的计量问题上出现了瓶颈。将人力资源确认为何种会计项目,理论界一直还没有定论,各种观点各有优劣。目前的大多数观点较局限于传统的会计框架,提出的一些方案也过于理论化,在实践上困难重重。也有一些观点能从实际出发来展开,但仍然存在不少缺陷。对人力资源会计的需求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益迫切,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也要紧跟步伐,深入全面地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尽管我们一直强调人力资源会计的管理意义和必要性,但人力资源会计无法直接使企业的财富增加,它只是一个数量反映,不是企业人力资本增加的原因,不断的吸引、培养、发展人才,并采用先进适当的管理激励方式使人才发挥其才能为企业服务,才能真正达到发展企业的目的。

①韦沛文《负债或租赁:人力资源会计的可行方法》《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P105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P70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会计学会编. 力资源会计专题. 中国财经出版社,1999

2.刘仲文. 人力资源会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

3.谭劲松. 智力资本会计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4.张文贤. 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设计. 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5.埃里克·G·弗兰霍尔茨著,陈仁栋译.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 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6

6.韦沛文. 负债或租赁:人力资源会计的可行方法. 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7.苑会祥. 人力资源会计的探讨. 会计研究, 2000年第10期

8.杜兴强李文. 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及其确认与计量. 会计研究, 2000年第6期

9.孙海法.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10.Anthony G. Hopwood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电大人力资源管理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题(三)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 题, 共40分) 1. 企业员工培训管理的第一步是()。 A. 设置培训目标 B. 拟定培训计划 C. 培训需要的确定 D. 培训计划的实施 C 2. 如果一家公司需招聘10 位初级机械操作工,并且这家公司愿意对他们进行培训。那么,最好的招聘来源是()。 A. 职业学校 B. 学院和大学 C. 失业人员 D. 退休人员 3. ()是绩效管理的第一个环节,也是绩效管理过程的起点。 A. 绩效界定 B. 绩效监控 C .绩效反馈 D.目标管理 A 4. 预测由未来工作岗位的性质与要求所决定的人员素质和技能的类型,这是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哪一个步骤?() A. 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供给 B. 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 C. 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D. 制定能满足人力资源需求的政策和措施 B 5. 为补偿劳动者提供的特殊劳动或额外劳动消耗和保证员工的工资水平不受特殊条件影响而支付的报酬是()。 A. 津贴 B. 奖金 C. 工资 D. 福利 A 6. 主张集体奖,而不主张个人奖。这是哪种假设的思想?() A. “经济人”假设 B. 社会人”假设 C. 自我实现的人”假设 D. “复杂人”假设

7.劳动关系是()。 A. 用人单位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 B. 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C. 用人单位内员工之间的关系 D. 用人单位与外部人员之间的关系 B 8.通过示范,教一名工人如何操作一台车床,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哪项工作 A. 员工培训 B. 绩效考核 C. 人员招聘 D .职业管理 A 9. 将人力资源需求和内部供给的预测值加以比较以确定人员的净需求。时的 这是制定人力源规划哪一个步骤? () A. 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供给 B. 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 C. 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D. 评估规划的有效性并进行调控和更新 C 10. 工作分析的基本步骤是()。 ①确定工作分析的目标和侧重点,并制定总体的实施方案 ②收集与工作相关的背景信息 ③确定所欲收集的信息 ④与有关人员共同审核和确认工作信息 ⑤实施收集和分析工作信息 ⑥编写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③②④⑤⑥ C . ①②③⑤④⑥ D. ①③②⑤④⑥ C 二.多选题(共 6 题, 共30 分) 1. 劳动定员的原则包括() A. 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中心,科学、合理定员 B. 企业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 C. 进行定员工作时,以专家为主,走专业化道路 D. 坚持科学性,保证员工正常休息时间 E. 以上全部 A|B|C|D|E

(财务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管理

《人力资源会计的管理》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方法 人力资源会计是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一种程序和方法,但人力资源的成本或价值是应该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理论界与实务界存在分歧。有一种观点认为,因为人力资源提供未来经济利益具有不确定性,人力资源不能为企业所拥有和控制。而且,人力资源不能交换,不具备可交换性的特征,因此不是资产,人力资源投资应该费用化。 笔者认为,人力资源必须资本化,即应将人力资源作为资本计量。首先,人力资源是具有生命和高级思维能力的特殊资源,由于其特有的创造性,成为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主要源泉。许多知识型企业的成功经验,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其次,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前提实际上是其市场化,或者说是劳动力的商品化。人力资源的价值是在劳动中体现的,一旦劳动者将自己劳动的使用权让渡给企业,虽然企业不能全部拥有其所有权,但在职工受职任职期间,其劳动必须在企业的指挥与监督下进行,必须服从于企业管理,职工无权支配。如同会计中确认的许多资产仅代表了部分权利一样,由于企业对人力资源拥有部分权利,所以应该确认为资产。再次,对人力资产进行确认有利于企业管理、考核人力资源,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再投资,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提高其服务企业的能力。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 一般会计平衡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价值运动的一般规律,即债权人的清偿权加上企业业主权益的清偿权等于企业的资产总值。建立人力资源会计,把人力资产、人力资本以及劳动者权益等概念引入会计平衡公式后,该公式改变为:物力资产+人力资产=负债+劳动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含人力资本)。此时,会计平衡公式的内容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它揭示了企业的所有财富,包括物力资产和人力资产由债权人、劳动者和所有者三方共同占有的关系,反映了企业对债权人权益、劳动者权益和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对会计信息资料的需要。 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人力资产核算和劳动者权益核算。 1.人力资产核算。 人力资产是指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可望向企业流入未来经济利益的人力资源,从其价值构成来看,它由四部分组成:取得价值、开发支出、离职成本、新增价值可潜在的价值增值。前三部分构成人力资产成本,后一部分形成人力资本。 (1)人力资产成本,实质上是企业对人力资产的投资,它将随着人力资产的折旧而逐渐得到补偿,因而它的核算主要沿用传统会计的一般会计方法和程序,并稍作演绎。首先,将人力资产成本进行细分,然后把其中一部分列为期间成本,当期注销;剩余部分进行资本化,随人力资源服务潜能递延至以后各期间摊销。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论述题汇总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 法论述题汇总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论述题 1、面试时如何“问” 答:(1)自然、亲切、渐进、聊天式的导入。 (2)通俗、简明、有力。 (3)选择适当的提问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收口式、开口型、假设式、连串式、压迫式、导式 (4)问题安排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5)恰到好处的转换、收缩、结束与扩展 (6)必要的声东击西 (7)积极亲近,调和气氛 (8)标准式与非标准式相结合,结构式与非结构式相结合 (9)问准问实的原则 (10)注意提供弥补缺憾的机会。(各条适当阐述) 2、试述评价中心所遵循的原则。 答:(1)根据明确定义的成功管理行为的特征进行 (2)采用多种评价技术 (3)使用不同类型的工作模式技术 (4)评价人员熟悉评价工作和具体工作行为,具有该工作的经验 (5)评价人员在评价中心受过系统的训练 (6)评价人员观察纪录行为资料,并在评价人员之间进行交流 (7)评价人员必须经过团体观察、讨论后作出预 (8)评价过程必须分阶段进行,经观察、讨论最后做出预测 (9)评价人员是按某个非常清楚的,已定的客观标准进行评价,不是在被评价人员之间进行比较 (10)必须使每个人员都有机会观察和记录每一被评价人员的行为(11)必须做出管理成功与否的预测。

3、面试时如何“听” 答:(1)善于发挥目光、点头的作用。面试中,主试人的目光在听被试者回答时,要恰到好处,轻松自如,还应伴以适当的点头。 (2)把握与调节好被试者的情绪。在倾听被试者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主试人要善于把握与调节被试者的情绪,使之处于良好的 状态,正常发挥。 (3)注意从言辞、音色、音质、音量、音调等方面区别被试者的内在素质水平。研究表明,一个人说话快慢、用词风格、音量大 小、音色柔和与否等都充分反映了一个人的内在素质。 4、试述面试的过程。 答:(1)面试开始 (2)入场抽签:主考人请工作人员叫考生入场,并由考生从题箱内抽签确定试题,把抽中的试题叫主考人当场开封 (3)个人自述:主考人请考生自述个人经历,同时宣布不得超过的时限 (4)回答试题:主考人宣读考生抽中的试题,宣布答题后准确不得超越的时限,考生回答 (5)突发提问:考生答完规定试题后尚有时间,主考人可请评委临时提问 (6)评委平分:评委根据考生的回答打分,登记在《评分表》 (7)计分审核:提问完后,主考人请计时员从评委手中收回《评分表》和《试题答案》交计分员计分,《试题答案》交监督员审 核 (8)公布得分:监督员审核后宣布得分审核无误,主考人请计分员亮分,先宣布“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得多少 分”。主考人重申考生得分 (9)考生退场:主考人宣布考生退场,同时工作人员通知下一名考生入场 5、试述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特征。

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方法探讨

对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方法的探讨 --------------------------------------------------------------------------------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作为一种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人力资源会计的重要性也突兀而出。国外学者普遍认为人力资源会计至今尚未得到广泛应用的“症结”在于“人力资源计量的困难”。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方法的概述,分析了目前人力资源计量困难的原因,并提出应该针对不同类的人力资源采纳不同计量模型。 人力资源会计是计量人力资源,提供人力资源信息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是会计的一个新领域,产生于本世纪60年代,是在“人力资本中心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并没有像其他会计那样,一经出现便迅速推而广之,直到今天也没有得到普遍应用,其原因是不便计量。尽管如此,但人们并未停止对它的探索,本文的目的也在于此。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方法 “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因此,会计的过程在于计量。而会计计量又主要是通过把数额分配于具体事项,以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反映物品或事项的本质或本质联系,然后通过一定的再现体(比如财务报表和财务信息)来再现客体(比如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本质或本质联系。所以会计计量对于会计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于人力资源划归资产的围的不同理解,目前人力资源会计在计量人力资产的方法上出现两种典型代表:一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二是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下面对这两个分支分别加以介绍。 (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以企业对人力资产的投资为基础逐期累计计量人力资产的成本价值,同时将人力资产成本价值按照人力资源的使用期间进行的摊销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成本或

人力资源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简答题: 一、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1、战略规划。即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致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 2、组织规划。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 3、制度规划。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 4、人员规划。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 5、费用规划。人力资源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二、简述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作用和程序。 内容: 在企业企业中,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它的名称、工作条件、工作地点、工作范围、工作对象以及所使用的工作资料。1、在完成岗位调查取得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首先要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作出科学的界定,然后再对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即对岗位的名称、性质、任务、权责、程序、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料,以及本岗位与相关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方式等因素逐一进行比较、分析和描述,并作出必要的总结和概括。2、在界定了岗位的工作范围和内容以后,应根据岗位自身的特点,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提出本岗位员工所具备的,诸如知识水平、工作经验、道德标准、心理品质、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资格和条件。3、将上述岗位分析的研究成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最终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 作用: 1、工作岗位分析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 2、工作岗位分析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3、工作岗位分析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4、工作岗位分析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 5、工作岗位分析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 程序: (一)准备阶段 本阶段的具体任务是:了解情况,建立联系,设计岗位调查的方案,规定调查的范围、对象和方法。 1、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掌握各种基本数据和资料。 2、设计岗位调查方案。(1)明确岗位调查的目的。(2)确定调查的对象和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4)确定调查表格和填写说明。(5)确定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3、为了搞好工作岗位分析,还应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说明该工作岗位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使有关员工对岗位分析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4、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任务、程序,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以便逐项完成。 5、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掌握调查的内容,熟悉具体的实施步骤和调查方法。必要时可先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确认和计量论文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确认和计量论文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在市场经济和高新技术发展的共同作用下,人力资源管理学和会计学相互渗透形成的新型会计理论。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目前仍在探讨,笔者认为目前较为规范的定义如下:人力资源会计是把人力资源作为社会或企业的人力资产,对其成本和价值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对其供给和需求进行预测,对其投资效益进行分析,作出人力资源决策分析,并将其结果报告给有关方面的会计管理方法。从会计学角度来看,包括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指对作为人力资产的人进行开发、维护、保障、辞退等活动所发生的费用进行核算的成本会计。本文拟就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确认和计量作一探讨。 1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确认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确认实质上是对人力资源成本项目的确认,即确定有关人力资源投资成本的每个项目的范围。而人力资源成本项目应该按照人力资源从进入企业到退出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进行分类,即按照人力资源投入企业、在企业工作发展、最后退出企业的过程进行成本项目的分类。因此,人力资源成本项目应该包括: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和离职成本五大类。那么,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确认,就是对这五个项目具体内容的确认。

1)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包括招募成本(招募人员的直接劳务费用、直接业务费用)选择成本(为选择合格职工而发生的费用)录用成本(录用手续费、调动补偿费、搬迁费等)安置成本。 2)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是企业为提高职工的生产技术能力,为增加职工人力资产的价值而发生的成本,包括上岗前教育成本岗位培训成本脱产培训成本等。 3)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包括维持成本(包括职工计时或计工资、劳动报酬性津贴、劳动保护费、各种福利费用、年终劳动分红等)、奖励成本(包括超产奖励、革新奖励、建议奖励和其它表彰支出等)、调剂成本(职工疗养费用、职工娱乐及文体活动费用、职工业余社团开支、职工定期休假费用、节假日开支费用、改善企业工作环境的费用等)。 4)人力资源保障成本。包括劳动事故保障成本(包括企业承担的工伤职工的工资、医药费、残废补贴、丧葬费、缺勤损失等)健康保障成本(包括医药费缺勤工资、产假工资及补贴、丧葬补贴等)退休养老保障成本(包括退休金和其它费用)。 5)人力资源的离职成本。包括离职补偿成本职位空缺成本等。 2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计量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计量的方法包括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一般方法是各种人力资源成本项目都可以采用的普遍方法。具体方

电大人力资源管理作业3(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师傅带徒弟”是典型的(C个别指导)实践性培训方法。 2.(D拓展训练)主要用于提高人的自信心,培养把握机遇、抵御风险的心理素质,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培养团队精神等。 3.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C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4.劳动争议处理实行回避制度是为了坚持(B公正原则)。 5.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为( D一调一裁两审制 )。 二、多项选择题 1.培训绩效评估的指标主要有:(ABDE)。A、学习指标B、行为指标D、反应指标E、成果指标 2.培训需求层次有(ABE)。 A、组织层次B、工作层次E、个人层次 3.日本劳动问题专家保谷六郎认为职业具有以下特性(ABCD)A、技术性B、经济性 C、伦理性 D、社会性 4.心理契约是(ABCE)。 A、人力资本含量高的知识型员工更加注重的 B、员工个人与用人单位双方对彼此权利与义务的主观期望和承诺 C、不具备法律效力的 E、比一般的工作合同契约更加重要的契约,对双方来说都是自觉的 5.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A、合同期限B、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C、劳动报酬D、合同终止条件 三、判断并改错题 1.责任评估是以培训成果为对象进行评估,包括接受培训者的个人学习成果和他在培训后对组织的贡献,它是培训评估的重点。(X) 改为:绩效评估 2.早期职业生涯关心的问题是如何选择专业,确定从事的专业,并落实到工作单位。(X)改为:中期职业生涯 3.在任何组织中,员工都有从事技术性工作和从事管理性工作的两种可能,即有走技术专家和管理者两条不同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管理者要求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技术专家要求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X) 改为:技术专家要求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管理者要求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 4.用人单位频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因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生产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V) 5. 劳动争议调解的机构是人民法院,调解的期限是30天。(X) 改为:机构是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四、名词解释题 1.培训 答案:培训是指一定组织为开展业务及培育人才的需要,采用各种方式对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的管理活动。 2.职业 答案:职业是人们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专门类别的工作,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状况、文化水平、行为模式、思想情操的综合性反映;也是一个人的权利、义务、权力、职责,从而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一般性表现。 3.员工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绪论 1、什么是人力资源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的含义 答: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得总和。它应该包括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这个定义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是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一项重要要素,离开了人力资源,也就无所谓社会生产、社会财富的创造。 2)、人力资源是指劳动者创造财富的能力,离开劳动者,就无所谓人力资源。 3)、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人力资源的存量,表示该国该时期人力资源的多少,同时也以一定的指标衡量人力资源的质量。 4)、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有两种存在形式,正在被使用和尚未被使用的人力资源。 2、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 答:1)、获取,对职位和人员进行测评,选拔出与组织中的职位最为匹配的任职人员的过程。 2)、整合,指通过培训教育,使员工具有与企业一致的价值观,最终成为组织人的过程。 3)、保持,保持包括保持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保持员工队伍相对稳定两个方面。 4)、开发,指提高员工知识、技能以及能力等各方面资质,实现人力资本保值增值过程。 5)、控制与调整,这是对于工作行为表现以及工作达成结果情况作出的评价和鉴定的过程。 3、简述(美国人力资源专家诺伊提出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 答:1)、经营能力,即了解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的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尽可能精确的信息作出对公司的战略规划具有支持作用的理性决策。 2)、专业技术知识与能力,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职能中涉及的工作分析、组织设计、招聘甄选、绩效评价、培训开发、薪酬等技术和方法,还要不断掌握新技术和方法。 3)、变革管理能力,即在诊断问题、实施组织变革以及进行结果评价等方面掌握变革过程管理的能力。 4)、综合能力,必须能够看到人力资源中的各项职能之间如何才能有效配合在一起。 4、简述人力资源战略的概念和类型人力资源战略和企业战略的关系 答:指组织中一切与人有关问题的方向性的谋划,它是一种旨在充分合理地运用企业各种人力资源,使其发挥出最大优势,以符合企业的战略需求,实现组织目标的各种人力资源使用模式和活动的综合。 人力资源战略类型可以分为累积型、效用型、协助型三种 1)、累积型战略:即用长远观点看待人力资源管理,注重人才培训,通过甄选来获取合适的人才。以终身制为原则,以公平原则来对待员工,员工晋升速速慢;薪酬是以职务及年资为标准,高层管理者与新员工工资差距不大。 2)、效用型战略:即用短期的观点来看待人力资源管理,教少提供培训。企业职位一有空缺随时进行填补,非终身雇佣制,员工晋升速度快,采用以个人为基础的薪酬。 3)、协助型战略:介于积累型和效用型之间,个人不仅需要具备技术性的能力,同时在同事间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培训方面,员工个人负有学习的责任,公司只是提供协助。 人力资源战略和企业战略的关系: 1)、整体型。企业战略制定的过程,同时也是人力资源战略制定的过程。 2)、双向型。人力资源战略和企业战略分开的,但是是同时制定的。 3)、独立型。企业先期已经单独制定了企业战略,然后再制定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一个过程。 5、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1)、以劳动关系改善和劳动效率提高为中心的阶段。主要是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人的劳动效率。 2)、以工作为中心的人事管理阶段。以工作为中心展开,工作分析、心理测验、绩效考核、职业生涯、管理开发为主题。 3)、人与工作的相互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阶段。这一时期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理论体系,与传统的人事管理有质的不同,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中心。 4)、人力资源管理上升到企业战略高度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成为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 6、.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答:1)、人力资源管理全面参与组织的战略管理过程。 2)、人力资源管理中事务性职能的外包和人才租凭。 3)、直线管理部门承担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责。 4)、政府部门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渐趋一致。 7、人力资源面临的挑战 答:1)、经济全球化的冲击:经济全球化使组织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经济全球化促使企业间并购与重组;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不得不面对强大的国外竞争对头的挑战。

对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探讨

对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探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发展取决于其是否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是否持续的对人力资源投资。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类型和方法的分析,以期人力资源会计能够更好的在我国企业里应用。 标签: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内容计量的方法 企业人力资源及其管理对于企业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为达到投资、管理的目的,我们应该正确核算和计量人力资源的成本、价值,并准确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量,并综合分析考评其投资收益,以确保决策的准确性。以上是人力资源会计的具体内容。而人力资源的实际应用多半也是以人力资源会计计量为主。 1 对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 1.1 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内容 1.1.1 取得人力资源的支出,即原始成本 它指的是企业为取得某一项人力资源所发生的费用,它涵盖了招工支出、选拔支出和定岗支出几大项。 1.1.2 维护人力资源的支出,即使用成本 维护人力资源的支出主要是指人力资源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它涉及到人事管理、工人的薪资和奖金、社保、劳保、医保等各种关于人力资源使用的费用支出。 1.1.3 开发人力资源的支出,即追加成本 这部分支出具体指企业为提升员工素质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具体来讲,开发人力资源支出涉及到岗前培训支出、在职培训支出和脱产培训支出三大项。 1.1.4 发展人力资源支出 人力资源支出主要指的是员工的安置成本、流动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和重置成本。因本文的篇幅有限,这里不作过多的解释。 1.2 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方法 1.2.1 历史成本法,也就是以取得该项人力资源的历史成本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历史成本法与以往会计的核算方式及核算原则相符,相关的会计依据具有客观性,且验证起来比较方便。这种人力资源成本核算方法易于人们理解。使用

人力资源管理试题及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指(B ) A. 把人当成“上帝”,一切都服从、服务于“上帝” B. 把人当成组织中最具活力、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要素 C. 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见 D. 关心员工生活,提高员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2. “深入工作现场,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工作情况”是以下哪种工作分析法的优点(B ) A. 写实法 B.观察法 C.问卷法 D.参与法 3.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正在向着战略性的方向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发展最为 迅速的是(A ) A. 人力资源规划 B. 人力资源成本管理 C.人力资源开发 D.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4. 对组织内部人力资源供给的预测,常用的方法有:马尔可夫分析法、档案资料分 析法和(B ) A. 趋势分析法 B.管理者继任模型 C.德尔菲法 D.回归预测法 5. 某公司今年离职人员数为30,而今年在职人员的平均数为150,那么,该公司的人员变动率是 (A ) A. 20% B.10% C.15% D.25% 6. 我国组织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A ) A. 人力资源过剩 B. 人力资源浪费 C.人力资源不足 D. 人力资源管理不当 7. 当职位空缺有许多种,而且在某一特定地区内又有足够的求职者的情况下,应该使用以下哪种招募形式 (B ) A.报纸 B.广播电视 C.杂志 D.招募现场的宣传资料 8. 在人员甄选活动中,对一个人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检测称之为(C ) A.能力测试 B. 人格测试 C. 成就测试 D. 兴趣测试 9. 在人力资源规划中,为了保持组织在中、长期内可能产生的职位空缺而制定的人 力资源规划称为(D ) A.人力分配规划 B.调配规划 C.晋升规划 D.招聘规划 10. 世界上第一个兴趣测验量表是(A ) A. 斯特朗男性职业兴趣量表 B. 比奈-西蒙量表 C. 库德职业兴趣测验 D. 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 11. 用轻的秤砣冒充重的秤砣会造成(B ) A.随机误差 B.系统误差 C.信度变化 D.效度升高 12.下图反映的是(C ) A.信度高效度高 B.信度高效度低

最新整理对人力资源会计确认问题的会计.docx

最新整理对人力资源会计确认问题的-会计 对人力资源会计确认问题的-会计论文 会计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科的一个新分支,本文将从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角度,就人力资源是否属于企业的资产和是否属于企业的无形资产作如下。 一、人力资源属于企业资产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的规定,资产的确认必须符合 三项条件:首先,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其次,能为企业拥有或控制;最后,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目前,理论界对人力资源争论的焦点在于企业对其是否能够拥有或控制。反对者认为人力资源具有流动性,企业拥有的只是人力资源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因而不能将人力资源作为一项资产进行确认。但笔者却认为企业是能够拥有和控制人力资源的,分析如下: 人力资源会计不仅扩充了传统会计的内容,还极大地冲击了传统会计思想。虽然传统会计对人力资源也进行核算,但那是一种在“资本雇用劳动者”观念下的零星核算。直到现在的股份制改革仍继承了这种观念。那些创新的职工股、技术股等形式都采用货币资金股份的形式就是最好的证明。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决定了企业内部各缔约方谁拥有剩余索取权及其份额。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必将成为最稀缺的生产要素,这使得最先进知识载体——人力资本者成为企业的剩余权益索取者。人力资源会计正是在这一前提下认可人是企业的

人力资本投资者,是企业的所有者,人力资本者和非人力资本者共同承担企业的风险。但二者承担风险的程度有所不同。随着直接的实物、货币投资形式逐渐向间接的证券投资方式转化,非人力资本者越来越灵活采用“用脚投票”的方式转移风险,以获取企业剩余价值为主转向以赚取股票差价为主,这种投资方式和目的的转变使得他们可以迅速转移和脱离企业。而人力资本具有专用性,所谓专用性是指工作中部分人才具有的某种专门技术、工作技巧或拥有某些特定信息。这种专用性有效地制约了人力资本者进入或退出企业。因为一旦进入一个适合自己专长的企业,人力资本者就会对该企业产生依赖,希望自己投入企业的时间和精力能得到回报。因此,人力资本的专用性激发了其承担企业生产经营风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可见,伴随着非人力资本者与企业关系逐步的弱化和间接化,人力资本者与企业关系却在逐步强化和直接化,并使其逐渐成为企业的主要风险承担者。由于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因而企业的收益分配也会倾向人力资本者。所以,人力资本者不仅有资格成为企业的所有者,同样有资格成为企业风险的真正承担者。 二、人力资源不属于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的确认需满足三个条件:①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②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③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虽然现在很难准确的将人力资源货币化,但这个技术问题必将会在未来得到解决。所以,从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来看,人力资源很符合无形资产。但是,笔者认为,如

人力资源管理作业答案

案例分析的标准和要求 在答分析案例时,要阐明所用基本理论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案例提供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分析、解释和说明。同时还要注意分析过程的充分性、逻辑性和完整性。 案例分析没有标准的答案,但是有基本的要求和方法。 评分的标准: 1.按照指定的理论来分析 2.要求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3.观点和结论是一致的 案例1提示:飞龙集团的失误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飞龙集团的失误,是在人才招聘、规划管理方面的失误,最主要的是人才通常不流动和只靠自己培养人才这两个失误。这也是我国大部分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会碰到的一个“致命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1.没有一个长远的人才战略规划,2.人才机制没有市场化,3.单一的人才结构,4.人才选拔不畅等。 为了解决这一“致命问题”,我们认为,企业在选人、用人的过程中,至少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企业决策集体应真正树立市场化的选人、用人观念,确立正确的人才选拔标准、原则.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只有拥有优秀人才时,才能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具有勃勃生机。为了求得优秀人才,避免“武大郎开店”的不良心态作用,树立一种“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观念是十分必要的。 一般说来,公司从一开始组建就应把选人放在首位,并且提出了简单、明确的选人标准:(1)任人为贤。不能因为认识某位领导就得到好的差事,要做到唯才是用。(2)一专多能。尽量发挥人的潜能,使一个人能顶几摊事,既避免了部门繁杂、管理重复,又使得真正有才之人尽显其能,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3)严格选拔,加强培训。在选拔人员时,从多角度多侧面选出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同时对每一位员工加强职业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4)增强后备,面向未来。对新一代年轻人培训其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使之认识到中药品不仅是治病教人的良剂,而且是养身保健的主体. 2.按照科学的程序选拔人才,把人才选拔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 一般来说,人才的选拔主要有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在这—阶段主要是通过调查研究、工作分析、人员分析等,明确某一用人工作岗位的工作特性,及这一工作岗位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生理、心理品质,确定最佳的人才选拔程序。(2)选扦阶段。这是正式进行人员挑选的阶段。为了保证能从众多的求职者中选择出企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掸优录取,需要经过心理测验和测评等技术来进行严格的筛选。国外企业一般把此选择工作分为六个步骤,即:初步面试、填写申请表、进行心理测验、最后面试、获取证明材料、体格检查等,逐步淘汰不合格者,六个步骤全部通过考核者,录用为新员工。(3)招聘总结及检验效度阶段。新人员录用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心理学家还要进行总结,进一步探讨整个选择程序的预测效度。 在实际的人才招聘工作中这些步骤会有一定的变化,如在我国大部门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就采用筹划与准备阶段、宣传与报名阶段、考核与录用阶段、入厂教育与工作安置阶段等,但本质上是一致的,它能有效的保证人才招聘的科学、准确、客观、合理等。

人力资源论述题教学文案

四.论述题 1、试析人力资源的特点。 答:(1)活动性(2)可控性(3)时效性(4)能动性(5)变化性与不稳定性(6)再生性(7)开发的持续性(8)个体的独立性(9)内耗性(10)资本性 2、试述人力资源的目标。 答:(1)保证组织人力资源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2)最大限度地开发与管理组织内外的人力资源,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3)维护与激励组织内部人力资源,使其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其人力资本得到应有的提升与扩充。 3、试论人力资源的任务。 答:无论是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是其它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与任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⑴保证组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⑵最大限度地开发与管理组织内外的人力资源,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⑶维护与激励组织内部人力资源,使其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其人力资本得到应有的提升与扩充。然而,就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部门来说,其任务主要有以下几项:①规划;②分析;③配置;④招聘;⑤维护;⑥开发。 4、试论人力资源专业化发展的历史基础 答:(1)劳动分工与科学管理奠定了工作分析与设计的基础 (2)人力非等质观与工业心理学,使人力资源配置与选拔日趋重要 (3)工业革命事与科学管理促使人员培训、绩效考评及薪资管理的产生与发展。(4)人际关系运动促使人力资源管理人性化。(5)行为科学促使人力资源管理权变化(6)劳工关系运动与立法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向法制化方向发展 5、试析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 答:从管理内容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管理大致经历了哪些阶段? ⑴现场事务管理阶段。现场事务管理一般指管理者一般在现场以保证工作任务完成为目的进行的人为资源管理。它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与工作人员,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处理人事矛盾、人员调配与劳动监督;⑵档案业务管理。档案业务管理,一般指在办公室而非现场进行的一种间接性人力资源管理。这种管理有专门的办公室与专业工作人员,管理的内容是比较专业化的人员招聘、甄选、配置、培训、考评、薪酬等。⑶指导协调管理。指导协调管理属于一种专家型的咨询指导式管理。在这种管理方式中,人力资源部所有的人员都是专家,主要负责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制度与技术的研究与制订;负责对政策与制度执行的督促与检查;负责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与方案的咨询与指导;负责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咨询与贯彻,当组织领导的高参。 6、试述员工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 答:培训与开发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是经常联系在一起的概念,在内涵上有一些差别,但实质是一致好。培训强调的是帮助有意识对象获得日前工作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而开发是一种长期的培训,是强调鉴于以后工作对员工将提出更高要求而对员工进行的一种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本投资活动。两者的目的、使用的技术通常是相同的,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7、试述员工培训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 答: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工作的内存组成部分。企业为使员工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和应具备的工作态度,一般都要进行相应培训,从胜任将要从事的工

关于人力资源确认问题的简单讨论

关于人力资源确认问题的简单讨论 Simple Discussion about Accounting Recognition of Human Resource XX专业XX级:XXX 指导教师:XXX [摘要]人力资源会计已经产生了近50年,但是其发展并不顺利。其中一个制约它发展的原因就是对它的会计确认问题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意见。文章从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概念出发,对比了人力资源与其他实物资产的异同,并归纳收集了目前理论界对于人力资源会计中,人力资源确认问题的各种观点。一、资产观,虽然持此观点的人较多,但在货币计量和被企业占有控制上仍存在疑问;二、费用观,是早期的确认观点,不够成熟完善;三、负债权益观,提出了将管理型和生产型人力资源分别确认的观点,但没能提供清晰合理的划分界限,与人力资源管理实际联系不够;四、负债观,提出的确认和计量方法简单清晰,但主要是针对当下的人力资源价值做计量,缺乏前瞻性。经过分析各种观点的利弊,笔者认为对人力资源确认的研究需要做到三点:一、开拓思路,不要局限于前人观点;二、从实际出发,更多的强调实践性;三、应该积极的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不应孤立起来研究。四、应该针对各种不同企业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会计确认 [Abstract]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has been born nearly 50 years, but it doesn’t shape up. 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at is it hasn’t a widely acceptable view about its accounting recognition.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ceptions of human resource and human capital, and compares human resource and other substance of an enterprise, collects and sums up several points of view about the recognition of human resource in human resource theory field. 1.Though most of the people are agree with the assets standpoint, the standpoint still has doubtful points in monetary measurement and controlled by an enterprise. 2. Expenses standpoint is the pioneer view and not perfect. 3. Liabilities and equities standpoint considers that should discriminate administrant and workers, but doesn’t provide the method to carve up them and not contract with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4. Liabilities standpoint has a simple and clear method to recognize and measure human resource, but it can’t reflect the cash flow brought by the enterprise’s human resource in the future. The views of the writer are as follow: 1. Exploit the thinking, don’t be enslaved by the views of predecessors. 2. Based on fact, emphasize practice. 3. Contracting with other subjects actively, don’t research isolated. 4. Choose the right standpoint for different enterprises. [Key words]Human resource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Recognition 一、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20世纪6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在其《论人力资本投资》中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本可以划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形式,对劳动者教育、健康等的投资形成了人力资本。这一理论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会计两门学科发展的经济学基础。但是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两个概念并不等同。“人力资本是指以某种代价获

人力资源管理作业及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专)作业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30 分) 1 .具有内耗性特征的资源是( B )。A .自然资源B .人力资源C .矿产资源 2 .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主要区别体现在(B )。A .内容上 B .观念上 C .工作程序上 3、以人性为核心的人本管理的主体是何种基本要素?(A)A.职工B.环境C.文化D.价值观 4、某企业对10 名新招来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培训,从讲课到实习一共花了5000 元费用,请问这笔费用应从人 力资源成本的哪个项目中列支?(B) A. 获得成本 B. 开发成本 C. 使用成本 D. 保障成本 5 .预测由未来工作岗位的性质与要求所决定的人员素质和技能类型,这是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哪一个步骤: ( B ) A .预测未来人力资源供给 B .预测未来人力资源需求 C .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D .制定能满足人力资源需求的政策和措施 6 .从现实的应用形态来看,下面哪个方面不是人力资源所应包含的内容(C )。A ?体质B ?智力C ?思想D ?技 能 7、把“员工视为活动主体、公司主人”是哪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C)A ?自我中心式、非理性化家族管 理B ?以人为中心、非理性化家族管理 C ?以人为中心、理性化团队管理 D ?自我中心式、理性化团队管理 8、每个员工都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团结协作,努力实现企业目标;反映了“以人为中心、理性化团队管理”模式的什么特点?(B) A .封闭式的自危表现 B .开放式的悦纳表现 C .封闭式的悦纳表现 D .开放式的自危表现 9、下面哪一项不是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D )A、企业人B、环境C、文化D、产品 10 、与员工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反映了人本管理哪方面的基本内容?(D) A ?人的管理第一 B ?以激励为主要方式 C ?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D ?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 11 、明确目标责任,使其竞争,是进行人本管理的哪种运行机制?(B) A .动力机制 B .压力机制 C .约束机制 D .环境影响机制 12 、通过检查人力资源目标的实现程度,来提供关于人力资源计划系统的反馈信息。这是人力资源规划系统的哪项活动?( D ) A .人员档案资源 B .人力资源预测 C .行动计划D .控制与评价 13、工作分析中方法分析常用的方法是(C)A.关键事件技术B.职能工作分析C?问题分析D.流程图 14、管理人员定员的方法是(C)A.设备定员法B.效率定员法C.职责定员法 15 、依据个体的经验判断,把所有待评价的职务依序排列,由此确定每种工作的价值的方法是(C) A. 因素分解法 B. 因素比较法 C. 排序法 D. 评分法 二、案例分析 1 、贾厂长的管理模式本题的目的是要求同学们用四种人性观的理论进行分析,首先将四种人性观的理论掌握好,其次是运用这个理论 进行案例分析。在回答时应该抓住案例的背景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本题有两个问题:(1)贾厂长是以一种什么样的人性观来对待员工的?(2)如果你是贾厂长,你准备怎样来对待员工? 你想采用什么样的激励手段和管理方式? 答:⑴该案例中,贾厂长只是根据惯例主观地采取了迟到不罚款,而对早退则进行罚款的决定,改革不合理的厂纪厂规,有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贾厂长取消了迟到罚款的规定说明了他尊重职工、关心职工们的疾苦,在管理中考虑到了人的因素,其人性观有“社会人”假设倾向。但在制定新的规章制度时,由于没有很好地调查研究,没有了解工人为什么出现早退现象,就做出了早退罚款的决定。这一决定说明贾厂长只想用经济杠杆来管理,又有一种用理性人假设来实施管理的倾向。因此对一个完整的人来讲,贾厂长的这种管理比较符合薛恩的复杂人性观。 ⑵鉴于案例中出现的问题,为了能使新的规定得到贯彻实施,贾厂长还改变原有的领导方式,在充分与工人讨论协商的情况下,制定公平合理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为解决工人洗澡排队的问题,厂里应该彻底改善女澡堂,这样就扫清了新规定执行的障碍。 三、案例分析 2 、工作职责分析 本题的目的是要求同学们用第三章工作分析与评价的理论进行分析,首先将案例中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其次是 运用工作任务书的主要内容进行案例分析。在回答时应该抓住案例的背景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本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