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禁色》看三岛由纪夫的审美意识

合集下载

背德的恋人——三岛由纪夫

背德的恋人——三岛由纪夫

摘要:《假面的告白》是三岛由纪夫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在日本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主人公的情感经历,探究作家感情世界中的异色风景,以及作家三岛由纪夫在这一时期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不伦;禁忌;回归;审美理念如果把日本文坛比作一个百花园,那么其中最妖艳魅惑的一朵,当数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了。

他从少年时代开始就以老练的文风获得了“早熟的天才”、“优等生作家”等美誉。

独特的审美理念,冷静的头脑以及敏锐的视角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理性与睿智,满足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深层期望。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三岛把文学固有的魔力发挥到了极致,完成了其本身“要利用破损的道具建造自己的殿堂”这一美丽理想。

我们在阅读三岛的作品时,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其用文字构造的浪漫氛围与唯美世界之中。

如《繁花盛开的森林》中那种抒情而神秘的美,《盗贼》中精巧修饰的美,还有《禁色》中那柔和舒缓的美,《潮骚》中惊心动魄的美……伴随着这一系列的作品的成功,三岛文学日渐散发出举世瞩目的光辉。

在作家本人已故去40余年的今日,这些作品仍然经久不衰,如同一曲优美的旋律,久久拨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弦。

而《假面的告白》作为三岛文学中不朽的名作,更是极大程度的反应出了作家的创作特色与思想内涵。

自问世以来,评论家们大多把目光集中在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创作手法上,对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不甚关心。

其实,通过主人公的情感沿革,我们不难窥探到作家感情世界中的异色风景,以及深陷于苦无出路的爱情中的作家本人的矛盾与挣扎。

一、《假面的告白》《假面的告白》发表于1949年,作为一部半自传体的而小说,它承载着作者“进行一次彻底告白”的强烈愿望。

文章通过描述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及倒错的两性心理,反应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青少年们丧失信仰、虚无度日的生活状况。

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作者“将自己异于常人的性欲毫无羞耻意识地娓娓道来”时冷静从容的态度。

故事的舞台是刚刚经历了二战的日本。

当时,受到战败的影响,伴随着原有社会体系的崩溃,道德的约束力也日益减弱,长久以来统治和束缚着人们精神世界的枷锁也不复存在。

三岛由纪夫《禁色》经典语录

三岛由纪夫《禁色》经典语录

三岛由纪夫《禁色》经典语录1、别怕,爱本是无罪。

——三岛由纪夫《禁色》2、我终于学会抵御内心升腾的欲望。

——三岛由纪夫《禁色》3、让我就此消失这晚风雨内,可再生在某梦幻年代。

——三岛由纪夫《禁色》4、当怀疑导致我堕落,欲罢不能时,我将会步入轮回。

——三岛由纪夫《禁色》5、爱只能从绝望中产生。

精神对自然,这种对于不可能理解事物的精神运动就是爱。

——三岛由纪夫《禁色》6、他们的视线里共存着媚态和审视两种目光。

就是说,女人对于异性的媚态和对于同性的审视的目光是分开使用,而男色家是同时将两种目光投向对方的。

——三岛由纪夫《禁色》7、假如只有初夜我的爱才能得到完美的展现,那么其后重复拙劣的模仿,只能是对自己和对方两个人的背叛。

不能用对方的诚实衡量我的诚实,应该相反。

抑或我的诚实会使我和不断变换的对手连续度过无限个初夜,然而我的爱只能是一次性的,它是贯穿无数初夜欢喜中的一条经线,不管对谁都是不变的强烈侮辱般的一次性的爱。

——三岛由纪夫《禁色》8、“这帮家伙!这帮混蛋!”——美青年咬牙切齿,“住进三百五十日元的旅馆,公开地鬼混私通吧,混蛋!弄得好去营造个老鼠窝一样的爱巢吧,混蛋!睡眼朦胧多多生些孩子吧,混蛋!星期天带着孩子去逛大甩卖百货店吧,混蛋!一辈子去搞一两次廉价的偷情求欢吧,混蛋!直到死都去贩卖健全的家庭、健全的道德、良知和自我满足吧,混蛋!”——三岛由纪夫《禁色》9、你现在正处于向往感动的状态之中。

你的纯洁无垢的心时时渴望感动,这是一种单纯的疾病。

你就像一个长大了的少年为爱而爱一样,只不过是为感动而感动罢了。

固定观念治好了,你的感动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

你也很清楚,这世界除了肉感没有其他的感动。

任何思想和观念,没有肉感就无法感动人。

人明明为思想的耻部所感动,却偏要像一个装腔作势的绅士,硬是说为思想的帽子所感动。

——三岛由纪夫《禁色》10、造物主的恶意,不让完全的青春和完全的精神在同一年龄上相遇,总是使青春芬芳的肉体包容着半生不熟的精神,对此不必引起慨叹。

三岛由纪夫的死亡美学

三岛由纪夫的死亡美学

三岛由纪夫的死亡美学三十五年前一个初冬的凌晨,准确地说,是1970年11月25日深夜零点,一位日本作家在他的书房中,为集其文学观、美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之大成的超长篇巨著《丰饶之海》(全四卷)的最后一卷《天人五衰》落下了最后一笔。

大约十二个小时后,还是这位作家,在日本陆上自卫队东京都市谷基地里,用关孙六军刀切开自己的肚皮,写完了生涯的最后一笔。

这位作家,就是无论在生前或是死后都引起很大争议的三岛由纪夫。

在日本文坛上,恐怕没有比隐藏在假面之后的三岛由纪夫更为复杂、更为怪异和更难以评价的作家了。

与其老师川端康成在作品中自然流露出的少女崇拜和阴柔之美不同,在三岛的作品中,人们经常会感受到一种人工营造出来的阳刚之美,一种借助男性强健的肌肉及其象征之物——浩瀚的大海和剖腹自杀等载体表现出来的令人战栗的阳刚之美。

尤其在自戕的前几年,不再满足于借助作品来表现这种美感的三岛开始在现实生活中用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激烈行为来表白本人的美学观念——“不愿像个文人”而希望是一个“武人”,及至最终用军刀切开了自己的肚皮。

那么,三岛由纪夫这种怪异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指向又是如何形成和变异的呢?三岛由纪夫原名叫平冈公威,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三岛的祖父平冈定太郎原本出身于农村,属于失去土地的最下层。

日后祖父老哥儿俩相继考上了东京帝国大学(战后改名为东京大学),毕业后祖父走上政坛,先后出任福岛县知事和桦太厅长官,这才耀祖光宗,得以为自己娶上一位贵族出身的妻子——三岛的祖母永井夏。

永井夏出身于比较显赫的武士之家,后被送入皇室抚养,在皇宫内度过了少女时代。

祖母的这段经历,日后便成了三岛终生追求的那种贵族情绪的源泉。

三岛的祖父因卷入政坛斗争而受到打击,后改行搞实业、做生意也是屡屡失败,“家境几乎以哼歌的轻快速度衰败下去”。

三岛的父亲平冈梓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也出任了官僚,任农林省官吏,却也只是一个难有大成的平庸小吏。

于是,个性极强的祖母便将复兴家道的希望放在刚刚出世的长孙身上,借口“在二楼养育婴儿比较危险”而把出生刚满四十九天的三岛强行抱到自己的病室里,每隔四个小时便摇铃让三岛的母亲下楼来喂上十分钟奶水。

三岛由纪夫与金阁寺

三岛由纪夫与金阁寺

《三島由紀夫》與《金閣寺》《三島由紀夫生平介紹》本名平岡公威。

小說家及劇作家。

官僚家庭出身。

出生於1925年1月14日,自幼身體虛弱,在祖母的溺愛下成長,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後,任職於日本的大藏省,隔年為了要專心從事寫作的工作而離職。

6歲起在學習院受教育長達13年之久。

在校期間,思想上受日本浪漫派的影響,同時開始用現在的筆名發表習作。

1944年考入東京大學法學部,1946年經唯美派代表作家川端康成推薦,發表短篇小說《煙草》,從此正式進入文壇。

1947年大學畢業後考取高等文官,分配到大藏省(財政部)銀行局任職,8個月後辭職,成為專業作家。

1949年發表《虛偽的告白》,奠定了作家地位。

在他進入文壇的20年中,總共寫了不同体裁的文學作品300多篇,僅新潮社一家就出版了他的全集36卷。

戲曲集《近代能樂》,1956曾在一些國家公演,受到歡迎,他生前曾3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

他不僅在日本現代文學史上佔有重要位置的小說,並且在戲劇方面展現驚人的才華,寫了許多優秀的劇本,致力於日本古典戲劇能樂和歌舞伎的現代化,在散文隨筆上也有不凡的表現。

三島由紀夫的文學活動,大致以60年代為界,分為前後兩期。

前期唯美主義色彩較濃,後期表現出一種可怕的藝術傾斜和顛倒。

前期主要受20世紀初法國作家雷蒙·拉迪凱(1903一1923)和19世紀英國作家王爾德(1854~1900)的影響,大多描寫青年男女的性苦悶和浪漫的愛情故事,以不少筆墨刻畫變態心理和風流韻事。

1970年11月,三島由紀夫煽動軍隊組織武裝政變失敗,切腹自殺。

他是一個在政治思想上謬誤多端、在藝術上的成就又不容抹煞的複雜人物。

三島由紀夫一生寫了40部小說,18個劇本與20篇短篇小說。

1954年,29歲的三島由紀夫以讚美海、太陽和肉體的《潮騷》獲得第一屆新潮社文學獎。

1955年以劇本(白蟻之巢) 獲得岸田演劇獎,1956年便以本篇《金閣寺》獲得讀賣文學獎。

三岛由纪夫爱情经典句子

三岛由纪夫爱情经典句子

三岛由纪夫爱情经典句子
1. "爱情是一种悲剧。

爱情是一种病。

" - 《恶人》
2. "爱情是一种病,一种无可救药的病。

" - 《金阁寺》
3. "爱情是一种疯狂,一种无法控制的疯狂。

" - 《春琴抄》
4. "爱情是一种激情,一种无法抑制的激情。

" - 《美丽与悲哀》
5. "爱情是一场梦,一场无法触及的梦。

" - 《午后的迷途》
6. "爱情是一种矛盾,一种无法解释的矛盾。

" - 《禁色》
7. "爱情是一种负担,一种无法摆脱的负担。

" - 《禁色》
8. "爱情是一种诅咒,一种无法逃避的诅咒。

" - 《禁色》
9. "爱情是一种瘾,一种无法戒除的瘾。

" - 《禁色》。

三岛由纪夫

三岛由纪夫

三岛由纪夫,(1925-1970),日本小说家、剧作家。

本名平冈公威,生于东京。

一九四九年出版长篇小说《假面自白》,文坛地位确立。

一九七O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写完《丰饶之海》第四部《天人五衰》后自杀。

一生创作四十部中长篇小说、二十部短篇小说集和十八部剧本集。

主要著作还有《禁色》、《潮骚》、《近代能乐集》、《金阁寺》和《萨德侯爵夫人》等。

★三岛由纪夫(1925—1970),日本小说家、剧作家、评论家。

文风唯美、工于修辞,作品富于独特的审美趣味和心理意象;是日本作家中被翻译最多、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一位;在美国被誉为“日本的海明威”。

后期热衷于政治运动,最终以惨烈的自戕谏世。

《萨德侯爵夫人》:越是卑劣、残酷、不道德、污秽的人事,越是要用优雅的语言叙说出来。

“正常”男女玄秘癫狂之戏剧演示。

作者简介作者:(日本)三岛由纪夫(Mishima Yukio)译者:陈德文《假面的自白》《金阁寺》作者三岛由纪夫的“文学自白”,简体中文版首引进!★著名日本文化专家李长声作序,台湾作家杨照、郝誉翔联名推荐!有论者言:三岛由纪夫是个有“魔性”的人。

这魔性让三岛文学呈现出别样风景。

莫言说:最后那一刀让三岛成了神。

刀光耀眼,以至于后人谈及三岛,多先倒叙。

有趣的是,这位集魔性与神性于一身的三岛由纪夫,在《文章读本》里还原成了一个普通人、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告诉读者各种体裁下的好文体;同时又是一个率性的读者,乐此不疲地例举自己的偏爱。

一位将美学贯彻至身体每块肌肉的作家,他对文体又会有怎样的偏执和精到见解?文体之妙、文章之道,且听三岛道来。

名人推荐★三岛由纪夫:我写本书的目的,就是期望能引导普通读者,进一步成为精读读者。

而要成为一个作家,必须先是一个精读读者。

★李长声:《文章读本》中随处闪亮着三岛批评的才气。

★莫言:三岛由纪夫以绮丽的文字、怪异的风格崛起于日本文坛。

他秉承了日本的古典美学,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种种奇特的心理构图。

★川端康成:三岛君的才华令我目眩,也令我感到痛心,他的新颖不易为人所理解,甚至他自身也不易理解。

三岛由纪夫文学的怪异性

三岛由纪夫文学的怪异性

三岛由纪夫是一个怪异的鬼才。

他是在战后走上日本文坛的。

战争末期,三岛成为“怀疑派”,“时代的落伍者”,曾“积极要把日本引向战败”。

可是一旦日本战败的事实摆在面前,他又陷入一种困惑、虚脱和失落的状态。

他说:“(1945年)夏天的观念将我引向两种极端相反的观念,一是生、活力和健康,一是死、颓废和腐败。

这两张观念奇妙地交织在一起,腐败带有灿烂的意象,活力留下满是鲜血的伤的印象”。

他就是在这两种观念交织下,摸索和构建自己的怪异文学,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的。

三岛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盗贼》(1948),在这样的两种逆反的观念中酿成了。

作品描写明秀和美子失恋,他们心中盘踞着爱的终了的阴影。

明秀不断地想着“死”,他追求“爱”与追求“死”联系在一起,与同样被恋人背叛的清子殉情,就是为了将他们瞬间燃起的激情变为冷彻的精神而持续下去。

因此明秀将失恋自杀作为一种“快乐的游戏”,并在这种“快乐的游戏”与死的意志“缓期执行生的快乐”的对立中,逼使那两个背叛爱的人都失去青春年华,自己却成了“盗贼”。

它宣扬了胜利的死,就是永恒的爱。

在技巧方面,三岛在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的基础上,融合法国早熟小说家拉迪盖所描写的少年男子之爱的诗意与反常的表现,“尝试在心理的构图中盗窃青春的神秘和美”(百川正芳编《批评与研究三岛由纪夫》)。

评论界对这部作品褒贬不一,但都认为它“仍是列于三岛文学主流之列的作品”。

川端康成对于他将“古典和现代结合在一起”寄予了极大的期望。

事实上,它已显露三岛的怪异文学的雏形。

继《盗贼》之后,三岛续写了《假面自白》(1949)、《爱的饥渴》(1950),继续关注男性之爱的诗意和反常表现之魅力,构筑所谓“男性美”和男性“夭折美学“的基本文学结构。

他在其后的作品中,将男性的性倒错推向一个新的怪异领域,以实现再构筑起理想中的男性美的宏愿。

完成《仲夏之死》(1952)之后,又一口气完成《禁色》(1953),描写一个老作家桧俊辅的三次婚姻的不理想,又被几个情人所背叛,他发现了英俊青年悠一是个不能爱女性的性倒错者,就利用悠一的美的力量,对背叛过他的几个女性进行了报复。

一本向“禁忌”挑战的书——评三岛由纪夫《禁色》

一本向“禁忌”挑战的书——评三岛由纪夫《禁色》

生 了浓 厚 兴 趣 。俊 辅 想 要 利 用 悠 一 来 对 付 女 人 ,
因为他 曾受到过 女 人 的伤 害 。他 的第 一 任 妻 子是 个 窃贼 。“ 离家 出走 时 , 把 许 多 珠 宝缝 在 衬 衫 和 还
去三 十 万元 。镝 木 夫人 和 他 丈 夫 镝 木 信 孝 是一 对 奇 异的 夫 妻 。连 接 这 对 夫 妻 的爱 情 是 “ 谋 犯 的 同
色》 。这部 作 品在 日本 当代 文 学 史 乃 至 世 界 现 代
文 学史 上 可 以说 独 树 一 帜 。诚 如 美 国 学 者 唐 纳 德 ・ 所 言 : 在 《 色 》 前 , 没 有 任 何 现 代 作 金 “ 禁 之 还
母 亲患 慢 性 肾炎 , 疗 需 要 一 大 笔 钱 。而 且 母 亲 治 觉得 自己 不 知 什 么 时 候 就 会 撒 手 归 西 , 三 催 促 再 儿子 早 办 婚 事 。悠 一 是 个 孝 顺 儿 子 , 然 他 不 爱 虽
腊 人一 样 喜 欢 数 学 和 体 育 , 衷 于 几 何 学 、 积 热 微
分 、 高 和 游 泳 。但 是 他 不 爱 女 人 。他 说 “ , 跳 我 爱
目的是 让 康 子 痛 苦 。 因 为 悠 一 是 பைடு நூலகம் 不 爱 女 人 的 人 。与 不爱 自己 的 丈 夫 生 活 在 一 起 , 子 岂不 痛 康
这封信函的作者正是数十年间让人们始终不得安宁的三岛由纪夫收信人则是当时与他素昧平生的著名精神医学家式场隆三署名时间为年月日奠定三岛在日本文坛地位的长篇小说假面的告白正式出版后仅仅十四天
20 0 9年第 4期
第2 3卷 ( 总第 1 3期 ) 5
日本 问 题 研 究
J p n s sa c a a eeRee r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禁色》看三岛由纪夫的审美意识
三岛由纪夫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最活跃的作家之一。

在继自传风格的长篇小说《假面的告白》之后,三岛由纪夫又以宏大、率直的同性恋故事为目标,创作了长篇小说《禁色》。

《禁色》讲述了一个利用同性恋向女性复仇的新奇的男性优势的文学故事。

小说的主人公有两个人。

一个是在文坛既有地位又有名誉,可在私生活中却经常被女人背叛、不断被“现实”愚弄的老作家桧俊辅。

另一个是使人联想到“伯罗奔尼撒派青铜雕刻家制作的阿波罗”一样的美青年南悠一,然而他与生俱来就是不爱女人的同性恋者。

俊辅计划利用悠一来报复那些迄今为止一直把自己当作傻瓜来侮辱、愚弄的女人。

俊辅让对女人没有肉体欲望的悠一同康子结婚,并且让其接近镝木原伯爵夫人和穗高恭子,使这三个女人互相嫉妒。

在这其间,悠一开始进出同性恋者的秘密俱乐部,与多个男人发生了性关系,俊辅也性侵犯了恭子。

镝木夫人在目睹了丈夫与悠一做爱的场面后便失踪了。

渐渐地,悠一想要摆脱俊辅而自立,而一直把悠一当作自己“艺术品”来看待的俊辅也意识到自己爱上了悠一,他把自己庞大的财产留给了悠一后自杀了。

《禁色》可以说是构造文艺复兴时期希腊主义的一部作品,在海外有着很好的接受程度,并且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成为了全世界三岛迷所喜欢读的书。

在日本,关于《禁色》的评论有很多,但是有关从作品中看到的三岛由纪夫审美意识的评论却极少。

本文通过分析禁《色》中所看到的日本古典文化和希腊古典文化对于三岛由纪夫的影响,阐述《禁色》中所表现出来的三岛由纪夫的审美意识。

三岛由纪夫的文学创作从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立场出发,但却并不仅仅描写浪漫主义的情趣和华丽理想。

三岛由纪夫在接受浪漫主义的固有观念和形式的同时,在文学中也表现出了一种对于“古典主义的倾斜”。

有两个因素对于三岛由纪夫古典主义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是日本古典主义,另一个是希腊古典主义以及两者之间审美传统的交流。

前者从近世井原西鹤的“男色”审美意识中获得了日本古典主义的情趣性和感受性,通过现代的同性恋来表现一种艺术上的完美。

后者引入希腊古典主义中肉体与理性的平衡观念,以“赞美青春和活力”为基础,追求希腊英雄主义和男性裸体造型艺术,构筑理想中的“男性美”。

《禁色》可以说是一部以“男色”为主题,洋溢着男色审美意识的作品。

日本古典主义中的男色与现在的同性恋不同,它不是一种像今天同性恋之间以“男性”为性别象征的欲望,而是一种把少年男子的美女性化的嗜好。

男色恋人之间的“主从”区别很明确,“施爱者”与“被爱者”之间的身份是不变的。

与此相对,古希腊的男子同性恋并不是以性欲为基础,而是以精神的成长和喜悦为目标。

成年男子教授少年男子人生的知识,他们并肩作战,共同形成了一种美学。

希腊的“少年之爱”中“施爱者”与“被爱者”的关系是平等的,而且两者都重视体育训练以及男性美,彼此十分珍惜对方。

从以上的比较来看,桧俊辅与南悠一的关系并不是“男色”的关系,而是与古希腊的“同性恋”关系相类似。

《禁色》这部作品,在展开同性恋主题的同时,也巧妙地插入了“对于女性的复仇”、“异性恋的失败”等问题。

我们从俊辅对于女性的复仇,悠一对于女性的恐惧中可以窥视到作者的内心。

三岛由纪夫的女性审美意识中有日本武士社会轻蔑女性的思想和古希腊轻视女性的观念。

另一方面,由于三岛由纪夫具有“亲近母亲”的倾向,从这种倾向出发,三岛由纪夫又形成了“崇拜女性”的意识。

兼有轻视女性和崇拜女性这种独特美意识的三岛由纪夫,对于复仇对象的三个女性赋予了不同的命运。

幼年时就具有殉死审美意识的三岛由纪夫,对日本武士的“殉死”文化和古希腊战士的“殉死”文化也显示出了很强的兴趣。

在《禁色》中,俊辅企图利用悠一来向背叛自己的女性复仇的计划逐渐显示出了失败的迹象。

俊辅在感到自己失败的同时,也发觉了对于悠一的“爱恋”。

发现爱,继续爱,想要放弃最后却无法放弃爱的俊辅,选“择殉了死”的道路。

悠一也终于认识到了自己对于俊辅的爱,然而此时俊辅已经为了悠一而殉死了。

为作品中人物设定了殉死命运的三岛由纪夫,最终自己也选择了为了情人而殉死的道路。

以“怨恨的复仇”作为开始的故事,以为了“爱”的“殉死”结束了全文。

这部像文艺复兴时期戏剧一样的作品,是讴歌希腊主义感受性的同性恋小说,同时也是一部心理小说。

两者彼此相对化维持了小说的虚构性,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作者通过作品中的人物进行了一种自我的告白。

《禁色》为三岛由纪夫40年代的自我确立期划上了休止符,从此以后三岛由纪夫迈进了多产的50年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