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抗震救灾中高原病防治的经验

合集下载

四川卫生应急救援玉树地震之经验与思考

四川卫生应急救援玉树地震之经验与思考

Aut o d r s S c u r vn i at r a h r sa d e s ih a P o i ca He h Bu u,C e g u n l l e h n d ,P. C i a R. h n .
Ke r E rh u k ;He t me g n y Re p n e u c ri lt a . y wo d a tq a e l a h E r e c s o s ;S c o n P ae u
建第 一支医疗卫生救 援队开始 , 每一个 应 急指挥 的高度 敏感 , 在 及时 反应 , 以及 刚 疗卫 生救 援 工作 中 , 是我 们克 服 困难 、 这 关键 时刻 , 都得 到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 刚经历了汶川 大地震 , 深知 “ 时间就 是生 快速 高效开展 医疗 卫生 救援 的强 大精 神 政府的坚强领导 和悉 心关 怀 , 激发 了全体 命 ” 的深刻意义 。 动力。尤 其是甘孜州、 石渠县 医疗卫生援 医疗卫 生救援人员 的斗 志 , 大家牢记全省 14 充分 总结汶 川地震 经验 , . 加强应 对 救 队、 省级 医疗 卫生救援专家队和 预高师 人 民的重 托 , 不畏艰险 , 攻坚克难 , 圆满完 准备 , 是做好 玉树地震医疗卫生救援的制 野 战医疗救 援 队具有 很鲜 明的特 点 。甘 成 了各项 医疗卫 生救援任务 。 胜法 宝。汶川 地震后 , 四川对 医疗卫 生救 孜州 、 石渠 县医疗卫生援救队是进入灾 区 12 卫 生行 政部 门的科 学调度 , . 是做 好 援进行 了全面总结 , 对暴 露的薄弱环节进 的第一 支外省医疗救援 队, 该队队员长年 玉树地震 医 疗卫 生救 援 的组 织保 障。地 行 了认真 反思 , 加强 了后勤保 障建 设 , 购 生活工作 在高 原地 区 , 懂藏语 , 言 交流 语

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关于切实做好玉树抗震救灾工作中科学施救减少次生事故的通知

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关于切实做好玉树抗震救灾工作中科学施救减少次生事故的通知

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关于切实做好玉树抗震救灾工作中科学施救减少次生事故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公布日期】2010.04.15•【字号】青震指[2010]24号•【施行日期】2010.04.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正文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关于切实做好玉树抗震救灾工作中科学施救减少次生事故的通知(青震指[2010]24号)玉树州抗震救灾指挥部、所有参与玉树抗震救援队伍、省直有关部门:为进一步加强玉树抗震救灾工作,实施有力、有序、有效的抢险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次生事故发生,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加强领导,科学施救,高度重视地震次生事故安全防范工作把科学施救减少次生灾害防范工作作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实、抓细、抓好。

主要负责人对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科学施救和事故防范工作负总责,组织研究制定科学施救和防范次生事故的方案,重点防范道路交通运输、被定为危房的建筑物,以及易引发山体滑坡等灾害的场所。

把科学施救和防范次生事故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把工作细化到每一个工作岗位。

二、确保抢险救援人员人身安全玉树地震灾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高寒缺氧,极易发生高原疾病。

因此,进入灾区的各救援队伍、医疗队及各类人员要高度重视自身安全。

要指定专门人员,及时加强与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联系,掌握地震灾害相关信息,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开展防灾避险工作。

各救援队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建立安全防范责任制,提前谋划安全防范预案,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防止救援次生事故发生,确保救援人员人身安全。

三、明确责任,严密防范重点领域引发次生事故水利、电力部门要加快震损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尽快完成高危险情水库、水电站应急除险加固工作。

加强对水情、险情的监测和预警预报,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完善预测预警措施和人员转移避险方案,确保水库、电站安全。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高原病综合防治指导方案》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高原病综合防治指导方案》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高原病综合防治指导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04.30•【文号】卫办疾控函[2010]345号•【施行日期】2010.04.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高原病综合防治指导方案》的通知(卫办疾控函〔2010〕345号)青海省卫生厅:为保障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各类救援人员、灾后重建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科学防治高原病,我部组织编写了《青海玉树地震灾区高原病综合防治指导方案》,现印发给你厅。

请你厅坚持属地领导,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军地结合、责任包干,统筹兼顾、科学指导,加强监护、及时救治”的工作原则,结合实际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高原病综合防治能力。

二〇一〇年四月三十日青海玉树地震灾区高原病综合防治指导方案高原病是指由平原进入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对机体产生明显生物效应的地区),或由低海拔地区进入海拔更高的地区时,由于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全或失调而发生的综合征。

高原低氧环境引起机体缺氧是其病因,上呼吸道感染、疲劳、寒冷、精神紧张、饥饿、妊娠等为发病诱因。

青海玉树地处高原地区,为保障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人员(以下简称“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抗震救灾、医疗救治及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方案。

一、高度重视高原病综合防治工作做好高原病防治工作是此次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取得全面胜利的重要保障。

地震灾区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参与救援、灾后重建的各有关单位应高度重视高原病的防治,坚持属地管理为主,加强领导,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军地结合、责任包干,统筹兼顾、科学指导,加强监护、及时救治”的工作原则,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高原病防治工作,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抗震救灾官兵急性高原病的防治

抗震救灾官兵急性高原病的防治
JUZ HU N T 救灾专 应 。因此 ,抗 灾救 灾官兵 在 进入 高原 的初期 阶段要 掌握少 活动 、不 跑 、不 跳 、轻携 物 、慢走 路 、多休息 的 原则 ,增强 生理 习服 ,以减轻 或减少 急
性 高原 反 应 。 ⑥预 防感 冒。感 冒在平 原地 区只 是
能。 下几 个 方 面 : ① 海 拔 高 度 。一 般 来 讲 ,海 拔 越 急性高原肺水肿 高 ,发病越多 ,症状越重。 1 .急性 高原肺水肿是指急进高原 的 ②登 高速度 。通 常登 高速度 越快 , 人 员常 常会 由于过 度疲劳 、受寒 感 冒、 发病越多 。

抗 震 救 灾 官 兵
自从 青 海 省玉 树 县 发 生 里 氏7 1 .级 地震 以来 ,全军 和武警 官兵 已经有 多支 救援 力量 奔赴玉树 抗震 救灾 第一线 。但 是 ,由于地 震灾 区地理 位置 特殊 ,位于 高海 拔地 区 ,所 以抗震 救灾 官兵发 生急 性 高原病 的可能性 比较 大 ,特别是 那些 长期 居住 在海拔很 低 的地 区 、从未 涉足 过 高 原 的官 兵 ,更 容 易 发 生 急 性 高 原 病 。因此 ,如何采 取有 效地 预 防措 施 , 避免 急性 高原病 的发生 ,从 而保证 抗震 救灾 任务 的顺利 完成 ,是需 要高度 重视 和尽快解决 的一个卫生学问题。 在 医学 上 ,通 常 将 海 拔 3 0 米 及 00 其 以上 的地 区称 为高原 。资 料显示 ,青 海省 玉树县 的平均 海拔高 度为4 9 米 , 43 最高 海拔为 5 5 米 ,其 中玉树县城 海拔 72 3 0 米 。玉树 县属 于典型 的高原高 寒气 70 候 ,全年 没有 四季之分 ,只有冷 、暖两 季之 别 ,冷 季长达 7~8 " ,暖季 只有 4月 - 4~5 月 ,年平 均气温仅有 29C。在这 个 . ̄ 样 的高原地 理条件 下 ,最 主要 的环 境特 点就 是大气 压 和氧分压 降低 ,空气 变得 稀薄 ,水 的沸点也 降低 ,而 且紫外 线辐 射强 ,昼夜 温差 大 ,空 气干 燥 ,风 大 。 这样的特殊 高原环境极易诱发高原病 。 什 么是 高 原 病 ? 高 原 病 就 是 指 当 人进 入高原 或 由高原进 入更 高海拔 地 区 时 ,由于 高原低 氧环境 而引 发 的一 系列 疾病 ,主要 包括 急性高 原病 和慢性 高原 病两 大类 。所谓 “ 急性 高原 病” ,就是 指 人 进 入 高 原 后 , 由于 大 气 氧 分 压 降 低而 导致机 体供 氧不足 ,可 出现缺 氧症 状 ,以代偿功能 失调 直接引起并在2 内 周 出现 的不 同类型高 原病 。根据 我军3 余 0 年 累积 的资 料统计 ,各 型急 性高原 病 的 总发病 率为5 % ~9 % 。所 谓 “ 性高 9 l 慢

玉树地震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救护体会

玉树地震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救护体会

本文2 例病例 ,经我科积极有效 的抢救处理 ,准确合理 8 的 护 理 配 合 , 4 8  ̄ 患 者 呼 吸 道 分 泌 物 明 显 减 少 ,2 d 时 - d时 4, 缺氧 症状改善 ,7 ~ 2 d 时胸片肺水肿 消失 ,卜2 8 2 10  ̄ 周2 例均 康 复 出 院 。无 一 例 死 亡 和 护 理 并 发 症 发 生 ,治 愈 率 为 10 。 0%
劳动 强度 高而 发生高原性肺 水肿 的救援人员,我们采用正确
卧位 、保 暖、早期高流 量面罩加压吸氧、及早建立人工气道 快过 多而加重肺 水肿。治疗 和护理过程中 ,要注意观察药物 有效人工通气 改善机体缺氧 、及时脱水、利尿 、高压氧等 治 副作用 的发生情况 ,以提醒医生及时处理 。

12 5 严 格 输 液 管 理 .. 开放 静脉通 路 ,控制输 液速度 在2 一 O 分左右 ,准 O 3 滴/
确记录每 小时出入量和用药剂量 ,尽早遵医嘱给予脱水 、利 尿 、强心、平 喘、镇静治疗 ,维持水、 电解质 、酸碱平衡 。 可应用输液泵 、微 量泵准确合理有效输液给药 ,防止输液求
I 2 救 护 方 法 .
针对患者 的个体情况进行心理支持 ,消除不 良情绪的影 响,有针 对性进 行心理疏导 ,淡化焦虑、抑郁等情绪 ,通过 与患者交谈,在治疗中耐心倾听患者的述说 ,对其处境予 以 充分 的理解和 尊重,接 受患者的感受和看法 ,对 出现的 问题 尽量给予及 时解决 。
疗。使他 们的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大大提高 了抢救成功率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2 6 合 理 饮 食 ..
1 1 一 般 资 料 .
因病 人 需要 卧床 休 息 ,活 动量少 胃肠蠕 动减 少消化 功 能低 下,应给 予高热量 ,低 脂肪 ,含纤维素清淡易消化的饮 食 ,少食 多餐,不食刺 激的食物 ,禁止烟酒 ,意识障碍者给

从玉树地震创伤救治经验谈高原创伤特点与救治

从玉树地震创伤救治经验谈高原创伤特点与救治
青 藏 高原西 南部 , 属 于三江 源 自然保 护 区范 围 , 地形
以 山地为 主 , 平 均海拔 4 0 0 0 i n以上 , 最 高达6 6 2 1 m,
诊误治 2 0 1 5 年7 月第2 8 卷第7 期 C l i n i c a l M i s d i a c n o s i s &M i s t h e r a p y , V o 1 . 2 8 , N . 7 , 』 Y

6l ・
澍地震创伤救治经验谈高原创伤特点与救治
公保才旦 , 主任医师 , 教授 , 硕士生导师。享受 国务 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青海省人 民医院党委副
] 高 原 地 区创 伤 失 血 性 休 克 有 着 许 多 不 同 于 平 原 和 低海 拔地 区 的 特 点 。 在 伤 情 和 失 血 量 相 近 的 情 况 下 ,
创伤性休克发生早 , 程度重 , 容易并发肺水肿和心力衰竭 , 多器 官 功 能 衰 竭发 生早 , 对氧需求量大 , 预 后较 差 。 玉 树 地 震 的 创 伤 特点 , 总结高原地区创伤的救治策略 , 包括创 伤救治 的时限性 , 合理止血 、 强调 氧合 、 重 视 复 E 体复苏及损伤控制一体化急救模式 , 逐 步 建 立 和 完 善 适 宜 高 原 特 点 的创 伤 救 治 模 式 。
我 国高原 面积 约 占全 国总 面积 的三分 之

地 区居住 人 口约 6 0 0 0万 , 是 世 界 高原 地 区
因高原地 区大气 压 及 氧分 压 明 显 降低 , 加
和 失血量相 近的情 况下 , 高原 创伤 性休 克发 生早 , 程
度重 , 容 易并 发肺水 肿 和心力 衰竭 ; 多器 官 功能衰 竭

抗震救灾防治高原病必备常识

抗震救灾防治高原病必备常识

抗震救灾防治高原病必备常识
*导读:抗震救灾,防治高原病的必备常识,你知道多少?
玉树震区平均海拔4493米,氧含量仅有平原地区的55%,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可
抗震救灾,防治高原病的必备常识,你知道多少?玉树震区平均海拔4493米,氧含量仅有平原地区的55%,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可高达60%或以上。

一方面,来自平原的救灾队伍未采取预防措施,乘飞机急进高原,机体无充足时间对低氧适应。

下面,我们且看看专家们是如何对此做解释的吧。

来自全国各地救援力量急进青藏高原参加玉树抗震救灾后,救援队员的机体会有什么变化?
玉树震区空气稀薄,年均气温2.9℃,是典型的高原高寒气候。

当前,抗震救灾队伍处于由平原快速集结高原初期,因高原低氧、干燥、大风等影响,机体器官的生理功能会发生八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呼吸频率加快。

由于空气稀薄,氧含量降低,使人的肺泡氧分压和动脉血中的氧分压均随之降低。

人体为了从外界获得足够的氧气,就必须通过增加肺通气量而实现。

主要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加深,以满足机体正常生理需求,待适应环境后,呼吸频率可趋于恢复。

二是心跳加快。

正常人的心跳为每分钟6080次,急速进驻高原地区,心跳加快,每分钟100次左右,并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快。

初到高原者,要做好充分准备,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和正常进餐,作业动作要量力而行,避免剧烈活动,尽量减少体力与脑力劳动,做匀速深呼吸活动,随着机体对高原环境的习服,心率会逐渐恢复和好转。

高原救灾的特点及救援人员高原病防治的探讨

高原救灾的特点及救援人员高原病防治的探讨

高原救灾的特点及救援人员高原病防治的探讨古往今来,意外疾病、灾难事故一向是人类社会关注的问题,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的现代文明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灾难事故的阴影笼罩在我们生活中的每时每刻,而我国又地处自然灾害的高发区,能否及时、高效地救治各类或成批受灾患者,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所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力量,而且它是直接关系到病员生命安危的大事。

在倡导“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今天,更加彰显出了它的强大感召力。

今年4月14日,我省玉树州玉树县发生7.8级强烈地震,造成严重的房屋倒塌及人员伤亡。

回顾这次玉树抗震救灾的每时每刻,面对救灾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我们不得不冷静的思考一个问题:高原救灾的特点及如何科学施救,这是我们今后所要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课题。

1 高原救灾的特点据有关专家说:“这是世界上最高海拔地震,其中最高震点达到4400米。

”科学家们将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称之为高原。

海拔达到这一高度时,气候特点与平原明显的不同。

人到了这样的环境,体内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调节,才能适应。

灾情就是命令,由于很多救援人员来自平原地区,短时间内到达高原救灾现场之后立即投入到强劳动中,有些救援人员经历了长途跋涉,初次进入高原后,没有一个适应过程,所以从震后第二天开始,外地救援人员陆续出现高原反应症状。

而在灾区的外地志愿者和媒体记者大多数也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

玉树地区平均海拔3900米,具有典型的高原气候特点:低气压、缺氧、高辐射、高寒、昼夜温差大。

由于气压低,空气中氧的浓度也低,容易导致人体缺氧,故在这样的高原地区救援很容易出现心悸、胸闷、气短、轻度呼吸困难、头痛、头昏、肌肉酸痛等高原反应,重者还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失眠、疲乏、腹胀和明显的呼吸困难。

尤其是初次进入高原的救援人员,甚至因受凉感冒而引发急性肺水肿和急性呼吸衰竭等急性高原病。

2 高原反应症状初入高原有一部分人可能出现高原反应,症状包括头痛、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口唇紫绀,失眠,多梦,血压亦可能升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医学会 高原 医学分会候任 主任委 员, 中国病理 生理 学
会 缺 氧 与呼 吸 专 业 委 员会 主 任 委 员 , 军 环 境 医 学 专 业 委 全 员会 副 主 任 委 员 , 太 国 际 高 原 医 学 会 常 务 理 事 , 庆 市 亚 重 第一 届 政 协 委 员 , 重庆 市 学 术技 术 带 头人 。
高原军事 医学 系主 任 , 高原 医学教 育部重 点 实验 室主任 ,
全 军 高原 生 理 与 高 原 病研 究 重 点 实验 室主 任 , 庆 市 高 原 重
医学研 究所所长。19 9 3年 5月至 19 9 6年 l 1月先后 在 美
国 T l e大 学 医学 院 、 易斯 安 那 州 立 大 学 医 学 院 和 纽 约 ua n 路
州立大学 医学院做 博士后 和 高级访 问学者。 获得 国 家科
技 进 步 一 等 奖 1 , 新世 纪 百 千 万 人 才 工 程 国 家级 人 选 项 是
和 首届 军 队 高层 次科 技 创 新 人 才 工 程 领 军 人 才 培 养 对 象 , 被 中 央 军委 荣记 一等 功 。任 中 国 病 理 生 理 学会 副 理 事 长 、
高钰琪 徐 迪雄 黄朝 晖 陈 , , ,
403 ) 0 0 8
高钰 琪 , 授 , 士 研 究 生 导 师 。 现 任 第 三 军 医 大 学 教 博
建。蒋春 华 李潇潇 , , 40 3 ;. 三军 医大学科研 部 , 庆 00 8 2 第 重
(. 1第三军 医大 学高原 军事医学 系高原 医学教育 部重点 实验室 , 重庆
Pr v n i n a e t e t S r t g e o i h A liude Die e n Y u hu Ea t ua eif e e to nd Tr a m n t a e i sf r H g tt s as s i s r hq ke R le
Me iie,Thr la e ia ie st dcn i Mi r M dc lUnv ri d iy t y,Ch n qn 4 0 3 o g ig 0 0 8;2 De a t n fS in e Re e r h, . p rme to ce c s a c
T i l r dc l i ri ,C o g ig 4 0 3 ) hr Miay Me i v s d i t a Un e t y h n qn 0 0 8
[ 摘
要 ] 本 文 分 析 玉 树 高 原 地 震 救 援 部 队 急 性 高 原 病 发 病 情 况 和 发 病 原 因 , 揭 示 高 原 灾 害救 援 卫 勤 工 作 中存 在 的 并
问题。据此 , 结合 既往 研究 成果和此 次工作经验 , 从勤 务保 障 、 部队抽组 、 防病制度 、 宣传 教育等方 面 , 出高原地震 灾害救援 提

sr tge o c p t i h a t u e die s r t e r le o c r u o wa d fo t e a p cs o o itc n tae ist o e wih h g li d s a e f h e iff r e we e p tf r r r m h s e t f lgsi s a d t o
解放军 医院管理杂志 2 1 00年 9月 3 0日 第 l 7卷 第 9期 HopAd i C i L s mnJ hnP A,V 1 7 o o .1 ,N .9, e t e 0, 0 0 Spe r mb 3 2 1
’ 1‘ 8l
玉 树 抗 震 救 灾 中 高 原 病 防 治 的 经 验
[ s a t T ecue n cdn ew r ivs gt f ct hg ltd i aea o gteY supa Abt c] h ass di ie c ee n et a do ue i a i eds s m n uh l — r a n i e a h tu e h t
GAO Yu—q ,XV Di i n 。 HUANG a —h i ,CHEN J a I i —xo g Zh o u i n ,J ANG u Ch n— h a ,L a —xa u I Xi o io

Hale Waihona Puke ( .K y L b rtr fHg l u e Me in ,Mii r fE u ain 1 e a oaoy o ih At d dc e i t i n t o d c t ,Col e o g l u e Mia sy o lg fHi At d l r e h i t iy t
中救 援 部 队急 性 高 原 病 防 治 的 防治 策 略 。
[ 关键词 ] 急性高原病 ; 高原 , 地震 , 灾害救援 ; 卫勤保障 [ 中图分 类号 ] R 17 3 9 .2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 9 8 (0 0 0 0 1 0 08— 9 5 2 1 )9— 8 1— 3
e u e  ̄hq a ei ff r e a a u ke r l o c s,a d s m e p o l mswe e r v a e x td i e i a u po f rhih att d ia tr e n o r b e r e e ld e i n m d c ls p  ̄ o g l u e d s se e i r le . Ac o d n l c mb n d wi h r vo sr s a c u c me n r x e e c h stme m e c ls p  ̄ eif c r i gy, o i e t t e p e iu e e r h o to sa d wo k e p r n e t i i h i dia up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